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什么茶檔次高

找到約221條結果 (用時 0.009 秒)

天賜烏龍

如果說,閩南語是安溪人的幸福與榮耀,那么,鐵觀音則是安溪人的靈魂與境界。安溪顯山露水,天地人和,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去觀賞,給人的感受都不相同。為了與她相識,我無數(shù)次憧憬。老天眷顧安溪,把千姿百態(tài)的、韻味無窮的茶文化賜與這方水土。

我從什么時候開始喝烏龍茶,我也記不清了,只記得1998年以前,我喝茶有個特點,就是什么茶都喝,紅茶、綠茶、黑茶、花茶,還有普洱、烏龍、西湖龍井,那時候覺得什么茶香就是什么茶好,曾經(jīng)鐘情于茉莉花茶的香氣,醉心于西湖龍井的甘甜,因為從小生長在茶鄉(xiāng)的緣故,因此也稀稀糊涂地接觸到了不少好茶,武夷大紅袍、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君山銀針、古丈毛尖,當時認知的標準就是包裝盒子越高檔、越精致,茶葉肯定就越好。識茶、知茶、品茶,以茶待客、以茶養(yǎng)性,茶道、茶藝,本身就是一件快意之事。雖然喝了不少好茶,但是讓我說出得名堂來,那可是云里霧里,說不出來。那年,中國作家協(xié)會長樂文學創(chuàng)作生活基地在冰心文學館揭牌,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共同紀念冰心百年誕辰,會后,朋友陪我走讀閩南,我有幸再次觸摸安溪這座烏龍茶之鄉(xiāng)的人文歷史脈搏,得以在僑鄉(xiāng)安溪小住幾日。在朋友的推薦下,我第一次去了安溪縣西坪鎮(zhèn),攀爬茶山、茶園,第一次逛了安溪的茶葉市場,第一次300塊錢買了一斤鐵觀音,第一次知道顏色淺的茶比顏色深的茶檔次高,芽頭小的茶葉價格貴,有白毫的茶葉一定是頂級好茶等等,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安溪的茶,有很多種,最出名的是烏龍茶鐵觀音。安溪的鐵觀音,茶色金黃,香味醇厚,是茶中的精品。相傳在乾隆元年,安溪人王仕讓帶了自己制成的茶葉送給侍郎方望溪,侍郎一聞香氣逼人是茶中極品不敢獨占,就作為貢品獻給乾隆。乾隆飲后大悅,把這種烏潤結實,沉重似鐵的茶賜名為“鐵觀音”。安溪曾經(jīng)是福建省最大的貧困縣,安溪這個地方,能成長出鐵觀音這種名茶,固然有著自然環(huán)境的因素,也有物以稀為貴的市場因素,但是依我看來,更為難得的,能使安溪成為全國第一產茶大縣,能把一個九十年代還是貧困縣的安溪一夜之間變成全國百強縣的,還是它的人文底蘊。安溪人賣茶的茶莊不論大小,都有一個泡茶的茶幾,一套點著火淋著杯的茶具。無論買不買茶都可去喝一口功夫茶,聊一會天。如果你有心買茶呢,那就去挑,在大包大包的散裝茶葉中挑,聞一聞,嚼一嚼,選中了,就現(xiàn)泡給你喝,品品味道,說說價錢,你認為值不值,中意不中意,不中意再挑再泡一壺,直到你滿意為止。因為當場泡給你喝的茶,當場包裝給你,不會有假,不會調包,放心。中國是中國茶的故鄉(xiāng),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千百年來,無論時代如何變化,茶文化始終是華夏兒女認同親近的民族的精神特質,始終是中華民族自強前行的力量源泉?;丶覑貉a鐵觀音的種種常識,第一要緊處,便是把那個嫩嫩的“紅芽”整明白。鐵觀音,茶人又稱紅心觀音、紅樣觀音;既是茶葉名稱,又是茶樹品種名稱。安溪茶葉早在宋元時期,隨著泉州港的興起,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暢銷海外,風靡歐美。與安溪同緯度的都是中國的名茶區(qū),如出產普洱茶的云南普洱,出產綠茶的廣東英德,產高山茶的臺灣阿里山地區(qū),這也許就是安溪對外宣傳烏龍茶時,可以津津樂道的資本。

吉人天相,茶中極品,天賜烏龍。都說茶有著其他飲料所沒有的三大功能,即防癌、防心血管病和延緩衰老,所以,飲茶越來越為更多的人所喜愛和重視。從字面上看,因為產在安溪而得名鐵觀音,是地域和風物之間的關系。仔細探究,什么地方長什么東西,還真是有內在聯(lián)系。茶是養(yǎng)生的,道家視養(yǎng)生為終極使命,鐵觀音的產地安溪距海邊的廈門、漳州市大概100多公里,臨近沿海雨量充沛,濕度大,海拔600米以上的山上多有云霧繚繞,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鐵觀音香味醇厚、甘醇濃郁的優(yōu)良品質。我喝到過的鐵觀音,有自己買的,有朋友送給我的。味道鮮美的茶都有個特點,那就是富含茶多酚,咖啡堿,氨基酸,鐵觀音恰恰是一應俱全,清香雅韻,馥郁芳華。我想,鐵觀音之所以名貴就是因為產茶量少,物以稀為貴。盛世盛舉帶動的安溪茶文化繁榮,正方興未艾??墒前蚕獙ξ矣∠笞钌畹膮s是它的茶產業(yè)。做強茶葉產業(yè),安溪人對茶無疑是上心的。安溪縣是名聞遐邇的 中國茶都,農業(yè)部授予的中國烏龍茶之鄉(xiāng),在茶葉圈內,這可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專業(yè)認可。近年來,安溪的茶山,雖然我去得少了,但一點兒也不陌生。它和我的家鄉(xiāng)湘西的茶山,真的沒有什么兩樣。茶字拆開,就是人在草木中。人若能經(jīng)常與草木為伍,朝夕相處,那該多好哇!很早以前,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人生如茶”,一直以來,我都無法理解,直到今天,我才品出了“茶如人生”的滋味。茶尖上的眷念,無論如何,您真要是愛喝鐵觀音,還是要到僑鄉(xiāng)安溪去啊!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雜志;作者:周俞林(湖南吉首)】

滋潤心靈的那杯茶

“對不起,你不是我要的那杯茶……”

子夜時分,看一部影片聞聽到這句臺詞時,心中不由一陣顫栗,被主人公的直率所感染。片子還在播放著,而接下來的畫面,在我心中卻有些模糊了。所幸是這部片子我早就看過,只是記不清楚是前年看的還是去年看的,但記得很清楚的是看過之后,它就一直靜靜地呆在我筆記本硬盤的某個角落,等待被人記起、播放——我想一定是的:等待被一雙手再次開啟!

這是一個無聊的夜晚。看完電視上播放的一部大型歌舞實景演出,當我還沉浸在那民樂有些蒼涼的旋律與山歌的囈語中時,妻子就換頻道看上韓劇了。這樣,我就抱上筆記本,去了九米齋。人,在某些時候的確需要獨處。獨處并不是為了讀書、思考什么,只是想把自已的生命靈魂,安放在一個人的“氣場”。畢竟我輩凡夫俗子,要求得一時的安靜,只能靠外環(huán)境來營造。

心緒剛剛安靜下來,就被朋友打來的電話擾亂。且這電話一打就是半個小時。放下電話時,心頭卻漫上來一絲絲莫名的躁。夜很靜,窗外既無雨也無風聲,可是心在這種靜的環(huán)境卻愈加不能安放下來,于是就打開了電腦,就聞聽到了開頭那句話。

“你不是我要的那杯茶……”。這句臺詞雖然表達的只是男女之間是否接納對方的一個細節(jié),但卻拒絕得如此含蓄、委婉,入我耳中竟如醍醐貫頂,心中也如一石千浪,漣漪疊疊。在心波漸歸平復時,想到這樣一個詞:茶禪一味。一個茶字,這時突覺其奧妙無窮,回味不盡……我自問:你是誰的茶,誰又是你的茶呢?

茶有諸種。福建安溪鐵觀音、武夷山的“大紅袍”、西湖的龍井茶、云南的普耳、隴南綠茶……從采摘到晾曬、揉擦、烘焙都自有自已的一套章法。自然這滋味也就千差萬別,喝到一千人嘴里,那滋味更就是萬別千差了。這些年,對于諸種茶葉都有嘗試,每喝到一種新茶時別有滋味口齒留香。有人說“茶是中國繼四大發(fā)明之后,對世界的第五大貢獻?!毕炔徽f這話的含金量有多少,但“中國茶”卻是舉世公認的物質東西。茶,是傳統(tǒng),也是歷史,更是一支綿延不絕的文化脈息。自然,此茶非彼茶;彼茶也非此茶。當物質的茶升華為文化的茶時,對于一些物與事、人或情,就讓人欲語忘言、欲說還休了。

活在現(xiàn)世,人們都被規(guī)則著,潛規(guī)則著。除非特別有才華、特別優(yōu)秀、特別出眾,你才不會被壓制、困厄,才能“出人頭地”,否則,你就做好上“競技場”的準備吧,不期然的話,你將被淘汰或逐出局,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吧。而命運的殘烈與殘酷,又豈是不幸兩字能囊括的。就象所謂“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財富被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一樣”,在蕓蕓眾生中,聰明人也不過占到這個比份吧,那智慧的覺悟者又有多少?更多的人象我輩一樣平庸的人很多。而在眾多平庸的人里,不甘平庸的當會是三分之一還是四分之一呢?正是不甘平庸之人擺出了決斗姿勢,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何為?為名耶,為利乎?聰明人在導演或者說充當、占據(jù)了評委席;競技者在臺上臺下表演、作秀;平庸的我輩初做看客只為好奇,現(xiàn)在居然連那點好奇心都沒有了,只自顧平庸地生活著。

我本草根,所以在一些場合,是有失“體統(tǒng)”的。雖然礙于場合的檔次、規(guī)格之高剛開始時還會稍加掩飾,待時間稍長點,就會“原形畢露”,狐貍的尾巴高高豎了起來,捺也捺不住。這就是本性吧。近幾年,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有時會去茶攤要一蓋碗三泡臺,過一種平民的幸福時光;有時會被朋友請到茶屋,喝一泡上百、數(shù)百元的茶,感受一下所謂精英休閑生活方式。其實,無論是茶攤還是茶屋,那種喝茶的情趣,倒是大相徑庭。品茗,關健是要人對味,那茶才對味。我雖也是好茶之人,但從不斗茶,這也是性情使然吧。

爺爺一生只喝一種茶:大葉茶?,F(xiàn)在回想起來,該是產于四川的綠茶吧。那茶味苦、味澀,喝到最后,才能品出一點淡淡的甜。記得小時候,經(jīng)常去供銷社為爺爺買茶葉。走的時候,爺爺先給我錢,然后告訴我要買的茶是幾塊錢。那時物質匱泛,所有貨物都是定價,而供銷社柜臺內的茶葉箱,一排最多也就四五個,所以爺爺相信我不會買錯,才安排給我這個差事。再后來我到外地上中學時,這個任務,也許就由弟弟、妹妹承擔了吧。

早些年,根本不懂茶,也就逢什么茶就喝什么茶。反正無論是什么茶,喝著都覺苦。再后來,就慢慢習慣了茶的這種苦味。認認真真喝茶,是在三十歲出頭吧,也喝一種茶,春尖茶。特別是早春的新茶剛下市時,會選些閑來泡著喝,那茶清香、苦味淡。學會擇茶而喝時,已屆不惑,什么茶葉,都會嘗一嘗,感覺不錯的下回會多買一些。慢慢地,就學會了品茶。想起來,喝茶的過程,也就是由解渴、到飲茶、再到品茶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隨著年齡增長呈遞進式的。同一種茶葉雖有好有次,但不同的茶葉,我卻不能判定那個優(yōu)那個劣。因為合乎你口味的并非能合乎他的口味,合乎他口味的并非能合乎我的口味,合乎我口味的卻并非能合乎你的口味。這樣想著想著,就憶起了許多人或事……

我在想,如果生活是一杯茶,我會選取一杯什么樣的茶呢?如果靈魂也是一泡茶,那我的靈魂盛著的又是一泡什么樣的湯汁呢?如果愛人也是一杯茶,她會是我想要的那種味嗎?如果朋友是一杯茶,那又會是什么呢?時下不是流行一句話嗎:只選對的,不選貴的(只買對的,不買貴的)。滋潤心靈的那杯茶,終須還是得你自已來選擇:是鐵觀音、大紅袍、西湖龍井,還是云南普耳亦或隴南綠茶。這要問你的靈魂。問問他,需要什么。

你是誰的茶,誰又是你的茶呢?

其實,靈魂就是一泡好茶。他被歲月采摘、被生活晾曬、被生存揉擦、被命運烘焙,在生命的泉水中浸泡,被時光慢慢地啜飲——一杯又一杯。

我是你的茶,你是我的茶。塵世中,我們彼此都需要心靈對心靈的籍慰!

(摘自2013年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張 筱)

喝什么茶,喝茶你是如何被引上道的

主要關于武夷山茶的文章、知識;制茶、評茶經(jīng)驗交流,還有一些知識文章分享。         

去別人家做客或者去某些公司辦事的時候我最怕看見的是一個茶幾,尤其害怕的是看見一個原木樹樁的茶幾。一個茶幾的上邊放著一個漏水茶盤,一個龍頭彎過來,一個蓋碗一個茶海一塊茶巾一個鑷子一個罐子幾個小杯子,看到我就希望自己檔次不夠不會被往那邊引,被扔到沙發(fā)上丟一瓶礦泉水好了,被引過去就麻煩了,就慘了。

     喝什么茶?如果你被招待到茶幾前的話第一句通常是這個,戴佛珠的主人會告訴你,我這里有龍井毛尖鐵觀音大紅袍普洱凍頂烏龍人參烏龍白茶黑茶磚茶竹葉青瓜片碧螺春猴魁毛峰你要是喜歡煞口的我還有炒青茉莉花,這一套話順的仿佛就為了展示超強的口技,下一秒郭德綱附體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報一通菜名,這時候千萬不能說隨便,說了隨便你就完了,說了隨便就要聽一通茶知識介紹,“現(xiàn)在是冬天紅茶暖胃不如我們喝紅茶吧”——這是比較體恤民意的,不體恤的就完了,就要從遠古洪荒講到東茶西渡然后才拿出一罐茶沖了喝。 

    然后是茶經(jīng),當然不是陸羽的茶經(jīng),是神經(jīng)病的茶經(jīng),什么“酒如妓,茶如妻,年輕時候喜歡酒,年紀大了就會喜歡茶,喝茶就像喝自己的妻子。”然后給你倒一杯他的妻子,你誠惶誠恐的接過來,托妻獻子的交情,喝一口,贊一口他的妻子好喝,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感謝你把這么好喝的妻子給我喝。

     完全不清楚這些個神經(jīng)病是什么時候開始犯病的,但這幾年見得尤其多,跟佛珠和國學一起叱咤風云,納蘭性德安意如于丹薩頂頂,某寶給佛珠國學茶道婊的生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一個婊擁有了如此快捷的捷徑,不需要讀書,不需要上課,也不需要花錢去會所接受教育,只要在你的購物鏈接下看看那些商家的描述,高沖低泡附帶茶道表演照片,念珠要怎樣保養(yǎng),每一個茶具要怎樣使用,回來隨便練習一下,成了,一個嶄新的佛珠國學茶道婊璀璨登場。

     裝逼起源于鄙視,要成為茶道婊首先就是要鄙視那些“俗”的,鄙視喝茶飲料的,鄙視喝袋泡茶的,鄙視喝花草茶果粒茶的,鄙視用杯子喝茶的,鄙視冬天喝綠茶的,鄙視喝茶加奶加糖加檸檬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茶壺高。

     鄙視之后就是跟風了,之前是喝鐵觀音后來風行普洱就喝普洱,正山小種大紅袍站在風口浪尖,那就正山小種大紅袍,永遠心甘情愿被商家忽悠,做潮流的最大跟風者,商家制造一個謠言就信一個謠言,盡管說好了“茶客”要鄙視花草茶,當一個純粹是炒作出來的雪菊出現(xiàn)的時候還是義無返顧的給自己的茶壺里丟進去數(shù)朵黃兮兮的雪菊,砸一口菊花,喝一肚子的所謂健康,所謂的文化。 

    “文化”是窮逼最好的遮羞布,喝的不是茶,是一種文化,窮逼如是說。于是文化的“養(yǎng)壺”,玩茶寵,在茶幾丟一塊石頭,用黑乎乎的茶湯澆的像是茅坑里的磚頭一樣黃,文化。這個文化必須是排斥異邦的,你用versace的茶壺洗不掉一個土,用鑄鐵壺用muji他們說啊呀日本茶道和中國茶道比實在太小兒科了,用ikea就完了,會被認為窮且沒品。紫砂汝窯,粗陶都不行,白玉流光啊,文化,五十塊錢一套義烏批發(fā),擱桌上一擺特別有品的樣子。然后是茶葉,茶葉不能是品牌的,喝茶講究的是不喝品牌,喝品牌的是土,必須是原生態(tài)茶農手摘,有錢的開個越野殺進深山中間,一年看幾次茶葉生長,有沒有噴灑農藥,現(xiàn)場看看采摘然后帶一筐回來;老派的是去熟悉的茶葉店,讓熟悉的老板拿出熟悉的茶,什么“這個是給你特別留的,你再不來我就忍不住自己喝了”,現(xiàn)場嘗幾口聊幾句,說說收茶的故事,然后帶上幾罐回家;上兩種都算不上可怕,最可怕的就是新派的,新派多是窮逼的,網(wǎng)購所謂的原產地茶,咔咔咔一堆照片看完,果然是窮鄉(xiāng)僻壤,果然是民風淳樸,然后買來一堆稀里糊涂的東西就往壺里泡,原生態(tài),并且重金屬和農殘檢測不明,真文化真健康。

 

    特別佩服網(wǎng)購茶農茶的人,太勇敢了,隨便一檢索到處都是“茶農自產”,小茶農自己生產個信陽毛尖也就算了,竟然現(xiàn)在的茶農連高端茶都有,以前我上班的時候杯子里泡了幾片花草,一同事問我說你喝的啥,我說花草茶,說啊呀那叫茶嗎,嘗嘗我剛到的大紅袍,說完把我杯子里的水給倒了,換上他的茶,“茶農自產,原生態(tài)的大紅袍”,一股子的壞紅薯味嚇得我回家喝了兩升水洗胃。

 

    “原生態(tài)”是歧視袋泡茶的主力軍,在他們的認識中袋泡茶就是黃牌,就是茶葉沫子,就是農殘超標的那個,“那也叫茶?”怎么不叫茶,都是茶樹葉子。之后是歧視茶飲料,認為喝三得利的都是裝逼犯,瓶裝茶不叫茶,這種歧視極其赤裸,讓人不禁感慨還是咖啡好,咖啡界對瓶裝咖啡的歧視都沒有這么赤裸,因為咖啡首先具有“提神”的功能屬性,大家會默認有些人喝咖啡是為了攝取咖啡因提神,而茶就是消遣飲料,“只是不喜歡和糖水跟白水并且喜歡茶的味道”和“攝取茶多酚”“減肥”這幾個功能屬性就被無視了,變成了“喜歡裝逼又不懂茶”,雖然甜味茶飲料除了甜味劑太多可能會損傷味蕾沒有任何其他問題。喝個飲料都膽戰(zhàn)心驚,這種事情也只有茶葉界才會發(fā)生吧。

 

    但茶葉裝逼犯不會認為茶是飲料,它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品質,他們炫耀味覺“你能喝出這個茶的蘭香味那個茶的豆香味那個茶的果香味那個茶的栗香味嗎?”——任何味覺和嗅覺正常的人都喝的出來吧?味蕾厲害你去告訴我每一種水是冰川水地下水活泉水產自哪里啊。又說文化,機場書店買來的茶葉書看兩本就文化,都不讀茶經(jīng),多算不上有文化我干嘛聽你講文化,而且顯然——你所做的一切只是因為不想承認自己喝的是一種飲料,一種樹葉子罷了。

找到約209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2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