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喝茶杯子什么牌子好

找到約8條結(jié)果 (用時 0.004 秒)

科普:武夷正巖肉桂的桂皮香,究竟是種什么味道


《1》


楊過,是金庸小說里,最有爭議性的人物。


亦正亦邪。


骨子里流著楊康的血,這成為黃蓉防備他的最大理由。


這種防備,讓他從小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流浪過桃花島,流浪過全真教,流浪過古墓派。


這樣的生活經(jīng)歷,讓楊過長成了一個偏執(zhí)的,古怪的,不合群的少年。


所以他不搭理桃花島上的公主郭芙,因而失去了一只手臂。


所以他執(zhí)意要娶唯一對他好的小龍女,不管因此而會得罪郭靖。


各種離經(jīng)叛道的事,他做起來得心應手,樂此不疲。


襄陽大軍圍城,郭靖黃蓉性命危在旦夕的時候,他幾次為了救小龍女的性命,打算對郭家夫婦下殺手。


參與搶奪郭襄,跟郭靖同住的時候打算暗算....


他的愛人小龍女,跟他也是同款,小龍女說過一句特別為世人所不容的話:“城破后管它多少無辜百姓會死于非命,我只想我的過兒安然無恙?!?/p>


這種置黎民蒼生于不顧的觀念,被歷來的正教人士所不齒,所痛恨,連代表正義的讀者,也再不對她同情和憐憫。


然而,十六年后,楊過徹底變了一個人。


他不停地在中原大地上行俠仗義,風陵渡口,郭襄所聽到的那些英雄事跡,只是神雕俠所做所為的一小部分罷了。


他從不管百姓生死,只要戀人活著的小人物,變成了心懷蒼生和天下的大英雄大豪杰。


至此,楊過徹底洗白。從亦正亦邪,成為了正教代表。


楊過,終于印證了郭靖給他起的名字的深意。


姓楊,名過,字,改之。




《2》


楊過這樣渾身充滿矛盾和爭議的人,在武夷巖茶里,很多。


比如,肉桂。


要說起武夷巖茶肉桂,可能是近來年,最容易令不熟悉巖茶的人,購買時頭痛難耐的茶了。


茶友小A就曾經(jīng)充滿困惑地來咨詢村姑陳。


肉桂的桂皮香,究竟是種什么香型?


呃,這個問題,這么多年來,還是第一次被問到。


想了很久,舉了三個栗子。


1、鹵料中的桂皮。


我們中國人喜歡用來和肉類一起燉煮的一種帶有香氣的配料里,有香葉,有八角,有茴香,有花椒,還有一樣,像樹干上剝下來的表皮一樣,卷曲成圓筒狀的,叫做桂皮。


巖茶里的肉桂的香氣,那股桂皮香,就極似鹵料中桂皮的香味。當然,只是極似,巖茶畢竟是茶葉,不是真正的桂皮。巖茶中的桂皮香,清新而辛辣,不如鹵料中的桂皮的氣味,來得濃郁,來得穿力強。



2、中藥里的肉桂


王小團小時候,氣血不足,去找李麻花的爹給調(diào)理。李老爹就開了一張洋洋灑灑的方子,其中,就有肉桂。


煮的時候,別的中藥,像當歸,藥味是沉沉的,悶悶的,像低音炮一般。


而唯獨這肉桂的氣味,尖銳而高亢,穿屋繞梁而過,像個女高音,尖細得直扯你的神經(jīng)。


武夷巖茶的桂皮香,就特別像是這股中藥肉桂的香氣,可以香傳幾里,還余香繞梁。


當然,巖茶是茶,中藥是藥,兩者的桂皮香,雖然相似,卻也并不完全相同。


一個是茶香里的尖銳辛辣,一個是藥香里的濃郁熱烈。


還是有差別的。



3、星爸爸家的肉桂粉。


有一次,專門去香港,喝星爸爸為外國人特調(diào)的印度紅茶。


里面有放了肉桂粉。


喝不進去,肉桂豆蔻之類的香料放了一大堆進去,不像在喝茶,倒像是在市寺廟里聞香——那些各種牌子的衛(wèi)生香、檀香、無煙香的氣味,全被濃縮進了一杯紅茶里,還要賣36塊錢。


想想就不敢下口。


但是,那研磨過的印度肉桂粉的香氣,算是從此就記住了。


跟我們武夷巖茶里肉桂的桂皮香,還真有點接近。


一樣香氣沖人,一樣辛辣刺激,一樣香氣尖銳,一樣,可以讓人過鼻不忘。




《3》


總歸一句,武夷巖茶肉桂的桂皮香,跟樟科、樟屬中等大喬木肉桂的香氣,是極為近似的。


想來,當年,正是因為兩種香氣極為近似,有這種特殊的牽連,武夷肉桂茶,才被命名為“肉桂”的吧。


人們形容武夷巖茶肉桂的桂皮香,說它辛辣,刺激,尖銳。


因為肉桂的“貴”,這股桂皮香,便衍生出了各種江湖傳言。


第一種,說肉桂,口感很辣。


然后就有天真的茶友,喝正巖肉桂的時候,刻意去茶湯里尋找這股“辣味”。


然而,并沒有。


正巖肉桂山場好,工藝正,湯醇水滑,香氣落水,香清甘活,偏偏就,沒有辣味。


于是這位可愛的茶友便把杯子一頓,生氣地說,這款肉桂,是外山的。


驚得村姑陳小心臟撲通撲通跳。


人家肉桂的辛辣感,是指聞起來,有一股辛苦的感覺。這種感覺,首先是鼻子感受到的,等六七沖之后,湯水薄了,水膜破了,才在喉嚨里有尖銳的刺感。


跟辣椒那種辣味,可八竿子打不著。



第二種,說肉桂的辛辣感,就是劣茶的苦澀味。


有一位茶掌柜,長年賣外山的肉桂,但他從不承認自己是外山茶。


他三不五時就曬自己在天心村喝茶的照片,曬自己和天心村的各大山場主人交流的文字,不明真相的人,一般會認為,他賣的肯定是正巖肉桂。


正是這樣的認知,讓茶友小H買了他推薦的正巖肉桂。價格嘛,很很很很沒有天理就是了。


收到茶的小H,迫不急待地就拉著幾位好友開喝了。


但茶過四沖,他就覺得不對勁了,馬上給茶掌柜發(fā)信息:你這個肉桂,真是正巖的嗎,怎么這么苦和澀?


茶掌柜迅速回復說:“當然是正巖的。這股苦澀味,就是肉桂的辛辣感,這是它的品種特征,你要好好品品。”


被這么解釋一通,茶友小H似是信服了。


又繼續(xù)跟朋友喝起來。


但越喝越麻口,到第八沖,除了他還在堅持,朋友們都放棄了。


據(jù)說,那盒沒兩泡的超貴的肉桂,他送給了領(lǐng)導。


自己不敢再嘗試。




《4》


肉桂的辛辣感,跟肉桂的苦澀味,可真是完全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


肉桂那股品種獨有的桂皮香,聞起來,有種辛辣刺激的感覺,就像我們在稀釋50倍的鹵料桂皮里聞到的那種味道。


但它并不是喝起來苦澀,嘗起來辣口。


但凡一款茶喝到嘴里有濃烈的苦澀感,含在口中有強烈的辣口感,通常意義上來說,并不是一款工藝到位的好茶。


這標準,不管是六大茶類里的哪種茶,都適用。


具體到肉桂而言,苦澀味和辣口感,都是制作時,工藝不夠精良所致。


茶青采摘下來的時候,沒有及時攤晾;采下來后大量悶在不透氣的袋子里;攤晾時,攤得過厚;攤晾時不停胡亂攪動,讓茶葉彎折,葉脈受損......


這些因素,都會讓肉桂茶青身上的脈絡,被破壞,輸送多余物質(zhì)、輸送苦澀物質(zhì)、輸送水分的渠道被人為堵塞,被破壞。



路不通,車就會堵在路上。


葉脈不通,多余的物質(zhì)就會大量停留在葉片細胞里。


這些多余的物質(zhì),如果在未來的發(fā)酵和焙火環(huán)節(jié)里,沒有辦法讓它全部轉(zhuǎn)化,或者焙離葉片,它就會沉積在葉片中,最終,釋放到茶湯里,讓我們喝到——對,就是一股濃烈的、化不開的苦澀味。


那是多余的茶多酚和多余的咖啡堿,共同使的壞。


它們會刺激我們的味覺,讓我們舌面生出一層厚厚的苔,不但不舒服,還感受不到茶葉中正真的美感——那些清甜的,芳香的物質(zhì)。


只會給我們留下“不苦不澀不是茶”的錯覺。




《5》


人紅是非多。


茶紅是非更多。


因為有牛欄坑肉桂這位網(wǎng)紅的存在,關(guān)于肉桂的故事,還會生出更多、更加無厘頭的來。


感謝這些故事,讓我們在品嘗肉桂的桂皮香之余,多了許多茶余飯后的談資和笑料。


中秋假期已經(jīng)余額不足,就讓我們在流香澗肉桂的花香與桂皮香里,感受秋日的寂靜與愜意吧。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附】


【流香澗肉桂品鑒筆記】作者:村姑陳


正巖核心,三坑兩澗。


流香澗,是一個跟花有關(guān)的地方。


這款產(chǎn)自流香澗的肉桂,亦是一款跟花香有關(guān)的,肉桂。


制茶師說,我要做一款肉桂,能體現(xiàn)流香澗的特色。


澗的特色是,溝形地貌,縱深長,有水流過,日照時間短,幽深而蜿蜓。


而流香澗的特色,是,兩壁曾經(jīng)繁花似錦,花落水中,隨水流出,花瓣含香,澗水飄香。


是了,紅樓夢里黛玉葬花的沁芳閘,便是這樣的一處所在。


于是,這款集合了流香與澗的特征的肉桂,便以花香高揚而桂皮香尖銳,而成為了流香澗肉桂的代表。


更是武夷正巖花香肉桂的代言人。


第一沖,湯水清新甜潤,入口綿柔。


第二沖,桂皮香濃郁地落在湯水中,蓋子上花香綿延,桂皮香悠揚。


第三沖,花香清新,桂香辛銳,湯水鮮活,仿佛在山澗里,飽食了一餐花蕊,再捧喝了一勺清泉。


花香恣意,桂皮香濃郁。


流香澗,澗流香。


這款流香澗肉桂,果真,不負此名。


作者? | 村姑陳

童啟慶:我所親歷的杭州茶藝的發(fā)展

杭州茶藝的發(fā)展要從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說起。那時隨著改革開放,國內(nèi)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物質(zhì)生活日漸豐富,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杭州茶藝就在此時伴隨著茶業(yè)、旅游經(jīng)濟發(fā)展逐步興起。

微茫中初現(xiàn)端倪

當時,我在浙江農(nóng)業(yè)大學(現(xiàn)為浙江大學)茶學系栽培教研組工作,學校常有一些接待外賓的任務。作為茶都,來了杭州肯定是要請他們喝茶的,這就要求我們接待的工作人員對泡茶技藝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國外雖然也有茶,但是種類沒有國內(nèi)豐富。給外賓們喝不同的茶就要做相應的介紹,比如綠茶要怎么沖泡,紅茶要怎么沖泡,烏龍茶要怎么沖泡,這對我們接待人員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需求開始讓我接觸茶藝。

童啟慶

后來,著名的遺傳學家談家楨先生來我們學校做教學改革的報告,提出通過文旅結(jié)合來提振消費進而促進發(fā)展。我由此想到,單單只泡一杯茶,不宣傳茶文化、不介紹茶歷史,不推廣茶與健康的關(guān)系,是很難實現(xiàn)茶消費的擴大和提升的。應該讓人們重新認識茶,了解它不僅僅是一個解渴的飲品,更是深厚鮮明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從而振興茶業(yè)。

還有我的恩師莊晚芳先生,當時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但他的思維是與時俱進的,提出要重新開茶館,這也是以消費來促生產(chǎn)的一個路徑。莊先生當時已經(jīng)不在學校承擔教學任務了,我們難得見他一回。每次遇見,他就不斷地強調(diào)去開茶館。但我們都從事教學工作,開茶館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教人如何喝茶、品茶,幫助茶館做茶文化的宣傳工作。

莊晚芳

草臺班子唱“大戲”

1989年5月,臺灣陸羽茶藝中心組團第一次來大陸訪問。以往類似的訪問團體都是由莊晚芳先生提議、省茶葉公司出資興建的“茶人之家”接待的。而這次訪問計劃做兩場交流活動,其中一場安排在我們學校,地點就在華家池校區(qū)的報告廳。

活動前期,我們考慮到,既然是交流,那肯定要做茶藝展示的。作為茶學系的副主任,籌備茶藝展示這個“光榮”的任務就落到了我的肩上。展示班底是臨時湊的:辦公室的1個男孩子,實驗室的2個女實驗員,加上我,一共4個人的“草臺班子”就這樣搭起來了。我們還進行了分工,男同志負責做解說,女同志負責泡茶。但因受條件的限制,什么道具都沒有,實驗室的搪瓷盤被臨時“征用”來代替茶盤,搪瓷盤上清一色地放上玻璃杯。為了讓客人品嘗到系里新研究出的各類品種茶,我們通過留牌子的方式來加以區(qū)分,例如客人選了1號茶就留下一個紅牌子,選了2號茶就留下一個綠牌子,選了3號茶就留下一個黃牌子,最后統(tǒng)計杯數(shù)。泡茶分茶,程序雖然比較復雜,但我們希望給客人以賓至如歸的感受。會后,陸羽茶藝中心給了我們很高的評價,認為這一場活動是交流中最好的。這一次的交流給予我們很大的觸動,組建茶藝展示團隊的想法由此萌生。

可能是因為臺灣陸羽茶藝中心的交流活動讓我們小有些知名度吧,當時各地開展類似茶藝,或涉及茶周邊產(chǎn)品的活動也會來邀請我們,比如宜興的陶瓷節(jié)、上海黃浦區(qū)的茶文化節(jié)等。通過一次次的活動實踐,我們慢慢積累了經(jīng)驗,購置了服裝和茶具,就這樣“客來敬茶”茶禮表演團慢慢地組建了起來為什么叫“茶禮”呢?中國文化中,自古以來有客來敬茶之禮,所以我們就用人們最通俗易懂的“茶禮”二字來概括這類具有特定意義的沏泡和品飲活動。如果叫“茶道”,當時許多人比較難理解;如果叫“茶藝”,又很難讓人聯(lián)系到其中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如今,在幾十年的從事茶藝教學、茶藝研究、茶藝交流和茶藝評比等實踐之后,回過頭來看,其實這3種稱謂并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無雅俗之別,亦無高下之分,可以任憑喜好稱呼,不必統(tǒng)一,我們要注重的還是通過泡飲的技藝來宣傳“茶德”,通過茶為媒介來承載、傳達思想。

刪繁就簡三秋樹

對于沏泡程序的設(shè)計,并不是一開始就有一個完整成熟的想法。剛開始設(shè)計茶藝程式的時候,人多、杯子多、花樣也多。等到在實踐中摸索之后,才漸漸領(lǐng)會陸羽《茶經(jīng)》中以“儉”為德的核心思想。因而我常常過一段時間就否定我自己以前的東西。有些人不理解,認為童老師“花樣”可真多,一時一個想法,但我十分清楚,自己是在沏泡的反復實踐中不斷地進步。

茶藝程式不復雜:一個人、一套茶具、六大茶禮、九種泡法全部可以解決。眼花繚亂、花里胡哨的動作套路是要不得的。但上手后,茶藝卻又是復雜的,它并非一成不變的,如何科學地泡茶,怎樣沏泡最符合茶性,是我們最應思考的。以西湖龍井為例,都是兩段式?jīng)_泡法,新茶和陳茶的沏泡略有不同。新茶需用少量開水浸潤,讓客人聞到新茶的真香之后,再用“鳳凰三點頭”的手法沖泡?!傍P凰三點頭”從文化寓意的角度出發(fā),意為向客人三鞠躬;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出發(fā),是為了使茶葉在杯中翻滾,以達到均勻茶湯的目的,否則客人喝的第一口茶就是白開水。人們常說“頭開”(第一泡)不好,“二開”(第二泡)最佳,就是沒有均勻茶湯的緣故。其他品種的茶也有“一泡”洗茶的做法,但用于泡西湖龍井新茶是萬萬不能的,因為綠茶中富含氨基酸,氨基酸特別容易沖泡出來,如果將“頭開”茶水倒了豈不可惜?但是隔了兩年的陳茶又如何呢?葉子發(fā)黃,一股陳氣已經(jīng)出來,所以需通過很快的溫潤泡,將第一開倒掉,讓第二泡的真香真味散發(fā)出來。這樣既可以把表面氧化的部分去掉,又可以讓已經(jīng)失去新茶香的龍井沖泡出綠茶香來。其實,茶藝是非常靈活的,我們做自然科學的,就是要根據(jù)茶性來泡茶,不懂科學的人設(shè)計出來的茶藝動作好看、夸張,但泡出的茶不一定好喝。

茶藝宣傳“進階”之路

20世紀90年代,我們浙江省茶葉學會要搞一個早春探梅茶會的茶事活動,起因是當時學會的會員多以自然科學領(lǐng)域為主,也有一些茶企的技術(shù)、銷售人員,大家都希望能有一個契機推動茶文化的傳播。那時我剛從日本回國,參加了省里一個留學生會,正好認識一個交通學校的老師,他是中國文化研究會的秘書長,于是就想到通過他邀請中國文化研究會的人前來參加。起初我的想法很簡單,覺得我們的茶事活動光在茶葉學會的小圈子里搞是沒有影響力的,只有邀請更多領(lǐng)域的人來參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要跨界、破圈。那次活動收到了意想不到效果,不僅中國文化研究會的會長、副會長等很多人前來參加,還直接促成了一場國際茶文化的交流。原來,那時中國文化研究會正愁找不到接下來一場國際交流的主題,而茶事活動給了他們新的靈感,何不舉辦一場國際茶文化的交流呢?因為他們對茶文化沒有研究,于是就請我們前去幫忙,后來活動還獲得了中國茶葉學會的支持。最終這場活動的研討、論文集整理由中國茶葉學會組織;評比、茶藝展示、會務等由我們浙江省茶葉學會負責。也是在這場國際交流活動上,我們和眾多境外代表共同提議成立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就這樣,茶文化的宣傳之路變得寬廣無限,茶藝的發(fā)展之路也越走越寬。

全體參與的“無我茶會”

新成立的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以學術(shù)研討為主,而國際無我茶會重在技藝的交流。這兩個活動一個逢雙數(shù)年做,一個逢單數(shù)年做,相互交叉,促進了交流。

那么什么是無我茶會呢?無我茶會是一種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飲茶的全體參與式茶會,大家自備茶具,席地而坐圍成一圈泡茶。一般約定每人泡茶4杯,向左邊奉茶給3位茶友,剩下1杯留給自己,這樣每人都有4杯茶可喝,喝完約定的泡數(shù),收拾茶具,結(jié)束茶會。參加無我茶會的人要預先集中學習,在沒有開水可燒的野外或者公園里,用自帶的熱水泡茶。沒有高溫水,沒有溫潤泡就很難沏泡,泡茶的四要素就要改變,因而更考驗技巧。

當時無我茶會在國內(nèi)沒有人做過,我曾因參加過一些境外的交流,有一定的經(jīng)驗,于是國內(nèi)的培訓也由我們首先來做。我們先在浙江茶葉學會會員單位里搞試點培訓,在茶博館、茶葉公司、學校做培訓,隊伍就慢慢帶起來了。無我茶會要求一壺四杯作為自備的茶具。當時好的茶具十分難找?;旧厦恐芪叶家教沾善肥袌錾先ァ疤詫殹薄:髞砀鱾€茶館的培訓慢慢成熟起來了。就可以到景德鎮(zhèn)去定制了。記得第一次在杭州搞國際無我茶會的時候還沒有人氣,全靠我培訓的幾個茶館幫忙出場地、承擔費用,這也是對我長時間來義務免費培訓的一種回饋和支持吧。現(xiàn)在,無我茶會已在多地舉辦,且被大家所熟知。深受各地茶人們的喜愛。

大眾媒介與茶藝普及

1991年,我們和浙江音像出版社聯(lián)系,打算制作《中國茶的品飲》錄像帶。因為內(nèi)容比較小眾,起初出版社不太愿意做,我們答應無報酬錄制,且成本控制在1萬元以下,最終完成了錄制。通過錄像片,茶藝得以快速推廣,什么鳳凰三點頭、兩端沖泡法就是那個時候被全國所熟知的。

1992年,由上海敦煌國際文化藝術(shù)公司拍攝的《中華茶文化》節(jié)目在中央電視臺《文化長廊》欄目播出,我在其中擔任了串聯(lián)整個節(jié)目的專家主持。整個節(jié)目每周日下午播出,因為反響不錯,后來還專門制成了錄像帶,叫《說茶》。后來,中央四套《老年課堂》欄目又邀請我錄制了《老年飲茶養(yǎng)生》節(jié)目。當時身邊的人還開玩笑說,怎么老是在中央臺看到童老師您呢?

1996年,應浙江攝影出版社約稿,我又出了一本《習茶》的書。后來,我又陸續(xù)出了《影像中國茶道》《生活茶藝》等一系列書。這些錄像、節(jié)目、圖書的影響比較大,也促進了茶文化的普及和茶藝的推廣。

如火如茶的茶藝培訓

最早搞的茶藝培訓,是非職業(yè)的先于職業(yè)的,而且是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那時國內(nèi)沒有職業(yè)的培訓,也沒有茶藝師制度。從1995年開始,連續(xù)3年,我和韓國國際茶文化交流協(xié)會的會長釋龍云一起在韓國辦培訓班。2004年開始,連續(xù)4年由中國茶葉學會牽頭組織,我又受邀到日本去講課。在國內(nèi)還沒有辦培訓班的時候,我們先辦起了國際班。日、韓學生希望學習更豐富的中國茶文化,而我們也想把現(xiàn)代中國的茶文化、杭州的茶文化推廣到國際上去,這就不謀而合了。

1999年,茶藝職業(yè)技能5級培訓開始;2003年,浙江華韻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開始做茶藝職業(yè)培訓,浙江樹人大學則創(chuàng)辦了浙江應用茶文化專業(yè),2020年還成立了國際茶文化學院,這是正規(guī)的學歷教育;2006年,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和浙江林學院開設(shè)了茶文化學院;2014年,我的學生、浙大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岳飛創(chuàng)辦了浙大“童一家”茶藝培訓,我們還創(chuàng)新了師資的培訓,分6大茶類來教,一期教一個茶類,不僅講怎么泡,更重要的是從自然科學講起,包括怎么加工、審評,生化成分,怎么沖泡方方面面。我們希望做老師的知識面更廣,教出的茶藝師才能更理解茶,更懂茶。

童啟慶 口述 ;洪燁丹 撰稿;來源杭州文史。

來源:茶貴人

如有侵權(quán) 請聯(lián)系刪除

童啟慶:我所親歷的杭州茶藝的發(fā)展

杭州茶藝的發(fā)展要從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說起。那時隨著改革開放,國內(nèi)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物質(zhì)生活日漸豐富,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杭州茶藝就在此時伴隨著茶業(yè)、旅游經(jīng)濟發(fā)展逐步興起。

微茫中初現(xiàn)端倪

當時,我在浙江農(nóng)業(yè)大學(現(xiàn)為浙江大學)茶學系栽培教研組工作,學校常有一些接待外賓的任務。作為茶都,來了杭州肯定是要請他們喝茶的,這就要求我們接待的工作人員對泡茶技藝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國外雖然也有茶,但是種類沒有國內(nèi)豐富。給外賓們喝不同的茶就要做相應的介紹,比如綠茶要怎么沖泡,紅茶要怎么沖泡,烏龍茶要怎么沖泡,這對我們接待人員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需求開始讓我接觸茶藝。

童啟慶

后來,著名的遺傳學家談家楨先生來我們學校做教學改革的報告,提出通過文旅結(jié)合來提振消費進而促進發(fā)展。我由此想到,單單只泡一杯茶,不宣傳茶文化、不介紹茶歷史,不推廣茶與健康的關(guān)系,是很難實現(xiàn)茶消費的擴大和提升的。應該讓人們重新認識茶,了解它不僅僅是一個解渴的飲品,更是深厚鮮明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從而振興茶業(yè)。

還有我的恩師莊晚芳先生,當時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但他的思維是與時俱進的,提出要重新開茶館,這也是以消費來促生產(chǎn)的一個路徑。莊先生當時已經(jīng)不在學校承擔教學任務了,我們難得見他一回。每次遇見,他就不斷地強調(diào)去開茶館。但我們都從事教學工作,開茶館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教人如何喝茶、品茶,幫助茶館做茶文化的宣傳工作。

莊晚芳

草臺班子唱“大戲”

1989年5月,臺灣陸羽茶藝中心組團第一次來大陸訪問。以往類似的訪問團體都是由莊晚芳先生提議、省茶葉公司出資興建的“茶人之家”接待的。而這次訪問計劃做兩場交流活動,其中一場安排在我們學校,地點就在華家池校區(qū)的報告廳。

活動前期,我們考慮到,既然是交流,那肯定要做茶藝展示的。作為茶學系的副主任,籌備茶藝展示這個“光榮”的任務就落到了我的肩上。展示班底是臨時湊的:辦公室的1個男孩子,實驗室的2個女實驗員,加上我,一共4個人的“草臺班子”就這樣搭起來了。我們還進行了分工,男同志負責做解說,女同志負責泡茶。但因受條件的限制,什么道具都沒有,實驗室的搪瓷盤被臨時“征用”來代替茶盤,搪瓷盤上清一色地放上玻璃杯。為了讓客人品嘗到系里新研究出的各類品種茶,我們通過留牌子的方式來加以區(qū)分,例如客人選了1號茶就留下一個紅牌子,選了2號茶就留下一個綠牌子,選了3號茶就留下一個黃牌子,最后統(tǒng)計杯數(shù)。泡茶分茶,程序雖然比較復雜,但我們希望給客人以賓至如歸的感受。會后,陸羽茶藝中心給了我們很高的評價,認為這一場活動是交流中最好的。這一次的交流給予我們很大的觸動,組建茶藝展示團隊的想法由此萌生。

可能是因為臺灣陸羽茶藝中心的交流活動讓我們小有些知名度吧,當時各地開展類似茶藝,或涉及茶周邊產(chǎn)品的活動也會來邀請我們,比如宜興的陶瓷節(jié)、上海黃浦區(qū)的茶文化節(jié)等。通過一次次的活動實踐,我們慢慢積累了經(jīng)驗,購置了服裝和茶具,就這樣“客來敬茶”茶禮表演團慢慢地組建了起來為什么叫“茶禮”呢?中國文化中,自古以來有客來敬茶之禮,所以我們就用人們最通俗易懂的“茶禮”二字來概括這類具有特定意義的沏泡和品飲活動。如果叫“茶道”,當時許多人比較難理解;如果叫“茶藝”,又很難讓人聯(lián)系到其中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如今,在幾十年的從事茶藝教學、茶藝研究、茶藝交流和茶藝評比等實踐之后,回過頭來看,其實這3種稱謂并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無雅俗之別,亦無高下之分,可以任憑喜好稱呼,不必統(tǒng)一,我們要注重的還是通過泡飲的技藝來宣傳“茶德”,通過茶為媒介來承載、傳達思想。

刪繁就簡三秋樹

對于沏泡程序的設(shè)計,并不是一開始就有一個完整成熟的想法。剛開始設(shè)計茶藝程式的時候,人多、杯子多、花樣也多。等到在實踐中摸索之后,才漸漸領(lǐng)會陸羽《茶經(jīng)》中以“儉”為德的核心思想。因而我常常過一段時間就否定我自己以前的東西。有些人不理解,認為童老師“花樣”可真多,一時一個想法,但我十分清楚,自己是在沏泡的反復實踐中不斷地進步。

茶藝程式不復雜:一個人、一套茶具、六大茶禮、九種泡法全部可以解決。眼花繚亂、花里胡哨的動作套路是要不得的。但上手后,茶藝卻又是復雜的,它并非一成不變的,如何科學地泡茶,怎樣沏泡最符合茶性,是我們最應思考的。以西湖龍井為例,都是兩段式?jīng)_泡法,新茶和陳茶的沏泡略有不同。新茶需用少量開水浸潤,讓客人聞到新茶的真香之后,再用“鳳凰三點頭”的手法沖泡。“鳳凰三點頭”從文化寓意的角度出發(fā),意為向客人三鞠躬;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出發(fā),是為了使茶葉在杯中翻滾,以達到均勻茶湯的目的,否則客人喝的第一口茶就是白開水。人們常說“頭開”(第一泡)不好,“二開”(第二泡)最佳,就是沒有均勻茶湯的緣故。其他品種的茶也有“一泡”洗茶的做法,但用于泡西湖龍井新茶是萬萬不能的,因為綠茶中富含氨基酸,氨基酸特別容易沖泡出來,如果將“頭開”茶水倒了豈不可惜?但是隔了兩年的陳茶又如何呢?葉子發(fā)黃,一股陳氣已經(jīng)出來,所以需通過很快的溫潤泡,將第一開倒掉,讓第二泡的真香真味散發(fā)出來。這樣既可以把表面氧化的部分去掉,又可以讓已經(jīng)失去新茶香的龍井沖泡出綠茶香來。其實,茶藝是非常靈活的,我們做自然科學的,就是要根據(jù)茶性來泡茶,不懂科學的人設(shè)計出來的茶藝動作好看、夸張,但泡出的茶不一定好喝。

茶藝宣傳“進階”之路

20世紀90年代,我們浙江省茶葉學會要搞一個早春探梅茶會的茶事活動,起因是當時學會的會員多以自然科學領(lǐng)域為主,也有一些茶企的技術(shù)、銷售人員,大家都希望能有一個契機推動茶文化的傳播。那時我剛從日本回國,參加了省里一個留學生會,正好認識一個交通學校的老師,他是中國文化研究會的秘書長,于是就想到通過他邀請中國文化研究會的人前來參加。起初我的想法很簡單,覺得我們的茶事活動光在茶葉學會的小圈子里搞是沒有影響力的,只有邀請更多領(lǐng)域的人來參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要跨界、破圈。那次活動收到了意想不到效果,不僅中國文化研究會的會長、副會長等很多人前來參加,還直接促成了一場國際茶文化的交流。原來,那時中國文化研究會正愁找不到接下來一場國際交流的主題,而茶事活動給了他們新的靈感,何不舉辦一場國際茶文化的交流呢?因為他們對茶文化沒有研究,于是就請我們前去幫忙,后來活動還獲得了中國茶葉學會的支持。最終這場活動的研討、論文集整理由中國茶葉學會組織;評比、茶藝展示、會務等由我們浙江省茶葉學會負責。也是在這場國際交流活動上,我們和眾多境外代表共同提議成立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就這樣,茶文化的宣傳之路變得寬廣無限,茶藝的發(fā)展之路也越走越寬。

全體參與的“無我茶會”

新成立的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以學術(shù)研討為主,而國際無我茶會重在技藝的交流。這兩個活動一個逢雙數(shù)年做,一個逢單數(shù)年做,相互交叉,促進了交流。

那么什么是無我茶會呢?無我茶會是一種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飲茶的全體參與式茶會,大家自備茶具,席地而坐圍成一圈泡茶。一般約定每人泡茶4杯,向左邊奉茶給3位茶友,剩下1杯留給自己,這樣每人都有4杯茶可喝,喝完約定的泡數(shù),收拾茶具,結(jié)束茶會。參加無我茶會的人要預先集中學習,在沒有開水可燒的野外或者公園里,用自帶的熱水泡茶。沒有高溫水,沒有溫潤泡就很難沏泡,泡茶的四要素就要改變,因而更考驗技巧。

當時無我茶會在國內(nèi)沒有人做過,我曾因參加過一些境外的交流,有一定的經(jīng)驗,于是國內(nèi)的培訓也由我們首先來做。我們先在浙江茶葉學會會員單位里搞試點培訓,在茶博館、茶葉公司、學校做培訓,隊伍就慢慢帶起來了。無我茶會要求一壺四杯作為自備的茶具。當時好的茶具十分難找?;旧厦恐芪叶家教沾善肥袌錾先ァ疤詫殹?。后來各個茶館的培訓慢慢成熟起來了。就可以到景德鎮(zhèn)去定制了。記得第一次在杭州搞國際無我茶會的時候還沒有人氣,全靠我培訓的幾個茶館幫忙出場地、承擔費用,這也是對我長時間來義務免費培訓的一種回饋和支持吧。現(xiàn)在,無我茶會已在多地舉辦,且被大家所熟知。深受各地茶人們的喜愛。

大眾媒介與茶藝普及

1991年,我們和浙江音像出版社聯(lián)系,打算制作《中國茶的品飲》錄像帶。因為內(nèi)容比較小眾,起初出版社不太愿意做,我們答應無報酬錄制,且成本控制在1萬元以下,最終完成了錄制。通過錄像片,茶藝得以快速推廣,什么鳳凰三點頭、兩端沖泡法就是那個時候被全國所熟知的。

1992年,由上海敦煌國際文化藝術(shù)公司拍攝的《中華茶文化》節(jié)目在中央電視臺《文化長廊》欄目播出,我在其中擔任了串聯(lián)整個節(jié)目的專家主持。整個節(jié)目每周日下午播出,因為反響不錯,后來還專門制成了錄像帶,叫《說茶》。后來,中央四套《老年課堂》欄目又邀請我錄制了《老年飲茶養(yǎng)生》節(jié)目。當時身邊的人還開玩笑說,怎么老是在中央臺看到童老師您呢?

1996年,應浙江攝影出版社約稿,我又出了一本《習茶》的書。后來,我又陸續(xù)出了《影像中國茶道》《生活茶藝》等一系列書。這些錄像、節(jié)目、圖書的影響比較大,也促進了茶文化的普及和茶藝的推廣。

如火如茶的茶藝培訓

最早搞的茶藝培訓,是非職業(yè)的先于職業(yè)的,而且是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那時國內(nèi)沒有職業(yè)的培訓,也沒有茶藝師制度。從1995年開始,連續(xù)3年,我和韓國國際茶文化交流協(xié)會的會長釋龍云一起在韓國辦培訓班。2004年開始,連續(xù)4年由中國茶葉學會牽頭組織,我又受邀到日本去講課。在國內(nèi)還沒有辦培訓班的時候,我們先辦起了國際班。日、韓學生希望學習更豐富的中國茶文化,而我們也想把現(xiàn)代中國的茶文化、杭州的茶文化推廣到國際上去,這就不謀而合了。

1999年,茶藝職業(yè)技能5級培訓開始;2003年,浙江華韻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開始做茶藝職業(yè)培訓,浙江樹人大學則創(chuàng)辦了浙江應用茶文化專業(yè),2020年還成立了國際茶文化學院,這是正規(guī)的學歷教育;2006年,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和浙江林學院開設(shè)了茶文化學院;2014年,我的學生、浙大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岳飛創(chuàng)辦了浙大“童一家”茶藝培訓,我們還創(chuàng)新了師資的培訓,分6大茶類來教,一期教一個茶類,不僅講怎么泡,更重要的是從自然科學講起,包括怎么加工、審評,生化成分,怎么沖泡方方面面。我們希望做老師的知識面更廣,教出的茶藝師才能更理解茶,更懂茶。

(童啟慶 口述 洪燁丹 撰稿)

來源:杭州文史

如有侵權(quán) 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8條結(jié)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