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黑紫檀茶臺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白沙溪攜手益陽天意木國|追根溯源 萬人同飲一杯茶

什么?還沒決定好五一去哪玩么?

今年的五一真是感謝總理,感謝南都記記者,

我們才有了今年的第一個小長假!

難道在益陽,

除了秀峰公園、會龍山、百竹園...

就沒有其他地方可以選擇了嗎?

這個五一不必去遠方,

跟隨我的腳步來這就對了!

↓↓↓


天意木國

這里有億萬年奇根珍木,

這里有百億級作品集群,

這里有全國茶葉行業(yè)百強品牌白沙溪,

這里有美艷絕倫的茶藝師表演,

這里有百年之久的陳年老茶。


這里即將創(chuàng)造一項新奇跡:

百名茶藝師,

多家品牌茶商,

萬名茶客,

于五一黃金周齊聚天意木國,

萬人同飲一杯茶。


1、追根溯源,參觀天意木國奇根珍木作品,五一期間進行尋根之旅;

2、免費觀看百名專業(yè)茶藝師的茶禮、茶藝儀式表演;

3、挑茶、賞茶、品茶、斗茶,萬名游客與茶商一起共聚一堂,萬人免費同飲,誠邀您喝杯好茶。



活動流程

活動時間2019年5月1日 上午9:30-下午17:00

活動地點天意木國4號茶臺館

流程安排

Ⅰ.專業(yè)的茶藝及茶儀式表演,由專業(yè)的茶藝機構組織的一百多名專業(yè)茶藝師,在司儀的整體組織和安排下,完成一整套茶藝、茶禮、茶道等儀式表演。

Ⅱ.賞茶、品茶、斗茶,所有入園游客可自行參觀茶展以及挑茶、選茶、賞茶、品茶、斗茶等活動。并自由參觀天意木國展館作品以及舉辦的其他活動。(茶展時間為5月1日至5月4日,共計四天)



——天意木國出行攻略——活動時間:5月1日至5月4日營業(yè)時間:上午9:00-下午5:30

景區(qū)地址:益陽市赫山區(qū)滄水鋪鎮(zhèn)魚形湖西路

自駕線路:從起始位置導航至天意木國即可

咨詢熱線:0737-6780088

團隊咨詢電話:15898431989(張)


活動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

天意木國

益陽市茶葉學會


承辦單位:

益陽市赫山區(qū)新創(chuàng)意廣告裝飾經營部


冠名單位:

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


協(xié)辦單位:

益陽冠隆譽黑茶發(fā)展有限公司

老隴泉茶葉有限公司


媒體支持單位:

紅網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

益陽自媒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金航傳媒


友情支持單位:

湘穗女子學堂(茶藝培訓機構)

益陽旗袍協(xié)會

益陽聞湘酒業(y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天意木國項目簡介

? ? ?天意木國是負有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播根道文化遠大抱負和使命的項目。項目由湖南天意木國旅游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攜手益陽東部新區(qū)傾情打造,主要以奇根珍木為主體元素打造的一個集旅游、文化、藝術、養(yǎng)生、健康、教育為一體的世界級文旅綜合體。主要打造奇根珍木展示區(qū)、一帶一路木博園、五星級木文化主題酒店、紅木別墅群、木字塔、天馬雕塑廣場、商業(yè)區(qū)、馬場區(qū)、藝術雕塑婚慶攝影基地、藝術培訓學院、藝術交易中心、水上生態(tài)劇場、天明臺、汽車自駕營地區(qū)、生活配套區(qū)等重點項目規(guī)劃區(qū)。

現(xiàn)已開業(yè)的一期展館為奇根珍木展示區(qū),占地面積為286畝,展館面積為52000平方米,投資達3.42億元。展區(qū)共有10個展館,其中已開放的有6個,在建中的有4個。在已開放的6個展館內,以金絲楠、黃花梨、陰沉木、烏木、小葉紫檀等名貴木種為材料創(chuàng)作而成的根木作品多達萬余件,被評為國寶級的作品多達11件,被評為國家一級的作品多達18件。在這五萬多平方米的展館內,這一件件造型奇特,天意盎然的作品,蒼勁古樸、莊嚴厚重,雖經千萬年滄桑巨變,卻依舊煥發(fā)著新的藝術生命,它們是大自然變遷的歷史見證。天意木國奇根珍木作品品種種類之全堪稱世界之最。


白沙溪簡介

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為湖南省白沙溪茶廠(國有),沿革承接于一九三九年,湖南省建設廳委派茶葉管理處副處長,留學國外的農學士彭先澤、字孟奇先生組建的湖南省磚茶廠,迄今已有七十余年的悠久歷史。白沙溪是全國茶葉行業(yè)百強企業(y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湖南省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yè)、湖南省知識產權優(yōu)勢培育企業(yè)、湖南省工業(yè)旅游示范企業(yè)暨國家2A景區(qū)、益陽市推新示范企業(yè)、安化縣優(yōu)秀企業(yè)。是國家民委歷年確定的邊銷茶定點生產企業(yè),中國黑茶的發(fā)祥地,湖南緊壓茶的搖籃,曾創(chuàng)造了我國緊壓茶史上的數(shù)個第一,即第一片黑磚茶、第一片茯磚茶、第一片花磚茶;挖掘、繼承和發(fā)展了民間傳統(tǒng)茶葉產品天、貢、生尖茶和花卷茶(俗稱千兩茶)。


? ? ?

茶文化

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茶,已經成為國人的國飲。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yǎng)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得,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凈、恬?!钡臇|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靜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本文資料整理自:益陽自媒體)

來故宮,赴一場茶文化盛宴

你知道最早的人工種植茶樹是什么年代的嗎?唐代詩人白居易家的茶具長啥樣?清宮里的貢茶有哪些品種?俄羅斯人是如何喝茶的?

近日在故宮博物院開幕的“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匯集國內外30家考古文博機構的代表性藏品,展品總數(shù)達555件(組),立體展現(xiàn)了博大精深的中華茶文化。展覽中不僅能看到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收藏的諸多珍品,還能欣賞到俄羅斯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國際著名博物館的精美文物。


宋代《春宴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杜建坡攝


茶史悠久

茶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爸袊鴤鹘y(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于2022年11月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此次展覽以中國茶文化為切入點,展現(xiàn)中華文明以茶為媒、交融互鑒的發(fā)展歷程。展覽分為茶出中國、茶道尚和、茶路萬里、茶韻綿長4個單元,生動呈現(xiàn)了茶史之厚重、茶道之精深、古今茶事之豐富,闡釋中華茶文化所蘊含的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哲學思想。

走進第一單元,首先看到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遺址出土的古茶樹根,訴說著中國茶的悠久歷史。這些樹根在建筑遺跡附近的淺坑里被發(fā)現(xiàn),經國內外研究機構解剖分析,基本可確定為山茶屬綠茶茶樹的根須。這一發(fā)現(xiàn)把中國人工栽培茶樹的時間上推至距今6000年左右。

與古茶樹根一同展示的是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收藏的西漢茶葉遺存。1998年—2000年,考古工作者對陜西西安漢陽陵帝陵封土東側15號外藏坑進行發(fā)掘,發(fā)現(xiàn)大量有機物遺存,其中不僅有糧食,還有一些未能辨認的“細長松散有機物質”。2015年,經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專家檢測,確定其為茶葉遺存。這批茶葉幾乎都是由最鮮嫩的茶芽制成,顯示出“御茶”的非凡品質。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遺址出土的古茶樹根,浙江省考古所藏。杜建坡攝

相鄰的展柜里陳列著北宋銅渣斗,其內壁上附著的茶葉清晰可見?!瓣兾魉{田呂氏家族墓園中出土了多種茶器,體現(xiàn)了當時人們多樣的飲茶方式?!惫蕦m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達微佳介紹,銅渣斗出自呂大圭墓中,由斗和扣于斗口之上的缽組成,缽內壁留有40余枚未經泡開的芽茶,說明宋代的茶葉形態(tài)不僅有團餅茶,還有未經壓制的草茶。

自漢代以來,關于茶的認知和制備方法日趨多樣,逐步形成煎茶、點茶、煮茶、泡茶等備茶方法,飲茶逐漸成為超越生活的藝術體驗。

2022年山西長治屈家莊唐墓出土的成套茶具組合,包括白瓷執(zhí)壺、白瓷碗、白瓷茶甌、鐵勺、鐵制茶碾、綠瓷渣斗等,瓷器質地上乘,組合完整。這套茶具是反映唐代茶事的最新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為首次對外展出。

宋代流行點茶,“茶色白,宜黑盞”,黑釉盞因能凸顯白色的浮沫而風靡一時。“這組宋代黑釉盞是故宮博物院的珍品,包括黑釉兔毫盞、黑釉油滴盞、吉州窯黑釉剪紙貼花雙鳳紋盞、吉州窯黑釉玳瑁斑盞等,展現(xiàn)了黑釉茶盞的多種紋飾?!边_微佳說。

從短流鼓腹的唐代邢窯白釉執(zhí)壺,到壺身修長、流口曲長的北宋廣元窯綠釉折枝花卉豎條紋執(zhí)壺,再到壺身較矮、便于提攜的明代龍泉窯青釉提梁壺,乃至古雅質樸的清代紫砂樹癭式執(zhí)壺,茶壺造型的演變反映了備茶方式和審美風尚的變化。

除了不同時代各具風采的茶具,展覽中還呈現(xiàn)了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數(shù)十種清代貢茶,有裝在錫罐里的雨前龍井、貯于銀瓶中的蒙頂仙茶、裹著黃紙的邛州磚茶、用竹筍葉包裝的大型普洱茶團等。

宋代黑釉兔毫盞(右)、黑釉油滴盞(左),故宮博物院藏。杜建坡攝

珠蘭茶產自安徽霍山,與其他茶葉多以茶罐包裝不同,珠蘭茶的包裝以桶為單位,這種桶的規(guī)格比常見的茶葉匣大得多。紅漆木桶上飾有龍鳳紋、云紋、纏枝蓮紋、花卉等華麗圖案,桶內為圓形錫罐,裝滿了細嫩的珠蘭茶?!爱敼ぷ魅藛T打開包裝時,還能聞到淡淡的茶香。”達微佳說。

茶膏是茶葉的再加工產品。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普洱茶膏色澤如漆,膏體平滑細膩,正面印有團壽字和蝙蝠紋。84塊茶膏分3層裝在明黃色龍紋木盒中,并附有說明茶膏藥用功效的黃單。

展廳里還復原了清宮茶庫場景,木架上擺放著各式貢茶,桌上有紫檀“長春宮壽茶房”印、銀“御茶房”款提梁壺、青花題詩蓋碗等,反映了清代宮廷茶事制度。

茶韻風雅

步入第二展廳,一幅色彩鮮艷的唐代《托盞侍女圖》映入眼簾。此圖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藏屏風畫《弈棋仕女圖》的一部分,生動記錄了唐代貴族家居生活。圖中侍女手捧高足托盤和高足杯,為對弈的主人進茶,反映出唐代飲茶已風行西域地區(qū)。

“這是山東鄒城邾國故城戰(zhàn)國墓出土的茶碗,里面的植物殘渣經科技檢測確定為煮(泡)后留下的茶葉殘渣?!边_微佳指著一只小小的原始青瓷碗說,這是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的飲茶實物證據,由此推知,同時期窯址出土的原始青瓷碗、杯可能亦為飲茶器。

唐代陸羽著《茶經》,系統(tǒng)總結了茶葉生產、加工、品飲等方面的經驗,并深入發(fā)掘飲茶的文化內涵,規(guī)范了飲茶的儀式和器具,從而將飲茶從日常生活習俗提升到藝術和審美的層次。陸羽由此被尊為“茶仙”“茶圣”,并被愛茶者塑像供奉?!缎绿茣り懹饌鳌份d:“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煬突間,祀為茶神?!?

展廳里展示了河南鞏義司馬家族唐代墓地出土的一組三彩煎茶用具和坐俑模型?!疤召付俗诩宀栾L爐旁,應是文獻記載的陸羽造像。”達微佳說,同類模型在鞏義黃冶窯遺址也有出土。

“白瓷甌甚潔,紅爐炭方熾。沫下麴塵香,花浮魚眼沸”。唐代詩人白居易酷愛飲茶,號稱“別茶人”,共寫過50多首茶詩。眼前這套茶具出土于河南洛陽白居易宅院遺址,有陶碾輪、三彩盂、黑釉褐斑執(zhí)壺、白釉盞托等,表現(xiàn)了詩人樸實的飲茶生活。


德國麥森瓷廠1723年制造的琺瑯彩描金人物圖壺,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杜建坡攝

與之相映照的是陜西寶雞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茶具,由銀、琉璃等材質制成,備顯華貴。這套器物是唐僖宗供奉給法門寺的宮廷茶具,包括茶槽子、碢軸、茶羅子、火箸、茶則、鹽臺、托盞、碟等,種類齊全,材質珍貴,工藝精湛,從中可知唐代宮廷飲茶的復雜程序。

宋代《春宴圖》呈現(xiàn)了文人飲茶宴樂的風雅生活。此圖以唐代秦府十八學士雅聚為題材,中段繪長方宴桌,文人圍坐四周,桌上擺放托盞和盤,旁邊有一張備茶小桌,燎爐、湯瓶、茶末罐、茶匙、盞托、茶盞一應俱全。

流水潺湲,松石清幽,天然木圓桌上擺放著竹茶爐,茶架中陳列著組合茶具。這是仿照清代乾隆皇帝千尺雪茶舍布置的茶舍場景,展現(xiàn)了清雅脫俗的茶趣?!白咸茨镜裨萍y長桌上有一尊泥塑彩繪茶仙人像,原陳設于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千尺雪茶舍。根據乾隆所作《竹爐山房》詩可知,這尊塑像為茶圣陸羽。唐代和清代的兩尊茶仙人像跨越千年齊聚一堂,堪稱茶文化史上的佳話?!边_微佳說。

茶香四海

茶在中國的普及,使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人群因茶而相互交流。茶在世界范圍的傳播,使不同國家的文化因茶而彼此交融。

茶馬古道指中國西南、西北地區(qū)以茶葉和馬匹為主要交易對象、以馬幫為運輸方式的商品貿易通道。它興于唐、宋,盛于明、清,促進了區(qū)域間經濟文化交流,也催生出新的茶飲形式。茶與牛乳、酥油融合在一起,成為游牧民族十分喜愛的飲品。

多穆壺是蒙、藏、滿等民族盛裝奶茶或熬制酥油茶的器皿,“多穆”為藏語發(fā)音,即奶茶壺之意。清代宮廷日常生活和筵宴慶典中多飲用奶茶,自康熙時期開始,清宮制有木質、琺瑯、漆器、瓷器等多種材質的多穆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粉彩八吉祥纏枝蓮紋多穆壺、銅胎掐絲琺瑯勾蓮紋多穆壺、紫漆描金纏枝蓮紋皮胎多穆壺等,見證了奶茶在清宮的流行。


觀眾在“茶道尚和”展廳參觀。杜建坡攝

中國茶文化對東亞地區(qū)影響深遠。唐代初年,茶已被新羅國王列入祭品之列。9世紀上半葉,入唐使節(jié)將茶籽帶回朝鮮半島種植。10世紀中葉,隨著中國青瓷技術東傳,朝鮮半島窯工模仿唐代茶碗燒制出青瓷茶碗。12世紀創(chuàng)燒出獨具特色的鑲嵌青瓷,其裝飾工藝復雜,燒造難度高,成為高麗青瓷的代表。展柜里有一件朝鮮15—16世紀的鑲嵌青瓷云雀紋筒式碗,造型端莊,紋飾雅致,表現(xiàn)出與中國瓷器不同的朝鮮文化特色。

唐代,包括飲茶在內的中國文化經由遣唐使、遣唐僧傳入日本,飲茶之風始在日本上層社會流行,時稱“弘仁茶風”。南宋時,留華的禪僧榮西將禪與茶同時帶回日本,飲茶成為禪修的輔助方式。16世紀,日本“茶圣”千利休完成了茶文化的本土化改造,日本茶道文化正式成形。

茶箱是日本茶道中用于儲存和攜帶茶器的盒子,盒內置成套的茶道用具。展廳里陳列著日本出光美術館收藏的一套螺鈿竹雀紋籠地茶箱和茶具,茶箱為明末清初時中國制造,茶具包括日本唐津窯茶碗、黑漆茶棗、漆茶筅筒、漆茶巾筒、漆點心盒和清代青花四方茶罐。

茶葉在亞歐大陸上的傳播由來已久。17世紀,中俄之間由政府主導的商貿通道正式形成,因主要承擔茶葉貿易與運輸而被稱為“茶葉之路”,又稱“萬里茶道”。隨著中國茶葉的輸入,飲茶在俄國社會迅速普及。俄國民眾喜飲甜茶、濃茶,在茶中加入糖塊、檸檬或牛奶,并搭配茶點。來自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漆繪飲茶圖托盤、琺瑯彩仕女圖壺、成套銅雕花卉紋茶和咖啡用器等文物,體現(xiàn)了19世紀俄國民眾的飲茶風尚。

茶炊是俄式茶飲中特有的器具,其造型類似煮壺,由居中的煙囪和四周的爐膛構成,下設足,上覆蓋,是一種可燒開水并具有保溫功能的器皿,衍生出繁雜的式樣,被譽為“桌上將軍”。展廳里可以看到兩件19世紀的銅茶炊,體形碩大,其中一件為花瓶造型,金光燦燦,表面裝飾著復雜的壓花紋飾。

17世紀中期,荷蘭人開始大規(guī)模地把茶葉運往歐洲銷售,并把中國的紅茶帶入英國。從此,中西海上茶葉貿易蓬勃發(fā)展,成為經濟全球化鏈條中的重要一環(huán)。

歐洲人還仿照中國瓷茶具、宜興紫砂器燒制陶瓷茶具,其造型和紋飾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此次展覽中展示了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收藏的“中國風”茶具,如英國沃克斯豪爾瓷廠燒造的軟瓷印花青花庭院圖茶葉罐,德國麥森瓷廠燒造的紅陶模印花卉紋壺、琺瑯彩描金人物圖杯及杯托等。

茶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萌發(fā)新芽,異域茶風又吹到中國,為中國茶文化增添新彩。清代宮廷中既有來自歐美和東亞諸國的各式茶器,也有中國工匠仿東洋或西式裝飾風格制作的茶具。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日本銀鳶尾花紋茶具套裝、法國藍釉描金壽字紋茶具、俄羅斯銀刻花雙耳六足盤等,展現(xiàn)了開放包容的氣象。清乾隆銅胎畫琺瑯開光山水花鳥圖八棱提梁壺精致華美,集金屬、琺瑯和金星玻璃等多種材質于一體,其造型、裝飾工藝仿自西洋茶壺,裝飾圖案則保留中國傳統(tǒng)繪畫趣味,是一件中西合璧的銅胎畫琺瑯精品。

千百年來,茶從中國走向世界,在各國人民的共同創(chuàng)造下,繪就了一幅絢麗多彩的茶文化世界地圖。如今,茶以更加豐富多樣的形式活躍于當代人的生活中。

欣賞完展覽,觀眾還可以到故宮午門東北崇樓的茶文創(chuàng)體驗空間進一步領略茶文化的魅力。此空間是以千尺雪為主題的故宮茶文化文創(chuàng)體驗與展銷空間,融合漢白玉雕、榫卯技藝和紅墻色彩元素,讓觀眾沉浸式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意蘊。(本報記者 鄒雅婷)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09月12日第07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