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迷失香茶

找到約127條結(jié)果 (用時 0.013 秒)

禪茶述說

禪臥一柱香,茶枕半甌泉;寒門出桂子,惡水度花蓮。

西天伴佛苦,東土遇仙難;蕓蕓眾僧愕,禪茶一味閑。

我們中國人,常常以“博大精深”自詡。但是,我們中國人,不會以“博大精深”自欺。說到“博大精深”,我們中國人總是盛氣十足。但盛氣歸盛氣,這一盛氣之中,絕不含凌人的意思。因為,我們中國人的盛氣,是有容乃大式的,是兼善天下式的。不像小氣的東洋鬼子,吃人家飯,穿人家衣,卻虛偽奸詐,不敬衣缽。也不像流氣的西洋鬼子,干海盜事,發(fā)戰(zhàn)爭財,卻厚顏無恥,橫行霸道。在我們中國的“博大”里,有屬于自己的基因(科學(xué)的說法),也有來自外部的宿命(佛家的說法)。我們因“外來”而“博”,“外來”也以我們?yōu)榇?。這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盛氣的“博大”,在數(shù)千年里,在許多地方,都留下過難以磨滅的,深刻的印跡。其中最盡人皆知的,就是在我們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jié)果的“禪茶”。有時候,人們又會管它叫做“禪茶一味”。

“禪”是舶來之物?!岸U”字在梵語里的意思是“靜思”(“梵”字在佛教典籍中,是傳說創(chuàng)造文字的人?!拌笳Z”是古印度的書面語,佛經(jīng)原著,都是用“梵語”來書寫的)。佛教傳入我們中國四百年后的公元520年,一個天竺和尚(“天竺”是印度的古稱),來到中國,正好趕上,中國歷史上文化發(fā)達卻思想混亂的“南北朝”時期。這個和尚,鴻運當(dāng)頭,南朝的梁武帝,以高規(guī)格禮遇,將他“迎至金陵”。因為此時的南梁王朝,正值“處處見廟宇,家家有僧尼”,舉國上下,一派佞佛景象。梁武帝是個會立法的皇帝,更是個會立佛的皇帝。他還是我們中國第一個以“儒釋道”三教精神,治國,治官,治民,并把佛教當(dāng)成國教的皇帝。這個時候,這個和尚,帶著佛家禪宗思想到中國來,真可謂趕上了天時,碰對了地利,湊準(zhǔn)了人和。這位來得巧的和尚,就是天竺禪宗第二十八祖,天竺人,“菩提達摩”。中國正宗心印派“禪”緣,就是從他“菩提達摩”開始的。之后,有了“二祖”。“二祖”之后,又有了“三祖”?!叭妗敝?,又有了“四祖”。“四祖”之后,又有了“五祖”?!拔遄妗敝?,又有了“六祖”。還有了“五家七宗”。還有了“南宗”、“北宗”。他“菩提達摩”做了“東土初祖”。也有人管他叫做“中華初祖”。

“茶”是我們中國的土產(chǎn),是土生土長的土貨?!巴痢钡囊馑?,指的是“鄉(xiāng)土”的“土”,指的是“故土”的“土”。因為我們中國,是“茶”的原生地,是“茶”盛氣的家園。

關(guān)于“茶”的原生地,有個西洋鬼子,另有一番“高”見。十九世紀(jì)初,這個西洋鬼子在印度服兵役時,見到那里有樹高葉大的野生大茶樹。他以“高”,以“大”,以“野”為根據(jù),得出印度茶樹的樹種,就是茶樹的原種,印度即茶樹原生地的結(jié)論。很顯然,這個西洋鬼子犯了一個站得不夠高,看得不夠遠的錯誤。作為一個軍人,如此錯誤犯在槍桿子上,就算跑靶,大方向總還不至于錯。但作為一個學(xué)者,如此錯誤犯在筆桿子上,所失毫厘,恐怕除了千里之謬,還有千年之差。我們中國兩千多年前,就有一部釋詞述物的小書,書名叫做《爾雅》,書中就有關(guān)于野生大茶樹的文字。由此可見,這位西洋鬼子,還犯了孤陋寡聞的錯誤。其實,距離他所見印度野生大茶樹不遠的地方,也就是相同緯度的東方,正有著一片神秘的原始森林。在那里,生長著很多參天的野生大茶樹,不僅如此,還有又古又老,樹野葉大的“茶樹王”呢。那個地方,就是我們中國的云南與四川。

我們中國“茶”的盛氣,在西“禪”東進時,已經(jīng)迎春秋,送冬夏,留香四千多年。而且還在花樣翻新,步入精彩,走向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堪稱古典“茶”輝煌的頂點。那就是西“禪”東進二百多年時的大唐盛世。那就是西“禪”東進六百多年時的北宋末年。那就是西“禪”東進八百多年時的朱明王朝。在我們中國“茶”業(yè)史上(也是世界“茶”業(yè)史上),這三個階段,都是劃時代的路標(biāo)。在大唐盛世里,古典的中國“茶”,氣象萬千,繁榮空前。在北宋末年里,古典的中國“茶”,走火入魔,工巧絕后。在朱明王朝里,古典的中國“茶”,洗盡鉛華,返樸歸真。八百年間,古典的中國“茶”,創(chuàng)世紀(jì),絕人寰,空前中外,絕后古今,頂封了“茶” 的古典,絕頂了“茶”的經(jīng)典。

這八百年,是我們中國“茶”,脫胎換骨的八百年。這八百年,也是心印“禪”派,塑身造型的八百年。在這八百年間,“禪”意“茶”香,相視莫逆,相映成趣,相濡以沫,相得益彰。漸悟頓悟,物競天擇,藏于名山,傳之其人?!安琛弊罱狻岸U”的孤詣,“禪”最服“茶”的盛氣?!岸U”“茶”相投一味,互志風(fēng)情?!安琛毕憬o“禪”意提神醒腦,去春困,解秋乏,驅(qū)夏暑,逐冬寒,推“禪”夢漸門,現(xiàn)“禪”靈化境。

“禪”境心法,在五花八門啟迪心智,各種各樣崇尚慧覺的心法中,個性最為鮮明。跟一些只見手段,不見目的,只談方法,不論結(jié)果的心法相比,“禪”的表現(xiàn):是單純,是直接,是灑脫,是練達,是不多事,是少廢話,是沒有迷途,是不會迷失,是沒有招式,是不會沉醉。就像我們中國“茶”的心法——法道,法天,法自然,見心見性,感天動地。

不過,“禪”又是柱無根的“香”,有的時候,如果不用纏著布條的小竹棍去杵上一杵,就無法做到名符其實,表里如一。這條小小的竹棍,后來功能放大了,成了法器。在造型上,更加莊嚴(yán),在法力上,更加凝重,并且有了一個神圣的名字——禪杖。禪杖的故事,就是從它用來“杵”醒困禪人講起的。禪杖最初的造型,只是一根頭上纏著布條的小竹棍。任務(wù)是在參禪人打瞌睡時,派過去杵上一杵。

我們中國的“茶”,則是長流的水。在“禪茶一味”的深入淺出中,攜來百侶,流者途殊,香者歸同。講究的是:苦去同源,甘來一體,苦盡甘來,甘苦輪回。因為,“茶”苦離心甜最近,離渴望最近,離喚醒最近,離理想最近。

我們中國的“茶”,生性少言寡語,從不僧面佛面,雖以苦口張本顏色,卻令世人心生敬畏。所以說,我們中國人的含蓄像“茶”。我們中國人的智慧也像“茶”。我們中國人的覺悟更像“茶”。西周初年,“太公望”(也就是“姜牙”,也就是“呂尚”,也就是“姜太公”)隨武王伐紂。占卜結(jié)果不吉,“太公望”不信邪,把不吉的龜甲獸骨拿過來,丟在地上,用腳踩碎。然后,“太公望”率領(lǐng)大軍,打了勝仗,掀開了西周王朝數(shù)百年歷史的扉頁。“太公望”所表現(xiàn)出的覺悟,“太公望”所張本出的顏色,“太公望”所揭示出的敬畏,無不徑自我們中國的“茶”:有入味的“香”(“香”是指“道”),有盡心的“苦”(“苦”是指“志”),有造型的“水”(“水”是指“勢”),有法相的“神”(“神”是指“智”)。不輸于蕓蕓眾僧的善果,不遜于“惡水”之中的“花蓮”。雖然沒有取道“觀音”的多面,但卻道出了“觀音”的“善”變。蕓蕓眾僧說,“禪”的深入,令人成佛。蕓蕓眾生說,“茶”的淺出,使人成圣。

我們中國的“茶”,就像一支鏡子。一支恭人祺己的鏡子;一支洗心革面的鏡子;一支博大精深的鏡子(又“博大精深”了);一支透徹數(shù)千年的鏡子。對于我們中國“茶”的這一盛氣,最為心知肚明者,洵屬與之互為君子(“寒門”之“桂子”)又互為知己(“惡水”之“花蓮”)的“禪”家也。

【摘自2008年第5期《吃茶去》雜志;作者:羅向宇(北京),原題為“禪茶”】

劉瑤在首屆“生活禪與茶生活”講壇演講:以茶為墨,畫出我人生的線和面

各位領(lǐng)導(dǎo),各位嘉賓、各位茶友大家下午好!

說實在的,我對今天講壇“生活禪與茶生活”這個主題是既感到親切又有些陌生。

親切的是因為“生活禪”這個概念是從我們河北誕生的,而且我本身就在“茶生活”之中從事著茶藝教學(xué)工作。陌生的是以我現(xiàn)有的認(rèn)知水平很難把這三個字理解透徹,也很難把握今天的演講尺度。那么,到底應(yīng)該怎么樣來述說茶樣人生和生活中的禪呢?

當(dāng)我求教于我的恩師的時候,老師告訴我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深,那就是“離開禪而論禪,離開茶而說茶”。也就是說,不要糾結(jié)在“禪”與“茶”這兩個字上,而是聯(lián)系你生活中抑或是人生中的一杯茶給你帶來的幸福指數(shù)和得到當(dāng)下歡喜心的一種感知。而這種感知和體驗,恰恰正是“禪”的魅力,也是“茶”的魅力。

老師的點撥讓我茅塞頓開,仿佛心中的小感悟如涌泉連珠般展露出來。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思緒回轉(zhuǎn)到我與茶結(jié)緣的那年----也就是11年前的夏天,那年我剛好23歲,感謝在這最美好的年華讓我遇到茶,茶在我的生活中從此就再也不曾離別,而是慢慢生根、發(fā)芽、開花,并結(jié)下智慧的果。

在這11年里我從一個喜茶者變成一名授茶者,靠的是對茶藝文化的深深喜愛與濃厚的興趣,以及朋友們給予我的支持與鼓勵。

2015年我創(chuàng)辦了屬于自己的茶文化工作室,茶室裝修的一磚一瓦,每個配飾,大到家具,小到一個釘子、一幅畫,都是我親手選購,親自布置,在這方承載著我夢想的小小天地里,我勾勒著少兒茶藝未來的藍圖,我樂在這樣的茶生活之中,享受其中的歡喜。從此便踏上了和孩子們相依在一起的習(xí)茶路上。

在授茶課上,孩子們堅定的小眼神兒至今讓我難忘,孩子們對茶的喜愛程度讓我自信不凡,從那時起我常常這樣鼓勵自己——我是一位多么優(yōu)秀的少兒茶藝?yán)蠋煱 5珶o論怎么說,我和孩子們打交道,我的內(nèi)心是放松的,是清澈的,是愉悅的。

每當(dāng)我積累了少兒茶藝的教學(xué)特點以及教學(xué)方法經(jīng)驗后,大膽與學(xué)校及少兒組織建立了更緊密的聯(lián)系,為拓展少兒習(xí)茶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所以從我的內(nèi)心里非常感謝這些長期“跟班”的學(xué)生們,在這份“茶緣”的牽引下讓我和孩子們久久相伴,孩子們也不負(fù)所望,每每在學(xué)校一些展演中以表演茶藝為榮。

記得那年暑假前夕,我受邀去到高外小學(xué)為四年級學(xué)生講述“一杯茶的故事”,課程分為理論和實操兩個板塊,共有八次分享課程。理論課程時,學(xué)生們豎耳傾聽,踴躍發(fā)言,個個機靈可愛;實際操作時,學(xué)生們更像是草原上的羊兒——自由、天真,富有童趣,漫游在泡茶的世界里。

都說素質(zhì)教育是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在德育美育方面的發(fā)展,這話沒錯,在茶藝實操練習(xí)中,不但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比如器皿的擺放,動手煮水、清洗杯具;還培養(yǎng)了孩子們禮貌、助人為樂的美德。在一次次泡茶、斟茶、奉茶的過程中磨練孩子們的包容意識、禮讓意識和心存感恩之心。

實操課上,小朋友們個個爭做主泡手,以服務(wù)他人為樂,每次帶去的茶樣除了課堂使用外,稍有剩余也會被小朋友們“瓜分”的干干凈凈,小朋友們分秒享受著這份“爭取”來的快樂滋味。

時光在不經(jīng)意中流淌著,我和同學(xué)們的情誼成了最和諧溫暖的師生關(guān)系,每周五的下午課仿佛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光——紅茶調(diào)飲、黑茶調(diào)飲、烏龍茶調(diào)飲、同學(xué)們對比試驗著,將孩子們的熱情推到高潮。由于親自動手,孩子們很快就能掌握技巧,調(diào)整好茶與水的比例,調(diào)出可口的奶茶,仿佛所有的幸福此刻都化作了一杯香濃的奶茶。

由于快到其中考試,茶藝興趣課在接近尾聲時做了暫時停課的決定。得知茶藝課暫停的消息,很多孩子們悶悶不樂,當(dāng)時有一位同學(xué)因為茶藝課停課找到校長理論起來:“我們都喜歡茶藝課程,我們會好好復(fù)習(xí),認(rèn)真聽課,不會耽誤考試的,希望學(xué)校不要停掉茶藝興趣課……”

童言可愛,但當(dāng)我聽到孩子們對茶藝課喜愛的反饋以及期待我去上課的渴望心情,內(nèi)心涌動著卻是幸福的熱淚,我感謝這份“茶緣”讓我收獲了這份歡喜,感謝這份“茶緣”讓我在從茶過程中得到了一種禪悅,在這個夏天我被孩子們的一壺茶演繹得純真而透明。

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好比是禪,興趣好比海中燈塔,曾經(jīng)有多少的迷失,曾經(jīng)有多少的困頓,都因那一杯心安之茶而統(tǒng)統(tǒng)化解,得到心靈的愉悅。

之后的我又陸續(xù)開展了成人茶藝課,我在習(xí)茶、授茶的前行路上砥礪前行,不敢懈怠。課上我們以茶藝結(jié)緣,課下我們以茶德相交,大家不僅收獲了茶文化知識,更收獲了一份友誼,一份禪趣。

當(dāng)然,茶之所以被稱之為“國飲”,除了天然、健康屬性之外,我想更多的是茶能讓人內(nèi)省自性和甘于奉獻的精神。

凈慧長老將飲茶這樣一種生活日用明確提升到“正、清、和、雅”精神層面,這也正是每一位茶人都要修行的“茶德”。

現(xiàn)在我有了自己的小團隊,不再孤立無援,我們因喜茶、愛茶而走到一起;因善于包容與分享而團結(jié)在一起;因甘于奉獻而緊緊相依。我想這份歡喜這份幸福就是我多年習(xí)茶的最大福報,就像茶把最美妙的感覺都給了懂它的人,而我們都把自己最溫柔的一面給了彼此……

茶藝師這份職業(yè)帶給我的美好是我最為之驕傲的,用好朋友的話來說:“最仙兒”的是你們茶藝?yán)蠋?,“最接地氣”的也是你們茶藝?yán)蠋?。這不正是茶的雅俗共賞和禪修實踐在茶生活中的體現(xiàn)嗎!

我始終信奉茶人都應(yīng)是社會的正人君子,在茶圈經(jīng)常聽人們說:“要做茶,先做人”。沒錯,這話說的一點也不假。用禪茶的“感恩、包容、分享、結(jié)緣”功能來鼓勵自己,從自以為懂得很多到其實懂得還太少;從外在注重形而下到內(nèi)在修煉形而上,無論是心態(tài)上還是習(xí)練方法上,是茶教會我“人品即品茶,品茶即品人”的道理,是生活的禪修讓我得到工作精進和喜悅。

茶是有靈魂的,就像人一樣。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才成就了一杯好茶。習(xí)茶,要報以務(wù)實求真的心態(tài)才能遇見更優(yōu)秀的彼此,才能得到無限的歡心。

是茶讓我變得更優(yōu)雅、從容;

是禪讓我變得更自在、自信。

最后特別感謝我的恩師,在茶與人生的道路上給予我許許多多的幫助。文字的撰寫、活動的策劃、會議的執(zhí)行、一次次的磨練與考驗都增加了我做事的能力與自信心。

我想此生以茶為點,畫出我人生的線和面,成就一個覺悟的圓,圓融著自己!以禪為心,與茶結(jié)緣,讓年輕的心靈通透清爽,做一個懂得為他人著想而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自己!

人生不過,七壺茶

在《浮生物語》中有言:

甘苦與共,

是浮生茶,

也是人生路。

茶若人生,濃也罷,淡也罷,都需要自己細細去品味。

生活并不盡如人意,人這一輩子,必須要備下七壺茶,才能在不同人生境遇中安心度日。

【一壺滌心】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才能成就真正的大智慧。我們需要與朋友交流,更需要對話自己。慎獨,才是真正的至高境界。

【一壺待友】

? 沒有人甘愿永遠孤寂。成功時,你會希望有人為你歡呼;失敗時,你渴望有人安慰。高山流水般的知己, 無數(shù)人追求。

【一壺激情】

隨著生活的磨礪,漸漸失去了激情,對生活沒有熱情,不想做任何事,這樣怎樣前進?你需要有一種保持沸騰的狀態(tài),時刻保持對事情的熱情,時刻堅守初心。

【一壺清醒】

 世事變幻,讓人難以捉摸,我們太容易迷失在這世間。倘若一不小心迷失了,必須要有一壺濃茶,醍醐灌頂,保持清醒。

【一壺沉淀】

酒越久越香,茶越品越靜。成功的路上,我們需要不斷積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至江海。厚積方能薄發(fā)。

【一壺憐憫】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別人需要我們,我們也需要他人。保持一份憐憫之心,善待世界,世界也將善待你。

【一壺接受】

不要拒絕別人的好意,也不要對別人的善良嗤之以鼻,當(dāng)我們還不夠成熟的時候,虛心求教,是最快的成長方式。

茶在開水中浮沉,人在社會中浮沉,浮浮沉沉,茶與人都鑄就了自己的人生豐碑。茶亦人,人亦茶。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備好這七壺茶,我們會遇見最好的自己。

找到約119條結(jié)果 (用時 0.008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8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相關(guān)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