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柳州貢茶

找到約6條結(jié)果 (用時 0.242 秒)

典籍里的中國茶,“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3月5日,《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將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第八期,“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千年,帶領(lǐng)觀眾在裊裊的茶香之中品讀《茶經(jīng)》,感悟陸羽“精行儉德”的傳奇一生。

陸羽,唐代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他編寫了《茶經(jīng)》,發(fā)明了茶具、茶道、茶藝,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茶學的開山之作。

《茶經(jīng)》雖篇篇說茶論茶,字里行間卻無不滲透著陸子深邃的哲思——儒、道、釋三家思想的激蕩、盤錯與回互,如精行儉德、守中務(wù)遠、崇尚自然等。

今年是陸羽誕辰1290周年,本次我們將推出系列文章探討陸羽從“好茶”到“好人”的智慧,追尋書中閃耀的智慧靈光在當代的現(xiàn)實意義。

尋茶問道,陸羽是資深鼻祖。春天訪茗之旅,也是不少資深茶友每年的既定行程,享受那明前的茶趣。探訪滿溢春色的茶園之前,不妨先跟隨“茶圣”的腳步,探尋“茶之源”,看看哪里有好茶?何為好茶?

元·趙原《陸羽烹茶圖》(局部)

茶之優(yōu)者

春來綠意生,天地皆滋長,春茶吸飽大地的芬芳,蓄足了山水的靈氣,人未飲,已是陶醉。春茶季,人人都想爭先品一杯新茶,可究竟何為好茶?從生長環(huán)境看,簡單來說就是六個“上”的標準,即“上者生爛石”“野者上”“筍者上”“葉卷者上”“紫者上”以及“陽崖陰林”??梢钥闯?,茶圣陸羽對茶葉產(chǎn)地的土壤、種植、環(huán)境、芽葉、陽光、采摘等方面有一個評判標準,尤其是“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我們聽到的比較多,最為廣大茶人茶客所傳播和推崇?!皫r壤為最”,從現(xiàn)代人對巖茶的追捧來看古今相同。

還有,越接近自然的環(huán)境、越少的人為干擾,越能產(chǎn)出好茶。陸羽在《茶經(jīng)》中,記載“野者上,園者次”。實際這個“野”并不是“野茶”,而是人為干擾少、管理少的零散種植茶樹。

茶葉制作出來了,是如何鑒別茶葉的優(yōu)劣呢?

陸羽認為:一見外形光、黑、平整就認為是好茶,這是最不懂茶的了;一見外形皺、黃、凹凸不平便說是好茶,有些道理,但還沒弄懂個中緣由;若既能指出茶的佳處,又能道出其不好處,才是最會鑒別茶的。故而,陸羽根據(jù)前人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了鑒別茶葉的方法。

大唐貢茶院竹林茶舍

春茶有信

古人對春茶的追捧,并不亞于今天,春茶上市的時節(jié),驛馬郵傳中多有小小的茶餅包裹,傳遞著千里之外的春訊與友人的關(guān)懷。

現(xiàn)代人都知道“明前茶”“雨前茶”的精貴,然而說句“公道話”,茶樹作為葉用植物,實際全年采收期長達7-8個月,大部分蔬菜瓜果都講究春生夏長秋收,為何偏偏茶葉跳出了這一規(guī)律,講究個“春收”?

在陸羽之前,茶不僅沒有季節(jié)性的講究,甚至并不是一種太受歡迎的主流飲料。

相傳茶圣陸羽尤其喜愛春茶。每逢春天到來時,他都會深入農(nóng)家,采茶覓泉,評茶品水,找到優(yōu)質(zhì)茶葉,并將其帶回制作。于是后世,便有了“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的美談。

陸羽在所著的《茶經(jīng)·三之造》開篇,便提到采茶的時機:“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贝送?,“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最佳的采摘時機是“凌露采焉”。

如此嚴苛的采茶標準,只是為了能采摘到最飽滿、新鮮的茶葉,進而烹制出一碗最具春意的茶。

在“茶圣”看來,春天是茶葉采制的大好時機。春茶備受人們的青睞,是因為此時茶葉的營養(yǎng)成分較高。經(jīng)過一冬天的休養(yǎng),春季茶樹中的氨基酸和維生素含量較高,賦予了茶葉獨特的香氣。

此外,春季相比于夏季,此時茶葉產(chǎn)區(qū)氣溫較低,光照較弱,茶樹代謝較慢,茶多酚含量較低,從而降低了茶葉的苦澀口感。

實力“帶貨”

圖片

春茶中首先“火”起來的,是陸羽本人最為偏愛的湖州顧渚紫筍茶。在《茶經(jīng)》中,他不僅將湖州茶列為浙西產(chǎn)區(qū)的頭等品,還特別強調(diào)了"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

宋蔡寬夫《詩話》中記載:“唐茶品雖多,亦以蜀茶為重,然唯湖州紫筍茶入貢。每歲以清明日貢到,先薦宗廟,然后分賜近臣?!?/p>

毋庸置疑,皇帝看上的自然都是“極好的”,蜀地作為茶的原產(chǎn)地,幾乎包攬了所有貢茶貨源,唯獨陸羽推崇的紫筍,堂而皇之地進入宮殿乃至宗廟。

不過,在顧渚紫筍茶中,也有高低?!懊繗q以清明日貢到”。說明采摘與制作要更加提前,才能保證按時從湖州送到長安。顯而易見,上貢的紫筍茶,不僅要“明前”,甚至是更早一些的“社前茶”,也就是民間立春后祭祀土地的“社日”之前采制的茶葉。

社日大約在春分時節(jié),比清明還早半個月,這時的茶葉,幾乎就是春天萌發(fā)的第一批新芽,算是真正意義上“春茶”中的“春茶”了。

湖州長興顧渚山上的詩文

除此之外,在陸羽《茶經(jīng)·八之出》中,列舉了唐朝產(chǎn)茶的八道、四十三州郡、四十四縣。有幾處還指明了村、寺或者山名,很是詳盡。

“八之出”涵蓋山南、淮南、浙西、劍南、浙東、黔中、江南、嶺南。

山南茶區(qū):包括今天的湖北宜昌、荊州、衡陽,湖南湘潭,陜西安康、漢中,四川的萬縣一帶;

淮南茶區(qū):包括今天河南信陽,安徽安慶、六安,湖北黃岡和江蘇的揚州一帶;

浙西茶區(qū):包括今天浙江嘉興、長興、安吉、臨安、桐廬,江蘇南京、蘇州、鎮(zhèn)江、宜興,安徽蕪湖、太平,江西上饒、婺源,一帶;

浙東茶區(qū):主要有浙江寧波、紹興、金華、臺州一帶;

劍南茶區(qū):今天四川的溫江、綿陽、雅安、宜賓、樂山、綿陽一帶;

黔中茶區(qū):貴州的銅仁、遵義和四川的涪陵一帶;

江南茶區(qū):湖北的黃石、咸寧,江西的宜春、井岡山和九江;

嶺南茶區(qū):福建福州、建甌,廣東的韶關(guān)和廣西的柳州。

唐朝的名茶產(chǎn)區(qū)就都在這兒了。只是當時茶經(jīng)中所提到的名產(chǎn)地今天的產(chǎn)茶名氣大都沒那么大。一是當時的茶跟今天的茶制法和飲用方法都有很大差距,再就是今天的茶都有了很明顯的地域保護政策。

湖州長興大唐貢茶院陸羽閣

春茶知味

《茶經(jīng)》里有很多描寫春茶的詩句,比如描寫春茶的浮沫,有“細輕者曰花,如棗花飄飄然于環(huán)池之上。又如回潭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鱗然”。

仿佛那一口喝下的不只是茶,還是春日里飄然落下的簌簌棗花,清澈的潭水上一兩點浮萍,晴朗的天空中任意東西的流云。

茶在陸羽看來,早已超出了簡單的飲料,而與審美息息相關(guān)。春天吃茶,要的就是那股清新、樸素的滋味,如此才能感受自然界最真摯的美好。

萬物因“道”而從無到有,因無干預而自然生長、進化,因其物種的形態(tài)屬性而成發(fā)育,因自然氣候條件而成長。萬事萬物都是這樣發(fā)展和進化,而不因某人的私欲,而橫加干預和控制,這就是尊道而貴德,一切順其自然。

顯然,茶圣陸羽已經(jīng)通過對茶學的研究,通曉了這個智慧。在其種茶、采茶、制茶、用火、炙茶、用器、用水、煮水、煮茶、品飲等等。這些“精行”的細節(jié),無不遵循自然之道,我們還將陸續(xù)為大家解讀。

記得林清玄曾說:“茶神茶圣留下的精神是,要永遠保持天真浪漫。而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思考,把你的生活步調(diào)放慢,這就是浪漫。”

在春風和煦的日子里,讓我們和春茶赴一場約會。把品飲春茶當作是愉悅生活,享受春意的正經(jīng)事。如此,方能不負這人間三月天的好春光。

來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歷代宰相與蒙頂山茶(二):李吉甫與蒙頂山茶

  蒙頂山茶作為貢茶,自唐至清,除皇帝能夠享用外,一部分皇親國戚、王公貴族、宰相因身居高位,故有時也能享受到皇帝的恩賜。他們品了蒙頂山茶后,也會詩興大發(fā),寫下一些詩作,或在其著述中對蒙頂山茶大加贊賞。今摘錄部分含金量高的文字,以饗讀者。

  李吉甫(758年-814年),字弘憲,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人,唐代政治家、地理學家,其父乃御史大夫李棲筠。出身于趙郡李氏西祖房,年輕時勤奮好學,善寫文章,學識淵博,尤精國朝典故,早年以門蔭入仕,補左司御率府倉曹參軍。貞元初年(785年),遷太常博士,轉(zhuǎn)屯田員外郎、明州長史、忠州刺史、柳州刺史、考功郎中、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年間,李吉甫兩次拜相,期間,一度出掌淮南節(jié)度使,爵封趙國公,策劃討平西川、鎮(zhèn)海,抑制藩鎮(zhèn)、打擊宦官、整頓吏治、鞏固邊防,輔佐唐憲宗開創(chuàng)“元和中興”。學術(shù)上,李吉甫著有《元和郡縣圖志》。

  《元和郡縣圖志》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古代總地志,全書創(chuàng)作完成于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是唐代的一部地理總志,對古代政區(qū)地理沿革有比較系統(tǒng)的敘述。該志書繼承和發(fā)展了漢魏以來地理志、圖記、圖經(jīng)的優(yōu)良體例傳統(tǒng),對各項地理內(nèi)容均作了翔實記載,又在府州下增加了府境、州境、八到、貢賦等內(nèi)容,是以往地理志、地理總志所沒有的,為李吉甫獨創(chuàng),這個創(chuàng)新為后來的地理志、地理總志所效法。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蒙頂山茶即成為皇室貢茶,進貢數(shù)量超過全國許多貢品名茶,從此名滿天下,身價倍增。那時的蒙頂山貢茶是非常珍貴稀罕的,即使是“近臣之家”,也不曾擁有,僅為皇室專有。當時,吳越的顧渚紫筍和“蒙山紫筍”,都是唐皇最喜歡飲用的名品?!懊繗q孟夏,縣尹擇吉日,朝服登山,率眾僧僚,焚香拜采。”在蒙頂山智矩寺制好后,以銀盒盛裝,黃絹扎裹,封以白泥,蓋上紅印,派遣專吏晝夜兼程送往長安,供皇帝享用?!对涂たh圖志》里有對蒙頂山茶入貢的記載:“嚴道縣蒙山在縣南十里,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元和十一年(816年),楊曄在其《膳夫經(jīng)手錄》中記:“蜀茶得名蒙頂,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頂?!碧凭醋趯殮v元年(825年),李肇撰《唐國史補》說:“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為第一?!焙髞?,歷任監(jiān)察御史、校驗禮部尚書,有“詩豪”之稱的文學家劉禹錫在其《西山蘭若試茶歌》中詠道:“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描寫的就是唐代蒙頂山茶入貢的情況和盛況??梢?,蒙頂山茶在當時的地位是其它名茶所不能比肩的。

  作者簡介:陳開義,男,46歲,現(xiàn)任四川省雅安市茶辦副主任。先后在《中華茶文化》、《茶博覽》、《茶周刊》、《中國茶葉市場》、《中國茶業(yè)》、《走遍中國》、《星星詩刊》、《四川日報》、《四川農(nóng)村日報》、《四川人大權(quán)力報》、《四川政協(xié)報》、《調(diào)查與決策》、《四川三農(nóng)》、《農(nóng)村建設(shè)》、《四川茶葉》、《四川省情》、《四川文學》、《四川旅游》、《四川文藝》、《縣域經(jīng)濟》、《茶緣》、《四川水利報》、天天快報和今日頭條、北京茶葉網(wǎng)、亞太茶業(yè)網(wǎng)、鳳凰網(wǎng)四川、中華名茶網(wǎng)、茗邊、手機搜狐網(wǎng)、手機新浪網(wǎng)、新茶網(wǎng)、茶旅世界等60余家媒體發(fā)表各類文章400多篇(件)。參與主編名山抗震救災專著《撼魂》,參與編輯《茶祖故里行》、《吳之英評傳》、《豐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選《蒙山雅韻》、《蒙山春來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頂山》、《二郎山》等專輯,著有個人文集《杯中歲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級征文比賽中獲獎,先后參與主編《蒙頂山茶文化讀本》、《蒙頂山叢譚》》等茶文化書籍,主編名山區(qū)文藝刊物《蒙頂山》和《雅安日報.今日名山》蒙頂文苑文藝副刊和編輯《蒙頂山茶》?,F(xiàn)為雅安市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雅安市茶業(yè)協(xié)會和茶葉學會常務(wù)理事、吳理真茶文化研究院副院長。

歷代宰相與蒙頂山茶:李吉甫與蒙頂山茶

 蒙頂山茶作為貢茶,自唐至清,除皇帝能夠享用外,一部分皇親國戚、王公貴族、宰相因身居高位,故有時也能享受到皇帝的恩賜。他們品了蒙頂山茶后,也會詩興大發(fā),寫下一些詩作,或在其著述中對蒙頂山茶大加贊賞。今摘錄部分含金量高的文字,以饗讀者。

  李吉甫(758年-814年),字弘憲,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人,唐代政治家、地理學家,其父乃御史大夫李棲筠。出身于趙郡李氏西祖房,年輕時勤奮好學,善寫文章,學識淵博,尤精國朝典故,早年以門蔭入仕,補左司御率府倉曹參軍。貞元初年(785年),遷太常博士,轉(zhuǎn)屯田員外郎、明州長史、忠州刺史、柳州刺史、考功郎中、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年間,李吉甫兩次拜相,期間,一度出掌淮南節(jié)度使,爵封趙國公,策劃討平西川、鎮(zhèn)海,抑制藩鎮(zhèn)、打擊宦官、整頓吏治、鞏固邊防,輔佐唐憲宗開創(chuàng)“元和中興”。學術(shù)上,李吉甫著有《元和郡縣圖志》。

  《元和郡縣圖志》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古代總地志,全書創(chuàng)作完成于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是唐代的一部地理總志,對古代政區(qū)地理沿革有比較系統(tǒng)的敘述。該志書繼承和發(fā)展了漢魏以來地理志、圖記、圖經(jīng)的優(yōu)良體例傳統(tǒng),對各項地理內(nèi)容均作了翔實記載,又在府州下增加了府境、州境、八到、貢賦等內(nèi)容,是以往地理志、地理總志所沒有的,為李吉甫獨創(chuàng),這個創(chuàng)新為后來的地理志、地理總志所效法。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蒙頂山茶即成為皇室貢茶,進貢數(shù)量超過全國許多貢品名茶,從此名滿天下,身價倍增。那時的蒙頂山貢茶是非常珍貴稀罕的,即使是“近臣之家”,也不曾擁有,僅為皇室專有。當時,吳越的顧渚紫筍和“蒙山紫筍”,都是唐皇最喜歡飲用的名品?!懊繗q孟夏,縣尹擇吉日,朝服登山,率眾僧僚,焚香拜采?!痹诿身斏街蔷厮轮坪煤螅糟y盒盛裝,黃絹扎裹,封以白泥,蓋上紅印,派遣專吏晝夜兼程送往長安,供皇帝享用?!对涂たh圖志》里有對蒙頂山茶入貢的記載:“嚴道縣蒙山在縣南十里,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元和十一年(816年),楊曄在其《膳夫經(jīng)手錄》中記:“蜀茶得名蒙頂,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頂?!碧凭醋趯殮v元年(825年),李肇撰《唐國史補》說:“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為第一。”后來,歷任監(jiān)察御史、校驗禮部尚書,有“詩豪”之稱的文學家劉禹錫在其《西山蘭若試茶歌》中詠道:“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描寫的就是唐代蒙頂山茶入貢的情況和盛況??梢姡身斏讲柙诋敃r的地位是其它名茶所不能比肩的。

  作者簡介:陳開義,男,46歲,現(xiàn)任四川省雅安市茶辦副主任。先后在《中華茶文化》、《茶博覽》、《茶周刊》、《中國茶葉市場》、《中國茶業(yè)》、《走遍中國》、《星星詩刊》、《四川日報》、《四川農(nóng)村日報》、《四川人大權(quán)力報》、《四川政協(xié)報》、《調(diào)查與決策》、《四川三農(nóng)》、《農(nóng)村建設(shè)》、《四川茶葉》、《四川省情》、《四川文學》、《四川旅游》、《四川文藝》、《縣域經(jīng)濟》、《茶緣》、《四川水利報》、天天快報和今日頭條、北京茶葉網(wǎng)、亞太茶業(yè)網(wǎng)、鳳凰網(wǎng)四川、中華名茶網(wǎng)、茗邊、手機搜狐網(wǎng)、手機新浪網(wǎng)、新茶網(wǎng)、茶旅世界等60余家媒體發(fā)表各類文章400多篇(件)。參與主編名山抗震救災專著《撼魂》,參與編輯《茶祖故里行》、《吳之英評傳》、《豐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選《蒙山雅韻》、《蒙山春來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頂山》、《二郎山》等專輯,著有個人文集《杯中歲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級征文比賽中獲獎,先后參與主編《蒙頂山茶文化讀本》、《蒙頂山叢譚》》等茶文化書籍,主編名山區(qū)文藝刊物《蒙頂山》和《雅安日報.今日名山》蒙頂文苑文藝副刊和編輯《蒙頂山茶》?,F(xiàn)為雅安市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雅安市茶業(yè)協(xié)會和茶葉學會常務(wù)理事、吳理真茶文化研究院副院長。

(本圖文來源于世界茶源生態(tài)名山?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也注重分享。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quán)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找到約6條結(jié)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