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傈僳族漆油茶

找到約4條結果 (用時 0.0 秒)

云南的烤茶,你不知道的秘密

烤茶是云南少數(shù)民族艱苦勞作的能量之源,也是節(jié)慶待客的靈性之物。所謂“每日必飲三次茶”。

據(jù)《茶經(jīng)》記載,在唐朝時期,人們也喝烤茶,他們將制好的茶餅直接放在炭火上,待卷曲的茶餅伸展開,再近火炙烤多次。云南雖是茶源地,但古時制茶的技藝并不精進,也許這樣便發(fā)明了獨特的用陶罐烤茶的方法。云南的傣、拉祜、布朗、納西、白、佤、傈僳、彝等民族都有烤茶的習慣??静枰话阌眯√展藜訜?,將茶葉放在陶罐內(nèi)翻烤,之后加入熱水,在火上煨漲后飲用(佤族烤茶一般是直接將茶放在鐵板上燒烤),嚴格意義說,傈僳族漆樹茶、白族三道茶、納西族龍虎斗等都屬于烤茶的變種。傈僳族漆樹茶的基調(diào)就是酥油茶,他們用本地特產(chǎn)漆油代替酥油,制作出了漆樹茶;麗江納西族的龍虎斗算是烤茶中的一朵奇葩,里面是要放酒的,龍虎斗不僅是一道茶飲,更是治療感冒的一道猛藥;大理的三道茶加入紅糖、花椒、果仁等,展現(xiàn)出“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獨特口感,同時更寓意了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華坪烤茶采用一種混合了“火麻子”和“花生”的醬料,有時還會放入乳扇,無論顏色或質(zhì)地都像極了一杯“華坪版”的英倫奶茶……

新華坪烤茶 用秘制火麻子醬烤

距離昆明420公里的麗江市華坪縣是典型的南亞熱帶低熱河谷氣候,烤茶在這里幾乎是與吃飯睡覺同等重要的“規(guī)定動作”,與傳統(tǒng)泡茶相比,烤茶彰顯的是一種復合型的濃香。

華坪烤茶的第一步是炒茶,即在陶罐內(nèi)放入豬油(最好帶一點油渣口感更佳),放入小米和茶葉炒香,此環(huán)節(jié)要用筷子不停攪動,邊抖邊炒,避免炒糊。之后放入一種秘制醬料,待小米、茶葉、醬料三者完全融合、香氣畢現(xiàn)之時,便是煮茶,即倒入開水,隨著“撲哧”一聲,水汽氤氳,此時算是完成2/3,最后加入鹽巴,在火上燒漲,將茶水倒出即可飲用。

烤茶的步驟看似簡單,但內(nèi)行人玩的卻是門道,暫且不論原料的選取,僅技術層面的炒茶環(huán)節(jié)就要拿捏好分寸。炒太糊,味重,影響口感。炒不到位,茶香和小米的香則不能完全釋放;此外便是茶葉的選擇。華坪盛產(chǎn)一種叫烏木春的大葉種綠茶,按理說應該近水樓臺,但這里的烤茶偏偏選用另一種茶葉—下關大眾沱茶或磚茶。這種茶入口澀,茶氣勁道,同時伴有煙味(由于夏茶季節(jié)雨水多,不能曬干,就只能在烤房烤干,煙味就出來了。雨水未干也是煙味的主要來源)。然而這些看似“重口味”的特質(zhì)卻成就了烤茶的關鍵基調(diào);最后是醬料,這是一種火麻子與花生磨碎后混合而成的醬料,有時還會加入芝麻。花生是健康食品不言而喻,火麻子經(jīng)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也是一種長壽食品。

華坪烤茶混合小米和茶葉,會有淡淡的糊香和茶葉的微苦,秘制的火麻子醬讓茶湯口感愈加香濃,出罐時加入少許鹽巴更像是一種味覺上的奇妙轉化,使茶湯更加咸香、回甘。有的年輕人還會根據(jù)喜好加入一小塊乳扇,待其溶化后,茶水顏色就會變白,伴有濃郁的奶香。烤好的茶湯色澤淡雅,偏綠,如果將它盛入一個精致中國瓷杯中,就是一杯“華坪版”的英倫奶茶。

就像白酒要有下酒菜,英式下午茶要有精致甜點,一次完整的華坪烤茶也要有自己的配餐。在華坪榮將鎮(zhèn)的鄉(xiāng)間,一些農(nóng)家飼養(yǎng)野蜂,烤茶時,在旁邊擺放糍粑和餌塊,餌塊一般用作烤,糍粑一般用作炸,之后蘸酥麻,再裹上一層蜂蜜。糍粑的“糯”,酥麻的“香”,再加上蜂蜜的甜潤,一塊普通的糍粑竟能吃出幸福的味道。人們圍坐火塘,邊吃糍粑,邊喝油茶,邊話家常,這便是一段華坪烤茶的柔軟時光……

烤茶是云南少數(shù)民族艱苦勞作的能量之源,也是節(jié)慶待客的靈性之物。所謂“每日必飲三次茶”。

永勝烤油茶 用稻米烤出的油茶

站在華坪的制高點,就能看見幾座山峰之外的永勝縣,永勝烤茶也叫烤油茶,與其說它是茶,更不如說它是一種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的飲品。永勝烤油茶與華坪烤茶的烤制相似,但內(nèi)容卻更為豐富。

烤茶的底料一般選用當?shù)厣虾玫牡久?,將其焙成金黃色,茶葉也是下關沱茶或磚茶,但茶葉須先在做糯米飯時,放在甑頭上蒸松,再晾曬后備用,這樣茶葉便浸透著一股糯米香味。永勝烤油茶的第一步是將小米和茶葉放入陶罐中慢慢炒香,之后加水煮沸,做成第一道底湯。之后加入鹽巴、生姜、麻子糊、核桃米、糯米花、米干皮……

真正有生命力的民間美食不會一成不變,永勝的烤油茶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自由發(fā)揮的創(chuàng)意空間,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加入各種食材,眾口都能調(diào)。如果要吃甜就加紅塘,如果覺得營養(yǎng)不夠則加入雞蛋,就連剩余的茶渣也不會浪費,茶渣也是一種香味俱全、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小孩子們最愛吃。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已較少有條件和閑情逸致用柴火去烤茶,有的就直接在電磁爐上烤油茶。但就像柴火飯與電飯煲煮出來的飯不可同日而語,真正的烤茶一定要用柴火慢慢煨烤,邊烤邊話家常。烤茶不僅僅是喝一次茶那么簡單,它更多是一個情感的載體,更像是人與人、人與茶的一次對話。

麗江龍虎斗 斟上小半杯苞谷酒

龍虎斗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威猛,會讓人聯(lián)想到“飛龍在天,降龍有悔”等絕世武功。龍虎斗自古就是納西族人治療風寒感冒的一劑猛茶,事實上它也是烤茶的一個變種,制作方式很奇妙,會在當中加入酒。

龍虎斗第一式是“蛟龍入水”,即熬制茶湯。首先將茶放在小陶罐中烘烤,待茶焦黃后,向罐里沖入開水,頓時罐內(nèi)茶水沸騰、泡沫四溢,好似蛟龍入水。茶湯熬好后待用。

龍虎斗第二式“猛虎熱身”。酒是龍虎斗治感冒的關鍵,在溫熱的茶盅里倒進小半杯苞谷酒,有的會用火柴將酒點燃,杯上立刻燃起隱約的藍色火焰,仿佛猛虎怒吼熱身,準備迎接蛟龍。

龍虎斗第三式“龍虎斗吉祥”,即將滾燙的茶湯倒進茶盅內(nèi)(不能將酒倒入茶里),沸茶入酒的一瞬間,滾燙的茶湯與藍焰的燒酒迸發(fā)出火光,茶香酒香彼此裹挾,發(fā)出激烈的“啪啪”聲,酷似天上蛟龍俯沖下來,與地上猛虎激烈交纏。納西族人把這種響聲看做是吉祥的象征,通常會由納西族少女奉上這杯仍在“噼啪”作響的龍虎斗,以示對客人的尊敬。

龍虎斗的茶湯色澤澄黃,杯底沉落著焦黃的普洱茶葉,酒的味道依然濃烈,味道雖然不像雞尾酒,但形態(tài)卻與一杯正在燃燒的B52雞尾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有的還會在酒盅里加入一個辣子或花椒,飲者周身發(fā)汗,四體通泰,是納西族人治療感冒的傳統(tǒng)秘方。

大理三道茶 一只“蝴蝶”漂在茶中

早在南詔時期就有飲用三道茶的習俗,茶具和制作方法在當時就很考究。托盤用黑漆木制作,烤茶用拳頭大的黑色土陶罐,使用白瓷藍釉花的無耳茶盅。茶盅有小、中、大三種,按順序分別在每道茶使用。茶葉一般是大理感通寺出的感通茶或下關沱茶,水以蒼山溪水或龍?zhí)端疄樯稀?/p>

事實上,白族三道茶也是烤茶的一個變種。第一道是“苦茶”,即在火盆上支三角架,將小土陶罐底部預熱,待發(fā)白時投入茶葉,抖動陶罐使茶葉均勻受熱,待茶葉烤至焦黃發(fā)香時,沖入少量開水,煮沸后倒入牛眼盅內(nèi);第二道“甜茶”是在烤的基礎上,加上切細的乳扇、核桃仁、芝麻、紅糖等,寓意人生在世歷盡滄桑,苦盡甘來。第二道茶的關鍵是乳扇不能炸,只能烤;第三道“回味茶”是在茶杯中放入花椒數(shù)粒、生姜幾片、肉桂、蜂蜜和紅糖少許,寓意著歲月漫長、酸甜苦辣、回味無窮。講究的還要用松籽仁和核桃片做成一只欲飛“蝴蝶”漂在茶水中。

隨著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白族三道茶被賦予了更深厚的旅游文化內(nèi)涵,每道茶之間都伴有歌舞,參與者一邊看賞心悅目的歌舞,一邊喝三道茶,回味“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境界。

彝家糊米罐罐香茶 與百靈鳥有關的茶

在云南的彝族集聚地,流傳著百靈從無量山百丈高崖銜來茶種為人治百病的故事,為紀念百靈鳥,客人飲茶時,少男少女總會模仿百靈鳥翩翩起舞,彝家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就和百靈鳥有關。

糊米罐罐香茶的烤罐要肚大口小,一般為土陶或紫砂制品。茶葉是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泡茶講究取無量山泉水??静柚跋瓤竟?,待罐極熱之時,將茶葉放入,在炭火上翻轉烘烤,當茶葉焦黃時,再將燒開的水一下子沖進去,一陣清香瞬時泛了上來……這便是糊米罐罐香茶的第一道茶,名為靈鳥銜香,意為福滿人間,此時,茶湯淺黃,茶味清香淳真。

糊米罐罐香茶的第二道茶叫靈生護香,意為苦盡甘來,情深意長。將陶罐放在火炭上,加入事先炒好的糯米和茶葉,邊烤邊抖動,讓茶香米香充分溢出。此時加入無量山3000米以上的特有紅豆草和少許山河壩紅糖,繼續(xù)抖動到一定火候時,澆入開水,再加入一小塊生姜,煮兩分鐘即可??腿撕韧甑谝坏啦钑r,第二道糊米茶已經(jīng)煮好,云南紅糖口感清爽,紅豆草解毒去邪、清肺理氣,糊米入茶溫暖脾胃,生姜辛辣驅寒。一碗糊米罐罐香茶,冬可暖胃,夏可清心,是大自然賜給彝族人的厚禮。

布朗族烤茶 喝新茶先制作烤茶

惠民鄉(xiāng)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距離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縣城70余公里。據(jù)芒景緬寺木塔石碑記載,這里的茶樹種植可以追溯到公元696年,距今1200多年,后經(jīng)幾個朝代連片墾植,至今已達1萬多畝。

每年3月,景邁山的布朗族人都要趕制春茶,茶青就來自附近的古茶園,世代居住在這里的布朗族相信自己就是茶神的子孫,春茶大部分制作成普洱茶,但老一輩的布朗族還是喜歡喝自己存放的一年以上的散茶。

按照布朗族的茶文化,在喝新茶的時候,要將其制作成烤茶,所有制茶的工具都是就地取材。首先將茶葉放在一個木瓢內(nèi),將燒熱的火炭放入木瓢與茶葉混合抖動,這樣便能夠驅除茶葉中的寒氣和雜質(zhì),同時調(diào)制出一種獨特的花香,之后將茶放入一個小陶罐中烤熱,加入熱水,倒進碗中飲用。

來自森林的古樹茶,山野之氣強烈,苦澀,回甘迅猛,過去布朗族先民下田勞作,必須喝茶來解乏,在他們的觀念中,出門勞作要是忘記了攜帶飯菜,他們不會返回來拿,但要是忘記了那套烤茶的“家私”,那肯定是不行的。布朗族與茶的淵源已經(jīng)滲入他們的靈魂,可以說,布朗族的歷史就是一部茶的歷史。

佤族烤茶 區(qū)別傳統(tǒng)罐子烤茶

還值得一說的是,佤族烤茶也叫鐵板燒茶,它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罐子烤茶,而是將茶葉放在一塊鐵板上進行烘烤,至茶色焦黃聞到茶香味后,將茶倒入開水壺內(nèi)煮,再用清水注入茶杯,將濃茶水兌清。佤族烤茶湯色紅釅,提神生津,解熱除疾。這種茶水苦中有甜,焦中有香,現(xiàn)在佤族人依然保留這種飲茶習慣。

傣族竹筒香茶 嫩甜竹筒即是盛器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別具風味的一種茶飲,也是比較講究的一種待客茶。制法有兩種,一是采摘細嫩芽,經(jīng)鐵鍋殺青,揉捻,然后裝入特制的嫩甜竹筒內(nèi),在火上烘烤,這樣制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葉的醇厚茶香,又有濃郁的甜竹清香。

另一種制法是將曬干的春茶放入小飯甑里,與糯米一起蒸,待茶葉軟化充分吸收糯米香氣后倒出,立即裝入準備好的竹筒內(nèi)。然后用甜竹葉或草紙堵住竹筒口,放在三腳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待竹筒由青綠變?yōu)榻裹S,筒內(nèi)茶葉全部燒干時剖開竹筒,竹香茶即制成。飲用時,取出圓柱形的茶葉,掰少許放入碗中,沖入沸水約5分鐘即可飲用。這種方法制出的竹筒香茶,即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

傣家人到田間勞動,常常帶上制好的竹筒香茶,在休息時,砍上一節(jié)甜竹,上部削尖,灌入山泉水在火上燒開,然后放入竹筒香茶再燒數(shù)分鐘,待茶水稍涼后慢慢品飲。飲用竹筒香茶既解渴又解乏。

哈尼人在野外勞動時也喜歡烤茶,一切茶具都來自山野,勞作席間,就地燃起一堆篝火,砍來一節(jié)新鮮竹筒,盛滿清冽的山泉水,架在火上燒煮。同時采摘適量新鮮老茶葉,用盛具置于火炭旁慢慢烘烤至有一股焦糊味,待竹筒中的水燒開后,用手將烤茶揉碎入竹筒中煨煮片刻后即可飲用。

傈僳族漆油茶 本地漆油代替酥油

滇西北的中甸、麗江受藏文化的影響, 喝酥油茶之風很盛,傳統(tǒng)的酥油茶是烤茶的近親,它是將茶餅烤黃后加水煮漲,倒入酥油筒內(nèi),和酥油、鹽巴等物劇烈地攪拌,使酥油變成霧狀與茶湯混合在一起。酥油茶傳到怒江,當?shù)厝巳砸钥静铻榈祝皇怯帽镜靥禺a(chǎn)漆油代替酥油,創(chuàng)造了漆油茶。雖然外地人無法習慣漆油的味道,甚至對漆油過敏,但漆油茶在當?shù)貐s是不可或缺的飲品。

漆油是用漆樹果實榨出來的油脂,呈臘黃色或灰褐色。性溫,味辛淡,主含漆樹甙、黃酮類、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及少量蛋白質(zhì),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與豬油、菜籽油混合冷卻制成固體油脂,又名漆蠟。居住在怒江的怒族、傈僳族食俗受藏族影響,但怒江地處亞熱帶,不產(chǎn)牦牛和酥油,而產(chǎn)漆蠟。傈僳族和怒族同胞便用漆蠟代替酥油,制成漆油茶,又香又解渴,是他們待客的飲料。

制作漆油茶首先把芝麻仁炒香,核桃仁用開水燙后去皮、炒香、搗碎。之后土罐上火,倒入開水,放入茶葉,沸后成茶水。最后用特制茶桶,下入漆油、核桃、芝麻、鹽和茶水混合為一體,上下來回地攪動,直至漆油與茶水交融,倒入茶杯即成。攪得越均勻味道越好,水油融合越徹底。

來源:云茶交易中心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嘆為觀止的云南茶葉和茶肴

茶葉——東方樹葉,根深葉茂,香飄世界。

文字記載,我們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jīng)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安琛弊殖鲇凇稜栄拧め屇尽罚骸皹枺噍保础琛┮??!?/p>

世界茶源茶葉中心

現(xiàn)代考古證明:中國是世界茶樹的原產(chǎn)地,云南是中國茶樹原產(chǎn)地的中心區(qū)域。

云南全省野生大茶樹數(shù)量之多、樹齡之長、品質(zhì)之優(yōu)異,冠于全國。景谷發(fā)現(xiàn)的距今3540萬年的寬葉木蘭化石,被鑒定為云南野生茶樹的始祖。鳳慶縣香竹箐的古茶樹,胸圍5.67米,樹齡3200年,被鑒定為“世界上樹圍最粗、樹齡最大的古茶樹”,因為此樹所在地名為錦繡村,故被譽為“錦繡茶尊”。2021年,“錦繡茶尊”10公斤茶青的采摘權,以1068萬元的拍賣價成交,創(chuàng)下單株茶樹采摘權拍賣價的世界紀錄。

在全省各大茶山,樹齡在上千年的野生古茶樹,比比皆是:鎮(zhèn)沅縣境內(nèi)2700年樹齡的“野生茶樹王”,景東數(shù)萬公頃野生古茶樹,瀾滄景邁山1800多年的0.187萬公頃人工栽培古茶園,海拔最高、分布面積最廣、種群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樹群落——雙江勐庫大雪山原始森林中的800公頃野生古茶樹(海拔2250—2750米)等等,這些茂盛生長的茶樹王是云南茶葉悠久發(fā)展史的活的證據(jù)。

隨著人類遷徙、文化交流以及人為栽培,廣受歡迎的云南茶開始走向全國,傳播至世界各地。在我國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歷史上,云南是這兩大國際通道的重要樞紐和物資供應基地。對于西亞、北非、南亞等域外之邦來說,云南茶葉和鹽、銅、糖、藥材等特產(chǎn),猶如上天賜予的珍貴甘露,云南馬幫“噠噠”的馬蹄聲,仿佛天外飄來的裊裊福音。

天厚云南頂級品質(zhì)

茶諺曰:“高山云霧出名茶。”云南高原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較低緯度,較高海拔,陽光明媚,雨量充沛,氣候溫暖,云霧繚繞,土壤中富含有機質(zhì),特別適于茶樹的生長。茶樹的芽葉鮮嫩,養(yǎng)分積累好,蛋白質(zhì)、氨基酸、維生素、咖啡堿、多酚類、芳香油等含量高,成就了云南茶葉頂級的內(nèi)在品質(zhì)。

彩云之南,既是全國茶葉的發(fā)源地,又是茶葉種類最為富集的圣地。經(jīng)過各族人民的長期辛苦培育,云南大葉種茶已成為馳名中外的優(yōu)良茶樹品種,以其鮮葉制出的各類名牌茶葉,享譽全國,馳名世界,深受人們喜愛。

云南茶葉按其制作方法不同,可分為普洱茶、滇紅、綠茶、緊壓茶、花茶、保健茶六大類,共100多個花色品種。從普洱茶、滇紅茶、綠茶、散茶、花茶、雪茶、絞股藍茶,到餅茶、沱茶、磚茶、方茶、瓜貢茶、千兩茶、竹筒香茶;從南糯白毫、墨江云針、蒼山雪綠、寶洪茶、竹筒茶,到云海白毫、大關翠華茶、牟定化佛茶、綠春瑪玉茶、滇派茉莉花茶;從被中國茶葉界譽為“云南大葉茶正宗”的臨滄雙江勐庫大葉茶及售價最昂貴的冰島茶、昔歸茶、忙肺茶、壩糯茶、白鶯山茶、永德大雪山茶,到普洱的景邁茶(包括古茶樹寄生植物螃蟹腳)、邦崴茶、景谷茶、馬鄧茶、景東茶;從西雙版納州的革登茶、倚邦茶、蠻磚茶、易武茶、悠樂茶、南糯茶,到與祁門紅茶、印度紅茶齊名,被作為國禮送給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鳳慶紅茶;從野生茶樹、古茶樹、臺地茶樹,到古六大茶山等等茶種和茶區(qū)——道不盡的云南優(yōu)質(zhì)茶葉,在世界茶葉生產(chǎn)和消費的廣闊市場中,以其原生有機綠色的優(yōu)異品質(zhì),獨占鰲頭,風光無限,點贊無數(shù)!

筆者認為,動物和植物食材生長有個規(guī)律:凡高海拔、無污染、原生有機、生長期長的,都比低海拔、有污染、靠人造激素、化肥和農(nóng)藥催生保駕、生長期短的,要美味、稀缺和昂貴得多——不論是豬牛羊、雞鴨魚,還是糧食、蔬果、咖啡、茶葉等,概莫能外!云南茶葉,大多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無污染高山。云南原生的古茶山、古茶樹、古茶林,以數(shù)量多、面積大、質(zhì)量好,品種多,笑傲全球。

中國臺灣一位資深茶藝人,自稱臺灣阿里山的云霧茶是最好的茶,但他在臨滄喝過雙江冰島茶后,佩服得五體投地,感嘆道:“這才是極品,世界獨有的好茶啊!”

茶葉入肴綠色養(yǎng)生

在云南這個茶葉的故鄉(xiāng),種茶、制茶、飲茶、以茶入肴的歷史極為悠久、燦爛。

遍布全省的野生茶樹和人工栽培茶園的深厚基礎,加之悠久的歷史文化熏陶,云南各族人民把種茶、制茶、烹茶、飲茶和以茶入肴等茶餐飲、茶文化演繹得古樸養(yǎng)生,風味迷人,并早已發(fā)展成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綠色支柱產(chǎn)業(yè)。

無論享譽世界,20多泡后,其沉雄高雅、蘭香回甘之本色不變的冰島、昔歸、老班章等頂級普洱;無論在云南各民族中流行的,被譽為“中國茶飲活化石”的火塘土罐烤茶;無論膾炙人口的傣族竹筒香茶和傈僳族漆油茶,僅說各族各地的茶飲茶肴,那也是古樸獨特,美不勝收。從“頭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和佤族的擂茶,到彝族的小罐烤茶、清茶、鹽巴茶、油茶和哈尼族的蒸茶、烤茶、土鍋茶;從拉祜族的土陶罐煨釅茶、燒茶、烤茶、蒸茶、糟茶和藏族、納西族的酥油茶,到布朗族的酸茶、烤茶、青竹茶、永勝油茶和保山糊米茶;從西雙版納州的普洱茶香脆火雞和香茶魚片,到鎮(zhèn)康茶香鴨舌、滄源茶香牛排和紅茶燒肉;從雙江的茶三鮮和春茶舂魚,到茶香骨、茶葉小炒肉和茶葉香糯雞——各種嘆為觀止的茶飲茶肴,繪出了一幅幅美不勝收的彩云茶卷,令人贊嘆、更令人神往!

來源:云南政協(xié)報

作者:段斌,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老茶蔸說茶之十:茶之俗(中1)邵陽茶俗之城步“打油茶”

邵陽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除漢族外,尚有39個少數(shù)民族。其中萬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 瑤族、 回族、 侗族。人數(shù)較少的民族有:土家族、 壯族、 仫佬族、滿族、 布依族、 拉祜族、 黎族、 彝族、 白族、佤族、 哈尼族、 傣族、 水族、 高山族、 蒙古族、 藏族、 布朗族、 朝鮮族、 維吾爾族、 傈僳族、毛南族、仡佬族、畬族、普米族、基諾族、景頗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薩克族、納西族、錫伯族、阿昌族、怒族、京族、俄羅斯族等。

各民族有各民族的茶俗,邵陽比較有名的茶俗有苗族的“打油茶”、侗族的“萬花茶”、瑤族的“熬茶”、花瑤的“三碗茶”。

1、城步苗族的“打油茶”:城步油茶歷史源遠流長,自后漢孟婆發(fā)明“打油茶”始,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清光緒年間曾有文載:苗人“以凍米雜鹽豉煮之,謂之油茶”。還有“姜牙蜜餞滿盤陳,風味油茶亦可人。絕億頭綱新焙出,二涼亭子雨前春”的詩句,描繪出了油茶的獨特風味。在城步油茶既是飯前必食的飲料,又是迎賓待客的食品。

油茶食材豐富。主料有陰米(或硬米)、花生、黃豆、玉米、糍粑、豆角、苦筍、板栗、茶葉(城步峒茶)等。配料則有生姜、胡椒、蔥、蒜、姜木子、泡椒等。油茶湯料是用峒茶精制而成的茶葉熬制而成的茶湯。

喝油茶的禮儀有:

敬茶禮儀:敬茶先敬長輩和遠客稀客。來客當中,誰輩分最高,年齡最大,誰是第一次來或來得最遠,誰是上級領導、專家、學者,那么,第一碗油茶就敬給誰。

吃茶禮儀:一般要連吃四碗,也有六碗八碗的。其意為“四季發(fā)財”。若只吃一杯碗,是不吉利的象征,也稱“單絲不成線”,意味著交往不長。吃三碗也不行,三碗稱為“不三不四,四季不到頭”。吃油茶講究“一碗強盜兩碗賊,三碗四碗才是客”。賊人和強盜是打搶偷竊的,擔心被人追趕,匆匆喝一碗兩碗,立馬走人。客人是來做客的,慢慢悠悠,喝個四碗六碗都行。

接送禮儀:在打油茶時,主人不直接用手捧茶,而要用紅漆茶盤送到客人面前??腿藨⒓雌鹕?,雙手接茶。主人端茶也要按座位依次遞送。喝茶時一般主人先動口,客人后喝,一是表示對客人的敬重,二是解除客人的顧慮,讓客人放心飲用。茶碗是按順序固定擺放的,喝油茶的時候,客人不要隨意走動,以免打亂擺放茶碗的秩序,客人自始至終只能拿一只茶碗喝茶(中途不洗碗也不換碗),且不用筷子。

喝茶儀式

在一些非常隆重的場合,無論客人是男是女,苗家阿妹總要千方百計將村寨里的年輕人叫來“對歌”,以歌伴茶,與之同樂。

來源:邵陽市茶業(yè)協(xié)會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4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相關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