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描寫滇紅

找到約8條結(jié)果 (用時 0.001 秒)

關(guān)于茶的美文:茂連說茶感悟滇紅的靈與性

 記得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福氣。生長在滇紅的故鄉(xiāng),每天與滇紅朝夕相處,喝著滇紅茶長大,吃著滇紅飯成長。如今隨著年歲的一天天積淀,滇紅的情結(jié)變成了一種揮之不去的性格。工作之余泡一杯紅濃可人的滇紅茶,邀約三五個朋友喝上一陣,侃上一段大山,真的成了一種享受人生的福氣。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有一首描寫廬山的詩:“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钡拇_,長在鳳慶,天天看著茶樹的生長,一年四季滇紅茶葉周而復(fù)始地不斷出產(chǎn)又不斷走出文筆塔下那彎曲的公路,要一口氣把滇紅描寫得生動形象,讓世人記住,叫所有的茶客都情有獨鐘鳳慶的滇紅,倒是有江郎才盡的感覺。相反還是外面的文人和茶客聰明得多,一些描寫滇紅和滇紅茶文化的辭藻,倒是幫了我們許多忙。僅憑我們一些無病呻吟的婉約和一段豪邁無物的空吼,就要把滇紅的神韻展示得淋漓盡致,是沒有人來買賬的,只有細(xì)細(xì)地雕刻和神情兼?zhèn)涞伢w味才能與滇紅架起物我兩忘的橋梁。

  滇紅自打問世以來,就是一款兼容并包、和諧共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茶品:當(dāng)人們興致極好的時候,她可以隨人心愿,興高采烈地融入你的心境,這時她成為了一個楚楚動人的紅粉佳人,韻味十足,攝人心魄;當(dāng)人們步入散淡平和的獨處環(huán)境,搜腸刮肚欲賦新詩的時候,滇紅以那紅濃明亮的韻致給你點出了詩眼,使一首首小詩噴發(fā)出智慧的靈光,讓你什么也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在佛光普照的夜晚,沏一盞滇紅,與我佛對話,感悟茶禪一味的空靈,紅紅的茶湯告訴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如我們吃茶去。

  滇紅是一種情懷,滇紅是一種信念,滇紅是一種精神,滇紅是一曲生生不息、奮斗不止的頌歌。明朝崇禎年間徐霞客把鳳慶的茶葉打上了人文地理的烙?。磺宄┠犄梓氚养P慶的茶葉版圖開疆?dāng)U土;戰(zhàn)火紛飛的抗日時期馮紹裘帶著實業(yè)救國的抱負(fù),創(chuàng)制了茶葉換軍火的滇紅,自此滇紅成了義勇軍進(jìn)行曲的一個音符;百廢待興的上世紀(jì)五十年代吳國英硬是扛住老大哥的壓力,用滇紅換回了白花花的美元;

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楊仕宏將滇紅與鳳慶的地域文化有機地嫁接,推出了具有古滇文化韻味的鳳牌,從此“鳳牌滇紅茶,中華第一家”叫響了大江南北;新世紀(jì)剛剛翻過11個年輪王天權(quán)又為鳳牌滇紅捧回了中華老字號的美譽。滇紅的里程碑還有你我,還有所有熱愛滇紅的人們……

  不知你感悟過這樣一種心境沒有,當(dāng)東方微微發(fā)出魚肚白,地下的微風(fēng)甜甜的,曉月如鉤掛在天上,一切是那樣的朦朧,而又仿佛清晰可辨,一種追求未來和創(chuàng)造新生活,開辟新道路,打破舊沉寂的欲望從心靈深處由然萌動。滇紅的過去無論是充當(dāng)一張小小的船票把云南的神秘載向高貴的英國皇家,成為伊利莎白的觀賞寶物,還是讓滇紅紅遍全球的豪言壯語四處紛飛的熱血年代,滇紅的茶韻一直是韻味十足的,國飲的地位始終沒有動搖過,就仿佛一輪新月永遠(yuǎn)是詩人吟誦的對象,又仿佛一件大樸未雕的和氏璧,歷經(jīng)滄桑而價值永存。

  滇紅的價值期待是初生嬰兒的生存欲望,是四十萬茶農(nóng)的致富追求,是橋頭堡總攻前的號角。沒有滇紅的茶韻十足,鳳慶的甘泉永遠(yuǎn)是平淡無奇的。


徐霞客的云南行里,有一杯撫慰人心的“臨滄茶”

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今江蘇江陰人。明朝末年偉大的旅行家、地理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探險家,經(jīng)30余年考察,足跡遍及今19個省、市、自治區(qū),100多座城市,被譽為“千古奇人”,所著63萬字的《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書”。


徐霞客對茶情有獨鐘,可稱為茶葉的行家,他一生記錄了很多茶事。讀《徐霞客游記》,是尋跡茶事最好的方式,初步統(tǒng)計,整部游記描寫茶事共有70余處,其中僅描寫云南的茶事有50多處,記錄了茶坊、茶房、茶亭、茶庵、茶寺、茶盒、茶樹、茶葉、茶果、茶山、煎茶、飲茶、施茶、舍茶、進(jìn)茶、留茶、點茶、供茶、注茶、獻(xiàn)茶、烹茶、瀹茶、瀹茗、啜茗……


徐霞客于公元1638年五月初十進(jìn)入云南,在滇共游歷一年零九個月,入滇的徐霞客,首先在滇東、中片區(qū)考察逗留一圈之后,再一路向西,游歷大理、麗江、保山,自“永昌道”進(jìn)入“順寧道”,并于公元1639年八月初五從永昌府右甸(保山昌寧)踏入順寧府錫鉛(臨滄習(xí)謙),進(jìn)入臨滄。徐霞客在臨滄游歷考察共12天,期間,記錄了臨滄的地理、人文、寺觀、物產(chǎn)、社會生活等,留下了珍貴的9000多字臨滄游記。


徐霞客沿途考察,多次提到了臨滄的茶,他在臨滄3次提及茶房(茶庵/七碗亭),2次瀹茗,1次煎太華茶,這說明“順寧道”不僅是鹽道、商道、僧道、更是一條茶道。據(jù)歷史文獻(xiàn)記載,徐霞客走過的“順寧道”恰恰是南茶馬古道的重要段,沿途的“阿魯司”(魯史古鎮(zhèn))見證了茶馬古道上的繁華,至今保留完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徐霞客在臨滄游覽探幽,于公元1639年八月十四日,一大早隨駝鹽往返的馬幫,從順寧府(臨滄鳳慶)出發(fā),沿順寧道風(fēng)塵仆仆,在風(fēng)高夜黑的傍晚,拖著一身的疲倦,抵達(dá)瀾滄江畔一名叫高簡槽(高枧槽)的村落息腳,他扣開古道邊一梅姓老人家的柴門,歇下?lián)?,得飲一杯特煎的“太華茶”。


《徐霞客游記》(1639年八月十四日)載:“晨起而飯。駝騎以候取鹽價,午始發(fā)。......又下三里,過一村,已昏黑。又下二里,而宿于高簡槽。店主老人梅姓,頗能慰客,特煎太華茶飲予?!?

正是徐霞客到來并對臨滄茶的熱愛,在1639年那個深秋的晚上,特煎的太華茶得以被翔實地記載于他的《游記》。如果說,談到云南茶,不得不提臨滄茶,那么,談到臨滄茶,又不得不提徐霞客筆下“特煎”的“太華茶”。


煎茶,最早出自于唐朝陸羽的《茶經(jīng)》,是茶葉的一種烹煎方法,在唐朝的中晚期,尤其盛行。唐朝之后,多部茶史著作中均有記錄,因此,煎茶是我國最早的茶文化之一。

臨滄不知從何時開啟“煎茶”,或自唐以來便有之,至少380多年前徐霞客“特煎太華茶”便定格了臨滄“煎茶”文化。“煎茶”已在茶源地臨滄相傳千百年,在經(jīng)歷茶文化的歷史更迭演變,中原與邊疆茶文化的交融過程中,形成臨滄長期以來本地特別的稱謂:百抖茶!

透過《徐霞客游記》,深入梳理日記中對臨滄茶及相關(guān)痕跡記載,可以初步透視明朝時期臨滄茶葉資源及茶文化的雛形。


徐霞客從順寧府(鳳慶)前往云州(云縣)途中進(jìn)入“觀音閣”歇涼,寺僧為其瀹茗招待?!缎煜伎陀斡洝罚?639年八月初九)載:

“飯于舊城,乃東向下坡。半里,有大道沿坡西南去者,興隆廠道也;東北去者,新城道也。于是東北行田塍間。半里,有新墻一圍,中建觀音閣甚整,而功未就,然規(guī)模雄麗,亦此中所未睹也?!№w中,日色正午,涼風(fēng)悠然。僧瀹茗為供?!?

時隔三日,徐霞客從云州(云縣)返回順寧府(鳳慶)第二次入宿龍泉寺,晨起飯后,寺僧一葦瀹茗招待徐霞客?!缎煜伎陀斡洝罚?639年八月十二日)載:

“十二日,飯于龍泉。命顧仆入城覓夫,而于殿后靜室訪講師。既見,始知其即一葦也。為余瀹茗炙餅,出雞嵏、松子相餉?!?/p>


從徐霞客在臨滄3次飲茶記錄來看,地點為云縣和鳳慶,此兩縣緊靠瀾滄江,吻合云南茶葉核心種植區(qū)“瀾滄江沿岸”之說。初步分析,明朝末年,在臨滄一帶,瀹茗(即煮茶)仍是當(dāng)時日常生活及寺院場所普遍采用的飲茶方式。因明太祖朱元璋詔令廢除繁瑣的“團茶”制法,當(dāng)時制茶已逐漸從團茶演變?yōu)樯⒉?,這恰證明了臨滄特有的“曬青”制茶工藝,這樣精制的散料,更適宜“瀹茗”罷了。


鳳慶是世界“滇紅”之鄉(xiāng),3200年栽培型古茶樹“錦繡茶王”生長地,南茶馬古道的起始點。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茶總公司委派國內(nèi)知名紅茶專家馮紹裘尋找制作紅茶的上等原料,以出口創(chuàng)匯。馮老先生尋遍西南各省,最終駐足臨滄鳳慶。采用鳳慶大葉種優(yōu)質(zhì)茶試制,效果非常理想,并一舉開辦了后來的鳳慶茶廠,創(chuàng)制了舉世聞名的“滇紅”。據(jù)說當(dāng)年馮老先生前來鳳慶尋茶時,走的道路便是徐霞客所指的“順寧道”,二人均于順寧府、魯史停留過,這絕非只是巧合。如今,“滇紅”的上等原料仍主要出自臨滄,這與臨滄優(yōu)良的云南大葉種茶及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密不可分。


徐霞客從云州(云縣)回順寧府(鳳慶)返程日記中還提及了“茶房”。《徐霞客游記》(1639年八月初十)載:

“此乃順寧東山之脈,由三溝水西嶺過脊南下而盡于此者。由此循峰西向北上,又二里,始平行峰西。一里,出馬鞍峰后,為馬鞍嶺。有寺倚峰北向,前有室三楹當(dāng)嶺頭,為茶房。”

此記“茶房”寺位于今云縣愛華鎮(zhèn)德圣村委會茶房村(馬?嶺以北),明時“云州新城”西側(cè)。云縣是臨滄產(chǎn)茶大縣之一,種茶歷史源遠(yuǎn)流長,可追溯至東漢,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云縣境內(nèi)知名的白鶯山,主峰海拔達(dá)2834米,至今仍保留野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樹180多萬株,分布在12000多畝山地和村落。其古茶樹類型之多、規(guī)模之大、栽培時間之長,充分顯示了茶樹從野生型到栽培型的進(jìn)化過程,是茶葉栽培史的縮影,是茶樹起源的歷史見證,是古茶樹的自然博物館和基因?qū)殠?。由政府等相關(guān)部門發(fā)起建立的“白鶯山茶樹演化自然博物館”于2021年5月13日成功掛牌。


另外,徐霞客在前往魯史的旅途中,渡過瀾滄江東岸山坡不遠(yuǎn)的崗頭上,發(fā)現(xiàn)了廢棄的“茶庵”。《徐霞客游記》(1639年八月十五日)載:

“又躡磴三里,有坊,其岡頭為七碗亭者。岡之東,下臨深壑,廬三間綴其上,乃昔之茶庵,而今虛無人矣?!?

徐霞客自“高簡槽”(高枧槽)起身渡過瀾滄江之后便發(fā)現(xiàn)了“茶坊/七碗亭、茶庵”?!捌咄胪ぁ泵挠蓙恚氡爻鲎蕴瞥R仝的《七碗茶》詩,足見臨滄茶文化氛圍濃郁。以上兩茶坊/茶庵位于瀾滄江東畔,其地的瀾滄江渡是當(dāng)年順寧府(鳳慶)出蒙化(大理巍山)必經(jīng)之地,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在渡口下游20余里處建了瀾滄江上最古老的橋梁之一“青龍橋”,也一直是“茶馬古道”的咽喉要塞。


徐霞客對臨滄制茶、飲茶場所的多次記錄,不僅說明當(dāng)時臨滄已盛產(chǎn)茶葉,而且在明朝時期已開辦有茶房(坊),且寺茶盛行,從《徐霞客游記》的記錄能洞見明朝臨滄茶文化的興盛。

徐霞客游歷臨滄來去匆匆,除了鳳慶、云縣,并沒有繼續(xù)南窮臨滄其它區(qū)縣考察,但他對臨滄茶的記載,對研究分析臨滄作為云南大葉種茶的起源地、核心地,做實臨滄作為世界茶源地之一提供了可考依據(jù),為深入揭開明朝臨滄茶文化大觀多開了一扇窗。在徐霞客考察臨滄前,尚未發(fā)現(xiàn)他人如此詳細(xì)記錄過臨滄茶,因此,徐霞客對臨滄的客觀記錄更加珍貴難得。

來源:云南網(wǎng)  通訊員 李朝達(dá),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私房茶

喝了榕榕的私房茶,似意猶未盡,便再也難忘。

之前我喝過的普洱茶,大多是以山頭或村寨命名馳名的,如冰島、班章、易武,雖品質(zhì)比價不同,也只是樹齡芽葉的區(qū)別,味道回甘基本是一個路子,常品飲的人,一喝便知。

自然,就是這些名品也參差不齊,有大路貨,也有私人訂制,片堆的、單株的,百年古樹和千年古樹之別,純料的和拼配的,品飲的和收藏級的,愈來愈彌足珍貴,能見識品嘗一泡,那真是有福了。

至于更具個性特色的私房茶,也早已如雷貫耳了,但究竟起源于何時,像私家菜一樣源緣流長,還是像私人訂制一樣,只是近年的事,我沒有考詳過,還真的不好說。尋茶的人,都有自己拿手的私房茶,收藏的人自不必說,就是過去也號稱藏有別人沒有或少有的私房茶,兩種私房茶有關(guān)聯(lián),但似乎并不完全一樣,前者更注重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意,后者卻強調(diào)體己珍貴。尋茶拼配的私房茶,是真正的高品質(zhì)的拼配,像私家菜一樣,配料是秘制的,神神秘秘,有別人學(xué)不來的特色。譬如我早年吃過的源于清光緒年的譚家菜,后來吃過的毛家菜,但近年私家菜館遍地開花,難免魚龍混珠,嘗過后,大失所望。因此,推及到如雨后春筍四處冒出的私房茶,我想而怯步,不要說望了,從來都是敬而遠(yuǎn)之,不敢輕易品嘗,怕名不附實,太過失望。還以為一切不過如此,走入誤區(qū),或干脆不走了。

在文人圈,我算一個茶人;在茶人圈,我大概還算一個文人。承蒙抬愛,我給一些尋來的私房茶起過名,釋過意,自然也品嘗過,其中的奧秘或者說訣竅,我是深深知曉的。說實話,真的不敢恭維,這種私房茶已加入太多的商業(yè)運作,變味是情理之中的,不足為憑。

每年采茶季節(jié),那么多的尋茶著從四面八方涌入,懷捶著不同的夢,性格品行又千差萬別,做出不同的茶,原也在情理之中。真正的好茶并不多,源于各自的局限。

我沒遇見,并不等于不存在。我向來相信,真正意義上的私房茶還是有的,只是機緣未到罷了。像從前,或者說幾十年里,我一直喝茶店里的大路普洱茶,且多是熟茶,生茶嘗過幾泡,購賣過兩提金瓜,又苦又麻又澀,一直丟在博古架底層,說是養(yǎng)著,但我疑惑,養(yǎng)到猴年馬月,恐怕還是老樣子,只是多了霉味。但那時孤陋寡聞,還以為所有的生普洱都是那樣的味道。先入為主,以至于好多年里與其它的生普洱佳品失之交臂。直到去年喝了高家尋茶珍藏的一些極品,譬如千年冰島、幫罵、懂過、大戶賽等,一下子進(jìn)入到一個全新的天地,仿佛訇然中開,別有洞天。原來普洱茶的世界如此五彩繽紛。那味道,那湯色,甚至條形色澤,無不令我著迷。甚至有一種沖動,隨著他們踏遍千山萬水尋茶去,然后沉靜下來,寫兩部茶書,一部是尋茶記,一部是品茶錄。后因種種緣故,雄心未果,但對于真正的私家茶,或者說自成特色的私房茶,我還是很神往的,渴望一嘗。

機緣總是眷顧有心人的,所謂有志者事竟成。但那確實是一個偶然。

素女會微友桂發(fā)了篇茶文,圖文并茂,描寫素女會杭州分會舉辦的品茶會,其中品鑒的茶品生普四君子引起我的關(guān)注,這款以梅蘭竹菊命名的茶餅,很雅意別致,小巧玲瓏,大有君子之風(fēng),對茶湯色味道她們也推崇備至,說絕對值得一品,還留下供茶人也事素女會員榕榕的微信聯(lián)系方式。出于對素女會的信任,對桂的敬重,因為我知道那是一群超凡脫俗的女孩子,穿麻衣漢服,玩琴棋書畫,對茶尤其鐘愛,有很高的鑒賞力,我就加了榕榕的微信,談茶論道,她說,你是桂的朋友,品味自是高雅,末了爽快地提出先寄一點樣品,嘗過再說。這也正是我樂于接受的方式。幾天后,快遞送來了樣茶,果然不同凡響,單那清利大方的牛皮紙包裝就是我喜歡的,中間留有玻璃紙透明天窗,里邊的茶看得清清楚楚。我先泡了2013年四君子散茶,清香綿柔,回甘恬淡,綿里不乏剛勁,的確蘊含著明顯的君子之道,若梅,若蘭,若竹,若菊,和我喝過的任何一款生普洱都不一樣,是典型的私房茶。放下茶杯,我就聯(lián)系榕榕,速寄一套四君子茶餅,她又向我推薦了一款老白茶,就是月光白,是那父親親手秘制的,那香氣,那甘甜,一言難盡。月光白我品過,是有種月光清輝的韻味,但榕榕居緣茶的這款老白茶自是不同,撬餅時就聞見四溢的花香,和我喜歡的幫罵老坨茶濃郁的香氣很相似,但不僅僅是玫瑰味,還多了其它的花香,沖泡時香氣更濃,多了些水潤。湯色絕美,酒紅透亮,初入口有古樹滇紅的滋味,細(xì)品有些微老熟茶的味道,但回味時多了古樹生茶的清爽甘甜。一連幾天,都是老白茶,喝了就放不下,每一次的品飲,體味都不同,湯色由紅到金黃淡黃,愈來愈甘爽,香氣時隱時現(xiàn),一直彌留在齒唇上。和榕榕談起品飲老白茶的感受,她也對這款茶情有獨鐘,相當(dāng)自負(fù),感嘆道,若是再存放一半年,會更好喝的。這我信,也想象得出,其湯色口感與現(xiàn)在自不可同日而語,不過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很夠味了,完全可跟我喝的陳化三年的生茶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及。她問我,那兩款私房茶嘗了沒有,是今年春天的拼配茶,香氣很特別,口味雖重,但感覺特別舒服。等寄那提老白茶時順便贈你一餅嘗嘗。其實上次寄贈的樣茶中就有私房茶,是散茶。撬了一小塊,泡滿了壺,的確如榕榕所言,是別一味道,那種渾厚甘醇非其它茶可比。更重要的是,她們居緣茶的私房茶,性比價相當(dāng)高,與其他茶店比,真正是物超所值,出乎我的意料,盡管我知道茶的水痕深,但還是特高興。喝到真正的好茶本身已是一種福氣,遇到實價,那更求之不得了。

回想我的品茶歷程,幾十年恍若煙云,但近年還是清晰的,每一次特別的品飲,都?xì)v歷在目。心底,不免有些疑惑,真正的好私房茶多了去,但如此公道的茶價茶人就不多見了,也許很多,只是我沒有遇到。短短的十幾天,我心甘情愿地夠了三提茶,這在我是前所未有的,倘若說開始還是出于對素女會的信任,之后完全是自我感覺了,很舒暢。有一家普洱老店,我常常散步過去,或觀賞茶器,或坐下品幾杯,店主也是位尋茶人,每年春天都要到云南茶山轉(zhuǎn)一轉(zhuǎn),尋些普通古樹茶,壓成茶餅茶磚,也算精細(xì),店主人厚道,茶價也適中,但他也承認(rèn),就是這樣的價格和價值,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榕榕的居緣茶,從茶品而言,無疑要高一個檔次,但茶價卻是這家店主無法向背的,除了批發(fā)和零售的關(guān)系,似乎還有許多我所不知的原因。在店主的店里,我看見兩冊精美的宣傳冊,是有名的雨林古茶坊的,茶品及包裝,的確美到極致,看一看就沉醉了,不要說收藏。但那天價,真的讓人望而生畏,起碼像我這樣的茶人,或者說愛茶人,連買的想法都不敢有。自然,店主也不敢代理,他坦言,真是好茶,千年古樹茶,可代理不起。盡管他的店里也有幾千一個茶盞的鎮(zhèn)店之寶。

交往久了,偶爾也談起她的居緣茶,也談起她和雨林古茶坊的緣源。榕榕的語氣是平靜的,所以做不了土豪茶,只能辛苦些做私房茶,憑品質(zhì)和價位籯得老客戶的信任,一邊做茶生意,一邊玩茶,大概是遺傳基因或氛圍影響,她本身也是個嗜茶的女孩,遇見好茶就不想錯過,坐下來忘記一切來靜心品飲。自然和許多素女會的會員一樣,很雅韻,茶只是其中的一項愛好。她南寧的居緣茶店,也已走過七個春秋。她店名就很有意思,居,緣于茶,有了茶緣,就居而慢品。她是湖南人,祖輩以茶為生,為了尋茶,千里迢迢追尋到云南,他哥哥已娶了傣族姑娘,成了地道的普洱茶農(nóng),經(jīng)營著自己的茶莊。她姑姑的女兒在做普洱茶中結(jié)識了臺灣茶商,已遠(yuǎn)嫁到臺灣高山茶園,就是她自己也選定以茶為事業(yè),終其一生了。

知道這些后,我就有些釋然,在這樣的茶世家里,深受茶的熏陶,有超然的茶理念,做別一樣的私房茶,游走于尋茶人和茶人及茶商之間,舉重若輕,游刃有余,是很自然的事情。

今秋,明年春天,榕榕的居緣茶莊,又會尋見推出什么樣的私房茶呢?午后,靜享著她的私房茶,我常常這樣想,思緒就不免飄遠(yuǎn),飄到遙遠(yuǎn)的古茶林,仿佛看見一個姑娘,舒伸纖纖玉手,舞蹈般摘茶葉,音樂水一樣飄起,起伏彌漫。那姑娘很像茶人榕榕,笑意盈盈,陽光燦爛。

我還是要說,由衷地說,榕榕的私房茶,素女會茶人品鑒后豎起大拇指說好,細(xì)想想,又豈是一個好字了得。里邊的確蘊含著很樸素而又深奧的茶禪義理。一茶一味,禪茶一味。好茶是吃出來的,吃茶去。

【摘自2016年6月1日《吃茶去》雜志;靜子(山西大同),作者系山西省作協(xié)會員,著有散文集《鄉(xiāng)村拾遺》《鑲嵌在記憶深處》】

找到約7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1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