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福建哪里買茶好

找到約94條結果 (用時 0.007 秒)

為什么中國7萬家茶企打不贏英國1家立頓?

  前些天在網上看到有人提問“中國茶葉十大品牌都有哪些”,然而底下有不少朋友卻答非所問,可能是因為沒有看清問題或者是把品牌等同于“名茶”,所以就有了“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等回答。

  其實我們常說的西湖龍井、福鼎白茶等茶并非是個人品牌,或者是屬于某一家茶企品牌,而是區(qū)域公共品牌。那么什么叫區(qū)域公共品牌呢?它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才能供符合條件的企業(yè)使用的品牌名稱,只有符合條件的能使用這個品牌。

  西湖龍井

  01、有名無牌

  以福鼎白茶為例,因為福鼎白茶是具有地域唯一性,且是原產地域保護產品,所以只有當你賣使用福鼎本地白茶茶樹制作的茶,才可以用“福鼎白茶”這一個區(qū)域公用品牌。也就是說,你不能拿政和白茶來當“福鼎白茶”賣。

  福鼎白茶是區(qū)域品牌,是名茶,不是某一家茶企的“品牌”。有人簡單的把品牌認作商標,其實兩者有很大不同。品牌的概念更廣,它包括商標,還包括產品、售后服務、以及群眾對某公司的整體評價和自己的企業(yè)文化等。

  那么福鼎白茶都有哪些品牌?

  比如有福建品品香茶業(yè)有限公司的“品品香”。而西湖龍井也是如此,西湖龍井有幾個比較知名品牌,比如杭州茶廠有限公司的“西湖牌”、浙江省茶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獅峰牌”、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的“貢牌”等。

  以上品牌皆出是大企業(yè),此外一些中小企業(yè)的品牌,叫法是五花八門,數目之多不可計數。西湖龍井只是綠茶中的一個品類,每一類綠茶可能都有很多不同叫法的品牌。尤其是近些年,人們對品牌越發(fā)重視,對商標有著極其狂熱的追求,所以但凡有能力開公司或者注冊商標,期待未來發(fā)展的,就會不遺余力造品牌。

  人們重視品牌消費,努力嗅取商機,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老板想要做大做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打造品牌并非像注冊商標那么簡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久久之功。而且品牌是需要維護與宣傳的,更需要靠實打實的本事,一步一個腳印去發(fā)展,去壯大。

  福鼎白茶

  02、茶業(yè)窘境

  中國茶葉學會上海天泰茶葉科技董事長葉揚升說:我國茶商有七八萬家,多數弱小,規(guī)模上億的茶葉企業(yè)鳳毛麟角。雖然聽著刺耳但也不能否認事實。

  絕大多數人只知各產地名茶(比如福鼎的福鼎白茶、杭州西湖龍井)、而不知具體的某個茶企的品牌名字。買茶前先看是否為原產地,然而再看品牌,很少直接看品牌買茶。也有可能是因為品牌名氣不夠大,不能從名字中看出茶企所賣何茶。

  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茶企大概有7萬多家,然而9成以上的茶企,其產值不足500萬元,沒能出現一個品牌“獨角獸”。像“天福茗茶”這樣國內知名茶企,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fā)展,在2017年的銷售額也才16億,不到整個市場的1%。

  人民日報也曾發(fā)表過一篇文章《破除“千萬家茶企不及一家立頓”窘境》,拋出一個深刻問題“千萬家茶企不及一家立頓”,指出我國缺少知名品牌的事實。

  這是一個怎樣的事實?

  在2008年,中國7萬家茶企共實現茶葉總產值300億元人民幣,而聯合利華立頓一家茶加工企業(yè)的年產值就將近200多億元人民幣。

  我國飲茶文化燦爛,制茶飲茶歷史厚重,甚至可以說,其他國家的茶樹、加工工藝、飲茶方式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從我國走出去的。茶葉是源于中國的,我們有太多驕人的成績,這是不能否認的,但是如今面對“千萬家茶企不及一家立頓”這樣的窘境,可能一時間慌了神。

  難道正應了那句話,外來和尚會念經?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立頓的創(chuàng)始人就叫做湯姆斯·立頓,從他于1890年在英國創(chuàng)立立頓紅茶到如今,這個品牌也有百多年歷史。

  03、立頓創(chuàng)業(yè)

  湯姆斯·立頓家里沒有茶園,一開始也不是做茶的。他出生在一個地道的窮苦人家,小時候過得窮但好在有遠大理想,有一次他遠游錫蘭(斯里蘭卡)且在當地發(fā)現了錫蘭紅茶。因為當時英國人喜歡喝紅茶,而錫蘭紅茶又是當時英國上流社會的香餑餑,所以湯姆斯·立頓發(fā)現了商機,那就是做錫蘭紅茶生意。

  湯姆斯·立頓是個實干的人,說做就做,回到英國后馬上推出立頓紅茶,并且想好了廣告詞“從茶園直接進入茶壺的好茶”。說句題外話,這句有些類似國內某二手車公司的廣告詞“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傊?,湯姆斯·立頓是想要把當時英國市場的紅茶價格給打下來,在自己賺到錢的同時也想讓大眾能喝上珍貴紅茶。

  湯姆斯·立頓是幸運的,他成功的,生意做得火熱,后來他又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各地。先是在美國建廠,后又在印度扎根,有條不紊打開遠東市場。因為湯姆斯·立頓的出色表現,他在1898年被英國女王授予爵位,而立頓紅茶也獲得了“世界紅茶之王”的美名。

湯姆斯·立頓

  04、東方市場

  在1972年,立頓紅茶被聯合利華收購了。作為全球最著名的個人消費品集團,聯合利華好比一艘巨輪,欲載著立頓進行一次更加強勢的發(fā)展。也因此,在1992年,立頓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可能當時立頓心里頭也會嘀咕,自己能否在茶文化極其厚重的中國站穩(wěn)迅速腳跟。但讓立頓與我國茶行業(yè)吃驚的是,短短用了5年時間,銷售額達到了300億,而同年我國茶葉銷售總額為230億。

  立頓用5年時間就在中國百家商城系列調查中獲得茶包銷售額第一、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成績。用現實發(fā)生的事情來證明“外來和尚會念經”,靠本事贏了中國7萬茶企。

  這是很難讓人接受的事。

  我國茶園面積占世界的60%,而且產量占世界的40%,將近1千個縣從事茶葉的相關工作,用一片葉子來富裕一方百姓。眾所周知,我國茶葉資源豐富,也是世界上唯一生產六大茶類的國家。我國茶葉市場廣闊,不僅做茶的人多,同樣也是全球最大的茶葉消費市場。

  可是中國7萬家茶企為何打不贏英國1家立頓?

  要知道英國不產茶,卻能將立頓做成全球最大茶葉品牌,無疑是不可思議的。但存在是有原因的,立頓的成功可以簡單概括為“四化三心”。

斯里蘭卡茶園

  一、規(guī)?;?、標準化、工業(yè)化、全球化

  立頓于1890年在英國推出立頓紅茶后,又于1892年馬不停蹄開始全球化進程,去美國建廠,還在印度開分店,有計劃的規(guī)?;腿蚧?,尤其是后來立頓搭上聯合利華的快車,如虎添翼,加速全球化的進程。聯合利華有出色的營銷經驗,靠著聯合利華的幫助,立頓把茶葉賣到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qū),而且立頓成為世界第三大非酒精飲料,僅次于可樂和百事。

  把茶葉做成頂尖的消費品,而且要讓每一件茶包保持該有的相同口感,這是非常難的。對于我國茶行業(yè)來講,標準化是不可忽視的難題。暫且不說茶葉品種繁多,每一大類下有很多小品種,而且不同季節(jié)不同地區(qū)甚至不同的人采摘的茶葉在口感上表現也是不同的,標準化也是我國茶產業(yè)的主要難題。

斯里蘭卡茶園

  規(guī)?;瑯尤绱?,我國茶企眾多,可真正達到規(guī)模的茶企是鳳毛麟角的,所以憑一家之力很難規(guī)?;?。因為靠個人力量常舉步維艱,所以很多生產茶葉的縣開始力推區(qū)域公共品牌。只有把當地的名茶名氣給搞上去,出名了,市場熱鬧了,那么才會帶動當地經濟,底下經營此茶的茶企或茶農就會獲得不錯收益。

  搞區(qū)域公共品牌是因為我國名茶具有地域性特點,每一個地區(qū)的茶葉品種會不同。我們拿白茶來說,白茶可以分福建白茶和其他省份白茶,而福建白茶又分福鼎白茶、政和白茶等。福鼎白茶又可細分點頭、白琳、太姥山等鄉(xiāng)鎮(zhèn)白茶。每個地區(qū)的白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同之處。

斯里蘭卡茶園

  如此不同,如何才能達到一個絕對的標準?若產品或商品沒能達到標準化生產,同個產品,今天是這個味道,明天又是那個味道,沒有標準化,如何能成全國乃至全球的品牌?

  那么立頓是如何達到標準化的?

  立頓為了能夠長期保持茶葉高質量,著重于拼配工藝。因為不同生產的地域、氣候條件、海拔高度以及土壤結構會讓茶葉的風味變得不統(tǒng)一。即便是同一產地同一個人采的,做出來的口感很難一樣。

  所以立頓為了讓產品能標準化,他請了世界各地經驗豐富,熟悉茶藝科學的品茶專家和調茶師,把茶葉進行拼配,而拼配之后的茶葉會更有質量,做出來的口感不會突兀,能達到質量標準。

  立頓在斯里蘭卡開發(fā)茶園,培養(yǎng)優(yōu)質茶樹,在茶園福建建立許多工廠,以便用最快速度在采摘后2小時內處理鮮葉。當然,立頓還會從其他國家采購優(yōu)質的茶葉。立頓還成立茶葉研究所,重視產品開發(fā)和研究。

  除了拼配技術之外,立頓的包裝技術同樣是具有巔峰性的。袋裝茶的飲用方式十分簡單,一袋茶包,一杯茶,你不需要準備繁瑣的茶具,不需要花精力去泡茶,也不需要處理茶渣。袋泡茶抓住了年輕人的心,符合現代生活的快速節(jié)奏,所以年輕人才會喜歡,立頓紅茶成為白領階層的心頭好。

  或許只有先達到標準化,才能很好進行規(guī)?;?,乃至后來的工業(yè)化和全球化。話說回來,不管做什么,質量都要擺在第一位。質量關把控好,大事可成。

  二、溝通之心、創(chuàng)新之心、進取之心

  從立頓紅茶的包裝上就能看出來,立頓很用心宣傳宗旨“光明,活力和自然美好的樂趣”,竭盡全力把自己的理念“從茶園直接進入茶壺的好茶”傳播出去,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不管是廣告還是活動,總之都是想讓品牌變得更響亮,讓茶葉更好賣。

  立頓重視消費者體驗,喜歡與消費者建立溝通的橋梁,不停下溝通的步伐。從立頓自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開始,就一直有清醒的認知,要想讓中國接受立頓,就要進行創(chuàng)新。有進取心的立頓很快發(fā)現了機會,立頓的市場就在于都市年輕人身上。

  一開始立頓打感情牌,讓自家品牌獲得不錯的口碑,做了很多免費送茶活動。等好感上來就推出很多新花樣吸引年輕人目光,比如立頓奶茶。除了做好自己的主打紅茶之外,立頓為了迎合市場,開發(fā)了立頓綠茶、立頓茉莉花茶等茶,可謂抓住了年輕人的喜好。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個世界總是在獎勵有頭腦有行動的人。立頓進入中國市場后并沒有端著架子,而是努力了解市場,發(fā)現機遇,并且抓住機遇。立頓開發(fā)立頓綠茶、茉莉花茶來迎合年輕人,從中獲得口碑。并且在定價上顯得很公道,沒有高昂的價格,讓年輕人都能喝得起。

  反觀當時我國茶葉市場,好像缺少了交流之心。不少茶企過分重視茶文化,講茶道和飲茶技藝,好像沒有華麗茶具與昂貴茶葉就不叫喝茶。把茶捧得太高,結果斷開了與群眾交流的連接。

  05、飲茶差異

  我們可以把喝茶的人分幾類,比如有初入、正式、職業(yè)、知名、著名。那么絕大部分人是在“初入”這一類中,或者我們可以稱之為大眾型。通常這一類型的人會覺得茶葉只不過是有點味道的開水罷了,不會太看重茶葉,更不想要過多了解茶文化和茶道。

  對方沒有了解茶道的需求,只想要喝一杯還算不錯的“開水”,那么我們只要把“開水”做好就行,不需要把“開水”夸成“圣水”,讓大眾望而卻步、望而生畏。如果面對職業(yè)或者知名類型的,那么我們再擺出茶道來就不要很突兀,但知名、著名類型的人是少數的,而做茶葉生意不能只靠一兩個人生存。要讓每個人都能喝到茶,體會茶的美妙,這是最重要的。 

  從古至今,茶葉并非只有一面,既可以高雅淡泊,又可以具有濃郁的人間煙火氣息。在茶文化鼎盛時期的宋代,不僅宋徽宗愛喝茶,王公大臣愛斗茶、文人雅士好品茶,就算是老百姓也對茶也極為癡迷。

  汴京城茶樓林立,茶樓不僅是喝茶的地方,還是聽書的地方,一邊喝茶一邊聽書,高官與文人也會出入茶肆。還有些茶坊會供茶客蹴球玩樂或觀賞蹴球游戲,總之茶肆興盛。汴京就算到了夜半三更時,街上還有擺攤的,有那提瓶賣茶的人。在茶的面前,上至皇帝、王公大臣,下至百姓,其實都只有一個平等身份,那就是飲茶人。

  言歸正傳,我們能否“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立頓”那套做法:先滿世界買茶葉、然后拼配、弄個好聽的品牌名、接著進行各類推廣、去各地開公司賣茶。

  這能否讓我們快速“四化”?

  我們如果還舍不得放下身段去學習,吃虧的還是自己。但學習并非要全盤照搬,畢竟兩者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東西方的飲茶觀念上的差異,還有整體文化差異。

  照搬不能讓我們快速四化,而且就算我們有心照搬,恐怕也無法做到。

  一、我們對飲茶的理解與西方不同

  東方人把茶與飲料區(qū)別開來,而西方人喜歡在茶中加入牛奶或其他東西,把茶等同于其他飲料,比如可樂或者咖啡。這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體現,因為我們認為茶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與飲料有些巨大區(qū)別。

  我們不僅喝茶,還想要從茶中悟道。我們喜歡并習慣談茶文化,談茶道。茶是媒介,是自己與自然交流的依據。按古人的話來講,就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陶冶情操。

  茶不僅是飲料,它被賦予的意義十分重大。幾千年下來皆如此。我們很“貪心”,不僅要享受到茶本身的美味,還想要從茶身上得到心理慰藉。

  也因此,飲茶這件事越來越厚重起來。西方人可能無法理解,喝個茶而已,怎么討論到哲學去了??傊瑬|西方飲茶文化的差異,讓照搬變得不可能。

  二、我們習慣于一山一味、一人一味、一季一味

  我國茶葉種類不可計數,單單綠茶一類就有諸多劃分,比如代表茶西湖龍井就有多個產區(qū),每個產區(qū)又有些許不同。綠茶按工藝劃分可分為4類,分為蒸青綠茶、炒青綠茶、烘青綠茶和曬青綠茶。比較知名的綠茶有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黃山毛峰、安吉白茶、廬山云霧茶等,都具有自己的個性和濃濃的地域特征,皆是當地名茶,發(fā)展本地經濟的依靠之一。

  如果只是簡單粗暴的進行整合拼配,只叫同一個名字,只擁有一個口味,那這樣就會失去了多元性和多樣性,豈不是很可惜。茶葉品種多樣性和地域性是我國實情,改變還需要從長計議,不能簡單的統(tǒng)一口味,不能完全照搬。

  三、我們的茶葉經營方式和理念可能太傳統(tǒng)

  我們目前的茶企體量都不是很大,企業(yè)規(guī)模很小,茶葉產量不大,而且制茶工藝和設備還需要加強,制茶效率需要得到提高。此外最重要的是要更新一下經營理念,或許做一些適當改變有利于未來發(fā)展。

  我們一般去哪里買茶?一般是茶城或者是街邊茶葉店,又或者直接去茶葉交易市場或原產地。當我們想要買茶的時候,往往會先想到一個地方,并非是一個品牌名字。因為我國茶葉“有名無牌”由來已久,沒有出名的牌子自然就不會想到。

  而當我們想要買手機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想到蘋果或華為。當我們想要買鞋子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想到耐克和阿迪達斯。這就是品牌的力量,讓你第一時間想到它。越是出名的品牌,你就越放心,即使你暫時不了解新產品,但你可能會天然覺得,這新品應該不錯。

  茶葉被茶農采摘下來后會被拿到茶葉交易市場賣,然后工廠收茶青加工,加工成毛茶或成品茶被茶商收購,接著被運到各地茶城、茶葉店售賣。而茶葉的價格也是隨著這一層層的增加而增加,畢竟要運輸費、保存費、調集費、水電房租費等,中間商多了,價格必然要上去。

  要想做出改變,那么這條制茶產業(yè)鏈就要做出適當的改變,改變不合格的地方。但是如何改變卻又是一大難題。并且傳統(tǒng)的賣茶理念也要適當調整,賣茶可以簡單點,不要高談闊論茶文化。沒有說一定得穿茶藝服裝,臉上留著胡子,手上掛著珠子,一副高逼格的樣子,因為把自己搞得太神秘的話,就容易與年輕人產生代溝。年輕人的市場是廣闊的,想要讓茶行業(yè)煥發(fā)光彩,很有必要取得怕繁瑣的年輕人的支持。

  四、茶企生產能力還不夠強大

  茶業(yè)是農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們是農業(yè)大國,但很可惜,暫時還不是農業(yè)強國。所謂的農業(yè)強國,主要體現在農產品產量高、經濟效益高、農業(yè)現代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等。而我們的制茶產茶能力還不夠強大,技術還需要提高。

  不管是工藝還是設備,又或者是制茶、銷售茶葉等方面的人才,我們還要去進步、發(fā)展。俗話說得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制茶有了先進的技術與設備,那么必然提高生產率,增加產量。茶企賺錢了,那么會加大支出,采購大量茶青。這是有利于茶葉市場繁榮的循環(huán),茶農也會獲得不錯收益。

茶農

  五、老百姓的購買力還不足

  我國是發(fā)展中國家,2019年我國GDP為99.0865萬億元,排在世界第二,人均GDP也突破1萬美元,可喜可賀。但大致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0%,我們在逐漸縮小差距,但還處在發(fā)展中國家的行列中,還要努力發(fā)展。

  從人均水平上來看,我們無法消費太高端的茶葉,那些動輒幾千幾萬或幾十萬一斤的茶葉,大部分人是無法承受的。低收入是影響購茶能力的,普通家庭不會考慮花一大筆錢在飲茶上,最多買些便宜的茶喝喝。

  因此茶企很有必要在價格上多思量,茶葉整體價格太高就可能會失去了群眾基礎,反而不美。當然,老百姓要努力賺錢,增加收入是關鍵。收入增加了,茶葉銷售量也會增加,有利于茶葉市場的良性發(fā)展。

  總結

  “千萬家茶企不及一家立頓”的窘境雖然讓人很不舒服,但我們不能對自己太失望,要自勉。打造品牌的事情是需要久久之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我們要謹記,打造好品牌是需要靠產品質量和過人口碑,是一點一滴累積的。

  我們不能照搬立頓的成功之路,因為我國茶行業(yè)“只知名茶不知品牌”的實情就說明了照搬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現如今茶行業(yè)標準化、規(guī)?;芰Σ蛔?,茶園產量低、茶企規(guī)模小、效率低、設備落后等問題一時間也無法快速改變,就算想照搬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還得慢慢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立頓身上也有很多可取之處、借鑒的地方。有專家建議,可以通過整合區(qū)域資源,優(yōu)化品種結構,延長產業(yè)鏈。穩(wěn)定產業(yè)規(guī)模,用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運作,實現規(guī)?;⒓s化、標準化經營管理。

  要跳出傳統(tǒng)經營茶葉的視角,把茶葉當作熱門商品去經營,真正的站在商業(yè)角度去運營,更要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多與年輕人交流。

  抓住年輕人,就抓住了機遇與未來,因為這個世界的未來永遠屬于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來源于:網易自媒體,作者:當代廣播站

必看! 驚喜登錄閉眼買茶新時代 史無前例的買茶干貨

如果你想購買茶葉,對茶葉不太了解卻又必須買的話怎么才能有效避坑呢?

對茶葉沒有辨別能力的消費者如何買到真茶葉、好茶葉?作為業(yè)內的一個資深從業(yè)者,希望我的一些見解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下面都是一些買茶過程中的適用干貨,基本90%的普通茶友都可以用到。有自己茶葉圈的朋友可以排除在外,他們一般有自己的購茶渠道。如果本身只是普通消費者,下面的內容應該能幫助你避過80%的坑。

北方人買茶容易踩坑

先說下購買方式,如果有時間的話線下買茶一般都是每個買茶者的首選,但說真的,北方人買茶比南方人容易踩坑。

這個一方面是由于南北的消費觀差異,南方人賣什么都是一點點的賣,一顆芹菜可以掰兩半賣給你,北方人幾乎沒這么賣菜的,不夠費事兒的。另一方面,好的茶葉,尤其是紅茶、白茶、黑茶等幾乎都是以福建、貴州、廣西、安徽等地最為知名,北方的茶葉也有但有名氣的很少。

茶葉在北方賣,繼承了北方人大氣大包的氣質,還有南方人在包裝上的細致。好點的茶葉動輒上千。這個行業(yè)的價格一直屬于一個深不見底的水池,即便去批發(fā)茶葉的市場購買,都很難說得準茶葉這價格到底幾斤幾兩算對,因為茶葉從根本上來說屬于農業(yè)經濟類的作物,并沒有特別固定說某一個品類某一個價格,同品的茶葉還要分三六九等,茶葉一直跟酒有著同樣的消費屬性。

尤其是現代人網購是主流,線下購物時間并不多,即使線下購買也基本是選品牌,不懂的依舊不懂。去了之后很可能因為啥也不懂,仍舊買不到合乎自己心理價位又比較合適使用的茶葉。

比如說,有的人買茶就是為了自己喝,跑那種特別大牌的店里去,動輒上萬一小袋,幾千塊都是小意思。老百姓哪有那個購買力?中國的消費者對于產品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對于高價低質,或者性價比比較低的產品也越來越具有分辨力。

事實上,隨著一些平價消費品牌的崛起,茶葉的市場透明度已經較之前有很大的提升,但很多人買的過程中表示,有些茶葉買回去說是質量好的,但行家一品就覺得不行了。因為賣茶的多數也不是什么行家,而是剛剛培訓上崗沒幾天的銷售人員。對于很多并不怎么懂茶的人來說,有個專家指導著買茶,選品真的很重要。但這樣的平臺或者店鋪少之又少。

網上買茶得學會踩點

大家平時網購的主流平臺就是: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網易考拉、蘇寧、國美、亞馬遜、當當等。這里推薦大家購買的平臺就是: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茶吉送APP,原因嘛,前幾個屬于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二類電商,退貨無憂,最后的茶吉送這個是我自己用的感覺比較好的一個,是一家自營品牌的茶葉線上購買商城,最重要的是,他家的客服都是茶葉行業(yè)的專家,從業(yè)經歷都超過10年以上。這一點是我當時選擇他們的主要原因。

怎么知道是不是專家呢?因為她會跟你聊一些非常深度的選茶的知識。先告訴你,怎么選,怎么挑,然后跟你說,哪里的茶葉從哪個地區(qū)什么地方是最好的,同一個地區(qū)出產的茶葉未必同一個價格。茶廠的視頻他們也給提供,整個過程比較透明。

再加上這個平臺在做前期的市場推廣,所以有很多不錯的優(yōu)惠活動,什么首單免單啦之類的,就你如果真的擔心買到不好的,第一次下單看看,不好就退了。這種自營品牌的單品類電商一般都比較注重個體品牌價值,尤其在前期推廣階段不會搞貓膩。為了攢客戶甚至有時候還會賠本兒賺吆喝。另外說下我選他的主要原因就是適用于各種類型需求的茶葉都有,包裝袋特別喜慶,外觀上就很有檔次,送人也感覺特別有里有面兒。我買了幾次,茶的種類還是比較全的,價格也挺合適。

網上選茶基本就是找一些能夠真正幫我們去選擇茶葉的平臺,價格方面也要做一下比較。另外就是怎么自己去選擇一款茶,怎么品評這個客服是否專業(yè)呢?

買茶的幾個關鍵點

「安全」

好茶的首要標準就是安全,畢竟是喝進自己身體的東西,健康最重要。

「正宗」

茶葉我們都知道會講究一個產地、工藝、外形,就拿產地來說,比如鐵觀音我們知道要喝安溪的,大紅袍要喝武夷山的,肉桂要喝三坑兩澗的,如果茶葉是原產地的,品質應該基本都還過得去。工藝、外形更是如此,這些都是好茶的基礎要求。

「對口」

你喜歡喝龍井,我就是把牛欄坑肉桂放在你面前,你也沒有興趣,每個人喜歡的茶不一樣,選茶要選適合自己的。

「穩(wěn)定」

好茶的品質還要講究一個穩(wěn)定,如果一泡茶第一泡很好喝,第二泡第三泡就沒味了,那它一定不是好茶。好茶的沖泡出來的口感應該是比較穩(wěn)定的,循序漸進的。這里給大家推薦幾個訣竅,牢記這幾個訣竅,不說一定能買到好茶,但不會買到特別差的茶。

「價格」

最貴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怎么在合適的一個價格買到性價比最高的茶葉,最好就是選擇一個品牌,然后先買一小包試用品嘗,首先,茶湯不能有浮油,那種茶葉一定是撒了無數遍農藥的結果。其次,茶葉根根分明,這樣就是品質還不錯的茶葉了。當然,價格低的要命,給的量又很大那種肯定是不行的,一定有問題。

「品牌」

我們平時買東西,都喜歡買品牌,因為大品牌的東西比較有保障。茶葉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很了解的情況下,選大品牌的茶葉準沒錯。比如八馬、大益、天福、藝福堂、小罐茶、茶吉送等。

「店鋪」

看店鋪的等級、銷量、評價等,如果是線下有實體店的店鋪更好,比如八馬、天福旗下有很多線下實體店,這樣的品牌店鋪,茶葉品質可以看得到,不放心的話去店里試試就知道了。當然,如果你是平時很少出門的宅家一黨,實在不愿動彈就喜歡上網買茶,那就上茶吉送,比天貓上很多的所謂茶葉店鋪更靠譜,屬于國內比較少見的自主品牌茶葉商城。

「咨詢」

買茶前多看關知識,如果有認識的從業(yè)人員更好,其實茶葉的知識很多,愛茶的朋友可以多學習。

「包裝」

不是看包裝好不好看,是看包裝上的茶葉信息。如你要買鐵觀音,你可以看看有沒有『gbt19598-2006 地理標志產品 安溪鐵觀音』和『gbt 30357.2-2013 烏龍茶 第2部分:鐵觀音』國家地理標志,這是國家標準。

與其他同類品牌相比,知識最全,茶葉種類最全。送人自用都合適,符合中國人喜歡喜慶的心理,送長輩、送領導不出錯。小白入坑、老茶客自用的最佳平臺。

對沒有分辨能力的茶友來說,最靠譜的方法是:選品牌茶。別直接去百度上搜,排在前面那些的基本都是打廣告的,大家應該都懂。推薦商家:小罐茶、八馬茶業(yè)、盧正浩、天福茗茶、茶吉送、竹葉青等。原因:都是在網上賣的很好的茶品牌企,有些是有國家非遺制作技藝傳承背景的,擁有自己的工廠和實體店。質量上靠得住,有的品牌除了價格可能比外面街上賣的貴些,好處是不用擔心有假貨。

2021年,白茶大漲價時代的開始

“茶葉兩頭尖,三年兩頭要發(fā)癲?!边@句清朝時期茶葉出口鼎盛時期流傳在安徽休寧松蘿茶產區(qū)的一句民諺,放到現在還依舊好用。

記得2018年時有人曾說:不是今年白茶價格偏高,而是最近這三年都很高.......

轉眼又過了三年,再回頭看,白茶價格已經一年比一年高,而且高的離譜,就拿銀針茶青成本來說,前些年基本還是每年15%左右遞增,今年增幅到了20%—30%,最高竟達到了40%。如去年銀針茶青最高達到了160元一斤,今年最高甚至到了220元一斤。

這十年間中國茶產業(yè)的第一主角無疑是普洱茶,無論是茶博會、還是小茶會、還是坊間茶話題,無論是正面事件、反面事件、還是年度事件,都離不開普洱茶的身影。以至于云南版納、臨滄普洱茶產區(qū)成了茶界的延安,成了各路茶人每年必到的朝圣地。

而今,人們的目光已經轉移到了白茶.......

人們厭惡茶葉炒作,人們詛咒市場崩盤,但很多時候總是事與愿違。

2021年,很顯然,不管你愿不愿意,白茶大漲價的時代已經到來。

本文從八個方面來分析白茶漲價的原因,也許有理,也許胡扯,看官自己斟酌。

一、資源的稀缺性

相對于普洱茶的體量,白茶還是小的可憐。

明面上白茶無非福鼎和政和兩個產地,而以產品細分、制作工藝、知名度等因素來講可以撐起白茶這面大旗的卻只有福鼎一個,好比巖茶產區(qū)中的武夷山和建甌之分。

據2020年最新官方統(tǒng)計數據:“福鼎市茶園可采摘面積約30萬畝,實現茶葉總產量3.24萬噸,其中白茶產量2.53萬噸;而政和官方2020年茶園面積11萬畝,茶葉產量1.6萬噸,其中白茶8700噸。兩地白茶總產量3.4萬噸,考慮到官方數據的水分(官方數據基本可以打折扣),加上周邊市縣的貢獻,總量應該在3.5萬噸左右。這個數量的確不大,要知道2020年浙江松陽浙南茶葉城當年的茶葉成交量就有8.09萬噸。

如果按全國3.5億人(保守數據,官方更大)喝茶群體中的1/10茶客喝白茶,即3500萬人分3.5萬噸白茶,每人只可得2斤。

這里的數字只是毛估,有可能喝白茶群體不到這個數級,或有人只喝了幾兩,有人藏了幾十斤。當然很多省份都在生產白茶,就浙江省就有14個產茶縣在試制白茶,而湖北白茶產量為2000多噸,貴州白茶產量更是達到了5000多噸。所以,除了福建,全國其他產區(qū)白茶總量應該也在萬噸以上。

按現在的趨勢,接近5萬噸的產量放在當下的白茶消費者群體中還是不大,還成不了飽和狀態(tài)。

二、茶品的屬性

對于那些討厭熟普、六堡的霉味(倉味),喝生普、綠茶胃難受,紅茶又喝厭了的“茶精”們來說,白茶無疑是個大救星。要香氣有香氣、要甜度有甜度,而且滋味醇和、老少皆宜,多放幾年還更好喝,還能增值。

這樣的“好茶”哪里去找?

也正是白茶的這個屬性,讓它這幾年迅速流行開來,流行的速度不亞于“病毒”裂變,就憑加起來不過40來萬畝(還不如安溪的60萬畝)兩個核心產地哪里夠市場消費,稍微一稀釋就沒了。

三、消費的增大

十年前我看人家喝壽眉時,心里暗罵一句(傻逼,這種粗老葉子還當寶貝一樣泡了又煮)。

現在自己都收藏了一些壽眉動不動拿出來泡了又煮(自己喜歡的就不是傻逼)。

無論是廣州還是哈爾濱,無論是廈門還是蘭州,只要有茶葉市場的地方都有白茶;只要有茶葉店的地方就有白茶。

早些年茶葉界有好多圈,巖茶圈、普洱圈都是忠貞不渝的圈,老子就喝這個別的不入法眼。這幾年白茶一火這些自負的“老子”們也甘愿當起“孫子”,喝上幾泡珍藏的巖茶、普洱后再來一泡老白茶調劑一下,仿佛不調劑一下口味就趕不上潮流。

搞的綠茶老大哥西湖龍井和洞庭碧螺春很是情何以堪,茶客們對于幾位老大哥只是春天應季嘗嘗鮮,而對于白茶的感情卻是“四季如春”。

四、文化的加持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一件新聞、一個新事物一夜之間會被全社會所知道。科技讓人類的文化傳播變得如此輕松。

白茶的“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銀針、牡丹、貢眉、壽眉、老白茶怎么分?.......選福鼎的銀針還是政和的牡丹?......磻溪的茶好還是管陽的茶好?北方倉儲好還是南方倉儲好?白茶是如何做舊的?白茶會增值嗎.......

10年前對于我們還完全陌生的茶品,這些年通過百度、公眾號、知乎、頭條等互聯網平臺隨時可以學到,學到上百年或數百年前早已存在的知識、常識,學到我們感興趣的一切東西。

如果沒有互聯網的出現、如果沒有智能科技的應用,白茶的發(fā)展不會如此之快。

五、官方的暗示導向

如果茶商、茶企是戰(zhàn)場上的士兵和將軍,那么茶協應該是后方的軍師和參謀(只是可惜我們的茶協99%都是尸位素餐的角色)。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兩張表的時候,我想天下竟然還有這么不要臉的茶協,竟然冒天下之大不諱哄抬茶價。直到兩年后再去看市場行情,才發(fā)現他們暗藏的高明之處。

解讀表意,有三種聲音。

福鼎茶協:我發(fā)的是市場參考價,并沒有要求市場必須執(zhí)行;我是發(fā)給茶企、茶商看的,你們消費者一定要當真那是你們的事哦。(內容有理、有節(jié),合規(guī)、合法)

福鼎茶企、茶商:大家趕緊轉起來,讓天下人都知道福鼎白茶要漲了。(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把盤子做大了大家才有肉吃)

消費者:看來福鼎白茶真的要漲了,連官方都發(fā)指導價了,趕緊買吧。(還是我的那句“名言”,天下茶客不懂茶者十有八九,茶葉消費從來都是從眾心理)

福鼎茶協和福鼎茶企、茶商的雙簧是唱的很成功的,廣大消費者也很支持他們的表演。

當目的達到后,福鼎茶協當機立斷取消后面一年一度的市場指導價,點到為止,過了會被千夫所指的,反正白茶漲價已經剎不住車了。

但從此以后,福鼎茶協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變得很高,放眼全國上千個茶葉協會,天下無二、一騎絕塵。

六、人工成本的上漲

當下不管是茶學專家、教授、學者、大師、院士們,都基本上沉浸在茶葉種植、茶葉評審、茶文化、茶葉制作、茶葉微生物等領域,只唱贊歌,不話危機。

茶葉種植面積早已供大于求、機械呆板的茶葉評審相當雞肋、陳詞濫調的茶文化已經變成院子里的垃圾、茶葉制作早已進入智能科技革命時代、微生物應用依舊紙上談兵。原諒我在此篇文章中發(fā)了這段然并卵的牢騷,權威反正在你們的屁股底下,不用理我。

我認為未來中國茶產業(yè)的發(fā)展危機在于兩點,一是產業(yè)供需關系的改革,供需關系不改革,再好的營銷手段都是狗屁。

二是日益緊張的源頭勞動力,特別是采摘勞動力。一個三歲小孩都懂得道理,茶葉如果采不下來,再好的制茶設備有何用?再好的制茶師有何用?再好的茶文化有何用?再好的營銷手段有何用?再好的茶葉深加工利用有何用?

本節(jié)嚴重跑題,最后說句人話,福鼎缺采茶工,政和缺采茶工,福建缺采茶工,全國缺采茶工,采茶工的成本占到了原料成本的一半,要命的是有錢還請不到采茶工。

七、資本的進入

日本江戶時代中期,有一位叫作石田梅巖的思想家曾說過:獲利本為商賈之道,商人買賣之所得利,與武士之俸祿同。

任何商業(yè)行為都是逐利的,只有不斷獲利才有經濟的長足發(fā)展,才有經濟循環(huán)的動力。這些年股市、樓市行情都不好,有錢人的資本不會在家睡覺,就得找機會賺取更多的利潤,如果沒有機會就創(chuàng)造機會。

如果是正常的供需關系,白茶價格絕不會漲到這么高,也絕不會有天價普洱和巖茶的出現。

而將茶葉這種原始且再生能力極強的農產品上升到賦有金融屬性的商品那就另當別論了。商人有好壞,資本分良劣。當下白茶漲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些人用資本的力量囤貨居奇,來達到最大的逐利,而最終會把這些私利、私欲轉嫁到社會(群體)和大眾(消費者)身上。

八、通貨膨脹的加劇

我父親跟我說上世紀七十年代豬肉七毛錢一斤,但還是吃不起,現在二十多塊一斤天天吃,都不想吃了。上世紀九十年代老家縣城買一套房子只要五萬塊錢,現在買個地下停車位都不夠。豬肉還是那塊豬肉,房子還是那套房子,都沒變,但購買它的成本翻了幾十翻。

也就是說你十年前買的兩百一斤的茶葉跟現在花一千買的茶葉是一樣價值的,十年前的兩百能買到的東西現在則需要一千才能買到。

這就是通貨膨脹的具體體現,我不懂經濟學,什么央行放水、降低準備金率、幾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等原因導致了通貨膨脹我不用去研究、也不想去深挖。只知道國家強盛了、大家生活水平好了,購買力加大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反正以后東西會越來越貴,白茶也會越來越貴。

后記:我想,未來八年、十年不敢說,但三年、五年內,白茶依舊會是肉眼可見的漲漲漲。也許到2026年(不用罵我,只是妄言啊),白毫銀針的茶青價格可能會漲到500元一斤左右。實業(yè)難干、金融好玩,誰都想賺快錢,但長久以后,宏觀外因加實際內因(具體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2021 ,普洱茶崩盤時代的到來》),這堆泡沫終究會破,一地雞毛的那天終會來臨,這符合否極泰來、物極必反的歷史規(guī)律。

你要問我那天會是哪一天,我也不知道,我只想告誡你,你眼前的只是一堆年年都在生長的普通樹葉而已,千萬不要迷信。

——書卷彎刀,獨立茶人,不止于茶。

找到約89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5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