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福建省人們的飲茶禮儀

找到約20條結果 (用時 0.007 秒)

張靜紅:工夫茶遺產的邊緣化和游動性

引言:工夫茶,簡言之是指一種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和程序的精細的泡茶及飲茶方式,源頭是明清時期在閩粵一帶興起的烏龍茶的飲茶風尚,后來尤以位于廣東北部、臨近福建南部的潮州影響較大,所以也稱潮州工夫茶。中國當下正在流行的茶藝,一方面深受臺灣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其源頭卻要追溯到潮州工夫茶。茶藝也指的是一種精致的泡茶飲茶方式,相比于日本的茶道,茶藝更強調泡茶的技藝和對茶湯滋味的品賞,常常含有表演展示的色彩,近年來更發(fā)展出茶席的設計、茶會的舉辦等等,本文姑且稱之為現(xiàn)代茶藝。

潮州當?shù)啬欠N深深植根于每日生活、城市角落無處不在的飲茶風俗往往令人震撼。但相關田野調研表明,許多正在中國大陸從事茶藝培訓和學習的茶人們,并沒有多少專門訪問過潮州。這和同一時期很多人從大陸去往臺灣悉心學習茶藝的情況,形成了較大的反差。而臺灣的茶人們,在茶的交流方面,多有去過北京、杭州、蘇州、廣州,甚至直接在蘇杭的園林里舉辦茶會,但是至于潮州,在相當?shù)囊欢螘r間里,同樣沒有成為他們大多數(shù)人的必訪之地。

“潮州工夫茶藝”于2008年正式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曾經被認為是中華茶藝的典型代表,還有一批工夫茶非遺傳承人陸續(xù)通過評定。但是這一遺產,在相當?shù)囊欢螘r間里,似乎被不少人遺忘了。對工夫茶被邊緣化狀態(tài)的關注,是本研究的起點。但中國社會生活之日新月異,往往出人意料。兩年多前,突然聽說臺灣著名茶人們正在紛紛訪問潮州;同時,中國的大城市陸續(xù)出現(xiàn)了一批以工夫茶為焦點的培訓班,價格不菲,而這些培訓班里工夫茶的面貌,和潮州人每日無處不在的工夫茶相比,已經發(fā)生了演繹。

是什么導致工夫茶一度的被邊緣化?又是什么推動它近來和現(xiàn)代茶藝的同質化?工夫茶和現(xiàn)代茶藝之間的淵源關系到底如何?特別是如何理解被邊緣化的工夫茶和被時尚化的現(xiàn)代茶藝所涉及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的關系?無論是工夫茶還是現(xiàn)代茶藝,現(xiàn)在都被標榜為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的精粹,那么中國人正在渴望尋找或重建的傳統(tǒng)到底是什么?

工夫茶是本文探討的核心,而現(xiàn)代茶藝則是有助于剖析工夫茶狀況之流變的重要參照物。本文擬引入兩個概念,“身體感”和“儀式感”,來探討每日生活的工夫茶與現(xiàn)代茶藝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吧眢w感”這個概念可以被用來分析潮州每日生活的工夫茶。這一概念由臺灣學者余舜德提出,強調日常性,即“文化成員長久于其生活環(huán)境培養(yǎng)之‘感官的習癖’”。工夫茶在潮州人的每日生活中無處無時不在,人們喝工夫茶的習慣根深蒂固,但與此同時又都以之為常、覺得不足深究。但這種日復一日、司空見慣的生活點滴,是一個群體長期浸濡在一種文化里被塑造出來的身體的渴望、生活的方式和行為的準則,正是人類學研究需要持續(xù)關注的重要對象。在這一點上,這種群體性的行為和主觀意愿,和另一個關鍵概念“儀式感”是相通的,而“儀式感”亦可被視為“身體感”之一種。

“儀式感”系由儀式概念發(fā)展而來,但之前尚未有儀式研究者對此專以論述。本文受到有關文化記憶研究的啟發(fā),擬借工夫茶及現(xiàn)代茶藝的案例對“儀式感”進行討論,這也是對儀式理論的豐富和發(fā)展。如果說既有儀式研究更為關注的是某個事件能否成其為儀式、其進行過程怎樣、其文化和社會象征意義為何,那么“儀式感”更為關注的則是某一事件之所以朝著儀式方向發(fā)展,其所嵌含的人的主觀愿望和動機是什么,這些愿望和動機與一個群體的某種社會文化記憶具有怎樣的關聯(lián)。

如果以中國現(xiàn)代茶藝和日本茶道相比較,那么后者似乎才更像是一種儀式。然而不容質疑的是,現(xiàn)代茶藝在實踐中越來越趨向儀式的方向發(fā)展。許多茶會直接宣稱,“生活需要儀式感!”這句口號在眼下中國社會生活中所用甚廣,絕不僅止于茶領域。動箸前要先用手機拍下飯桌美圖的人們,也時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那么,現(xiàn)在的中國人為何需要儀式感?這是本文將要探討的重要問題。

身體感與工夫茶

潮州人喝工夫茶的時間、場所和方式之普遍,是令人稱訝的。筆者到潮州時仔細觀察過,沿街的所有店鋪,不論是雜貨鋪、縫紉店、小吃店、大排檔、以至稍上檔次的餐館和商場,每家必定放著一套隨時在用的工夫茶具。街邊或轉角處,更是隨時可見幾個人聚在一起喝茶。作為外地人,只要愿意,上去討一杯茶喝絕對是非常受歡迎的事。所以潮州人自豪地說,潮州無茶館,因為街邊處處有工夫茶。冷飲店兜售各色調飲的果汁奶茶,商店的招牌赫赫然現(xiàn)代流行一派,然而店主人自己偷閑時喝的卻是燙燙的工夫茶。喧鬧嘈雜的菜市場,工夫茶的影子不消失。賣魚人的小屋滿是腥味,但是厚厚的砧板旁邊,依然有一套工夫茶具。聽說筆者是對茶而不是魚感興趣,賣魚人建議去不遠的陶瓷市場買一套正宗的工夫茶具。陶瓷市場距此約三公里,筆者搭了一輛腳力三輪車去,載人的是一個壯實而黑的當?shù)刂心昴凶印査y道這里所有人都泡工夫茶,他回答說當然是,他自己蹬車累了回到家,喝的也是工夫茶!

圖1潮州街頭日常生活的工夫茶具和泡法

一壺(現(xiàn)在用蓋碗更普遍)、三個小茶杯、一個茶船(用來承放壺和杯子,并盛裝多余的水)、一個電子的隨手泡,這就是今天潮州街頭工夫茶具的組成樣式(圖1)。和史書里面記載、以及少數(shù)工夫茶遺產的傳承人所展示的方式相比,這是一種簡化了的民間的工夫茶。復雜的潮州工夫茶的泡法被認為是由十多式甚至二十一式組成的,單備水就得花費很多工夫,要用專門的烏欖炭或木炭生火,用風爐和茶銚燒水,伴隨這一過程的有專門的器具如火鉗、羽扇等,而所用的茶壺茶杯也有更多的講究(圖2)。即便經過了簡化,但是比之中國許多地方直接在一個玻璃杯里放茶和沖開水的方式來說,今天潮州的方式、即使是最日常的方式,也還是工夫多了,就以最重要的三個環(huán)節(jié)舉例來說:如果是用潮州特有的朱泥壺泡茶,那么熱水倒入壺、蓋上蓋之后,還要在壺的上方“淋壺”,讓壺身內外保持高溫;然后,泡好的茶從壺(或蓋碗)倒出,要來回在幾個小茶杯上方來回逡巡,以確保每一碗的滋味均勻,人稱“關公巡城”,并且最后不忘把壺里茶汁的精華完全點進每一個小杯,人稱“韓信點兵”;還有,每次倒茶前必燙洗每一個小茶杯,以保證茶水溫度夠高、茶的香氣也才能較好地提升出來。

工夫茶遺產傳承人所展示的工夫茶具

無論對于泡茶人還是喝茶人來說,這是一場力求調動人的身體所有感官的過程,即潮州人強調的“眼睛到、耳朵到、鼻子到、嘴巴到、手到”。眼、鼻、嘴、手,分別對應著泡茶喝茶時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覺,比較容易理解。對于“耳到”,有的潮州人則通過工夫茶特有的燙杯進行詮釋。燙杯不僅可以清潔消毒、提升香氣,更是聽覺上的一種彌補,因為一般泡茶喝茶時人們較少注意聲音的動靜。潮州人洗杯時完全靠手指,將一個小茶杯放在另一個盛滿燙水的小茶杯里,上下滾動,兩個瓷杯相碰,發(fā)出輕脆之聲。如能兩手同時燙杯,則被認為是更高的技能。燙杯時要能忍受水溫之高,還要掌控好滾動的方向和節(jié)奏、不致讓杯子翻倒,是工夫茶最重要的“工夫”之一。燙杯的聲音不只用于悅耳,也是在告知街坊鄰居:“我在泡茶了,要喝來喝!”同時,這一動作不只是發(fā)聲的,它也是觸覺和視覺的,是為了助益味覺和嗅覺的,是涉及超感官之溫度感覺的。

一張茶桌一旦聚起了一群人來喝茶,就聚起了潮州人所說的“氣場”,意指人氣,或者凝聚力。這里有超越了感官之外的更多文化意涵。在這一“氣場”當中,蘊含有一套禮儀,這尤其體現(xiàn)在三個小茶杯的運用上。傳統(tǒng)的方式里,一張茶桌不論來了多少人,許多時候卻只用三個茶杯,意寓三口為“品”。每一個小杯只有大約半個核桃那么大。一壺茶可以被沖泡無數(shù)次,每一沖卻只有三個人能喝到,下一沖再另換三個人。上述談到的燙杯已經為這個法則奠定了基礎,因為茶杯在每一沖時就已高溫消毒,可供不同的人使用。但問題是,每一沖時到底哪三個人能喝?不成文的規(guī)矩是:泡茶的主人在第一沖時不能喝,要先讓客人喝;而客人之中,年青人要讓年長者先喝,當?shù)厝艘屵h道而來者先喝……三個杯子的差序選擇于是確定了長幼尊卑的秩序。而一旦某三個人被確定為某一沖的喝茶人,他們就必須在差不多的時間內整齊并進地將小一碗茶喝盡,這樣主人才能夠將三個小杯完全收回以進行下一輪的“關公巡城”。所以,喝茶時有個人享受的快樂,但又要以不影響他人享受快樂為前提,這是工夫茶所潛示的為人法則。正因如此,當?shù)厝苏J為工夫茶絕不止是一門泡茶的技能,更昭示著為人處世的細膩之道,包括種種不能言傳只能意會、只有長期浸泡在這個文化里才能學到的人情世故。所以潮州人強調,工夫茶是“工夫”,而不能寫成“功夫”;后者只是一種本領和造詣,而前者才是做事和為人處世的精細和周到。

不論是為了應對曾經的生活困難,還是為了在今天逐漸富裕的日子里提升品質,潮州人始終堅持著一種“種地如繡花”般的生活之道。在這一點上,工夫茶和潮州其他門類的藝術和生活方式是相通的。在看過制茶喝茶的精細之后,有朋友帶筆者去參觀過當?shù)氐拇汤C、木雕、麥稈畫、瓷瓶、手拉壺的制作和展示,更帶領品嘗了潮州的高檔宴席和街邊小吃,無一不追求著精細。凡此種種,盡皆體現(xiàn)了潮州人所為之驕傲、恪守奉行、但卻不輕易用言語向外人道明的工夫法則。

正是這些特性,可以用“身體感”的概念來加以討論。提出這一概念的學者余舜德將“身體感”定義為:“身體作為經驗的主體以感知體內與體外世界的知覺項目”。這一用語尚無完全恰當?shù)挠⑽膩韺吧硇暮弦弧笨赡苁撬谥腥A文化體系里的某種精短概括。在此概念的導引之下,余舜德及其研究團隊對飲食、中醫(yī)、聞香、衛(wèi)生環(huán)境、中國古文字等豐富案例進行了剖析,并涉及到了中西方之間對于身體、感官的不同哲思和文化理解的對比。這一概念的提出,一方面借鑒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感官人類學發(fā)展的集大成,即認為身體感官是在文化塑造下的一個綜合體;在對世界進行感知和反應時,人的某一感官往往并非獨立運作,而是與其他感官之間存在著諸多的交感和互動。另一方面,身體感概念的倡導者認為,只是討論到多重感官的層次還不夠,因為人們之形成某種身體感,例如“可愛”,還牽涉到特定的場合、時代等復雜的情境和條件,以及某一身體感與另一身體感之間的關系,等等。身體感學者倡導將此概念發(fā)展成一種理論概括和研究取向,因為在他們看來,世界不僅是“意涵的體系”(asystemofmeanings),更是“身體感的體系”(asystemofShentigan)。

本文從身體感學者所強調的諸多要點中抽取兩個方面予以特別討論:一,身體感的日常性,二,身體感的群體文化性和學習性。這在潮州工夫茶上可以得到具現(xiàn)。首先,工夫茶的法則被潮州人踐行滲透于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當?shù)厝巳私砸灾疄槿?,并不容外人質疑,這是它的日常性。筆者初到潮州時,有一次忍不住問一個二十多歲的年青女子說,“你們潮州年青人也是天天這么喝工夫茶嗎?”這位女子在回答“是啊”的同時,表現(xiàn)出某種不大高興的神情。類似的問題筆者在中國其他許多地方也問過,得到的答案要么是年青人不怎么喝茶,要么是從某某年才開始對茶感興趣云云。但是在潮州,筆者后來才意識到,這個問題于某些潮州人來說可能是一種冒犯。因為在后來的調研中,筆者目睹了潮州人喝茶的百無禁忌:清早起來喝,飯前開胃喝,剛吃過飯了喝,客來就喝,晚上睡覺前還喝;無分男女老少,無分在家還是出門。平常百姓喝的茶,就滋味來說,也許算不得上乘,但是消費量是可觀的。以一人一天兩泡茶來算,據(jù)說人均消耗茶量每月達兩斤。這種“充分內化、根深蒂固、為文化成員共享、被認為理所當然”的習癖,即是“日常生活的身體感”。

其次,這種日常生活的身體感屬于個體,更屬于群體。一個人在群體中生活,日復一日,他認知世界的方式深受相應文化的塑造和影響,他在這種文化里成長的過程也即是通過身體來學習該種文化的過程。即便是具有潛能的感知,也是在后天的文化環(huán)境中通過啟蒙、開導而慢慢形成穩(wěn)定的感知能力的,是“不學不成”的。潮州無分男女長幼,都有工夫茶的習癖,這正是群體文化的影響和個體在其中學習漸成的結果。這種學習,比如燙杯的工夫,不僅是綜合調動了全身感官的技能,同時更是超越感官、蘊含著潮州人所講求的禮儀和人情之道的文化。這些禮儀和人情的文化內涵,不是經由抽象說教,而是學習者在踐行工夫茶技藝的同時,伴隨著他在這一文化里其他日常生活的點滴,諸如吃飯、問候、送禮、串門等,一起慢慢心領神會、舉一反三和融會貫通的。反過來看,作為每日生活的工夫茶,正是借由一種身體力行的群體性的日常行為,在默默言說著潮州文化。

儀式感與現(xiàn)代茶藝

順沿身體感學者的思路,“儀式感”也可以算作為一種身體感。但本文想嘗試把身體感區(qū)分為兩個維度,把上面描述的每日生活的工夫茶視為第一維度,把即將探討的儀式感放到第二個維度上。要說明這個區(qū)分,先用“饑餓感”這個例子來講可能相對容易一些。第一,饑餓感是人肚子空空、想要吃東西、特別是想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的一種身體反應。同時,有饑餓感的時候知道要吃什么、不吃什么,這又是被文化所塑造和后天習得的。第二,人可能在肚子并不饑餓的時候也有饑餓感。除了身體其他特殊生理機能的原因以外,后面這種饑餓感作為一種復雜的主觀感覺,需要從文化社會經驗及記憶上來解釋。提起饑餓,中國人容易想起戰(zhàn)爭、文革,因為長輩們的親身經歷告訴后代,當時的物資匱乏、災荒以及階級斗爭,導致人們普遍吃不飽吃不好。中國人富足以后,雖然無法吃飽的情況消失了,但是許多人依然持有一種“饑餓感”。這種饑餓感不再是生理的、而更重要是文化心理的。懷有這種饑餓感的人,即便面對現(xiàn)時世界的飽足,也會保持某種程度的關于饑餓的焦慮,并把這種饑餓感陳述為中國需要發(fā)展、不能落后之愿望的一種隱喻。而且,即便并沒有經歷過饑餓年代的年青人,也會在長輩們的集體記憶的影響下和記憶的傳承里感受到饑餓的曾經存在、以致于也獲得某種饑餓感。筆者想討論的“儀式感”就類似第二個維度的饑餓感,是一種被社會文化記憶所形塑的身體和心理的傾向。相關文化記憶研究強調關注國家力量在形塑群體之文化記憶方面的作用,以及歷史記憶如何被用于建構國族認同。本文所涉及之中國人所懷有的“饑餓感”和“儀式感”,亦無例外。雖限于篇幅,不及細細討論國家力量的影響,但本文通過案例具現(xiàn)這種從上而下的滲透力之強大,以至于在飲食生活方式的每日演變中也可尋見。

而要談“儀式感”,也必然繞不開“儀式”。儀式研究的開山祖Durkheim及其跟隨者認為儀式的特征包含:正式性、神圣感、復雜性、重復性、和日常生活相隔離。VictorTurner更在VanGennep的基礎上發(fā)展了儀式的三段論:儀式之前的準備階段,與日常生活的隔離;儀式階段,重要的過渡期,稱為“閾限”(liminality);儀式結束,回歸社會和日常生活。過渡期的“閾限”被認為是最重要的階段,因為它可能促成人的身份的某種轉變,在某些特定的儀式里它是有效治愈人的心理疾病的一種手段。

按照這些特征,潮州日常工夫茶又像儀式又不像儀式。如果和現(xiàn)代茶藝相比,每日生活的工夫茶被認為不像是儀式。當和一位來自潮汕的社會學者談到把工夫茶作為一種儀式來分析的可能性時,他非常意外,覺得要再慎重考慮。筆者認為,如果放寬對儀式邊界的限定,工夫茶同樣可以被視為一種儀式來討論。不過,更有趣也更值得探討的問題,不是某種泡茶喝茶方式到底算不算學術上所公認的儀式,而是事件的參與者為什么具有儀式傾向感。另外,后文將談到,當某些行動者不甘于把工夫茶停留為日常生活之平凡瑣事,而想要讓它躋身成為現(xiàn)代茶藝之重要的領軍者時,那么,不論工夫茶算不算儀式、算是哪種儀式,總之它所能給予人的儀式感將會大大增強,它在如今茶文化體系中的位置可能從邊緣游移向中心。

普通的潮州工夫茶非但沒有和日常生活相隔離,而是融入成為日常生活之隨時在進行的一部分。對于天天浸泡其中的潮州人來說,它顯得隨意、休閑而不具備什么神圣感。但是可能容易被忽略的是,它是一種巧妙的治療手段。喝茶本身固然被認為有利身體健康,但是更能助益人的心靈健康的卻是工夫茶所聚集起來的“氣場”,人們聚在一起喝茶時的談天說地、相互聆聽、舒緩放松。

不過,潮州工夫茶具有重復性和一定的正式性及復雜性,而復雜性正是事件之可能被塑造成為儀式的基礎。在工夫茶的根基上,現(xiàn)代茶藝逐漸衍生,并無疑被許多人認為比工夫茶更象是儀式。所以在進一步對儀式和儀式感進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對工夫茶和現(xiàn)代茶藝的淵源作一梳理。

潮州工夫茶是在福建烏龍茶文化的影響之下產生,或者說系由閩粵兩地共生共創(chuàng),這是潮州當?shù)厝四酥敛栉幕瘜W者的共識。明末清初,鄭成功占據(jù)臺灣前后,大批閩南人遷來臺灣,帶來了烏龍茶的文化,包括茶葉的種植制作,還有沖泡品飲工夫茶的方式,這正是現(xiàn)代茶藝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臺灣演進的重要基礎。70年代臺灣經濟開始騰飛,生活富足后的人們開始在文化生活上有所追求,加之80年代解除了“戒嚴令”,政治上的民主更帶來了文化上的繁榮和多元。教習泡茶的專業(yè)茶社開始出現(xiàn);地區(qū)性的泡茶比賽推動了臺灣茶葉生產的競爭和人們對茶葉口味要求的提高;可以泡茶喝茶、可以吃簡餐、還可以長時間駐足停留的茶藝館蔚然成風;90年代到21世紀初更出現(xiàn)了集茶席布置、茶空間營造和相關文藝展演為一身的茶會。正是在這一系列的茶文化活動中,“茶藝”這個名詞出現(xiàn)了,而且被冠名為“中華茶藝”,意指大中華區(qū)域的喝茶泡茶法。

有茶文化研究者指出,之所以冠名“茶藝”,其實是相對日本“茶道”而言的。日本茶道中的流派之一抹茶道源于中國唐、宋時期的茶法,日本茶道中的煎茶道又深受明代飲茶方式的影響。但是不管怎樣,在接受中國影響的同時,日本融合自身特點,形成了獨具日本文化特色的茶道儀式,已為世界公認。既不能沿用別人用過的語詞,要和別人有所不同,還要告知中華茶文化才是世界茶文化的重要源頭——在這些復雜的文化心理之下,“茶藝”這個名稱應運而生,一方面重在申明泡茶喝茶可以融入審美藝術,另一方面反對像日本茶道那樣過于拘謹而忘記了茶的滋味,而是強調通過一定泡茶手法而獲得滋味美妙的茶湯。于是,“茶藝”包含某種反日本茶道的傾向。但是如同有的茶文化研究者所指出的,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方面是,它從一開始其實又是借鑒了日本茶道的法則才逐漸建構出來的,特別是當臺灣迫切感覺到需要借鑒學習外來的業(yè)已成熟的茶美學的時候。這也就意味著,“茶藝”從誕生之日起,其實已經在講求某種儀式規(guī)則了;它想要淡化儀式規(guī)則,但是其實頗具“儀式感”。

另外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方面,就是茶藝的另一重要源頭工夫茶。雖然茶藝向日本的學習很重要,但日本茶道無論抹茶還是煎茶所用都是綠茶,而臺灣人發(fā)展茶藝所根基的是從閩南一帶傳來的烏龍茶文化,而烏龍茶就得用適合烏龍茶的泡法。從大陸帶來的工夫茶法正是臺灣七八十年代茶社教學“小壺茶法”的重要基礎。一方面,在現(xiàn)代茶藝創(chuàng)立之初,臺灣茶人們很強調工夫茶源頭,并把工夫茶這種原來只是屬于區(qū)域性的泡茶法上升為代表大中華圈的最重要的茶文化傳統(tǒng)。但另一方面,工夫茶的原型在臺灣諸多茶人們致力于發(fā)展茶藝美學的過程中被改造了,成為了另一種“新原型”。從出湯開始,兩者發(fā)生了分歧。

其一,潮州工夫茶直接從小壺或蓋碗把茶湯均勻分入各個小茶杯。而臺灣茶藝從1980年代開始增加了公道杯(也稱茶盅或茶海)和聞香杯。茶在壺里泡好后,倒入公道杯,再從公道杯分入各個小茶杯(往往不只三杯)、而不再是直接以“關公巡城”的方式從茶壺分茶,即打破了潮州工夫茶的“三杯法”。臺灣茶人解釋這樣做的理由,一是可以略微降溫,這樣茶入口時不致于太燙;二是可以用公道杯靈活地在不同的時候為客人添茶,而不必等待所有人的茶碗都喝盡了才能收回來再次分茶。不過公道杯和“關公巡城”在根本原理上是一致的:保證分到每個人茶碗里的滋味是均勻的。聞香杯故名思義,主要用于聞香,往往比一般的茶杯要細高一些。主人將茶水倒入公道杯之后,再由公道杯倒入各個聞香杯,然后客人自己動手把茶水從聞香杯倒入小茶杯,在真正喝茶之前用空的聞香杯來聞賞茶的香氣。

其二,潮州工夫茶一直保持燙壺燙杯,所以需要用到可以盛放壺、杯和剩水的形體比較大的茶船,壺、杯周圍也通常會濕濕的,被臺灣茶人稱為“濕泡法”。而臺灣從1990年代開始啟用“干泡法”,即不再于每一泡的時候以熱水淋壺和燙杯,而是保持茶臺整體干燥,不致因為濕淋淋地而感覺不潔凈,并以能否做到倒水分茶時不溢漏當作一種新的“工夫”。這也導致了工夫茶和茶藝的泡茶者會使用不同樣式的茶船:前者的形體一定要比較大比較厚,才能裝盛多余的水;而后者被簡化了,往往是薄薄的一個小盤、甚或一塊特殊材質的木板就可以,而且通常也不再稱為“茶船”、而只含蓄地叫做“壺承”。

其三,潮州工夫茶重在泡茶喝茶的實用,沒有“茶席”之類的講求,器皿在桌子上的陳放方式沒有特別講求。而臺灣茶藝因受日本茶道的影響,開始加入了茶席設計的審美元素。即:茶壺茶杯茶布等在桌上的擺設,力求體現(xiàn)一幅賞心悅目的畫的美感,茶器的造型顏色等有一定的配搭。甚至包括茶室整體空間也有特別的營造,泡茶人喝茶人穿“茶服”,若干人相聚舉辦一定主題的“茶會”,再加上和音樂表演等其他藝術相搭,是為“雅集”。

隨著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升溫,以及大陸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從臺灣發(fā)展起來的茶藝流轉到了大陸。比如從20世紀90中后期開始,大陸的一些大城市里也開始出現(xiàn)了茶藝館。公道杯、聞香杯也開始被廣泛使用。公道杯尤其流行,成為了今天許多大陸人辦公和居家泡茶的必備器件,并標致著一種泡茶喝茶的專業(yè)化和精致化。而茶席擺設、雅集茶會舉辦之風,更是從臺灣吹來之后,愈演愈盛。打開茶會主辦者們的微信公眾號,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會前的預告或會后的總結里,越來越多地宣稱:“喝茶需要儀式感”,或“這是一場頗具儀式感的茶會”云云。對茶藝感興趣和參加茶會的人們,來源廣泛而復雜,很難用“中產”、“有錢階層”這樣的名稱一概而論。不可否認其中有不少是個體茶商,但同時也有大量的純粹興趣愛好者。茶會的舉辦者固然希望通過儀式的正式性來服務于商業(yè),而參加者們則常常通過幾方面來解釋為何需要儀式感。

其一,有儀式感的茶會被認為可以幫助中國人尋回“傳統(tǒng)”。筆者訪問過許多去往臺灣學茶的大陸人士,他們有一種共識:中國大陸因為文化大革命等原因,傳統(tǒng)文化遇到斷裂,而臺灣卻是保存了較正宗的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這一認識,基于一種對大陸過去年代的文化記憶,深懷一種想要撿拾起過去傳統(tǒng)的“饑餓感”。這一“饑餓感”,在茶藝學習上,即演繹成為一種“儀式感”。懷有這樣渴望的人們,在學習中感覺或宣稱自己正在學習一種古老而“傳統(tǒng)”的茶文化,忽略了臺灣傳來的茶藝其實也是一種“新創(chuàng)的傳統(tǒng)”;或者說,許多學茶的人們已經不在意這一傳統(tǒng)到底是原真的還是新創(chuàng)的,只要可以滿足他們心理的某種渴求即可。

其二,有儀式感的茶會往往包含一定的規(guī)矩,比如著“茶人服”,比如規(guī)定泡茶喝茶的某個期間不能說話。不少人認為中國人現(xiàn)在極度缺乏規(guī)矩,而講求如何優(yōu)雅地泡茶和喝茶的茶會可以幫助人們重新建構一種禮儀。所以,即便中國的茶藝也像日本的茶道一樣,奉行“止語”的法則,不少人覺得也是應該的。

其三,大部分學茶人覺得,有儀式感的喝茶,可以幫助人們在現(xiàn)代社會的紛亂和快節(jié)奏的生活里,找到片刻的安寧和清靜。即,茶藝可以是對抗現(xiàn)代化之負面效應的一種有效方法和途徑。

如前所述,一個事件要成其為儀式,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復雜性的?,F(xiàn)代茶藝在工夫茶基礎上發(fā)展而來,但前者注入了更多復雜的和更多時尚的元素,具有了Turner用于闡釋儀式的“展演”的成分,更為迎合現(xiàn)代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審美口味。而原來被認為需要花費許多努力才泡得好的潮州“工夫”茶,在不少學茶人的眼里,相比之下似乎顯得并沒有那么“工夫”了,或者說,潮州工夫茶的“工夫”不能完全迎合他們需要的那種“工夫”了,因此變成了一種被邊緣化的文化遺產。于是,“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界限被模糊,“傳統(tǒng)”的方式被摻揉以現(xiàn)代的元素來展演,而現(xiàn)代的元素亦被人宣稱為“傳統(tǒng)”。與此同時,即便現(xiàn)代茶會的主辦者和參加者們并不認為他們的方式是如同日本茶道一般嚴謹?shù)膬x式,但是對他們來說,無疑更重要的是通過此行動而獲得“儀式感”。

CatherineBell關于儀式的研究指出,儀式不僅是一種研究對象,也可以是一種研究方法;儀式可以被視為一種社會行動過程,而儀式化的事件常包含某種行動力,是行動者對于個人處境和意志的表達。本文認為,“儀式感”即是一種行動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行動的趨向,所以現(xiàn)代茶藝正是以一種正式而復雜的方式代表著中國人當下對某種生活方式的渴望。

“省尾國角”的避世與入世

面對外界不斷升溫的茶文化熱,總體而言,潮州人還是在安靜地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喝茶,而在堅守自己方式的同時又對外界流行的現(xiàn)代茶藝不無批評。筆者在2010、2013年到潮州的時候被告知,除了某幾位文化傳承人那里會專門教授工夫茶之外,沒有什么茶課之說,也沒有什么茶會。當?shù)貓蟾嫒酥赋?,在某種程度上,潮州人安于被邊緣化,安于“省尾國角”,意指潮州位于廣東省的北部、并且是靠海的地方,遠離廣東其他的經濟文化中心,天高地遠沒人管。不論是語言、風俗、飲食還是心理,潮州文化和廣東的主體文化粵文化都很不相同,在文化認同上反而和閩南文化更有親近性。在自嘲之際,潮州人又表露出一種慶幸,慶幸因為位于“省尾國角”,所以不容易被他人同化,因而可以更持久地保留本文化的特質。他們認為歷史上工夫茶之所以最后集大成于潮州而不是其他地方,正是這個原因。所以面對外面光怪陸離的流行茶藝文化,潮州人多少流露出一種“由他們去亂吧,我們還喝我們自己的茶”的避世而又自信的態(tài)度。

這種態(tài)度在喝什么茶、如何喝方面,可以得到具現(xiàn)。單叢茶是一種本地產的烏龍茶,尤以潮州下面鳳凰鎮(zhèn)烏棟山所產的高海拔老叢茶最為有名。走遍潮州,可以看到當?shù)厝税俜种攀诤鹊亩际菃螀膊?,頂多因為產地、香型、海拔、樹齡、制法變換而品質不同而已。單叢茶的其他烏龍茶親戚,例如安溪鐵觀音、臺灣高山茶,潮州人現(xiàn)在并不怎么感興趣,大多人對龍井碧螺春等名優(yōu)綠茶毫無問津,也并不太跟風去喝最近這些年在全國流行起來的普洱或者白茶。

在如何泡茶方面,潮州人堅守他們原來的“工夫”之道,大多時候堅決不用公道杯或聞香杯。當全國人民正在把臺灣傳來的公道杯作為一種方便奉茶的工具和裝點茶席的絕好元素時,潮州人還在保持著從壺里直接分茶到茶杯的“關公巡城”方式,并且堅持認為只有這樣做才能喝到茶的好滋味和香氣。針對公道杯可以“降溫”的作用,潮州人反駁說,喝茶“不怕燙,就怕不燙”;并且認為,一用公道杯分茶,“茶水就分層”,意即茶味就散了。針對聞香杯可以專門用以欣賞茶的香氣的作用,潮州人完全不以為然,認為香氣要和湯水合在一起享受才是喝茶之道,何況聞香杯會進一步把茶湯降溫,就無法秉持工夫茶的“趁熱連飲”之道。

當?shù)厝擞X得,潮州工夫茶雖然已被認定為文化遺產和被視為一種文化傳統(tǒng),但外面的人真正理解潮州茶文化的并不多。筆者在潮州的多位報告人,一方面對于有人研究和關注潮州,感到高興;但另一方面,他們不斷地告誡,千萬不要把工夫茶看成是什么藝術,它不過是平常生活之必要的一部分。因此,他們批評現(xiàn)代茶藝的茶會是刻意而為、矯揉造作或附庸風雅,而指出潮州每天隨時都有“茶會”,三三兩兩的人在各個角落聚集喝茶,舊友新朋無不包含;流行茶藝的雅集茶會有的可以一次聚集上百人,但喝完了茶很多人還是互不溝通,而潮州人每天的工夫茶,卻多是含交流于喝茶之中的,而喝茶也正是為了助益人和人的交流。在這個意義上,潮州人指出,工夫茶強調集體和社交、而不是獨飲或止語的快樂。

不過,情況亦有改變。當筆者2017年來到的時候,聽說當?shù)貏倓偨M建了一個茶協(xié)會。去到的時候,茶協(xié)會的六名成員正在為代表潮州去參加廣東省的一次茶藝展演而進行操練準備。負責人王主任介紹說,這是潮州第一次組隊去參加省里的茶藝比賽。以前潮州人大都對這樣的比賽不在乎,認為只要潮州人民自己天天在“關公巡城”,茶文化的傳統(tǒng)就還活著。但是王主任認為,潮州人太不注重宣傳自己,潮州工夫茶對中國茶藝的貢獻如此之大,但是在如今國家級省級的諸多茶藝比賽中,越來越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她決心組建這個協(xié)會,為潮州工夫茶的宣傳做些事情。

平日在潮州城內各個角落喝茶,遇到男性泡茶的時候滿多。而協(xié)會的排練成員卻都是年青女子,這似乎和全國其他地方茶藝隊伍的構成狀況趨于同質化——在茶藝展演里,女性泡茶的姿勢被認為更為柔美。每個人坐在一張茶桌面前,每張茶桌上擺放著一模一樣的一套茶具。筆者驚訝地看到,里面有公道杯和聞香杯。六名成員動作整齊劃一,一起倒水入壺,一起分茶入杯;排演時,壺中杯中并無茶水,但求動作統(tǒng)一優(yōu)美。領隊楊老師坐在一旁嫻熟地念誦著配合并指導隊員們統(tǒng)一動作的“解說詞”。筆者驚訝地聽到她說:“嶺南工夫茶……”怎么是嶺南工夫茶呢?后來細細詢問才知,現(xiàn)在廣東乃至全國的茶藝表演比賽中,并無“潮州工夫茶”之說,也就無法按照潮州工夫茶通常的泡法來進行?!皫X南”,意指主要是廣東的區(qū)域范圍;而“嶺南工夫茶”是現(xiàn)在經國家認定的一種茶藝師資格證考試的項目。有趣的是,“潮州工夫茶”曾經從一種區(qū)域性的泡茶法被上升為代表著“中華茶藝”的傳統(tǒng),但是現(xiàn)在這個名稱卻不能在正式的比賽中用于代表廣東省的泡茶飲茶法;同時似乎也不可沾福建省的邊說成“閩粵工夫茶”,更不能說“臺灣工夫茶”,同時還要迎合全國上下現(xiàn)代茶藝的樣式,不能不用公道杯和聞香杯,于是,“嶺南工夫茶”這個名稱和排演方式就誕生了。

楊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念誦著解說詞,隊員們一次又一次地“沏泡”“嶺南工夫茶”。當隊員們倒水的角度不太統(tǒng)一,或者展示聞香杯用法的動作不太正確時,楊老師就會停下來,一一糾正。當觀摩隊員們以一致的高度抬起壺,以極其小心冀冀的方式分茶入公道杯時,筆者仿佛體驗到了極度嚴格的日本茶道的儀式感。而更有趣的一幕是:協(xié)會的王主任不時來監(jiān)督,察看楊老師及其隊員們排演的進展。她的辦公桌就在排練的后方三四米遠處。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潮州人,她的桌子上放著自己常用的工夫茶具,一邊喝茶一邊觀看排練。她邀請也在靜靜觀摩的筆者一起喝茶。她嫻熟地沖水入蓋碗,然后茶水從蓋碗直接分入三個小杯——“關公巡城”。這之間絕無公道杯的使用。王主任自己的“三杯法”和她所監(jiān)看的“嶺南工夫茶”,形成了日常生活的工夫茶和作為展演而存在的工夫茶之間的強烈對比。恰如Goffman在分析社會生活之表演的“前臺”(frontregion)和“后臺”(backregion)一樣,“前臺”是給外人看的,而“后臺”才是保留更本真的自我的。

最近兩年,聽到關于潮州工夫茶在升溫的不少傳聞。不能確定這是否是因為潮州有了更多像王主任這樣的人,在做更多的向外宣傳。但筆者聽到的另一說法是,這與最近不少臺灣茶人紛紛訪問潮州有關。2018年11月,筆者在臺北遇到臺灣《茶藝》雜志主編,被告知,雜志聯(lián)合多名臺灣茶人,確實在近年里組織走訪了工夫茶的故鄉(xiāng)潮州,還有福建、廣東、香港、臺灣、東南亞在內的諸多工夫茶區(qū)。茶藝在臺灣發(fā)展到一定的階段之后,茶人們都在尋找新的突破口,而工夫茶是他們覺得應該重新拾起的一個方面。臺灣茶人們近期聚集在一起,舉辦了多次以工夫茶為主題的茶會、討論會等等。在他們的眼里,工夫茶以閩粵作為重要起點,現(xiàn)在已經衍生出了多種工夫茶樣式,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一帶的“南洋工夫茶”,包括在大陸工夫茶“原型”基礎上起家的“臺式工夫茶”。凡稱工夫茶,意即這些泡茶都不使用公道杯或聞香杯,而是沿用工夫茶的“關公巡城”,有一種回歸“原型”的趨向。但除此一致之外,“臺式工夫茶”并無統(tǒng)一套路,用什么樣式的壺、杯組合,用什么樣式的茶船和集會方式,均是各顯神通,呈現(xiàn)出“眾生喧嘩”、即面貌多元的狀況。這種多元,正是臺灣茶人覺得所為之驕傲的他們對于工夫茶的貢獻。

與此同時,在中國的大城市,工夫茶的培訓班和茶會日益增多。工夫茶變得越來越“入世”了。教習工夫茶的老師,部分來自潮州,而學習者們則基本都是外鄉(xiāng)人。和使用公道杯及聞香杯的現(xiàn)代茶藝所不同的是,目前工夫茶的培訓回歸“三杯法”。但是,和現(xiàn)代茶藝所趨同的是,這些工夫茶的器具也越來越呈現(xiàn)出一種具有時尚感的精致化,有一種將日常生活工夫茶重新復雜化的趨勢。而且,它們接受了臺灣傳來的茶藝的影響,越來越注重茶席的設計、品茗空間的裝飾配置,美其名曰“工夫茶生活美學空間”??傊?,被專門用于教習和展演的工夫茶樣式和現(xiàn)代茶藝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或者說,工夫茶被當成了現(xiàn)代茶藝的一種呈現(xiàn)形式。在精致空間里參加工夫茶培訓和工夫茶茶會的人們,學習著“關公巡城”,學習著“燙杯”,穿著專門的茶服,越來越有“儀式感”。不過,潮州人于每日生活的工夫茶“氣場”之間所集聚的被群體文化所形塑的那種“身體感”,可能未必在茶會之間拾得。即:獲得了關于工夫茶的新的儀式感,但卻可能丟失了工夫茶原有文化所持有的身體感。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新的矛盾

本文對潮州每日生活的工夫茶和現(xiàn)代茶藝的樣式及二者的淵源進行了探討。并且特別以工夫茶為焦點、以現(xiàn)代茶藝為參照物,敘述了工夫茶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位置的游移變化。前者深深植入每日生活、已經成為潮州當?shù)厝说囊环N生活習慣、時時在進行,并可能令人質疑它作為“儀式”的合法性;后者盡管一開始出現(xiàn)時具有反儀式的傾向,但是在實踐中越來越奉行“生活需要儀式感”的法則,鮮明地追求時尚美,并煞有介事地進行儀式展演。而當工夫茶從街頭日常生活被移植到展演生活空間時,它也變得越來越像儀式,并且更重要的是,它令參與者獲得了更多的“儀式感”。

潮州工夫茶和現(xiàn)代茶藝都曾經被用以代言傳統(tǒng)。在現(xiàn)代茶藝初創(chuàng)之時,工夫茶被追溯為代表“中華茶藝”的基石?;蛴捎谕饨绯浞终撌?,或出于地方文化自信,總之潮州人對自己的工夫茶作為中國茶文化優(yōu)秀代表的地位深信不疑,大家都每日踐行“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以之作為對傳統(tǒng)的守護?,F(xiàn)代茶藝從臺灣誕生之日起,亦在表明一種拾起傳統(tǒng)的決心。這一態(tài)度在大陸向臺灣學習茶藝的方面,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在這一學習中,臺灣茶藝被當作了中華茶文化傳統(tǒng)的正宗代表。在今天于大陸頻繁展演的茶會上,人們呼喚“儀式感”,把具有現(xiàn)代甚至后現(xiàn)代風格的茶席、茶服和茶儀建構為對古代傳統(tǒng)文化生活方式的復興。

文章來源:《遺產》2019年第1期

圖片來源:原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凡第三方圖片及信息,如無特殊注明,均來源于公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文獻參考:

《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

蔡榮章:《現(xiàn)代茶道思想》,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

陳香白:《中國茶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馮亞琳?[德]阿斯特莉特·埃爾:《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何健生:《從歷史發(fā)展看臺灣工夫茶文化的演變》,載《茶藝》,2017年第60期;

羅英銀:《工夫茶:華人茶藝之香》,載《茶藝》,2017年第60期;

王曉葵:《“記憶”研究的可能性》,載《學術月刊》,2012年第44期;

余舜德:《身體感的轉向》,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版;

余舜德《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清華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版;

余舜德:《身體修煉與文化學習:以學茶為例》,載《臺灣人類學刊》,2009年第7期;

曾楚楠?葉漢鐘:《潮州工夫茶話》,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張靜紅:《流動?聚合與區(qū)隔:臺灣茶藝發(fā)展中的矛盾和動力》,載《臺灣人類學刊》,2016年第1期;

張珣:《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載《身體感的轉向》,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版;

《茶藝》雜志2017年第60期;

ArnoldvanGennep,TheRitesofPassage,translatedbyMonikaB.VizedomandGabrielleL.Caflee,London:RoutledgeandKeganPaul,1960;

CatherineBell,RitualTheory,RitualPractice.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

Classen,Constance,WorldsofSense:ExploringtheSensesinHistoryandAcrossCultures,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3;

D’abbs,Peter,ArtasEverydayPractice:AStudyofgongfuTeainChaoshanChina.DissertationforMasterofArts(UniversityofNewEngland,Australia,2017);

émileDurkheim,op.cit.MauriceBloch,Symbols,Song,DanceandFeaturesofArticulation:IsReligionanExtremeformofTraditionalAuthority?EuropeanJournalofSociology,1974(15);

Goffman,Erving,ThePresentationofSelfinEverydayLife.Harmondsworth:Penguin,1990;

Howes,David,ed.,TheVarietiesofSensoryExperience:ASourcebookintheAnthropologyoftheSenses,Toronto:UniversityofTorontoPress,1991;

Howes,David,SensualRelations:EngagingtheSensesinCultureandSocialTheory,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2003;

Kim,LorettaandLawrenceZhang,Aquintessentialinvention:genesisofaculturalorthodoxyinEastAsianteaappreciation,ChinaHeritageQuarterly,2012(29),editedbyGeremieBarme(Canberra:The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

Varley,PaulandKumakuraIsao(eds),TeainJapan:EssaysontheHistoryofChanoyu,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89;

VictorW.Turner,“LiminalityandCommunitas,”inhisTheRitualProcess:StructureandAnti-structure,Chicago:AldinePublishingCompany,1969;

Yen,Hsueh-Cheng,AstudyofTaiwaneseTeaCompetition,JournalofArcheologicalAnthropology,2006;

VictorW.Turner,TheRitualProcess:StructureandAnti-structure.Chicago:AldinePublishingCompany.1969;

Yu,Shuenn-Der:LearningtoBeaTeaArtPractitioner:AnAnthropologist’sSelf-Reflection,JournalofLiteratureandArtStudies(4)2014;

Zheng,Jing,There-importationofChaYiGuanTeahousesintocontemporaryChinafromTaiwan:culturalflowsandthedevelopmentofapublicsphere,RogueFlows:Trans-AsianCulturalTraffic.eds.KoichiIwabuchi,StephenMueckeandMandyThomas,HongKong:HongKongUniversityPress,2004;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價值意蘊與申遺意義

作者簡介

范建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大益智庫院長,云南省社科聯(lián)原主席,華中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曾任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擔任國家行政學院、云南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四川大學特約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特約研究員,財政部國有文化資產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化產業(yè)協(xié)作體專家委員會委員。

鄧子璇,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文化產業(yè)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為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yè)、鄉(xiāng)土文化與鄉(xiāng)村振興。

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傳統(tǒng)村落影像文化志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全文轉載自《農業(yè)考古》2022年第5期

摘要

當前,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已被國務院批準為中國2022年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若申遺成功,它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茶為主題的文化遺產。因此,探究其價值內涵及申遺意義顯得極為迫切而重要。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核心價值,在于其擁有種植年代久遠、活態(tài)保存千年萬畝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是中國西南地區(qū)世居民族延續(xù)至今的林下茶種植傳統(tǒng)的典型例證和人類早期茶種植模式的活化石,擁有以布朗族、傣族為代表的山地民族在充分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基礎上憑借智慧凝煉出的獨特土地利用技術、村寨建設技藝和傳統(tǒng)手工制茶技藝,是生態(tài)之真、人文之善、風貌之美協(xié)調聯(lián)動的智慧山地人居新范本。充分挖掘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報世界遺產的意義所在,對于確立中國作為世界茶葉原產地地位、弘揚中華茶文化、充分發(fā)揮茶科技水平以及做大做強中國茶產業(yè)、實現(xiàn)邊疆民族地區(qū)鄉(xiāng)村振興目標,有著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

關鍵詞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遺產價值;現(xiàn)實意義

作為當今活態(tài)保存最完整的文化景觀,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林被中國列為2022年首選推薦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全面綜合考察研究景邁山古茶林的歷史成因、文化價值、生態(tài)意義以及現(xiàn)實保護、開發(fā)利用等相關問題,無論是對于人類農業(yè)發(fā)展史還是古茶林自身的文化景觀價值以及其隱含在景觀表層下的民族植物學、文化人類學意義,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正是基于上述思考而展開的探討。

一、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的時代背景

茶,與咖啡、可可一樣,并稱為世界三大非酒精類飲料,在全球消費鏈中占據(jù)著重要的經濟地位,據(jù)統(tǒng)計,全球產茶國和地區(qū)達60多個,茶葉產量近600萬噸,貿易量超過200萬噸,飲茶人口超過20億[1]。當前全球已有咖啡、葡萄、龍舌蘭種植區(qū)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以茶為主題的文化景觀遺產項目依舊處于空白狀態(tài)。作為人類和大自然共同創(chuàng)造的杰作,茶不僅是最佳的植物飲料,更是中華文化的媒介符碼,它承載著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是中華農業(yè)文明對人類文明最偉大的貢獻之一。中國是茶和茶文化的起源地,茶之于中國,就如同咖啡之于巴西,紅酒之于法國,啤酒之于德國,作為一種日常的存在,可謂不可或缺。從上古時期神農嘗百草發(fā)現(xiàn)茶的藥用功能,到唐代飲茶之風蔚然盛行,到宋代茶藝、茶道已成為文人風雅標識和市井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到明清時期茶葉通過大航海貨船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茶穿越歷史,跨越民族和國界,在中華文明與外域漫長的交往進程中扮演著外交使者的重要角色,是我國向世界傳遞和合文化、展示風雅形象的中華名片,也是以更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方式與世界對話的橋梁載體。

2019年12月,聯(lián)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充分體現(xiàn)了國際社會對茶產業(yè)、茶文化的高度認可和贊賞。2021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zhèn)燕子窠生態(tài)園考察時,強調“要統(tǒng)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這篇大文章”,以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鑒,實現(xiàn)茶產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2021年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向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致賀信時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和自然演進的重要成果,也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xù)和世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比?、系統(tǒng)地開展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遺產申報工作,推動古茶樹種植園林有機、可持續(xù)演進并傳承中華茶文化,既是真正實現(xiàn)“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踐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現(xiàn)實之需,也是筑牢中國茶文化在世界茶種植、制作、品飲領域的絕對優(yōu)勢地位、提升我國茶產業(yè)競爭力和知名度的內在要求,更是保護全球生態(tài)、文化、生物多樣性和人類創(chuàng)造力、重溫人類文明記憶的有效路徑。

如今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茶樹屬于山茶科、山茶屬、茶組和變種,以及它們之間的雜交后代,是由野生茶樹自然演化和人工馴化而形成的茶樹類型,據(jù)科學證實,中國西南地區(qū)是全球著名的古第三紀孑遺植物庇護所,也是山茶屬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2]。在云南瀾滄江流域的普洱、西雙版納、臨滄一帶分布著大量的野生茶樹、過渡型茶樹和栽培型茶樹,該地區(qū)栽培型茶樹以喬木型、大葉種的普洱茶樹為主,而景邁山古茶林就處于該區(qū)域的中心地帶[3]。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位于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zhèn),遺產申報區(qū)和緩沖區(qū)涉及惠民鎮(zhèn)下轄景邁村、芒景村、芒云村以及糯福鄉(xiāng)的勐宋村,留存著1180公頃的古茶林和15個由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漢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傳統(tǒng)村寨,被譽為“茶葉天然林下種植方式的起源地”和“人類茶文化歷史自然博物館”。申報遺產區(qū)包含5片規(guī)模宏大的古茶林、分布其中的5個布朗族和4個傣族傳統(tǒng)村落以及古茶林之間的3片分隔防護林,申報遺產區(qū)面積71.70平方千米,緩沖區(qū)面積119.28平方千米。當?shù)厥谰用褡逶谂c自然動態(tài)調適過程中營建“茶在森林,村在茶林”的山地景觀序列,在長期茶業(yè)生產生活實踐中與族群原生性文化相糅合,形成“和、善、禮、誠”的茶文化體系,以及在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下堅守“人、茶、地和諧共生,圓融統(tǒng)一”的美學具象空間,是景邁山古茶林與全球普遍存在的現(xiàn)代臺地茶種植園相比所具備的特殊價值特征,也是全球森林生態(tài)農業(yè)開發(fā)、土地和資源利用可供借鑒的活態(tài)發(fā)展范式。

自2010年啟動申遺工作以來,普洱市瀾滄縣在國家和省文物相關部門的積極支持和業(yè)內有關專家的鼎力指導下,開展了大量申遺基礎性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和初步成效。景邁山古茶林陸續(xù)被列為“全球重要農業(yè)遺產(GIAHS)保護試點”“世界茶源”“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被國務院批準為“中國2022年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若申遺成功,其將成為全球首個以茶為主題的世界文化景觀遺產。近年來全球諸多產茶及擁有悠久茶文化歷史的地區(qū),如與中國有著茶源地之爭的印度阿薩姆和大吉嶺茶區(qū)、日本宇治綠茶產區(qū)、韓國河東郡花開谷茶區(qū)、緬甸撣邦高原產茶區(qū)等,正在深度激活茶園獨具鮮明地域特色的歷史和景觀資源,紛紛為可持續(xù)保護管理抑或申遺做足準備,在國際社會對茶業(yè)發(fā)展高度重視和投入支持的良性態(tài)勢下,景邁山古茶林作為茶類文化景觀的典型代表申報世界遺產,不僅是對遺產地多元價值的重新認知、傳承延續(xù)與再創(chuàng)新,也是大力弘揚普洱茶文化、講好民族故事和中國故事、做大做強茶產業(yè)的迫切需要,這于景邁山、于中國乃至全球茶界而言,都將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跨越。

二、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獨特意蘊所在

1992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將文化景觀作為新的遺產類型正式列入世界遺產體系,文化景觀代表著“自然與人類的聯(lián)合工程”[4],與以往單維度的遺產相比,它更強調自然與人文、物質與精神的有機融糅以及人地互動的協(xié)調性和可持續(xù)性,是人類將自身生息需求、情感意志、審美趣向、精神信仰建構于真實的自然之中并通過實踐參與形成的獨特景觀物象。在《實施世界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附錄中,文化景觀被劃分為“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筑的景觀”“有機進化的景觀”和“關聯(lián)性文化景觀”三種類型,其中“有機進化的景觀”是指人類對土地及自然資源的智慧利用及催生的產業(yè)經濟模式和生活方式[5],而景邁山古茶林便是體現(xiàn)人地之間長期而深刻的內在關聯(lián)和雙向互動關系的有機進化類文化景觀的經典案例。其“林茶互生,人地共榮”的自然-文化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向世人展示出原始森林農業(yè)文化與現(xiàn)代生態(tài)文明彼此闡發(fā)、交相輝映的生動圖景,它揭示了世居民族與茶相互依存的真實樣態(tài),傳遞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儒釋道“天人合一”的哲思理念及所蘊含的崇高生存智慧,因茶而衍生的物質財富、精神生活和倫理秩序映射出茶這一靈性植物對當?shù)孛褡逑蛏舷蛏铺幨乐?、知識系統(tǒng)及美好生活意景的正面形塑,是景邁山古茶林傳承千年依舊保持鮮活生命力最本質的寫照。

(一)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見證中國作為茶葉種植起源地的重要實物標識

我國產茶區(qū)域分布十分廣闊,東自東經122°的臺灣東岸,西至東經94°的西藏林芝,南自北緯18°附近的海南榆林,北至北緯38°的山東蓬萊山,在氣候類型上橫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三個自然特區(qū),涵蓋全國21個?。ㄖ陛犑?、自治區(qū)),形成了西南、華南、江南和江北四大茶區(qū)。各地區(qū)廣泛種植的栽培型茶樹起源于野生茶組植物,是在人工選育、自然和人為雜交以及地理氣候差異等諸因素交織作用下由山茶科樹木向小喬木和灌木型茶樹演變而來,據(jù)科學證實,中國西南地區(qū)是山茶屬的現(xiàn)代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6]。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量物種滅絕,而地處北回歸線地帶的瀾滄江流域的茶組植物得以孑遺幸存,之后逐步被馴化并大規(guī)模栽種。在世界茶源的核心地帶--普洱市,發(fā)現(xiàn)了從茶樹始祖逐漸演化為人工栽培茶樹的五個重要階段的典型實物遺存,即茶樹始祖(景谷3540萬年前的寬葉木蘭化石)—茶樹遠祖(多地發(fā)現(xiàn)2500萬年前的中華木蘭化石)—野生茶樹(鎮(zhèn)沅縣哀牢山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樹王)—過渡型茶樹(瀾滄縣邦葳千年過渡型茶樹)—栽培型茶樹(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林)。

作為當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成片面積最大的千年萬畝栽培型古茶園,景邁山古茶林中現(xiàn)存著4條雌蕊花柱的大茶樹,與擁有3條雌蕊花柱的普通栽培型茶樹不同,其花瓣數(shù)、葉形也具有野生茶組植物的特征,其極有可能是景邁山上的野生大理茶與普洱茶的雜交后代,是野生茶組植物曾經生長在此的證據(jù)。公元10—14世紀,布朗族、傣族先民遷徙至景邁山時發(fā)現(xiàn)這里有大面積的野生茶樹,便開始在此建寨定居并人工栽培茶樹。明清時期茶葉貿易的興盛直接推動了景邁山茶樹種植規(guī)模的擴增,古茶林成為原住民重要的經濟來源,19世紀中葉開始,陸續(xù)而來的瘟疫戰(zhàn)亂導致西雙版納境內的易武、倚邦等清代貢茶山頭的茶林資源被焚毀,而由于景邁山地處偏隅,古代交通位置又在茶馬古道支線附近,因而僥幸躲避了這些災難性的意外事件,使得景邁山古茶林得以保存并快速發(fā)展。在世居民族歷經千余年的共同守護下,時至今日,景邁山依然留存著以大平掌古茶林和芒景山古茶林為典型代表的五片古茶林,被稱為世界栽培型茶樹的起源地。當前古茶林總面積達1180公頃,茶樹種植密度超過1000棵/公頃,估算提名地古茶林內茶樹數(shù)量超過120萬株,其中樹齡上百年的古茶樹占比為9.8%[7]。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林真實而又完整地闡釋了茶樹物種起源與早期馴化栽培之間的關系,是對從原始野生馴化到人工栽培型茶樹形成的世界茶葉演化史的實物見證。

(二)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人類早期林下茶種植傳統(tǒng)的當代縮影

布朗族、傣族先民定居景邁山以后,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步認識到大葉茶樹耐蔭、喜溫、喜濕的生長習性,于是他們因地制宜采取了巧妙智慧的“林間開墾,林下種植”生產技術。林間開墾,是指在森林間有限度地片狀開發(fā)種植茶樹,在每片茶樹林周圍保留一圈森林作為第一道防護帶,寬度40米左右,防護帶內不得砍伐樹木和種植茶樹,從而形成連片的古茶林,同時在古茶林片區(qū)之間保留一定面積的森林作為分隔帶和防護林,以有效防止大風、低溫和病蟲害傳染等自然災害。林下種植,是指充分利用當?shù)刎S富的天然森林資源,在森林中選擇性地在林間砍伐部分對茶樹生長不利的喬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陰喬木和芳香植物以后,采用茶籽播種有性繁殖的方式栽種茶樹,養(yǎng)護茶林,形成疏密有度、障透有序的喬木-茶樹-草本植物群落的立體結構。上層主要生長茱萸、木荷、多衣、紅椿等高大喬木;中層是本地種茶樹優(yōu)勢群落,同時分布著樟科、杜鵑花科等植物;下層為禾本科和蕨類、藥材、野生蔬菜等草本植物。這樣一來,既能巧妙提升各層次植物群落對光能和養(yǎng)分的吸納效率;還可以使自然植物的芬芳沁入茶葉,優(yōu)化茶葉品質;更重要的是,古茶林自形成至今未施加任何化肥農藥,只需充分利用森林生物多樣性特性便可實現(xiàn)土壤肥力自我維系和病蟲害自我控制,從而有效保持古茶林生態(tài)功能的完整性和穩(wěn)定性[7]。

茶林內不得隨意砍伐、拾撿樹木、捕獵益蟲益鳥和種植其他作物;一年一般僅采摘春秋兩季茶葉、人工除草兩次,禁止毀林開墾為農田或現(xiàn)代茶園……以政府出臺的保護管理規(guī)定、傳統(tǒng)鄉(xiāng)規(guī)民約以及世居民族自覺護茶的倫理信仰三方協(xié)同之力維系著古茶林紛繁多樣的生物生境與蓬勃生機。當?shù)匮永m(xù)千年的林間開墾、林下茶種植傳統(tǒng)和高效平衡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全球茶園普遍采取“臺地化種植、機械化生產、農場化管理”的運作模式以打造現(xiàn)代種植園經濟的大背景下尤顯獨特,展現(xiàn)了世居民族遵循野生茶樹生理特性和生長規(guī)律栽培茶樹的漫長歷程中領悟積累的智慧知識,以及依托豐富物種群落之間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來實現(xiàn)森林-茶林良性互動、有機共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景邁山古茶林是當代中國乃至世界上為數(shù)稀缺、依舊活態(tài)傳承早期茶種植方式和原始茶林風貌的特色農業(yè)景觀,其“林茶并植,物種共生”的復合種養(yǎng)系統(tǒng),能為現(xiàn)代臺地茶園探究原生態(tài)立體有機循環(huán)發(fā)展模式提供可供借鑒的范本,為世界茶葉種植基地提供云南本地古茶樹優(yōu)質種源及引種繁育方案。

(三)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理想山地人居環(huán)境的活態(tài)范本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形成與發(fā)展是世居民族“天人相生,物我合一”以及“取材于地,取法于天”的生態(tài)智慧理念落地的表現(xiàn),是本土原住民在特定的山地生態(tài)語境下謀取生產生活和生存繁衍、崇尚自然和審美追求,通過與自然持續(xù)互動實踐將原始森林締造成多元性文化具象場域的結果,真實刻畫出千余年來傣族、布朗族等多民族求知求善、團結互助,在資源有限較為封閉的小社會中營造的極致與卓越的中華農業(yè)文明和理想人居意景。源于世居民族的自然選擇、土地利用、環(huán)境營造以及山岳神靈崇拜追求,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將山地、森林、河流等自然空間,茶林、耕地、水田等生產空間以及民居、佛寺、茶魂臺等生活公共空間納入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格局之中,形成了要素自發(fā)有序、功能有機融合的山地生態(tài)機理。布朗族和傣族先民在聚落選址時注重地域特征以及各空間節(jié)點之間的適配平衡,首先根據(jù)景邁山地形、水源分布和朝向等自然條件確定神山,作為景邁山一切生靈的保護神和勝地加以保護,如景邁的廣景山和芒景的芒景山。其選擇均為整個山脈中的制高點和向陽坡,神山既是神圣的宗教祭祀場地,也是村寨水源林所在,受到嚴格的保護管理;神山確定后便背山面水選擇西坡或北坡搭建群落式布局的村寨,而將朝向較好的東坡和南坡留作耕地,村寨在海拔1400米左右,位于連綿云海之上。然后以村寨為中心,在其周邊種植茶樹以便于對茶林的管護;為避免開墾和種植過程中對古茶林造成的干擾,生產糧食和蔬菜的耕地選在距離村寨較遠、水源充足的低海拔的地段。此外,傣族的遷入帶來了先進完善的水稻農業(yè)耕作技術,同時結合景邁山的地勢特點在河谷旁營建山地稻田。當?shù)鼐用駥ν恋厍擅畹拇怪崩煤推矫骈_發(fā)使景邁山形成具有深遠延展性的獨特文化景觀界面[8],呈現(xiàn)出“神山、森林-古茶林-村寨-耕地-水田-河流”自上而下的不同等高線的立體空間序列分布、“村寨-古茶林-森林”由點到面的功能圈層以及“寨心-干欄式民居-佛寺-寨門-神樹”由內向外排列開充滿信仰寓意的村寨建設布局,有效地實現(xiàn)了生態(tài)平衡、生產實踐和生活美學的有機融入與完美糅合。從整體格局的營造到細部實物的雕飾,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處處展現(xiàn)著色彩、形態(tài)、線條、生物、地質、水文等構成的合規(guī)律性所給人的自然崇高美感[9],它賦予了人類與自然一體同源性關系的全新表達并詮釋出生態(tài)之真、人文之善、風貌之美協(xié)調聯(lián)動的智慧山地人居新范本。

(四)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多民族匯聚、茶文化濃郁的人文福地

景邁山古茶林也是一座以茶為主題、具有鮮明地域風格和多民族特色的鄉(xiāng)土聚落景觀,遺產申報區(qū)內納入遺產要素的傳統(tǒng)村寨共9個,包含景邁大寨、勐本、芒梗、糯崗老寨等4個傣族傳統(tǒng)村寨,以及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翁基、翁洼等5個布朗族村寨,還有1個以釀酒而聞名的漢族村寨—老酒房未被納入遺產申報要素,緩沖區(qū)內包括1個水傣村寨—班改、1個佤族村寨—南座以及3個哈尼族村寨—籠蚌、那乃、芒云老寨。作為較早種茶、飲茶的族群,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與茶相伴,以茶為生,并在共同守護古茶林生態(tài)、維護景邁山社會穩(wěn)定、安居樂業(yè)的信念使命和自覺行動的支撐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族內和族際和諧關系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體的民族共存方式。當?shù)卮迓?政府-宗教三方協(xié)管的社會治理體系給予了村民充分的民主決策權和公平的交流發(fā)言權,例如村委會、村民小組及茶葉合作社可以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制定村規(guī)民約、建立群眾性組織和參與遺產地的日常保護管理工作;由村民選舉產生的各村落“古茶林保護小組”注重吸納德高望重、熟知傳統(tǒng)文化的長者和宗教人士加入,以負責村落日常事務管理之中,這種和諧參與地方事務治理的共治機制發(fā)揮著教育村民、團結族群和維系基層社會秩序的積極效應[10]。傳說中布朗族茶祖帕哎冷去世時曾留下遺訓,囑咐后人“一定要像保護眼睛一樣愛護茶樹”,作為世居民族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茶潛移默化且深遠持久地形塑著民族精神氣韻、維系著族內族際關系。當?shù)孛褡逶诜N茶、食茶、制茶、品茶、售茶等一系列與茶日常相處、對話的真實情境中,自然地習得了與茶精神內核相通的包容平和、溫良恭儉的品格心性、質樸儒雅和崇尚自然的美學生活態(tài)度。村民們秉承茶祖遺訓,一代代地守護茶林,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人在草木間,人生于草木,必將還原于草木”的茶文化精神。同時,茶也成為個體與個體、民族與民族之間傳情達意、傾心交往、信息共享的靈動媒介,是鄉(xiāng)里往來的待客禮物、提親定親的愛情信物、婚喪嫁娶的邀請信函以及宗教祭祀的必備凈物,它作為物質實體抑或符號象征達成了村民和睦共處、和衷共濟的溝通愿景[11],連結起景邁山多民族特殊的社會關系網絡,并強化了群體成員的民族歸屬感、身份認同感和地方依戀情感。基于對茶的敬仰與崇拜之情,當?shù)卮迕裨陂L期鄉(xiāng)土共同體的生產生活中融入原始宗教和南傳上座部佛教信仰,孕育出具有鮮明地緣生態(tài)特征和民族個性、與傳統(tǒng)民俗相聯(lián)系的茶文化事象,具體包含種茶文化、采茶文化、制茶文化、食茶文化、飲茶文化、品茶文化,以及與茶有關的祭祀活動、文學藝術等(見表1)。茶祖與茶魂(神)樹祭祀是景邁山最獨特最重要的儀式活動,布朗族和傣族分別將各自的祖先帕哎冷和召糯臘尊為茶祖,并結合民族節(jié)慶活動——布朗族山龕節(jié)、傣族潑水節(jié)在古茶林、茶魂臺、茶祖廟等地舉辦神圣的祭祀儀式,各民族齊聚祭臺表達出感恩神靈、祈求茶葉豐收和生活美好的精神夙愿,茶已然超脫出最初的物質功能,成為印入民族血液骨髓的精神圖騰和溝通神靈、納祥祈福的神物象征。

三、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遺產價值闡釋

景邁山從過去到現(xiàn)在一直處于有機演進的歷程中,它的歷史和文化沒有中斷,主體民族沒有發(fā)生更替,古茶林的位置及茶樹品種未曾改變,茶產業(yè)和傳統(tǒng)民居建筑發(fā)展、原住族群茶樹資源利用的每個歷史階段在此都有完整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例證,正是這些真實生動的人文印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才造就了景邁山多元化的文化遺產價值[12]。價值辨識是文化景觀遺產認定的核心要義[13],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符合世界遺產突出普遍價值(簡稱OUV價值)評估標準中的標準iii和標準v(見表2)。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景邁山的景觀內容不斷發(fā)生動態(tài)演化,景觀價值也在不斷地延續(xù)和沉積。全面、準確地厘清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遺產價值,既是深層次地詮釋遺產所具備的突出普遍價值的有效方式,也是申遺成功之后實現(xiàn)遺產地長效、有序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現(xiàn)實所需。

(一)歷史見證價值:完整清晰地勾勒民族遷徙、茶葉種植等漫長文明史

景邁山至今仍活態(tài)地保留著眾多傳承民族集體記憶與地方發(fā)展歷史的民間文藝作品、林木群落和文物古跡,主要包括以神話、傳說、故事、歌謠為代表的口傳文學,以經文、典籍、詩書為表現(xiàn)形式的敘事文本,以社會風俗、節(jié)慶、禮儀為主的民俗傳統(tǒng),以古茶林、竜林、古寨、佛寺、祭臺、古道為代表的物態(tài)象征,以傳統(tǒng)村落為代表的鄉(xiāng)土文化載體和人們生產生活的物理空間和文化空間,這些文化樣態(tài)共同書寫了景邁山族群生存繁衍、遷徙定居、英雄事跡、族際往來、茶祖祭祀、茶葉種植和貿易等千百年來未曾間斷的文明發(fā)展史。當?shù)仃P于布朗族祖先帕哎冷和傣族祖先召糯臘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也以傣文的形式記載在文本之中。據(jù)民族傳承人口述和文史資料[14]記載,布朗族祖先最早居住在“勐些”(今昆明滇池一帶),后來遷徙到勐卯毫法(今德宏瑞麗地區(qū)),因族群間資源爭斗的爆發(fā),以帕哎冷為首領的部族便繼續(xù)往東南方遷徙,尋找生息繁衍之地。茶是布朗族祖先在遷徙途中因流行病侵襲而意外發(fā)現(xiàn)的,茶獨特的解毒功效挽救了整個族群的生命,從那以后茶便成為布朗族先民神圣的藥品,首領帕哎冷要求在遷徙途中,若看到茶樹必須做好標記并有計劃地將茶樹進行人工移植栽培,因此凡是布朗族居住過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會留下人工種茶的痕跡。經過漫長的遷徙,帕哎冷率族群來到了“芒景汪弄發(fā)”(今芒景山),茂密的森林資源和茶樹資源讓這一族群決定在此安家建寨,開荒種地,在狩獵的同時開始栽培茶樹,他們從森林中帶回野生茶籽和茶苗,種植在寨子周邊、房前屋后,對野生茶樹進行人工馴化,茶樹從一棵到數(shù)棵,再到成片成山,數(shù)十代人的辛勤勞作與用心呵護,換來了千年萬畝的古茶園景象。足智多謀的帕哎冷還以政治聯(lián)姻的方式迎娶了景洪傣王的女兒——七公主“喃發(fā)”,為當?shù)匾肓讼冗M的稻作農耕和紡織技術。這些古老傳說后面所隱喻的則是布朗族和傣族兩個族群體在景邁山相依互存,互學互鑒,種植茶葉共建景邁山的歷史真實。景邁山還流傳著傣族祖先的傳說,部落王子召糯臘最早與族人生活在勐卯毫法一帶,隨著部落規(guī)模的壯大,食物供應愈發(fā)匱乏,召糯臘只好帶著部分族人重尋新的生活之地,他們順著瀾滄江而南下,一路跋山涉水來到景邁山。在一次偶然的巧合中,茶葉治愈了妻子喃應臘的怪病,于是召糯臘便召集族人將茶種撒遍山間,世代種植以惠澤后人。雖然各民族信奉著不同的祖先,這些世代口承的神話傳說卻用生動的語言再現(xiàn)了景邁山世居民族的生存發(fā)展歷程、漫長遷徙圖景、族際結盟和親以及最早發(fā)現(xiàn)茶的藥用功效后逐步植茶成林的人茶際緣故事,反映了各族群面對艱苦卓地的生存環(huán)境不斷調整、平衡與外部自然社會關系的歷史實踐邏輯。此外,從物態(tài)象征來看,千年萬畝古茶林與現(xiàn)代有機疏林茶園和諧相融的共生場景,真實而完整地展現(xiàn)了早期野生茶樹被人工馴化栽培等過程,同時也記載著20世紀90年代為了片面追求高產而利用現(xiàn)代種植技術在古茶林外圍開墾高產臺地茶園的歷史以及人們在實踐探索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臺地茶園單一林種結構所帶來的病菌感染、農殘超標等局限性后,反思性地去模擬古茶樹生長環(huán)境將其回歸至“生態(tài)多樣性+稀疏留養(yǎng)”模式的茶葉種植發(fā)展模式的現(xiàn)代有機茶林建設。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歷史見證價值,還體現(xiàn)在融合佛道教及漢族文化的芒洪八角塔、景邁大寨西側遺留的石鋪茶馬古道和過去茶商馬幫留宿的撒拉房等文物古跡、遺址遺存,也客觀地印證了景邁山早期民族對外文化交流、茶葉商貿往來的繁榮景象。

(二)自然生態(tài)價值:原生態(tài)的自然基底、農業(yè)景觀環(huán)境以及古樸的自然崇拜生態(tài)觀

從原生態(tài)基底來看,景邁山古茶林的形成離不開當?shù)靥赜械淖匀恍蝿莺偷乩硇螒B(tài)。景邁山地處橫斷山南延部分,北回歸線附近,屬亞熱帶立體季風氣候,巍峨的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阻擋了南下的寒流,因而景邁山氣候溫暖濕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只有旱濕兩季,年平均氣溫18.4°C,年降雨量1689.7毫米,年均相對濕度79%,最低海拔1100米,最高海拔1662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于環(huán)繞景邁山的南朗河、南門河輸送充分的水汽,特殊的對流條件和氣溫分層現(xiàn)象讓景邁山容易產生大規(guī)模云海,每年出現(xiàn)云海的天數(shù)180天左右。轄區(qū)內雨熱同季,緯度低海拔高,晝夜溫差明顯,再加上常年云霧遮罩,形成了一個水土與水汽生態(tài)循環(huán)的局地小氣候環(huán)境,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出產的茶葉往往翠綠多毫,持嫩度好,茶葉內含的氨基酸、葉綠素和含氮芳香物質更為豐富。從農業(yè)生態(tài)景觀來看,景邁山古茶林是一處完美體現(xiàn)生態(tài)鏈主體性和整體性的農業(yè)活態(tài)遺產。當?shù)刈迕褚虻刂埔说乩貌铇涮烊簧L習性和森林生物多樣性,在原始叢林中做有限度的斑塊狀開發(fā)古茶林,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依靠自身便能抵御自然災害風險、規(guī)避生態(tài)脆弱環(huán)節(jié),以及不斷實現(xiàn)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具有穩(wěn)態(tài)延續(xù)能力和生態(tài)韌性的農業(yè)生產系統(tǒng),揭示出物種間正相互作用及資源互補利用的可持續(xù)的重要生態(tài)學機制。與此同時,原住民在森林里建寨,在村寨四周栽培茶樹,營建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產活動在茶林外”立體復合的山地高效農業(yè)和特色人居景觀,它深刻闡發(fā)了人與自然環(huán)境間非凡的和諧關系以及將人的生命、生養(yǎng)、生計、生業(yè)融入生態(tài)之中的傳統(tǒng)農事經驗與生存智慧[15]。

從世居民族的生態(tài)信仰來看,當?shù)匾浴叭f物有靈”“天人合一”為核心的民間信仰和行為指向生動地傳遞出原住民們在特定生存環(huán)境下認識、順應自然、與天地自然共生共存的集體智慧。世居民族的精神信仰體系是復雜的、多元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茶為象征符號的圖騰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與南傳上座部佛教信仰相互交織、堆疊,從而促成了一系列對萬物生命濃厚關懷、對自然取用有節(jié)等維系禮制秩序和生態(tài)節(jié)律的風俗禁忌、民俗儀式。例如,每個村寨都有著自己的竜林,一般選于寨子背后的一級水源林,竜林是不可侵犯的神靈棲息之地,林內不能隨意進入、破壞一草一木,以超自然的神靈權威規(guī)范著當?shù)刈迕駥ι鷳B(tài)保護的實踐行為,有效遏制了因水土流失和亂砍濫伐所帶來的自然災害和生態(tài)失衡;關門節(jié)和開門節(jié)是景邁山傣族、布朗族、佤族等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民族的共同節(jié)日,7月份關門節(jié)開始后人們必須集中精力投入勞動,不得進行戀愛嫁娶、起房建屋,盡量減少社交集會活動,直至10月份開門節(jié)到來。節(jié)日中有個重要的“蘇瑪”文化,“蘇瑪”是向老師、父母等年長者敬禮、道歉的意思,人們通過佛教戒律中強調的斷惡修善、節(jié)制自律等倫理道德來約束自己向自然過度索取的欲望;此外,限制對資源持續(xù)開發(fā)的輪耕墾休制度,利用二十四節(jié)氣指導農事生產的習俗慣例,種茶采茶前祭祀茶神以及砍樹前敬獻樹神等,都體現(xiàn)了人們對自然神性心存敬畏的社會規(guī)范和文化自覺,對景邁山整個區(qū)域的生態(tài)平衡、自然運轉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起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世居民族在長期歷史實踐中締造、凝結的傳統(tǒng)生態(tài)信仰體系蘊含著人與自然之間樸素而深刻的辯證關系及生態(tài)哲學智慧,特別是其中將“萬物平等”“和諧共生”等生態(tài)價值理念與民族社會的生活習慣及道德評價融合的諸多舉措在當今仍發(fā)揮著效用[16],為幫助我們應對倫理危機和生態(tài)危機、推動綠色發(fā)展和現(xiàn)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三)傳統(tǒng)技藝價值:智慧的土地利用技術、村寨建設技藝及手工制茶技藝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原始森林農業(yè)土地利用的典范,當?shù)鼐用裨谂c其所處環(huán)境長期協(xié)同演化和動態(tài)適應的過程中,形成了因地制宜而又巧妙獨特的土地利用技術,主要包括森林-茶林-村寨相互依存的土地平面利用技術。依據(jù)海拔差異高效配置資源空間的土地垂直利用技術以及背靠神山聚居、圍繞寨心建寨、適應氣候地勢建屋的村寨建設技術。

在聚落居住空間布局上,寨心是整個村寨建設的基準點,也是村民進行宗教祭祀、公共集會的中心場地。寨內的佛寺等建筑和民居圍繞著寨心緊湊布局,由內向外依次擴展而建,上下成行,左右成排,且每戶的道路出口和門口都朝著寨心。排與行之間是整潔的巷道,順次延伸至每戶民居,直通寨心,構成完善的村寨內部交通網絡。傳統(tǒng)村寨向心式的圍合布局,既象征著族群集體同心同德同前行的精神凝聚力,也彰顯出先民基于深刻自然體悟對山形地勢的巧妙規(guī)劃和集約設計,其將各類生產生活土地利用功能耦合協(xié)調以達成統(tǒng)領空間的作用,通過在民居整體空間之中有規(guī)制地設立寨心、佛寺等公共文化空間節(jié)點,將祭祀祈福等集體文化活動與村民日常生活親密聯(lián)結,有效提升人們對文化功能空間的參與感。

世居民族為了適應氣候炎熱、潮濕多雨、山勢崎嶇等特殊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木竹草等天然建筑材料創(chuàng)造出極富地域特色的傳統(tǒng)干欄式民居。屋頂被巧妙地設計成雙斜面的“人”字形,即歇山式屋頂,防止積雨所造成的對建筑物的損壞。底層為架空層,過去一般用以堆放雜物或者飼養(yǎng)牲畜。二層由前廊、火塘、堂屋、曬臺等組成,是一種與自然環(huán)境內外交融并集居住生活功能和茶葉晾曬、加工等生產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式民居形態(tài)。從先民定居景邁山至今,傳統(tǒng)干欄式民居經歷了從一代草木結構干欄式民居,到二代瓦木結構葉檐干欄式民居,三代瓦木結構高樓干欄式民居再到四代磚混結構高樓重檐干欄式民居的演變過程。雖然建筑材料、干欄層和二層板壁的高度、空間功能利用有所改進,但民居的整體風貌樣式和空間肌理依舊能清晰反映民族和地域特征。當前芒景村、芒景村翁基村寨以及景邁山糯崗村寨已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傳統(tǒng)民居(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建筑及新建的木構干欄式建筑)及與環(huán)境協(xié)調的現(xiàn)代建筑棟數(shù)占總民居建筑數(shù)量的80.35%,其中保存最好的糯崗老寨傳統(tǒng)民居比例達100%[2]。

在制茶工藝方面,景邁山傳統(tǒng)手工制茶技藝被列為市級非遺項目,其手工制茶的古法仍傳承在族群記憶和生產實踐之中。早期當?shù)刈迕裰撇璺绞捷^為簡樸,將鮮葉用手揉搓后去澀味,再曬干或用火烘干即可。隨著市場化的發(fā)展,尤其是明代茶餅制作技術傳入后,典型的景邁山普洱生茶加工方式以手工制茶餅為主,流程包含采茶、攤涼、殺青、炒茶、揉捻、曬茶、拼配、篩分、壓制等多道工序,火候的大小、炒茶的時長、揉捻的力度都很講究,要靠制茶師傅的口傳心授以及徒弟的悟性和長期實踐才能掌握。

(四)藝術美學價值:詩意棲居的鄉(xiāng)土景觀和投射情感的文化表象

在傳統(tǒng)村落日趨空置離散,鄉(xiāng)土傳統(tǒng)與記憶逐步消解的普遍現(xiàn)實景象下,景邁山古茶林仍呈現(xiàn)出一派“綠意盎然,鳶飛魚躍,煙火人家”的生機之美,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樣本。也正是茶為當?shù)卮迕駱嬛呢S裕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讓村民們始終秉持著回歸自然、簡樸素雅的美學理念以追尋“詩意地棲居”這一審美化的生存境界。景邁山古茶林的核心氣質是天人合一,體現(xiàn)為審美主體與客體的內在同構,人文與自然的交融互動[17],它是將真善美和諧地滲透于鄉(xiāng)土肌理之中的大地藝術?!罢妗斌w現(xiàn)在林田、村舍、屋宇、古道、佛寺等節(jié)點景觀與自然環(huán)境的形和勢協(xié)調契合而展現(xiàn)出柔婉流暢的整體靈動性和韻律感;“善”體現(xiàn)在當?shù)囟啬烙燕?、崇德向善的淳樸民風以及在尊重生命、善待萬物等樸素生態(tài)倫理觀滋養(yǎng)下所造就的生物多樣性之繁盛;“美”體現(xiàn)在蔥蘢茶林與縹緲云海、萬道霞光、靜謐古寨交相輝映呈現(xiàn)出如詩如畫、田園牧歌般的鄉(xiāng)野圖景。深邃幽遠的茶林意境、青瓦木墻的民居樣式、拜神祈愿的宗教信仰、彈性有序的空間布局以及原始質樸的風格基調,構成了景邁山隱逸出塵的獨特神韻。從生活美學意向上看,景邁山古茶林可謂是一座“濃翠蔽幽徑,花深掩柴扉”“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理想人居之境。

景邁山古茶林還留存著諸多疊加喻義訴求的文化景觀物象和意象,當?shù)刈迦簩⒆陨淼膶徝酪馊?、情感體驗、品格意志、傾注心靈的期冀以及對天地的感恩等主觀意愿投射于自然之中,通過場所構建和文化內容填充等持續(xù)性的實踐行為,形成了具有象征意味的文化精神外化形式[18](參見次頁表3),包括芒洪八角塔、哎冷山茶魂臺、翁基古寺、薩迪井等歷史遺跡,竜林、蜂神樹、茶神樹等神化自然表征,節(jié)慶、舞蹈、音樂、文學等民俗藝術以及屋頂裝飾、室內火堂等細部雕飾物……作為族群記憶保存和傳遞的載體,這些帶有溫度的物態(tài)空間和符號表征著特定的文化意義,如布朗族屋頂上的一芽兩葉裝飾映射出茶已然成為族群的精神圖騰,同時也表達了他們祈福生活像枝繁葉茂的茶樹一樣蒸蒸日上的心愿;民居室內中心的火堂是家庭內部進行煮飯等日?;顒?、商討事宜、招待客人的重要場所,其承續(xù)了保佑氏族繁衍興旺的神圣意義;潑水節(jié)將傣家人對水的摯愛與崇拜之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人們互相潑水以表達對幸福生活的祝愿和對生命的禮贊。這些凝結著時間厚重感、交織著多樣化精神與情感認知的珍貴見證物,便構成了景邁山古茶林文化藝術價值表現(xiàn)的主要內容。

四、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的世界意義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一座以古老的林下茶種植傳統(tǒng)為鮮明標識、以多民族聚居和多文化交融為特色標志,被全世界公認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和人類的共同作品”,作為全球首個以茶之名申遺的茶山,景邁山古茶林肩負著中國茶與世界不同地域文明交融互鑒的神圣使命,其申請世界遺產不僅能提升人們對遺產地多元價值的認知自覺、文化自信和保護實踐,推動古茶林所承載的自然、文化與歷史生命的當代延續(xù),而且能為世人認識真實全面的古代中國和現(xiàn)代中國、展現(xiàn)悠久的中華茶文明和民族精神風貌提供獨特而生動的窗口,更能填補茶葉種植園地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空白,為世界茶樹種質資源多樣性、特色生物多樣性和民族文化多元性的維護貢獻中國力量和中國方案。千年萬畝古茶林、極具魅力的傳統(tǒng)村落、干欄式民居建筑群、佛寺金塔、茶魂祭祀臺、手工制茶技藝、節(jié)慶民俗等不同內容和形式的自然與人文歷史文化遺存,共同構成了景邁山獨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這些舉世矚目的生態(tài)和文化瑰寶,不僅僅是景邁山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一)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鄉(xiāng)村振興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的有力探索

1.是對遺產地保護的延續(xù)與創(chuàng)新。申遺本身就是一場不斷深化對遺產價值的理解認知、探索如何可持續(xù)地保護傳承遺產的創(chuàng)新過程,也是一場需要科學謀劃、統(tǒng)籌推進、分步實施的漫長系統(tǒng)性工程,景邁山古茶林從2010年啟動申遺工作,到當前被批準為中國2022年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在申遺的10年時間里有序推進著如下工作:遺產突出價值和核心要素的提煉辨識、遺產地保存管理現(xiàn)狀評估等勘測規(guī)劃工作,以及古茶林和森林管護、民居古跡修繕、環(huán)境綜合整治、地方性知識推廣、風險監(jiān)測預警等保護實踐工程以對標世界遺產評定標準;景邁山古茶林的原始生態(tài)風貌、精神文化面貌以及鄉(xiāng)土社會容貌也在有機持續(xù)更新之中,煥發(fā)出新的光彩與活力。伴隨申遺而介入的現(xiàn)代知識理念、現(xiàn)代管理體制與傳統(tǒng)的經驗智慧、規(guī)制習俗之間交融互構、彼此共演,從而能夠有效維護茶林生態(tài)建設、產業(yè)經濟發(fā)展與鄉(xiāng)土社會治理之間協(xié)調有序、高效統(tǒng)一的關系狀態(tài),有效推動景邁山地域內涵記憶和文化符號更深層次地凝煉、更廣維度地傳播,還能有效規(guī)避古茶林文化景觀被遺忘、被邊緣化、被解構的風險,以實現(xiàn)遺產地在當代情境下的傳承延續(xù)并讓其成為當今人們日常文化生活中熠熠生輝的鮮活成分。

另外,申遺凝聚著政府相關部門、當?shù)厣鐓^(qū)民眾、專業(yè)機構、專家學者等多元社會主體的智慧力量,其能在科學實現(xiàn)景邁山遺產地可持續(xù)保護與傳揚大眾美好愿景的同時,兼顧協(xié)調不同層面社會主體多樣性的價值取向和利益訴求,例如傳統(tǒng)干欄式民居的歷史風貌延續(xù)與村民現(xiàn)代居住需求之間的適配平衡、地域文化形象建構傳播與民族傳承人斷代、稀缺的矛盾化解等。申遺過程中所給予當?shù)孛癖姷某浞知毩?、主體權、話語權和精神關懷,也能夠鼓勵和引導當?shù)孛癖姼兄赀z意義、體驗高遠理想和增進族際認同,充分激發(fā)各民族的創(chuàng)造潛質和奉獻熱情,并有助于樹立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認同感和時代責任感,從而通過申遺的不斷探索,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中華文化之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2035年文化強國的建成,提供景邁山實踐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的展示與經驗。

2.是對美麗鄉(xiāng)村建設、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生動實踐。景邁山古茶林是一個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完整的傳統(tǒng)知識與系統(tǒng)、獨特的生態(tài)與文化景觀的農業(yè)生產生活體,其傳統(tǒng)的林下茶種植便是遵循大自然法則的農業(yè)生產方式,完全依靠茶林內物種群落之間的能量流動和養(yǎng)分輸送,而無需噴藥施肥便能實現(xiàn)茶林自我生態(tài)的良性循環(huán),這是對生態(tài)農業(yè)、有機農業(yè)和綠色發(fā)展農業(yè)的完美闡釋。它對于當今以追求產量導向的單一化育種為顯著特征,以噴灑農用藥劑、重施化學肥料為常態(tài)的現(xiàn)代種植業(yè)而言,具有特殊而珍貴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從維系生態(tài)穩(wěn)定的視角來看,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能夠活態(tài)保護與傳承這種綠色有機、低碳環(huán)保、循環(huán)可持續(xù)的傳統(tǒng)農耕方式,引導生態(tài)環(huán)境繼續(xù)向“提質增綠”的良性方向延伸遞展。其申遺不僅是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做實做強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qū)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區(qū)的重要抓手,也是對新時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決策部署和“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總體要求的生動性實踐。

在茶產業(yè)已成為景邁山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的支柱性產業(yè)的現(xiàn)實背景下,申遺能大幅提升景邁山茶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進而有助于依托地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文化景觀資源并圍繞普洱茶這一核心主題,探索多功能農業(yè)、文化旅游產業(yè)、科普研學產業(yè)、健康養(yǎng)生產業(y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等多元化的衍生產業(yè),在最大限度激發(fā)產業(yè)造血功能的同時能規(guī)避因過度依賴單一茶葉售賣而造成的經濟風險,形成產業(yè)有序發(fā)展、生態(tài)優(yōu)美宜居、百姓生活幸福、走向共同富裕的鄉(xiāng)村振興新景象。

(二)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是弘揚中華茶文化、突顯中國茶產業(yè)、提升中國茶科技的有力抓手

1.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是對“茶,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這一科學結論的有力佐證。現(xiàn)代作物學把特定作物近緣物種最多的地方作為該作物所屬物種的多樣性中心和馴化、起源中心,經多國專家的理論推演和實地證實,中國西南地區(qū)被認定為山茶屬的現(xiàn)代分布中心、起源中心以及最早開始人工馴化栽培茶樹的地區(qū)。作為中國西南地區(qū)居民延續(xù)至今的“林下茶種植”傳統(tǒng)的典型樣本和當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連片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遠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景邁山古茶林是古茶樹天然基因庫和茶文化資源寶庫,它提供了研究茶樹的起源、演化、人工馴化與傳播以及理清茶樹物種起源與早期馴化栽培之間關系的真實而強有力的證據(jù),完善了中國作為茶樹、茶文化發(fā)源地以及云南普洱作為世界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帶的物證鏈,其申報世界遺產既是有效加深世人對云南瀾滄江流域作為世界古茶樹資源富集區(qū)、優(yōu)質普洱茶原產地和集散地認知程度的重要途徑,也提供了充足理據(jù)回應國際茶界關于茶樹原產地的偏見及駁斥否定中國茶樹在世界上產銷的光榮歷史等種種謬論,捍衛(wèi)了中國在全球種茶、制茶、飲茶等領域的話語權和主導權的客觀需要,對復興中國曾經擁有的輝煌茶葉軟實力、盤活底蘊深厚的中華古茶文化,具有深遠的時代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2.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是弘揚中華傳統(tǒng)茶文化、彰顯民族精神風貌的重要窗口。景邁山世居民族在與茶相伴、與茶對話等日常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充滿地域生活氣息和民族藝術情調的茶事、茶禮、茶宴、茶俗、茶藝等茶文化樣態(tài),盡管自身擁有獨特的文化特征和宗教信仰,與中華傳統(tǒng)茶文化一脈相承的景邁山茶文化,同樣承載著以茶雅心、以茶養(yǎng)性、以茶待客、以茶行道的社會功能,飽含著糅合了中國傳統(tǒng)儒、道、佛諸派思想、以“和、敬、怡、真”為核心的茶道精神[19],涵養(yǎng)了寧靜致遠的茶境、含蓄內斂的茶修和敬意濃濃的茶情。借助申遺這一媒介窗口,可以跨越國界的藩籬、種族的隔閡和語言的障礙,充分激活茶在國際公共外交中的特殊使命和重大擔當,既夠將中華文化之國粹——茶文化更綿長而有力地播散和傳揚,發(fā)揮其溝通心靈、開放共享、傳遞美好的獨特價值,向世界傳達仁愛、友善、謙遜、包容的中華禮儀精神和自信豁達、團結開拓、厚德載物的傳統(tǒng)民族精神,也有助于提升中國茶產業(yè)和茶文化的國際視野和世界價值,拓展中國同世界各國茶文化交融互鑒的空間,讓傳承千年歷久彌新、千姿百態(tài)各具風采的中華茶文化之花在廣闊的世界舞臺上盡情綻放。此外,“以茶為媒、以茶會友”的中華茶文化還承載了中國人所崇尚的與世界和諧相處之道,因此通過申遺講述中國茶故事的同時還能傳遞“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1],將熱愛和平、務實負責、追求共贏的中國形象展現(xiàn)在全世界面前,以不斷增強中國外交話語的國際公信力、感召力和影響力,為紛亂的當下世界提供一劑潤心靜氣的良藥,為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服務。

3.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是不斷提升茶科技水平,做大做強茶產業(yè)的重要抓手。中國是茶葉生產的原產地,是世界茶葉種植面積最大、茶農人口最多的國家;然而,由于長期形成的粗放式生產加工、農殘超標嚴重、生產技藝落后、產品質量不高、品牌產品稀少、市場競爭不足等問題,在國際茶葉領域的地位遠遠落后于中國作為茶葉生產大國的實際。景邁山古茶林申遺,正是我們認真吸納國際先進茶葉生產技術,引進茶類研發(fā)技能人才,借鑒國際市場營銷模式,樹立自主國際品牌,遵循國際市場規(guī)則,強化科技創(chuàng)新引領,與世界茶發(fā)展同步接軌,從而真正做大做強茶產業(yè)這篇大文章,使中國茶葉重振雄風,全面走向世界!這次申遺是個難得的良好契機。

(三)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是維系世界生物多樣性、堅持綠色和諧發(fā)展的有力支撐

1.它能為世界茶種資源多樣性、民族文化多元性的維護以及人類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中國力量和中國智慧。首先,作為漫長歷史時期人與自然相互交融、彼此互動下誕生的偉大杰作,景邁山古茶林呈現(xiàn)給世人最好的禮物不僅僅是傳統(tǒng)手工揉制的普洱茶,而是一個包含物種資源、農耕技術、民俗文化、生態(tài)哲理等在內的可供全球農業(yè)借鑒經驗的生態(tài)人文復合系統(tǒng),是充分體現(xiàn)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元性的經典范本。其申報世界遺產,不僅能實現(xiàn)對人類早期林下茶種植傳統(tǒng)模式的原真記錄和現(xiàn)實功能的活態(tài)延續(xù),還能保護、利用優(yōu)質罕見的云南本地群體種古茶樹資源,以維系世界茶樹種質資源多樣性、特色生物多樣性;傳承賡續(xù)中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多姿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藝術瑰寶,以維系人類文化多元性。其次,申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遺產時,從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視野來進行遺產申報區(qū)和緩沖區(qū)面積及內容的界定、遺產突出普遍價值和核心要素的提取辨識等前期規(guī)劃籌備工作,以及從景邁山古茶林成為全球重要農業(yè)遺產保護試點,到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民族文化保護區(qū),再到被批準為2022年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完整申遺軌跡,均能為全球茶產區(qū)和具有活態(tài)遺產特征的文化景觀申報世界遺產而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價值。最后,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所具有的生產、生活、生態(tài)三生一體的智慧農業(yè)體系,自然、經濟、社會協(xié)同演進的內在文明形態(tài),人與自然相感相通、和諧共存的生態(tài)倫理規(guī)范,自洽合一、節(jié)制有度的人地和諧關系,有助于為全球生態(tài)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世界各地解決遺產環(huán)境保護和開發(fā)利用之間的矛盾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它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景邁山的世居民族在與自然環(huán)境及萬物生靈相處過程中一直躬身踐行著“道法自然,萬物平等”的樸素生態(tài)倫理觀念,認為在天地人關系中必須按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順應自然,以至誠的態(tài)度去理解自然萬物的本性和規(guī)律,所以他們從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通過一系列以真善美、有序和諧為旨歸的神靈崇拜、民間信仰、禁忌規(guī)制和自覺行為,維系著千百年來古茶林的蔥蘢綠意和景邁山自然秩序的中正平和。近年來,世界范圍內資源環(huán)境問題加劇,新冠疫情、蝗蟲肆虐、洪澇災害等突公共衛(wèi)生危機和生態(tài)危機,促使人類重新反思自身與自然的相處之道,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能向世界分享以天人合一理念為基礎、以儒道佛生態(tài)倫理思想為主體的東方傳統(tǒng)智慧,能為建立兼具環(huán)境責任感和關懷感的全球生態(tài)意識、建設互動共生的全球生態(tài)文明貢獻注入“源動力”;對轉變近代工業(yè)文明征服自然的思維定式,協(xié)調經濟發(fā)展、技術進步與生態(tài)保護之間的平衡以及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解,具有極大的當代啟示價值。此外,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多民族相互依存、溫情和睦的相處樣態(tài),多文化彼此交匯、求同存異的真實格局以及茶本身的質樸、內斂與溫和,生動地詮釋出中華民族“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高尚精神和處世哲理,對各國之間建立和衷共濟、共建共贏的合作關系、以互利共贏取代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鑒消弭文明沖突,形成各國人民共建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深遠的歷史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熊李力.中國茶文化與大國外交相融相通之道[J].人民論壇,2021(23).

[2]中國國家文物局,北京大學.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文本[R].北京:國家文物局,2019.

[3]鄒怡情.正在申遺的全球第一處茶文化景觀——普洱景邁山[EB/OL].中國網,http://union.china.com.cn/txt/2020-07/20/content_41225974.html.

[4]單霽翔.從“文化景觀”到“文化景觀遺產”(下)[J].東南文化,2010(3).

[5]李曉黎,韓鋒.中國風景名勝之潛在世界遺產文化景觀價值貢獻[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5,(8).

[6]清源文化遺產.以茶問道——“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遺產闡釋展[EB/OL].搜狐網.https://www.sohu.com/a394701133_170361.

[7]閔慶文.農業(yè)文化遺產旅游:一個全新的領域[J].旅游學刊,2022(6).

[8]孫彥斐,唐曉嵐.鄉(xiāng)村振興視閾下鄉(xiāng)村文化景觀的價值及實現(xiàn)路徑[J].江蘇社會科學,2021(4).

[9]王遠坤.鄉(xiāng)村生態(tài)的美學認知[J].江西社會科學,2008(7).

[10]鄢英.西南少數(shù)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和諧特質[J].貴州民族研究,2020(9).

[11]金紅.論傣族樂器“光邦”的象征功能[J].學術探索,2017(3).

[12]鄒怡情.茶馬古道視野下的景邁山遺產價值認知[J].中國文化遺產,2019(6).

[13]陳晨,李輝.原真性視域下的文化景觀遺產價值辨識重構———以紅河哈尼梯田為例[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

[14]蘇國文.芒景布朗族與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15]彭兆榮.論中國農業(yè)遺產的生態(tài)智慧——以梯田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6).

[16]鐘秋思,丁瑩.佤族民間信仰中的生態(tài)智慧與實踐[J].貴州民族研究,2020(2).

[17]柳偉平.西湖文化景觀的生態(tài)美學價值評估[J].重慶社會科學,2017(12).

[18]陳宇飛.文化景觀遺產:城市化時代的價值重構[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5).

[19]蔣文忠.茶文化蘊藏著哪些內涵[EB/OL].光明日報.

來源:大益智庫 范建華、鄧子璇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聽見好滋味:中國當代茶事活動中的多重感官體驗

在中國當下的各類茶事中,人的感官體驗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味覺、嗅覺、視覺、聽覺、觸覺在人們品茶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又是不同的。從感官符號學(sensori-semiotical)的角度觀察,中國流行的茶事活動可劃分為:儀式化的茶會、規(guī)范化的茶藝培訓和辯論性的斗茶賽。人們根據(jù)場合和語境對不同的感官會選擇性地抑制或凸顯:茶會通常突出視覺效果而抑制聲音表達與語言交流,茶藝培訓課程既重視對香氣、滋味的感覺訓練,也重視通過規(guī)范化的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在斗茶賽中,味覺和嗅覺占據(jù)絕對主導地位,但同時也鼓勵言語的創(chuàng)造性表達和聲音的在場參與。在中國當代茶事活動中,多重感官的交感(inter-sensoriality)與通感(synaesthesia)普遍存在于人們的品飲體驗中,“滋味”不僅被嗅覺和味覺所主導,同時聽覺、視覺和觸覺的參與也會綜合人們對味道的感知。

作者簡介

肖坤冰,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廈門大學博士,上海紐約大學環(huán)球亞洲中心-復旦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聯(lián)合博士后(2017-2018),英國牛津大學人類學與博物館民族志學院訪問學者(2014-2015)、法國波爾多蒙田大學現(xiàn)當代世界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22-2023)。研究領域為歷史人類學、飲食人類學、文化遺產研究等。已出版專著三部,在Journal of Material Culture,《民族研究》《民俗研究》等中外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并為三聯(lián)生活周刊、澎湃新聞、Asia Global Online、Sixth Tone等媒體撰稿人。

大衛(wèi)·帕金(David Parkin),牛津大學人類學與博物館民族志學院教授,牛津大學萬靈學院榮譽教授,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英國學術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主要學術貢獻在于非洲人類學研究、政治文化、跨文化語義學及土著哲學等方面。

引言

“味覺”在多大程度上能與其他感官分離進行討論?大衛(wèi)·豪斯(David Howes)指出,亞里士多德認為味覺是五種感官之一,但卻把它描述為“觸覺的一種形式”,因此缺乏自主性。在隨后的幾個世紀里,隨著人們對感官等級觀念的闡釋,味覺與“身體的”觸覺和嗅覺一起被歸屬于“低級的”感官,與之相對的是“高級的”“智力的”視覺和聽覺。在我國,傳統(tǒng)的茶感官審評標準被稱為“五項因子評茶法”,即對茶葉的外形,沖泡出的湯色、香氣、滋味和(泡過以后的)葉底,經干、濕評審后得出結論。五項因子評茶法要求審評人員視覺、嗅覺、味覺,甚至是觸覺并用,外形與內質審評兼重。但在進行茶葉專業(yè)審評時,嗅覺和味覺的評分比重比其他的觸覺和視覺要大很多,而聽覺則是“缺場”的。

當人們談論茶的滋味的時候,實際上指涉的是一種整體的身體感官體驗,而不僅僅是味覺的體驗。這一套“體感”包括水的溫度,茶湯的外觀、滋味,甚至是假定的茶的某些保健功效等。同時,品茶的環(huán)境(嘈雜或安靜)、社會語境所形成的一套茶葉消費話語也會為人們如何理解茶帶來爭論和討論。盡管人們對“品味”這種高度個人化的判斷難以達成共識,但人們還是盡力使自己的體驗盡可能地可表達和交流。茶、人之間的交流不僅通過直接的語言表達,而且還通過觸摸、聲音/沉默、視覺、嗅味和姿態(tài)展演來體現(xiàn),所有這些都體現(xiàn)了人們運用多重感官對茶的全面理解。

本文從感官符號學(sensori-semiotical)的角度,將當代中國的茶事活動分為三類:第一,對聲音/音樂的抑制和對視覺的渲染的美學鑒賞(茶會);第二,通過語言和身體姿態(tài)的規(guī)范性指導(茶藝課程)來開展;第三,通過語言交流和鼓勵創(chuàng)造性詞匯表達進行的競賽性品評(斗茶賽)。這三種類型的茶事活動從對聽覺的壓抑,到聲音的參與程度加強,茶會與斗茶賽成為對立的兩個極端,分別代表著“無聲”和“有聲”。而第二類指導性的課程,則在從第一到第三種類型的轉化中成為一種“過渡儀式”。

這三種茶事活動之間類型互補,但并不存在非常明顯的界限。這樣的劃分只是源于本文作者之一肖坤冰的參與式田野觀察,以及為了分析和行文的需要。本文的田野資料來自本文作者之一肖坤冰于2018至2020年在上海、成都、昆明、武夷山、潮州等地的多點田野調查。同時,肖坤冰曾分別在英國牛津大學的阿什莫林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2015)、上海紐約大學(NYU  Shanghai)(2017)和愛沙尼亞塔林大學(Tallinn University)(2018)主持過茶會,也通過這種方式,以觀察者和踐行者的雙重身份與中外茶藝愛好者互動和交流。雖然聽覺在茶事活動中經常被忽略,并被認為是五官中幾乎與味覺感知無關的感觀,但是本文將通過案例材料證明,在各類茶事活動中聲音的“在場”或“缺場”、音量的強與弱與人們對茶味的感知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lián)。

一、從工夫茶到當代茶藝:中國茶道的演化過程

中國人對喝茶的精致化追求可追溯到唐代陸羽,陸羽在《茶經》中詳細列出了茶具、煮茶之水對茶湯品質的影響,介紹了煮茶方法和飲茶方式,被后人視為中國傳統(tǒng)茶道的起源。本文主要以中國當代茶藝為陳述對象。“道”和“藝”在漢語中意義所指不同。“茶道”被解釋為“烹茶、飲茶的程式和技藝”,在英文中或可對應tea ceremony,有儀式、禮節(jié)、禮儀之意;茶藝則指的是“有關烹茶、飲茶及以茶款待客人的技藝”,或可對應英文中的teaart,但更多的是強調視覺上的美感。而今天盛行于中國各大城市的茶會、雅集或可視作茶道與茶藝的綜合性呈現(xiàn)。

在對中國當代茶消費文化的研究中,張樂翔(Lawrence Zhang)重新審視了現(xiàn)在廣泛流行于各地茶館中的所謂傳統(tǒng)“茶道”的起源問題。他認為,在最近30年,中國的茶道踐行者越來越重視將工夫茶作為一種具有國族象征性的“茶道”來進行展演。但他指出,這種所謂“傳統(tǒng)茶道”的沖泡法實際上遲至18世紀才出現(xiàn)在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中。袁枚在參觀福建武夷山時描述了這種“小杯”“小壺”“先嗅其香后試其味”的品飲方法。盡管袁枚并沒有直接用“工夫茶”這個名稱,但卻是關于這種品飲實踐的最早記載??梢姡@種傳統(tǒng)茶道的雛形出現(xiàn)是非常晚近的事。但一些茶文化專家認為工夫茶是“傳統(tǒng)的”和古老的,并與日本煎茶道(Chanoyu)和抹茶道(Matcha)相互影響,尤其跟煎茶道有直接關聯(lián)。張靜紅做了進一步的補充,認為中國茶道的形成不僅是中日兩國茶文化和儀式之間的互動結果,尤其不能忽略的是中國臺灣的品茶文化對中國茶藝的影響,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日本之間的文化交流促進了中國當代茶藝的形成。尤其是中國臺灣人對普洱茶“陳韻”的追求所帶來的閩臺工夫茶品飲方法促使中國大陸飲茶走向了精致化的實踐。簡而言之,學者們普遍認為,20世紀70年代以后,在日本茶道和傳統(tǒng)工夫茶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精致化的優(yōu)雅飲茶方式流行于中國臺灣,后來被吸收成中國大陸新興的茶藝運動的一部分。在全球化語境以及各國爭相輸出國家文化遺產符號的背景下,所謂的中國傳統(tǒng)茶道,在政府、專家和消費者的同謀下,以一種“傳統(tǒng)的發(fā)明”的姿態(tài)在全國各地的旅游點、茶館和會所中應時代呼聲而生。例如,陳志明(Chee-BengTan)的研究表明,福建泉州當今的飲茶實踐其實是一種“傳統(tǒng)的發(fā)明”,它是改革開放后,當?shù)卣?、茶農、茶商對當?shù)夭铇I(yè)進行一系列改革和“促銷”的結果,同時也反映了中國在新的消費文化中復興或重建飲茶傳統(tǒng)的事實。

總而言之,當今風行于全國的工夫茶藝并不像人們通常想象的那樣古老。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工夫茶藝開始在中國各地的茶館(茶藝館)逐漸流行,并在當代的“茶空間”中持續(xù)泛濫。同時,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通過國家認可的專業(yè)性茶藝師職業(yè)資格認證培訓,為這種標準化的中華茶藝在國內的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動力。雖然一些學者認為工夫茶更多的是“展演”傳統(tǒng)儀式,但另一些“內行”則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方法,自有其功能性:很小的杯子有助于斂香,用小容量的茶壺多次沖泡茶葉,且茶水分離可以確保茶的最佳口感。因此工夫茶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a means to an end,not an end in itself),似乎也說不上是什么儀式(ceremony)。在工夫茶的發(fā)源地,Peterd’ Abbs(彼得·艾珀斯)基于田野考察將目前潮汕地區(qū)的工夫茶的形式分為三種,即工夫茶作為一種日常實踐(everyday practice)、一種精致化的習俗(refined practice)以及茶館的商業(yè)化休閑(commercialised leisure in tea-houses)。與日常實踐中的工夫茶相比,工夫茶的文化展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盡管在英文中更多地使用“茶道”(tea ceremony),但在當代中國,人們更多使用“茶藝”(chayi)一詞,包括從日本茶道傳統(tǒng)中的美學和哲學借鑒,以及本身源于唐代的中國茶道。中國的當代茶藝也經常作為一種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向(外國)游客展示,它使得過去和現(xiàn)在的文化要素和美學元素復雜地融合在一起。在過去二三十年間,以“工夫茶”為基礎的茶藝課在全國的大規(guī)模推廣,以及茶樓中的常規(guī)化、程式化的操作,使得工夫茶茶藝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流行,其他地區(qū)性的茶俗與之相比黯然失色。于是,在黏合了原本分散的各種傳統(tǒng)“要素”的基礎上,以及對高品質的茶葉和口感的不斷追求的商業(yè)刺激下,所謂的中國茶藝應時代要求而生。這些在茶藝中不斷發(fā)展的語言、身體動作、衣著、特定物體的擺設、特定空間設計和聲音的使用等在產業(yè)鏈中,特別是在某些要求打坐冥想的“禪茶”實踐活動中是相對獨立的一個美學部分。意大利學者韋爾切洛尼(Vercelloni)描述了歐洲歷史上對“好品味”的判斷是如何擴展到包括“對傳統(tǒng)的飲食風味、行為和語言的掌握;服從于最初是為認可和贊美某一特定社會領域而建立的儀式”。由此可見,對品味的判斷有時可能會偏離預期的模式,但根據(jù)布爾迪厄(Bourdieu)的理論,這些“區(qū)隔”(distinction)最終將反映和再現(xiàn)社會等級制度。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壯大和鞏固,以及可明顯察覺到被精心提煉過的茶藝的出現(xiàn),人們對茶葉品質的鑒賞力和對高檔茶產品的購買能力將更微妙地反映出消費者的社會地位。

作者在潮州千庭茶舍進行田野調查,2019年11月,李經來拍攝

二、以視覺美感為主導的茶會

作者在上海紐約大學主持的一次茶會(茶藝展示),2017年12月,陳逸韻拍攝

一場嚴格禁止聲音與語言交流的“止語茶會”,圖片來自網絡

總體而言,儀式性的茶會更多的體現(xiàn)出視覺上的美感,包括傳統(tǒng)服飾之美、優(yōu)雅的肢體儀態(tài)、精美的茶器與茶席設計的結合,伴以若有似無的音量極低的背景音樂——通常是古琴,或者完全沒有音樂。在這種茶藝展演中,聲音和聽覺是被抑制的,茶藝師與參與者之間幾乎沒有言語上的交流。

約在2016年,中國大陸的飲茶圈中興起的“止語茶會”是對聲音抑制達到極端的案例。組織者旨在通過對聽覺的控制從而使注意力更專注在嗅覺和味覺上。“止語茶會”強調了中國茶文化中“禪茶一味”的聯(lián)系,組織者稱:“‘止語’本來就是佛教修行的一種方式。停止談論,想象我們在一個私人化的空間中,與自己的內心交流,于一杯茶中感悟內心的寧靜”,“品茶倒是次要的,重要是以茶調養(yǎng)身心”。筆者認識的一位茶藝師于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先后在成都組織了14場“百花止語茶會”。由于交談在茶事活動中被嚴格禁止,為了確保茶事在無聲的情況下也能有序地進行,因此每場僅設8個席位。茶藝師解釋道:“我們在喝茶的時候如說得太多,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導致我們實際上不能專注于茶本身的味道。因此,我決定組織一系列的‘止語茶會’。目的是鼓勵參與者更多地關注茶湯本身。在這種比較有儀式感的品茶過程中,您會產生一種對茶的敬畏之情。實踐也證明,與普通的茶會相比,‘止語茶會’的參與者對茶的感受更深?!?

在“止語茶會”的案例中,我們看到了多重感官之間的競爭與沖突。品茶本就是以嗅覺和味覺為主導的對“香氣”和“滋味”的判斷,聽覺通常作為一種輔助,或通過古琴營造一種古典的氣氛。但在“止語茶會”中,參與者通過對聽覺感官的閉合從而使整個身體官能更好地服務于嗅覺和味覺,達到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在“品茶”活動對多重感官符號的操縱中,無聲的參與者與專注于備茶的茶藝師在言語上的“沉默”是一致的。在聽覺感官閉合以后,參考者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轉移到了視覺上,因此對茶藝師的服飾、肢體語言(手上的動作)的關注力實際上都相應加強了。因此,聽覺的“退場”凸顯了視覺的“在場”。水燒開的“咕嚕咕?!甭?、很低的注水聲、茶具偶爾碰撞發(fā)出的響聲、窗外風吹樹葉沙沙聲更反襯出了一種“蟬噪林愈靜”的哲學悖論。同時,這些聲音與“茶之味”一樣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茶藝師認為,將自己全身心地放入這種自然之中,而不以人聲去干擾和打破這種寧靜,能更有利于參考者“沉浸”于茶道本身。因此,“止語茶會”雖然抑制了在場的人與人之間的口頭交流,但更重要的是,它通過“無聲”建立起人們與“自然”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了人對茶本身的感官認知。

此外,為了進一步突出茶會傳遞的“傳統(tǒng)”的視覺效果,近年來隨著茶文化在中國的復興,市面上出現(xiàn)了專門為茶人設計的服裝——“茶人服”,或稱“茶服”。這些茶服大多采用棉、麻或絲綢等天然面料,極少使用化纖面料,在設計上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風格與現(xiàn)代剪裁的結合,既能在茶道表演中作為專門的服飾,又可作平時著裝。但這一著裝也是“茶人”群體區(qū)別于其他人群的一種符號標記。同時,茶藝師大多還會佩戴各種手串、念珠等。一些正式的茶會邀請會明確規(guī)定著裝要求,甚至會聘請專業(yè)的攝影師拍攝記錄茶會。而對一些女性茶藝愛好者,穿著茶服拍攝出極具視覺美感的照片也成為參加茶會的驅動力之一。諸如此類的茶會,或可稱為“雅集”的場所,有時會以中國傳統(tǒng)樂器古琴、洞簫、琵琶等名曲作為背景音樂。但這些音樂的聲音都非常輕柔,是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服務于“茶”這一主角,共同營造出一種高雅寧靜的氛圍。而人聲的交流通常是禁止的。比如,雖然“嘬茶”是行家品茶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小技巧(下文將具體分析),但卷起舌頭發(fā)出的嘬吸之聲卻無疑會破壞茶會的優(yōu)雅感,因此在凸顯視覺美感的茶會中絕不會有人“嘬茶”??偠灾俺聊笔沁@種儀式性茶會中的一大特色。語言交流和聲響的缺席、主客之間的距離感和備茶過程的儀式化,使“飲茶”顯得神秘化而非大眾化、透明化。

售賣茶服的店。茶服可以提升茶會的視覺效果。圖片來自網絡

對聲音及其產生的語言交流的排斥,不僅使茶藝本身顯得神秘化,主持者(茶藝師)與參與者(茶藝愛好者)之間的關系也是這種神秘化茶藝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面對一些國外觀眾的茶藝展演時,茶藝師通常會穿上傳統(tǒng)的中國服飾,通過優(yōu)美的身體動作和著裝而不是語言交流來吸引聽眾,傳達出一種強烈的“東方主義”式審美。在這樣的情形下,茶藝師即使不會外語也并不影響觀者的審美。甚至還因為不會外語而使得這種“中華茶藝”更具正宗性。這種形式的感覺符號(sensory semiosis)有一些實驗性的東西。它事先經過精心設計與安排,目的是在構成整體茶藝呈現(xiàn)的各種行動和事件中,在商業(yè)吸引力與美學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在這類茶會中,主持人與參與者的地位并不平衡,主持人已然是茶藝界的專家,而參與者很多只是茶藝愛好者,也有可能是茶藝培訓班的潛在“學員”。如果一個人希望從一個純粹的茶會“看客”轉變成為一名真正懂得泡茶、品茶的行家,通常會選擇參加茶藝培訓,系統(tǒng)地學習如何使用專門的器具泡茶和品茶。

三、言語指導性和動作示范性的茶藝培訓

作者在愛沙尼亞塔林大學的一次茶藝示范課上指導“學生”的茶藝,2018年9月

兼具動作示范性和言語指導性的茶藝培訓課程,作者在成都參與的一次茶藝培訓課,2017年8月

我們可以把儀式化茶會的參與者假設為對茶藝感興趣的“生手”,在斗茶賽中各抒己見的“評委”假定為一群已經掌握了專門知識的“行家”,那么,如何從“生手”過渡為“行家”則通常需要經過跟從專門的導師進行學習——這類培訓課程類似一種從“生手”到“行家”的通過儀式。在傳統(tǒng)社會中,由師父帶徒弟的“拜師學藝”的形式仍然普遍存在于各行業(yè)中。在現(xiàn)代社會,各種各樣的茶藝培訓機構提供此類專門培訓,傳統(tǒng)社會的師徒關系在某種程度上仍存在于這樣的培訓中。導師和學員在課堂上的交流表現(xiàn)為口頭指導交流和動作示范等。

以云南昆明的一所知名茶藝培訓機構HY大學堂所開設的培訓課程為例,其教學內容以茶藝為主但不局限于茶藝,還包括香道、花道和評茶等與茶藝密切相關的課程。對于學員而言,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知識積累,是從“生手”邁向“行家”的過渡儀式。茶藝課程共包括初級(6天課程)、中級(5天課程+1天示范演講)和高級(5天課程+1天示范演講)三個階段,一共134個課時。學員們必須按照從初級到高級的順序循序漸進,而不允許越級報名學習。

“品茶”——就純粹文化上的意義而言,是一種完全個性化和實時性的行為。人們對茶的感知(perception)存在于身體器官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中,不僅不同的主體對同一款茶會有不同的感受(sensation),即使同一主體在具體情景下對某一款茶的感官經驗也是不可復制的。然而,當茶葉同時也是一種在市場上流通的商品時,泡茶的方式、質量評定必然要求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而茶藝培訓消除了地方性的各種泡茶方式的差異性,以所謂的感官審評訓練消減個體對茶的理解,更建立起個體對這種茶類所謂“正確的”“規(guī)范的”認知體系。

中國各地的泡茶工具和泡茶方式都各不相同,各具地方特色。潮汕地區(qū)以紫砂壺、朱泥手拉壺或蓋甌為主;四川、貴州等綠茶產區(qū)以簡單的玻璃杯直接投茶沖泡;云南和貴州很多地方流行以土陶罐煮“罐罐茶”;即使同樣是蓋碗,四川人對“蓋碗”的使用方法在工夫茶藝中也大不相同——四川人既用蓋碗泡茶,也直接從蓋碗里喝茶······凡此種種,表明在中國其實并沒有一套標準的“中華茶藝”,而是各地就地取材,形成了各種地方性茶俗。然而,目前遍布于各大城市的茶藝培訓機構開設的課程內容卻基本相同,都是按照“工夫茶藝”的一套流程培訓。比如以蓋碗、公道杯、品茗杯、“建水”等器具組成的一套標準茶具,講師都是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公式化的講解,包括最主要的實操部分,教的手法、動作都相當一致。作為剛入門的“新手”,學員們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是一些專業(yè)的“術語”。這些“術語”來自教材、國家頒發(fā)的茶葉感官審評標準和課堂教學。實際上,這一培訓過程在于去除個體化、地方化的語言表達,使來自不同地方和背景的學員在經過培訓后可以掌握運用基本的術語去描述茶的香氣、滋味和外觀等。在茶藝培訓機構學習和培訓實際上類似一種“通過儀式”,在這之前,學員基本屬于“茶圈”的局外人,然后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培訓(類似于閾限期)后,新手最終通過一場茶藝展演作為培訓結束的“答卷”,并從一名“圈外人”轉變成為“圈內人”。

“嘬茶”——即茶水入口后,先不咽下去,讓茶水包裹住舌頭,隨之吸入適量空氣,讓茶水在舌面和兩側翻滾流動,充分接觸味蕾,以便更好地感受茶湯的滋味。在此過程中,伴隨有較大的聲音。在本文作者肖坤冰參與過的茶會中,有幾次印象深刻的體驗。2018年6月,在武夷山某一高端茶企為接待內部VIP客戶組織的小型茶會中,該茶企的董事長親自為這一群高端客人示范了品茶的技巧。他特別解釋了“嘬茶”在品茶中的必要性:“首先,我們聞它的香味;其次,我們觀察茶湯的顏色;第三,我們品茶的滋味。第三步至關重要,這需要一定的技巧?!彼蜻@些VIP客人展示了如何大聲地嘬茶,于是參與者也學著嘬出聲音。2020年,當肖坤冰在潮州的田野調查中向潮州工夫茶藝的國家級傳承人請教品茶時是否需要嘬茶時,對方很明確地回答“絕對不能嘬茶”,他認為在品茶時大聲嘬飲是一種很不雅的行為,同時談到了自己出訪多國的經歷,他認為尤其在外國人面前“嘬”出聲音會顯得非常粗魯。但當另一位省級潮州工夫茶藝傳承人被問及同一問題時,他給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這位省級潮州工夫茶藝傳承人認為工夫茶一定要“嘬”,否則完全不能領略到其中的樂趣和充分感受茶湯。這兩位報道人都是潮州工夫茶的代表性傳承人,在茶圈都具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對同一問題卻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梢姡谄凡柽^程中是否要“嘬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境”和個人經歷,而并沒有固定的程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的當代茶圈中,其實有一種“不言而喻的”(tacit)性別差異,雖然它在所有的官方文本(茶藝宣傳手冊、培訓教材)中都不會被提及。貝斯安·托馬斯(BethanThomas)通過在成都的田野調查,發(fā)現(xiàn)了茶藝館中明顯的社會性別差異:男性經理“隱身”于后臺進行指揮從事管理工作,而年輕優(yōu)雅的女性則穿著旗袍和茶服在前臺為顧客提供服務。在茶行業(yè),男性通常是一些制茶大師和很懂品茶的行家,而女性與生俱來的“優(yōu)雅”“溫柔”等特征則被認為更適合教授茶道/茶藝。盡管(男性)大師會強調嘬茶的重要性,但在公共場合,女性一般不會嘬茶。在潮汕地區(qū),男性嘬茶是非常普遍的行為,而女性可能會在家庭環(huán)境中嘬茶。因此,社會對女性的安靜、溫柔、優(yōu)雅的期待與男性的喧鬧和男性氣概在嘬茶行為的對立上表現(xiàn)明顯。

在茶藝培訓中,學生也有可能學習到品茶中的民間禮節(jié),比如在福建、廣東地區(qū),人們通常通過用食指和中指輕叩桌面,表達對主人斟茶的感謝。這種地方性的禮節(jié)通常不會在培訓教材中提及,但當學員們更多地參與茶事活動時,將會發(fā)現(xiàn)這種肢體語言流行在茶圈中。此類肢體語言可以解釋為真實且經驗豐富的茶藝培訓師或學員們的非語言符號(non-verbal signs)。通過學習一些標準的“專業(yè)”語言詞匯,以及潛移默化地實踐一些肢體語言,學員們會逐漸地發(fā)展出他們自己的評茶詞匯。也只有在充分掌握和運用標準化術語的基礎上,這些鑒賞語言才會被茶圈內的“專家”充分認可。通過茶藝培訓,學員們逐漸開始介入一些茶事活動,有機會向茶專家(通常是培訓導師)請教,以及進一步接受一些更私人化的非正式指導。少數(shù)的茶類培訓課程會頒發(fā)資格證書,但很多培訓機構并不具備頒發(fā)相應證書的資質,因為取得這些證書需要通過國家層面的考試。然而,在田野訪談中,許多學員表示并不關心能否獲得證書,他們更希望的是積累技能,以便以后自己可以獨自主持茶藝活動。

四、斗茶賽:聲音的在場與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表達

武夷山天心巖茶村的斗茶賽,2019年11月,肖坤冰拍攝

武夷山天心巖茶村的斗茶賽,百家茶席展區(qū),2019年11月

武夷山某茶葉公司組織的“盲品”活動,2020年11月,肖坤冰拍攝

斗茶賽與新興的工夫茶茶藝之間有比較明顯的區(qū)分。斗茶賽通常有兩種:一是在行業(yè)協(xié)會組織的評選茶葉等級的競賽中,參賽的茶葉公司都希望通過獲獎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二是在非正式的聚會中,茶人們通常會自帶茶葉一起“斗茶”、評茶。這樣的場合往往熱鬧非凡,爭論激烈,人們會運用豐富的詞語和比喻進行表達。在本文作者肖坤冰參與的幾次公開的茶葉評比賽中,圍觀者——包括游客、外國人,以及不在茶圈里的中國人等,也被鼓勵參與品茶和評茶。雖然這些外行人并不具備專業(yè)的品評技能,但他們的參與有助于傳播該地區(qū)的茶文化。

在著名茶產區(qū)福建省武夷山,自2001年起,每年進入11月以后,當?shù)馗骷壭姓C構和行業(yè)協(xié)會都會組織規(guī)模不同的斗茶賽。從影響力來看,最重要的當屬“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以下簡稱“市賽”)與“天心村斗茶賽”(以下簡稱“村賽”):前者覆蓋面廣,且具有行業(yè)組織上的權威性;后者則具有正巖產區(qū)的優(yōu)勢和極高的市場認同度。斗茶賽采取編號盲評的形式,遵循中國茶葉感官審評中廣泛應用的五項因子評茶法。以本文作者肖坤冰2019、2020年參加的武夷山天心巖茶村斗茶賽為例,五項因子在評比中所占的百分比如表1所示:

武夷山的斗茶賽一般分為初賽和復賽、大眾評委席和專家評審組。最終的結果依據(jù)大眾評委評分的20%,專家評分的80%進行綜合折算。專家評審室不對外開放,因為專家們必須集中精力,在兩天半時間內審評多達幾百個茶樣;而大眾評審區(qū)則設在景區(qū)入口處的露天場地,且鼓勵圍觀者的參與。每年斗茶賽的帷幕拉開,就有不少茶商和巖茶愛好者專門從外地趕來,參加這一年一度的巖茶狂歡節(jié)。在露天場地,會擺出數(shù)10張長桌作為泡臺。每一張桌子上,都有10個茶樣編碼裝在相同的斗茶賽專用泡袋中。每一桌都有一人專門負責泡茶,確保所有茶樣同時沖泡并同時出湯。每張長桌都被人群圍得密不透風,人們手里都拿著自己的品茗杯。每個茶樣面前對應的評審杯里都有一個白瓷湯匙,大家可以將湯匙舉起來聞湯匙背上的香氣,也可以用湯匙將茶湯舀到自己杯里品飲。在這樣的場合下,大眾評審區(qū)無比嘈雜,人們嘬茶的聲音、將茶湯快速吸進去又吐出來的聲音、茶具和湯匙碰撞的聲音、各種招呼和詢問的聲音,等等,充斥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讓人難以專心去體味一杯茶湯。盡管如此,人們仍然興奮地交流著,爭論主要體現(xiàn)在占評分比重最高的香氣和滋味方面,而對外形、葉底和湯色的評論較少。

在最新頒布的茶葉感官審評術語的國家標準中一共列出了近2000個中英文對照的詞語,從不同的感官途徑描述了茶的滋味、氣味、顏色、觸覺和外觀等。就烏龍茶而言,形容茶葉外形的術語有蜻蜓頭、壯直、細結、尖梭等;形容湯色的有蜜綠、蜜黃、茶油色、青濁等;形容香氣的有栗香、奶香、酵香、硬火、熱火等;形容滋味的有巖韻、酵味、粗濃等;形容葉底的有綢緞面、滑面、糟紅等。這些國家頒發(fā)的茶葉審評標準術語通常成為人們表達自己感受的基礎,人們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因此,在私人聚會的斗茶場合,人們的詞語表達實際上跳出了這些國家標準的限制。幾乎所有的茶商都聲稱,國家標準僅供參考,只適用于一些專家給出的書面審評意見。在非正式的茶事活動中,行家們會使用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詞語來描述他們感受到的具體的、多重的感官體驗。尤其巖茶是一種典型的地域特色產品,它的品質與周圍環(huán)境——當?shù)厝朔Q之為“山場”密切相關。正如葡萄酒的品評中對“風土”(terroir)的強調一樣,“山場”與“巖韻”既是決定巖茶品質的核心概念,同時也是一種難以標準化的地方性知識。例如,當?shù)厝藭谩岸節(jié){”“牛奶”“泥土”“苔味”“骨感”等詞來形容巖韻。在私人聚會時的斗茶中,跨感官的隱喻和語言的使用非常普遍。例如,茶人經常會用描述視覺的“厚”或“薄”,或者描述觸覺的“順滑”來形容對茶湯的味覺感受——這是一種明顯的交感(inter-sensoriality)。

斗茶賽與茶會相比還有一個明顯的不同是主客之間、專家和新手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被邀請去喝茶的客人通常會帶幾泡自己的茶葉。通常情況下,主客雙方都會沖泡自己的茶葉,從而成為一段短暫時光的臨時主人。在這種情況下,競賽被交流品評所掩蓋。主客之間的談話通常圍繞著茶的來歷、自己對茶的感受和幾泡茶之間的比較而展開。不管是主人還是客人都很在乎在品茶這一過程中與他人的聊天與交流。與正式茶會相比,這類品評活動通常不會播放背景音樂。人們的著裝隨意,也不會有人在意泡茶時的姿勢是否優(yōu)美。參與者基本都會嘬茶——“會嘬茶”幾乎是一種圈內人的“默會規(guī)則”。大聲地嘬茶一方面表現(xiàn)了自己“懂”專業(yè)技巧,另一方面也是通過一種非語言符號的聲音在場向主人表達自己對茶湯的認真和謝意。

結語

一些人類學家,如大衛(wèi)·豪斯(David Howes,2006)、杰克·古迪(Jack Goody,2002)、莎拉·平克(Sarah Pink,2010)都注意到了感官之間并非存在明顯界限,跨感官的相互交叉影響是感官世界中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在中國的品茶過程中,對一種感官的過分關注可能會導致忽略其他感官。比如張靜紅(Jinghong Zhang)指出,在一次朋友邀請她喝茶時,由于她一邊在拍攝泡茶(視覺),一邊聆聽一個中國臺灣茶人關于一個“尋茶”的故事(聽覺),從而導致她完全失去了對茶味的感知(味覺)。在本文呈現(xiàn)的三種茶事活動中,從相對沉默到開放談話交流,聲音和語言不同程度地參與到各種品茶情景之中。聽覺雖然是作為茶葉感官體驗中的配角,但卻并非不重要。在第一類茶事中,聽覺的缺場會有助于強化參與者對滋味的身體感知(bodily perception),而在最后一類斗茶賽中,聲音的加入和辯論會幫助人們更好地去理解(mak esense of)滋味。通過多感官之間的交感(inter-sensoriality)與通感(synaesthesia),以及跨感官的體驗與表達,人們不僅可以感受通過鼻、口、舌感受到“香”和“味”,也可以通過耳朵“聽見”滋味。品茶過程從而也成為一種綜合性的對滋味的感知(sense of taste)。通過對三類茶事活動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到交流是如何通過感官多模態(tài)(sensory multimodality)構成了具有無限創(chuàng)造性的元語言(meta-language),這些詞語幾乎具有無限延展性而缺乏穩(wěn)定的參照對象。正如張靜紅(Jinghong Zhang)指出的,自古以來,中國人用于表達茶滋味的詞語就具有深奧和晦澀(abstruseness and obscurity)的特點,并且這種抽象晦澀和難以理解的語言仍然繼續(xù)存在于當代中國的茶事活動中。因此,當我們在談論茶的感官體驗時,有時很難就一個公認的“滋味”達成共識,但卻幾乎可以討論任何東西。

原文載于《民族藝術》2022年第1期,請以紙質版為準。

來源:坤冰觀茶,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20條結果 (用時 0.006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