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水香片

找到約167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茶魂

曾聽你說起,當遭遇了一杯茶的清棻就像在困倦的混沌世間,與一粒清醒的靈魂邂逅。它飄散在紅塵中,在我們走動的空間里,與氣場中的一氧化碳化作一體,那么沉凈冷冽的忘我,使人不由得端正五官奮力將假寐中的眼耳鼻托住,使之達到最舒眠和諧的狀態(tài)。

常常,獨個兒在午后燒一壺水,泡茶兼品茗。卻是那種非關茶道非關興致全不理技能謀略的玩耍,耍茶也耍一份閑心。就只大口大口飲著香片、烏龍或茉莉綠茶或任一種可輕取的茶包,彷彿僅為解渴而余的都在其次。

很奇怪,陋室中茶桌茶壺,乃至各式拙巧杯具都是夜市趕集時購得的便宜貨,當茶香裊裊氤氳滿屋,也能讓昏昏欲去的神經(jīng)細胞香味四溢!

再者,一杯茶的誕生,屢教我念及遠方的友朋。我們罕有一面緣,但總在某些文字交會時刻,恍恍地嗅見一股茶香茶念,越過窗口給予闌珊旅程的我,一絲絲陌生人的安慰安頓。

喜歡他遠遠的打氣聲,不系晴雨的臉上安靜的微笑,喜歡他寫的無毒詩句,猶如清湯素膳一杯,瞬息飽足了我的眼胃、我時而在現(xiàn)實里迷惘幽微的心思。一若嗜愛于深夜輪流獨飲的金萱、鐵觀音、武夷巖、龍井、毛尖、白牡丹、碧螺春、翠玉、水仙、四季春……等等。

是不是,光聽名字就有點醉了著魔了的感覺呢?

光就聽他說說,便直覺袖口是一本寬容無比的線裝書。里頭的智識應有盡有。茶桌前,他總是一襲改良的中山裝。潔凈的衣著,軟柔的袖口,屢屢在茶香高漲時益顯飄逸,乍看如一介古代書生。甚至有朋友干脆以仙人相稱了。

將烘焙過的茶葉自真空包裝袋里取出,復抓起適量丟入杯盞中,以煮沸熱水沖泡。滿天白霧彷彿要把所有沉寂往事喚起似的堅決,瞬間卻也暖化了一心寥落疲憊。當然泡茶前的玩杯動作,像是前戲。

一次一次,它們優(yōu)雅地演練,如同儀式般在他手中啟動、結束,結束又開始。恍然如一首動人音樂的前奏,不管預演多少回,她總是扮演著最忠誠的觀眾,毫不厭倦。

未曾向人說起這些或者那些已離開乃至仍與孤獨纏綿著的往事,那些荒涼沉淀于時間扼口的事跡也然泛黃經(jīng)久,要說也得找對的人。因為知道那人或也是愛獨處之人,一盞燈下對峙的茶水,一首即將展翼飛翔的詩,一個如此稀罕凡事縝思周密的摯友,多么豐富的晚上呵?

原本也毋須去打開那扇窗口,去點擊他所分享的圖片乃至泡茶品茗等等心情,但諸多頻率神韻卻直指兩人,且時而被一首詩文催生到最緊致。直至某日,茶水竟在魂魄間任性地扮起月老,在兩人間搭起一條平行線,可談詩可聊文,空間劃開便是現(xiàn)成棋局,對弈品茶論畫藝古董、說古道今無所不來,遐思既開可謂如蝶紛至如弓展開沒完沒了……

兩個作息正常鮮有偏差的人自偶然間有了網(wǎng)路聊天室之便,卻是一改往昔愈夜愈清明,真正的不為俗事所擾原是這般矣。

“不知他都在哪里云游修行?”常常她會在心眼里挑起疑問,但始終未發(fā)一言。除了成畝成片穩(wěn)坐如山的茶園、漸熟飽滿如金子的稻浪、清幽的山脈谷地、將他飄飄衣袂襯托得猶如仙風道侶的霧社小鎮(zhèn),及至滿坑谷桃李樹搖曳的山塢林海,亦常發(fā)現(xiàn)他的禪蹤腳印。

他與她各踞占南北兩座幽篁小筑,各自在云隅山崗穿來繞去。他的竹林、籬巴、青仔、磚紅瓦舍、油菜花田……層層似與她夢宇所見重疊,然而生性拙口,總也道不出語境深意若干,如此總令她在偌大視窗前尷尬詞窮。

他翩翩的翦影始終嵌留在湖光山色里,與那四周物景相映成趣,未被挪移刪除,像是特意留下來給她賞的,為此她也狠狠感激了一番。

桌臺上那擦拭得晶亮的茶壺,對照墻上一幅俠氣十足的行書體書法,使攸關他的一切看來格外典雅,耐人尋覓。

她鮮少隱瞞對他者的偏見喜好,總是直呼呼地便把看法全部掏出來,但若無絕對把握,也不做投注馬賽般的猜想臆測。遑論對茶,或對人,都僅止乎禮,淡淡維持著君子如水之距離。因而能全然守住秘密,讓自己的世界像一出羅生門舞臺劇,讓那些喜歡觀望的網(wǎng)路群眾,恨得咬牙切齒。

有了這層認知以后,便放心地將文字交托出去,心如磐石茶如海,兩人如此這般互觀心鏡,倒也形成了一種唯二人才懂的“入世”境界。一隅誰也說不明白的所在、目的,一個謎。

“只緣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或可說,兩人的友情已邁過了生份那一關,因為想恒久保留最原始真淳的記憶風貌,某一段情份而遲遲無法開口道破,是謂學習茶道者的另類修持吧?

而泡茶、品茶,乃至純吃茶等等則一躍為武功蓋世的探子,專事研究茶學茶典茶菁種種傳承的花絮技能,且又恍恍洞悉了緣的出與入。故事有多長,愛的心井有多深。

因茶的介入因詩之牽連,而衍生出深淺不一的回流意象。既是深度,更有曲折也!是謂茶之香氣,茶魂之美。

心境、情境、禪境、法境四者息息相通,它們依如看不見的風景,深情詭譎寫實,兼帶有神秘氛圍,既是相通偶會互斥,同若親人手足。人一旦俱足了這些,仙風道骨之精髓浩氣必跟著增長。持續(xù)推究下,說它是新文化運動之下由傳統(tǒng)轉為文明的產(chǎn)物亦不為過。

雖然滿山遍野滿坑滿谷都是它們的子子孫孫,也繁榮了社會經(jīng)濟,可它又是具備哲史很哲學的,涵蘊禪的喻意,極盡文雅不俗之物。

把它和文人、節(jié)日放在一塊,三者互觀索驥、互為滲透,亦敵亦友,難怪擁有茶魂之士總似亦莊亦諧,教人沉醉……像是可以拿來研讀的章回小說,讀著讀著齒頰含香,彷彿那杯那壺里都透著點禪味了。

不知什么樣的因緣牽起這樣的明覺智慧?好像初遇男人那日起,她便愛上它們了,愛上了讀詩習禪、聽他聊聊佛祖的故事,甚至愛上了喝茶,糊里糊涂沉浸其中,且還不明就理。

可她明白在那圈子里有許多事是說不得的,臉皮薄如紙的她,于是也學會了裝傻的功夫。她害怕那些暗里藏刀的損友,把話散播出去也就罷了,還散播得不明不白。

雖然知心的姐妹淘總會給她提點意見,譬如遇到對的人要好好把握,好男人愿意留在故地的不多啦等等,但這個世界偽善者太多,暗槍難防,她總以“小心能駛萬年船”這句話來警惕自己,任何一件小事都該謹慎不得掉以輕心。

總之后來,兩人間廝纏的那條線,最末仍是以文字默契模式來完成。兩個孤癖的人除了論詩談茶,會不會讓彼此存在依賴的空間冷至冰點呢?

尚未找到答案,他終究還是離開了茶鄉(xiāng),甚至離開兩人話題初啟的民宿,遠離了故地,到陌生遙遠的蒙藏云游。除了網(wǎng)上給予祝福也不知該說些什么?她能留住的都留在心坎里頭了,還有啥遺憾呢?她想。

也許她該慶幸,那曾經(jīng)若即若離飄忽不定的關系,最終是因于茶的介入而升華而穩(wěn)固不變。世間情份說也說不清,旁人眼光尤其難以度測。看似淡實則濃,這才是不滅不諱的真理。

在這復雜世界(涵括虛擬網(wǎng)路),要想建構這么一份領悟后的達觀豁朗,使之在心靈路上相持相扶,儼然是學徒習藝“三年不晚”!走過那艱辛困惑的瓶頸扼口,聞杯的魂從此自在……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陶詩秀(重慶)】

戲院最早稱茶園

(《吃茶去》雜志)有人說:“戲曲是用茶水澆灌起來的一門藝術。”這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戲曲可以說是與茶同步發(fā)展,相輔而行。唐《封氏聞見記》中載:“開元(713年—741年)中,大興禪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瓭u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這是說唐代因寺院飲茶,飲茶之風遍及京城和各城市。戲曲也是由唐代年間寺廟廣設“俗講”,在廟會演戲,而進一步發(fā)展了戲曲。唐.李綽《尚書故實》云:“佛寺設大會,百戲在庭。”《南部新書》云:“長安戲場多集于慈恩(寺),其次薦福(寺)、永壽(寺),尼講盛于保唐”。到宋代產(chǎn)生了瓦舍(大型的簡易的游藝場所)和勾欄(室內(nèi)有舞臺的演戲場所),更加促進了戲曲的鄉(xiāng)發(fā)展。據(jù)宋《東京夢華錄》載,當時的汴京開封瓦舍“大小五十余處”,“可容數(shù)千人”?!段骱先朔眲黉洝份d,杭州瓦舍“城外就有二十座”。南宋《夢粱錄》載,僅北瓦舍就有戲棚十三座。瓦舍和勾欄里演戲盛況空前,“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而正是在這瓦舍和勾欄大演戲時,供人們飲用的茶坊(館)也相得益彰同時得以發(fā)展。

明清以來,戲曲進一步發(fā)展,演戲的場所以賣茶點為主,演出為輔,人們進去喝茶聽戲,每個座位,只收茶錢而不售戲票。人們一邊喝茶說話,一邊聽戲,故這場所稱“茶園”,也稱“茶樓”。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在其口述、許姬傳記錄的《舞臺生活四十年》一書中是這樣談茶園的:“最早的戲館(院)統(tǒng)稱茶園,是朋友聚會喝茶談話的地方。看戲不過是附帶性質的。當年的戲館(院)不賣門票,只收茶錢。聽戲的剛進戲館(院)子,‘看座的’(服務人員)就忙著過來招呼了。先替他找好座兒,再順手給他鋪上一個藍布墊子,很快又沏來一壺香片茶,最后才遞給他一張也不過兩個火柴盒這么大的薄黃紙條,這就是那時的戲單,上面橫著有幾出戲目(所演的劇目)”。

北京最早的茶園當為“查家茶樓”,也稱“查家茶園”( 即現(xiàn)在的廣和劇場),是明代巨室查氏所建,座落在前門外肉市。清代改稱“廣和茶園”或“廣和茶樓”,再往后才稱廣和戲園(院),廣和劇場。前門外西珠市口有“文明茶園”,上世紀四十年代才易名華北戲院。另外,北京還有東安市場的“吉祥茶園”、“丹桂茶園”,大柵欄中的“天樂茶園”、“慶樂茶園”等,后都改稱戲園(院)。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都門竹枝詞》中有這樣一首:“半膘無事撞街頭,三五成群逐隊游。天樂館中瞧雜耍,明朝又上廣和樓?!闭f的就是一些人三五成群在街上閑逛,在“天樂茶園”觀了雜耍,又去“廣和茶樓”去聽戲。上海早期的戲院也以茶園命名,如座落在石路(今福建中路)的“天仙茶園”是上海最古老的戲院之一,還有“丹桂茶園”,后改“丹桂第一舞臺”。另外,煙臺最早的戲院是光緒年間創(chuàng)建的“德桂茶園”,杭州老戲院有“天仙茶園”等,里面的顧客都是喝茶兼聽戲。

這些茶園或茶摟的一頭為舞臺,舞臺向前伸出,舞臺前有木雕的矮欄,舞臺下中間的地方,叫“池子”,兩邊叫“廊子”,池子里擺放著的長桌和長板橙不是橫著面對舞臺,而是豎著對舞臺擺的。長桌上擺放著茶壺、茶碗,茶房(服務員)隨時為顧客沏茶、續(xù)水。顧客面對面地坐在豎對著舞臺的長桌兩邊的板橙上,邊聽戲,邊喝茶聊天;要看戲得側著身子,扭著頭才能看舞臺上演員演戲。所以當時都說聽戲而不說看戲。梅蘭芳在《舞臺生活四十年》中說:“要讓現(xiàn)在的觀眾看見這種情況,豈不可笑!其實在當時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是朋友聚會喝茶談話的地方??磻虿贿^是附帶性質,所以才有這種對面而坐的擺設?!?/p>

直到辛亥革命后,南北各地陸續(xù)興建改良劇場和新式劇場,如在1908年上海建成“新舞臺”戲院,后來北京建成“第一舞臺戲院,這時,被稱“茶園”和“茶樓”的演戲場所,才逐漸改稱“戲園(院)”?,F(xiàn)在北京的老舍茶館、恭王府戲樓、正乙祠戲樓等,茶客仍是坐在舞臺下邊聽京戲邊品茶。當然了,各地茶客據(jù)對各地不同的戲曲文化喜好,邊品荼邊欣賞不同的劇種,如四川茶客品茶欣賞川劇,泉州的茶客則是品茶欣賞南音。

(摘自2009年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謝美生)

靜心飲茶,像植物一樣生活

茶可明心見性。隱于鬧市一隅,煮水問茶,茶葉和身心都在迎接一場清新的蕩滌,洗去凡塵,盡情舒展,一屋茗煙茶香,遍地清雅閑情。茶中旅行,世界很小,心卻無比寬廣。

茶各有性,只要沖泡得當,色鮮味甘,品飲自如。不必刻意經(jīng)營,一切遵循自我喜好,因器、境、時等的不同,其滋味各有別,其濃淡亦有異,飲者心緒更不甚同。

晨茗之綠,開啟明媚

一日之計在于晨,我的清晨從一杯清新的綠茶開始。取一只透明的長頸玻璃杯,投茶,沖水,睡眼惺忪中,隱見滿杯皆綠,卷曲的茶葉一片又一片地舒展開來。綠汁溶于水,白毫浮于綠,一口一口地飲下,帶著一夜睡眠的渴意,頗有狼吞虎咽的氣勢。綠去污濁,周身通暢,一杯隨意沖泡的綠茶,開啟了清晨的明媚,以及一天的好心情。

綠茶種類不計其數(shù),獨愛龍井。龍井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的特點。因其珍貴,每次都淺嘗輒止,讓其綠如溪淌過心田。

餐前花茶,味蕾序曲

早年讀張愛玲的小說《茉莉香片》,對“茉莉香片”的說法很是好奇,大概知曉這是一種花茶,只是不解何謂“香片”。后來才知道,香片是花茶的別稱,制作時,利用茶善于吸收異味的特點,將有香味的鮮花和新茶一起悶,待茶將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篩除,如此制成的花茶香味濃郁,茶湯色深。

因為曾在桂林讀大學的緣故,在所有的花茶中,我最愛桂花花茶,如今身在昆明,只要聞一聞桂花花茶的干茶香,或者在沖泡時深深地吸一口裊裊上升的茗煙,就能感受到桂花花香之釅,猶如置身桂林城中桂花香四溢的古老街道,最終懂得“香片”之真意,是要把人帶入花之情境。

每個人喝茶的習慣都不同,我喜歡在午餐前品飲花茶,此時身體已經(jīng)發(fā)出饑餓的信號,但若突然吃下食物,又覺得味蕾尚未打開,進食顯得極為突兀,喝幾盞香片,讓溫熱的茶湯作為先遣部隊,打開一條暢通的進食之路。茶水加速饑餓,花香激發(fā)食欲,這是一支絕妙的餐前味蕾序曲。

中式午茶,滇紅真味

說起紅茶,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英國下午茶的溫潤浪漫,腦海中浮現(xiàn)一種異域情調的古典。喝紅茶的最佳情境,應該是忙碌的午后那半個多小時的閑暇,用中式的白瓷茶具沖泡,手捧一碗清亮的紅茶,置身和風徐徐的老銀杏下,或立于竹叢旁,緩緩地品飲,讓茶之熱氣撫過雙眼和肌膚,驅散連續(xù)工作產(chǎn)生的倦意。

云南紅茶簡稱“滇紅”,因茶樹生長于“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云”的環(huán)境,森林茂密,土壤肥沃,使得茶樹高大,芽壯葉肥,著生茂密白毫,即使長至5~6片葉,仍質軟而嫩。“滇紅”有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品飲時,味極鮮,散發(fā)著一種中式的浪漫和古典氣韻。

夜飲熟普,陳香入夢

在云南不喝普洱茶,似乎有點辜負“天時”和“地利”。普洱茶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因此民間流傳著“爺爺?shù)牟?,孫子賣”這樣的俗語。品飲時,醇厚回甘,陳香味濃。

普洱茶不但有保健減肥作用,還有藥理作用。據(jù)《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普洱茶性溫味香,……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虛人禁用。苦澀逐痰,刮腸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p>

普洱茶采用茶樹優(yōu)良品種云南大葉種的鮮葉制成,在大葉種曬青茶的基礎上再加工,形成獨具個性的兩個系列:直接再加工為成品的生普和經(jīng)過發(fā)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具有越陳越香的獨特品質。

在安靜的夜晚,燃碳煮水,用紫砂茶具一水一水地沖泡數(shù)年陳的普洱熟茶,茶湯紅濃透亮,數(shù)盞茶下肚,夜已深,湯色漸淡,困意襲來,即可入床安眠,因唇齒留香的緣故,又覺此番陳香延入夢。不用擔心飲茶醒腦睡不著,事實證明三年陳以上的熟普有助于睡眠。一天的茶事就此告罄。

燥飲烏龍,雨品老茶

烏龍茶是中國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chuàng)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在燥熱的天氣里,喝上數(shù)十盞烏龍茶,暑氣頓消。在烏龍茶品中,人們最熟悉、最鐘愛的莫過于鐵觀音。家中珍藏一罐友人相贈的安溪鐵觀音,每年最熱的幾個日子,都在她的清湯綠水中消磨時光。

雨品老茶,為可遇而不可求之機,情境一并到位,才能獲得完美的體驗。雨天喜歡品飲云南老茶,其中又獨愛普洱棗香磚。棗香磚一般采用粗葉壓制,其特殊的棗香味便出自高度發(fā)酵的老葉,茶底有時伴有炭化現(xiàn)象。棗香味、回甜是棗香型普洱茶的共同特點,湯色呈明亮的琥珀色,輕泡慢飲,滿口生香,令人愉快的回甜之味彌漫在唇齒之間,茶韻極佳。

只有生長在植被非常茂盛,常年云霧繚繞而且有野生棗樹的環(huán)境中的茶樹才能產(chǎn)生這種棗香氣,由于經(jīng)常有落葉,久而久之形成了天然肥料,茶樹根系吸收了這些肥料,加上茶葉吸收霧氣,于是茶葉形成特殊的棗香氣。也因此,在雨天里品棗香老茶磚,可品飲到當時的霧氣,野棗的清香。

靜心飲茶,像植物一樣生活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與茶相伴,常年事茶。身體和心靈汲取著茶葉中天地、日月的精華,生活越來越傾向于植物式,清爽的,輕盈的,散發(fā)著迷人的芬芳,一如茶中的清香,陳香,蘭香,棗香,樟香,蜜香。

一組又一組日常生活中的茶事,那些新鮮的,懷舊色的茶調,變成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每試新茶的欣喜,就著燭光夜飲的歡愉,與友入寺飲茶之清靜,蘭貴人配老黃片的奇遇,一一體驗。紫砂泡陳茶,壺中溶歲月深香。瓷碗沖新茶,香來香往皆自如。玻璃煮花茶,花葉起落如人生。

春花熱烈,夏花灼灼,秋菊清逸,冬梅逾靜。一年四季,春華秋實,擺滿茶案,望迎春黃花而知春,觀梅花紅而曉冬。各種綠植點綴飲茶空間,龜背竹、孔雀羽、彩葉蓮、銅錢草、玫瑰花、茉莉花、梔子花、山茶花……喝下的是植物,相伴的是植物。

于是乎,整個人從內(nèi)而外,皆具植物特質,雖置身喧囂都市,卻猶如生長于無人荒野的一棵古老茶樹,賞盡四時風月。于是乎,可以像植物一樣生活,無欲無求地,不驕不躁地度過時日。到最后,唯慶幸,今生得以與茶結緣,與茶相知,與茶相守。

原文刊載《普洱》雜志

作者丨蒙雪明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165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相關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