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蓋碗茶的由來

找到約9條結(jié)果 (用時 0.001 秒)

蓋碗茶與蓋碗泡茶丨蓋碗的由來及用法

相信常喝茶的人,對蓋碗肯定是不會陌生的。如今,蓋碗已經(jīng)成為生活中泡茶的常見器具。

在我們平時所看的清宮劇中都會有出現(xiàn)蓋碗的身影,只是那時候蓋碗的用法跟現(xiàn)在我們了解到的用法似乎很不一樣。

▲《延禧攻略》中皇上使用蓋碗飲茶

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蓋碗茶和蓋碗泡茶的不同之處。

 先來了解一下蓋碗的發(fā)展由來:

這就要追溯到唐代了。

唐人李匡乂《資暇錄》卷下《茶托子》條載:“建中蜀相崔寧之女以茶杯無襯,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撫啜而杯傾,乃以蠟環(huán)碟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環(huán)代蠟,進于蜀相。蜀相奇之,為制名而話于賓親。人人為便,用于世。是后傳者更環(huán)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狀焉。”

 

唐代建中年間,西川節(jié)度使兼成都府尹崔寧和他的女兒都很喜歡喝茶,但是當(dāng)時喝茶的茶具簡陋,僅杯盞一支。崔寧之女,玉手纖纖,手持茶杯太過燙手,便突發(fā)奇想用碟子承托茶杯,這樣就不用直接接觸滾燙的茶杯了。主意雖好,但卻有個bug,就是茶杯容易傾倒。

還好她久待閨中,閑來無事,又研發(fā)出了升級版。在碟子中央做個蠟環(huán)用以固定茶杯,后來用漆環(huán)代替蠟環(huán),既美觀又實用。她將這一研發(fā)成果告訴了她的父親,就這樣,最早的茶托便出現(xiàn)了。

 

明朝朱元璋廢團茶,過去的煎茶、點茶法失勢,對應(yīng)的越甌、建盞一類的茶器也隨之沒落。取而代之的是泡茶法,這時茶碗就有了蓋子。只是尷尬的是,底托又不見了,一直到了明末清初,托才回來,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三才杯。

“三才杯”,所謂三才,即天地人。茶蓋在上謂之天,茶托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謂之人。

 

蓋碗茶

 

明清時期,也就是我們電視劇中看到的,古人直接端起蓋碗就喝的茶,叫蓋碗茶。

 

至今流行于中國四川一代。

 

一人一盅,先用滾水溫一遍杯,放入茶葉,盛水加蓋,茶倒七分滿,一手持托,一手持蓋,先嗅其蓋香,再輕輕拂去茶葉,留一條小縫舉到嘴前小啜,喝完再續(xù)。

 

▲《紅樓夢》中黛玉文雅的喝蓋碗茶

 

喝蓋碗茶的時候,「天」「地」「人」不該分開,既不禮貌也不美觀。而品茶的動作,更是要流暢,托杯的手不能抖,留縫的角度也要恰好,這樣才能有品茶時候的怡然自得。

 

蓋碗泡茶

 

到了今天,蓋碗更多的被當(dāng)做“主泡器”來使用,就是用蓋碗出湯,使茶水分離。

因其泡茶更加方便,不僅能夠清晰地觀察茶葉,更是方便出湯,后期清洗起來也方便,蓋碗變成了現(xiàn)在最受歡迎的泡茶器具。

 

 

剛學(xué)習(xí)使用蓋碗泡茶的朋友總是覺得蓋碗很不好控制,容易被燙,不知道該如何使用。

下面幾個要點請大家記住了,然后勤加練習(xí),一定會愛上用蓋碗泡茶的。

 1選購不容易被燙的蓋碗

選購蓋碗的原則是:

Ⅰ、輕便趁手

這樣的蓋碗拿起來輕松,更容易使用。

 Ⅱ、撇口高于碗身且寬

注入的沸水離碗口有一定的距離,更不容易燙手。

Ⅲ、蓋鈕高

蓋鈕短的蓋子,手指放在上面會短距離的接觸到沸水的溫度,會很燙不好拿。相應(yīng)的蓋鈕高就不會那么燙手。

 ▲選購時應(yīng)選擇圖中右邊的蓋子

2注水不宜太滿

對于剛學(xué)習(xí)使用蓋碗的朋友不用心急,泡茶時不要將水注得太滿,先把控制蓋碗的手勢練熟了,再慢慢摸索使用蓋碗的技巧。

 3拿蓋碗的手勢很重要

正確的手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端住蓋碗的碗沿,食指抵扣住蓋鈕,把蓋子流出一條便于出湯的縫隙,再拿起蓋碗傾斜將茶湯倒出。

千萬不要直接拿起碗身,會非常燙。

還有一種出湯方式,更加實用哦。

用大拇指按住蓋鈕,其余四指扣住碗身的碗底,拿起傾倒,動作干凈流利,非常適合初學(xué)者。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

好了,關(guān)于蓋碗就介紹到這里,如果您對蓋碗有更多的感悟和好奇,歡迎留評,分享更多與茶相關(guān)的小知識哦。

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
 

 

川茶有川味,揭開蓋碗茶里的秘密

說到四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川菜,接著想到四川辣子、四川方言、四川妹子、四川臉譜、四川九寨溝等等,其實四川還有一個絕妙的特色——蓋碗茶。 

"蓋碗茶",是成都最先發(fā)明的特色茶飲。所謂"蓋碗茶",包括茶蓋、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稱蓋碗或三炮臺。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

蓋碗茶的由來

 

相傳,蓋碗茶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780-783)由西川節(jié)度使崔寧之女在成都發(fā)明的,因為原來的茶杯沒有襯底,常常燙著手指,于是崔寧之子就巧思發(fā)明了木盤子來承托茶杯。為了防止喝茶時杯易傾倒,她又設(shè)法用蠟將木盤中央環(huán)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這便是最早的茶船。

后來茶船改用漆環(huán)來代替蠟環(huán),人人稱便。到后世環(huán)底做得越來越新穎,形狀百態(tài),有如環(huán)底杯。

就這樣,一種獨特的茶船文化,也叫蓋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區(qū)誕生了。這種特有的飲茶方式逐步由點巴蜀向四周地區(qū)浸潤發(fā)展,后世就遍及于整個南方。

 

蓋碗設(shè)計之美

自明末清初以來,茉莉花茶的窨制得以大力發(fā)展,普通老百姓熱衷于喝三花茶,用蓋碗兒泡茶則最為合適。

因為在沖泡的過程中,茉莉花茶在溫度與水的浸泡下,花的重量和體積相對較輕,會浮于水面,人們端著杯子喝茶時,用杯蓋輕輕一撇,將花撇至杯中的一旁,即可喝到清香馥郁的茶湯。而此時,杯蓋上面也會浮上茉莉花茶的味道。

一些懂茶之人,時常會通過杯蓋上的香氣,來識別茶葉的等級與好壞。

蓋碗里的川味

 

對于四川人來說,放慢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最好的地方就是到舊茶館里去,泡上一杯蓋碗茶。

想像一下,老式的穿斗房里,斑駁的墻面露出綠植纏繞的竹笆,更顯歲月的滄桑。梁上幾盞小燈,和著茶博士精湛的表演,一杯茶還沒喝到嘴里,就能感覺得到茶香悠長。

品茶之時,茶蓋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會很快過來將水續(xù)滿;茶客臨時離去,將茶蓋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遠,少時即歸,自然不會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會將茶具、小吃代為看管。看著那水柱臨空而降,瀉入茶碗,翻騰有聲;須臾之間,嘎然而止,茶水恰與碗口平齊,碗外無一滴水珠,既是一門絕技,又是藝術(shù)的享受。

指掌之間托著精致的蓋碗茶,輕輕刮一刮,把蓋子斜斜的蓋在杯子上,瞅著那茶葉在沸水中慢慢蘇醒,抿著嘴唇輕輕一品,舒服的能忘掉一切煩惱。

一杯茶喝盡了,從那被歲月包漿成醬油色的吱嘎吱嘎響的竹椅子上站起身,拍拍袖子,繼續(xù)大步向前,繼續(xù)那紅塵里打滾的生活。

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

 

蓋碗的由來及使用技巧

  蓋碗由碗身、碗托、碗蓋三部分組成,也叫“三才碗”,明清時期非常流行。所謂“三才”,指的是天、地、人:碗蓋在上面,叫做“天”;碗托在下面,叫做“地”;碗身居于中間,叫做“人”。從這樣一副茶具中,人們可以體味出古代哲人“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思想。

  1.蓋碗的由來

  關(guān)于蓋碗起源,起源于唐之論,大體論據(jù)是出自唐人《資暇錄》卷下《茶托子》條載:“建中蜀相崔寧之女以茶杯無襯,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撫啜而杯傾,乃以蠟環(huán)碟子之央,其杯遂定……人人為便,用于世。是后傳者更環(huán)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狀焉。”

▲唐法門寺琉璃托盞

  相傳唐德宗建中年間,西川節(jié)度使崔寧之女喝茶的時候,因為原來的茶杯沒有襯底,常常燙著手指,于是打算想個辦法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她拿出一個碟子,把茶杯放在上面,端著碟子喝茶,這樣就燙不著手了。不過,茶杯還是容易傾倒,幾經(jīng)試驗,她終于發(fā)現(xiàn)蠟可以固定茶杯。這便是最早的茶船。

▲古代各式蓋碗

  后來茶船改用漆環(huán)來代替蠟環(huán),人人稱便。到后世環(huán)底做得越來越新穎,形狀百態(tài),有如環(huán)底杯。一種獨特的茶船文化,也叫蓋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區(qū)誕生了。

  今天人們使用的蓋碗,即是崔小姐發(fā)明的茶托子的改良形式。蓋碗茶不講繁文縟節(jié),無論是在人聲嘈雜的茶鋪,還是在裝飾精致的雅室,捧一盞蓋碗茶,用茶蓋輕撥茶湯,總有馥郁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2.蓋碗使用小技巧

  注水量:茶葉投置到蓋碗后,入水只要水蓋過茶葉即可,不能過多。入水時倒?jié)M蓋碗必燙手。調(diào)整蓋與碗邊的出水縫隙,在不用濾網(wǎng)時尤其重要。

  倒茶手法:拿蓋碗的手勢不偏不歪,手指放在口沿上,沿著公道杯慢慢向下讓茶水緩緩流出,茶水就不會觸到手。如果蓋碗拿偏了,茶水會沿著斜的位置流水,就極容易燙到。

  3.使用蓋碗的禮儀

  除了泡茶、出水時間上的控制需要慢慢習(xí)得,用蓋碗喝茶時的禮儀也需注意。坐姿要端正,頭和嘴不前伸,也不能低頭。不能拿掉上面的蓋子,也不能用嘴吹飄在上面的茶葉,而是左手拿起茶碗托盤,右手抓起蓋子,輕輕地“刮”幾下,可撇去浮起的茶葉等物。然后將茶蓋呈傾斜狀,送到嘴邊,一口一口地慢慢飲,不能有聲音。

  另外,蓋碗還有另外一個禮節(jié)也要特別注意:客場時不能撇浮茶——那是暗示主人的茶不好。凡深諳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別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以杯、壺泡茶,不利于察色、觀形,亦不利于茶湯濃淡之調(diào)節(jié)。蓋碗不僅解決了以上所有問題,并且適用于泡任何茶類,甚至被茶界人士稱為“萬能茶具”。所以想要品一杯好茶,蓋碗才是不二之選。

  4.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

  通常來講,蓋碗的碗蓋比碗口略小,呈倒扣的圓弧形。因蓋緣和碗口緊密相接,中間沒有縫隙,因此蓋碗不僅可以保持茶湯的溫度,還可以保留茶的香氣。碗身口大且外敞,打開碗蓋,茶湯的色澤、茶葉的顏色即可盡收眼底。置于碗身下面的碗托,既能起到隔熱作用,也可以令蓋碗的整體造型美麗而典雅。

  魯迅先生曾在《喝茶》一文中提到“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于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庇蒙w碗喝茶,一定要趁熱喝完,不能久浸,才能享受到鮮爽的茶香和甘醇的口感。我們也可以把蓋碗當(dāng)作泡茶的茶具,代替紫砂壺來使用,它出水快、散熱快,和紫砂壺相比起來,茶湯的香氣和味道都略有不同。

找到約9條結(jié)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