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顧景舟全部作品

找到約13條結(jié)果 (用時 0.004 秒)

紫砂活動 | 顧景舟:功在壺外,始有人格,方有壺格

本文轉(zhuǎn)自徐風《一壺乾坤》徐風先生的《一壺乾坤》中紫砂藝術(shù)家的故事,展示了紫砂藝術(shù)的歷史傳承,歡迎感興趣的朋友關(guān)注并參與3月格局商學·格局匯宜興紫砂游學活動。


顧景舟:高山仰止


顧景舟代表著一個紫砂時代。


在紫砂茶壺上,他的名字是莊嚴的經(jīng)典,是不可估價的財富;在紫砂典籍里,他的作品承接著遠古、傳遞給未來,關(guān)于他的故事,就像蠡河的水那樣源遠流長。


有一篇文章這樣寫道:他一生是個手不釋卷、有著古典風范的文人,更準確地說,他是個有著濃重文人氣息的紫砂藝人,或者是紫砂藝人中的文化人。



關(guān)于顧景舟,權(quán)威資料的表述通常是這樣的:

?

顧景舟,原名景洲,早年曾用藝名曼唏、武陵逸人、荊南山樵、瘦萍,晚年愛用壺叟、老萍。少年就讀于蜀山東坡書院。十八歲時,遂承祖業(yè),隨祖母邵氏習陶從藝,并博覽古今紫砂制陶名著,吸取前人精華,練就一手扎實的制壺技藝,躋身于壺藝名家之列。二十歲左右,曾應上海古玩商郎氏藝苑聘請,仿古做陶。

?

在旁人看來,這位名揚海外的壺藝大師,平時寡言少語,脾氣有些古怪。


了解他的人卻認為,他的內(nèi)心世界豐富博大,精神常在書山墨海、古人圣賢間邀游。所謂寂寞花開,情同此理。


顧景舟一生,性格有些優(yōu)郁,心境很高,排斥庸俗的東西。他看不起壺匠,任何時候不肯放棄自己的藝術(shù)主張。


狷介孤傲、嚴謹精確、細微極致……這些都可以列入顧景舟的“側(cè)影”,但要完整地歸納顧景舟是有難度的,像他的壺,有時一個轉(zhuǎn)身,又是另一番情懷與景致。


也許,紫砂壺在顧景舟的眼里,從來就是一種寄托自己才情的器物,有時候,干脆就是他的化身。


早年顧景舟在上海為古玩店做仿古壺,見過大世面。他和江寒汀、吳湖帆、唐云、王仁輔、來楚生等海上文人墨客交往甚密,經(jīng)常切磋書畫陶藝。有時談得酣暢,或吟詩作畫,顧景舟做壺,江寒汀壺上作畫,吳湖帆裝飾書刻,如“石瓢壺”,乃顧景舟信手之作,壺與字畫融為一體,簡潔明快,流暢舒展,諧調(diào)秀麗,給人以整體形象大方、樸素、便利、實用之感。


?石瓢壺


顧景舟喜歡跟文人在一起玩,但一般的文人是不入他法眼的。他曾經(jīng)用江南的一道鮮美的農(nóng)家菜“蘿卜煨肉”來形容文人跟紫砂的關(guān)系。蘿卜須在肉鍋里煮爛,才能釋放出它的無比鮮美;如果用清水煮蘿卜,必然寡淡無味。那么,文人與紫砂,到底誰是蘿卜,誰是肉?那就要看文人的分量與品味如何,不排除一些“無厘頭”的藝界混客,在紫砂壺上附庸風雅。顧景舟認為,他們是在揩紫砂的油。


顧景舟還私下里和朋友說過,七十歲前,若是書畫界的高手在他的壺上題書作畫,他還能接受,但七十歲后,他就不希望自己的壺上再有別人的任何東西了。


書畫篆刻也好,紫砂壺也罷,都有一個境界的問題。七十歲后顧景舟的境界還在往上走,那些過去合作過的老友們的藝術(shù)境界,是否也在上揚呢?不是一個等次的藝術(shù),“合作”豈不成了累贅?


顧景舟一生和多少文人有過合作?那應該不是一個小的數(shù)字。最大的風頭,是他與劉海粟合作的一把“夙慧壺”。高身筒,俊朗挺拔,劉海粟在壺的一面寫下一枝鐵骨老梅;壺的另一面,是海老的書法,“夙慧”二字,蒼骨潤肌,遒勁沉雄。當時,此壺拍出了紫砂史的“天價”:三百三十六萬元。可惜,其時兩位大師均已作古,只是作為一段佳話載入歷史。


在顧景舟的同輩中,沒有哪一個的文化底蘊可以和他比肩。所謂“曲高和寡”,是因為周圍可以對話的同道,實在寥寥。那些窯場上的粗坯漢子、循規(guī)蹈矩的壺匠藝人,固然浮樸可愛,但終究不通文墨,顧景舟與他們在某些志趣方面如隔星漢,彼此之間何以交談,何以交心?


歷史上,沒有哪個藝人像他那樣重視紫砂以外的學問。所謂“功在壺外”,實際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他的作品風格,靜穆沉穩(wěn),如千年老佛,是入定之美。那些平淡的細節(jié),匯合起來便是驚嘆與神奇,有如坐在一口古并邊,看平靜的水面,了無波瀾,但你聽到了井底下,有激流奔涌。


早年,徒弟們知道,顧景舟非常講究壺外工夫。他一生好學,精通古文、書法、陶瓷工藝學和考古鑒賞等學問,直到晚年,他仍堅持每天寫小楷數(shù)頁。他喜歡看《新民晚報》,喜歡它的海派風味,尤其喜歡看《夜光杯》副刊,那上面,經(jīng)??梢钥吹嚼吓笥训奈淖帧K麘涯钤谏虾5臍q月,老上海常常在他的夢中變幻著永不退色的華彩。



他睡覺喜歡朝右睡,床邊終年點著煤油燈,旁邊是一摞經(jīng)常變換的書本,從《山海經(jīng)》《閑情偶寄》到《菜根譚》《隨園詩話》,無所不讀。一個紫砂藝人的閱讀量之大,真讓許多文化人汗顏。他常常在半夜醒來,一燈煢煢,萬籟俱寂,正好讀書。后來有了電燈也是這樣。人們發(fā)現(xiàn),他的蚊帳,靠燈的一面,總是被熏得黃里發(fā)黑。


顧景舟的文筆相當不錯,其著述《宜興紫砂壺藝概要》、《紫砂陶史概論》、《壺藝的形神氣》、《壺藝說》等,嚴謹而精辟,文字也非常精當好讀。這一點,同時代的藝人們自嘆遙不可及。


他還常年寫日記,厚厚幾大本,可借由于涉及許多紫砂界的人與事,他的親屬不愿發(fā)表,否則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多少隱藏在一個博大胸懷里鮮為人知的往事與隨想。


狷介而正直,是顧景舟的性格基調(diào)。某年,縣里某領(lǐng)導調(diào)離,顧景舟念其平易近人,關(guān)心紫砂發(fā)展,故贈壺一枚,以茲紀念。后來那領(lǐng)導仕途遇到麻煩,調(diào)查人員來問那壺值多少錢,又套他的話(當時顧壺一枚已價值十余萬元以上),希望他說成那枚壺是領(lǐng)導索要。他大怒,說顧某之壺,泥巴捏成,只贈朋友,不送貪官。我壺贈友,有何不可?遂拂袖而去。


始有人格,方有壺格。


民國宜興名人儲南強一九二八年在蘇州地攤上覓得的供春壺,到底是不是真品?顧景舟對此一直心存疑問。幾十年里,顧景舟收集史料,作了大量考證與研究。他一直有話要說,但每當他要發(fā)表關(guān)于“供春壺真?zhèn)巍钡难芯拷Y(jié)果時,總是有人出來加以勸阻。為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保護紫砂的大好形勢”。于是顧景舟只得“顧全大局”。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供春壺的研究。紫砂藝人潘持平曾撰文記述了顧景舟臨終前與他的一段談話:

?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九日下午,在宜興人民醫(yī)院的病房里,顧老叫我記錄他口授的關(guān)于供春壺的鑒別。此時顧老頭腦雖然清晰,但吐字已不清楚,且言不達意。歷時二小時,方知其所述之意。顧老說他一生曾看過十三把供春壺,每個藏家都說壺是供春做的,只因壺蓋損壞,由黃玉麟配蓋,這也未免太巧合了吧。顧老說,那十三把壺,其實都是黃玉麟做的。其中的十二把,他都對藏家說了實話,只有對上海松江徐姓老人所持之供春壺,顧老違心地說是真的。我問顧老,為什么對他要說違心話?顧老說,徐姓老人年逾古稀,視此壺為珍寶,且又有心臟病,我怕闖大禍,故違心說是真的。


真話有時是帶毒的,是可以致命的。面對著一個風燭殘年的生命,顧景舟以少有的世故,小心翼翼地把真話藏了起來。不過,在紫砂壺上說違心話,對于顧景舟來說,這也許是絕無僅有的一次。我們可以把它看做是顧景舟性情的另一面。


當時有一位文藝界的高官,同時也是名頭很大的書畫家,某次以自己的一幅畫,欲換顧景舟的一把壺。公平地說,此公以自己之畫,換景舟之壺,除了敬重,實際也是一種藝術(shù)交流。其畫跋題字中“以畫換壺”之詞,只是一種戲稱而已。但顧景舟的理解不同,那畫題跋中“以畫換壺”的字句,一直讓他心里不很舒服。于是將那畫扔在一邊。為什么?他的壺可以送知心朋友,但絕不交換。之后的兩年里,對方托人頻頻催壺,顧景舟就是不予理睬。后來,縣里領(lǐng)導出面,顧景舟才勉強答應。私下里,他不屑地說:“以畫換壺?他一幅畫,連我一個壺嘴也換不到呢!他知道我做一把壺要花多少功夫嗎?”


顧景舟的一把壺,最長的時間做了兩年多。其間一直在反復揣摩、修改。不懂的人,私下里還罵他懶坯,真是天知道。


在他看來,做人與做壺是一體的。而制作紫砂壺的每一個步驟,就像寫書作畫,都有它的法度。許多年后,徒弟葛陶中回憶說:起先顧老要我捶泥,一團泥整整捶了三天,為什么要這樣?就是要鍛煉正確的姿勢和用力方向,用韌勁而不是用蠻力,識別擠掉空氣的熱泥的成色,從而掌握從生泥到熟泥的全部要領(lǐng)。



不光捶泥,打身簡也是這樣。徒弟李昌鴻回憶道:他要求轉(zhuǎn)幾圈必定要幾圈,多一圈都不行。有一次我背對著他打身筒,他從我拍打的聲音就判斷出多了還是少了,常常喊:昌鴻,你多敲了幾下了!

?

又如,他對制壺工具的要求之苛刻,甚至超出了出征將士對武器的精確講究。他常說,不懂工具,就等于不懂制壺。他的工具有一百三十多件,每一件都有出處。他做壺,一招一式,都有講究的。他打的泥片,厚薄均勻,幾平不差分毫。有一次,他一口氣做了四把洋桶壺,進窯燒成后,有人把它們稱了一下,其中的三把壺,分量完全一樣,另一把壺,只重了一錢(五克)。


他知道是哪一把壺重了一點點。他略帶遺憾地說:“那張泥片,我少打了兩記?!?/span>


紫砂壺有光器、花器、筋囊器之分。顧景舟以紫砂光器成家,他雖然沒有在記述的文字里鄙薄花器,但在許多人的回憶里,他是不大看得起花器的。二六年,筆者在寫作《花非花一紫砂藝人蔣傳》時,對蔣蓉老人進行詳細采訪,其間,蔣容多次講到她與顧景舟的恩怨,主要是在藝術(shù)觀念方面的分歧。在顧景舟看來,紫砂光器是文人壺,主張以簡潔替代繁復,以神似替代形似;而紫砂花器則缺乏想象力,媚俗花哨。顧景舟常常半開玩笑地指著將蓉的花器壺說:“瘌痢頭花!”


顧景舟的譏諷并無惡意,說到底他性格里還有手藝人的成分。但由于他的一言九鼎,蔣蓉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堅持紫砂花器創(chuàng)作,很不容易。在相當長的歲月里,以顧景舟為代表的光器和以蔣蓉為代表的花器相互砥礪,共寫了當代紫砂的歷史篇章。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行業(yè)都應該有自己的領(lǐng)軍人物。紫砂到了二十世紀,一直在呼喚它的領(lǐng)軍人物問世。顧景舟的出現(xiàn),雖有機緣巧合,但確是天降大任,是紫砂發(fā)展承前啟后峰回路轉(zhuǎn)的必然結(jié)果。


顧景舟的作品,每一件都可圈可點。如“僧帽壺”,原是元代景德鎮(zhèn)青白釉瓷器,明代永樂、宣德及清康熙年間,均有僧帽瓷壺出品。紫砂僧帽壺當從此出。原本是傳統(tǒng)的造型,到了他的手里,卻集各家之大成,開創(chuàng)了簡樸大度、協(xié)調(diào)秀美的風格?!吧眽亍鼻哑阶欤綁伢w;僧帽為蓮花塊面組合,壺鈕為蓮心,靜穆中不失盎然之趣。是行欲方、智欲圓、剛?cè)嵯酀?、方圓互見的砂壺珍品。


僧帽壺


他的代表作之一“提璧壺”,是20世紀世紀50年代,與當時的中央工藝美術(shù)學院教授高莊合作的作品。該壺堪稱當代紫砂壺中表現(xiàn)材質(zhì)美、工藝美、形式美、內(nèi)容美、功能美等“五美”境界的絕品。1979年鄧穎超訪問日本時,該壺曾作為國禮贈送給日本首相。“如意仿古壺”則是顧景舟在傳統(tǒng)仿古扁壺的造型上加飾如意筋紋,使作品的氣韻更加生動。壺的形、氣、神融為一體,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把┤A壺”是顧景舟在上世紀70年代后期的創(chuàng)作。


?提璧壺


這時候的顧景舟,歷盡文革滄桑,在紫砂界,已經(jīng)確立了掌門地位。他弟子頗多,或為官,或成名,桃李滿園,夫復何求?嚴冬過盡,春聲可聞;他的心態(tài)應該是非常平和、愉快的。內(nèi)心里,那些一生的積累,已經(jīng)到了井噴的境界?;蛟S,他要營造一座紫砂的樓宇,或是構(gòu)造一座紫砂的寶塔。它應該有巍峨的器宇,是簡潔的繁復;是嚴密的疏朗,是細微的宏偉。不,他心里的紫砂,可能還不止是那樣的分量。他選擇了雪花,六角形,自天邊飄來,一片片,似有若無。世界上還有比雪花更輕盈、更瑩潔的東西嗎?但他就是要用這雪花之輕,來表現(xiàn)乾坤之重?! ?/span>


景舟性情,于一片雪花,便窺見一斑。一層一疊,團團如蓋;六層之塔,大慈大悲;這是顧景舟大師理想中的美妙世界:涼臺靜室、明窗松風、晏坐行吟、清談把卷;天地山川、星河燦爛、白云為蓋,流水作琴……壺把,如滿弓,蓄勢待發(fā);壺嘴,窈窕娉婷,如美人水袖,一拂處,令江湖失色。本山綠泥,自黃龍山出;龍窯燒出嫩金黃,溫潤如玉。壺胎,飽滿如鼓。雪之花,塵之夢;冰清玉潔,晶紋可觸。微笑,雪花的微笑,平和,寧靜,包容。那分明是景舟大師之心懷。口與蓋,嚴合適度;壺嘴出水,一注如虹,盈尺而不浮花;無論賞玩、實用,都非常相宜。  


據(jù)說,“雪華壺”出窯后,一直擱在顧景舟大師案頭。弟子們發(fā)現(xiàn),他時常將其珍賞于掌上。弟子問何故?乃笑而不答。弟子們以前總是問,顧輔導,制壺有秘笈嗎?  


?雪華壺


只見他慈祥的眼睛,特別晶瑩透亮,那眼波深處,但見一派山川坦蕩、萬籟蕭蕭?! ?/span>


現(xiàn)在他們仿佛明白了,何等心境,即何等胸懷;而秘笈,則如蓮心,藏之蓮蓬,出于污泥,一塵無染。徹悟者,即秘笈全解也!

顧景舟 |10大傳世“提梁壺”賞析

提梁壺為紫砂壺中重要的一類,

在紫砂成型的難度分類中有:

「?一提、二方、三圓?」之說,

可見提梁壺成型難度之高。

?

今天我們來看紫砂泰斗顧景舟10把經(jīng)典提梁,品賞光器提梁的頂級巨制。

?

1.提璧 ?

?

提璧為紫砂光素器中的巔峰作品,為高莊教授與顧景舟合作,是顧景舟多年制壺生涯中,用力最多的代表之作。

?

至1978年起,顧景舟歷經(jīng)四次修改,跨越二十余年,用全部心血、精力、智慧,創(chuàng)造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之作。而此款拍品的不同之處正是顧景舟經(jīng)過四次修改后的成熟作品,尺寸也大過以往的同款提壁壺。做工的精湛,壺嘴的秀挺都更加的體現(xiàn)出來。

?

?

顧景舟每當捧起提璧壺,內(nèi)心便會變得平靜,仿佛可以把人帶進一種特定狀態(tài),那種全身心的投入,旁人難以理解。

?

2.玉璧提梁

?

?

顧景舟取“提璧壺”之造型,歷經(jīng)長期反復推敲,創(chuàng)作而成。在蓋面處作較大改動,作玉璧狀,故稱之為“玉璧提梁壺”。

?

壺鈕造型新穎、頗具新意;壺嘴舒出自然、比例適度;提梁虛實有度、挺括有力;壺身端莊大氣、圓中見方。

?

?

壺肩處有顧景舟親自鐵筆篆刻“孤松宜晚歲 眾木愛芳春 戊辰龍年三月”。

?

3.高腰線提梁

?

?

高腰線提梁壺,源自古代青銅禮器造型,壺的身筒扁圓敦厚,渾圓飽滿。象足流線起伏變化,呈鼎狀支撐,霸氣中不失清秀氣息。

?

?

三道半圓線依次環(huán)于壺身肩部,有效地平衡了提梁線折彎后,上部空間的視覺重心。

?

?

?

4.此樂提梁

?

?

提梁順壺身肩部向上漸開,頂部與壺底勻稱輝映,結(jié)構(gòu)嚴謹。超高的提梁和均扁的壺身完美協(xié)調(diào),虛實處理得恰到好處,線面簡潔光素,大美無言。

?

?

壺身扁圓如鼓,下大上小,蓋的亦采扁圓形與夸張的瘦高提梁相互襯映,使整體造型看來既協(xié)調(diào)又雋永有味。提梁順壺身較窄的肩部向上漸開,頂部與壺底寬度略同,成倒梯形,和壺身上下對稱。

?

5.雨露天星提梁

?

?

提梁及蓋的設(shè)計新穎、大方、突出。整體制作形成圓中有方、方中帶圓的構(gòu)圖特色,充分掌握運用了雕塑空間關(guān)系的美學概念。遠觀此壺有如飛鳥于天之感。

?

6.鷓鴣提梁 ?

鷓鴣提梁是顧老陪伴妻子在上海看病時所作。

?

在壺底上顧景舟先生留下了這樣的刻款:“癸亥春,為治老妻痼疾就醫(yī)滬上,寄寓淮海中學,百無聊中摶作數(shù)壺,以紀命途坎坷也。景舟記,時年六十有九。

?

?

顧景舟的愛妻罹患鼻咽癌,69歲的顧老已到暮年之秋,悲涼凄苦之情不言而喻。鷓鴣聲聲觸發(fā)了顧老內(nèi)心的情愫,亦融進了他壺藝的創(chuàng)作之中。

?

7.壽星壺

?

?

壽星壺是紫砂茶壺中的傳統(tǒng)產(chǎn)品,此壺“額頭”高聳圓潤飽滿,壺嘴流暢彎曲,可以極大的保留茶香。

?

8.洋桶

?

?

顧景舟早時曾跟有“洋桶王”之稱的儲銘學壺,所以洋桶壺成了他早年做得最多的一種造型。

?

在抗日戰(zhàn)爭后期,1944年顧景舟從上?;氐郊亦l(xiāng)宜興后生活艱難,開始以接受別人定制“洋桶壺”為生計,前后做過多件“洋桶壺”。因此“洋桶壺”也是顧景舟心得最為豐富的一種壺型。也是老七最喜歡的壺型了。此壺為顧景舟的得意之作,常常被引以為經(jīng)典。

?

9.一粒珠

?

?

一粒珠式紫砂壺款型由來已久,形制上對壺的整體性要求比較嚴格,要求整器有飽滿的力度和整合的視覺觀感,壺體滾圓狀,無頸,流嘴略彎,口蓋為嵌入式,小圓珠鈕,銅制提梁,造型古樸,古韻盎然,莊重又不乏新意,典雅大氣又不失陽剛之氣,造型惹人喜愛。

?

?

10.板橋提梁

?

?

板橋提梁由顧景舟親自設(shè)計,但顧老沒有親手制作過此壺。

?

1979年,章以謙導演來紫砂工藝廠拍科教片《紫砂陶》(原名紫砂春華),顧景舟為藝術(shù)顧問和指導。“腹大嘴尖耳偏高,才免饑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兩三寸水起波濤?!编嵃鍢虻倪@首茶壺詩,在影片里要講到。

?

?

為配合影片拍攝,在章以謙的建議下,顧景舟親自設(shè)計了板橋提梁壺,由徒弟葛陶中制作、譚泉海仿“板橋體”書刻銘文。

?

銘文的內(nèi)容,就是鄭板橋的茶壺詩,另一面刻繪板橋風格的竹枝。此提梁壺有,三孔橋鈕和麻花鈕兩種形式。

紫砂壺四大器型中的頂尖作品欣賞

  紫砂壺器型中有4大類,分別是圓器、方器、花器和筋紋器,其中壺型種類繁多,千變?nèi)f化,姿態(tài)萬千,讓我們來看看其中的頂尖之作。

  圓器

▲近代 顧景舟制、吳湖帆書畫? 相明石瓢

  北京匡時2015年秋拍拍賣會

  成交價:RMB 27,025,000

  該款正面:畫? 風動疏竹 落款 湖帆,反面:鐫刻“為君傾一杯 狂謌竹枝曲” ,落款:相明先生 吳倩并題”,鈐?。侯櫨爸郏ㄉw) 戴相明(底)。

▲近代 顧景舟 大提壁壺

  北京翰海2012年拍賣會

  成交價:RMB 12,880,000

  至一九七八年起,顧景舟歷經(jīng)四次修改,跨越二十余年,用全部心血、精力、智慧,創(chuàng)造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之作。而此款的不同之處正是顧景舟經(jīng)過四次修改后的成熟作品,尺寸也大過以往的同款提壁壺。做工的精湛,壺嘴的秀挺都更加的體現(xiàn)出來。

▲近代 顧景舟制 亞明書畫 矮井欄

  北京東正2017年拍賣

  成交價:RMB 17,825,000

  顧老創(chuàng)作的“矮井欄”繼承傳統(tǒng)又具創(chuàng)新意識,表現(xiàn)出的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大象求簡”高超境界。

  壺身“青松”圖案,不以畫技的繁復取勝,而是實踐著顧老“質(zhì)樸無華”的審美理想。整件作品看上去意向統(tǒng)一,給觀者留下了想像與思考的空間。

  造型的簡與裝飾的簡相得益彰,使這件作品藝術(shù)價值和文化價值達到有機統(tǒng)一。

  方器

▲ 近代 顧景舟 藏六方

  北京藝融2013年拍賣

  成交價:RMB 17,825,000

  此藏六方以紫泥制作,通體陽線筋紋排布,六條線條從壺紐頂端一瀉而出,經(jīng)蓋面、蓋沿、壺口頸、壺身收至壺足,呈現(xiàn)六方。

  整壺線條明晰利落,雖方似圓,雖圓卻方,尤其是壺蓋穹窿凸起,整壺呈現(xiàn)出蓄勢待發(fā)之勢,品讀有味。

▲ 當代 何道洪 秦方壺

  北京匡時2013年拍賣

  成交價:RMB 2,530,000

▲ 清早期 蕭紹賢制紫泥六方壺

  西泠2014年拍賣

  成交價:RMB 2,300,000

  此壺呈六方形,薄胎,壺身六條棱線挺括有力,腹部圓鼓略下沉,肩部作一圈繩紋貼塑裝飾。

  高壺口,嵌入式穹蓋,蓋面亦作六條筋線與壺身六棱相吻合。

  壺流作六邊棱面,與整體相協(xié)調(diào)。壺把制作極有特點,由曲線及圓兩部分組成,制技高超。

▲明末清初 陳鳴遠 鳴遠四方

  北京翰海2015年拍賣

  成交價:RMB 322,000

  此壺為清代制壺名家陳鳴遠所作。四方隱于渾圓中,將剛正挺直的直線寓于婉轉(zhuǎn)懷柔的曲線之中。

  規(guī)矩方圓以形體線條,具象地展現(xiàn)于壺上,「方,即是做人品行,正直方正;圓,即是處世學問,圓通練達?!?/p>

  智欲其圓道,行欲其方正,便是如此。

  花器

▲1959年作 顧景舟制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

  北京東正2015年拍賣

  成交價:RMB 89,600,000

  此為現(xiàn)今紫砂作品中拍賣價格最高的一把,顧景舟先生所作的松鼠葡萄茶具,此壺構(gòu)思新穎,工藝獨到,充滿著濃郁的自然意境。

  壺蓋如帽,頂部置一卷曲的葡萄枝為鈕,以樹枝作壺流,樹藤作壺把,虬枝彎折,生機勃勃,木理癭結(jié)刻劃清晰逼真。

  葡萄枝葉自壺把、壺流、壺鈕蔓延生長,依附全身,枝頭上圓雕有松鼠,或奔或急停,覓食葡萄,憨態(tài)可掬,惟妙惟肖。

?▲現(xiàn)代 朱可心 報春套組

  長風2011年拍賣

  成交價:RMB 3,696,000

  報春壺為朱可心60年代初創(chuàng),一壺多種裝飾的新壺款,該壺立意新穎別致,造型簡譜渾厚,以簡脫繁,形、神、器皆佳。該品尤為特殊,把梅桃結(jié)合為一體,枝與結(jié)疤布置合理,伸展自然,老干新枝,爭奇斗。

  做工極為精致,是目前傳世品中一致公認為最得意之作,曾為宜興陶瓷博物館珍藏之寶,極具收藏價值。

  筋紋器

▲近代 顧景舟菱花套組

  北京遠方2015年拍賣

  成交價:RMB 19,320,000

  此壺通體作菱花式,蓋身渾然一體,分六瓣組成,上下對稱。棱線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權(quán)衡比例,秀麗可愛。

  壺式由線云壺變化而來,橋鈕與菱花瓣相融,嘴作棱花式,胥出自然,把彎曲恰體,端握方便,壺腹中央束一方腰帶,整個菱線自壺頂至壺底相交成一點,分毫不差。

▲近代 顧景舟 寶菱

  北京翰海2014年拍賣

  成交價:RMB 6,325,000

  寶菱壺,以細密的筋紋展現(xiàn)了高超的技藝。

  這一作品在線條設(shè)計上的特點是等分和對稱,俯視此壺的壺蓋形狀就像古代的銅鏡菱花身筒是等分,蓋平面亦呈菱花形,增加了壺蓋的層次感。

  壺身菱形線條與壺蓋相互呼應,壺圈足與身筒也是通過線條相互呼應,各部線條雖短卻不顯瑣碎,多卻并不顯繁復,可見處理細致。

來源于:紫砂壺百科全書,作者:陳老師

找到約13條結(jié)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