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如何看紅茶加色素

找到約29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普洱茶是如何讓人更健康的?

普洱茶是如何讓人更健康的?


普洱茶的健康功效,一直是廣大茶友關心的熱點話題,在科研界,也有許多專家學者在不斷探索著普洱茶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本篇文章,便是作者在尋找了大量科研資料的基礎上寫成的,有助于我們了解普洱茶如何讓我們更加健康。本文作者并非學術人士,在本文的表述上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有關微生物在普洱茶轉化方面的作用等。但科學的探索永無止境,所有的結論也都可能在不斷的探索中被修正。我們刊發(fā)此文,也是希望與大家不斷探討普洱茶與健康的話題,希望在大家的討論之下一起不斷接近真相,揭示普洱茶的健康“密碼”。

說到喝普洱茶的功效,幾乎每個茶友都能聊上幾句,身邊朋友的案例、茶商的大力宣傳、茶葉專家的健康講座等,都或多或少會涉及到這個話題。從20世紀起,科研界就對茶葉的藥用物質和治療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如茶多酚、茶紅素、L-EGCG等。在這其中,對普洱茶的專項研究起步雖晚,卻取得了不少成果。這些成果表明,普洱茶中含有的各類植物營養(yǎng)素,是能夠作用于人體并產生實際功效的。

古人與現(xiàn)代人的保健需求

自古以來,西藏民間就流傳著“加察熱(茶是血),加霞熱(茶是肉),加梭熱(茶是命)”這樣的說法,一直以來,他們認為普洱茶是一種能“解牛羊毒”且功能強大的健康飲品。

到了清朝,普洱茶“解油膩、消食、解酒”的功能性更是被發(fā)揚光大,翻越了重重大山,成為了紫禁城中的無上貢茶,迎來了普洱茶史上的第一次輝煌。而普洱貢茶在清宮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滿族是游牧民族出身,膳食結構上也是以肉食為主,需要普洱茶來消食解膩,促進身體健康。

得益于在京城中的繁榮,普洱茶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阮福的《普洱茶記》、藥學家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都有記錄下普洱茶這一強大的功能。清末后,普洱茶傳向南方,走向了更加廣闊的東南亞地區(qū),在香港地區(qū)扎根落戶,當?shù)匾惨恢绷鱾饔泻绕斩枘軠p脂減肥,乃至緩解高血壓的說法。

直到20世紀末,隨著經濟迅速發(fā)展,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得到了極大改善,漸漸的許多富貴病開始出現(xiàn),而普洱茶也于此時崛起,與其消食解膩的功能不無關系。

不過以上這些歷史,雖然包含了大量有關普洱茶功能性的論斷,卻沒有指出這種結論的依據(jù),因此只能歸于“經驗科學”,仍需要“實驗科學”加以驗證。而經驗與實驗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實驗以數(shù)據(jù)模型為依據(jù),經驗卻以個體感受為依據(jù)。理性實驗建立在感性經驗之上,兩者經常能相互驗證,并得出相似結論。

普洱茶也不例外,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科研界對普洱茶的功能性認知進一步加深,發(fā)現(xiàn)了一種能對抗衰老、延長壽命的植物營養(yǎng)素——初級與次級代謝產物。

植物營養(yǎng)素與初級代謝物

食物含有的各類養(yǎng)分統(tǒng)稱為營養(yǎng)素,維持人體生命運轉的基礎營養(yǎng)素目前可分為水、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膳食纖維。[1] 而很多植物除了含有這些基礎營養(yǎng)素外,還含有“獨家”營養(yǎng)素,如蒜類的大蒜素,西紅柿的番茄紅素、蛹蟲草中的蟲草素、茶葉中的茶多酚和茶皂苷等。[2]

這些植物營養(yǎng)素都屬于初級代謝物,效用雖各不相同,但都對人體大有裨益,一些學者視其為最珍貴的天然物質,甚至稱其為“植物黃金”。

而普洱茶,就是含有植物營養(yǎng)素品類最多、含量也最高的茶葉,有人可能認為這是夸大其詞,亦或是自賣自夸,但我們確實可以從茶多酚上來驗證這一事實。

茶多酚(TP, Tea Polyphenols)是知名度最高的茶葉營養(yǎng)素之一,按化學結構不同,科學家將茶多酚細分為L-EGCG、兒茶素、花青素類等不同品類。[3]首先是L-EGCG,這是《茶葉化學》教科書唯一提到的抗癌物質,從研究初期的抗氧化研究,到最新發(fā)現(xiàn)的預防重大疾病機能,L-EGCG的意義十分重大。[4]其次是兒茶素這個大家族,有學者認為這是茶葉中藥效最好的一類活性成分,具有防血管硬化、降血脂、消炎抑菌、防輻射、防癌等功能。[5] 最后是花青素,這是一種可溶于水的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輻射,抵抗紫外線等功效,目前已經能穩(wěn)定提取,并被廣泛用于保健品和美妝產品中。[6]

此外,茶葉中的植物營養(yǎng)素中,還有近三十種氨基酸,十幾種生物堿,以及茶多糖、γ-氨基丁酸、茶黃素、茶氨酸等有益物質。

普洱茶的原料屬于大葉種,葉片碩大,海綿體肥厚,所含茶多酚類化合物多達干茶的三分之一,是所有茶類中最高的。[7]

喝其他品種的茶葉時,人體想吸收這些植物營養(yǎng)素,還要再克服一大難題:脂溶性植物營養(yǎng)素不溶于水,日常沖泡很難提取出有益成分為人體吸收。而普洱茶則沒有這樣的擔憂,這得益于其以揉捻曬青為核心的加工工藝,能將大量不溶于水的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易吸收的水溶性物質,也讓茶品更加耐泡。因此,得益于大葉種和特殊工藝的雙重加持,普洱茶成為了植物營養(yǎng)素含量最多的茶葉,這些不能由人體合成的有益物質,能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并增強體質。

具體到品類,新普洱生茶含有的植物營養(yǎng)素最多,其次是普洱熟茶,最次是普洱老茶,不過在另一個層面——次級代謝產物這一重要物質上,普洱老茶卻是含量最多的。

次級代謝產物

未經發(fā)酵的茶葉中,含有的植物營養(yǎng)素大多為初級代謝物,而普洱茶在發(fā)酵過程中,初級代謝產物則會被轉化、降解、縮合為特有的次級代謝產物。[8]

次級代謝產物是一個已經有兩千多個成員的大家族,而且還有很多品類是目前研究沒有發(fā)現(xiàn)和觸及到的。這些“小家伙”的相對分子質量極小,但活性極強,經常以小分子狀態(tài)依附在大的聚合物上,對人體產生諸多益處。[9]

僅目前發(fā)現(xiàn)的次級代謝產物的效用,就包含激活淋巴系統(tǒng)、增強人體免疫能力、控制膽固醇、調節(jié)造血功能、調節(jié)人體神經中樞、神經末梢和降低高血壓等功能。[10]

以“后陳化”為核心的普洱茶,正是這些次級代謝產物的富集體,如普洱熟茶的微生物發(fā)酵過程、普洱生茶的自然發(fā)酵過程,都會生成多不可計的次級代謝產物。這是因為普洱茶的后陳化屬于半?yún)捬跣桶l(fā)酵,在這個過程中,普洱茶的色澤逐漸轉化,其含有的大量植物營養(yǎng)素,也會由初級代謝產物向次級代謝產物轉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茶多酚的轉化。研究發(fā)現(xiàn),普洱新茶的茶多酚普遍在25%以上,而經過50年陳化后的普洱老茶,茶多酚的含量會降到5%以下。[11] 這些茶多酚不是憑空消失了,而是轉化成了更加珍貴的活性成分,有降壓效用的γ-氨基丁酸以及有抗癌功效的茶紅素基團就是其中的代表。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簡稱GABA)是一種有效的降血壓成分,能作用于脊髓的血管運動中樞,有效促進血管擴張。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葉種鮮葉在厭氧密閉環(huán)境中,就會自發(fā)生成γ-氨基丁酸 ,這一成分并不是普洱茶獨有的,比如降壓藥方中的黃芪,其有效成分即為γ-氨基丁酸。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不止是尚未處理過的鮮葉,普洱生茶的后發(fā)酵和普洱熟茶的渥堆發(fā)酵,都存在厭氧加工工序,都會有效增加茶葉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12]

茶紅素(TRS),是一種在普洱茶和紅茶中都廣泛存在的化合物,科研界認為其是茶葉中價值最大的物質之一,能治療癌癥,清除DPPH自由基。[13]也有科研報告指出,普洱老茶和普洱熟茶中富含的茶紅素,能明顯改善細胞壓積、血漿黏度、紅細胞電泳情況,從而緩解高血壓人群的并發(fā)高黏血癥狀。[14]從理化角度上看,茶紅素是異質類型的酚性酸性色素的統(tǒng)稱,,包括多種異源物質,相對分子質量從700~40000不等,可以看做茶色素中的某種混合物。

在探索茶紅素的形成機理上,科研界此前一直是按照紅茶的發(fā)酵模型研究的,也就是先產生茶黃素,茶黃素轉化為茶紅素,茶紅素再轉化為茶褐素的過程。但隨后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茶紅素的性質是極不穩(wěn)定的,極易轉化為茶褐素,在對紅茶的各類檢測中,也是只能找到轉化后的茶褐素,而茶紅素卻不見蹤影。

而茶褐素的出現(xiàn),意味著紅茶的色素演化已經結束,再往下就是霉變,這也是那次“大圍攻”中,一些江浙專家聲討普洱茶不存在越陳越香的所謂依據(jù)之一。

在這一研究課題由紅茶轉向普洱茶時,茶紅素的研究才出現(xiàn)了轉機,不過兩種茶類的茶紅素生成機理是完全不同的。色素演變的前半段中,普洱茶與紅茶的表現(xiàn)大致相同[15] ,重點是后半段的差異,相對于紅茶的直接轉化,普洱茶中的茶紅素還經過了一個“折回演化”的過程。而在湯色變化上,這一變化則更加明顯。在陳放初期,普洱茶中的茶黃素居多,湯色表現(xiàn)為桔黃,當陳放一段時間后,茶紅素的出現(xiàn)會使湯色變化為桔紅色。當普洱茶進一步轉化時,茶紅素便占據(jù)上風,湯色也變?yōu)榘导t,而當普洱茶轉化到了某個臨界點時,茶湯的通透度和紅亮度反而會逐漸提高,變幻得紅亮剔透。

這一色素演化過程,可以總結為: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茶紅素,需要強調的是,普洱茶的發(fā)酵后期,茶褐素經氧化作用,再次析出了茶紅素。

這就是普洱茶獨有的茶紅素形成機理,它不僅驗證了“普洱老茶茶湯的紅亮度,高于普洱新茶”這一現(xiàn)象的合理性,還形成大量茶紅素,對人體產生諸多好處。

而此時普洱茶對人體的功能性,就再次提升了一個效能,不僅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等富貴病都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普洱茶中的次級代謝產物,雖然“靶向性”非常強,但基本都為痕量和微量級,在人體上的作用仍不明顯,不如特效藥物。[16] 不過,這些次級代謝物的類型又堪稱海量,不同類型的藥用成分,其靶向作用也各不相同,將所有的力量匯聚到一起,又真正形成了“藥性”。[17]

相對于藥與保健品來說,普洱茶等天然食品具有無害性,長期飲用,也不會像服用藥物一樣,增加肝腎負擔,提高人體耐藥性,降低人體免疫力。而且,這還不是普洱茶效用的全部,最近科研界也有一些新設想,比如能否以超臨界萃取等高新技術,保留普洱茶中的某一特效成分,從而將其功能性無限放大?如以L-EGCG為主要成分的抗癌茶、以γ-氨基丁酸為主的降壓茶、以茶酵母為主的減肥茶、以茶多糖為主的降糖品飲、能保護前列腺的槲皮素茶等,也讓人充滿了期待。

原文刊載《普洱》雜志

2022年10月刊

文|陸離 圖|歐巴非[除署名外]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普洱茶是如何讓人更加健康的?——初探普洱茶的植物營養(yǎng)素與次級代謝產物

說到喝普洱茶的功效,幾乎每個茶友都能聊上幾句,身邊朋友的案例、茶商的大力宣傳、茶葉專家的健康講座等,都或多或少會涉及到這個話題。從20世紀起,科研界就對茶葉的藥用物質和治療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如茶多酚、茶紅素、L-EGCG等。在這其中,對普洱茶的專項研究起步雖晚,卻取得了不少成果。這些成果表明,普洱茶中含有的各類植物營養(yǎng)素,是能夠作用于人體并產生實際功效的。

古人與現(xiàn)代人的保健需求

自古以來,西藏民間就流傳著“加察熱(茶是血),加霞熱(茶是肉),加梭熱(茶是命)”這樣的說法,一直以來,他們認為普洱茶是一種能“解牛羊毒”且功能強大的健康飲品。

到了清朝,普洱茶“解油膩、消食、解酒”的功能性更是被發(fā)揚光大,翻越了重重大山,成為了紫禁城中的無上貢茶,迎來了普洱茶史上的第一次輝煌。而普洱貢茶在清宮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滿族是游牧民族出身,膳食結構上也是以肉食為主,需要普洱茶來消食解膩,促進身體健康。

得益于在京城中的繁榮,普洱茶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阮福的《普洱茶記》、藥學家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都有記錄下普洱茶這一強大的功能。清末后,普洱茶傳向南方,走向了更加廣闊的東南亞地區(qū),在香港地區(qū)扎根落戶,當?shù)匾惨恢绷鱾饔泻绕斩枘軠p脂減肥,乃至緩解高血壓的說法。

直到20世紀末,隨著經濟迅速發(fā)展,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得到了極大改善,漸漸地許多富貴病開始出現(xiàn),而普洱茶也于此時崛起,與其消食解膩的功能也不無關系。

不過以上這些歷史,雖然包含了大量有關普洱茶功能性的論斷,但卻沒有指出這種結論的依據(jù),因此只能歸于“經驗科學”,仍需要“實驗科學”加以驗證。而經驗與實驗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實驗以數(shù)據(jù)模型為依據(jù),經驗卻以個體感受為依據(jù)。理性實驗建立在感性經驗之上,兩者經常能相互驗證,并得出相似結論。

普洱茶也不例外,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科研界對普洱茶的功能性認知進一步加深,發(fā)現(xiàn)了一種能對抗衰老、延長壽命的植物營養(yǎng)素:——初級與次級代謝產物。

植物營養(yǎng)素與次級代謝物

食物含有的各類養(yǎng)分統(tǒng)稱為營養(yǎng)素,維持人體生命運轉的基礎營養(yǎng)素目前可分為水、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膳食纖維。[1] 而很多植物除了含有這些基礎營養(yǎng)素外,還含有“獨家”營養(yǎng)素,如蒜類的大蒜素,西紅柿的番茄紅素、蛹蟲草中的蟲草素、茶葉中的茶多酚和茶皂苷等。[2]

這些植物營養(yǎng)素都屬于初級代謝物,效用雖各不相同,但都對人體大有裨益,一些學者視其為最珍貴的天然物質,甚至稱其為“植物黃金”。

而普洱茶,就是含有植物營養(yǎng)素品類最多、含量也最高的茶葉,有人可能認為這是夸大其詞,亦或是自賣自夸,但我們確實可以從茶多酚上來驗證這一事實。

茶多酚(TP, Tea Polyphenols)是知名度最高的茶葉營養(yǎng)素之一,按化學結構不同,科學家將茶多酚細分為L-EGCG、兒茶素、花青素類等不同品類。[3]首先是L-EGCG,這是《茶葉化學》教科書唯一提到的抗癌物質,從研究初期的抗氧化研究,到最新發(fā)現(xiàn)的預防重大疾病機能,L-EGCG的意義十分重大。[4]其次是兒茶素這個大家族,有學者認為這是茶葉中藥效最好的一類活性成分,具有防血管硬化、降血脂、消炎抑菌、防輻射、防癌等功能。[5] 最后是花青素,這是一種可溶于水的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輻射,抵抗紫外線等功效,目前已經能穩(wěn)定提取,并被廣泛用于保健品和美妝產品中。[6]

此外,茶葉中的植物營養(yǎng)素中,還有近三十種氨基酸,十幾種生物堿,以及茶多糖,γ-氨基丁酸,茶黃素,茶氨酸等有益物質。

普洱茶的原料屬于大葉種,葉片碩大,海綿體肥厚,所含茶多酚類化合物多達干茶的三分之一,是所有茶類中最高的。[7]

喝其他品種的茶葉時,人體想吸收這些植物營養(yǎng)素,還要再克服一大難題:脂溶性植物營養(yǎng)素不溶于水,日常沖泡很難提取出有益成分被人體吸收。而普洱茶則沒有這樣的擔憂,這得益于其以揉捻曬青為核心的加工工藝,能將大量不溶于水的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易吸收的水溶性物質,也讓茶品更加耐泡。因此,得益于大葉種和特殊工藝的雙重加持,普洱茶成為了植物營養(yǎng)素含量最多的茶葉,這些不能由人體合成的有益物質,能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并增強體質。

具體到品類,新普洱生茶含有的植物營養(yǎng)素最多,其次是普洱熟茶,最次是普洱老茶,不過在另一個層面——次級代謝產物這一重要物質上,普洱老茶卻是含量最多的。

次級代謝物

未經發(fā)酵的茶葉中,含有的植物營養(yǎng)素大多為初級代謝物,而普洱茶在發(fā)酵過程中,初級代謝產物則會被轉化、降解、縮合為特有的次級代謝產物。[8]

次級代謝產物是一個已經有兩千多個成員的大家族,而且還有很多品類是目前研究沒有發(fā)現(xiàn)和觸及到的。這些“小家伙”的相對分子質量極小,但活性極強,經常以小分子狀態(tài)依附在大的聚合物上,對人體產生諸多益處。[9]

僅目前發(fā)現(xiàn)的次級代謝產物的效用,就包含激活淋巴系統(tǒng)、增強人體免疫能力、控制膽固醇、調節(jié)造血功能、調節(jié)人體神經中樞、神經末梢和降低高血壓等功能。[10]

以“后陳化”為核心的普洱茶,正是這些次級代謝產物的富集體,如普洱熟茶的微生物發(fā)酵過程、普洱生茶的自然發(fā)酵過程,都會生成多不可計的次級代謝產物。這是因為普洱茶的后陳化屬于半?yún)捬跣桶l(fā)酵,在這個過程中,普洱茶的色澤逐漸轉化,其含有的大量植物營養(yǎng)素,也會由初級代謝產物向次級代謝產物轉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茶多酚的轉化。研究發(fā)現(xiàn),普洱新茶的茶多酚普遍在25%以上,而經過50年陳化后的普洱老茶,茶多酚的含量會降到5%以下。[11] 這些茶多酚不是憑空消失了,而是轉化成了更加珍貴的活性成分,有降壓效用的γ-氨基丁酸以及有抗癌功效的茶紅素基團就是其中的代表。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簡稱GABA)是一種有效的降血壓成分,其能作用于脊髓的血管運動中樞,有效促進血管擴張。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葉種鮮葉在厭氧密閉環(huán)境中,就會自發(fā)生成γ-氨基丁酸 ,這一成分并不是普洱茶獨有的,比如降壓藥方中的黃芪,其有效成分即為γ-氨基丁酸。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不止是尚未處理過的鮮葉,普洱生茶的后發(fā)酵和普洱熟茶的渥堆發(fā)酵,都存在厭氧加工工序,都會有效增加茶葉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12]

茶紅素(TRS),是一種在普洱茶和紅茶中都廣泛存在的化合物,科研界認為其是茶葉中價值最大的物質之一,能治療癌癥,清除DPPH自由基。[13]也有科研報告指出,普洱老茶和普洱熟茶中富含的茶紅素,能明顯改善細胞壓積、血漿黏度、紅細胞電泳情況,從而緩解高血壓人群的并發(fā)高黏血癥狀。[14]從理化角度上看,茶紅素是異質類型的酚性酸性色素的統(tǒng)稱,,包括多種異源物質,相對分子質量從700~40000不等,可以看做茶色素中的某種混合物。

在探索茶紅素的形成機理上,科研界此前一直是按照紅茶的發(fā)酵模型研究的,也就是先產生茶黃素,茶黃素轉化為茶紅素,茶紅素再轉化為茶褐素的過程。但隨后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茶紅素的性質是極不穩(wěn)定的,極易轉化為茶褐素,在對紅茶的各類檢測中,也是只能找到轉化后的茶褐素,而茶紅素卻不見蹤影。

而茶褐素的出現(xiàn),意味著紅茶的色素演化已經結束,再往下就是霉變,這也是那次“大圍攻”中,一些江浙專家聲討普洱茶不存在越陳越香的所謂依據(jù)之一。

在這一研究課題由紅茶轉向普洱茶時,茶紅素的研究才出現(xiàn)了轉機,不過兩種茶類的茶紅素生成機理是完全不同的。色素演變的前半段中,普洱茶與紅茶的表現(xiàn)大致相同[15],重點是后半段的差異,相對于紅茶的直接轉化,普洱茶中的茶紅素還經過了一個“折回演化”的過程。 而在湯色變化上,這一變化則更加明顯。在陳放初期,普洱茶中的茶黃素居多,湯色表現(xiàn)為桔黃,當陳放一段時間后,茶紅素的出現(xiàn)會使湯色變化為桔紅色。當普洱茶進一步轉化時,茶紅素便占據(jù)上風,湯色也變?yōu)榘导t,而當普洱茶轉化到了某個臨界點時,茶湯的通透度和紅亮度反而會逐漸提高,變幻得紅亮剔透。

這一色素演化過程,可以總結為: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茶紅素,需要強調的是,普洱茶的發(fā)酵后期,茶褐素經氧化作用,再次析出了茶紅素。

這就是普洱茶獨有的茶紅素形成機理,它不僅驗證了“普洱老茶茶湯的紅亮度,高于普洱新茶”這一現(xiàn)象的合理性,還形成大量茶紅素,對人體產生諸多好處。

而此時普洱茶對人體的功能性,就再次提升了一個效能,不僅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等富貴病都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普洱茶中的次級代謝產物,雖然“靶向性”非常強,但基本都為痕量和微量級,在人體上的作用仍不明顯,不如特效藥物。[16] 不過,這些次級代謝物的類型又堪稱海量,不同類型的藥用成分,其靶向作用也各不相同,將所有的力量匯聚到一起,又真正形成了“藥性”。[17]

相對于藥與保健品來說,普洱茶等天然食品具有無害性,長期飲用,也不會像服用藥物一樣,增加肝腎負擔,提高人體耐藥性,降低人體免疫力。而且,這還不是普洱茶效用的全部,最近科研界也有一些新設想,比如能否以超臨界萃取等高新技術,保留普洱茶中的某一特效成分,從而將其功能性無限放大?如以L-EGCG為主要成分的抗癌茶、以γ-氨基丁酸為主的降壓茶、以茶酵母為主的減肥茶、以茶多糖為主的降糖品飲、能保護前列腺的槲皮素茶等,也讓人充滿了期待。

參考文獻:

[1] 中國營養(yǎng)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J]. 飯店現(xiàn)代化, 2000, 23(3):193-196.

[2] 史載祥, 杜金行. 大蒜素治療腦梗塞的臨床及實驗研究[J]. 中國醫(yī)藥學報, 1991, 006(001):33-35.

[3] 楊賢強, 曹明富, 沈生榮,等. 茶多酚生物學活性的研究[J]. 茶葉科學, 1993, 13(1):9.

[4] 沈生榮. 茶多酚復合體及L-EGCG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特性的研究[J].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 1992, 000(004):11.

[5] 夏濤, 高麗萍. 類黃酮及茶兒茶素生物合成途徑及其調控研究進展[J].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09, 42(8):2899-2908.

[6] 方忠樣, 倪元穎. 花青素生理功能研究進展[J]. 廣州食品工業(yè)科技, 2001.

[7] 劉本英, 王麗鴛, 周健,等. 云南大葉種茶樹種質資源ISSR指紋圖譜構建及遺傳多樣性分析[J].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08, 9(4):7.

[8]白林泉, 鄧子新. 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與藥物創(chuàng)新[J].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06(02):80-86.

[9]周鵬. 高效液相色譜-電噴霧質譜法用于茶多糖蛋白的純度和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J]. 色譜, 2004, 22(1):3.

[10] 楊鎮(zhèn), 曹君. 植物內生菌及其次級代謝產物的研究進展[J]. 微生物學雜志, 2016, 36(4):6.

[11] 謝貞建, 趙超群, 鄒聯(lián)柱,等. 普洱茶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食品與機械, 2009, 25(1):4.

[12] 林智, 林鐘鳴, 尹軍峰,等. 厭氧處理對茶葉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及其品質的影響[J]. 食品信息與技術, 2004, 25(2):16-16.

[13] 王華, 李大祥, 宛曉春. 茶紅素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研究[C]// 中國茶葉加工. CNKI;WanFang, 2007:3.

[14]連美玲, 鹿群先. 茶色素對冠心病和高血壓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變性的影響[J]. 微循環(huán)學雜志, 1997, 7(4):3.

[15] 蕭偉祥, 張麗平. 紅茶中的茶紅素和茶褐素[J]. 中國茶葉, 1983(06):6-7.

[16] 方崇業(yè), 逄曉玲, 林周平,等. 普洱茶防治代謝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 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 2018, 5(1):4.

[17] 栗志文, 王根輩, 王媛媛,等. 一種普洱茶有效成分的組合物及其在制備治療減肥的藥物或保健食品中的應用:.

普洱茶的健康功效,一直是廣大茶友關心的熱點話題,在科研界,也有許多專家學者在不斷探索著普洱茶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本篇文章,便是作者在尋找了大量科研資料的基礎上寫成的,有助于我們了解普洱茶如何讓我們更加健康。

本文作者并非學術人士,在本文的表述上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有關微生物在普洱茶轉化方面的作用等。但科學的探索永無止境,所有的結論也都可能在不斷的探索中被修正。我們刊發(fā)此文,也是希望與大家不斷探討普洱茶與健康的話題,希望在大家的討論之下一起不斷接近真相,揭示普洱茶的健康“密碼”。

原文刊載《普洱》雜志

2022年10月刊

作者丨陸離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全面呈現(xiàn)中國茶《中國茶品鑒全書》

精讀筆記第一百零一期

《中國茶品鑒全書









作者:

小枝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內容梗概

茶為國飲,數(shù)千年來,無論時代如何更迭、社會怎樣變遷,它始終伴隨并滋養(yǎng)著人們,在人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茶可以風雅到極致,也可以簡單通俗。一杯清茶,淡而不寡,滋味萬千,雜合他味又能不改自身的本味。茶品有浩瀚的格局,又有無微不至的細膩......




內容亮點

說茶品茶


茶類的選購

茶葉如何存儲

綠茶品鑒

紅茶品鑒

黑茶品鑒

烏龍茶品鑒




精讀筆記






說茶品茶


中國人喝茶的歷史很悠久。茶在中國,除了是舉杯、話家常、飯后解油膩的絕佳飲品外,聰明的老祖宗更將它與漢方藥草結合,使其演變?yōu)榱损B(yǎng)生保健的方式之一。


茶的起源與發(fā)展歷史

?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也是茶文化的發(fā)源地。茶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在中國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且茶文化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大眾之飲,發(fā)于神農,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國文化糅合了中國佛、儒、道諸派思想,自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由于茶葉生產的發(fā)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

?

而現(xiàn)代茶業(yè)的發(fā)展總的來說可分三段:

第一階段:1846年到1886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興盛時期,這時期茶園面積不斷擴大,茶葉產量迅速遞增,有利地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fā)展。

第二階段:1886年到1947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衰落時期。除政治和經濟方面的逆境影響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在國際茶葉市場競爭中失敗。

第三階段:1950年到1988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恢復時期,由于政府的重視,積極扶持茶葉生產,因而使枯萎的茶業(yè)得到恢復和發(fā)展。

?

?

茶類的選購


中國茶葉自古至今品品種眾多、種類豐富,基本上來說分類方法是按照制作方式為三類,即不發(fā)酵茶、半發(fā)酵茶、全發(fā)酵茶;又按商品分類為七大系,即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花茶、黃茶、黑茶、白茶。


綠茶


綠茶是中國主要茶類之一,又稱為不發(fā)酵茶。是以合適的茶樹新梢為原料葉,經殺青、揉捻、干燥等特有工藝制成的茶葉,做好的干茶色澤和沖泡后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色條,故名綠茶。

?

選購技巧

外形:綠茶的種類不同,外形差別大。眉茶條索均勻,整潔光滑;珠茶顆粒緊結,滾圓如珠,重實;烘青、毛峰茶條索緊結、白毫多。

色澤:眉茶呈綠色且?guī)сy灰光澤,珠茶深綠而帶烏黑光澤;炒青碧綠青翠,烘青呈綠帶嫩黃色,瓜片翠綠。

香氣:有清香,屯綠有板栗香,舒綠有花香,蒸青有紫菜香。

湯色:青翠碧綠而透明青茶。

滋味:濃醇鮮爽,回味帶甘。

葉底:明亮、細嫩、厚軟,呈嫩綠色,葉背有白色茸毛。

?


紅茶

?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qū)的漢族茶農生產,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關江氏家族是生茶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紅茶屬于全發(fā)酵茶類,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切)、發(fā)酵、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

?

選購技巧

1.購買紅茶前,先要了解紅茶的產地,每個產地不同茶區(qū)生茶的茶葉其調制方法不同,口味也不同。

2.購買紅茶時更需注意制造日期和有限期限,以免買到過期的紅茶。

3.分辨好包裝,茶包通常都是碎紅茶,沖泡時間短,適合上班族陰影,但是如果要喝產地茶或特色茶,最好買罐裝紅茶。

4.市面上賣的茶葉,一般都經過廠商的調配,茶葉專賣店都可以試聞或試喝,你可以試著找出最適合口味的紅茶。

5.好的紅茶的茶芽較多、高,小葉種紅茶條形細緊,大葉種紅茶肥壯緊實,色澤烏黑有油光,茶條上金色毫毛較多。

6.上等紅茶香氣香甜濃郁,滋味甜醇鮮爽,湯色紅艷,碗壁與茶湯接觸處有一圈金黃色的光圈;低檔紅茶芽少,條形松而輕,缺少光澤,滋味平淡。

?

?

烏龍茶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fā)酵茶,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殺青、萎凋、搖青、半發(fā)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質優(yōu)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chuàng)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

選購技巧

看外觀:福建閩南、閩北兩地的烏龍茶外形不同,閩南的為卷曲形狀,閩北的為直條形狀,都帶有光澤度。

聞香品味:看了茶葉的外觀后就可以沖泡聞其香,品其味。聞香氣一是要聞其花香是否純正,是何香型;二是看花香是濃是淡,稍有花香或有酵香;三是看花香是不是自己喜歡的香型。

觀茶湯:一般應掌握茶湯顏色為金黃色或橙黃色,而且要清澈,不渾濁,不暗,無沉淀物。沖泡三四次而湯色仍不變淡者為貴。

觀茶渣:品飲后要觀察杯中的茶渣。茶渣要平伏有光澤,有紅邊或是紅點。還要用手捏一捏茶渣,手感柔軟厚實、不硬、不刺手,說明原料好,加工工藝掌握得當。

性價比:選購時如遇到幾種茶葉的香味均適合自己的口味,而且價格相當時怎么辦?此種情況下就應該選擇最適合自己口味、最耐泡的。

?

?

黑茶


黑茶屬于后發(fā)酵茶,由于采用的原料粗老,在加工制作過程中堆積發(fā)酵的時間也比較長,因此葉色多呈現(xiàn)暗褐色,故稱為黑茶。黑茶主要分為湖南安化黑茶、四川藏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及湖北黑茶等。

?

選購技巧

好的黑茶總的品質要求色澤黑而有光澤,湯色橙黃而明亮,香氣純正,陳茶有特殊的花香或“熟綠豆香”,滋味淳和而甘甜。如果香氣有餿酸氣、霉味或其他異味,滋味粗澀,湯色發(fā)黑或渾濁,都是品質低劣的表現(xiàn)。

黑磚茶品質要求:磚面平整,花紋圖案清晰,棱角分明,厚薄一致,色澤黑褐,磚內無黑霉、白霉等,可以有“金花”,內質香氣純正,或帶松香煙味,湯色橙紅尚明,滋味醇和。

?

?

茶葉如何貯藏


?在日常生活中,要知道如何保存茶葉,那么必須先懂得茶葉會受到什么破壞,然后次啊能知道要如何保存,以避免這些事物對茶葉的損壞。而各種茶類的素質不同,受破壞的方式與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保存的方式與要求也有所不同。

?

綠茶


綠茶茶葉是一種疏松多孔的親水物質,因此具有很強的吸濕還潮性。存放綠茶時,相對濕度在60%較為適宜,超過70%就會因吸潮而產生霉斑,進而酸化變質。除了忌潮濕以外,綠茶的保存還應該忌高溫、陽光和氧化。

?

?

烏龍茶


烏龍茶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種。眾所周知,一款茶葉的好壞,跟它的存放方法有很大的關聯(lián),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烏龍茶存放方法。

1.在家里存放烏龍茶,要放在干燥、避光、密封、不通風、沒有異味的地方。

2.烏龍茶不要放在廚房或者有香皂、樟腦丸、調味品的柜子里,以免吸收異味。

3.容器選擇沒有異味的瓷罐、鐵罐、竹盒、木盒、瓦壇子等,盡量裝滿加蓋密封后置于冰箱內冷藏。

?

?

綠茶品鑒


綠茶在所有茶類中形狀最多,有的細如眉,有的圓如珠。綠茶是未經發(fā)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有自然清新的特質。

?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茶,因產于中國杭州西湖的龍井茶區(qū)而得名。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歷史,明代名列為上品,清順治列為貢品。清乾隆游覽杭州西湖時,盛贊龍井茶,并把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顆茶樹封為“御茶”。

判斷龍井茶品質的好壞,除其衛(wèi)生指標需進行理化檢驗外,其他項目全依賴于感官審評。其中外形審評包括色澤、形態(tài)、嫩度(等級)、新鮮度等,是審評的重點。

?

?

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于綠茶。洞庭碧螺春產于江蘇省蘇州市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qū)),所以稱作“洞庭碧螺春”。

有專家提醒,顏色是植物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顏色越綠并不意味著茶葉品質越好,市民在分辨真假碧螺春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外形:條索纖細、卷曲、呈螺形,茸毛遍布全身,色澤銀綠隱翠,毫風畢露,茶芽幼嫩、完整,無葉柄、無“褲子腳”、無黃葉和老片。

內在:有特殊濃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泡開后滋味鮮醇、回味甘厚,湯色嫩綠整齊,幼芽初展,芽大葉小。在鑒別真?zhèn)螘r,可用真品進行對照,凡不具備上述特點者即可確認為偽冒品。

顏色:沒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澤比較柔和鮮艷,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顏色發(fā)黑、發(fā)綠、發(fā)青、發(fā)暗;碧螺春用開水沖泡后,沒有加色素的顏色看上去比較柔亮、鮮艷,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較暗黃,像陳茶的顏色一樣。另外,正常的碧螺春茶葉商業(yè)偶白色的小絨毛,如果是著色的茶葉,它的絨毛也是綠色。

總是應以條索纖細,卷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清香淡雅,鮮醇甘厚,回味綿長,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香者為佳。

?

?

紅茶品鑒


紅茶干茶經過完全發(fā)酵,茶葉內含的物質完全氧化,因此干茶色澤烏黑潤澤。紅茶干茶條索勻整或顆粒均勻;紅茶茶湯湯色紅亮;滋味濃厚鮮爽,甘醇厚甜,口感柔嫩滑順;葉底整齊,呈褐色。

?

祁門工夫


工夫紅茶,是中國特有的紅茶。祁門工夫是中國傳統(tǒng)工夫紅茶的珍品,主產于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臺、東至、黔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祁門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著稱,享有盛譽。有百余年的生產歷史,也是中國傳統(tǒng)出口商品。與印度的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的烏瓦紅茶并稱“世界三大高香茶”。

祁門工夫干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內質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蘊藏有蘭花香。國際通過紅茶的名稱為“Blacktea”,即因紅茶干茶的烏黑色澤而來。

?

?

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紅茶,是世界紅茶的鼻祖,又稱拉普山小種,是中國生產的一種紅茶,茶葉是用松針或松柴熏制而成,有這非常濃烈的香味。因為熏制的原因,茶葉呈黑色,但茶湯為深紅色。正山小種產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產地保護。正山小種紅茶是醉古老的一種紅茶,后來在正山小種的基礎上發(fā)展了工夫紅茶。

高檔正山小種的條索要求粗壯緊實,色澤烏潤均勻有光,凈度好,不含梗片,干嗅有一股濃厚順和的煙味。

?

?

黑茶品鑒


黑茶是后發(fā)酵茶,茶湯一般為深紅、暗紅或者亮紅色,不同種類的黑茶有一定的差別、普洱生茶茶湯淺黃,普洱熟茶茶湯深紅明亮。優(yōu)質黑茶茶湯順滑,入口后茶湯與口腔、喉嚨接觸不會有刺激、干澀的感覺。茶湯滋味醇厚,有回甘。

?

茯磚茶


茯磚茶是黑茶中一個最具特色的產品,約在公元1368年問世,采用湖南、陜南、四川等地的茶味原料,手工筑制,因原料送到涇陽筑制,稱“涇陽磚”,因在伏天加工,故稱“茯茶”。茯磚茶分為特制和普通兩個品種,主要區(qū)別在于原料的拼配不同。特制茯磚全部用三級黑毛茶做原料,而壓制普通茯磚的原料中包含多種等級的黑毛茶。

茯磚茶干茶外形為長方磚形,規(guī)格為35×18.5×5厘米,現(xiàn)在茯磚大小規(guī)格不一。特制茯磚磚面色澤黑褐,內質香氣純正,滋味醇厚,湯色紅黃明亮,葉底黑湯尚勻。普通茯磚磚面色澤黃褐,內質香氣純正,滋味醇和尚濃,湯色紅黃尚明,葉底黑褐粗老。泡飲時湯紅而不濁,耐沖泡。每片磚凈重均為2公斤。

?

?

普洱茶磚


普洱茶磚產于云南省普洱市普洱縣,精選云南喬木型古茶樹的鮮嫩芽葉為原料,以傳統(tǒng)工藝制作而成。所有的磚茶都是經蒸壓成型的,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黑磚、花磚、茯磚、青磚是用機壓成型;康磚茶則是用棍錘鑄造成型。

選購普洱茶時,應注意外包裝一定要盡量完整,無殘損,茶香陳香濃郁,輕輕搖晃包裝,已無散茶者為佳。

?

?

烏龍茶品鑒


烏龍茶是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的半發(fā)酵茶,因發(fā)酵程度不同,不同的烏龍茶滋味和香氣有所不同,但都具有濃郁花香、香氣高長的顯著特點。烏龍茶因產地和品種不同,茶湯或淺黃明亮,或橙黃、橙紅。入口香氣高長,回味悠長。

?

安溪鐵觀音


鐵觀音,又稱紅心鐵觀音、紅樣觀音,主產地是福建安溪。安溪鐵觀音聞名海內外,被視為烏龍茶中的極品,且躋身于中國十大名茶和世界十大名茶之列,以其香高韻長、醇厚甘鮮而馳名中外。

安溪鐵觀音干茶制作綜合了紅茶發(fā)酵和綠茶不發(fā)酵的特點,屬于半發(fā)酵的品種,采回的鮮葉力求完整,然后進行涼青、曬青和搖青。成品條索肥壯、圓整呈蜻蜓頭、沉重,枝心硬,枝頭皮整齊,葉大部分苗背卷曲,色澤烏黑油潤,砂綠明顯是為上品。

?

?

武夷大紅袍


武夷大紅袍,因早春茶芽萌發(fā)時,遠望通樹艷紅似火,如同紅袍披樹,故而得名。大紅袍素有“茶中狀元”之美譽,乃巖茶之王,堪稱國寶。此茶產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藝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有明顯“巖韻”特征,飲后齒頰留香,經久不退,沖泡九次猶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譽為“武夷茶王”。

武夷大紅袍干茶是經曬青、涼青、做青、炒青、初揉、復炒、復揉、走水焙、簸揀、攤晾、揀剔、復焙、再簸揀、補火而制成。成品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


本書囊括識茶、鑒茶、泡茶、貯藏及茶具茶葉選購知識,將與茶相關的細節(jié)一一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而且貼合對生活品質有所要求的讀者與審美品位,內容簡潔、時尚、輕松、易讀。實圖對照、生活化的茶具組合、考究的沖泡方式使泡茶、品飲更輕松,更易于讀者快速學習和接受。

本文為《中國茶品鑒全書摘選整理后的精讀筆記,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和認同的觀點,如果對本書感興趣,可閱讀全書,了解更多茶知識。

找到約29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