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綠茶葉炒著怎么吃

找到約77條結果 (用時 0.013 秒)

春茶

老家后山的山坡上有一片茶園,蔥蔥蘢蘢,是童年時家鄉(xiāng)最亮麗的一道風景。春天來了,細雨如絲,滿山的茶樹沐浴在蒙蒙的煙雨中,片片茶葉閃著晶瑩的淚光,玲瓏剔透;陣陣和風拂過,它們在如絲的雨霧中歡笑著、翻滾著……

茶園是父親留下的。父親是一名教師,一直奮斗在農村教育的第一線,直至生命的終結。提起茶園,還有一段往事。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大辦高中,每個公社都有社辦高中,并且學校都辦在農村山區(qū)。父親任教學校的叫桃江馬槽山高中。馬槽山,顧名思義就是狀若馬槽的一座山嶺,綿亙起伏,最高峰就叫杉帽嶺。學校就在半山腰,當時實行半工半讀(當時叫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那時學校大興校辦產業(yè),比如縣里的足洞共大辦起了稀土礦。馬槽山由于地處山區(qū),適合種茶,所以馬槽高中除了正常的教學,還建起了一塊茶園,成為了師生再教育的基地。

父親把種茶技術帶回了家,在老家后山選擇了一塊荒坡,帶領全家一起上陣,苦干數月,開辟成了一塊茶園,漫山遍野種上了茶樹。這一舉動在那個年代是絕對不允許的,公辦可以,私人辦那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和大好形勢相違背。為此,公社、生產隊數次派人來制止,生產隊的老會計不知踏了幾回家門,父親說讓荒坡荒涼就是可惜了,何況為了綠化村莊。好在不久“文革”就結束了,百廢待興,一切回歸平靜,父親才免受其難。以后的日子里,每逢假日,父親就待在茶園侍弄那些茶樹寶貝,施肥、拔草、剪枝、造型……看著一壟壟翠綠的茶苗,一家人喜上眉梢。到了來年的春天,滿園的茶樹開始開芽爆節(jié),滿山的蔥蔥綠綠。

每當清明來臨,是一年之中最佳的采茶時節(jié),這個季節(jié)制成的茶特香。大清早,山野還沉浸在乳白色的晨霧里,父親便帶領我們兄妹倆上山采茶。茶樹尾梢剛剛吐綠,兩芽一新,一片片新葉綠中帶紫,葉瓣還含著滴滴晨露,晶瑩剔透,煞是好看。手工采茶這是傳統(tǒng)的茶樹采摘方法。采茶時,要根據樹型樹況,采取提手采,分朵采,切忌一把捋,那樣容易壞樹的。采茶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考驗的是人的意志與耐心。若是矮茶樹,人還可以坐在板凳上,隨心所欲,慢慢地采;高樹呢,采茶人只能站著采,久而久之,可就會腰酸背痛苦不堪言。茶葉采摘的好壞,不僅關系到茶葉的質量、產量,還關系到茶樹的生長發(fā)育。所以在茶葉生產過程中,茶葉的采摘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采摘時,父親手把手教我們怎么采,怎么留葉。對父親看來,采茶不僅勞其筋骨,而且有益心智,是修身養(yǎng)性的最好方法。

茶葉采摘回來了,得先晾干,制茶就是晚上的事了。晚飯過后,父親便會催促母親起火。說制茶,實際就是炒茶,第一講究火候,第二動作要敏捷、要快。添柴、除火是母親的事,我們幫不上忙,只能在一邊瞧著。父親的肩上披著一條毛巾,那是用來擦汗的。鍋燒得通紅了,一簸箕茶葉入鍋,發(fā)出清脆的噼啪聲,一陣清香撲鼻而來。這時父親的一雙大手伸入滾燙的鍋中,順時針不停翻炒,片刻茶葉起鍋,否則炒焦,泡出的茶就味苦。炒蔫的茶葉盛在簸箕里用力揉,揉的時候要求用力均勻。揉皺之后再分揀,然后回鍋,這叫倒青,目的是去除水分和澀味,反復三次,就事半功倍了。最后一道工序是烘干,就是除去明火,把經過幾次炒揉的茶葉慢慢地翻烤。這時人必須彎腰俯背,雙手不停地在鍋中來回動作,不時還要用毛巾拭去額上的汗珠,就這樣直至烘干為止。一般情況,采一次茶要忙碌一個晚上。

茶葉制成了,父親把它盛在鐵罐里,貼上標簽,注明制作日期。那是因為怕上火,新制的茶一般要放一段時間。父親會留一些新茶,邀上幾個好友共同品嘗,隨著滾燙的開水注入茶壺,綠褐色的葉兒浮起水面,又慢慢沉淀,頓時滿屋飄香,沁人心脾。先洗茶,再續(xù)上熱氣騰騰的開水,頃刻茶泡好了,色澤鮮亮澄綠,真可謂色香俱佳。父親的茶友們常說頭開茶二開水,第二杯茶水入口,嘖嘖兩聲,再說:“好茶,好茶!”然后,他們侃個天南地北,一屋子其樂融融。茶喝足了,客人盡興而去。父親常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檢驗人與人的交情的唯一標準是時間,就如這泡好的茶,越久越儼越醇香。淡定低調,真誠質樸就是父親一生為人的風格。

十幾年過去了,父親已離我們而去,茶園再無人問津,只是母親偶爾會到茶園鋤上幾把草。我知道這是父親留給她唯一的精神家園,如今這一切隨著時光的斗轉星移漸行漸遠……清明回到老家,從父親的墓地祭掃完路過茶園。望著淹沒在荒草叢中的茶樹,恍惚間,一陣孩子的嬉鬧聲傳到耳邊,童年的往事仿佛歷歷在目,瞬間又化作過眼煙云隨風而逝。蒼穹之下,群山綿延,我駐足許久,悵然而歸。

(摘自《吃茶去》雜志;作者:張文鋒)

龍井茶大工匠

解密龍井茶

6月10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細數我們身邊,杭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琳瑯滿目,目前擁有人類非遺項目5項、國家級項目48項、省級項目184項、市級項目428項,數量均居全省第一,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歲月沉淀,匠心傳承”,從今天起,“傾聽”欄目推出“杭州人的非遺故事”。第一個故事就和龍井茶有關。去年11月,“綠茶制作技藝(西湖龍井)”作為“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離不開一個人。

他就是守護龍井茶半個多世紀的制茶大工匠王卓再,是他總結出了龍井茶炒制的十大手法,并把兩代炒茶人的經驗記錄成書,一代代傳承下去。而94歲的王卓再談起往事,說功勞首推阿洪師傅,“沒有師傅手把手教我,我哪會學到本事”。

阿洪師傅是誰?看完本期故事,你就知道了。原來我們喝的龍井茶有這樣的清香雅韻,都和這個被遺忘的小人物有關。對了,你身邊有哪些有意思的非遺故事,也歡迎給我們報料!

歲月沉淀匠心傳承

杭州人的非遺故事

龍井茶大工匠

口述王卓再整理陸彥

01到抗戰(zhàn)前夕,龍井一帶已可看到集中成片的茶園

1929年農歷四月廿七,我出生于西湖鄉(xiāng)龍井村。父親叫王子培,生了7個伢兒,4個兒子3個女兒,家里只有一點點茶地,窮得是有名的。

我7歲讀書,9歲日本人侵略到杭州,就沒得書讀了。我就跟著阿爸姆媽采茶、炒茶、賣茶,有時候也跟著他們到山上采野茶。野茶不施肥料,特別香。家茶一擔米一斤,野茶要一擔半米一斤。吃慣了野茶的人,到時就來買了。但野茶數量很少,真的是萬分之一。

我采茶手腳很快。采茶人多是女的,但我采得比她們好。我18歲那年,130多人比賽采茶,半天我就采了十三斤半,得了第一名。1955年,蘇聯(lián)專家到龍井茶場參觀,是我接待的,現(xiàn)場表演了采茶,采的茶葉一樣長短,專家一眼就看出來了。

新中國成立以前,杭州城里一些資本家在龍井茶產地辦茶場,開茶行,就我所知的有龍井獅峰的茂記茶場、里雞籠山的達山茶場、九溪五云山的胡景泰公司、虎跑小天竺的戴公司和吳公司、外大橋長弄山的金公司。


龍井老照片,1924年

這些茶場公司,茶園面積不等,從幾十畝到幾百畝都有。雇傭的季節(jié)性采茶工和炒茶工,主要來自上泗、蕭山、諸暨等地。其中資本最大的要數茂記公司,它在獅峰設有茶場本部,在九溪附近設有二分場,在緊連梅家塢的關嶺下設有三分場,共有茶園300余畝。

到抗戰(zhàn)前夕,在龍井村的平地和水溝邊,九溪十八澗的溪坑兩旁,楊梅嶺的紅花塢口,以及梅家塢、云棲、梵村、九溪、虎跑、上天竺、洪春橋一帶已可看到集中成片的茶園了。

新中國成立后,地主資本家的茶場被收攏來,一部分分給貧下中農,一部分用來成立地方國營龍井茶場。茂記公司三分場就有好幾百畝茶田,少部分給了貧下中農,大部分歸了龍井茶場。


02阿洪師傅老家在袁浦,我從小就聽說他炒茶炒得好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地方國營杭州龍井茶場于1950年10月1日正式建立,茶場劃分下設5個產制區(qū),獅(獅峰)、龍(龍井)、云(五云)、虎(虎跑)、梅(梅家塢、云棲),我被招工進了龍井茶場。

場長張樹仁,比我大一歲。工作后不久,組織上評價我“肯吃苦、勤用心”,讓我當副場長。

不久,張樹仁調到閘口電廠當廠長,他離開后,我就當了場長。

當上副場長后,我向張樹仁提出,要把阿洪師傅請到我們茶場。

阿洪師傅比我大28歲,大名袁長洪,老家在西湖鄉(xiāng)“三江兩湖”交匯處的袁浦。我從小就聽說他炒茶炒得好。


阿洪師傅,原名袁長洪,1903年出生,杭州上泗袁浦人

阿洪師傅18歲到九溪胡景泰茶葉公司炒茶葉。那時人們炒龍井茶,青鍋(將鮮葉炒至七八成干,初步成型為扁平)用大鍋頭,輝鍋(將回潮后的茶葉加入鍋中炒干,定型后就是成品)用小鍋頭。

青鍋都是半斤、一斤地炒。炒出來的茶葉開叉、彎曲,像蝦皮。阿洪師傅對炒出來的茶葉外形不滿意,他蠻聰明的,把青鍋改成小鍋頭炒,每鍋炒二兩,炒出來的茶葉品相很好。

炒到下午,別人因為用了大鍋頭來炒青鍋,數量優(yōu)勢明顯,于是阿洪師傅就把輝鍋改用大鍋頭,最后效果很好。

阿洪師傅一下子出名了。

梅家塢一個叫孫阿德的茶葉老板聽說后,把阿洪師傅高薪請去。孫阿德關了大門,讓阿洪師傅炒茶葉,不讓別人看。結果大家都說,孫阿德家的茶葉青鍋小,輝鍋大,茶葉質量改進了。

孫老板給阿洪師傅的工資很高,還給他一個金戒指。阿洪師傅工作了20年,金子都攢下不少。

03阿洪師傅和我總結出了龍井茶十大炒制手法

梅家塢的茶農都開始像阿洪師傅那樣炒茶。接下來,整個杭州的茶農都傳開了,說梅家塢鍋頭小,茶葉炒得好,大家都跟著改過來了。

1949年后,阿洪師傅的成分被定為地主。我曉得他茶炒得好,對他特別崇拜。當我提出要把阿洪師傅請到龍井茶場后,張樹仁寫了個報告,說阿洪師傅雖然是地主,但是他有技術。當時的杭州市市長是江華,批準了。

阿洪師傅來了后,我就跟著他學習。1954年4月6日,阿洪師傅同三個徒弟——我,還有龍井茶場的炒茶師傅王金福、王長根,在獅峰比賽炒茶葉。兩斤鮮葉,8點鐘開始炒,兩個多鐘頭炒好,4個人炒出來的茶葉分不出高低,說明師傅的技術我們都學到手了。


本期口述者王卓再

阿洪師傅在龍井茶場工作期間,我同他到茶場5個產制區(qū)教炒茶師傅炒茶,還到西湖鄉(xiāng)各個生產隊龍井、玉泉、赤山埠、翁家山教炒茶葉。每次我們都騎著腳踏車去。每次開會,我們都講怎么炒茶葉,把龍井茶的名氣重新打響。

在這個過程中,阿洪師傅和我總結出“抖、搭、拓、甩、捺、抓、推、扣、磨、壓”十大龍井茶炒制手法。經這十大手法炒出來的龍井茶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外形光、扁、平、直。

04那時我們品茶,說頭茶最好,四茶其次,三茶排第三,二茶最差

1954年我結婚了,婚后我仍住在茶場。當時茶場在龍井寺。

清明前茶樹上只露出芽頭時就開采了,采的全是茶芽,谷雨前才采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肮扔瓴?,滿把抓”,龍井茶一向以采摘精細著稱,谷雨后的鮮葉已屬粗老。那時的春茶(也稱頭茶)一定要在立夏前結束,前后才一個多月。

頭茶結束后,要抓緊洗蓬,就是把當季留下來的新葉全部采凈,促使夏茶早發(fā)。二茶從小滿開采,到芒種后結束。三茶夏至開采,到大暑前幾天結束。四茶又稱“小春茶”,立秋前10天開采,到白露時結束并封園。


二茶、三茶和四茶都是邊采邊留葉,留下的是不符合原料細嫩要求的粗大葉片。但留葉太多,會使第二年春茶推遲發(fā)芽,這對龍井茶來說是最忌諱的,因為龍井茶歷來“以早為貴”,“早采三天是個寶,遲采三天變成草”就是這個意思。

那時我們品茶,說頭茶最好,四茶其次,三茶排第三,二茶最差。

我們龍井茶場有1000多畝茶田,每到茶季,采茶工有幾千人,炒茶工有幾百人。要管這么多人,忙起來連家都沒時間回。

1958年,龍井茶場并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成為下屬茶葉試驗場,場址搬到梅家塢外。我是茶葉試驗場的第一任場長。

05把炒茶人的經驗寫下來,這個事情我一定要做

1974年,我來到茶葉研究所植物保護室當主任,副主任陳宗懋,是茶葉學科帶頭人,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茶葉研究所的工作重新上軌道后,我開始考慮一個問題:龍井茶炒制這門手藝,以后如何傳承下去?老一代的炒茶師傅,沒文化,不識字,寫不出;新一代的大學生,沒有炒茶經驗,也寫不出。

我決定把阿洪師傅和我這兩代炒茶人的經驗寫下來,讓龍井茶手工炒制這門手藝一代代傳下去。這個事情我一定要做的。


三代茶人,中為王卓再

炒龍井茶十大手法,“抖、搭、拓、甩、捺、抓、推、扣、磨、壓”,會炒的都曉得,你一定要學會才能炒,問題就是什么時候用哪個手法,怎么“抖”,怎么“搭”,這里面要寫的東西有很多嘞。

這本書寫出來,我是下了苦功,吃了苦頭的。我只讀過兩年書,寫書的過程中,腦子里不停地想,字寫不出來就去問。有些時候問大學生,他們也不曉得,我只好再查字典。

我這本書,老姚鼓勵我最多。老姚叫姚國坤,是浙江農業(yè)大學茶學系畢業(yè)的,60年代大學生。后來是茶葉研究所的茶樹栽培學科帶頭人。

我同老姚蠻說得來。我說我想寫一本《龍井茶炒制》,他說你寫,我?guī)湍愀?。他就幫我改了點標點符號,內容沒辦法改。因為我是怎么做,就怎么寫,文字改不來的。


花了一年左右,書寫好了。1985年4月,浙江省農業(yè)廳經濟作物管理局出版了《龍井茶炒制》,當時就被定為全省龍井茶手工炒制技藝培訓的專用教材。

這本書出來后,龍井茶手工炒制的技藝規(guī)范了,龍井茶的產量和質量都上去了,這確實是個大事情、好事情,對國家的貢獻很大。

06 幾百個炒茶師傅能夠手工炒制出幾乎一模一樣的龍井茶

1989年,我退休了。這一年,《龍井茶炒制》再次印刷。

我閑不下來,每年茶季都回場里。炒茶師傅炒得不好,我就炒一把給他做示范。茶葉研究所也經常開培訓課,請我過去講課,手把手教師傅們炒茶。

2006年春節(jié),我向小姜提出,要把龍井茶炒制的十大手法拆解開來,拍一個培訓教材。小姜是姜愛芹,她是茶葉試驗場的第三任場長。有了這個錄像教材,再加上《龍井茶炒制》小冊子,龍井茶的手工炒制技藝就不會在一代代的傳承中變形,就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


小姜立刻接受了我的建議。當年茶季,我再一次回到生產車間,從青鍋開始,回潮、篩分、輝鍋、篩分、挺長頭,茶葉炒了一鍋又一鍋,連續(xù)兩天,每天超過8小時,終于完成了拍攝。

這一年我77歲了,拍攝過程相當辛苦。我想把從阿洪師傅那里學來的炒茶手藝,完完整整地傳給下一代。我當了幾十年龍井茶場場長,阿洪師傅他們都去世了,只剩我一個了,我要把這件事情做好。

2016年,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再版了我這本《龍井茶炒制》。小姜在前言中寫道,茶葉研究所的炒茶師傅,都是通過對照《龍井茶炒制》這本小冊子的技術要領、觀看“十大手法”錄像,開始學習炒茶的。正因為如此,幾百個炒茶師傅才能夠手工炒制出幾乎一模一樣的龍井茶,這真當是了不起!


2018年8月10日,我又一次回到茶葉研究所,接受“當代中華制茶大工匠”的榮譽稱號。

回首往事,沒有師傅手把手教我,我哪會學到本事。阿洪師傅的貢獻是最大的。

現(xiàn)在我94歲了,身體不錯,每天字寫寫,龍井茶喝喝。我大哥的兒子,我妹妹的兒子都會送我茶葉,他們都在龍井村,都是炒茶葉的茶農。

每年清明,我照例都要回龍井村的,看著小輩們炒茶葉,再喝上一杯他們剛剛炒好的龍井茶。

來源:杭州日報,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什么叫“綠茶化”?什么工藝值得存?茶友從大龍?zhí)渡虾鹊搅耸裁??茶葉進化論第14期沙龍實錄(五)

沙龍中品鑒的茶樣如下,順序:

1、紫砂壺沖泡的2023大龍?zhí)妒觳?/p>

2、傳家壺燜泡的2023大龍?zhí)妒觳?、2023大龍?zhí)渡?五分鐘殺熟殺透)4、2006鳳牌大葉青

5、水青風(2023大龍?zhí)都t茶)

茶友:今天一進來喝的第一杯是這款(大龍?zhí)妒觳?,它不管是熱的時候還是涼的時候,口感都是比較穩(wěn)定的,棗香特別明顯,它的棗香你都不用去尋找,你一喝就有。后面喝的06年的鳳慶生茶味道很快(出來),但是10多年的茶的話它有點瘦了,但是它滋味是有的。

后面還喝了一個紅茶,它的香氣很高,一拿過來溫度其實降了一點,拿過來它的香氣一下子就沖到了鼻腔。后面喝的熟茶,它的甜度沒有觸動我,不過涼了之后挺好喝的。那兩個生茶就是新工藝——最大程度的保留糖苷的一個形式,它的回甘可能就比一般的更深一點,我感覺它香氣有點奇怪,豆香里面還有另外一種香氣。我不知道這個是不是因為它的品種的問題。但像這種工藝的話,還能存嗎?跟傳統(tǒng)的那種殺青方式是有些什么區(qū)別?最大的區(qū)別在哪里?(也有茶友在后面討論了相關問題,李揚在后面一并做了解答,便于文章閱讀,此處將李揚老師發(fā)言提前)

李揚: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很能代表當今市場的困惑。

首先什么叫曬青毛茶?它本身就叫曬青綠茶,它是綠茶的一種。如果感興趣的話,這個現(xiàn)象可以作為一個文獻學的角度去研究一下——”綠茶化“這個詞一開始提出的時候指的是什么?當時茶葉協(xié)會包括一些前輩都在說謹防普洱茶的“綠茶化”,大概05、06年那一段時間,恰恰是在爭論國標的階段,到底要不要把生茶算進去?所以謹防普洱茶的綠茶化其實是要說什么?其實它有一個潛藏的意思,我就不點明了。

那今天我說說表面上的意思,你的生茶做出來,壓成餅,拿到香港這些原本就喝普洱茶的地方。大家怎么喝呢?是把這些茶拿去存著,然后存到它變成紅湯了,沒有那么刺激性了,再拿出來喝,這種茶叫什么茶呢?叫普洱茶。

所以普洱茶是這么喝的,而現(xiàn)在的風潮變成,這個青餅你拿過去以后直接就撬開喝了。第一年的青餅就拿去撬開喝了,你跟喝綠茶有什么區(qū)別?這叫綠茶化,所以綠茶化從來就不是講工藝的,它是一種對茶的使用方法。

但是這個詞提出得不好,容易被誤解,以至于越傳越歪?,F(xiàn)在很多人都以為綠茶化是指工藝了。

我們這兩年遇到的問題經常就有,你這個茶做的怎么跟綠茶一樣。包括前些年我跟一些茶農第一年的合作,我告訴他怎么做,然后可能周邊就有人跟他說你這是做綠茶,我一般怎么回復的——我說我就是做綠茶,你照著我說的做就行。

那它跟綠茶有什么區(qū)別,它就是綠茶,但是是曬青綠茶。跟其它綠茶區(qū)別在哪?在干燥階段。一定是要低溫干燥——曬干。

我們的整套工藝——比如說短時間的攤放,及時殺青,短時間殺熟殺透,及時干燥,一切的目的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最大化保留糖苷類物質。

如果在整個工藝過程當中,如果我們有任何前氧化的動作,比如過度萎凋或者低溫長炒或者燜黃,就會導致糖苷的分解,糖苷一分解就會導致茶湯看著沒有那么綠,會變黃,香氣會變高,入口的甜感會加強,一些澀感會減弱,我們聽起來好像都是一些好事??墒?,這些表面的適口性卻是用越陳越香的潛力為代價換來的。

我剛才回答你這個問題時候,其實我的回答是這個問題的產生背景,我要把前面的原因梳理清楚,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老是強行把生茶和綠茶劃開,然后找出它們的差異性——我不是說它沒有差異性,它有差異性,但這個差異性絕對不要在炒制工藝當中去找,你這么一找——就容易搞混掉。

所以接下來我就要解構第二個關鍵詞“傳統(tǒng)工藝”。

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是循名責實,每個名字背后非要匹配一套標準的傳統(tǒng)工藝。

而事實上,我們把鮮葉摘下來,擺一擺,拿個鍋把它炒熟了,揉一揉曬干,這么一個工藝,從古到今都是這么做,制茶人通過對一些工藝細節(jié)的調整,就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風格,這種調整大家覺得我們今天的人會做,古人會不會做?

都不用說古人,你做10年的茶,你自己想嘗試一下別的風格,你通過一些工藝系數的微調,可不可以嘗試?它有科技上的創(chuàng)新嗎?沒有。

所以我們今天所有的所謂的新工藝在歷史上其實都出現(xiàn)過,只要沒有科技進步的因素參與,我們所謂的所有的新工藝其實都是傳統(tǒng)工藝。所以在我們的一些史料文獻的只言片語當中,看得到萎凋,看得到燜黃,所以低溫長炒和萎凋也是傳統(tǒng)工藝,而我們這套工藝是教科書《制茶學》第二版上寫的工藝,也是傳統(tǒng)工藝。所以傳統(tǒng)工藝這個標簽?不能說明什么問題。

要想做好茶,我們只能先確立我們要做一個什么茶:

比如說我要做一個未來湯質喉韻體感潛力都絲毫不打折扣的茶,那么就得用我們選擇這種方法,它背后的機理在我們公眾號和課程中,我這里不展開啦。

如果我考慮的是近三年我們在市場上的一個有效銷售,做一些其他的選擇那也是正常的。之前有些學員就跟我反饋,在技術到位的情況下,輕微的糖苷損耗,也不會把茶作廢,依然保有大部分潛力,但新茶銷售就好做多了。

但我要做的就是不打折扣的,畢竟我還有熟茶這條路,我要做的就是老生茶和熟茶的原料。之前我們春茶預售階段,我們的銷售團隊跟我反饋說茶這么做下來生茶不好賣,我說我就要這么做,能賣就賣,不能賣存著。因為我做茶前就做好了選擇。

(以下是茶友的品鑒反饋)

李成萍:我們剛進來的時候是泡的,像喝到了甘蔗汁。后面也喝了燜的,我覺得包裹度確實挺好,很有大葉種的風格。很輕盈,尤其是喝茶,我就很喜歡勐庫大葉種的感覺。

阿慶:我感覺它稍微有點太新了,沒有老熟茶的那種感覺。這個茶放一放,可能驚喜會更多。但是我們喝下來,它的品種風格,它的清涼感,回甘,生津全部都有。

茶友:我剛進來的時候拿玻璃杯喝的應該是燜泡的,我直接喝了一杯,就感覺它的順滑度很高。當時我還想,我沒有喝過茶葉進化論有這樣一個味道,但是又似曾相識,后面就覺得有棗香。然后我留了半杯在它涼了之后再喝了一下,發(fā)現(xiàn)它涼了之后跟熱的時候的味道是不一樣的,涼的時候甜感會更高。一開始的棗香我沒有喝出來,我喝到一點點糯香的感覺,然后確實是一種酸——后面尾調的酸。因為我可能喝生茶都比較多,所以回甘生津肯定是沒有生茶來的明顯。我們以前做茶從來沒跟李揚老師學過,就沒有包裹度這個詞,但是它的順滑感喉韻是這種感覺。

然后順便說一下剛才喝到的那幾款生茶,因為我們一直做生茶,對于生茶來說感知比較明顯。第一個就像大家說的5分鐘殺青確實很像綠茶,豆香,但是我喝到了它后面的甜,特別甜,它的尾調會有那種清甜感,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喝到。但是后面的那杯鳳慶茶廠的老茶,我基本上沒怎么喝,因為我喝古樹喝的多,所以那款沒有太大驚艷感,就沒有5分鐘的那個驚艷感更強。

紅茶的話,我自己的感覺就是比較平。后面泡的熟茶的話,第一泡的香氣是比較弱的,但是還是一樣,比較順滑,到最后現(xiàn)在喝的這一泡的話,跟燜泡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今天一共喝了5款茶葉進化論的茶,我個人特別喜歡這款熟茶。因為我前兩天也收了一些05年06年老樹熟茶,通過長期轉化之后,甜感特別高,但是今年的新發(fā)酵的這種熟茶的話,能喝到很明顯的后面的尾調的甜我覺得還挺驚奇的。

茶友:我覺得兩個就有不一樣的感受,第一次的話我會覺得它的滑度特別好,然后它的包裹度也非常的明顯,清涼感也挺好的。我一喝進去它就會往下墜,往下滑的進入我的喉部,會覺得整個喉部的口感也會比較潤、比較好。

第一泡的熟茶給我感覺它的味道更像一種有森林野生的青苔林,讓我覺得比較特別。它的棗香味特別明顯,給我的感覺比較養(yǎng)生,比較溫和,非常適合冬天喝。

中間其實還喝了好幾款的生茶和一個紅茶,我感覺比較驚艷的是年份比較老的一個鳳慶的生茶,印象很深刻。紅茶有一種比較蜜甜的果香味,特別明顯。

茶友:我期待那個紅茶期待了很久,因為我也是鳳慶人。我喝了好多鳳慶紅茶,我覺得走包裹度這個點是一個很新的賽道,因為高香型的紅茶太多了,像一些金芽、金針或者說中國紅這種綜合型的紅茶,它們的滋味好像已經被大眾的心智所認識了,今天的紅茶的這種包裹度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一個點,這個是我們平時很少去關注到的一個點。

我覺得熟茶從工藝上來講非常干凈,沒有任何的雜味。這個熟茶如果不跟我說是鳳慶的熟茶,我可能以為是易武茶。我覺得它跟易武的很像,很順滑很粘稠的那種茶湯,然后它的厚味、順滑度,還有它的包裹度非常好。我覺得燜出來可能會更好喝一點,香甜度就很高。

中琦:其實易武在以前也已經引進了很多的鳳慶大葉種呀。

茶友:我對自己家鄉(xiāng)鳳慶的認知也是很差,我也喝過生普跟白茶,但是我沒有喝過鳳慶的熟茶,我覺得這個(熟茶)很神奇,能做出這個口感。

茶友:我喝完這杯茶的感覺非常獨特。我不管在茶室喝也好,在外面茶館喝也好,感覺蘊含著故事,包括各位老師的話——從這個茶怎么起源,它一步一步從一個原初的概念到最終一個實體,能夠看得見,能夠聞得見,能夠喝得著一個實體,那種敘事就出來了。我覺得接下來包括我等一下要吃什么樣的飯,要吃什么樣的菜,我都會很精心的去設計,我覺得這些儀式感是因為這杯茶、茶葉進化論所帶來的,這不僅僅是喝茶,反正我感覺到它的背后是一種藝術。要是白天的話,我就有點錯覺,就感覺那種雞尾酒師在那調一杯(酒),非常有創(chuàng)意,非常有創(chuàng)造性,所以我對這邊會有這種期待,包括課程方面,我會去跟他們聯(lián)系一下。

楊學海:今天喝了幾款茶,有紅茶,有生茶,有我們大龍?zhí)兜氖觳?。我剛好去過紅茶生產的現(xiàn)場。我親身感受經歷了工匠精神,做茶的人從鮮葉采摘到后續(xù)的每一步的都從頭到尾全部盯住了。

我來茶葉進化論剛好一年,在李揚老師身上看到的是一種科學思維,比如看我們的品鑒,李揚老師這里解釋的很簡單,那天上課的時候聽的——就是感知,我們對茶湯里面色、香、聲、味、觸、法這些感知——除了感知之外,要對這些感知系統(tǒng)進行處理分析思考。這處理分析思考里面,它有一些科學的東西在里面,文化的東西也進來了。

今天特別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包裹度。我兩年前第一次接觸時,沒怎么懂,然后直到我到鳳慶——跟很多我們的朋友——一些制茶師傅交流,看大家怎么理解包裹度。

那天,我們喝的幾款茶有包裹度的,對比也喝了沒有包裹度的。當我們的茶農朋友和我們茶廠的工人朋友來分享的時候,我聽到一種描述,就是工藝做到位了的味道,像荷葉上的水珠。有可能是因為每一步工藝都做到位了,每一步工藝想要達到的目的都到位了,它就帶來那種很均勻的湯質,然后才能形成一個包裹度,茶水才不分離。

茶友:今天大概是有三種茶,熟茶生茶還有紅茶。熟茶剛進門喝到的是燜泡的,我是蠻喜歡燜出來的熟茶,因為我感覺入口的時候還有點奶香,很親切,然后再加上后來用蓋碗沖泡出湯的時候,就感覺有些棗香出來。感覺喝著還是一個很舒服很放松的茶,我可能比較主觀,因為我喝茶時間短,我大概也就從去年開始喝茶的,來到云南這邊之后才學會喝這些茶,剛才你們說的包裹度的話,我還是有點難理解——大概是說所謂的入口成團。

然后到06年的那款生茶,我感覺它對我口腔的那種搶奪度很強。它的風格不是我那么喜歡的風格,但是沒有說它很不好,我感覺它是另外一種風味。這種風味可能男生會愛一點,我更喜歡柔情一些的。

然后到了新的生茶,很香,我是感覺它很香,就像綠茶那種感覺。當然我一直也有一個疑問,就是你們剛才說到的豆香,我以前聽朋友說過,他平常不太會有豆香的茶,他說這是一個起火高溫,短時間出來的茶。(李揚老師的回答在文章中前移了)

然后還有一個就是紅茶,我紅茶喝的非常少,但是這個紅茶我剛開始入口,我覺得它滋味很平,但是后來它回甘生津中包裹著一點蜜蘭香讓我很驚喜。我每次喝完一個茶會靜等一會,去體察它的韻味。

茶友:我就簡短的說幾句,因為我剛才看地圖,剛好你們說的大龍?zhí)?,差一點我本來想去的,但是有點遺憾沒去成。鳳慶那邊的好茶可能我喝的比較多,生的跟紅的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感覺,我就不說了。喝到熟茶的時候,首先我聞到香氣確實比較新,堆味比較明顯,但一入口我眼睛都睜大了。因為剛剛做出來的熟茶,它的湯感真的我在好多地方是真的沒有喝到過的。這個小姐姐還在講的時候,我就已經有點迫不及待的去看那些葉底,然后回來又馬上問了那個熟茶是在哪里發(fā)酵的,是怎么樣一個發(fā)酵工藝。這個熟茶也不說沒喝懂吧,就是喝的中間有點小小的疑問,但是喝完了以后又反復的喝,我覺得確實鳳慶的茶還是相當有潛質的,真的特別感謝你們大力的去推廣、去宣揚鳳慶的茶。

茶友:我今天一進來喝了這個茶以后,我就覺得這個茶很熟悉。后來我就問中琦老師——我說我覺得這個茶很像鳳鳴——因為進來的時候我不知道是大龍?zhí)?,我喝了以后我就覺得很像鳳鳴,但是這個茶感覺特別好,喝了以后,我覺得雖然是今年的茶,但是它很厚很滑很活,而且比鳳鳴更香。

后來喝到那款06年的茶,我是覺得會喝到淡淡的一絲那種煙香味,后來這兩個生茶的話,我覺得第一個我們喝的就是短時間殺熟殺青的,實際上我都覺得很鮮,然后它是有收斂感,實際上是比較澀的,但是它化得開。我特別喝了一口白水,回甘是特別強。后來的那款生茶,我會覺得就像我們平時喝生茶沒有及時出湯悶久了的那種感覺。

我10月份的時候把我們的茶帶到廣東,我在那個地方泡跟在昆明泡的感覺不一樣的,好像香氣要更高一點,是水溫比較高。我還對比喝過梅子箐?,F(xiàn)在我就基本上可以明白那個工藝殺青,它甜度更高,當下喝那個會更好喝。李揚老師說制茶是為了后面越陳越香的這樣一個理論,我覺得非常暢通。而且我也特別開心,及時到茶葉進化論買茶,有了一個穩(wěn)定的購買渠道。

來源:茶葉進化論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71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6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