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一書一茶一世界圖片

找到約81條結(jié)果 (用時 0.013 秒)

多讀茶詩丨釋超全《武夷茶歌》

同學們,上午好。我是助教粒粒。

現(xiàn)在是元旦假期,先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雖然正在放假中,但多杰老師仍在堅持寫作。

于是這個周一,【多讀茶詩】來和大家見面了。

這是2018年最后一期專欄。

這首茶詩,竟然有336個字。

篇幅量非常大,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畢竟聊武夷茶,離不開茶詩。

會聊些什么?一起來看看咯!

原文

《武夷茶歌》

清.釋超全

建州團茶始丁謂,貢小龍團君謨制。

元豐敕獻密云龍,品比小團更為貴。

元人特設御茶園,山民終歲修貢事。

明興茶貢永革除,玉食豈為遐方累。

相傳老人初獻茶,死為山神享廟祀。

景泰年間茶久荒,喊山歲猶供祭費。

輸官茶購自他山,郭公青螺除其弊。

嗣后巖茶亦漸生,山中借此少為利。

往年薦新苦黃冠,遍采春芽三日內(nèi)。

搜尺深山栗???,官令禁絕民蒙惠。

種茶辛苦甚種田,耘鋤采摘與烘焙。

谷雨屆期處處忙,兩旬晝夜眠餐廢。

道人山客資為糧,春作秋成如望歲。

凡茶之產(chǎn)準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

平洲淺渚土膏輕,幽谷高崖煙雨膩。

凡茶之候視天時,最喜天晴北風吹。

苦遭陰雨風南來,色香頓減淡無味。

近時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標名異。

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焙時候香氣。

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閑手敏工夫細。

巖阿宋樹無多叢,雀舌吐紅霜葉醉。

終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

積雨山樓苦晝間,一宵茶話留千載。

重烹山茗沃枯腸,雨聲雜沓松濤沸。

正文

武夷茶區(qū)的研究,離不開茶詩。

最早記載武夷產(chǎn)茶的文獻,便是唐代徐夤的《尚書惠蠟面茶》。

只是在唐代,武夷山產(chǎn)的還是綠茶。

但現(xiàn)如今的武夷山,卻是以巖茶聞名天下。

那還要讀茶詩嗎?

當然要讀。

最早記載“巖茶”的文獻,便是清代釋超全的茶詩《武夷茶歌》。

題目不必贅言,咱們便從作者講起。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

超全,是一位僧人的法名。

可他的故事,卻要從未出家時講起。

超全和尚俗家姓阮,名旻錫,字疇生,號夢庵,福建同安人。

其父阮伯宗,字一峰,世襲明朝千戶之職。

阮旻錫早年喪父,也沒體會到官二代的特權(quán)。

日子清苦,母子二人相依為命。

老母親去世時,阮旻錫身背大石,修蓋墓葬。最終將父母雙親,合葬于廈門。

不光是孝子,阮旻錫也是忠臣。

甲申之變,明清易鼎,改朝換代。

阮旻錫正值弱冠之年。從當時的名士曾櫻,傳習理學,患難與共。

這位曾櫻,是當時南明隆武政權(quán)的文淵閣大學士。

說起隆武政權(quán),大家可能有點陌生。

赫赫威名的愛國名將鄭成功,就隸屬于這個政權(quán)。

阮旻錫后來身投在鄭氏儲賢館內(nèi),共赴抗清事業(yè)。

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鄭氏的海軍被清軍及荷蘭船隊夾擊,棄金門廈門而走。

經(jīng)此一敗,阮旻錫也開始了亡命天涯的日子。

先開始南下北上,四處逃命,最后曾滯留北京前后達二十年之久。

大約是在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之后,阮旻錫又潛回到福建,入武夷山中為僧,法號便是超全。

阮旻錫為何選擇武夷山?

有偶然,也有必然。

所謂偶然,便帶有主觀性。

可能是阮旻錫偶到武夷山,被這里的風景深深吸引。

雖是假設,但也是人之常情。

凡是到過武夷的人,又有誰不是流連忘返呢?

所謂必然,是帶有客觀性。

據(jù)《崇安新志》記載:

“武夷山向為羽流棲息之所,清初閩南釋徒多入山修持,嗣而天心、慧苑、玉華、清源、碧石相繼以興。

天心禪寺有釋徒百余人,可謂盛矣?!?/p>

由此可見,自清初以來,武夷山內(nèi)佛教氛圍濃厚。

這種氛圍,三百余年,至今仍存。

天心永樂禪寺,聞名遐邇,自不用提。

其實在如今巖茶的重要產(chǎn)區(qū)慧苑坑內(nèi),也還有一座慧苑古剎,頗為值得一去。

有一次我冒雨入慧苑坑訪茶,行至半路途中,便在寺中避雨。

廟宇不大,古樸殊勝。

多杰老師在慧苑禪寺

佛像壁畫,倒是印象不深了。

還記得在正殿廊下,看見一副對聯(lián):

客來莫嫌茶當酒,

山居偏與竹為鄰。

此句絕妙。相比之下,宋代杜耒的“寒夜客來茶當酒”可都顯得有點矯情了。

阮旻錫是儒生出身,天險奇秀、文化薈萃的武夷山,自然符合其志趣。

不光如此,前來修行的僧人,還多是籍貫閩南。

東躲西藏的阮旻錫,在熟人的介紹下入武夷山為僧。

既可清修,又避塵煩,一舉兩得,順理成章。

請注意,阮旻錫入武夷山的時間大致為清代康熙中期。

此時的武夷巖茶,方興未艾。

這首釋超全《武夷茶歌》,便顯得格外珍貴。

他為后世留下了關(guān)于武夷巖茶最早的一段全面記錄。

與其說,這是具有文獻意義的詩歌。

如不說,這是最具詩意的茶學著述。

茶詩的意義,便在于此。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

講完了作者離奇的人生,我們回過頭來看正文。

一二兩句,講的是茶史。

假定,唐代的武夷茶算是晨曦微露。

那么,宋代的武夷茶便是朝霞初綻。

今天的武夷山市,舊時稱為崇安縣。

崇安,唐代隸屬于建州,宋代隸屬于建寧府。

詩中提到的建茶,便指的是建州屬地、建溪兩岸所產(chǎn)之茶。

雖然不能說建茶就是武夷茶,但仍可以說武夷山一直處于宋代的核心產(chǎn)茶區(qū)當中。

至于“丁謂”、“君謨”,指的則是茶史上重要的兩個人物。

北宋咸平年間(公元十世紀末),丁謂任福建漕,監(jiān)造貢茶,進獻了

龍鳳團。

北宋慶歷年間(公元十一世紀中葉),蔡君謨?nèi)胃=ㄤ?,又造出了更為珍貴的小龍團。

蔡君謨畫像

由于龍團鳳餅聞名后世,這兩位也便寫入茶史,并稱為“前丁后蔡”。

后來到了北宋元豐年間(公元十一世紀末),貢茶又有了新花樣,做出了比小龍團更為珍貴的密云龍。

建州貢茶,一路精進,直到北宋滅亡。

三四兩句,講的還是歷史。

到了元代,武夷茶不但增加了貢額,而且設立了御茶園。

元代皇家的御茶園,位于四曲的溪南。

根據(jù)記載來看,民國年間的人過去尋幽探古,見到的就已經(jīng)是荒草淹沒的廢墟了。

四曲、五曲、六曲附近,是從前茶園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茶葉品質(zhì)最好的地方。

接筍峰下的茶洞,就是因“產(chǎn)茶甲于天下”而得名。

現(xiàn)而今,產(chǎn)茶核心已從九曲轉(zhuǎn)移到了三坑兩澗。

站在元代御茶園舊址之上,頗有些斗轉(zhuǎn)星移物是人非的感慨。

明代雖然廢團改散,但其實貢茶的負擔一點沒有減少。

只不過,是茶葉的形態(tài)變化了而已。

根據(jù)《武夷山志》記載,從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直到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的二百七十余年間。

武夷山的茶貢額度一年一年的遞增,直到山人無法負擔。

五六七八四句,講的是轉(zhuǎn)機。

故老相傳,建州一位老人最早獻出山茶,這才有后來建茶入貢之事。

老人死后,當?shù)匕傩站桶阉┓顬樯缴瘛?/p>

后來每年貢茶之初,便要先由官府祭奠老人,然后才可以開山采茶。

明代景泰年間以后,此山不再產(chǎn)茶,但是對于這位老人的祭祀仍在。

單單祭祀也就罷了,山中竟仍有百余家茶戶有貢茶的責任。

自己家不出產(chǎn),但官府還要求進貢。

詩中的“輸官”,可譯為“向官府繳納”的意思。

萬般無奈,“輸官茶”只能是“購自他山”。

這時候出了一位關(guān)鍵人物,便是詩中提到的“郭公青螺”。

郭子章,字相奎,號青螺,明隆慶五年進士,曾任建寧府推官。

據(jù)明代郭孔延《資德大夫兵部尚書郭公青螺年譜》記載:

“至此時,茶戶只剩二十余家,歲出易茶之金卻如故。

郭公憫之,故而以之聞于兩院,民茶稅運使張存義得以罷免,而易茶之百金亦分派建安一縣。

茶戶陳鉅等感其恩德,于是豎碑紀公德政。”

當時武夷山中的茶戶,哪里有什么話語權(quán)?

幸虧郭子章仗義執(zhí)言,這才得以解脫貢茶之苦。

擺脫了貢茶的騷擾,武夷山中的氣氛緩和了很多。

這時的巖茶,便要登場了。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

請注意,“嗣后巖茶亦漸生”一句,是武夷巖茶最早的確切記載。

后面四句,講的是辛苦。

黃冠,是道士的別稱,這里其實泛指出家人。

由于武夷山許多茶園都歸庵觀寺院所有,所以僧人道士便也成了制茶的主力軍。

制茶的辛苦,首先便是采摘。

農(nóng)諺講: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這是田事的道理,放在茶事上仍然適用。

與許多茶區(qū)不同,武夷山至今秉承著一年一采的習慣。

福鼎白茶比較方便,先采的可做銀針,后來采的再做白牡丹,最后春尾再采,便做些壽眉。

這樣“一春多采”的方式,較少受天氣的影響。

即使趕上天公不作美,但也總有雨后天晴之時。

武夷巖茶不同,一年就采一次。

時間緊,任務重,這便有了“遍采春芽三日內(nèi)”的忙碌。

如今武夷山,景區(qū)面積大致72平方公里。

就以這個數(shù)字來計算,想在短時間內(nèi)做到“搜盡深山粟??铡币彩菢O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總向武夷山的茶界朋友建議,除去斗茶大賽,不如再搞個采茶大賽。

保質(zhì)保量、多快好省的采下茶青,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只是如今我們尊重泡茶人,推崇制茶人,就是沒人理會采茶人,這仍是一種缺失。

采下的鮮葉,還要趕緊制作。從萎凋到做青,從殺青到揉捻,最后還要干燥焙火。

一宿忙下來,已經(jīng)是天光大亮。

稍微休息一兩個鐘頭,便又要開始忙著采下一批鮮葉了。

一個作茶季下來,制茶師傅暴瘦二十斤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一句“兩旬晝夜眠餐廢”,道盡了制茶人的辛苦。

同樣是武夷茶事的珍貴文獻,比起清代王復禮《茶說》及王梓《茶說》這兩部書。

超全的《武夷茶歌》寫的更為鮮活動情。

超全和尚身在武夷多年,耳濡目染茶事繁忙。

個中甘苦,自然參悟透徹。

后面的內(nèi)容,開始討論影響武夷巖茶風味的要素。

先說的是地利。

在超全和尚詩中,巖茶產(chǎn)區(qū)分為兩個:平洲與幽谷。

論質(zhì)量,平洲茶次,幽谷茶上。

到了清代乾隆年間,王梓《茶說》中將“平洲”與“幽谷”的說法進一步規(guī)范,確定為“洲茶”與“巖茶”。

這種劃分的合理性,如今也被科學所證實。

再往后,巖茶,還又分出了正巖和半巖。

正巖,又要分為三坑兩澗。

三坑兩澗,再要排出一個高低上下。

可不同坑澗之間土壤的差別,微乎其微。

這樣微小的差別再反映到茶湯中,真的能讓人品嘗出來嗎?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

相比起來,清人的觀點符合科學,今人的觀點卻趨近于迷信了。

這難道不值得今天的茶界反思嗎?

地利之后,再討論天時對于茶湯風味的影響。

超全和尚,不愧是武夷山中的僧人。

對于做茶時的風向,都掌握的十分到位。

北風之中,帶來了干燥的空氣。

不管是采茶還是制茶,都以北風天最為理想。

若是“陰雨風南來”,那縱容是大羅金仙,做出的茶來也難免“色香頓減淡無味”。

天時、地利都講完了,就要講講人和了。

茶事當中的人和,就是指工藝。

“清漳”,是漳州的別稱。

當時武夷山流行的制茶之法,正是傳自閩南一帶。

比起綠茶,烏龍茶在香氣上更為迷人。

而烏龍茶香氣的形成,一部分來自于做青,一部分來自于焙火。

若是想獲得“如梅斯馥蘭斯馨”的香氣,自然要“心閑手敏工夫細”。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

做茶的師傅,一般文化程度略低,常自嘲為“粗人”。

可據(jù)我這些年接觸下來,事實絕非如此。

但凡能做出一份好茶的師傅,無一例外都是粗中有細。

馬大哈,可不適合從事制茶工作。

最后四句詩,寫的是珍貴。

巖阿,指的是山中曲折之處。

東安王粲《七哀詩》中,便有“山崗有馀映,巖阿贈重陰”的詩句。

宋樹,指的是武夷名叢。

郭柏蒼《閩茶錄異》中記載:

“為鐵羅漢、墜柳條、皆宋樹,又僅止一株,年產(chǎn)少許?!?/p>

是不是真的為宋代栽植的古樹?這我不敢說。

但“宋樹”理解為質(zhì)優(yōu)年久的老樹,卻是不過分的。

茶樹“無多叢”,產(chǎn)能自然不高。

天心永樂禪寺

舊時的武夷山,大量是菜茶,少量是水仙,名叢則極為罕見。

《武夷山的茶與風光》一書,出版于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其中記載名叢產(chǎn)量時寫道:

“除了水仙產(chǎn)量較多外,其余各品種的數(shù)量,總計不過占全山百分之二、三。

而梅占、雪梨、黃龍三者產(chǎn)量尤為稀少,近年不過年產(chǎn)一、二斤而已?!?/p>

詩中“不盈掬”一詞,是不夠一捧的意思。

這自然是夸張,但也非毫無依據(jù)。

大力發(fā)展武夷名叢,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超全和尚的時代,名叢極為少見。

整首茶詩,便似是一部武夷茶事紀錄片。

從歷史重現(xiàn),到今日風采。再從采茶場面,到制茶工序。

終了,鏡頭轉(zhuǎn)回了茶事。

聽了這么多,看了這么多,“重烹山茗”自然又別有一番滋味了。

飲茶,總不只是味覺的享受。

飲茶,更兼顧著文化的浸潤。

行文至此,我也要去喝一杯茶了。

編輯:粒粒

校對:齊航

設計:靜平

楊多杰,“多聊茶”創(chuàng)始人,歷史文獻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歷代茶學文獻及茶文化教學。“中華茶人聯(lián)誼會”特約茶文化講師,多家電視及廣播節(jié)目撰稿人、顧問及常駐嘉賓

出版作品:《北京秘境》、《北京秘境2》、《北京深處-地鐵沿線的75個塵封秘境》、《茶經(jīng)新解》

曾在《世界博覽》、《時尚旅游》、《精品購物指南》、《中國國家旅游》、《中華遺產(chǎn)》、《旅行家》、《社區(qū)》、《Timeout》等雜志撰寫歷史文化類專欄文章

微信公號:多聊茶

新浪微博:@楊多杰 @多聊茶

人 人 講:【楊多杰的多聊茶】直播間

廣播電臺:北京文藝臺FM87.6 《吃喝玩樂大搜索》周二嘉賓

本公眾號所有文字、音頻、視頻及聲明過的圖片著作權(quán)均歸作者所有

除已簽約的機構(gòu)和平臺外,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轉(zhuǎn)載、改編、引用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

2018最值得看十本茶書

2018年12月13日,由《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普洱》、《茶藝普洱壺藝》(臺灣)、《茶道》、《茶博覽》、《贏周刊?中國茶商》、《中華茶韻》(河南電視臺)、《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Tea茶》(臺灣)、亞太茶業(yè)、伴夏茶網(wǎng)、《中國茶業(yè)用品》、茗邊頭條、茶頻道、《茶道新生活》、茶悅APP、《茶情報》、興茶傳媒組成的中國茶行業(yè)媒體聯(lián)盟在2018中國(深圳)國際秋季茶產(chǎn)業(yè)博覽會上發(fā)布“2018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該榜單是中國茶行業(yè)媒體聯(lián)盟從2018年全國出版的茶文化圖書中,向大眾讀者推鑒的最具代表性的10本茶書?,F(xiàn)將10本書介紹如下:

《普洱帝國 云南普洱24寨》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年05月

作者:

郝連奇,天津市茶葉學會理事長,中國茶葉學會理事,天津津門茶文化中心董事長

推薦詞:

本書作者深入云南24個著名的茶寨,拜訪數(shù)百個茶農(nóng),實地考察了云南普洱茶主產(chǎn)地的風土人情、茶樹品種和產(chǎn)量,掌握第一手茶樣及土壤的檢測數(shù)據(jù),并給出了24個寨子的茶評和內(nèi)含物檢測報告,對24個寨子十八年以來的茶葉價格進行了匯總,為普洱茶愛好者提供了普洱茶主產(chǎn)區(qū)24寨的基本情況和茶葉品質(zhì),為普洱茶發(fā)燒友全面學習品飲24寨的茶葉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茶經(jīng)誦讀》修訂本

出版社: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

出版日期:

2018年08月

作者:

沈冬梅 , 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室華鼎國學研究基金會國茶專家委員會委員

推薦詞:

《茶經(jīng)》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重要經(jīng)典,是茶學研究與茶文化傳播的重要文獻,也是茶學專業(yè)學生及茶文化愛好者必讀的文獻。《茶經(jīng)》因成書于唐代,有很多專業(yè)用語,一般讀者閱讀有難度。作者對其注音并增加了注釋內(nèi)容和白話今譯,還邀請著名朗誦家傾親朗誦,生成二維碼印刷到每一章節(jié)中,讀者可掃描二維碼隨時隨地聆聽《茶經(jīng)》,讓學習茶經(jīng)變得更為容易。

《普洱尋茶記》

出版社:

中國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作者:

馬哲峰,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河南省茶葉商會副秘書長,行知茶文化講習所所長

推薦詞:

茶文化學者馬哲峰身體力行游覽于云南各大茶山之間,每停頓一處,總能把筆下的古茶樹神采、茶古寨變化、茶農(nóng)生存的不易及心理路程等風情勾勒得形象生動,令讀者仿若親身經(jīng)歷,難免多有感慨之處,能悟得其中一二已受益良多。

《亞和說茶》

出版社:

云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作者:

徐亞和,云南茶文化大家,石介普洱制作者,云南省茶葉流通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

推薦詞:

本書解密茶樹原生狀態(tài)對茶葉品質(zhì)的影響。披露普洱茶、滇紅功夫茶、紅碎茶的精制篩分篩網(wǎng)配置組合。詮釋了茶葉歸堆與小樣分析對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重大意義。揭示了熏香茶、速溶茶、罐裝茶的技術(shù)奧秘。提出普洱茶中期茶、老茶的鑒定方法和技巧。發(fā)布了茶葉審評品鑒及檢驗鑒定的學術(shù)體系。全面介紹了紅茶、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的品鑒方式。

這是一本集茶學歷史、茶學理論、使用技術(shù)、實戰(zhàn)經(jīng)驗于一體的“干貨”滿滿的識茶之書。

《習茶精要詳解》

出版社:

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年07月

作者:

周智修,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周智修技能大師工作室”領(lǐng)辦人。

推薦詞:

書本分上下兩冊,以5000多張精美圖片的形式為讀者學習“習茶基礎”和“茶藝修習”的重點和難點提供細節(jié)詳解。

本書形式新穎、圖文并茂、文字簡潔易懂、內(nèi)容覆蓋面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習茶大全,十分適合習茶者和茶學愛好者。

《茶源地理》安化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作者:

吳垠,茶道新生活社長,《茶源地理》系列叢書主編,青鳥種子創(chuàng)始人。

推薦詞:

《茶源地理》系列叢書,“中國茶源人文地理”第一書,以第三方角度見證和記錄當?shù)匾圆铻檩d體衍生的文化,通過對茶產(chǎn)區(qū)與茶有關(guān)的山、水、人、器、物、歷史、傳說和民俗等的勾勒,為讀者立體呈現(xiàn)一個真實的原產(chǎn)地,且每一本都附有當?shù)氐牟璁a(chǎn)區(qū)地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茶源人文地理書籍,為愛茶人士了解茶的原產(chǎn)地提供真實的依據(jù)。

《茗邊——茶生活美學》

出版社:

西冷印社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年07月

作者:

孫狀云,《茗邊頭條》主編

推薦詞:

生活美學,重點在生活,核心是美。如何深入淺出,如何讓受眾理解體會生活美學,全在于茶。衍生屬性、藝術(shù)屬性和禪理屬性向你娓娓道來茶背后的故事。

《一方茶席》

出版社:

西冷印社出版社

日期:

2018年08月

作者:

陳燚芳,杭州素業(yè)茶院創(chuàng)始人.茶生活美學研究與實踐者,杭州G20峰會等茶事活動主要負責人。

推薦詞:

茶人陳燚芳是成長及立足于江南杭州的茶藝師,書中展現(xiàn)了她對現(xiàn)代中華茶藝的思考與身體力行的實踐探索。

在全書140余幅圖片中,近九成的圖片都含有茶器的茶席美圖,不僅賞心悅目,更是能給閱讀此書的茶藝師茶席設計作專業(yè)的指導。

該書是當代茶席設計與美學方面的富有新意著作,適合飲食文化、茶文化、設計等專業(yè)人員參考。

《武夷茶大典》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作者:

楊江帆,福建省政協(xié)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福建省科協(xié)黨組書記、副主席

推薦詞:

此書以翔實的資料、嚴謹?shù)恼撟C和豐富的圖片,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武夷茶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科學、系統(tǒng)、全面反映武夷茶的百科全書。

同時,武夷茶史,是一部中外文化的交流史和中國文化的自信史。所以,這部書也是獻給世界的!

《尋茶斯里蘭卡》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年05月

作者:

羅龍新, 現(xiàn)任深寶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shù)官,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碩士生導師

推薦詞:

此書充滿了錫蘭紅茶的味道、香氣、色澤與溫度,就算對紅茶一無所知的人,也會不知不覺地通過一個又一個生動有趣的紅茶歷史故事,感受到紅茶這種東方飲料席卷全世界的無窮魅力。

(資料來源:茶周刊)

西北普洱一脈香承:西北國際茶城古茶林/勐普秦香店盛大開業(yè)

普洱的遇見

古茶的韻味

是自然生命的訴說

是時光分享的故事

  2021年1月1日,古茶林·西北運營中心新店帶著普洱茶的一脈香承與茶人的接力,繼往開來。古茶林·西北運營中心新店開業(yè)暨2021辛丑牛年生肖紀念餅上市活動在西北國際茶城一樓中廳盛大開啟。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323

  陜西省茶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鄭雙成,陜西省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澤偉,陜西省茶葉流通協(xié)會會長、陜茶網(wǎng)總編郭建軍,陜西省茶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陜西省收藏家協(xié)會副會長,普洱茶專業(yè)委員會會長王力軍,西安市西商茶葉文化協(xié)會會長,西北國際茶城董事長方超,西安市西商茶葉文化協(xié)會秘書長應誼,云南春茗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春明,云南春茗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銷售部總監(jiān)楊竹軍,茶葉專業(yè)高級農(nóng)藝師,西安勐普秦香茶業(yè)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中國茶葉學會會員,陜西省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繆澤群,陜西青年網(wǎng)、新絲路茶網(wǎng)總編輯紀文波,陜西省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茶貴人出品人奚斌鋒,陜茶網(wǎng)編輯郭曉萱,茶友網(wǎng)(原中國普洱茶網(wǎng))、【亞太茶業(yè)】全媒體西北大區(qū)總經(jīng)理李楊等領(lǐng)導及媒體嘉賓,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動。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407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411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414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419

    現(xiàn)場高朋滿座,八方來賓歡聚一堂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359

  來賓現(xiàn)場簽名留念,并為古茶林新店開業(yè)留下美好的祝愿。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327

微信圖片_20210102144345

    現(xiàn)場還有手工制作金瓜貢茶,茶香彌漫整個茶城。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425開場:唯美的古風舞蹈《閑庭絮》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430活動主持人:古茶林西北運營中心銷售經(jīng)理陳剛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434

  領(lǐng)導嘉賓共同剪彩,吉日吉時,寓意萬事順意

  眾嘉賓共同剪彩,為古茶林在西北國際茶城的新開始翻開新的篇章。

古茶林:2021辛丑牛年生肖紀念餅正式發(fā)布

  下午15:38,在大家的見證下,古茶林【2021辛丑牛年生肖紀念餅】正式發(fā)布上市。

  古茶林【2021辛丑牛年生肖紀念餅】甄選云南鳳慶3200年古茶樹群落百年以上古樹鮮葉為原料精制而成,湯色黃綠明亮,香氣純正,滋味濃厚飽滿,回甘持久。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447

  古茶林銷售總監(jiān)楊竹軍為大家詳細介紹牛年生肖餅的設計理念

  新年伊始,古茶林董事長楊春明還為到場的經(jīng)銷商們送上了精心準備的新年禮物:6.66斤的辛丑牛年生肖特制大餅!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453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457

  活動現(xiàn)場品鑒了三款茶,分別是百年樹齡的【辛丑牛年生肖餅】、500年樹齡的【香竹箐古樹茶】,以及千歲王系列之2100年樹齡的單株古樹茶。品鑒過后,在場的領(lǐng)導、嘉賓及茶友都大紛紛表示,被這古樹茶帶來的美妙滋味所征服。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501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520

  現(xiàn)場開湯品鑒古樹好茶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527

    關(guān)于香竹箐古樹茶,春茗古茶林董事長楊春明也做了詳細的介紹,他說:“這是一款樹齡500年左右的古樹茶,原料來自3200年世界茶祖所在的香竹箐古樹群落,足見其珍貴?!?/p>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531

  古茶林西北運營中心總經(jīng)理繆澤群詳細介紹千歲王之2100年樹齡單株古樹茶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536

  陜西省茶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王力軍點評千歲王之2100年樹齡單株古樹茶

抽獎環(huán)節(jié),把新年的祝福好禮帶回家

    陜西省茶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鄭雙成抽取了三等獎3名,獎品為古茶林【時光里】熟茶。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550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554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556

  陜西省茶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王力軍抽取了二等獎2名,獎品為古茶林【三百歲】壽眉。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616

  春茗古茶林董事長楊春明抽取了一等獎1名,獎品為2019年400g【香竹箐】。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637

  現(xiàn)場活動氣氛熱烈,雖然活動接近尾聲,但古茶林茶品的品質(zhì)得到了現(xiàn)場茶友們的認可,紛紛排隊爭相購買,現(xiàn)場高潮迭起!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653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659

  古茶林簡介

  古茶林為云南春茗茶業(yè)的主打品牌。

  云南春茗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創(chuàng)始于1989年,現(xiàn)座落在聞名遐邇的世界滇紅之鄉(xiāng)——鳳慶縣滇紅生態(tài)產(chǎn)業(yè)園區(qū),主要致力于茶園種植與示范、茶葉初制與精制、產(chǎn)品研發(fā)與品牌營銷、茶產(chǎn)業(yè)技術(shù)成果轉(zhuǎn)化與茶資源綜合利用等,是推動云南鳳慶茶區(qū)茶葉產(chǎn)業(yè)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山區(qū)扶貧建設領(lǐng)軍企業(yè)。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707

  公司創(chuàng)始人,楊春明先生,云南鳳慶香竹箐古樹茶傳承者,普洱茶學者,一直致力于香竹箐古樹茶群落的研究與保護性開發(fā),并在2018年,成功申報了臨滄市第一家院士專家工作站:龔正禮專家工作站,全面開啟臨滄地區(qū)古樹茶資源挖掘與開發(fā),并承擔了古茶資源篩選與繁育、古茶樹產(chǎn)品加工技術(shù)研究、古茶樹資源保護性開發(fā)等項目,并依托“古茶林”品牌,致力于開發(fā)中國珍稀古樹茶,開啟了校企合作、科技創(chuàng)新的新產(chǎn)業(yè)模式,將這一地區(qū)古老、特有的古茶樹資源傳承并推廣開來。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711

  春茗茶業(yè)擁有豐富的古樹茶資源,擁有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生態(tài)茶園10000余畝,擁有百年以上古樹茶資源1萬多株,覆蓋20余個產(chǎn)茶山頭,并獲得普洱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使用許可證,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產(chǎn)地和產(chǎn)品認證、有機茶園認證、綠色食品等權(quán)威認證。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715

  春茗茶業(yè)的主打品牌——古茶林,定位中國珍稀古樹茶,只做純料古樹茶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719

  古茶林,只做具有時間價值的古樹普洱茶、古樹白茶、古樹紅茶三大品類。

  古茶林的產(chǎn)品按樹齡分為三個系列:【時光里】、【三百歲】、【千歲王】。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732

  時光:好喝不貴的茶。原料為樹齡100——300年的古樹茶。每天放心喝,輕松沒壓力。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735

  三百歲,品鑒茶級別。原料為樹齡300——1000年的古樹茶。適合談茶論道,用心品飲。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738

  千歲王,收藏茶級別。原料采自千年以上的古樹。適合長期持有,保值、增值。

  勐普秦香茶業(yè)簡介

  勐普秦香茶業(yè),深耕陜西普洱茶市場二十年,2018年與春茗茶業(yè)合作,成立了古茶林西北運營中心。

  勐普秦香茶業(yè),全稱西安勐普秦香茶業(y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工商注冊于2009年,是西北地區(qū)第一家普洱茶專營店。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741

  2000年7月15日在西安市新城區(qū)人和市場開業(yè)

  創(chuàng)始人繆澤群,茶葉專業(yè)高級農(nóng)藝師,中國茶葉學會會員,陜西省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著有《普洱茶百科》一書。

  1977——1981 高考恢復第一年,考入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茶葉專業(yè),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981——2000 先后任湖南省農(nóng)業(yè)廳茶葉示范場場長、婁底茶廠廠長、婁底茶葉公司業(yè)務經(jīng)理等。20年光陰,積累了豐富、全面的專業(yè)經(jīng)驗,茶葉的生產(chǎn)培植、技術(shù)推廣、產(chǎn)品加工、業(yè)務市場,各個環(huán)節(jié)全面覆蓋。

  2000至今 創(chuàng)辦勐普秦香茶業(yè)公司。從業(yè)四十多年,從技術(shù)到市場,經(jīng)驗全面,深受茶友歡迎,粉絲們親切地稱其為“老繆”。

微信圖片_20210102120749

  勐普秦香的產(chǎn)品優(yōu)勢

  原料放心

  所有茶品質(zhì)量有老繆把關(guān),百分百放心。

  倉儲放心

  自有茶倉,位于西安,是典型的北方干倉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儲存的茶葉,沒有霉變風險、無倉味,且香氣高昂,茶湯濃厚、口感飽滿、回味甘甜。

   北方倉老茶選擇多

  勐普秦香擁有西北地區(qū)最老的普洱茶倉,老茶存量大、選擇多。

  老茶友們都知道,“原料是基礎、工藝是關(guān)鍵、倉儲是升華”,這是影響普洱茶品質(zhì)的三大因素。

  古茶林,主要采用國家級優(yōu)良大葉種鳳慶大葉種為原料,自有一萬三千多棵古茶樹,原料優(yōu)勢顯著;

  從1996年建廠到現(xiàn)在,有二十多年的工藝經(jīng)驗積累。而院士專家工作站的技術(shù)加持,又使得古茶林的工藝水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勐普秦香的茶,全部是在西安干倉存放。秦嶺大地,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適合茶葉的倉儲。這也剛好符合了勐普秦香的做茶理念:健康,好喝,西安倉!

  由古茶林和勐普秦香合作的古茶林西北運營中心,必將讓普洱茶在祖國的西北地區(qū)大放異彩!

微信圖片_20210102145118

微信圖片_20210102145123

微信圖片_20210102145126

微信圖片_20210102145129


找到約81條結(jié)果 (用時 0.007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