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關(guān)于茶的文化

找到約7,038條結(jié)果 (用時 0.043 秒)

關(guān)于茶的文化:茶,是通往心靈的飲料!

茶者,養(yǎng)生之仙藥,延齡之妙術(shù)也”

在距今八百多年前,日本茶祖榮西禪師曾賦予茶最美好的神奇功效。

如果您想青春永駐,您渴望長命百歲,那就端起您面前的這碗來自中國的茶吧!


茶者,可健身,可清心,可雅志,可怡情。一杯好茶,不僅可以康健我們的身體,更能愉悅我們的心情。



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常常不會認(rèn)識到生命無常,人生苦短。卻喜歡沉浸在過往事件的無奈和憂傷之中。

當(dāng)你憂郁苦悶之時,我們的心也似乎被不明物件,強行堵塞。不敢大力呼吸,生怕更深的觸痛。

我們并沒有很好的辦法,安放我們暴躁、憂傷、郁悶、糾結(jié)等情緒。我們會發(fā)現(xiàn)年齡越大,我們就越不開心??v然偶爾的歡笑,也是苦中作樂,強顏中夾雜淡淡憂桑。


茶,獨品得神。

我們嘗試能借助這杯茶,來撫慰我心憂桑。靜心,專注的沖泡一杯茶:備器,擇水,侯湯,點茶,靜品。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無不需要你內(nèi)心澄凈,安然當(dāng)下。也只有這樣的時刻,你才能如此真實的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內(nèi)心的喜悅,抑或是憂傷,都真實而深刻的在那里。


茶,從來不是讓你忘記,而是讓你更好的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

茶道,亦從來不是讓你的煩惱消失,而是在不完美的生活里,尋求片刻的完美。在人生道路之上,若您能領(lǐng)悟茶的智慧,她便最能給予你溫暖的慰藉和前行的力量。



茶,是可通往你內(nèi)心的飲料。茶樣的溫暖,茶樣的怡情。

茶,猶如在白雪皚皚的蒼茫大地,內(nèi)心的空無,卻被石縫里透露出的青青草色所打動。


我想,借助研修茶道的過程,你一定也能找到這般的經(jīng)驗和感受:


一飲滌昏昧,情思爽朗滿天地;

二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茶飲三道,煩惱皆消。

茶可入心,茶可雅志。

一杯茶重拾一份平和喜悅的美好情懷。茶,難道不是通往我們內(nèi)心,洗滌我們心靈的最佳飲料?



茶道,如何能實現(xiàn)我們的身體和我們心靈的連接呢?如何借助茶湯,這一碗平凡而又神奇的水,讓我們每個人可以真實的面對和接納我們內(nèi)心滋生的各種情緒。比如糾結(jié)、煩惱、憤怒、憂傷、困惑、迷茫、失望、落寞,甚至歡喜、愉悅、期待、幸?!?/span>茶道也許和瑜伽有些類似,但又不完全一樣。
茶道的過程,是你去清晰面對自己意識的過程。茶道的過程,也是你客觀接納你身體反應(yīng)的過程。
茶道的智慧,是你的身體與意識對話的的智慧。茶道的智慧,也是你的意識和身體相互接納的智慧。



借助茶道修行的過程,一個人通過對每一個茶道動作的精益求精,對茶道環(huán)境的理解和布置,對茶道流程的關(guān)注和反復(fù)練習(xí),尤其是對茶湯入口之后,在喉吻身心的種種觀照。


當(dāng)這種自己的大腦對身體的觀照,成為一種習(xí)慣之后,也許您就能明白,所謂世間發(fā)生的種種事件,在你身體的感受,亦如同一杯茶在你身心的種種感受。比如聽到悲哀的事情,心里會發(fā)堵、會疼痛,當(dāng)你的大腦不去思考或者想通了之后,你的這種疼痛的感覺也會減輕,甚至消失。又比如當(dāng)你聽到快樂的事情的時候,你會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縱然此刻屋外陰雨綿綿也是充滿了各種詩情畫意。


其實任何一件關(guān)乎你或者你在乎的事情,在你的身體里,都會有情緒的積壓或者直接的反應(yīng)。道家養(yǎng)生認(rèn)為,我們要活著像一個孩子,悲而不傷,就算非常悲傷的事情,當(dāng)時哭完也就完了。這也是一種不讓自己不良的情緒,在你的身體里積壓的表現(xiàn)。


所以,借助茶道的過程,對自己的身心的情緒和意識,作自我的感受,并能接納之??v然是一些被誤會、被拋棄、被傷害,也能如同一個孩子哭了一場般,在茶道的過程中,學(xué)會省視自己的這些情緒,并釋放之、接納之。



所以說,茶道的智慧,本沒有他法。通過茶道的過程,用自己的意識觀照自己的身體,釋放和接納自己積壓的種種情緒,然后將這些情緒轉(zhuǎn)化成正面積極的力量,幫助自己靈魂的圓滿趨向。通過茶道的智慧,讓自己擁有一顆平和、淡定、積極、樂觀的心,徜徉在當(dāng)下紛繁蕪雜的世界里,愉悅前行。

今生別無所求,只愿可以永遠(yuǎn)浸潤在茶中,任心靈幸福的舒展……



  一旦每天都有茶喝,不只百病不侵,而且精神颯爽,因此對于茶葉有身心的助益我是深信不疑的。


  有時候不能靜定下來喝茶,只能因地制宜,以熱開水泡大杯茶,但覺有茶就好。如果是在家,從早到晚,日飲百杯,對我也是常事。茶對我不只是水、是飲料,也是日常保健的藥。


  茶在中國,最早不是飲用,而是藥用。最早關(guān)于茶的神效之傳說,是神農(nóng)氏愛民如子,為了救治百姓的病,親自采藥,遍嘗百草。


  有一次,神農(nóng)氏嘗了一種青綠色的滾山珠中毒,昏死在樹下,樹的汁液滴入他的口中,因而得救。那棵樹就是茶樹,神農(nóng)從此發(fā)現(xiàn)茶有解百毒的神效,采藥時常攜帶茶葉隨身,每次中毒都靠茶來解毒。 最嚴(yán)重時,神農(nóng)氏曾一天中毒七十二次,全依茶渡過險關(guān)。


  還有一個傳說,神農(nóng)有一天在野外以釜鍋煮水,一片葉子落入水中,芳香四溢,神農(nóng)喝了之后,發(fā)現(xiàn)了茶的神效。


  最后,神農(nóng)嘗到一種劇毒的植物叫“斷腸草”,連茶也不能解,就喪命了。


  神農(nóng)與茶的傳說,記載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里。這本書作于秦漢年間,因此至少在戰(zhàn)國時代,我們的老祖先就知道喝茶,以茶作藥了。


  茶,起先是用于藥,慢慢從醫(yī)療的功效轉(zhuǎn)到精神的層面


  東晉時代,以“聞雞起舞”留名青史的志士劉琨,在給侄兒的信中說: “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黃芩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潰悶,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劉琨每次有郁卒之氣,都仰賴茶的效用,我們或可以想見,他在天色微明之際,舞劍之前,先飲“真茶”一杯的情景。


  由于茶可以治體中的潰悶,才逐漸與禪的修行結(jié)合,因為與修行結(jié)合,飲茶才提升了藝術(shù)與生活的境界。


  關(guān)于茶與禪的結(jié)合也有一個傳說: 達(dá)摩祖師東來中國,在少林寺面壁,誓言無眠禪定九年,以警醒世人,但到第三年就常打瞌睡,羞憤的達(dá)摩遂把眼皮撕下來丟在地上,結(jié)果地上長出一棵樹,雙葉并生,有如眼皮,弟子們采了葉子來飲用,發(fā)現(xiàn)能益神醒腦,就開始了禪寺飲茶之風(fēng)。


  傳說當(dāng)然是無稽之談,達(dá)摩祖師何許人也!然而,在唐朝的禪寺飲茶之風(fēng)大盛,則是真的。莫說趙州禪師“吃茶去!”的公案流傳千古,降魔大師教禪時也要弟子喝茶省睡。


  百丈禪師設(shè)立《叢林清規(guī)》時甚至設(shè)茶座、茶頭,有的大寺院光是泡茶的茶座就有十幾個。


  紫砂壺則是禪僧云水行腳時,為了便利隨身攜帶而發(fā)明的。歷代寺院附近都是名茶產(chǎn)地,每年春天在寺里“斗茶”提升了茶的品質(zhì)……這都說明了茶與禪有不可分的關(guān)系,但這是后話,我們再回到茶的功效來吧!



  漢代《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睡、輕身、明目。


  漢代《神農(nóng)食經(jīng)》:“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p>


  東漢神醫(yī)華佗的《食論》:“苦茶久食,益意思?!?/p>


  梁代陶弘景《雜錄》:“苦茶輕身換骨。”


  唐代《唐本草》:“茗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令人少睡?!?/p>


  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唐代陸羽《茶經(jīng)》:“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jié)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從這些文獻(xiàn)里,我們就知道唐朝以前的人就認(rèn)識到茶的功效不少,不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氣、精神愉快,還可以減肥,增加思想的敏銳,甚至不輸于“醍醐與甘露”。


  唐代劉貞德把這些好處總合起來,稱茶有十德: 以茶散郁氣。以茶驅(qū)睡氣。 以茶養(yǎng)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 以茶嘗滋味。以茶養(yǎng)身體。 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養(yǎng)志


  宋代以后,對茶的研究也更深入了,我們舉一些典籍來看:


  宋代蘇東坡《茶說》:“濃茶漱口,既去煩膩,且苦能堅齒,消蠹。”


  宋代吳淑《茶賦》:“夫其滌煩療渴,換骨輕身,茶之利,其功若神?!?/p>


  明代顧元慶《茶譜》:“人飲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p>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李時珍到底是一代大師,在他的《本草綱目》里,首次提到茶的缺點,他說:“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p>


  清代黃宮繡的《本草求真》更進(jìn)一步說到,為什么虛寒血弱的人不能喝茶,他說:“茶稟天地至清之氣,得春露以培,生意充足,織芥滓穢不受,味甘氣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熱解毒,是以垢膩能降,灸眶能解,凡一切食積不化,頭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等服之皆能有效,但熱服則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久服瘦人。空心飲茶能入腎削火,復(fù)于脾胃生寒,萬不宜服?!?/p>


  這也是首先提出了“空腹不宜飲茶”的見解,以免傷害腎臟和腸胃。


  除了虛寒、血弱、空腹不能喝茶之外,茶是有百利的。在《舊唐書》宣宗紀(jì)里有一則記載:


  東都進(jìn)有一寺僧,年一百三十歲,依然身體健康,精力旺盛。唐宣宗知道了,很覺奇怪,傳他進(jìn)宮去問:“你如此長壽健康,是不是吃了什么仙丹妙藥?”老僧答道:“臣少也賤,素不知藥性,唯嗜茶,凡屬至處,惟茶是求,或飲百碗不厭。”


  一天喝一百碗茶,活到一百三十歲,這使我想起蘇東坡的兩句詩:“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p>


  由于飲茶的這種神效,日本“茶祖”榮西禪師到中國求禪法時,一邊研究佛法,一邊研究喝茶?;厝毡緯r,在行囊里帶了大量的佛經(jīng)和茶樹的種子。


  榮西返日后,把茶籽種在肥前(現(xiàn)佐賀縣)的背振山,同時把茶籽送給拇尾(現(xiàn)宇治縣)高山寺的明惠上人?,F(xiàn)在,佐賀的嬉野茶和宇治的“玉露茶”都是日本名茶,可以說是歷史悠久。


  榮西對日本茶道的貢獻(xiàn)除了帶回茶籽,還寫了一冊《吃茶養(yǎng)生記》,可以說是日本茶的理論先驅(qū)。他一開頭就說: “茶也,養(yǎng)生之仙藥也,延齡之妙術(shù)也。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人倫采之,其人長命?!?/p>


  榮西禪師把茶說得更神奇了,說是只要能長出茶的山谷,那個地方一定有神靈守護(hù),而能采茶吃的人,一定能長命。他不只這樣相信,還這樣實踐,當(dāng)時曾親自用茶葉治好大將軍源實朝治久治不愈的糖尿病。


  榮西禪師說:“貴哉茶乎!上通諸天境界,下資人倫矣!諸藥各為一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p>


  自此,喝茶風(fēng)氣在日本也為之大盛,但這時日本茶道只在寺院流行,有藥用傾向,一直到四百年后千利休提出“和靜清寂”,茶道才算大備。


  日本名僧明惠上人,也倡導(dǎo)茶有十德之說,我們可以和前述劉貞德的十德互相參看:

  一、諸天加護(hù)。二、父母孝養(yǎng)。

  三、惡魔降伏。四、睡眠自除。

  五、五臟調(diào)利。六、無病息災(zāi)。

  七、朋友和合。八、正心修身。

  九、煩惱消減。十、臨終不亂。


  明惠上人的十德雖然宗教性強,卻不免偏于形上,許多是“想當(dāng)然耳”。



到了近代,茶的研究更科學(xué),功效也更明確清晰,除了古人所知的功效,還有防治壞血病、抗癌的功能,還能治療糖尿病、胃腸炎、黃疸型肝炎、皮膚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等,甚至還可以防治輻射的傷害哩!


飲茶的功效如此,不喝茶的人損失可大了。


但是,喝茶的人如果老是想到功效,那境界就低了,茶給我們身心的利益可以說是“猶其余事”。正如鈴木大拙說的:“茶與禪之所以相通,全在一個純字?!?純的心喝純的茶,是最好的。

黃庭堅曾在一只茶碾上寫過《茶磨銘》,是我時常寫在茶罐上的句子:

楚云散盡,燕山雪飛。

江湖歸夢,從此祛機。

關(guān)于茶的文化:白茶怎樣泡,味道更好



?根據(jù)不同品類,不同年份,不同用具,白茶的沖泡方法不盡相同,趕緊來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吧?。?/span>


不同品類,不同泡法

貢眉或壽眉皆以茶葉為主,其形粗放,盡顯古樸之風(fēng)。其靚麗之處有三:其茶湯深紅美艷,其滋味醇厚濃郁,其功效較為卓越。所以,沖泡白茶,可用沸水,而且可以多泡一會,這樣就會充分享受到最美的部分。


不同年份,不同泡法

新茶的泡法:新茶往往較嫩,干茶觀感也新艷,所以最好淺泡,出水盡量快一些,這樣能品到新茶之純美。




老茶的泡法:品飲老白茶,宜用大肚紫砂壺,80度水溫,耐心等待1分半鐘出湯。如果能使用福鼎泉水泡制,再好不過。寬敞的大肚壺能使芽葉盡情舒展,將葉面和芽頭上披著白毫的滋味充分散發(fā)。過程顯得生機無限,意趣盎然。股股香氣沁人心脾,蜜韻自然甘醇,是茶本質(zhì)的香氣。



不同茶具,不同泡法


杯 ?泡:取5g白茶用90度開水先溫潤聞香再用開水直接沖泡,一分鐘后就可飲用。


蓋碗泡:取3g白茶投入蓋碗,用90度開水溫潤聞香,然后像功夫茶泡法一樣,第一泡45秒以后每泡延續(xù)20秒,這樣就能品到十分清新的口味。




小壺泡:取7-10g白茶投入壺中,用90度開水溫潤后用100度開水燜泡,45-60秒就可以出水品飲,這樣可以品到清純中帶醇厚的品味。




壺泡:10-15g的白茶投入壺中直接用90-100度開水沖泡,喝完直接加開水燜可以從早喝到晚,味道特別醇厚和清爽。因為白茶冷飲更好喝,并且絕不傷害身體。



來源:網(wǎng)絡(luò)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關(guān)于茶的文化:淺談唐代渠江落薄片產(chǎn)地及安化宋代以前茶葉歷史

前言


“渠江薄片”茶最早記載在唐代(856)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中:“潭州茶、陽團(tuán)茶(粗惡),渠江薄片茶(有油、苦、硬)……以多為貴。”?


公元935年五代十國時期,蜀毛文錫《茶譜》載:“潭邵之間有渠州,中有茶……"又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再次記錄了“渠江薄片”這種唐代名茶。這也是以后各種書籍引用“渠江薄片”這一唐代名茶的出處所在。


“渠江”為地理名,明末哲學(xué)家方以智所著《通雅》中記載:“渠江之薄片……此唐宋時產(chǎn)茶地及名也?!?/strong>


但是渠江薄片產(chǎn)地是四川還是湖南?唐代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五代毛文錫《茶譜》雖載有產(chǎn)地,但因是唐代地名,由于時代的變遷,后人在解讀方面多有歧義,這為以后“渠江薄片”產(chǎn)地之爭埋下了伏筆。


▲圖3:引用“原鄉(xiāng)山人”先生《膳夫經(jīng)手録·茶》截圖


▲圖6:引用“原鄉(xiāng)山人”先生《毛文錫·茶譜》截圖


02

四川、湖南兩地三縣“渠江薄片”之說的由來


1、 四川渠江薄片之說。


?宋代吳淑的《茶賦》事類賦卷十七·飲食部·茶:“渠江薄片,《茶譜》曰:渠州薄片,一斤八十枚”。該書寫于北宋初期,吳淑認(rèn)為渠江薄片產(chǎn)于四川渠州即今渠縣。


明朝末年諸生劉源長,大約在清康熙八年(1669)前后著有《茶史》一書,書端題名稱“八十老人劉源長介祉著”?!恫枋贰分杏涊d:“薄片,產(chǎn)渠江今順慶府渠縣,漢曰:‘宕渠’,后魏曰:‘流江’,疑是渠江”


1987年薛德炳在《茶葉通報》上發(fā)表的《渠江薄片產(chǎn)何處》上說:"1984年陳椽編著的《茶業(yè)通史》和1985年著的《中國名茶研究選集》中載:'渠江產(chǎn)薄片。渠江即今渠縣廣安一帶'(分別見原書末253頁和35頁)"。


陳椽教授沿襲了吳淑《茶賦》與劉源長《茶史》關(guān)于渠江薄片產(chǎn)于四川渠縣的觀點。不過,陳緣教授在這之前的1977年關(guān)于渠江薄片產(chǎn)地的觀點完全不一樣。


2、湖南安化渠江薄片之說。


毛文錫《茶譜》:“潭、邵之間有渠州,中有茶,而多毒蛇猛獸。鄉(xiāng)人每年採擷不過十六七斤 ,其色如鐵 ,而芳香異常, 烹之無滓也?”。又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


有專家學(xué)者認(rèn)為,?潭、邵之間有“渠州”是抄錄有誤,“渠州”應(yīng)該是渠江。渠江為安化資江一級支流。


清趙學(xué)敏《本草綱目拾遺·卷6·木部》介紹安化茶中說:《湘潭縣志》載∶《茶譜》有“潭州鐵色茶”,即安化縣茶也,今京師皆稱“湘潭茶”。有專家學(xué)者認(rèn)為,渠江薄片就是“潭州鐵色茶”,即安化茶。


1977年陳緣于安微農(nóng)學(xué)院編寫,并于1982年再改的《茶葉通史》255頁上載:"渠江產(chǎn)薄片。渠江即今湖南新化、溆浦、安化一帶"。


1983年《茶葉通訊》04期,王威廉的《湖南資水流域 ?唐代的產(chǎn)茶地_益陽團(tuán)茶校訂》,論證了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中“潭州茶、陽團(tuán)茶(粗惡),渠江薄片茶(有油、苦、硬)……以多為貴?!?/strong>


中的“潭州茶陽團(tuán)茶”即為“益陽團(tuán)茶”,文中引用并認(rèn)同了周靖民關(guān)于“渠江薄片茶”產(chǎn)地即為安化渠江的觀點。


周靖民是一位從事茶葉事業(yè)及其研究幾十年的老專家,1987年,周靖民編《陸羽茶經(jīng)校注》,他認(rèn)為唐代渠江薄片產(chǎn)地就是今安化渠江。“渠江主要流經(jīng)安化縣的渠江鎮(zhèn),源于新化縣西北雪峰山麓,經(jīng)溆浦在安化縣渠江鎮(zhèn)流入資江”。


1995年,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茶葉研究所程啟坤、姚國坤教授,在當(dāng)年《農(nóng)業(yè)考古》第二期雜志上發(fā)表了《論唐代茶區(qū)與名茶》,認(rèn)為“安化、新化為唐代重點產(chǎn)茶地,渠江薄片在今湖南安化、新化”。

2010年,劉祖生、劉岳耘主編的《中國茶知識千題解》,依據(jù)了周靖民、程啟坤、姚國坤對渠江薄片產(chǎn)地確定的觀點,并進(jìn)一步闡述了“渠江,即今湖南省安化縣連里鄉(xiāng)的渠江,源于新化西北雪峰山麓,經(jīng)溆浦而安化入資江,唐五代時,安化地屬潭州,新化地屬邵州,均未建縣,故謂譚邵之間”。


3、湖南新化渠江薄片之說。


2008年,新化蔣幸東、陳曉陽、陳建華、陳建明的《唐代名茶——渠江薄片原產(chǎn)地之考證》認(rèn)為渠江薄片產(chǎn)于新化縣境內(nèi)“奉家、雙林、長峰、古臺山一帶”。?


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及毛文錫《茶譜》中“渠江薄片”,要么是四川渠縣,要么是湖南安化或新化(新化與安化,唐末五代都稱梅山,在此不再單列說明),只能是一處產(chǎn)地!目前,二地三縣都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證據(jù)!并且已有的證據(jù)常被人詬病。


03

? ? ? 為什么否認(rèn)四川“渠江薄片”說之理由?? ? ? ? ? ? ?


先說宋代吳淑的《茶賦》對渠江薄片介紹:“渠江薄片,《茶譜》曰:渠州薄片,一斤八十枚”。

? ? ?

▲渠江薄片


《茶賦》所說的《茶譜》,就是毛文錫撰寫的《茶譜》。?查毛文錫《茶譜》所有版本,僅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之說,并單列一條。


而《茶賦》所說“渠州薄片”的依據(jù)從何而來?原來《茶譜》中有另一條“潭、邵之間有渠州,中有茶,而多毒蛇猛獸。鄉(xiāng)人每年採擷不過十六七斤 ,其色如鐵 ,而芳香異常, 烹之無滓也 ”。


《茶賦》引用了潭、邵之間有“渠州”這地名,認(rèn)為這“渠州”就是四川渠州,而渠州下屬的渠縣在唐代又稱渠江縣。


唐末五代時期,“?潭、邵之間”是指古梅山地區(qū)。

毛文錫《茶譜》中“鄉(xiāng)人每年採擷不過十六七斤”的鐵色茶,其范圍是“?潭、邵之間”,即唐代的潭州和邵州之間。?而后唐至五代時期,“潭、邵之間”是指梅山地區(qū)。安化、新化二縣在建縣(1072)以前稱“梅山”。


《忠肅集》卷《直龍圖閣蔡君墓志銘》、《肇域志》、道光《寶慶府志》載:“潭、邵間所謂上下梅山,其地千里,馬氏以來,瑤人據(jù)之,號莫瑤。”因而《茶譜》中這個潭邵之間有“渠州”一定不是四川渠州!更不是四川渠江!

?

毛文錫《茶譜》中潭、邵間的“鐵色茶”(鐵色茶為安化另一種唐代名茶,另會撰文介紹)是一種茶名,這種茶的特點:其色如鐵,少而精,食之無滓,為一種散茶芽尖類,產(chǎn)量少而質(zhì)上乘。


而《茶譜》中的“渠江薄片”這種茶的特點,在《膳夫經(jīng)手錄》中的介紹為:產(chǎn)量多且貴(多和貴),有油、苦、硬,為一種緊壓團(tuán)茶類。?毛文錫在介紹這二種茶名時,中間還介紹了南平縣(狼猱山,茶黃黑色,渝人重之,十月采貢。)茶,以及容州(黃家洞有竹茶,葉如嫩竹,土人作飲,甚甘美。)茶。

??

另《膳夫經(jīng)手錄》與《茶譜》二本典籍中,根本沒有“渠州薄片”這種茶名。而吳淑《茶賦》將《茶譜》中的潭、邵之間“渠州”鐵色茶與“渠江薄片”茶,二者合二為—,組成“渠州薄片,一斤八十枚”之說,這顯然篡改了原作。


?由此知之,吳淑《茶賦》認(rèn)定渠江薄片就是“渠州薄片”,是引用有誤!


再說劉源長在《茶史》一書中,對渠江薄片產(chǎn)地介紹是“神泉、獸目、小團(tuán)、綠昌明(名亦見建茶內(nèi)載原始),產(chǎn)東川,今順慶府,元曰:‘東川’;薄片,產(chǎn)渠江今順慶府渠縣,漢曰:‘宕渠’,后魏曰:‘流江’,疑是渠江?!?/strong>


▲神泉

?

四川渠江,是長江支流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也稱渠河,古稱“潛水”,又名宕渠水。


兩晉(266-420)時稱巴江、巴水。據(jù)酈道元(466或472—527)《水經(jīng)》記載:“潛水出巴郡宕渠縣,南入(長)江”,《漢志》亦記:巴郡宕渠縣“潛水西南入江”。宋以后定名為渠江。

劉源長本人一定清楚這條漢曰“宕渠”,后魏曰“流江”的河,宋以后才定名為渠江。因此劉源長在《茶史》中特載明“疑是渠江”,“疑”就是懷疑!這就是說劉源長本人也不敢肯定渠江薄片產(chǎn)自四川順慶府。


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是一部記載宮廷膳食的書籍,在茶葉一章節(jié)中,是按照消費群體及飲茶口味、適宜人群分別歸類介紹各種產(chǎn)地名茶。


“潭州茶、陽團(tuán)茶(粗惡)、渠江薄片茶(由油苦硬)、江陵南木香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已上四處,悉皆味短而韻卑。惟江陵、襄陽,皆數(shù)千里食之。其他不足記也”。

?

江陵,又名荊州城。唐上元元年(760)設(shè)置南都,以荊州為江陵府,治所在江陵,今湖北荊州。轄地相當(dāng)今湖北荊州、枝江、潛江、荊門、當(dāng)陽縣部分地區(qū)。

襄陽,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唐武德四年(621),改郡為州。貞觀初年置山南道,治所在襄陽城內(nèi)。五代時期屬山南道(實即山南東道)襄州。?


▲唐代十道圖


施州在北周建德三年(574年)設(shè)置,治沙渠縣(隋改清江縣,今湖北恩施市)。唐朝轄區(qū)約今湖北省建始、五峰等縣以西地。五峰縣與湖南常德石門縣相鄰。


從唐代“惟江陵、襄陽,皆數(shù)千里食之”這一茶葉消費群體區(qū)域來看,當(dāng)時的渠江薄片屬一種本地產(chǎn)銷。??


1992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學(xué)家陳宗懋任主編,程啟坤教授、俞永明教授和王存禮副編審任副主編的?《中國茶經(jīng)》中認(rèn)為渠江薄片等四種茶名:“惟江陵、襄陽,皆數(shù)千里食之。”是一種本地產(chǎn)銷,即包括今長沙周圍和湘 、 鄂、川 、黔接壤區(qū)域,即湖南、湖北范圍,從而排除了渠江薄片產(chǎn)于四川渠縣的可能性。


▲陳宗懋主編《中國茶經(jīng)》


《膳夫經(jīng)手錄》中?“潭州茶……,以上四處,悉皆味短而韻卑”這一句,高度概括了“潭州益陽團(tuán)茶、渠江薄片茶、江陵南木香茶、施州方茶”四種唐代茶名的相同特點。


這是一方山水的人們,因地域條件類似、制法相同、飲茶習(xí)俗相近,而形成相同口感的茶。由此,進(jìn)一步說明了渠江薄片產(chǎn)地只可能在兩湖之間。

?

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jīng)》又說:“神泉小團(tuán),產(chǎn)于東川(現(xiàn)在云南東川);?昌明茶、獸目茶產(chǎn)于綿州四劍閣以南、西昌昌 明神泉縣西山(現(xiàn)四川綿陽安縣、江油)”?。


這不僅否定了劉源長《茶史》中關(guān)于渠江薄片產(chǎn)于渠州之說法,而且也否定了“神泉小團(tuán)、昌明茶、獸目茶”產(chǎn)于四川順慶府東川的說法。


《茶史》成書于清康熙八年(1669)前后,該書公開刊行不到四十年,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永瑢、紀(jì)昀主編的《四庫全書總目》就對該書有評價:“卷端題名自稱曰八十翁,蓋暮年頤養(yǎng),故以寄意而已,不足言著書也”。


查遍四川渠縣產(chǎn)茶歷史, 宋、元、明、清到民國再到現(xiàn)在,一直都不是茶葉的主產(chǎn)區(qū),歷史上四川渠縣也無茶葉特產(chǎn)之記載,又豈能在唐末五代時期突然出現(xiàn)盛產(chǎn)茶葉呢?


綜上所述, 渠江薄片并非由四川渠州所產(chǎn)!


04

在明嘉靖年間,崔桐《崔東洲集》最早記載安化渠江茶


明嘉靖年間,辰沅兵備崔桐(1477-1556),征剿平定安化山寇后,從安化回溆浦途中,乘舟沿資江逆流而上,進(jìn)入渠江(連里),并在當(dāng)?shù)匾皇嫘辙r(nóng)家中寄宿一晚,寫有一首《連里道中》:


渠江舍舟趨蓮里,草間深入依山岻;


登登漸高路盈尺,飛藤叢棘刺人耳;


噴泉淙淙亂石斑,突兀臥木橫道間;


失腳愁落溪百丈,夾面仰看天一彎;


有時下輿度危磴,苔滑仍防踏不正;


左持右翼步蹜蹜,一險百慮心始定;


日落聊宿舒老家,觧衣張榻烹新茶;


摘柑侑酒問風(fēng)土,面熱頓失天之涯;


明朝更發(fā)豈辭苦,百里崎嶇入溆浦。


嗚呼!吾輩乘軒食肉尚艱辛,奔逐更有塵下人。


《連里道中》收集在崔桐《崔東洲集》中,?安化縣志中對崔桐及平定山寇之事有記載。同治《安化縣志·卷之未·雜說》介紹崔桐:“《江南通志》:崔桐海門人,正德中湖廣參議,備兵辰沅,平安化山寇,賜金幣”。


同治《安化縣志·卷之十二·宦績》又載:“李繼祖,臨安人,嘉靖間任,才精練,政寬平。巢冠李萬堯,劫掠橫行,督兵擒捕,反致讒誣,詞白當(dāng)?shù)?,即解祖而去?/strong>。


當(dāng)時,崔桐在渠江烹的新茶是一種散茶,或為一種芽尖。為什么不是渠江薄片?這與明太祖朱元璋有關(guān)。在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廢除唐、宋、元時期的鳳團(tuán)茶,改芽茶為貢茶。


唐、宋時期,社會上主要流行團(tuán)茶、餅茶、片茶等緊壓茶,安化也不列外。?


劉源長《茶史》載:“獨行靈草、鐵色茶、綠芽、片含、金名產(chǎn)潭州,今長沙府,唐曰:“潭州,有湘潭縣亦產(chǎn)茶”。


▲獨行靈草


清人江昱(1706~1775)《瀟湘聽雨錄》說“湘中產(chǎn)茶,不一其地,安化售茶湘潭,即名湘潭(京師稱為湘潭茶),極為行遠(yuǎn)。邑土產(chǎn)推此為第一”。


江昱《瀟湘聽雨錄》說,安化茶就是湘潭茶;劉源長《茶史》說,唐代湘潭產(chǎn)茶,湘潭茶就是潭州茶!綜合他們倆人之觀點,安化茶就是潭州茶。安化在唐代就產(chǎn)茶!


因此,王存(1023~1101)、曾肇等共同編修的《元豐九域志》,其中介紹荊湖路·南路·潭州土貢,有“葛三十匹,茶末一百斤”。


潭州包括當(dāng)時長沙縣、衡山縣、安化縣、醴陵縣、攸縣、湘鄉(xiāng)縣、湘潭縣、益陽縣、瀏陽縣、湘陰縣、寧鄉(xiāng)縣。該書于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1078~1085)成書,安化土貢茶末當(dāng)屬其中。這種土貢茶末就是一種鳳團(tuán)茶!


▲荊湖路·南路


茶末一百斤,是指鳳團(tuán)茶一百斤。?“茶末”?或? “ 末 茶 ”之名,?元朝王禎《 農(nóng) 書 》解釋為:?“ 末茶是先焙芽令燥,入磨細(xì)碾而成 ?!?/strong>


另明朱權(quán)著《茶譜》中也有解釋:“蓋羽多尚奇古,制之為末,以膏為餅。至仁宗時,而立龍團(tuán)、鳳團(tuán)、月團(tuán)之名,雜以諸香,飾以金彩,不無奪其真味?!?/strong>


“渠江薄片”是一種片茶。


片茶在唐代稱為臘面茶或鳳團(tuán)茶 ,有的地方稱為研膏,屬團(tuán)茶和餅茶一類。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茶之品,莫貴于龍鳳,謂之團(tuán)茶,凡八餅重一斤。 慶歷中蔡君謨?yōu)楦=忿D(zhuǎn)運使,始造小片龍茶以進(jìn),其品絕精,謂之小團(tuán),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直金二兩”


“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比“一斤二十餅”的小片龍團(tuán)茶,還要小而薄,按常理應(yīng)該行銷上層社會, 為什么在元代及以后就消失了呢?這是因為渠江薄片造法不精,其茶“由油、苦、硬,味短而韻卑?!?/p>


最終沒有成為朝庭貢品或為朝庭所棄,僅“江陵、襄陽,皆數(shù)千(有人認(rèn)為是‘十’字之誤)里食之”。同時,渠江薄片因生產(chǎn)成本高,在宋以后就不再生產(chǎn)了,而改制葉茶即散茶。


【瀟湘茶史】《考證》一文說:“渠江薄片產(chǎn)于唐朝時期至宋代,此后未見有關(guān)渠江薄片的記載,渠江薄片從此失傳”。


元代以后,渠江薄片茶因味短而韻卑,無法進(jìn)入上層消費群體而遭淘汰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到了元代,蒸青工藝技術(shù)進(jìn)一步完整,其產(chǎn)品從唐、宋的大餅茶到小龍團(tuán),由團(tuán)茶到葉茶已成為社會時尚,渠江薄片改為了散茶或其它品種。


元代王禎在《農(nóng)書》中對當(dāng)時制蒸青葉茶工序,說得很具體。他說:“采訖,以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攤,乘濕略揉之,入焙,勻布,火焙令干,勿使焦,編竹為焙,裹蒻復(fù)之,以收火氣。茶性畏濕,故宜蒻收藏者,必以蒻籠剪蒻雜貯之,則久而不浥。宜置頓高處,令常近火為佳”(見卷十《百谷譜》)。


元代這個蒸青茶的工藝類似于我們今天的黑茶制作,其中僅少了“殺青”和“發(fā)酵”的工藝,就是安化農(nóng)村偏遠(yuǎn)山區(qū)的老農(nóng)自家制作掛在火坑上的煙熏茶。


到了明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完全廢除了唐、宋、元時期的鳳團(tuán)茶,改芽茶為貢茶。


明代何孟春(1474-1536)《 馀 冬 序 錄 摘 抄 內(nèi) 外 篇 》 記載 :??“ 國初建寧所進(jìn),必碾而揉 之,壓以銀板,為大小龍團(tuán) ,如宋蔡君謨所貢茶例, 太祖(朱元璋)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tuán),一照各處,采芽以進(jìn) 。 ”


這里就已經(jīng)很清楚的說明,在明代以前,社會上主要流行團(tuán)茶、餅茶、片茶等緊壓茶。到了明代,朱元璋認(rèn)為太“ 重勞民力 ”,才下令 “ 罷造龍團(tuán) ”,改造芽茶以進(jìn)貢。

? ? ??

據(jù)明嘉靖《安化縣志》和談遷《棗林雜俎》中記載,明代安化貢茶的詳細(xì)名目:“御芽二十二斤”“長沙府安化縣芽茶二十二斤 ”


自明代開始,安化除了制作貢茶外,廣大茶農(nóng)改進(jìn)以前制茶工藝,重新大量使用粗老葉,生產(chǎn)價廉物美的黑茶,以此增加廣大人們?nèi)罕娛杖搿?/p>


嘉慶《安化縣志》卷之十一·風(fēng)俗·七載錄:“至于后鄉(xiāng),長江大河,上通寶慶、下通資江各都,產(chǎn)茶最多,遠(yuǎn)招引客”。到明萬歷年間,資江沿岸的渠江(神灣)、馬轡市、東坪、江南等地,其大的茶廠每天揀茶工(撿去茶梗)上千人,小的茶廠也有數(shù)百人”(引自明代林之蘭《明禁碑錄》)。

??
至嘉靖年間,辰沅兵備崔桐到渠江,而渠江薄片早已經(jīng)一、二百年沒有生產(chǎn)了。


05

安化資江(萸江)段為古時通溆浦要道


明代崔桐從安化資江舍舟入渠江去溆浦,途中并落宿在一舒姓農(nóng)家。那么唐代資江、渠江、溆浦一帶是否有舒姓?資江沿線一帶是否有茶的記載?特別是資江到渠江通溆浦,在唐代是不是一條古道?


1、安化地處荊楚腹地,稱荊湖之間,又稱荊巴之間。


宋熙寧五年建縣以前,安化稱梅山。古梅山地處在辰、鼎、邵、潭之間,又稱為“溪洞”之間。《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九十二《后周紀(jì)三》:“溪洞之地,隋、唐之世皆為州縣,著在圖籍”。?


所謂溪洞之地,隋、唐之世皆為州縣,著在圖籍。說白了就是古代梅山,其地即屬潭州,也屬鼎州、辰州、邵州等。


《全宋文·卷六三》中《宋大詔令集》:“勅潭邵等州管界梅山洞主首等:省本人奏……”這是公元977年翟守素征伐梅山時,其圣旨對梅山蠻的開頭稱謂。梅山為“潭邵等州管界”,這“管界”顯然就是割地。


同治《安化縣志卷之二·沿革 》進(jìn)一步對梅山其地來源進(jìn)行了細(xì)說:“今一、二都原割自益陽之資江鄉(xiāng)為之;三、四、五都割自益陽之東坪鄉(xiāng)為之。而《王志》(康熙縣志)、《趙志》(嘉慶縣志)乃云:北割益陽、武陵地為后五都。若以武陵與后鄉(xiāng)接壤即以為有割地,則桃源、沅陵、溆浦亦皆有割地矣。”?


一都即為今安化縣江南、龍?zhí)?鄉(xiāng))、冷市、小淹鎮(zhèn)。其中冷市、龍?zhí)吝B桃源縣;二都為今安化縣羊角塘鎮(zhèn),連常德市(朗州、鼎州、武陵為舊時稱謂);三都為今安化縣東坪、田莊、柘溪鎮(zhèn)。其中東坪、柘溪鎮(zhèn)連桃源縣;四都為今安化縣馬路、奎溪,通桃源,溆浦;五都為今安化縣渠江、煙溪、南金、古樓、平口。其中渠江、煙溪與溆浦接址。


小淹長樂(今屬滔溪鎮(zhèn))李氏族譜中載:“宋熙寧六年朝廷置安化(縣)廢資江(鄉(xiāng))隸焉,故吾族為安化人”。這句話的意思,開梅山之前,安化屬潭州益陽,長樂屬益陽資江鄉(xiāng)。


李氏族譜進(jìn)一步佐證了縣志關(guān)于安化割地之說的可靠性,這與江南鎮(zhèn)資福寺創(chuàng)建者、溈山密印寺三十三任主持智廣禪師(1023年密印持主持)碑上的記載相同。


▲李稱之宋熙寧六年


綜上所述,在唐末五代十國時期,今小淹、滔溪、江南三鎮(zhèn),原屬益陽資江鄉(xiāng);東坪、馬路、渠江等庫區(qū)鄉(xiāng)鎮(zhèn),屬東坪鄉(xiāng)無疑!東坪鄉(xiāng)割辰州地。


2、萸江為安化資江代名詞,古時為通義陵(漵浦)要道?。


資江又稱資水,在今湖南省中部?!端?jīng)· 資水》:“東北過邵陵縣之北?!?酈道元注:?“縣治郡下南臨大溪,水徑其北,謂之邵陵水……自下東北出益陽縣,其間徑流山峽,名之為茱萸江,蓋水變名也。”《太平御覽》 卷65引 《湘州記》 曰:?“資水一名茱萸江”。


茱萸江包含新化、安化縣段,舊時也稱“萸江”??滴跄晏罩渚庉嫛洞鬁可焦琶苡∷轮尽窌r,寧鄉(xiāng)密印寺當(dāng)家主持大梅與峰智禪師(曾任安化大福浮山寺主持,“大梅”俗指安化),寫了一首《萸江遠(yuǎn)侄和尚同訂溈志一日假還鳳林贈之以詩囑早就業(yè)》的詩,贈送參與修訂《溈志》的遠(yuǎn)侄和尚。


萸江遠(yuǎn)侄和尚這個稱呼,表明遠(yuǎn)侄和尚供職的地方為“萸江”,萸江為安化資江的代名詞。另清代詩人,學(xué)者陶必銓(1755-1805),因自己居住在安化小淹資江邊,就以萸江為號,稱萸江陶必銓。


遠(yuǎn)侄和尚回資江寺廟時,陶之典有可能一同陪來。陶之典有首《舟至麻溪》作于同一時期,詩中云:


有客上扁舟,曉發(fā)資江滸;


雙槳遠(yuǎn)煙鬟,江氣豁天宇;


回聽北塔鐘,隨風(fēng)落遙浦;


沿巖補蒼云,明鏡流青藪;


曲邃入溪阿,山深面墻堵;


水逼無峰陰,霧近多細(xì)雨;


長漢瀉懷間,雙壁開云戶;


沙盡石巉巉,疏鑿勞神斧。


麻溪處于現(xiàn)時的江南鎮(zhèn),為資江一級支流,從資江進(jìn)麻溪可直通舟筏到洞市,沿水而上風(fēng)景如畫。


麻溪注入資江,其出口處在江南鎮(zhèn)下約2公里處。江南鎮(zhèn)對岸寺門口為原資福寺所在地,五代時期由智廣禪師在此創(chuàng)建,宋代穎詮禪師(1033年密印寺主持)也曾在該寺院當(dāng)過主持。陶之典應(yīng)該是為了編輯《大溈山古密印寺志》來此考察。


遠(yuǎn)侄和尚具體在安化資江河邊哪座寺廟供職,今無可考,但“萸江”作為資江的代名詞已是久遠(yuǎn),以致有些人認(rèn)為《膳夫經(jīng)手錄》中的“渠江”就是“萸江”,這并不是說沒有道理。


渠江是資江一級支流,渠江發(fā)源于雪峰山余脈,源頭分別是安化縣的敷溪村和溆浦縣的羊角山村,經(jīng)渠江鎮(zhèn)晏家村流入安化縣境內(nèi)。


清·嘉慶《安化縣志·卷之四·山川》載錄:“渠江溪左源界溆浦,右源界新邵至大塘灣敷溪口,入五都五十余里,西入資?!?/strong>又載:“渠江渡在縣西北三百里。”
? ? ? ??

安化的渠江、煙溪、奎溪、馬路等鎮(zhèn),宋代以前屬武陵地,也曾屬衡陽郡。相傳大禹治水經(jīng)過安化的渠江和資江。


嘉慶《安化縣志·卷之四·山川》載錄:“禹履洪,在縣西北三百里虎口崖下,石險而穿,相傳禹治水履此,洪下四十里有禹廟。”?禹廟在神灣,今屬柘溪林場范圍。大禹治水在衡山南岳立有“禹碑”。


▲禹履洪


安化資江通渠江,渠江通溆浦縣至酉陽,是古代安化人經(jīng)“川鹽古道”到巴國采購食鹽之路。巴國,周朝時期位處今中國西南、長江上游地區(qū)的一個姬姓國家,子爵,國都為江州,即今重慶市江北區(qū)。


據(jù)《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說:“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曰覃氏、相氏、鄭氏。皆出于武落鐘離山。……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愿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暮輒來取宿,旦即化小蟲,與諸蟲群飛,蔽掩日光,天地晦冥,積十馀日。廩君伺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于是乎君于夷城,四姓皆臣之?!?/strong>


安化蒼場(與溆浦、沅陵接壤)出土的一件漢代青銅錞于(收藏于中國黑茶文化館),這是巴人的一種樂器。


1992年,益陽地區(qū)博物館征集到一件安化出土的青銅短劍,劍柄上裝飾有高浮雕的幾何紋圖案,十分精美,這種風(fēng)格的短劍是典型的濮人遺物。由此可以斷定上古的安化有濮人生息過。巴為姬姓,是江漢諸姬之一,為周族。


巴與濮原為兩族,后因長期雜居成為一族,故稱巴濮。巴國或是巴文化從那時就深深影響安化 。


宋代開梅山置安化縣以前,舒、向二姓在資江、渠江、溆浦一帶為常居民。《連里道中》?“日落聊宿舒老家”中舒姓為古老姓氏。


《宋史·卷四百九十三 ·列傳·第二百五十二·蠻夷》載:“辰州布衣張翹亦上書言南、北江利害,遂以章惇察訪湖北,經(jīng)制蠻事。而南江之舒氏、北江之彭氏、梅山之蘇氏、誠州之楊氏相繼納土,創(chuàng)立城砦,使之比內(nèi)地為王民。北江彭氏已見前。南江諸蠻自辰州達(dá)于長沙、邵陽,各有溪峒:曰敘、曰峽、曰中勝、曰元,則舒氏居之。”又載:“獨田氏有元猛者,頗桀驁難制,異時數(shù)侵奪舒、向二族地”。


《讀史方輿紀(jì)要·卷八十》載:“唐僖宗光啟二年(公元886年)潭州閱瑣、衡州周岳、邵州鄧處納互相攻伐,石門峒酋向瑰趁機率武陵蠻(自稱“朗北團(tuán)”)攻占州縣,陷澧洲,殺刺史呂自牧,自稱刺史。召梅山十峒獠斷邵州道,梅山遂為梅山蠻所據(jù)”。


06

? ?安化山涯水畔、不種自生,自古以來就產(chǎn)茶


安化位于資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干帶,東與桃江、寧鄉(xiāng)接壤,南與漣源,新化毗鄰,西與溆浦、沅陵交界,北與常德、桃源相連。總面積4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積第三大的縣。


宋熙寧五年(1072年)開梅山置安化縣,取歸安德化之義,隸屬潭州。北宋啟疆之初,安化茶葉“山崖水畔,不種自生”,“唯茶甲諸州縣”。


1、安化萸江,宋代就產(chǎn)茶!


《宋史地理志》載:“大率有材木、茗荈之饒……”說明安化宋代就產(chǎn)茶。


▲土宜


嘉靖《安化縣志》、淸《天下郡國利病書》:宋茶法嚴(yán)甚,邑伊溪(在安化縣北三十里仙溪)、中山、資江、東坪產(chǎn)茶,不種而生,味稍佳,民趨其利,奸者乗間嘯聚至抗,廵尉習(xí)不黎、虎將賴文政,因而為亂,殺掠為患,大帥王侍郎奏于資江龍?zhí)两ㄕ鼘⒔y(tǒng)之一易戍,民賴以安。宋諸寨柵皆險要地寨有團(tuán)保守御,以備盜賊。
? ??
賴文政其人在?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巻十二中有記載:“淳熈間(1174-1189),江湖茶商相挺為盜,推荊南茶駔賴文政為首。文政多智,年已六十……”。


“茶駔”即茶馬交易的經(jīng)紀(jì)人,宋代荊湖路·南路,包括潭州、衡州、道州、永州、邵州、郴州、全州、桂陽。


安化縣于元佑三年(1088)在今龍?zhí)拎l(xiāng)資江邊置博易場,這時的安化,剛建縣還不到16年,說明茶葉在安化經(jīng)濟(jì)生活中,占據(jù)極其重要位置。


?安化先有茶,后有縣。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朝廷派遣章惇(1093年,出將入相)、蔡奕、郭正祥等人開梅山。


在溈山密印寺三十四任主持穎詮長老(曾在今安化江南鎮(zhèn)查里灘資福寺、仙溪鎮(zhèn)芙蓉廣化寺?lián)芜^主持,并創(chuàng)建冷市馬橋觀音寺,后改名桃梵寺)、興化紹銑、寶理二禪師的協(xié)助下,與梅山峒主蘇甘進(jìn)行談判。


▲桃梵寺


同治《安化縣志》中說:“穎詮攜營中二官先入見峒主,紿以從者。主一見遽曰: ‘此官人也?!f詮曰:‘主眼高,認(rèn)之不差,此官人之子。’乃使茶,失手,因而故掌之?!?/strong>


“乃使茶,失手,因而故掌之?!闭f明當(dāng)時蘇甘峒主就是用梅山特產(chǎn)茶招待朝廷官方代表,這充分證明了安化產(chǎn)茶在建縣之前。


?

▲遺事


因開梅山有功,湖南轉(zhuǎn)運使副蔡奕升太常丞、直集賢院。蔡奕深感梅山瑤民茶稅太重,請求朝庭減免。宋劉摯《直龍圖閣蔡君墓志銘》述蔡奕開梅山之功績說:“長沙諸邑,負(fù)茶租田稅,積為緡錢四萬,請如赦蠲除”。


2、安化萸江,唐代就產(chǎn)茶


山西祁縣晉商文化博物館內(nèi),有本長裕川茶莊的手抄本,其中就說到安化唐代就產(chǎn)茶。


該手抄本后收錄為《平、祁、太經(jīng)濟(jì)社會文獻(xiàn)叢錄·祁縣茶商大德誠文獻(xiàn)》,其中“預(yù)啟,貴境(安化)智慧董事君子雅鑒:竊思近來世道,人心大變,不學(xué)孔孟,盡效墨翟。嘗聞茶出唐朝貴地,宋屬中國,產(chǎn)出茶葉,秦國原定引地。晉省歷代諭旨招商,而兩省商人來安采辦黑茶”。


長裕川茶莊于清嘉慶年間來安化辦茶,寄寓在江南鎮(zhèn)邊江劉進(jìn)吉之生記茶行。


前面已經(jīng)提到劉源長《茶史》、江昱《瀟湘聽雨錄》、《本草綱目拾遺·卷6·木部》及《湘潭縣志》的記載:說唐代潭州,有湘潭縣亦產(chǎn)茶,湘潭茶就是安化茶!


▲安化茶


安化唐代產(chǎn)茶無疑!但唐末至五代,渠江屬東坪鄉(xiāng),東坪鄉(xiāng)在唐代是否有具體案例記載產(chǎn)茶呢?這須從神山(辰山)白云寺僧密禪師佛事活動中找答案。


清同治《安化縣志》十四卷十二、十三頁載:“白云寺,在縣西北六十里三都辰山,唐僧密(‘密印’為誤)禪師所建,明宣德間,諶三臺(召)僧善明重修,后僧問石有‘深入白云根’之句,崇禎壬午掛錫于此,人以為讖語云”。


《趙志》,《周志》:“知縣吳兆慶《白云寺記》:辰山去縣治西北六十里,由東坪、橋口而上,高遠(yuǎn)可四十里許。山經(jīng)幽邃,澗道逶迤,中多怪石,嘉樹茂草。昔汪真人嘗煉丹于此,蓋仙靈窟宅也。上有寺,曰‘白云’,創(chuàng)自唐僧密(印)禪師,中有田可耕,寺僧咸仰給焉”。


▲白云寺


辰山又名“神山”。縣志又云:“熊山之西十里有小支焉,曰‘長嶺界’(在縣西北百五十里一都),西十里曰‘辰山’,一名‘神山’,一名‘白云山’(在縣西北一百六十里三都,《一統(tǒng)志》作在縣北百八十里,誤)??h西北有辰山,高四十里,上有白云寺,有田產(chǎn)、藥材,春夏蟒蛇毒物出沒于中”。?

? ? ? ? ? ? ? ? ? ? ??

熊魚山在《魚山剩稿》里,有篇《潭州神山白云寺問石乘禪師塔院碑記》,介紹了僧密禪師于唐咸通(860-873)間來辰山。“過去,世不可考。自唐咸通間,僧密禪師行道于此,載在傳燈,迄今垂千禩……”。


僧密禪師為何方人氏,已無從可考。但他的師父云巖曇晟禪師?(781-841),師祖藥山惟儼禪師(751-834),及師弟洞山良價禪師(807-869)都為唐代高僧。其中洞山良價禪師與弟子曹山本寂(840-901)創(chuàng)立的曹洞宗,為中國佛教禪宗五大家之一。

? ? ? ?

潭州神山僧密與洞山良價,他們師兄倆關(guān)系特別密切,經(jīng)常結(jié)伴游方參學(xué),《景德傳燈錄》卷十五、《五燈會元》卷五皆有其傳。


僧密本是洞山的師兄,但洞山卻稱僧密為師伯(《五燈會元》中洞山亦稱僧密為師伯,《傳燈錄》則改)。師伯也指師兄,是對同門中年老有德者的尊稱,足見神山僧密禪師其學(xué)問有多高。

? ? ? ?

辰山白云寺創(chuàng)建于唐代860年至873年間,與唐代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的撰寫時間相差只有幾年。


神山僧密禪師有許多著名語錄,《五燈會元》均有載。其中一則涉及茶事:神山僧密,一日,與洞山鋤茶園,山擲下镢頭曰:“我今日一點氣力也無。”師(僧密)曰:“若無氣力,爭解恁么道?”山曰:“汝將謂有氣力底是”。

?? ???

茶禪一味,大道至簡。唐代是我國茶葉生產(chǎn)和茶文化發(fā)展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佛教也極為盛行。


飲茶、品茶遍及全國,佛茶、禪茶、貢茶、禮茶也達(dá)到空前的高度。僧人廣游天下,寺院隨他們攜帶的那一包包茶葉聲名鵲起。眾多流傳的名茶中,有不少最初出自于寺院僧人親手種植、炒制。


從《五燈會元》中的記錄看,潭州神山僧密與洞山良價,師兄二人一同去過南泉寺(常德)、溈山寺(寧鄉(xiāng))等寺廟參禪悟道。


那時,采茶、鋤草、種菜放牛、煮茶等勞作是寺廟僧人禪修的一種重要方式。而神山作為僧密禪師開基創(chuàng)業(yè)的地方,怎么可能缺茶?(神山最早名可能是“鐘山”,而鐘山又可能是“無射山”。)


唐代安化東坪鄉(xiāng)屬辰州地,《湖廣圖經(jīng)志·湖廣通志卷之十五·長沙》“辰山: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其山盤旋起伏,遠(yuǎn)接辰沅界,故名”。而辰山又名“神山”,僧密禪師來神山之前,為汪真人煉丹于此。


▲辰山


宋朝開梅山以前,安化為蠻人所據(jù),安化第一任縣令毛漸(1036--1094)在《梅山頌》中“惟此南方,夷俗雜處”;又宋吳致堯《開遠(yuǎn)橋記》中描述梅山蠻:“衣制斑斕(顏色錯雜燦爛),言語侏離(形容語言難辨)”。?“無射”在漢語釋義中為鐘名,無射山就是鐘山,而鐘山之名也許因蠻人言語侏離而發(fā)音讀成“神山”。

? ? ? ?

唐朝陸羽《茶經(jīng)》“七之事”章節(jié)引《坤元錄》“辰州溆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射山,云蠻俗當(dāng)吉慶之時,親族集合于山上,山多茶樹”。


《坤元錄》為隋唐年間所著,已失傳。除《坤元錄》外,史籍沒有“無射山”的記載。同治《溆浦縣志》也以“無射山”不可考,否定了此事。


既然溆浦沒有“無射山”,那《坤元錄》中“無射山”也許就是指的隋唐屬辰州的安化神山。至于方位,古人常常搞錯,陸羽《茶經(jīng)》中,也有多處方位的錯誤。


《辰州府志》載:“沅陵與安化交界處,地名‘界亭’產(chǎn)茶!歲以充貢”。界亭在今沅陵官莊鎮(zhèn)與安化馬路鎮(zhèn)交界處,宋代以前屬潭州益陽東坪鄉(xiāng)辰山山脈。


3安化萸江,三國時代就產(chǎn)茶!??

? ??

唐、宋時代或更早,安化又稱“荊湖”之間或“兩湖”之間,兩湖之間又處在“荊巴”之間 。三國時代,安化有段時期屬蜀國,有段時期屬東吳荊州,正夾雜在荊巴間。


三國魏時張揖的《廣雅》記載:“荊巴間采茶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姜蔥芼之”。西晉的《荊州土地記》“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荊巴間也好,荊州也好,安化當(dāng)屬之。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蘇益馨、梅峰纂修的《石門縣志·茶法》記載:“蓋邑人所飲,半仰給于鶴峰各溪洞,而雀舌、龍團(tuán)……悉購自他鄉(xiāng)。安化佳品(指茶),下裕民生者之克擅美利于無窮也。哉!此石邑茶法所由不設(shè)也”。


▲茶法


道光三年(1823年),譚震、方堃纂修的《桃源縣志·物產(chǎn)》載:“惟南鄉(xiāng)近安化界產(chǎn)者(茶)頗佳”。

石門、桃源為古代武陵七縣之一,一千多年后還在說安化茶好,還從安化購雀舌、龍團(tuán)茶!


4、安化萸江,兩漢時代就產(chǎn)茶???


安化資江、渠江是古代馬援將軍征戰(zhàn)五溪蠻的要道 。馬援將軍征戰(zhàn)五溪蠻,其道取資江入沅陵、溆浦。《馬援傳》載:“初,軍次下雋(今湖北通城西),有兩道可人,從壺頭則路近而水險;從“充”(今桑植)則涂夷而運遠(yuǎn)。“當(dāng)時耿舒主張從“充”道,而馬援主張從“壺頭”。


按耿舒的主張,應(yīng)該是沿澧水而上,首先攻打五溪蠻首領(lǐng)相單程的老巢“充”,(相單程為桑植人);馬援則主張逆資水而上,首先在沅陵、辰溪一帶,打掉五溪蠻的主力,然后直搗溆浦,收復(fù)被五溪蠻所占領(lǐng)的武陵郡治義陵縣城。


唐人李賢,李延壽注五溪蠻時說,當(dāng)時的五溪蠻多在辰州界。漢代時期,今江南、東坪資江沿線等地屬潭州管控,因此,馬援選擇從安化資江進(jìn)入,是為上策。


馬援將軍取道資江進(jìn)沅陵、溆浦,征戰(zhàn)五溪蠻,必過馬路溪(今屬馬路鎮(zhèn))、馬轡市、圭溪坪,因此縣志有多處記載。


嘉慶《安化縣志·卷之三·山川》載錄:“試刀崖在縣北二百里馬路溪,有石如筍,高二丈,上有刀痕,相傳馬伏波平五溪蠻試刀于此?!?/strong>


嘉慶《安化縣志·卷之二·沿革》又載:“馬轡市,東漢馬援征五溪蠻,由此舍舟操轡踰沅故名”。


同治《安化縣志·卷之十二·壇廟》載:“伏波廟在縣西二百五十里四都圭溪坪,漢伏波將軍馬援征五溪蠻駐兵于此,居民立廟以祀,康熙五十年重修”。


?▲神禹廟、伏波廟


?宋代推官吳居厚(1037—1113)《梅山絕句十首》中云:


板屋依崖不記時,裹頭今已就招攜;


可憐馬援貪殘殺,空有虛名在五溪。


(嘉靖《安化縣志卷之六》)。


以上縣志記載,足以說明馬援將軍征戰(zhàn)五溪蠻是逆資江而上,取道與桃源、沅陵、溆浦接壤的馬路、奎溪方向進(jìn)攻溆浦,并病死于壺頭山。


相傳擂茶為馬援將軍征戰(zhàn)五溪蠻時所發(fā)明,用來解毒消病。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鄉(xiāng)俗以茗葉、芝麻、姜合陰陽水飲之,名擂茶”。


《桃源縣志》名“五味湯,云:伏波將軍所制,用御瘴癘”。?擂茶是歷史,也是傳說。與安化相近的桃源、桃江、新化等縣都有喝擂茶的風(fēng)俗。
? ? ??

5、安化萸江,虞夏時代就產(chǎn)茶


安化古時為禹貢荊州之域?!渡袝び碡暋份d:“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于海,九江孔 殷,沱、潛既道,云土、夢作乂。厥土惟涂泥, 厥田惟下中,厥賦上下。厥貢羽、毛、齒、革惟 金三品,杶、干、栝、柏,礪、砥、砮、丹惟菌簵、楛,三邦底貢厥名。包匭菁茅……”。?


1791年,清代名臣兩江總督陶澍父親陶必銓,是一位學(xué)者。他在主修舊治梅城南寶塔期間,往返小淹居地,夜宿洞市鷂子尖茶亭而作《鷂子尖茶引》?!耳_子尖茶引》中有“禹貢荊州之域,三邦底厥貢名,李安溪以為名茶類?!?/strong>陶必銓認(rèn)為貢厥名中“名”為茗,即茶類。同時陶必銓引用了清康熙年朝庭重臣李光地(又名李安溪)對“名”為“茗”的考究。陶澍在他的《試安化茶詩》中:


我聞虞夏時,三邦列荊境;


包匭旅菁茅,厥貢名即茗。


其見解與父親的《茶引》觀點一致,認(rèn)為安化在虞夏時期就產(chǎn)茶。


▲甘露茶亭


找到約6,932條結(jié)果 (用時 0.028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106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