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古法制茶方法

找到約263條結果 (用時 0.013 秒)

何為四味古法六堡茶?

四味古法六堡茶是指廣生祥的“韻濃香清”四個系列的六堡茶,“韻濃香清”是韻醇、濃醇、香醇清醇四大系列的簡稱。

四味六堡茶是由廣生祥的始創(chuàng)者們根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四氣調(diào)神大論》和《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關于中藥之四氣五味的論述,從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天四時(晨午暮夜)和人的“寒涼溫熱”四氣,及五味各歸不同臟經(jīng)的特性,依據(jù)“平衡養(yǎng)生”理論,選取六堡茶樹不同部位的茶葉,在不同的時令、季節(jié)采摘,使用不同的發(fā)酵工藝和加工制作方法,創(chuàng)制出口感湯色明顯不同,而又有相同的物理屬性和祛濕特點的“四味古法六堡茶”。


韻濃香清每個系列的茶湯口感均不相同:

韻醇,色淺如鵝黃,清甜不膩;

濃醇,紅湯濃厚,溫和潤喉;

香醇(新),金黃/橘紅湯色,檳榔巖韻;

清醇(新),明黃清亮,苦盡甘來。


韻濃香清每個系列又分多種口感如濃醇系列,相同的古法發(fā)酵工藝,不同的原料、不同的配比、不同的制作季節(jié)、不一樣的發(fā)酵周期和時間,長短不一的陳化年份,使得濃醇系列茶口感、香氣豐富多樣,或陳香,或木香,或樟香,或檳榔香,或荷香,或菌香……其余韻醇、香醇、清醇也因工藝、年份或者鮮葉部位不同,口感也不盡相同。


何為古法六堡茶?何為現(xiàn)代工藝六堡茶?

根據(jù)六堡茶的“地標”和“國標”,我們業(yè)內(nèi)把采用非冷水(如罨、蒸、焗)等傳統(tǒng)工藝發(fā)酵制作的六堡茶,叫做古法六堡茶;而把冷水渥堆及在發(fā)酵階段借助現(xiàn)代機械而制作的六堡茶,叫做現(xiàn)代工藝六堡茶。無論哪種工藝,都是國家標準范圍內(nèi)的,也都是好工藝,都可以做出來很好的六堡茶。


四味古法六堡茶的特色在于古法罨、蒸、焗發(fā)酵工藝。


罨:粵語讀∧p普通話讀yǎn。將揉捻之后的茶葉直接堆放在一起發(fā)酵,叫做罨堆。罨堆一般和熱復揉、焗結合使用。

蒸:分別有單蒸、雙蒸等技法,一般和焗結合使用。

焗:用布質(zhì)物,包裹熱復揉或蒸之后的茶葉,就是焗。有內(nèi)焗和外焗之法。

四味居士認為,茶的寒涼溫熱屬性取決于茶葉第一次干燥前的發(fā)酵。廣生祥六堡茶使用古法罨、蒸、焗工藝,第一次干燥之前,罨、熱復揉、熱焗等的反復結合,茶葉內(nèi)在物質(zhì)轉(zhuǎn)化較好,寒涼溫熱屬性基本定型在“平”的基準線,并完全奠定良好的、后期轉(zhuǎn)化的物質(zhì)基礎與能量基礎;第一次干燥之后,蒸、焗等發(fā)酵工藝的反復結合,在豐富的物質(zhì)與能量基礎之上,形成豐富的微生物菌群。

由此兩者,廣生祥古法六堡茶,茶性平,柔厚綿滑,層次感好,適宜人群廣,適飲時間長;茶氣足,入腎經(jīng)走督脈;微生物菌群豐富,溫暖小腸,幫助小腸受盛化物,督脈小腸同時關愛,祛濕的同時調(diào)理腸胃。


四味六堡茶如何存放?

常溫下,陰涼處、透氣存放,同時避開有異味的環(huán)境。


茶有潮氣,怎么辦?

六堡茶原產(chǎn)地常年高溫濕熱,空氣相對濕度平均達到85%以上,很多北方茶友會誤以為茶發(fā)霉了或者經(jīng)過濕倉處理。實際上,如果茶真的有發(fā)霉的“捂了”“霉了”的味道,應該是刺鼻的,入口辛辣、艱澀的,令人難受的味道,茶湯也是暗淡、無活性的,茶底硬質(zhì)無彈性或粘膩不化。

廣生祥的茶在發(fā)酵、存放過程中都是在透氣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而且濃醇系列都是存放了幾年才出廠,難免會有北方茶友認為的“潮氣”抑或認為是“捂了”的味道。要除去這種味道,只需到北方之后打開,放在陰涼處晾置幾天即就可散去,又或者用蓋碗或者壺沖泡到第3-4泡時,該味就會去掉。

四味六堡茶的第一次干燥工藝,目前有電、炭、柴三種方法。


那么,松煙香,是時代烙印還是故意為之?

四味居士說:工藝,無不帶有時代的烙印。

中國茶業(yè)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茶葉的制作往往和制茶師父的生活息息相關。譬如說今日的柴火烘干工藝,當時的匠人為了節(jié)省炊煙后的余溫,將茶葉放在明火熄滅后仍有余溫的灶臺進行茶葉烘干,在后期則發(fā)展為低溫柴火烘干工藝。低溫柴火烘干,一方面保留了酶與微生物的活性,另一方面,柴火的松煙香氣與茶香混合,風格獨特!

而人為將制成之后的茶,用某些手段(用煙熏)處理,茶在沖泡時則會有刺鼻難聞的油煙味。


四味古法六堡茶之——韻醇系列


選料等級:老茶婆

成品形態(tài):磚、散茶

制作工藝:撈水殺青,罨堆發(fā)酵,低溫烘干,蒸焗發(fā)酵,成型

茶湯顏色:新茶橙黃明亮,老茶金紅透亮


什么是老茶婆?

老茶婆,經(jīng)常被茶友錯喊成“老婆茶”“阿婆茶”,很顯然,老茶婆給到大家的感覺是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家,其實,老茶婆是指當年或上一年的成熟葉子,并非是老樹葉,采摘的時間也要掐很準,必須在深秋霜降時節(jié)或之后。

六堡茶一年四季都可采摘制茶,而且不只取茶芽制茶。在明清時期,六堡茶原料的等級大致分為茶谷(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等較短的芽頭)、中茶(一芽三、四葉)和老茶婆。韻醇系列,是選用老茶婆等級的茶青。


韻醇系列里散茶和茶磚的區(qū)別

有茶友問,為什么茶磚(如韻致)里會有芽、葉、梗,而散茶卻沒有?

在茶磚里,芽、葉、梗配比,有的還佐以花蕾。按比例配梗,一是內(nèi)涵物質(zhì)豐富,使茶湯口感更豐富;二是,有梗的參與,茶葉的后期轉(zhuǎn)化發(fā)酵會更好。

而散茶,由于葉片比較大,與空氣有足夠接觸的空間,通常陳化時放在竹篾框中、樹皮筐中,并不影響其轉(zhuǎn)化,所以梗少葉多。


韻醇系列如何沖泡

潤茶??? 80℃以上開水潤茶1-2遍,總潤茶時間不少于20秒。

沖泡??? 茶/水比例1-1.5g茶∶20ml水;水溫90-100℃(老茶的話有人則更喜歡沸水沖);沖泡時,根據(jù)口感適當延長出湯時間,以免口感過淡,一般可沖15泡以上。

煮、悶??? 茶/水比例1g茶∶180-200ml水;悶茶4小時或以上為宜;煮飲,第一次水沸即出湯,第二、三次則適當延長;可以今晚煮、悶上,次日晨起空腹喝(如果茶湯變涼,再熱一下,茶湯溫度42-60度為宜)。

可以涼開水冷泡。


四味古法六堡茶之——濃醇系列?


選料等級:一芽一葉、一芽二葉,有的一芽三葉(即茶谷和中茶料都有)

成品形態(tài):散茶或磚

發(fā)酵工藝: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殺青、揉捻、罨堆發(fā)酵,熱復揉、焗結合,低溫干燥;第二個階段,拼配,蒸、焗結合,干燥成型

茶湯顏色:或金黃、或酒紅、或琥珀,色重而不濁


濃醇的口感特點

濃醇系列精選六堡茶之鮮嫩芽葉,芽、葉、梗特有配比,采用一芽兩葉或一芽三四葉,以古法工藝制成。濃醇系列具有豐富的六堡茶香氣,或陳香,或木香,或樟香,或荷香,或菌香,或檳榔香。茶湯紅濃醇和,爽滑細膩,茶性平,不溫不涼,口感易被大眾接受,適宜人群廣、適飲時間長。


濃醇如何沖泡

潤茶??? 80℃以上開水潤茶1-2遍。

沖泡??? 茶/水比例1-1.5g茶∶20ml水;水溫90-100℃(老茶沸水更佳);沖泡時,前五泡快速出湯,以免口感過濃,可沖15泡左右。

煮、悶?? 茶/水比例1g茶∶180-200ml水;悶茶4小時或以上,為宜;煮飲,第一次水沸即出湯,第二、三次則適當延長;可以今晚煮、悶上,次日晨起空腹喝(如果茶湯變涼,再熱一下,茶湯溫度42-60度為宜)。


四味古法六堡茶之——香醇系列?


選料等級:一芽一葉、一芽二葉,有的一芽三四葉(即茶谷和中茶料都有)

成品形態(tài):散茶

發(fā)酵工藝:萎凋,揉捻,罨堆發(fā)酵,熱復揉、焗結合,低溫烘干(蒸焗發(fā)酵,成型)

茶湯顏色:新茶金黃透亮,老茶紅透清亮


獨特的檳榔巖韻

檳榔香,是資深六堡茶友最熟悉的詞匯。香醇的檳榔香,淡雅卻揮之不去,口感色香味俱佳,清淡而不寡味,巖韻骨風。此般口感,與之生長環(huán)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六堡內(nèi)山,巖石與礫壤相間相存,茶樹在石縫中受霧露潤澤,山澗清泉,花鳥魚蟲,和諧共生!加之古法制茶技藝,使得茶在歲月陳放中升華。


香醇如何沖泡

潤茶???80℃以上開水潤茶一般1遍,老茶1-2遍。

沖泡???茶/水比例1-1.5g茶∶20ml水;水溫90-100℃(老茶沸水更佳);沖泡時,前五泡快速出湯,以免口感過濃,可沖15泡左右。

煮、悶? ? 茶/水比例1g茶∶180-200ml水;悶茶4小時或以上為宜;煮飲,第一次水沸即出湯,第二、三次則適當延長;可以今晚煮、悶上,次日晨起空腹喝(如果茶湯變涼,再熱一下,茶湯溫度42-60度為宜)。


四味古法六堡茶之——清醇系列?


選料等級:一芽一葉、一芽二葉,有的一芽三四葉(即茶谷和中茶料都有)

成品形態(tài):散茶

發(fā)酵工藝:殺青,揉捻,罨堆發(fā)酵,熱復揉,焗,低溫烘干(蒸焗發(fā)酵,成型)

茶湯顏色:新茶黃亮碧透,老茶紅濃清澈


清醇如何沖泡

潤茶???80℃以上開水潤茶一般1遍,老茶1-2遍。

沖泡???茶/水比例1-1.5g茶∶20ml水;水溫90-100℃(老茶沸水更佳);沖泡時,根據(jù)口感適當延長出湯時間,以免口感過淡,一般可沖15泡以上。

煮、悶? ?茶/水比例1g茶∶180-200ml水;悶茶4小時或以上為宜;煮飲,第一次水沸即出湯,第二、三次則適當延長;可以今晚煮、悶上,次日晨起空腹喝(如果茶湯變涼,再熱一下,茶湯溫度42-60度為宜)。

可以涼開水冷泡。


清醇沖泡技巧

茶器選用陶壺為最佳。

如沖泡新茶,可將溫度控制在90℃左右,快速出湯,如此一來,苦澀感降低,茶湯生津,柔滑清甜突出。(此法亦適宜新的香醇)

出差、旅游、郊游時,可將干茶直接放進瓶裝礦泉水中,冷泡2小時后,口感佳,還能起到緩解水土不服的情況。

?

生茶還是熟茶?

清醇工藝,沿用古法罨堆工藝發(fā)酵,同時配合熱復揉、焗等工藝,是六堡茶制茶技藝中最古老的發(fā)酵工藝之一。

罨堆發(fā)酵,是將揉捻后帶有汁液的茶青直接堆放發(fā)酵。罨堆的次數(shù)、每次罨堆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加工者所需要的口感及湯色。

清醇系列,剛制作出來的茶湯色淡雅鵝黃,在六堡放上幾個月,顏色便轉(zhuǎn)為檸檬黃,口感上苦澀味較重,所以很多茶友認為,清醇是六堡生茶。其實,清醇在制作過程中,發(fā)酵過程占了整個制茶時長的很大比重,無論“國標”“地標”上要求的“初制加工”工藝,還是“精制加工”工藝,都符合,都有發(fā)酵工藝,都屬于六堡茶而非生茶。

無論按照“國標”或者“地標”,六堡茶都沒有生、熟之分,所以六堡茶不存在“生茶”之說。只是由于各個廠家的工藝細節(jié)異同,而出現(xiàn)了茶湯顏色、口感、體感等諸多方面有所不同的六堡茶。這正是六堡茶工藝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具體例證,也正是六堡茶的無窮魅力所在!因此,我們不能因之說“某某六堡茶是生茶”。


為什么說清醇是最具收藏價值的茶?

清醇在制作過程中,使用的發(fā)酵工藝最為自然,茶葉中大部分的內(nèi)含物被保留,且造就了其后期轉(zhuǎn)化的豐富物質(zhì)和能量基礎,后期發(fā)酵時微生物極易形成,隨著自然歲月中沉淀下來的滋味,是其他工藝無法比擬的。而且,清醇無時無刻都在轉(zhuǎn)變,每一次品嘗都有新的驚喜,這也是受到眾多發(fā)燒級茶友喜愛的原因之一!

七彩云南慶灃祥品質(zhì)總監(jiān)羅祥輝榮獲“中國制茶大師”稱號

10月13日,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公布了第六批”制茶大師名單”,七彩云南慶灃祥品質(zhì)總監(jiān)羅祥輝榮獲黑茶(普洱茶)類“制茶大師”稱號。

“國茶工匠?人物推選——制茶大師”活動由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主持舉辦,自2017年至今,該活動已經(jīng)接連成功舉辦了5年,不僅引起了行業(yè)內(nèi)外的廣泛關注,取得了突出的傳播效果;還讓廣大默默無聞的優(yōu)秀制茶大師走入了人們的視線,讓大家得以見證新時代的制茶匠人。該活動有著深遠而廣泛的意義和價值,旨在通過尋找默默堅守和耕耘在一線的優(yōu)秀制茶人員,挖掘出行業(yè)里認可度高、貢獻突出、制茶技術過硬的國茶工匠,讓我國優(yōu)秀的茶葉制作工藝能夠得到傳承和發(fā)展。

此次活動從2021年4月1日到5月31日,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里,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經(jīng)專家對申報人的調(diào)查申報、資格審查、綜合評議,在2021年10月12日最終確定了30名制茶大師名單。其中,黑茶(普洱茶)類共6人,七彩云南慶灃祥品質(zhì)總監(jiān)羅祥輝赫然在列。

羅祥輝,現(xiàn)任勐海七彩云南茶廠質(zhì)量技術總監(jiān)。他于2008年2月懷揣著滿腔熱情與理想來到了七彩云南慶灃祥,經(jīng)過層層嚴格篩選最終加入了七彩云南慶灃祥的大家庭。長達13年的時光里,羅祥輝和七彩云南一起成長、共同進步。在多年的職業(yè)生涯中,羅祥輝堅持不懈的始終投身在制茶的一線勤勉學習,他孜孜不倦的深入產(chǎn)地、茶山,經(jīng)過多年的積累和研究,他在茶葉種植、加工與科研方面收獲了精湛技術和豐富經(jīng)驗。

多年來,羅祥輝在制茶領域獲得了多項殊榮,早已榮譽滿身。2016年獲得制茶工程——高級工程師職稱;2018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fā)的評茶員2級技師證書;2019年入選云南萬人計劃中“首席技師”專項;2020年組建羅祥輝大師工作室,并參與了勐??h政府組織的多個勐海茶葉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

羅祥輝團隊在精心研制茶品

制茶的過程也是人生修煉的過程,一款好茶中濃縮了制茶人的生命與歲月,一代大師的成長之路是喜悅與痛苦相交織的過程,制茶讓羅祥輝實現(xiàn)了自我理想與人生價值,收獲了人生的幸福與喜悅。但這看似光鮮亮麗的表面下卻充滿了坎坷和不易。13年間,羅祥輝帶領團隊多次往返于云南普洱茶產(chǎn)區(qū)與山頭,對不同區(qū)域、不同季節(jié)、不同種類的普洱茶原料的特點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羅祥輝不止一次提到“有時候我為了一個最佳拼配方案,嘴都喝麻了,休息調(diào)整一會兒,第二天繼續(xù)喝,歷經(jīng)上萬次的拼配及審評才能最終確定下來?!睘榱水a(chǎn)品拼配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最終得到了回報,羅祥輝在研究普洱茶的過程中尋找到了科學的拼配方法,他不斷將其運用于普洱茶的研發(fā)和制作中,使產(chǎn)品質(zhì)量顯著提高。

在羅祥輝手中,年均能完成300多個產(chǎn)品的拼配方案,所拼配出的產(chǎn)品更是多次收獲了茶客的喜愛和贊譽,其中最值得稱贊的就是經(jīng)由羅祥輝拼配的“易武古樹熟茶”和“2020正山古樹茶王6000”。

“易武古樹熟茶”來自易武山的古老茶區(qū),以“班章為王,易武為后”,優(yōu)質(zhì)的自然環(huán)境孕育出了品質(zhì)上乘的古樹熟茶,熟茶中積淀了百年古樹茶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經(jīng)慶灃祥精湛技藝拼配而成,滋味甜韻繞齒,喉韻甘潤,湯色紅濃透亮,陳香顯露。

“2020正山古樹茶王6000”,精選珍稀的老班章古春茶為基料,將易武的水性綿甜、勐宋的苦涼回甘、南糯的鮮醇綿甜以及邦東的鮮爽活潑相融合,經(jīng)慶灃祥悠久的百年古法制茶工藝和精湛的拼配技藝,制作出了“濃醇沉穩(wěn),霸氣張揚”的正山古樹茶。

從初入茶行業(yè)的稚嫩青年,到普洱茶領域初露鋒芒的有為能人,再到備受贊譽的普洱茶制茶大師,在幾十年的人生歲月中,他與茶是相互陪伴、相互成就的摯親好友。他見證了普洱茶行業(yè)的興衰榮辱,始終不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勤勉刻苦、砥礪奮進,他通過自己多年的堅守和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普洱茶的標準化和現(xiàn)代化水平。

羅祥輝在不斷的自我成長,同時,他也在不斷親歷和見證著七彩云南慶灃祥的發(fā)展。從初時規(guī)模甚小、不為人知的茶企到現(xiàn)今普洱茶行業(yè)耳熟能詳?shù)膬?yōu)秀企業(yè)。七彩云南慶灃祥將始終恪守“講真求實、厚道地道”的企業(yè)價值觀,不斷完善與提升普洱茶品質(zhì),推動普洱茶行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妙手感茶性,爐火化純青--訪隆回縣黃茶非遺制茶工藝傳承人廖述峰

“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唐朝戊邊大臣李德裕曾如此贊譽黃茶。連日來,邵陽市隆回縣六都寨鎮(zhèn)大東山境內(nèi),茶山吐翠,葉芽芬芳。隨著氣溫漸升,又到了一年制作黃茶的最佳時候。

大東山位于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六都寨境內(nèi),是隆回四大名山(大東山、九龍山、望云山、白馬山)之一,海拔1202米。屬典型的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夏季盛吹偏南風,高溫多雨,冬季盛吹偏北風,低溫少雨;四季分明,光熱充足,雨水充沛,且雨熱同季。森林茂盛,物種多樣,大東山片區(qū)土壤與氣候尤其適合茶樹生長,歷史上就是重要的茶葉產(chǎn)區(qū)?!皷|山嬋語茶”,產(chǎn)于大東山地區(qū)的竹林間,大東山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加上“東山嬋語茶”的獨特制作工藝,成就了該茶的優(yōu)良特性,是邵陽地區(qū)黃茶珍品之一。

作為隆回縣“東山嬋語茶(黃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也是“制茶技藝展示形象大使”、“隆回工匠”,今年51歲的廖述峰在這個季節(jié)最為忙碌。

溫煦的陽光灑進室內(nèi),廖述峰站在茶葉加工廠的炭爐旁,雙手不停地揉捻著茶青,額頭上漸漸沁出汗珠。他說,“‘東山嬋語茶’最講究的就是這道傳統(tǒng)‘悶黃’工藝,費時費力,全靠經(jīng)驗掌握?!?/p>

東山嬋語茶始于唐代,據(jù)傳說,藥王孫思邈(581-682)晚年來到大東山,一方面教老百姓種茶制茶,另一方面則在這里尋找珍稀藥物,配制治病良方,后坐化于棲身的溶洞中。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神醫(yī),就在溶洞的上方修建了一座寺院,取名為"藥王廟",即現(xiàn)在的東山禪院。

在缺醫(yī)少藥的過去,大東山周邊的老百姓若有身體不適或瘟疫發(fā)生,都會前往東山禪院討茶(俗稱‘藥茶’)治病,流傳至今,每年都會有百姓去東山禪院紀念藥王孫思邈,討‘藥茶’祈福。藥王去世后,東山禪院的歷任住持,都會按照藥王的制茶工藝做茶,并把制茶方法廣泛傳授給周邊百姓。

茶芽入碗、沖泡封壺,然后傾茶入杯,杯中的茶湯色呈蜜黃,入口回味甘甜。一杯黃茶,“濃縮”了廖述峰20多年來對黃茶的熱愛與古法技藝的敬重。

作為土生土長的大東山人,廖述峰祖輩世代靠種茶謀生,爺爺廖名壽,曾是當?shù)赜忻牟菟幚芍?二十年代師從當時的東山禪院住持樅山大師,學習制作藥茶,在繼承傳統(tǒng)制茶技藝的同時進行了一些工藝改良,使所制茶葉在有益于身體健康的同時,又有了更好的口感,更適合日常飲用。后又將草藥和藥茶制作技藝傳授給大兒子廖美成。五六十年代的大東山片區(qū),由于自然災害,百姓生活困難缺醫(yī)少藥,廖美成利用自己的所長,為當?shù)匕傩盏纳眢w健康作出了貢獻,廣受百姓稱贊,連續(xù)擔任了二十余年的村主任。廖述峰從小耳濡目染跟隨父親廖美成采藥制茶,高中畢業(yè)后留在老家跟隨父親種茶做茶,2007年在六都寨鎮(zhèn)大東山區(qū)域建設了300余畝的生態(tài)茶園,并于2014年創(chuàng)建大東山茶廠,注冊了"東山嬋語""湘瑤紅""黃金千兩卷"等商標,生產(chǎn)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除免費為東山禪院提供施茶外,其余均投放市場,為當?shù)氐木珳史鲐毢袜l(xiāng)村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有了自己的茶山,廖述峰一心鉆研起了“東山嬋語茶”的傳統(tǒng)制作技藝。相比于綠茶,黃茶制作有著極其嚴苛而繁復的制作工藝。廖述峰說,黃茶是在綠茶加工殺青揉捏后加了一道“悶黃”的工序,使原來的綠茶變得更為甘醇。

“在‘悶黃’時,發(fā)酵程度完全依賴于制茶師的‘手感’和多年積累的經(jīng)驗,一不小心就可能過頭,對口感和香氣的影響會非常大?!绷问龇逭f,“悶黃”工序長達5個小時以上,由于制作過程復雜,即使手藝嫻熟、技術規(guī)范,每個制茶者一天也只能制出30斤“東山嬋語茶”。

因為長期揉捻茶葉,廖述峰的雙手滿是老繭和傷疤。他說,手工制茶不能戴手套,也不能用工具,在超過200℃的溫度,用手在茶葉間翻炒、揉搓,一不小心就會被燙出水泡。

由于“悶黃”工藝復雜,現(xiàn)在做黃茶的人已經(jīng)越來越少,有些工序也被機械化代替。但廖述峰卻一直堅守這份匠心,守著“東山嬋語茶”最傳統(tǒng)的制作技藝。

為了傳承這門古老技藝,廖述峰數(shù)年間反復摸索、試驗,系統(tǒng)總結了“東山嬋語茶”傳統(tǒng)制作的操作技術規(guī)范,通過與茶研所深度合作,他還試制了黃芽、黃小茶、黃大茶及緊壓黃茶等品種。

如今,廖述峰的徒弟林瓊也傳承了制茶的手藝,下一步,廖述峰計劃在當?shù)貏?chuàng)辦了“手工茶坊”茶書空間,開設茶藝課堂、生活美學課程和茶葉職能技術培訓等,讓“東山嬋語茶”的茶香飄得更遠。

來源:茶道湖南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252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1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