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明代的茶藝思想有哪些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宋時磊:陸羽《茶經》與唐代茶文化

湖北省地處北緯29-33度,是世界公認的優(yōu)良茶樹生長黃金地帶。湖北茶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不僅是“萬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區(qū)和集散地,也是茶圣陸羽的故鄉(xiāng)。陸羽是唐朝復州竟陵人,即今湖北天門人。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有世界上第一本茶葉專著《茶經》,其本人也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陸羽的《茶經》是唐代茶文化滋養(yǎng)出的碩果和菁華,其非凡成就和崇高地位,反過來又助推唐代茶文化邁入“灼灼其華”的繁盛景象。

1

陸羽其人

陸羽,名疾,字鴻漸,又字季疵,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其事跡在《新唐書》《文苑英華》《唐才子傳》《全唐文》等文獻中有所記載。陸羽的著作頗豐,據陸羽《陸文學自傳》上元辛丑(761年)之時所錄,其詩詞作品有《四悲詩》《天之未明賦》,書稿有《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譜》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吳興歷官記》三卷、《湖州刺史記》一卷、《茶經》三卷、《占夢》三卷等。不過以上作品大部分已散佚只存部分內容,唯有《茶經》三卷完整存世。

從陸羽活動的地域空間范圍來看,其人生軌跡大致可以分為湖北竟陵、浙江湖州和隱居周游三個階段,分別對應陸羽的成長時期、創(chuàng)作旺盛期和晚年時期。

陸羽原是孤兒,被棄置于竟陵西門外西湖畔,被當地寺廟智積禪師撫養(yǎng)長大。他在自傳中記錄了自己的這段經歷,并解釋了自己的姓名來源:“不知所生?;蜓杂猩弥T水濱,畜之。既長,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比▲櫻阍陉懙厣峡毡P旋、開始著陸之意,故自名陸羽,字鴻漸。

陸羽成長于寺廟,到9歲時從智積禪師處獲得一些佛經,智積禪師希望他學習。雖然陸羽本人成長期受到佛教寺院影響很大,不過當時的陸羽對佛教相對而言表現得不是特別熱衷,他更想要去學孔孟之道。智積禪師對此起初是不理解的,就安排陸羽做一些雜役,希望這些工作能夠鍛煉陸羽的心性。陸羽早期學書缺紙,就以竹子在牛背上寫寫畫畫來練習寫字,并向周圍一些有學問的人請教。到了10歲時,陸羽離開了寺廟,去參加演出,主要是四處游走,表演為市井社會喜聞樂見的木偶、參軍、藏珠等戲,主要以插科打諢、玩笑戲謔為特征。雖然此行在當時被視為賤業(yè),但是陸羽做這一行仍舊十分認真,他曾著《謔談》三篇,不過這些內容也失傳了。后來智積禪師找到了陸羽,“今從爾所欲,可捐樂工書”,也認可了陸羽的選擇。雖然陸羽的人生軌跡跟智積禪師所希望的有較大不同,但是陸羽對收養(yǎng)他的智積禪師始終有感恩之心。多年之后,智積禪師去世消息傳到隱居江南的陸羽處,他作《六羨歌》以懷之,《唐國史補》載:“羽少事竟陵禪師智積。異日在他處聞禪師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詩寄情,其略曰:‘不羨白玉盞,不羨黃金罍,亦不羨朝入省,亦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到了公元746年,曾任河南尹的李齊物被貶謫到竟陵。李齊物在竟陵參加郢人的滄浪酺會(唐人在春日的一種宴飲活動),其時遇到任“伶正之師”的陸羽。李齊物對陸羽極為賞識,捉手拊背,親授詩集,后介紹陸羽到竟陵之北的火門山鄒夫子處讀書,從此陸羽結束了流浪生活,也由此正式開始系統地學習儒家經典著作。后世學者推測,陸羽在這一段學習期間也走訪了附近的茶區(qū),了解茶的生產、飲用等方面的信息和資料,研究品評當地水質。

經過此后大約六年的學習,公元752年,陸羽又結識了貶謫竟陵的禮部郎中崔國輔。崔國輔是當時非常著名的文士,陸羽與其相談甚歡。隨后三年時間里,兩人在竟陵周邊地區(qū)的義陽(今河南信陽一帶),西至巴山、峽川(今湖北宜昌)等地周游,我們推測陸羽在這一時期可能對當地產茶區(qū)的情況有深入了解。

青年時期的陸羽可謂磨礪多艱,同時也逐步發(fā)展了其儒釋道合一的文化思想,而且也是他認知和習茶的肇始。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戰(zhàn)亂波及之下陸羽也離開竟陵。至德初年(公元756年),陸羽沿長江而下,途經鄂州、黃州等地,流落到吳興(今浙江杭州),這一時期他作《四悲詩》,對自己的命運轉折和唐王朝的由盛轉衰表達了隱憂。當時江南有眾多來自北方及中部地區(qū)的士子文人來此避難,他們在江浙一帶匯集并形成了新的文化中心,身處其中的陸羽,其交游空間也得到大大拓展,這成了他重要的人生轉捩點。據不完全統計,陸羽這一時期在湖州交往的人士,在典籍中可查到的有60人之多,間接交往的人達上百之多。我把陸羽的交往圈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宗教人士,以皎然、張志和、李冶等為代表;二是隱居高潔之士,包括顧況、孟郊、懷素等人;三是士大夫文人,代表人物包括顏真卿、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袁高、劉長卿等。他們在湖州地區(qū)舉辦過很多次茶會,通過擴大自己的“朋友圈”,陸羽得以擴展了知識渠道;同時江浙地區(qū)也是核心產茶區(qū),這對陸羽的茶葉知識積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到了唐肅宗上元年間,陸羽“結廬于苕溪之湄,閉關對書”,終日道家打扮:“隨身惟紗巾、藤鞵、短褐、犢鼻”,縱情于山水之間,“往往獨行野中,誦佛經,吟古詩,杖擊林木,手弄流水,夷猶徘徊,自曙達暮,至日黑興盡,號泣而歸”。

《茶經》何以為開創(chuàng)之書

陸羽的《茶經》是一部開創(chuàng)之書,唐末詩人皮日休在《茶中雜詠序》中評價《茶經》“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設其器,命其煮”,認為《茶經》分清了飲茶的源流,確定了制茶基本工具,教導人如何制作高品質茶葉,設定了飲茶整套器具,還確立了煮茶的方式?!恫杞洝芬虼顺蔀槲覈谝徊肯到y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綜合性茶學著作,而且是最早、最全和最完整的?!恫杞洝吠瑫r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百科全書,對我國乃至世界茶葉的開發(fā)以及茶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茶經》全書7000余字,分為上中下3卷,共10章節(jié)?!恫杞洝废到y地總結了唐代中期以前茶葉發(fā)展、生產、加工、品飲等方面的情形,并深入發(fā)掘飲茶的文化內涵,從而將飲茶從日常生活習慣提升到了藝術和審美的層次。

具體來說,上卷三節(jié)分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一之源”,主要論述茶的起源、名稱、品質,介紹茶樹的形態(tài)特征、茶葉品質與土壤的關系,指出茶葉的栽培方法、品質鑒別、顏色與形狀、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飲茶的生理保健功能等。比如今天大家看到的“茶”字,實際在陸羽之前多被古人寫作“荼”字,自唐朝開元年間開始,時人逐漸開始使用“茶”字,陸羽在此基礎上撰寫《茶經》,其中行文全部使用“茶”字,由于《茶經》的影響力廣泛,從此“茶”字的地位被確定了下來。而且陸羽在這一節(jié)中提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認為茶能夠涵養(yǎng)人的品格,“精行儉德”從此成為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二之具”,主要介紹采茶的19種用具,詳細說明制作餅茶所需各種工具的名稱、材質、規(guī)格和使用方法等?!叭臁敝饕v茶葉的種類和采制方法,說明了采茶的具體要求,逐一分析了茶葉制作蒸、搗、拍、烘、穿、封等6道工序,并提出餅茶按外形和色澤等不同等級分類的依據。在陸羽之前,古人很長時期里喝茶采取的方式是混飲式的羹飲,在茶葉里放入蔥、姜、蒜、桂皮之類再煮成羹狀。而陸羽在《茶經》里提出要把茶葉本身當作單獨的品飲對象來飲用,不要混飲。當然他這一時期的飲茶法跟現在我們的沖泡法還有很大不同。

中卷一節(jié),為“四之器”。該節(jié)主要論述風爐(灰承)、筥、炭撾、火筴、鍑、交床、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筴、鹺簋、碗、熟盂、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都籃等煮茶和飲茶器皿的材質、尺寸、功能及使用方法等。

下卷六節(jié),分別為“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拔逯蟆?,主要介紹煮茶的方法,品評各地水質宜茶情況的優(yōu)劣,敘述茶湯調制,講述烤茶的方法和烤炙、煮茶的燃料,剖析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觀察煮沸之法對茶湯色香味的影響,提出茶湯的精髓和神味?!傲嫛保瑪⑹鲲嫴栾L尚的起源、傳播和飲茶習俗,提出飲茶的注意事項和各種禁忌?!捌咧隆保瑪⑹霾璧墓适?、產地和功效,系統地搜集整理了唐代以前與茶有關的歷史資料、傳說、掌故、詩詞、雜文、藥方等?!鞍酥觥?,評價各地所產茶之優(yōu)劣,將唐代全國茶葉生產區(qū)域劃分為八大茶區(qū),又對每一茶區(qū)茶葉的等級做了詳細區(qū)分?!熬胖浴?,是對之前煮茶飲茶器皿的一個補充,之前所列是正常情況下應使用的器皿,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哪些煮茶、飲茶器皿是可以省略的。

第十節(jié)“十之圖”體現的是陸羽的自信,陸羽認為自己所撰《茶經》必然在后世不朽,所以他提出人們應該把《茶經》所述內容以白絹繪成圖,懸掛于墻上便于觀看,這說的是《茶經》的傳播方式和途徑。

關于《茶經》的成書時間,學界素有爭論,大致有四種說法。第一說公元761年,這一年陸羽上元辛丑作《陸文學自傳》,其中提到“茶經三卷”。第二說是公元764年,因為《茶經》中提到陸羽自制風爐,其足銘文有“圣唐滅胡明年鑄”,這里提及的歷史事件是公元763年唐軍討滅了“安史之亂”的最后一股勢力史朝義。根據銘文判斷,此風爐鑄于“安史之亂”平叛的次年,即公元764年,因此有人認為《茶經》最早成書于同年,不過我推測這也可能說明《茶經》成書之后在公元764年經歷過一次修訂。第三說是公元775年。年代推斷依據源自唐代筆記《封氏聞見記》中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遇陸羽著《茶經》一事之記載。第四說是公元780年,認為《茶經》最終刊刻付梓成書應是在公元780年前后。我們該如何理解《茶經》成書時間的“四說”呢?唐代書籍印刷方面雖有了雕版印刷,不過在陸羽生活的年代,《茶經》成書后的傳播仍以抄書為主,無論是公元761年、764年還是775年,都可能確實存在過陸羽自撰版本、修訂版本,以及不同人對《茶經》的手抄版本,而在公元780年前后,《茶經》的最終印刷版本終于確定下來。根據中國社科院沈冬梅研究員對《茶經》的考證,《茶經》在中國古代先后刊刻出版過60多個版本。

《茶經》在海外的傳播也十分廣泛。在日本,據京都大學森鹿三教授《中國茶書的日本傳入》一文稱,公元1191年7月榮西從宋國攜帶其手寫的《茶經》入日本,是為《茶經》引入日本之開端。大阪大學布目潮沨教授認為明代萬歷年間日本開始出版《茶經》的單行本,公元1692年的《廣益書籍目錄》錄有春秋館發(fā)行的《茶經》兩冊,這是最早的日語版本《茶經》。截至目前,日本《茶經》版本已達20多種。日本之外,《茶經》流傳最廣的國家是韓國。韓國有茶文化本、崔凡述韓國之茶道本、韓雄斌茶文化之研究資料本、徐延柱茶經本、金榮學韓國茶文化本、李圭正茶經刊本、金明培茶經刊本等。另外,美國有威廉·烏克斯《茶葉全書》本、弗朗西斯·卡朋特(Francis Carpenter)的《茶經》本(Little & Brown Company,1974年),英國有大百科全書本,意大利有馬克的《陸羽茶經》本,另外法國和德國也有《茶經》譯本。由此可見,《茶經》在國際上也很受歡迎。

“茶神”“茶仙”

陸羽及所著《茶經》在唐代就已經有很大影響,唐人筆記中也記載了一些相關的故事。中唐張又新著《煎茶水記》中有一段記載: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維揚,逢陸處士鴻漸。李素熟陸名,有傾蓋之歡,因之赴郡,至揚子驛。將食,李曰:“陸君善于茶,蓋天下聞名矣。況揚子南零水又殊絕,今日二妙千載一遇,何曠之乎!”命軍士謹信者,挈瓶操舟,深詣南零,陸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陸以杓揚其水曰:“江則江矣,非南零者,似臨岸之水。”使曰:“某棹舟深入,見者累百,敢虛紿乎?”陸不言,既而傾諸盆,至半,陸遽止之,又以杓揚之曰:“自此南零者矣?!笔辊耆淮篑?,馳下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蕩覆半,懼其尠,挹岸水增之。處士之鑒,神鑒也,其敢隱焉!”李與賓從數十人皆大駭愕。

此故事說的是當時的官員李季卿在江南遇到陸羽,兩人商量著要喝好茶,又久聞當地揚子江南零水煮茶最好,于是李季卿派一名軍士前去打水。軍士乘舟到南零處打水,返程時舟近岸處遇到波濤顛簸,南零水灑了近半,軍士既恐任務有失,又憊懶不愿返回補水,于是就在近岸處舀水充數。軍士攜水返回后陸羽以勺揚水觀之,說這是揚子江水,卻不是揚子江南零水,軍士自然強辯,不肯承認。陸羽直接把水盆傾倒一半,然后又以勺觀之,說這些才是南零之水。陸羽所斷,與軍士所為嚴絲合縫,軍士大驚之下只好坦白了自己的過錯。如果從史實來判斷,我認為這個故事有80%以上概率是假的,這是唐代流傳的類似我們今天所說的陸羽“段子”。這個故事是為了顯示陸羽的“鑒水”神通。但是這個故事的流傳,也說明了唐人對陸羽茶之貢獻的認可程度。

唐人對陸羽的推崇,還體現在唐代流傳的陸羽成神傳說。唐人李肇《唐國史補》記載了一則神事:

江南有驛吏,以干事自任。典郡者初至,吏白曰:“驛中已理,請一閱之?!贝淌纺送跻娨皇?,署云“酒庫”,諸醞畢熟,其外畫一神。刺史問:“何也?”答曰:“杜康?!贝淌吩唬骸肮杏嘁病!庇忠皇遥鹪啤安鑾臁?,諸茗畢貯,復有一神。問曰:“何?”曰:“陸鴻漸也?!贝淌芬嫔浦S忠皇沂鹪啤拜蠋臁?,諸菹畢備,亦有一神。問曰:“何?”吏曰:“蔡伯喈?!贝淌反笮υ唬骸安槐刂么恕!?/p>

這個段子說的是當時的江南以杜康為酒神、陸羽為茶神、蔡邕為菹神。這說明陸羽在唐代后期不僅地位很高,甚至被奉為茶業(yè)圖騰。陸羽在唐代的這種神化趨勢,在歷史文獻中也得到了印證:

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煬突間祀為茶神。(《新唐書》)

鞏縣陶者,多瓷偶人,號陸鴻漸,買數十茶器,得一鴻漸。市人沽茗不利,輒灌注之。(《唐國史補》)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經》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時號“茶仙”,天下益知飲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為神,買十茶器,得一鴻漸。(《唐才子傳》)

值得注意的是,《唐國史補》中記錄的給陸羽瓷像澆灌茶水的做法,似為今日茶寵的原型?!短撇抛觽鳌分械年懹鹣窀浅蔀椴铇I(yè)買賣的促銷贈品,側面也說明陸羽在當時的影響之大。

還有一個關于陸羽“神通”的段子。北宋董逌在《陸羽點茶圖跋》中說:

竟陵大師積公嗜茶久,非漸兒煎奉不向口。羽出游江湖四五載,師絕于茶味。代宗召師入內供奉,命宮人善茶者烹以餉,師一啜而罷。帝疑其詐,令人私訪,得羽,召入。翌日,賜師齋,密令羽煎茗,遺之師。捧甌喜動顏色,且賞且啜,一舉而盡。上使問之,師曰:“此茶有似漸兒所為者。”帝由是嘆師知茶,出羽見之。

這個故事說的是唐代宗邀竟陵智積禪師入宮供奉。代宗命宮中善茶者奉茶,智積禪師接過來只喝一口就不喝了。原來智積禪師嗜茶雖久,但是以前都是他所撫養(yǎng)的陸羽給他煮茶,陸羽離開竟陵之后,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提供滿足智積禪師口味的茶了。代宗得知此事后并不相信,于是派人訪來陸羽入宮。又一天奉茶時,密令陸羽煮茶,茶上來之后,智積禪師表現與以往大不同,他捧著茶看了看就興高采烈起來,一邊觀賞一邊喝,全都喝掉之后說,這茶很像我家陸羽所煮。這個段子也是與史實相悖,之前我們說過,陸羽離開竟陵之后,與智積禪師再未相見。但是通過這樣的故事,不僅顯示了智積禪師陸羽師徒情深,也強調了陸羽煎茶是獨一無二的。這也說明,唐人對陸羽的推崇,延續(xù)到了宋代。

不僅至宋,延至明清,古人對陸羽的評價都是非常高的。明代陳文燭《茶經》序有云:“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稷樹藝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茶而天下之飲。羽之功不在稷下,雖與稷并祀可也。”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說:“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樸雅有古意?!?/p>

隨著《茶經》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陸羽之于茶的地位也獲得了更廣泛的認可。日本美術評論家岡倉天心曾評價陸羽:“我們的第一個茶的改革家是八世紀中葉的陸羽。他生于釋、道、儒三教尋求相互融會貫通的時代。那個時代泛神論的象征主義教人們從一個特殊的現象中尋求整個宇宙的反映。詩人陸羽從飲茶的儀式中看出了支配整個世界的同一個和諧和秩序。在他的偉大著作《茶經》中,他制定了茶道。從那時起,他就被崇拜為中國茶商的保護神。”美國茶學專家威廉·烏克斯則評價說:“自此陸羽成名,其所成就,在其國內實屬罕見,茶業(yè)界崇奉其為祖師,……無人能否認陸羽之崇高地位?!?/p>

唐代茶文化生活

我認為,唐代已經形成了茶文化的范式。這個范式的形成,得益于唐代飲茶的風行。唐代飲茶風氣遍及南北,流于邊疆塞外,并向域外傳播。

唐人封演的筆記《封氏聞見記》中記載:“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當時唐代社會各階層飲茶的風氣都很興盛,上至宮廷、官員、文人,下至城鄉(xiāng)百姓,均熱衷于飲茶。唐代楊曄《膳夫經手錄》記載,當時黃河流域一帶關西、山東等地,閭閻村落之百姓皆吃茶,甚至超過了對食物的欲望,“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當時唐朝皇宮中飲茶之風也是如此,唐朝詩人張文規(guī)《湖州貢焙新茶》有云:“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泵枋龅木褪菂桥d新產紫筍貢茶被快馬加鞭送來京城的情景。大家如果未來有機會去陜西法門寺的話,可以去參觀一下出土的唐僖宗供奉的全套御用茶具,這套茶具金銀質地,極其精美。唐代君主為了鞏固君臣關系,也經常賜茶給大臣,大臣獲賜要寫表謝茶,當時有武官自己完成不了謝表,還要請人代寫。唐代文人也經?;ベ浶虏瑁e行茶會。

茶風的盛行也帶來了城市鄉(xiāng)村中的茶業(yè)興起。中晚唐時期日本和尚圓仁入中土求佛法,著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記錄其行跡,其中就記載他進入一個村莊后村里人會供茶給他飲用,而這樣的村莊在他的行記中出現了將近十個。而城市中的茶館也出現了。不僅在當時的中原地區(qū),茶葉在回鶻、吐蕃、南詔等地也廣受歡迎,一些地方甚至到了“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的程度。當時的朝鮮、日本、越南以及西亞等國家和地區(qū)開始接受飲茶風俗。飲茶風尚的傳播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提供了發(fā)展動力。

唐代早期及之前,人們最普遍飲用的是野生茶,大家認為人工培育的不如野生的茶。隨著茶風在唐代的流行,野生茶的產量較少,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而人工培育的茶不僅產量充足而且滋味更加醇厚,因此獲得了更多人的青睞。陸羽《茶經》在“八之出”中載茶葉產地共8道43州44縣,這反映了唐代中期茶葉生產情況。根據后世學者考證,唐代最多時有98個州郡,也就是說,接近總數1/3的地方都有產茶,我們現在的茶葉生產格局基本在唐代就已經成型了。

唐代的茶葉貿易也得到了較為充分的發(fā)展。茶葉作為消費品具有特殊性,它的產地和消費地不是重合的,當時北方飲茶消費人口更多,而南方產茶剩余較多可以輸送,遂形成了“南茶北運”的商貿格局,出現了行商和坐商、官商和私商等群體。由于茶葉的單位價值較高,成為當時理想的長途大宗貿易商品,于是唐代浮梁、歙州等地成了國際性的茶葉交易中心,形成了茶區(qū)貿易市場、草市貿易市場、城市貿易市場、邊疆貿易市場等不同層級市場,并各自承擔相應功能,共同構成了唐代茶葉貿易流通網絡體系。茶葉貿易可以獲得巨額利潤,一些茶商因此成為富商大賈。

在茶藝的定型化方面,陸羽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將茶藝定型化:通過采、蒸、搗、拍、焙、穿、藏等七個工序制作團餅茶,講究“采時精,造時潔”;烹茶有取水、炙茶、碾茶、羅茶、取火、烹煮等環(huán)節(jié),各節(jié)皆有法度和規(guī)矩;品茗則賞湯形、觀茶色、識茶香、品茶味、賞茶具、悟意境,處處充滿美感。在頻繁的茶藝活動中,唐人逐漸擺脫了前朝茗飲原始粗糙的習氣,用藝術氣息點綴于日常生活,以達到物與我的交融、天與人的合一。茶道思想初步形成,為茶文化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唐代儒、釋、道各家繁榮鼎盛,茶文化浸淫于諸家思想并充分地汲取了滋養(yǎng)。皎然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中最早提出茶道思想:“孰知茶道全而真,惟有丹丘得如此?!敝螅徙搿恫枋觥贰⒃ 恫琛?、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等詩文中又進一步闡發(fā)了茶道。

茶不僅融入唐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還激發(fā)了唐代士子文人的情思和審美,中唐以后,越來越多的詩歌、小說等把茶作為主角來抒寫。從統計來看,唐代以前的茶詩寥寥無幾,而在唐代,這種情形為之一變。就數量而言,《全唐詩》詩名中含有“茶”或“茗”的有109首,多是以茶為歌詠對象的詩歌。而從詩歌內容分析,含有“茶”字的詩歌394首,含有“茗”字的詩歌153首,兩者共計547首。從歷史發(fā)展序列來看,茶詩呈現快速增多的趨勢,唐代前期無人寫茶詩,唐代中期共58人創(chuàng)作158首茶詩,唐代后期共55人創(chuàng)作233首茶詩。這一時期的茶詩,不僅數量上實現了突破,創(chuàng)作質量也頗為上乘,不僅種類齊全,在不同時期風格也多有變化。盛唐茶詩以五言律詩為主,中晚唐古詩、絕句、律詩兼?zhèn)?,體裁廣泛,五言、七言、雜言等句式并存。從詩歌旨趣方面看,唐代茶詩呈現的是攢天地于尺牘、容時光于瞬間,體現的是輕松、細膩、活潑、自由且易于親近的氣氛。

這一時期,茶也與小說戲劇進一步結合。記錄唐人事跡的作品中,馮贄的《云仙雜記》、尉遲偓的《中朝故事》、劉肅的《大唐新語》、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蘇鄂的《杜陽雜編》、王定保的《唐摭言》、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孫光憲的《北夢瑣言》、佚名的《玉泉子》等,都記載了不少唐人茶事。在唐代,茶還與繪畫、書法、碑文、雕繪等藝術門類深度融合。比如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佚名《宮樂圖》和周昉《調琴啜茗圖》、草書書法家懷素《苦筍貼》等,進一步增加了藝術氣息。

小結

綜上所述,陸羽《茶經》是唐代茶文化滋養(yǎng)出的碩果和菁華,因其非凡成就和崇高地位,反過來又助推唐代茶文化邁入“灼灼其華”的繁盛景象。我認為陸羽和他的《茶經》為茶文化帶來了三重“革命”:首先是學理“革命”,他把前人在產茶、制茶、煮茶、飲茶等各領域的經驗加以總結,并上升到了系統的知識和理論層面;其次是程式“革命”,陸羽的貢獻讓茶葉的采摘、制作、品飲等都有了規(guī)制可循;最后是茶人“革命”,陸羽促進了茶與人的品性和道德氣脈相通,至今我們都可以通過茶來修身養(yǎng)性。

最后我想結合近年來的研究所見所聞,分享自己的一個想法:千年之前,出生于湖北的年輕人陸羽開啟了中國茶的一個全新時代;而千年之后的今天,我們歷史悠久的中國茶,它值得期待的未來落在了在座各位年輕人身上。

作者 | 宋時磊

來源 | 光明日報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價值意蘊與申遺意義

作者簡介

范建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大益智庫院長,云南省社科聯原主席,華中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曾任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擔任國家行政學院、云南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四川大學特約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特約研究員,財政部國有文化資產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化產業(yè)協作體專家委員會委員。

鄧子璇,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文化產業(yè)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為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yè)、鄉(xiāng)土文化與鄉(xiāng)村振興。

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傳統村落影像文化志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全文轉載自《農業(yè)考古》2022年第5期

摘要

當前,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已被國務院批準為中國2022年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若申遺成功,它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茶為主題的文化遺產。因此,探究其價值內涵及申遺意義顯得極為迫切而重要。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核心價值,在于其擁有種植年代久遠、活態(tài)保存千年萬畝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是中國西南地區(qū)世居民族延續(xù)至今的林下茶種植傳統的典型例證和人類早期茶種植模式的活化石,擁有以布朗族、傣族為代表的山地民族在充分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基礎上憑借智慧凝煉出的獨特土地利用技術、村寨建設技藝和傳統手工制茶技藝,是生態(tài)之真、人文之善、風貌之美協調聯動的智慧山地人居新范本。充分挖掘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報世界遺產的意義所在,對于確立中國作為世界茶葉原產地地位、弘揚中華茶文化、充分發(fā)揮茶科技水平以及做大做強中國茶產業(yè)、實現邊疆民族地區(qū)鄉(xiāng)村振興目標,有著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關鍵詞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遺產價值;現實意義

作為當今活態(tài)保存最完整的文化景觀,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林被中國列為2022年首選推薦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全面綜合考察研究景邁山古茶林的歷史成因、文化價值、生態(tài)意義以及現實保護、開發(fā)利用等相關問題,無論是對于人類農業(yè)發(fā)展史還是古茶林自身的文化景觀價值以及其隱含在景觀表層下的民族植物學、文化人類學意義,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正是基于上述思考而展開的探討。

一、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的時代背景

茶,與咖啡、可可一樣,并稱為世界三大非酒精類飲料,在全球消費鏈中占據著重要的經濟地位,據統計,全球產茶國和地區(qū)達60多個,茶葉產量近600萬噸,貿易量超過200萬噸,飲茶人口超過20億[1]。當前全球已有咖啡、葡萄、龍舌蘭種植區(qū)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以茶為主題的文化景觀遺產項目依舊處于空白狀態(tài)。作為人類和大自然共同創(chuàng)造的杰作,茶不僅是最佳的植物飲料,更是中華文化的媒介符碼,它承載著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是中華農業(yè)文明對人類文明最偉大的貢獻之一。中國是茶和茶文化的起源地,茶之于中國,就如同咖啡之于巴西,紅酒之于法國,啤酒之于德國,作為一種日常的存在,可謂不可或缺。從上古時期神農嘗百草發(fā)現茶的藥用功能,到唐代飲茶之風蔚然盛行,到宋代茶藝、茶道已成為文人風雅標識和市井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到明清時期茶葉通過大航海貨船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茶穿越歷史,跨越民族和國界,在中華文明與外域漫長的交往進程中扮演著外交使者的重要角色,是我國向世界傳遞和合文化、展示風雅形象的中華名片,也是以更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方式與世界對話的橋梁載體。

2019年12月,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茶產業(yè)、茶文化的高度認可和贊賞。2021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zhèn)燕子窠生態(tài)園考察時,強調“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這篇大文章”,以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鑒,實現茶產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2021年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向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致賀信時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和自然演進的重要成果,也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xù)和世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比?、系統地開展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遺產申報工作,推動古茶樹種植園林有機、可持續(xù)演進并傳承中華茶文化,既是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踐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現實之需,也是筑牢中國茶文化在世界茶種植、制作、品飲領域的絕對優(yōu)勢地位、提升我國茶產業(yè)競爭力和知名度的內在要求,更是保護全球生態(tài)、文化、生物多樣性和人類創(chuàng)造力、重溫人類文明記憶的有效路徑。

如今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茶樹屬于山茶科、山茶屬、茶組和變種,以及它們之間的雜交后代,是由野生茶樹自然演化和人工馴化而形成的茶樹類型,據科學證實,中國西南地區(qū)是全球著名的古第三紀孑遺植物庇護所,也是山茶屬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2]。在云南瀾滄江流域的普洱、西雙版納、臨滄一帶分布著大量的野生茶樹、過渡型茶樹和栽培型茶樹,該地區(qū)栽培型茶樹以喬木型、大葉種的普洱茶樹為主,而景邁山古茶林就處于該區(qū)域的中心地帶[3]。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位于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zhèn),遺產申報區(qū)和緩沖區(qū)涉及惠民鎮(zhèn)下轄景邁村、芒景村、芒云村以及糯福鄉(xiāng)的勐宋村,留存著1180公頃的古茶林和15個由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漢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傳統村寨,被譽為“茶葉天然林下種植方式的起源地”和“人類茶文化歷史自然博物館”。申報遺產區(qū)包含5片規(guī)模宏大的古茶林、分布其中的5個布朗族和4個傣族傳統村落以及古茶林之間的3片分隔防護林,申報遺產區(qū)面積71.70平方千米,緩沖區(qū)面積119.28平方千米。當地世居民族在與自然動態(tài)調適過程中營建“茶在森林,村在茶林”的山地景觀序列,在長期茶業(yè)生產生活實踐中與族群原生性文化相糅合,形成“和、善、禮、誠”的茶文化體系,以及在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下堅守“人、茶、地和諧共生,圓融統一”的美學具象空間,是景邁山古茶林與全球普遍存在的現代臺地茶種植園相比所具備的特殊價值特征,也是全球森林生態(tài)農業(yè)開發(fā)、土地和資源利用可供借鑒的活態(tài)發(fā)展范式。

自2010年啟動申遺工作以來,普洱市瀾滄縣在國家和省文物相關部門的積極支持和業(yè)內有關專家的鼎力指導下,開展了大量申遺基礎性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和初步成效。景邁山古茶林陸續(xù)被列為“全球重要農業(yè)遺產(GIAHS)保護試點”“世界茶源”“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被國務院批準為“中國2022年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若申遺成功,其將成為全球首個以茶為主題的世界文化景觀遺產。近年來全球諸多產茶及擁有悠久茶文化歷史的地區(qū),如與中國有著茶源地之爭的印度阿薩姆和大吉嶺茶區(qū)、日本宇治綠茶產區(qū)、韓國河東郡花開谷茶區(qū)、緬甸撣邦高原產茶區(qū)等,正在深度激活茶園獨具鮮明地域特色的歷史和景觀資源,紛紛為可持續(xù)保護管理抑或申遺做足準備,在國際社會對茶業(yè)發(fā)展高度重視和投入支持的良性態(tài)勢下,景邁山古茶林作為茶類文化景觀的典型代表申報世界遺產,不僅是對遺產地多元價值的重新認知、傳承延續(xù)與再創(chuàng)新,也是大力弘揚普洱茶文化、講好民族故事和中國故事、做大做強茶產業(yè)的迫切需要,這于景邁山、于中國乃至全球茶界而言,都將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跨越。

二、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獨特意蘊所在

1992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將文化景觀作為新的遺產類型正式列入世界遺產體系,文化景觀代表著“自然與人類的聯合工程”[4],與以往單維度的遺產相比,它更強調自然與人文、物質與精神的有機融糅以及人地互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xù)性,是人類將自身生息需求、情感意志、審美趣向、精神信仰建構于真實的自然之中并通過實踐參與形成的獨特景觀物象。在《實施世界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附錄中,文化景觀被劃分為“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筑的景觀”“有機進化的景觀”和“關聯性文化景觀”三種類型,其中“有機進化的景觀”是指人類對土地及自然資源的智慧利用及催生的產業(yè)經濟模式和生活方式[5],而景邁山古茶林便是體現人地之間長期而深刻的內在關聯和雙向互動關系的有機進化類文化景觀的經典案例。其“林茶互生,人地共榮”的自然-文化復合生態(tài)系統,向世人展示出原始森林農業(yè)文化與現代生態(tài)文明彼此闡發(fā)、交相輝映的生動圖景,它揭示了世居民族與茶相互依存的真實樣態(tài),傳遞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天人合一”的哲思理念及所蘊含的崇高生存智慧,因茶而衍生的物質財富、精神生活和倫理秩序映射出茶這一靈性植物對當地民族向上向善處世之道、知識系統及美好生活意景的正面形塑,是景邁山古茶林傳承千年依舊保持鮮活生命力最本質的寫照。

(一)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見證中國作為茶葉種植起源地的重要實物標識

我國產茶區(qū)域分布十分廣闊,東自東經122°的臺灣東岸,西至東經94°的西藏林芝,南自北緯18°附近的海南榆林,北至北緯38°的山東蓬萊山,在氣候類型上橫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三個自然特區(qū),涵蓋全國21個?。ㄖ陛犑小⒆灾螀^(qū)),形成了西南、華南、江南和江北四大茶區(qū)。各地區(qū)廣泛種植的栽培型茶樹起源于野生茶組植物,是在人工選育、自然和人為雜交以及地理氣候差異等諸因素交織作用下由山茶科樹木向小喬木和灌木型茶樹演變而來,據科學證實,中國西南地區(qū)是山茶屬的現代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6]。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量物種滅絕,而地處北回歸線地帶的瀾滄江流域的茶組植物得以孑遺幸存,之后逐步被馴化并大規(guī)模栽種。在世界茶源的核心地帶--普洱市,發(fā)現了從茶樹始祖逐漸演化為人工栽培茶樹的五個重要階段的典型實物遺存,即茶樹始祖(景谷3540萬年前的寬葉木蘭化石)—茶樹遠祖(多地發(fā)現2500萬年前的中華木蘭化石)—野生茶樹(鎮(zhèn)沅縣哀牢山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樹王)—過渡型茶樹(瀾滄縣邦葳千年過渡型茶樹)—栽培型茶樹(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林)。

作為當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成片面積最大的千年萬畝栽培型古茶園,景邁山古茶林中現存著4條雌蕊花柱的大茶樹,與擁有3條雌蕊花柱的普通栽培型茶樹不同,其花瓣數、葉形也具有野生茶組植物的特征,其極有可能是景邁山上的野生大理茶與普洱茶的雜交后代,是野生茶組植物曾經生長在此的證據。公元10—14世紀,布朗族、傣族先民遷徙至景邁山時發(fā)現這里有大面積的野生茶樹,便開始在此建寨定居并人工栽培茶樹。明清時期茶葉貿易的興盛直接推動了景邁山茶樹種植規(guī)模的擴增,古茶林成為原住民重要的經濟來源,19世紀中葉開始,陸續(xù)而來的瘟疫戰(zhàn)亂導致西雙版納境內的易武、倚邦等清代貢茶山頭的茶林資源被焚毀,而由于景邁山地處偏隅,古代交通位置又在茶馬古道支線附近,因而僥幸躲避了這些災難性的意外事件,使得景邁山古茶林得以保存并快速發(fā)展。在世居民族歷經千余年的共同守護下,時至今日,景邁山依然留存著以大平掌古茶林和芒景山古茶林為典型代表的五片古茶林,被稱為世界栽培型茶樹的起源地。當前古茶林總面積達1180公頃,茶樹種植密度超過1000棵/公頃,估算提名地古茶林內茶樹數量超過120萬株,其中樹齡上百年的古茶樹占比為9.8%[7]。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林真實而又完整地闡釋了茶樹物種起源與早期馴化栽培之間的關系,是對從原始野生馴化到人工栽培型茶樹形成的世界茶葉演化史的實物見證。

(二)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人類早期林下茶種植傳統的當代縮影

布朗族、傣族先民定居景邁山以后,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步認識到大葉茶樹耐蔭、喜溫、喜濕的生長習性,于是他們因地制宜采取了巧妙智慧的“林間開墾,林下種植”生產技術。林間開墾,是指在森林間有限度地片狀開發(fā)種植茶樹,在每片茶樹林周圍保留一圈森林作為第一道防護帶,寬度40米左右,防護帶內不得砍伐樹木和種植茶樹,從而形成連片的古茶林,同時在古茶林片區(qū)之間保留一定面積的森林作為分隔帶和防護林,以有效防止大風、低溫和病蟲害傳染等自然災害。林下種植,是指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天然森林資源,在森林中選擇性地在林間砍伐部分對茶樹生長不利的喬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陰喬木和芳香植物以后,采用茶籽播種有性繁殖的方式栽種茶樹,養(yǎng)護茶林,形成疏密有度、障透有序的喬木-茶樹-草本植物群落的立體結構。上層主要生長茱萸、木荷、多衣、紅椿等高大喬木;中層是本地種茶樹優(yōu)勢群落,同時分布著樟科、杜鵑花科等植物;下層為禾本科和蕨類、藥材、野生蔬菜等草本植物。這樣一來,既能巧妙提升各層次植物群落對光能和養(yǎng)分的吸納效率;還可以使自然植物的芬芳沁入茶葉,優(yōu)化茶葉品質;更重要的是,古茶林自形成至今未施加任何化肥農藥,只需充分利用森林生物多樣性特性便可實現土壤肥力自我維系和病蟲害自我控制,從而有效保持古茶林生態(tài)功能的完整性和穩(wěn)定性[7]。

茶林內不得隨意砍伐、拾撿樹木、捕獵益蟲益鳥和種植其他作物;一年一般僅采摘春秋兩季茶葉、人工除草兩次,禁止毀林開墾為農田或現代茶園……以政府出臺的保護管理規(guī)定、傳統鄉(xiāng)規(guī)民約以及世居民族自覺護茶的倫理信仰三方協同之力維系著古茶林紛繁多樣的生物生境與蓬勃生機。當地延續(xù)千年的林間開墾、林下茶種植傳統和高效平衡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在全球茶園普遍采取“臺地化種植、機械化生產、農場化管理”的運作模式以打造現代種植園經濟的大背景下尤顯獨特,展現了世居民族遵循野生茶樹生理特性和生長規(guī)律栽培茶樹的漫長歷程中領悟積累的智慧知識,以及依托豐富物種群落之間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來實現森林-茶林良性互動、有機共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景邁山古茶林是當代中國乃至世界上為數稀缺、依舊活態(tài)傳承早期茶種植方式和原始茶林風貌的特色農業(yè)景觀,其“林茶并植,物種共生”的復合種養(yǎng)系統,能為現代臺地茶園探究原生態(tài)立體有機循環(huán)發(fā)展模式提供可供借鑒的范本,為世界茶葉種植基地提供云南本地古茶樹優(yōu)質種源及引種繁育方案。

(三)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理想山地人居環(huán)境的活態(tài)范本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形成與發(fā)展是世居民族“天人相生,物我合一”以及“取材于地,取法于天”的生態(tài)智慧理念落地的表現,是本土原住民在特定的山地生態(tài)語境下謀取生產生活和生存繁衍、崇尚自然和審美追求,通過與自然持續(xù)互動實踐將原始森林締造成多元性文化具象場域的結果,真實刻畫出千余年來傣族、布朗族等多民族求知求善、團結互助,在資源有限較為封閉的小社會中營造的極致與卓越的中華農業(yè)文明和理想人居意景。源于世居民族的自然選擇、土地利用、環(huán)境營造以及山岳神靈崇拜追求,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將山地、森林、河流等自然空間,茶林、耕地、水田等生產空間以及民居、佛寺、茶魂臺等生活公共空間納入和諧統一的整體格局之中,形成了要素自發(fā)有序、功能有機融合的山地生態(tài)機理。布朗族和傣族先民在聚落選址時注重地域特征以及各空間節(jié)點之間的適配平衡,首先根據景邁山地形、水源分布和朝向等自然條件確定神山,作為景邁山一切生靈的保護神和勝地加以保護,如景邁的廣景山和芒景的芒景山。其選擇均為整個山脈中的制高點和向陽坡,神山既是神圣的宗教祭祀場地,也是村寨水源林所在,受到嚴格的保護管理;神山確定后便背山面水選擇西坡或北坡搭建群落式布局的村寨,而將朝向較好的東坡和南坡留作耕地,村寨在海拔1400米左右,位于連綿云海之上。然后以村寨為中心,在其周邊種植茶樹以便于對茶林的管護;為避免開墾和種植過程中對古茶林造成的干擾,生產糧食和蔬菜的耕地選在距離村寨較遠、水源充足的低海拔的地段。此外,傣族的遷入帶來了先進完善的水稻農業(yè)耕作技術,同時結合景邁山的地勢特點在河谷旁營建山地稻田。當地居民對土地巧妙的垂直利用和平面開發(fā)使景邁山形成具有深遠延展性的獨特文化景觀界面[8],呈現出“神山、森林-古茶林-村寨-耕地-水田-河流”自上而下的不同等高線的立體空間序列分布、“村寨-古茶林-森林”由點到面的功能圈層以及“寨心-干欄式民居-佛寺-寨門-神樹”由內向外排列開充滿信仰寓意的村寨建設布局,有效地實現了生態(tài)平衡、生產實踐和生活美學的有機融入與完美糅合。從整體格局的營造到細部實物的雕飾,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處處展現著色彩、形態(tài)、線條、生物、地質、水文等構成的合規(guī)律性所給人的自然崇高美感[9],它賦予了人類與自然一體同源性關系的全新表達并詮釋出生態(tài)之真、人文之善、風貌之美協調聯動的智慧山地人居新范本。

(四)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多民族匯聚、茶文化濃郁的人文福地

景邁山古茶林也是一座以茶為主題、具有鮮明地域風格和多民族特色的鄉(xiāng)土聚落景觀,遺產申報區(qū)內納入遺產要素的傳統村寨共9個,包含景邁大寨、勐本、芒梗、糯崗老寨等4個傣族傳統村寨,以及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翁基、翁洼等5個布朗族村寨,還有1個以釀酒而聞名的漢族村寨—老酒房未被納入遺產申報要素,緩沖區(qū)內包括1個水傣村寨—班改、1個佤族村寨—南座以及3個哈尼族村寨—籠蚌、那乃、芒云老寨。作為較早種茶、飲茶的族群,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與茶相伴,以茶為生,并在共同守護古茶林生態(tài)、維護景邁山社會穩(wěn)定、安居樂業(yè)的信念使命和自覺行動的支撐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族內和族際和諧關系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體的民族共存方式。當地村落-政府-宗教三方協管的社會治理體系給予了村民充分的民主決策權和公平的交流發(fā)言權,例如村委會、村民小組及茶葉合作社可以根據法律規(guī)定,制定村規(guī)民約、建立群眾性組織和參與遺產地的日常保護管理工作;由村民選舉產生的各村落“古茶林保護小組”注重吸納德高望重、熟知傳統文化的長者和宗教人士加入,以負責村落日常事務管理之中,這種和諧參與地方事務治理的共治機制發(fā)揮著教育村民、團結族群和維系基層社會秩序的積極效應[10]。傳說中布朗族茶祖帕哎冷去世時曾留下遺訓,囑咐后人“一定要像保護眼睛一樣愛護茶樹”,作為世居民族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茶潛移默化且深遠持久地形塑著民族精神氣韻、維系著族內族際關系。當地民族在種茶、食茶、制茶、品茶、售茶等一系列與茶日常相處、對話的真實情境中,自然地習得了與茶精神內核相通的包容平和、溫良恭儉的品格心性、質樸儒雅和崇尚自然的美學生活態(tài)度。村民們秉承茶祖遺訓,一代代地守護茶林,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人在草木間,人生于草木,必將還原于草木”的茶文化精神。同時,茶也成為個體與個體、民族與民族之間傳情達意、傾心交往、信息共享的靈動媒介,是鄉(xiāng)里往來的待客禮物、提親定親的愛情信物、婚喪嫁娶的邀請信函以及宗教祭祀的必備凈物,它作為物質實體抑或符號象征達成了村民和睦共處、和衷共濟的溝通愿景[11],連結起景邁山多民族特殊的社會關系網絡,并強化了群體成員的民族歸屬感、身份認同感和地方依戀情感?;趯Σ璧木囱雠c崇拜之情,當地村民在長期鄉(xiāng)土共同體的生產生活中融入原始宗教和南傳上座部佛教信仰,孕育出具有鮮明地緣生態(tài)特征和民族個性、與傳統民俗相聯系的茶文化事象,具體包含種茶文化、采茶文化、制茶文化、食茶文化、飲茶文化、品茶文化,以及與茶有關的祭祀活動、文學藝術等(見表1)。茶祖與茶魂(神)樹祭祀是景邁山最獨特最重要的儀式活動,布朗族和傣族分別將各自的祖先帕哎冷和召糯臘尊為茶祖,并結合民族節(jié)慶活動——布朗族山龕節(jié)、傣族潑水節(jié)在古茶林、茶魂臺、茶祖廟等地舉辦神圣的祭祀儀式,各民族齊聚祭臺表達出感恩神靈、祈求茶葉豐收和生活美好的精神夙愿,茶已然超脫出最初的物質功能,成為印入民族血液骨髓的精神圖騰和溝通神靈、納祥祈福的神物象征。

三、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遺產價值闡釋

景邁山從過去到現在一直處于有機演進的歷程中,它的歷史和文化沒有中斷,主體民族沒有發(fā)生更替,古茶林的位置及茶樹品種未曾改變,茶產業(yè)和傳統民居建筑發(fā)展、原住族群茶樹資源利用的每個歷史階段在此都有完整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例證,正是這些真實生動的人文印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才造就了景邁山多元化的文化遺產價值[12]。價值辨識是文化景觀遺產認定的核心要義[13],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符合世界遺產突出普遍價值(簡稱OUV價值)評估標準中的標準iii和標準v(見表2)。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景邁山的景觀內容不斷發(fā)生動態(tài)演化,景觀價值也在不斷地延續(xù)和沉積。全面、準確地厘清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遺產價值,既是深層次地詮釋遺產所具備的突出普遍價值的有效方式,也是申遺成功之后實現遺產地長效、有序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現實所需。

(一)歷史見證價值:完整清晰地勾勒民族遷徙、茶葉種植等漫長文明史

景邁山至今仍活態(tài)地保留著眾多傳承民族集體記憶與地方發(fā)展歷史的民間文藝作品、林木群落和文物古跡,主要包括以神話、傳說、故事、歌謠為代表的口傳文學,以經文、典籍、詩書為表現形式的敘事文本,以社會風俗、節(jié)慶、禮儀為主的民俗傳統,以古茶林、竜林、古寨、佛寺、祭臺、古道為代表的物態(tài)象征,以傳統村落為代表的鄉(xiāng)土文化載體和人們生產生活的物理空間和文化空間,這些文化樣態(tài)共同書寫了景邁山族群生存繁衍、遷徙定居、英雄事跡、族際往來、茶祖祭祀、茶葉種植和貿易等千百年來未曾間斷的文明發(fā)展史。當地關于布朗族祖先帕哎冷和傣族祖先召糯臘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也以傣文的形式記載在文本之中。據民族傳承人口述和文史資料[14]記載,布朗族祖先最早居住在“勐些”(今昆明滇池一帶),后來遷徙到勐卯毫法(今德宏瑞麗地區(qū)),因族群間資源爭斗的爆發(fā),以帕哎冷為首領的部族便繼續(xù)往東南方遷徙,尋找生息繁衍之地。茶是布朗族祖先在遷徙途中因流行病侵襲而意外發(fā)現的,茶獨特的解毒功效挽救了整個族群的生命,從那以后茶便成為布朗族先民神圣的藥品,首領帕哎冷要求在遷徙途中,若看到茶樹必須做好標記并有計劃地將茶樹進行人工移植栽培,因此凡是布朗族居住過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會留下人工種茶的痕跡。經過漫長的遷徙,帕哎冷率族群來到了“芒景汪弄發(fā)”(今芒景山),茂密的森林資源和茶樹資源讓這一族群決定在此安家建寨,開荒種地,在狩獵的同時開始栽培茶樹,他們從森林中帶回野生茶籽和茶苗,種植在寨子周邊、房前屋后,對野生茶樹進行人工馴化,茶樹從一棵到數棵,再到成片成山,數十代人的辛勤勞作與用心呵護,換來了千年萬畝的古茶園景象。足智多謀的帕哎冷還以政治聯姻的方式迎娶了景洪傣王的女兒——七公主“喃發(fā)”,為當地引入了先進的稻作農耕和紡織技術。這些古老傳說后面所隱喻的則是布朗族和傣族兩個族群體在景邁山相依互存,互學互鑒,種植茶葉共建景邁山的歷史真實。景邁山還流傳著傣族祖先的傳說,部落王子召糯臘最早與族人生活在勐卯毫法一帶,隨著部落規(guī)模的壯大,食物供應愈發(fā)匱乏,召糯臘只好帶著部分族人重尋新的生活之地,他們順著瀾滄江而南下,一路跋山涉水來到景邁山。在一次偶然的巧合中,茶葉治愈了妻子喃應臘的怪病,于是召糯臘便召集族人將茶種撒遍山間,世代種植以惠澤后人。雖然各民族信奉著不同的祖先,這些世代口承的神話傳說卻用生動的語言再現了景邁山世居民族的生存發(fā)展歷程、漫長遷徙圖景、族際結盟和親以及最早發(fā)現茶的藥用功效后逐步植茶成林的人茶際緣故事,反映了各族群面對艱苦卓地的生存環(huán)境不斷調整、平衡與外部自然社會關系的歷史實踐邏輯。此外,從物態(tài)象征來看,千年萬畝古茶林與現代有機疏林茶園和諧相融的共生場景,真實而完整地展現了早期野生茶樹被人工馴化栽培等過程,同時也記載著20世紀90年代為了片面追求高產而利用現代種植技術在古茶林外圍開墾高產臺地茶園的歷史以及人們在實踐探索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臺地茶園單一林種結構所帶來的病菌感染、農殘超標等局限性后,反思性地去模擬古茶樹生長環(huán)境將其回歸至“生態(tài)多樣性+稀疏留養(yǎng)”模式的茶葉種植發(fā)展模式的現代有機茶林建設。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歷史見證價值,還體現在融合佛道教及漢族文化的芒洪八角塔、景邁大寨西側遺留的石鋪茶馬古道和過去茶商馬幫留宿的撒拉房等文物古跡、遺址遺存,也客觀地印證了景邁山早期民族對外文化交流、茶葉商貿往來的繁榮景象。

(二)自然生態(tài)價值:原生態(tài)的自然基底、農業(yè)景觀環(huán)境以及古樸的自然崇拜生態(tài)觀

從原生態(tài)基底來看,景邁山古茶林的形成離不開當地特有的自然形勢和地理形態(tài)。景邁山地處橫斷山南延部分,北回歸線附近,屬亞熱帶立體季風氣候,巍峨的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阻擋了南下的寒流,因而景邁山氣候溫暖濕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只有旱濕兩季,年平均氣溫18.4°C,年降雨量1689.7毫米,年均相對濕度79%,最低海拔1100米,最高海拔1662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于環(huán)繞景邁山的南朗河、南門河輸送充分的水汽,特殊的對流條件和氣溫分層現象讓景邁山容易產生大規(guī)模云海,每年出現云海的天數180天左右。轄區(qū)內雨熱同季,緯度低海拔高,晝夜溫差明顯,再加上常年云霧遮罩,形成了一個水土與水汽生態(tài)循環(huán)的局地小氣候環(huán)境,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出產的茶葉往往翠綠多毫,持嫩度好,茶葉內含的氨基酸、葉綠素和含氮芳香物質更為豐富。從農業(yè)生態(tài)景觀來看,景邁山古茶林是一處完美體現生態(tài)鏈主體性和整體性的農業(yè)活態(tài)遺產。當地族民因地制宜地利用茶樹天然生長習性和森林生物多樣性,在原始叢林中做有限度的斑塊狀開發(fā)古茶林,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依靠自身便能抵御自然災害風險、規(guī)避生態(tài)脆弱環(huán)節(jié),以及不斷實現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具有穩(wěn)態(tài)延續(xù)能力和生態(tài)韌性的農業(yè)生產系統,揭示出物種間正相互作用及資源互補利用的可持續(xù)的重要生態(tài)學機制。與此同時,原住民在森林里建寨,在村寨四周栽培茶樹,營建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產活動在茶林外”立體復合的山地高效農業(yè)和特色人居景觀,它深刻闡發(fā)了人與自然環(huán)境間非凡的和諧關系以及將人的生命、生養(yǎng)、生計、生業(yè)融入生態(tài)之中的傳統農事經驗與生存智慧[15]。

從世居民族的生態(tài)信仰來看,當地以“萬物有靈”“天人合一”為核心的民間信仰和行為指向生動地傳遞出原住民們在特定生存環(huán)境下認識、順應自然、與天地自然共生共存的集體智慧。世居民族的精神信仰體系是復雜的、多元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茶為象征符號的圖騰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與南傳上座部佛教信仰相互交織、堆疊,從而促成了一系列對萬物生命濃厚關懷、對自然取用有節(jié)等維系禮制秩序和生態(tài)節(jié)律的風俗禁忌、民俗儀式。例如,每個村寨都有著自己的竜林,一般選于寨子背后的一級水源林,竜林是不可侵犯的神靈棲息之地,林內不能隨意進入、破壞一草一木,以超自然的神靈權威規(guī)范著當地族民對生態(tài)保護的實踐行為,有效遏制了因水土流失和亂砍濫伐所帶來的自然災害和生態(tài)失衡;關門節(jié)和開門節(jié)是景邁山傣族、布朗族、佤族等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民族的共同節(jié)日,7月份關門節(jié)開始后人們必須集中精力投入勞動,不得進行戀愛嫁娶、起房建屋,盡量減少社交集會活動,直至10月份開門節(jié)到來。節(jié)日中有個重要的“蘇瑪”文化,“蘇瑪”是向老師、父母等年長者敬禮、道歉的意思,人們通過佛教戒律中強調的斷惡修善、節(jié)制自律等倫理道德來約束自己向自然過度索取的欲望;此外,限制對資源持續(xù)開發(fā)的輪耕墾休制度,利用二十四節(jié)氣指導農事生產的習俗慣例,種茶采茶前祭祀茶神以及砍樹前敬獻樹神等,都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神性心存敬畏的社會規(guī)范和文化自覺,對景邁山整個區(qū)域的生態(tài)平衡、自然運轉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起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世居民族在長期歷史實踐中締造、凝結的傳統生態(tài)信仰體系蘊含著人與自然之間樸素而深刻的辯證關系及生態(tài)哲學智慧,特別是其中將“萬物平等”“和諧共生”等生態(tài)價值理念與民族社會的生活習慣及道德評價融合的諸多舉措在當今仍發(fā)揮著效用[16],為幫助我們應對倫理危機和生態(tài)危機、推動綠色發(fā)展和現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三)傳統技藝價值:智慧的土地利用技術、村寨建設技藝及手工制茶技藝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原始森林農業(yè)土地利用的典范,當地居民在與其所處環(huán)境長期協同演化和動態(tài)適應的過程中,形成了因地制宜而又巧妙獨特的土地利用技術,主要包括森林-茶林-村寨相互依存的土地平面利用技術。依據海拔差異高效配置資源空間的土地垂直利用技術以及背靠神山聚居、圍繞寨心建寨、適應氣候地勢建屋的村寨建設技術。

在聚落居住空間布局上,寨心是整個村寨建設的基準點,也是村民進行宗教祭祀、公共集會的中心場地。寨內的佛寺等建筑和民居圍繞著寨心緊湊布局,由內向外依次擴展而建,上下成行,左右成排,且每戶的道路出口和門口都朝著寨心。排與行之間是整潔的巷道,順次延伸至每戶民居,直通寨心,構成完善的村寨內部交通網絡。傳統村寨向心式的圍合布局,既象征著族群集體同心同德同前行的精神凝聚力,也彰顯出先民基于深刻自然體悟對山形地勢的巧妙規(guī)劃和集約設計,其將各類生產生活土地利用功能耦合協調以達成統領空間的作用,通過在民居整體空間之中有規(guī)制地設立寨心、佛寺等公共文化空間節(jié)點,將祭祀祈福等集體文化活動與村民日常生活親密聯結,有效提升人們對文化功能空間的參與感。

世居民族為了適應氣候炎熱、潮濕多雨、山勢崎嶇等特殊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木竹草等天然建筑材料創(chuàng)造出極富地域特色的傳統干欄式民居。屋頂被巧妙地設計成雙斜面的“人”字形,即歇山式屋頂,防止積雨所造成的對建筑物的損壞。底層為架空層,過去一般用以堆放雜物或者飼養(yǎng)牲畜。二層由前廊、火塘、堂屋、曬臺等組成,是一種與自然環(huán)境內外交融并集居住生活功能和茶葉晾曬、加工等生產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式民居形態(tài)。從先民定居景邁山至今,傳統干欄式民居經歷了從一代草木結構干欄式民居,到二代瓦木結構葉檐干欄式民居,三代瓦木結構高樓干欄式民居再到四代磚混結構高樓重檐干欄式民居的演變過程。雖然建筑材料、干欄層和二層板壁的高度、空間功能利用有所改進,但民居的整體風貌樣式和空間肌理依舊能清晰反映民族和地域特征。當前芒景村、芒景村翁基村寨以及景邁山糯崗村寨已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傳統民居(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建筑及新建的木構干欄式建筑)及與環(huán)境協調的現代建筑棟數占總民居建筑數量的80.35%,其中保存最好的糯崗老寨傳統民居比例達100%[2]。

在制茶工藝方面,景邁山傳統手工制茶技藝被列為市級非遺項目,其手工制茶的古法仍傳承在族群記憶和生產實踐之中。早期當地族民制茶方式較為簡樸,將鮮葉用手揉搓后去澀味,再曬干或用火烘干即可。隨著市場化的發(fā)展,尤其是明代茶餅制作技術傳入后,典型的景邁山普洱生茶加工方式以手工制茶餅為主,流程包含采茶、攤涼、殺青、炒茶、揉捻、曬茶、拼配、篩分、壓制等多道工序,火候的大小、炒茶的時長、揉捻的力度都很講究,要靠制茶師傅的口傳心授以及徒弟的悟性和長期實踐才能掌握。

(四)藝術美學價值:詩意棲居的鄉(xiāng)土景觀和投射情感的文化表象

在傳統村落日趨空置離散,鄉(xiāng)土傳統與記憶逐步消解的普遍現實景象下,景邁山古茶林仍呈現出一派“綠意盎然,鳶飛魚躍,煙火人家”的生機之美,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樣本。也正是茶為當地村民構筑的豐裕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讓村民們始終秉持著回歸自然、簡樸素雅的美學理念以追尋“詩意地棲居”這一審美化的生存境界。景邁山古茶林的核心氣質是天人合一,體現為審美主體與客體的內在同構,人文與自然的交融互動[17],它是將真善美和諧地滲透于鄉(xiāng)土肌理之中的大地藝術。“真”體現在林田、村舍、屋宇、古道、佛寺等節(jié)點景觀與自然環(huán)境的形和勢協調契合而展現出柔婉流暢的整體靈動性和韻律感;“善”體現在當地敦睦友鄰、崇德向善的淳樸民風以及在尊重生命、善待萬物等樸素生態(tài)倫理觀滋養(yǎng)下所造就的生物多樣性之繁盛;“美”體現在蔥蘢茶林與縹緲云海、萬道霞光、靜謐古寨交相輝映呈現出如詩如畫、田園牧歌般的鄉(xiāng)野圖景。深邃幽遠的茶林意境、青瓦木墻的民居樣式、拜神祈愿的宗教信仰、彈性有序的空間布局以及原始質樸的風格基調,構成了景邁山隱逸出塵的獨特神韻。從生活美學意向上看,景邁山古茶林可謂是一座“濃翠蔽幽徑,花深掩柴扉”“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理想人居之境。

景邁山古茶林還留存著諸多疊加喻義訴求的文化景觀物象和意象,當地族群將自身的審美意趣、情感體驗、品格意志、傾注心靈的期冀以及對天地的感恩等主觀意愿投射于自然之中,通過場所構建和文化內容填充等持續(xù)性的實踐行為,形成了具有象征意味的文化精神外化形式[18](參見次頁表3),包括芒洪八角塔、哎冷山茶魂臺、翁基古寺、薩迪井等歷史遺跡,竜林、蜂神樹、茶神樹等神化自然表征,節(jié)慶、舞蹈、音樂、文學等民俗藝術以及屋頂裝飾、室內火堂等細部雕飾物……作為族群記憶保存和傳遞的載體,這些帶有溫度的物態(tài)空間和符號表征著特定的文化意義,如布朗族屋頂上的一芽兩葉裝飾映射出茶已然成為族群的精神圖騰,同時也表達了他們祈福生活像枝繁葉茂的茶樹一樣蒸蒸日上的心愿;民居室內中心的火堂是家庭內部進行煮飯等日?;顒?、商討事宜、招待客人的重要場所,其承續(xù)了保佑氏族繁衍興旺的神圣意義;潑水節(jié)將傣家人對水的摯愛與崇拜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人們互相潑水以表達對幸福生活的祝愿和對生命的禮贊。這些凝結著時間厚重感、交織著多樣化精神與情感認知的珍貴見證物,便構成了景邁山古茶林文化藝術價值表現的主要內容。

四、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的世界意義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一座以古老的林下茶種植傳統為鮮明標識、以多民族聚居和多文化交融為特色標志,被全世界公認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和人類的共同作品”,作為全球首個以茶之名申遺的茶山,景邁山古茶林肩負著中國茶與世界不同地域文明交融互鑒的神圣使命,其申請世界遺產不僅能提升人們對遺產地多元價值的認知自覺、文化自信和保護實踐,推動古茶林所承載的自然、文化與歷史生命的當代延續(xù),而且能為世人認識真實全面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展現悠久的中華茶文明和民族精神風貌提供獨特而生動的窗口,更能填補茶葉種植園地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空白,為世界茶樹種質資源多樣性、特色生物多樣性和民族文化多元性的維護貢獻中國力量和中國方案。千年萬畝古茶林、極具魅力的傳統村落、干欄式民居建筑群、佛寺金塔、茶魂祭祀臺、手工制茶技藝、節(jié)慶民俗等不同內容和形式的自然與人文歷史文化遺存,共同構成了景邁山獨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這些舉世矚目的生態(tài)和文化瑰寶,不僅僅是景邁山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一)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鄉(xiāng)村振興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的有力探索

1.是對遺產地保護的延續(xù)與創(chuàng)新。申遺本身就是一場不斷深化對遺產價值的理解認知、探索如何可持續(xù)地保護傳承遺產的創(chuàng)新過程,也是一場需要科學謀劃、統籌推進、分步實施的漫長系統性工程,景邁山古茶林從2010年啟動申遺工作,到當前被批準為中國2022年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在申遺的10年時間里有序推進著如下工作:遺產突出價值和核心要素的提煉辨識、遺產地保存管理現狀評估等勘測規(guī)劃工作,以及古茶林和森林管護、民居古跡修繕、環(huán)境綜合整治、地方性知識推廣、風險監(jiān)測預警等保護實踐工程以對標世界遺產評定標準;景邁山古茶林的原始生態(tài)風貌、精神文化面貌以及鄉(xiāng)土社會容貌也在有機持續(xù)更新之中,煥發(fā)出新的光彩與活力。伴隨申遺而介入的現代知識理念、現代管理體制與傳統的經驗智慧、規(guī)制習俗之間交融互構、彼此共演,從而能夠有效維護茶林生態(tài)建設、產業(yè)經濟發(fā)展與鄉(xiāng)土社會治理之間協調有序、高效統一的關系狀態(tài),有效推動景邁山地域內涵記憶和文化符號更深層次地凝煉、更廣維度地傳播,還能有效規(guī)避古茶林文化景觀被遺忘、被邊緣化、被解構的風險,以實現遺產地在當代情境下的傳承延續(xù)并讓其成為當今人們日常文化生活中熠熠生輝的鮮活成分。

另外,申遺凝聚著政府相關部門、當地社區(qū)民眾、專業(yè)機構、專家學者等多元社會主體的智慧力量,其能在科學實現景邁山遺產地可持續(xù)保護與傳揚大眾美好愿景的同時,兼顧協調不同層面社會主體多樣性的價值取向和利益訴求,例如傳統干欄式民居的歷史風貌延續(xù)與村民現代居住需求之間的適配平衡、地域文化形象建構傳播與民族傳承人斷代、稀缺的矛盾化解等。申遺過程中所給予當地民眾的充分獨立權、主體權、話語權和精神關懷,也能夠鼓勵和引導當地民眾感知申遺意義、體驗高遠理想和增進族際認同,充分激發(fā)各民族的創(chuàng)造潛質和奉獻熱情,并有助于樹立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認同感和時代責任感,從而通過申遺的不斷探索,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中華文化之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2035年文化強國的建成,提供景邁山實踐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的展示與經驗。

2.是對美麗鄉(xiāng)村建設、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生動實踐。景邁山古茶林是一個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完整的傳統知識與系統、獨特的生態(tài)與文化景觀的農業(yè)生產生活體,其傳統的林下茶種植便是遵循大自然法則的農業(yè)生產方式,完全依靠茶林內物種群落之間的能量流動和養(yǎng)分輸送,而無需噴藥施肥便能實現茶林自我生態(tài)的良性循環(huán),這是對生態(tài)農業(yè)、有機農業(yè)和綠色發(fā)展農業(yè)的完美闡釋。它對于當今以追求產量導向的單一化育種為顯著特征,以噴灑農用藥劑、重施化學肥料為常態(tài)的現代種植業(yè)而言,具有特殊而珍貴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從維系生態(tài)穩(wěn)定的視角來看,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能夠活態(tài)保護與傳承這種綠色有機、低碳環(huán)保、循環(huán)可持續(xù)的傳統農耕方式,引導生態(tài)環(huán)境繼續(xù)向“提質增綠”的良性方向延伸遞展。其申遺不僅是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做實做強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qū)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區(qū)的重要抓手,也是對新時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決策部署和“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總體要求的生動性實踐。

在茶產業(yè)已成為景邁山實現鄉(xiāng)村振興的支柱性產業(yè)的現實背景下,申遺能大幅提升景邁山茶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進而有助于依托地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文化景觀資源并圍繞普洱茶這一核心主題,探索多功能農業(yè)、文化旅游產業(yè)、科普研學產業(yè)、健康養(yǎng)生產業(y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等多元化的衍生產業(yè),在最大限度激發(fā)產業(yè)造血功能的同時能規(guī)避因過度依賴單一茶葉售賣而造成的經濟風險,形成產業(yè)有序發(fā)展、生態(tài)優(yōu)美宜居、百姓生活幸福、走向共同富裕的鄉(xiāng)村振興新景象。

(二)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是弘揚中華茶文化、突顯中國茶產業(yè)、提升中國茶科技的有力抓手

1.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是對“茶,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這一科學結論的有力佐證?,F代作物學把特定作物近緣物種最多的地方作為該作物所屬物種的多樣性中心和馴化、起源中心,經多國專家的理論推演和實地證實,中國西南地區(qū)被認定為山茶屬的現代分布中心、起源中心以及最早開始人工馴化栽培茶樹的地區(qū)。作為中國西南地區(qū)居民延續(xù)至今的“林下茶種植”傳統的典型樣本和當前世界上發(fā)現的連片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遠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景邁山古茶林是古茶樹天然基因庫和茶文化資源寶庫,它提供了研究茶樹的起源、演化、人工馴化與傳播以及理清茶樹物種起源與早期馴化栽培之間關系的真實而強有力的證據,完善了中國作為茶樹、茶文化發(fā)源地以及云南普洱作為世界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帶的物證鏈,其申報世界遺產既是有效加深世人對云南瀾滄江流域作為世界古茶樹資源富集區(qū)、優(yōu)質普洱茶原產地和集散地認知程度的重要途徑,也提供了充足理據回應國際茶界關于茶樹原產地的偏見及駁斥否定中國茶樹在世界上產銷的光榮歷史等種種謬論,捍衛(wèi)了中國在全球種茶、制茶、飲茶等領域的話語權和主導權的客觀需要,對復興中國曾經擁有的輝煌茶葉軟實力、盤活底蘊深厚的中華古茶文化,具有深遠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

2.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是弘揚中華傳統茶文化、彰顯民族精神風貌的重要窗口。景邁山世居民族在與茶相伴、與茶對話等日常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充滿地域生活氣息和民族藝術情調的茶事、茶禮、茶宴、茶俗、茶藝等茶文化樣態(tài),盡管自身擁有獨特的文化特征和宗教信仰,與中華傳統茶文化一脈相承的景邁山茶文化,同樣承載著以茶雅心、以茶養(yǎng)性、以茶待客、以茶行道的社會功能,飽含著糅合了中國傳統儒、道、佛諸派思想、以“和、敬、怡、真”為核心的茶道精神[19],涵養(yǎng)了寧靜致遠的茶境、含蓄內斂的茶修和敬意濃濃的茶情。借助申遺這一媒介窗口,可以跨越國界的藩籬、種族的隔閡和語言的障礙,充分激活茶在國際公共外交中的特殊使命和重大擔當,既夠將中華文化之國粹——茶文化更綿長而有力地播散和傳揚,發(fā)揮其溝通心靈、開放共享、傳遞美好的獨特價值,向世界傳達仁愛、友善、謙遜、包容的中華禮儀精神和自信豁達、團結開拓、厚德載物的傳統民族精神,也有助于提升中國茶產業(yè)和茶文化的國際視野和世界價值,拓展中國同世界各國茶文化交融互鑒的空間,讓傳承千年歷久彌新、千姿百態(tài)各具風采的中華茶文化之花在廣闊的世界舞臺上盡情綻放。此外,“以茶為媒、以茶會友”的中華茶文化還承載了中國人所崇尚的與世界和諧相處之道,因此通過申遺講述中國茶故事的同時還能傳遞“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1],將熱愛和平、務實負責、追求共贏的中國形象展現在全世界面前,以不斷增強中國外交話語的國際公信力、感召力和影響力,為紛亂的當下世界提供一劑潤心靜氣的良藥,為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服務。

3.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是不斷提升茶科技水平,做大做強茶產業(yè)的重要抓手。中國是茶葉生產的原產地,是世界茶葉種植面積最大、茶農人口最多的國家;然而,由于長期形成的粗放式生產加工、農殘超標嚴重、生產技藝落后、產品質量不高、品牌產品稀少、市場競爭不足等問題,在國際茶葉領域的地位遠遠落后于中國作為茶葉生產大國的實際。景邁山古茶林申遺,正是我們認真吸納國際先進茶葉生產技術,引進茶類研發(fā)技能人才,借鑒國際市場營銷模式,樹立自主國際品牌,遵循國際市場規(guī)則,強化科技創(chuàng)新引領,與世界茶發(fā)展同步接軌,從而真正做大做強茶產業(yè)這篇大文章,使中國茶葉重振雄風,全面走向世界!這次申遺是個難得的良好契機。

(三)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是維系世界生物多樣性、堅持綠色和諧發(fā)展的有力支撐

1.它能為世界茶種資源多樣性、民族文化多元性的維護以及人類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中國力量和中國智慧。首先,作為漫長歷史時期人與自然相互交融、彼此互動下誕生的偉大杰作,景邁山古茶林呈現給世人最好的禮物不僅僅是傳統手工揉制的普洱茶,而是一個包含物種資源、農耕技術、民俗文化、生態(tài)哲理等在內的可供全球農業(yè)借鑒經驗的生態(tài)人文復合系統,是充分體現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元性的經典范本。其申報世界遺產,不僅能實現對人類早期林下茶種植傳統模式的原真記錄和現實功能的活態(tài)延續(xù),還能保護、利用優(yōu)質罕見的云南本地群體種古茶樹資源,以維系世界茶樹種質資源多樣性、特色生物多樣性;傳承賡續(xù)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多姿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藝術瑰寶,以維系人類文化多元性。其次,申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遺產時,從系統性和整體性視野來進行遺產申報區(qū)和緩沖區(qū)面積及內容的界定、遺產突出普遍價值和核心要素的提取辨識等前期規(guī)劃籌備工作,以及從景邁山古茶林成為全球重要農業(yè)遺產保護試點,到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民族文化保護區(qū),再到被批準為2022年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完整申遺軌跡,均能為全球茶產區(qū)和具有活態(tài)遺產特征的文化景觀申報世界遺產而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價值。最后,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所具有的生產、生活、生態(tài)三生一體的智慧農業(yè)體系,自然、經濟、社會協同演進的內在文明形態(tài),人與自然相感相通、和諧共存的生態(tài)倫理規(guī)范,自洽合一、節(jié)制有度的人地和諧關系,有助于為全球生態(tài)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世界各地解決遺產環(huán)境保護和開發(fā)利用之間的矛盾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它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景邁山的世居民族在與自然環(huán)境及萬物生靈相處過程中一直躬身踐行著“道法自然,萬物平等”的樸素生態(tài)倫理觀念,認為在天地人關系中必須按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順應自然,以至誠的態(tài)度去理解自然萬物的本性和規(guī)律,所以他們從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通過一系列以真善美、有序和諧為旨歸的神靈崇拜、民間信仰、禁忌規(guī)制和自覺行為,維系著千百年來古茶林的蔥蘢綠意和景邁山自然秩序的中正平和。近年來,世界范圍內資源環(huán)境問題加劇,新冠疫情、蝗蟲肆虐、洪澇災害等突公共衛(wèi)生危機和生態(tài)危機,促使人類重新反思自身與自然的相處之道,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能向世界分享以天人合一理念為基礎、以儒道佛生態(tài)倫理思想為主體的東方傳統智慧,能為建立兼具環(huán)境責任感和關懷感的全球生態(tài)意識、建設互動共生的全球生態(tài)文明貢獻注入“源動力”;對轉變近代工業(yè)文明征服自然的思維定式,協調經濟發(fā)展、技術進步與生態(tài)保護之間的平衡以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解,具有極大的當代啟示價值。此外,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多民族相互依存、溫情和睦的相處樣態(tài),多文化彼此交匯、求同存異的真實格局以及茶本身的質樸、內斂與溫和,生動地詮釋出中華民族“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高尚精神和處世哲理,對各國之間建立和衷共濟、共建共贏的合作關系、以互利共贏取代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鑒消弭文明沖突,形成各國人民共建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深遠的歷史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熊李力.中國茶文化與大國外交相融相通之道[J].人民論壇,2021(23).

[2]中國國家文物局,北京大學.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文本[R].北京:國家文物局,2019.

[3]鄒怡情.正在申遺的全球第一處茶文化景觀——普洱景邁山[EB/OL].中國網,http://union.china.com.cn/txt/2020-07/20/content_41225974.html.

[4]單霽翔.從“文化景觀”到“文化景觀遺產”(下)[J].東南文化,2010(3).

[5]李曉黎,韓鋒.中國風景名勝之潛在世界遺產文化景觀價值貢獻[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5,(8).

[6]清源文化遺產.以茶問道——“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遺產闡釋展[EB/OL].搜狐網.https://www.sohu.com/a394701133_170361.

[7]閔慶文.農業(yè)文化遺產旅游:一個全新的領域[J].旅游學刊,2022(6).

[8]孫彥斐,唐曉嵐.鄉(xiāng)村振興視閾下鄉(xiāng)村文化景觀的價值及實現路徑[J].江蘇社會科學,2021(4).

[9]王遠坤.鄉(xiāng)村生態(tài)的美學認知[J].江西社會科學,2008(7).

[10]鄢英.西南少數民族文化傳統的和諧特質[J].貴州民族研究,2020(9).

[11]金紅.論傣族樂器“光邦”的象征功能[J].學術探索,2017(3).

[12]鄒怡情.茶馬古道視野下的景邁山遺產價值認知[J].中國文化遺產,2019(6).

[13]陳晨,李輝.原真性視域下的文化景觀遺產價值辨識重構———以紅河哈尼梯田為例[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

[14]蘇國文.芒景布朗族與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15]彭兆榮.論中國農業(yè)遺產的生態(tài)智慧——以梯田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6).

[16]鐘秋思,丁瑩.佤族民間信仰中的生態(tài)智慧與實踐[J].貴州民族研究,2020(2).

[17]柳偉平.西湖文化景觀的生態(tài)美學價值評估[J].重慶社會科學,2017(12).

[18]陳宇飛.文化景觀遺產:城市化時代的價值重構[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5).

[19]蔣文忠.茶文化蘊藏著哪些內涵[EB/OL].光明日報.

來源:大益智庫 范建華、鄧子璇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朱自振:文字茶道與事實茶道

朱自振(1934-2021),茶史專家,南京農業(yè)大學中國農業(yè)遺產研究室研究員。編著有《茶史初探》《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中國茶酒文化史》《中國古代茶書集成》等。

編者按:《建設發(fā)展茶道文化的鄙見》出刊于《茶業(yè)通報》2002年,于今天而言,依舊有重要的價值。

講“茶道文化”當然要先講幾句“茶道”的詞義。在近出的一些論著中,不乏有人為“茶道”和“茶文化”下定義,我看后,覺得其中有些是故弄玄虛,實際自己也不甚了了,說不清,講不透,可偏偏搜腸刮肚,把一些生僻的字句連綴起來,說得玄而又玄,把大家說得糊糊涂涂,以顯自己的學問。

其實“茶道者”簡單說,也即“飲茶之道,講究飲茶之道也?!闭f白些,也就是一個國家、地區(qū)或民族、階層的飲茶習俗和對茶的講究。

可能有讀者會問,現在“茶道”不是千姿百態(tài),各式紛呈,為什么還言建設和發(fā)展呢?我要說的是,現在中國包括臺灣、港澳和海外華人圈中,確實興起和存在一股茶道文化熱,但這些都非歷史傳承下來的茶道。

現在有些茶道,聲言是從民間和廟觀中發(fā)掘出來的瀕臨滅跡的古老的僧道“茶道”;最古的如“五珍”茶道,據說是從漢武帝時由中原士兵攻打匈奴,傳到寧夏少數民族地區(qū)流傳下來的。這些都是胡說八道、瞎編亂造出來的東西。中國在唐代中期就最早提出“茶道”之詞,更早就存在——從文獻說至少西晉以前就存在講究飲茶之道之實。

但是,我們現在各地包括臺灣的所有茶道、茶藝都是近二、三十年來模擬日本茶道創(chuàng)作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中國歷史上不存在現在演藝化了的各種茶道。我已年近古稀,小時候沒聽說過茶道,我也問過比我年長的前輩高麟溢先生,更問過高老師的老師莊晚芳和張志澄先生等,他們早前也不聞中國有什么茶道,“只聽說和知道東洋人講茶道”。

我實話實說??赡芎芏嗳藭R我不愛國,不懂文化歷史,否定現在茶文化的大好形勢和廣大弘揚茶文化者的成績。小的不敢,也絕非此意。

一、我指出“茶道文化,是日本在全面引進接受中國茶葉文化基礎上,在茶文化民族化過程中的一大創(chuàng)造、一大發(fā)展”,不等于這就是幫日本人說話或討好日本人。日本飲茶、茶種、種茶、制茶甚至文字、宗教和各種文化現象,他們都承認源于中國,承認歷史上存在的“唐化”,何必一定要牽強提出“日本茶道是源于中國徑山茶宴”,這才叫愛國呢?

我說中國歷史上沒有現在表演的種種茶道、茶藝不等于否定中國歷史上沒有茶道、茶藝,也無意義否定全國和全球華人社會近年對茶文化的日益關注,以及大量茶葉工作和文化愛好者這些年來對提升和擴大茶文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貢獻。

不錯“茶道”一詞,在唐代高僧皎然的詩句“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及封演在其《見聞記》中談到陸羽《茶經》面世以后,“于是茶道大行”。

另外宋人的文章中,也見一提,但這些提法,只是肯定其時中國飲茶有道;茶道作何?不詳未釋,不知我們現在競演的茶道、茶藝,除名字而外,與唐代宋人所說的茶道,有何內容上的具體傳承關系!唐宋以后,除此別無其他茶道的直接記述,一直到明代后期,在張源的《茶錄》中,才見到專列有“茶道”一目。

如果說唐代茶道泛無,直到了那明代文獻中的茶道,有具體內容了,但是明代茶道的具體內容與日本和我們現在演示的茶道內容,又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

張源《茶錄》中的茶道云:“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除張源的《茶錄》外,明代茶書中,還有屠本畯《茗笈》等引錄或照抄了張源之說二見。很清楚,明代茶書中的指的“茶道”,實際是有關制茶、藏茶、沖泡茶葉的“三要訣”。

清以后至近代,中國文獻中偶也能見引唐人或明代茶道之說,但沒有另置新詞。以上就是中國歷史文獻中有關茶道的全部史料。單憑這幾條一言半語的記述,我想象也勾勒不出中國歷史上的茶道面貌和傳承關系。這也就是說,如果中國古代茶書構建和體現了中國傳統茶道的話,那么,中國文獻中有關茶道記述,并沒能說清和證明中國茶道的歷史存在和發(fā)展。

但是,回過來說,這絕不是中國歷史上沒有茶道。應該承認在中國文獻中“茶道”一詞見之雖早,但文獻中留下的有關茶道資料,并沒有為我們留下一個中國歷史茶道清晰、完整和系統的印痕。

不過,也如我們開頭所說,茶道既是一種飲茶和講究飲茶之道,那么只要開始飲茶和講究飲茶,就會逐漸形成事實的茶道。換句話說,中國雖然文獻中沒有完整、固定和明確傳承關系的茶道記載,但通過口授心傳一代代不斷演變,進化出飲茶習俗這種事實茶道,乃是世界上歷史最早,地區(qū)反差最大,內涵最為豐富的茶道;這是世人誰都不會也不容否認的。

但中國存在的歷史事實茶道,即便許多內容與日本茶道和我們當前新生的茶道所吸收或為核心成分,但中國的事實茶道,不管怎樣說,它畢竟沒有上升到用文字加以固定傳存和一定的理論高度,這些亦都是和日本茶道乃至現在大家創(chuàng)作的茶道有所差別的。

基于中國歷史上不存在文獻只存在事實上茶道的事實,所以我標題上不提恢復而提建設和發(fā)展茶道這樣的一個看法。這不是對大家前一段對創(chuàng)作和弘揚我國茶道、茶藝文化,所作的努力和良好愿望不肯定,相反,在我內心來說,是肯定和贊揚,我把一切真正為倡導和發(fā)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把他們作為開拓、探索來看的。

正因為這樣,所以雖然我老早持有中國歷史上沒有文獻只有事實茶道的觀點,但在大家熱情新起,我國社會需要也宣傳一下茶道之時,對有些錯誤提法甚至違背茶道和茶文化本質的一些內容,唯恐有潑涼水之嫌,一直沒有發(fā)表過意見。那么,現在為什么強調提出建設發(fā)展茶道文化的問題呢?原因主要是這樣兩點:

(一)一風而起的茶道熱,已開展多年,想到“發(fā)掘、整理”得差不多了。這些新創(chuàng)茶道通過各地茶文化節(jié)和學術討論會,循環(huán)展示,社會媒介的廣為傳播,對飲茶有道,需要講道的宣傳,已初步普及。另外對于經常參加這種茶文化會議的人,老戲重唱再做,由不新鮮以致也產生煩膩。

現在的茶道,經過這幾年的開臺鑼鼓之后,已是到該演正戲的時候。對于前一段創(chuàng)作的“茶道”,可以作為歷史保留節(jié)目,在需要演出時演第二場,大家把精力和重點,應轉到新的世紀中國飲茶之道和習俗,如何隨新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急劇發(fā)展,做適應性的改革與發(fā)展。

總而言之,現在已是到了前段茶道需要發(fā)展出新、學術研究需要深入探索、社會由歷史欣賞需要現實之道,一句話不能再停留在原來水平上躑躅不前了。另外,從實際情況來說,我國茶道文化不但需要建設和發(fā)展,從組織上說,流通學會茶道專業(yè)委員會的成立,也為這種建設、發(fā)展的組織領導,提供了某種條件和可能。

(二)我們肯定前段茶道熱的主流和基本情況是好的,但也不得不指出,在有些地區(qū)和個別人身上,由于缺乏對茶文化本質和茶道基本精神的理念的了解,一味追求盈利,甚至利用茶道為個人沽名釣譽這種負向發(fā)展,也到不得不提的程度。

非常淺顯,我們宣傳茶道、倡導茶道,其出發(fā)點或著眼點,簡單說是知道人如何飲茶,從茶中獲得最大收益,做到懂茶、好茶。但是我們有的茶道一方諸侯,不從上面考慮,專搞追奇獵異,如有朋友告訴我,他們曾組織一幫人,爬到“岷山”山峰,開了一個高山茶會,用山上長年不化的冰雪,化水泡茶,試試在沒有人際的世界,飲茶時怎樣的一種味道和意境。

做各種各樣試驗和創(chuàng)舉的例子還多的很。如有的搞什么“鳥文化茶道”,即組織清晨遛鳥的老者,一人一壺,邊喝茶邊講鳥。有的茶藝或茶道隊,還準備吧茶藝茶道和球賽結合,在籃球和排球隊員比賽休息時,進行茶道表演,讓滿身是汗,心跳氣喘,腦子里還想著輸贏的運動員去輪流慢慢接受半口就喝完一盅茶,這些除掉形式還是形式,這樣的“創(chuàng)新”法,將來不知會增添出多少庸俗的茶道來。

這還不算什么,在臺灣有的茶道館老板,異想天開,將本應該干凈圣潔的茶道館色情化。據香港電視臺新聞播出,所謂向傳統文化挑戰(zhàn),大膽將“茶文化和辣妹文化”加以結合,所謂結合,就是在茶館中聘請三五個女青年,濃妝艷抹,著露到不能再露的三點式在舞臺和茶客中狂扭亂舞?!袄泵谩必M能稱“文化”,明明是“黃化”和“色清化”,要說文化,也只能說是“負面文化”。這那里是向傳統茶文化的“挑戰(zhàn)”,是辱沒,是玷污。

鑒于上述二點,我撇下其它文稿,借《茶業(yè)通報》一角,向茶界的朋友們鄭重迫切地提出:現在應是關注和研究我國的茶道文化建設發(fā)展的時候了。所謂關注,也就是吁請大家重視,重視當前中國茶道文化的現狀和走勢。

前一段這茶道那茶藝,對中國飲茶之道和飲茶文化的建設發(fā)展,哪些是有一定積極意義,哪些等于無害也無益,哪些具有較大負面影響?好的予以保留,無益和有害的,通過討論,認識一致后以求終止。

其次,當前有關茶道文化,又應該首先研究什么呢?我認為也即我們前面提到的,中國飲茶最早,形成飲茶和講究飲茶之道及茶道一名也出之最早;中國在上古,至少在唐代不但已經存在事實的茶道,而且也具有構建日本最初茶道全部理念的茶葉文化內容和精神思想,但為什么在漫長的歷史中,我國一直沒有發(fā)展形成日本和我們近年風起的茶道?

阻礙、影響我國茶道形成的歷史原因、社會原因、文化原因又是什么?在歷史上我國沒有形成,社會上似也無需要日本式茶道,那么今天我們還有沒有必要補歷史之缺,模仿日本茶道、韓國茶道,臺灣茶藝、編導出什么尼姑茶道、和尚茶道和其他舞臺茶道?

如果任務無此必要或認為不應把主要精力和基本點放在這一方面,那么,今后我們有關建設茶道和發(fā)展的重點,又應該放在哪些方面?這是我近年經常想到也希望得到解決的迷惘和困惑。上面這些粗見,不揣輕重,提出了謹請茶界同人賜教討論。

-END-

來源: 茶業(yè)復興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