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黑茶湖南安化茶廠

找到約770條結果 (用時 0.013 秒)

黑茶湖南安化白沙溪2011年金花特制茯磚茶白沙溪黑茶白沙溪茯磚茶

    

黑茶湖南安化白沙溪2011年金花特制茯磚茶白沙溪黑茶白沙溪茯磚茶
【寶貝名稱】白沙溪800g茯磚茶
【凈 含 量】800克
【生產時間】2011年
【生產廠家】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責任有限公司
【產品介紹】本產品選用安化優(yōu)質黑毛茶為原料,采用科學配方,使用現(xiàn)代清潔化生產線生產,工藝考究,因“冠突散囊菌”存在更有益于人體健康。茶磚松緊均勻適中,金花茂盛,香氣純正,湯色紅亮,滋味醇厚。

百年木倉再續(xù)安化茶廠百年世紀輝煌

  湖南省安化茶廠于2012年9月重組并改名為中茶湖南安化茶廠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中部,資水中游的安化縣城(東坪鎮(zhèn))東郊——酉州。安化酉州是安化茶葉加工的重要的茶埠,地處資江河邊,水陸運輸便利。清咸豐四年(1854)于此地始創(chuàng)制紅茶,西歐商人有無“安化”二字不買的觀念,是“湖紅的發(fā)源地”。同時也是安化黑茶的加工集散地,有西幫、廣幫開辦的黑茶等有十幾余家,舊式茶行林立,擁有一批從事紅茶、黑茶加工的技術力量。

  一百年,做安化茶文化最忠實的見證者

  此地有安化茶文化的濃縮、安化茶文化活態(tài)博物館之名,引起了國內外茶人的好奇,這就是位于安化東坪鎮(zhèn)酉州的安化第一茶廠。

  想象中的茶廠與實景無異,這里的一切都保留了最原始的樣子,從眼前的一泓資江水、到背倚的青山以及山頭若隱若現(xiàn)的云霧,都像是落入了畫中,生態(tài)純凈無比。

  步人廠區(qū),紅磚瓦房與參天古柏,不改素雅、卻顯鮮活。茶廠的接待人員說,這些松柏已是百歲高齡。

  從綠蔭小道一路向前,兩側是20世紀蘇聯(lián)人援建的鋸齒形車間和相間分布的木構建筑,再跨越一道上世紀經典的牌坊,整個廠區(qū)盡收眼底。眼見一份古樸,心生一份惦念,究竟此地經歷了什么?為何時代的變遷沒有將其淹沒?這一切都在百年歷史里得以解開。

  茶廠的工作人員說,安化是宋時因茶葉甲諸縣而設,到了明清時期發(fā)展之盛,享譽全國?!睹魇肥池浿尽酚涊d:“神宗萬歷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馬,惟漢中保寧,而湖南產茶,其直賤,商人率越境私販?!碑斈?,黑茶主要銷往西北地區(qū)供牧民飲用,而主產區(qū)在安化,因此商賈大半就地建廠。1902年,著名商幫晉商在酉州興辦茶行,開創(chuàng)了安化第一茶廠的肇始。

  1915年,安化紅茶登上國際舞臺,獲得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優(yōu)質大獎章的稱號,名聲大噪。上世紀上半葉,一批制茶大師先后于安化第一茶廠任職,如滇紅創(chuàng)始人馮紹裘、湘茶大師黃本鴻等等。直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安化第一茶廠歸屬中國茶業(yè)公司,成為新中國成立后湖南省首個國營茶葉加工企業(yè)。

  前半程的輝煌,為后半程的開拓奠定了基石。為了丁破安化本地不制茶磚的狀況,茶廠從最初的紅茶生產,開始向黑茶創(chuàng)制邁進。到了計劃經濟年代,茶廠承擔著政府定制邊銷茶的生產任務,其責任重大。

  今日,茶廠幾經浮沉,直到2000年后,因其豐的人文價值和傳承不息的制茶技藝,安化茶廠重回大眾視野。2014年,中糧集團注資兩億元后,茶廠得到了空前發(fā)展。  

  一百年,傳承的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貝

  在機械轟鳴的車間中,我們可以一睹茶廠技術大師們制茶的風采。

  這些大師,實則踐行,是經驗豐富的老茶工,雖然在業(yè)內已是名聲遠揚,但仍然在制茶一線指導。笑容可掬的老前輩們說,茶葉是門手藝活,有所學和所悟,要會做茶、做好茶,需要時間的沉淀,因此制茶人的生涯一開始便注定要窮其一生。在這里,制茶大師們動輒事茶三五十年,有的更是祖祖輩輩的制茶世家。他們笑,茶藝博大,我們能做的也只有愚公移山,把最精華的部分傳給后人,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當被問及為何成為茶葉的傳承人時,大師們低調淡,那個年代,人們都是靠手藝吃飯,自然而然,就成了代代相傳的事兒。事實上,茶技的傳承是一件極其神圣的事兒,需要對繼承人的德行、學識、手藝、悟多個方面嚴格考核并經過層層篩選。就拿人們熟知千兩茶制作技藝來說,自邊江劉氏創(chuàng)制以來,傳男不傳女、傳智不傳駑、傳賢不傳佞。傳承人不僅繼承制茶的事業(yè),也要把茶人志向和精神融于一身。所以能成為傳承者,必定是愛之深、精于道、厚養(yǎng)德之人。

  千兩茶因重量合計為老秤一千兩而得名,在清同治年間,由晉商與劉氏家族在酉州創(chuàng)制完成。凡是見過千兩茶的人無不被其“原始古樸,粗獷大氣”的外形所震撼。一支千兩茶,重達36.25公斤,高約1.65米,直徑20厘米,需要一名壯漢方可以搬運。除了體型巨大,包裝也天然獨特,是世界唯一非后包裝茶。一層粽葉,一層棕},一層楠竹,便可防水防潮可長期儲藏。

  完成千兩茶的制作,需經過蒸、灌、箍、扛、壓、踩等復雜工序,安化第一茶廠正是這項世界級非物質文七遺產干兩茶踩制技藝的宗源之地。茶工們遵循著古老茶手法和多年練就的技巧,三五人一組,號子一、動作齊整,這力與美的配合,一百年來生生不息。

  當然,一百年的傳承不僅止于千兩茶踩制技藝、茯磚茶發(fā)花工藝等技術層面,在安化第一茶廠,實物的留存也讓人驚嘆。上世紀50年代至今的茶素在古老茶葉審評里靜靜的安放著,上世紀前蘇聯(lián)援建的鋸齒形廠房完整的呈現(xiàn)著…老祖宗把智慧和寶貝都留在了這里!

  一百年,下個世紀尊榮仍將屬于他

  從千兩茶晾曬場穿過,一幢木質建筑更外引人注意。圓潤的木頭上開著了裂紋,看樣子,就知有些年分。茶廠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中茶人引以為豪的百年純木質茶葉倉庫,是興建于1902年的歷史遺跡,也是造就百年木倉茶品獨特風格的黃金寶庫。該建筑群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距離觀察,真感佩先人的智慧。這一建筑群應該說融匯了歷史性、功能性、觀賞性于一體。

  乍為上世紀的產物,百年木倉群反映了當時人居的特點,以木建倉。而結構上則把以木建倉的優(yōu)越性發(fā)到了極致。用上等松木建倉首先能使房體穩(wěn)固,其次是生態(tài)自然。茶倉倉底采用架空構造、活動栓塞隔板,能促進倉底空氣流動,帶動倉體空氣內外循環(huán),及時補給倉內氧氣并起到防潮除濕的作用,造就清潔干燥、氧氣;沛的木倉微環(huán)境。通過茶倉的自然調節(jié),倉內常年保持在15.28度,相對濕度600/0-70%左右,有利于茶品陳化升華。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經過了一百多年持續(xù)不斷投茶藏茶,倉內茶香馥郁、陳韻迷人。據(jù)中糧營養(yǎng)健康研究院檢測分析指出,茶倉內富集有。于茶品轉化升華的優(yōu)勢菌種多達數(shù)十種,這是現(xiàn)代廠房不可比擬的。一百多年來,茶中的功能成分與木倉中的有益微生物繁衍交互,自然篩選、優(yōu)勝劣汰,因而此地不再是茶葉簡單存放的場所,而是益菌涵養(yǎng)的黃金倉。

  說此地給人留下的印象和影響,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不負時光,再續(xù)輝煌”。有著得天獨厚的百年生態(tài)良倉,不可復制的百年傳世手藝加之不可撼動的世界五百強實力支撐,下個世紀的輝煌仍將屬于安化第一茶廠。

  來源:《安化黑茶》雜志

“湖紅”安化紅茶的歷史

中國茶葉融入世界市場后,給安化茶葉帶了新的歷史機遇,特別是國外對紅茶需求的劇增,在原本不產紅茶的安化催生了聞名世界的安化紅茶。

(紅碎茶)

安化歷來以生產黑茶著稱,安化產制紅茶,始于1858年(清咸豐八年)。五口通商以來,廣東成為我國茶葉最大的出口口岸,廣東茶商貨源嚴重不足,他們把目光投向了以出產優(yōu)質茶葉聞名的安化,從湘潭進入安化境內后,見境內山峰重疊,河溪網布,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十分優(yōu)越,茶葉資源豐富,加上人工工資低廉,于是設莊收買鮮葉,傳授當?shù)夭柁r初制技術,制造紅茶,稱為廣莊紅茶。

最初開始時,茶商收購茶農的紅毛茶后,精制成箱,仿照武夷紅茶式樣,以武夷紅茶的名義,銷往歐美,市場反響良好,于是公開使用安化牌號,同樣很受歡迎。隨著紅茶加工技術的提高,品質逐漸改進,成茶色澤烏潤,湯色紅亮,市場信譽日益高漲,俄國、英國、美國等國茶商有“無安化字號不買”之說。

由于安化紅茶生產效果良好,漢壽、新化、醴陵、湘陰、瀏陽、長沙、平江等縣,也相繼仿制生產?!逗系耐撂禺a》記載:湘茶(紅茶)出口最盛時期,為光緒中葉,達九十萬箱,歲值一萬兩以上。

安化紅茶迅速走紅,很快興起了“紅茶熱”,“嗣因紅茶銷路暢旺,售價亦佳,一般茶商乃紛紛改制紅茶,即向日晉商之專制黑茶者,至此亦以采制紅茶為尚?!薄逗现铇I(yè)》上是這樣記載的。

安化茶商以廣幫、西幫、本幫為主,并有其它各幫,興盛時期,在廣幫的影響下,各地茶商紛紛涌入東坪、小淹、江南、酉州、黃沙坪等處經營茶葉,正式懸牌經營者約200余家,規(guī)模大的茶行有80余家,年出產茶葉70至80萬箱。

當時,茶葉產量大、銷量大,而且售價高,以當時的紅茶細貨而論,品質只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三、四級標準,最高價格,每百斤可折換大米2816斤,一般價格也在1000至1800斤大米之間,每百斤折合白銀60至80兩,比其他各縣紅茶售價高出一倍以上,當年茶農有“斗米斤茶”的說法。茶葉收入成為茶農主要的經濟來源和生活保證。

這段時期,外銷紅茶最多的年份可達35至40萬箱(一箱為0.5關擔,一關擔為60.48公斤,合10584至12096噸),數(shù)量占全國出口紅茶的12.1%,占湖南的44.5%。其中漢口輸出22萬箱,其余輸送恰克圖和廣州、上海出口,茶葉售價每關擔一般在42至56兩白銀之間,最高的達80兩,茶商獲利頗厚,政府稅收充盈。

(1985年安化茶葉產區(qū)圖)

清末民初,安化“湖紅”與安徽“祁紅”、福建“建紅”鼎足而立,同為中國紅茶之正宗。更引人自豪的是:在1915年(民國四年),安化紅茶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同時獲得此殊榮的還有貴州茅臺酒。

(1915年首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盛況)
(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獎牌)

據(jù)日本《湖南商事習慣報告書》記載:清朝咸豐四年(1854年),安化茶人就在此制作紅茶,當時年產十萬箱,十分之六、七銷往俄國,其余銷往英美,成為“湖紅”的發(fā)源地(雷男《安化茶業(yè)調查》)。光緒年間,安化紅茶大發(fā)展,年產多達四十萬箱(《湖南之財政》第三章)。

“湖紅”安化紅茶首獲國際金獎,轟動了世界茶葉界,美、日各國和國內各省茶葉界人士紛至沓來。在湖南省主席譚延闿的支持下,1916年(民國五年),中國第一個茶葉學?!鲜〔铇I(yè)講習所成立,招收茶商茶農子弟,預設兩個班,展開茶學專業(yè)教育。1934年當代茶圣吳覺農在《湖南省茶葉視察報告》中指出:“湖南茶葉學校(即茶葉講習所)較其他各省完備?!?/p>

1920年湖南省茶業(yè)講習所由岳麓山遷往安化小淹,1927年遷黃沙坪而酉州。1928年7月,因辦學經費困難,教務主任馮紹裘奉命宣布停辦,將其改為湖南省茶事實驗場,即著名的安化茶葉試驗場前身,馮紹裘擔任第一任場長,采取“審慎計劃,擴大規(guī)模,試制紅、綠、黑各茶,以圖技術上之改進”的辦場方針。1938年抗日戰(zhàn)爭期間,“湖南私立修業(yè)高級農業(yè)職業(yè)學?!庇砷L沙遷往安化茶廠所在地的東坪酉州,使之成為湖南省安化茶廠的地理基礎與最早的茶學教育根基。

1942年,曾任安化茶場副場長的茶學專家王云飛撰著《茶作學》一書,由藍田書報刊社正式出版二冊,湖南黑茶學會發(fā)行。這是湖南第一部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茶學專著,開創(chuàng)了湖南茶學教育研究的新局面。

(湖南省安化茶廠)

1952年9月,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著名茶學專家貝可夫,率領索利衛(wèi)也夫、哈利巴法與研究生魯奇金一行,來到安化茶廠考察從事紅茶、黑茶研究工作。安化茶廠成為湖南首個接受外國茶學專家的廠家。

湖南安化茶廠的發(fā)展歷史,成就了兩位茶學大師:一是“紅茶大師”馮紹裘;二是茶學專家黃本鴻。

(馮紹裘銅像)

馮紹裘,湖南衡陽人,1923年畢業(yè)于保定農業(yè)??茖W校。1924年春,馮紹裘擔任湖南省茶葉講習所教務主任。1928年7月,馮紹裘奉命去安化,將茶葉講習所改為湖南省茶葉試驗場,即著名的安化茶場,親自擔任第一任場長。解放后擔任湖南省茶業(yè)公司總經理,武漢大學茶葉專修科副教授。他是“紅茶大師”,在安化茶場從事茶葉科學研究14年,創(chuàng)制紅茶精制加工工藝流程70多道工序,被尊為“紅茶大師”。1936年他將紅茶制作技術傳授到云南,成為“滇紅”的創(chuàng)始人。1995年云南鳳慶茶廠為表彰他的功績,特意在廠內為他雕塑一尊銅像。

(黃本鴻編著的《紅茶精制》)

黃本鴻,字石舞,湖南湘鄉(xiāng)人。1917年畢業(yè)于湖南高等工業(yè)學校(湖南大學前身之一),1925年畢業(yè)于南京金陵大學農業(yè)專修科。先后擔任漢陽兵工廠、江西安源煤礦工程師和湖南省湘岸榷運局會計師。1938年,黃本鴻擔任第三農事實驗場安化茶場主任兼技師與精致茶葉示范廠廠長。中國茶葉公司總經理壽景偉奉命成立中國茶葉公司湖南分公司,將酉州的華安、晉安、大中華等私營茶葉加工廠合并之,成立湖南省安化茶廠,委任黃本鴻為第一任廠長。

1940年初,黃本鴻在安化率先組織茶葉合作社,而后又土法上馬,提煉紅茶素成功,每50千克低級紅茶可提煉紅茶素1—3磅(1磅為453·59克),每磅價格為100銀元。1950年湖南省安化紅茶廠成立,他繼任解放后湖南最大茶廠第一任廠長。這年冬天,新中國在杭州舉辦首屆全國性制茶技術培訓班上,他被聘請為技術課長;1951年他在中南地區(qū)茶葉經理廠長會上介紹《試行定額管理的制茶方法》,并在武漢大學講學;1953年編著《紅茶精制》一書,成為新中國的第一部紅茶精制專著。

注:資料綜合益陽日報、安化黑茶零售網、網絡,轉自世品匯,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765條結果 (用時 0.008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5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