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臺灣茶道過程

找到約206條結果 (用時 0.008 秒)

從日本視角看茶道是怎么回事?

為什么在今時今日追尋茶道?今日大陸,喝茶者眾,尋訪茶道者眾,可是眾說紛紜,缺乏常識,甚至連基本的何謂“茶道”都是一筆糊涂賬。

回顧臺灣茶道的發(fā)展路線,我們會發(fā)現(xiàn),30年前的臺灣茶道和今日大陸類似,中產(chǎn)階層興起,開始注重生活品質,大批富裕者不滿足于過去流傳臺灣的半套工夫茶的樣式,開始尋求自己的茶道。這不是一條順利的追尋里程,臺灣走過不少彎路:例如暴炒茶葉和器皿,以收藏來取代茶道;求新異時髦而大擺茶席,一段時間,曾幾乎人人都擺茶席;直到30年后的今天,才走出了一條文人化的以造境、賞器、品茶、交友為內容的路徑,隱約和明文人的茶道接上了脈。

所以,研究臺灣,可以作為研究茶道的一個參考樣本。但僅靠鉆研臺灣去尋找中國茶道是不夠的,宋代流行的禪院的點茶方式通過日本僧侶的傳播,一直在日本流傳了下來。日本的宇治茶,是有明確譜系的,由在宋游學的僧人榮西禪師在天目山取種,之后帶回日本,交給各處栽種。京都附近的高山寺的茶葉就此存活,后來又被宇治茶農移栽,成為今天日本最出名的茶葉產(chǎn)地。而宋點茶的方式,由榮西帶回日本后,到了千利休時代,才逐漸結合日本的器物,用自己的禪宗思維和審美創(chuàng)造了一套茶道方式。千利休于1591年剖腹自殺,他死的那年也成為日本茶道確立的年份。

日本茶道之后的傳承與中國不同,中國每出現(xiàn)一種新的飲茶方式,前朝的飲茶方式就被沖擊消失,進而只留下少許痕跡。而保留了宋抹茶道飲用方式的日本茶道經(jīng)千利休的孫子們和學生們的傳播,一直流傳到了今天。盡管后來也有明朝傳過去的煎茶道在日本流行,可是也沒有使千利休的草庵茶道消失,它甚至還影響到建筑、庭院、服裝和烹飪各個方面?,F(xiàn)在日本按照千利休審美做出來的事物眾多,利休欄桿、利休灰色、利休牡丹等等,去日本,尋找千利休的痕跡,事實上就可以找到茶道的日本變體。

今天的中國,還是按照明初的散茶方式在進行自己的茶道構建,人們翻閱古書,試圖重新尋找一種最適合自己的茶道。但是以中國歷史看,南北方的差異、物種的差異,包括氣候的差異,都使茶道的面貌呈多元化。尤其以今日中國的交通和物流便利,眾多豐富品種都可以羅列在一個飲茶者的面前:以往銷往邊疆和海外,帶有唐代遺風的餅茶——普洱、黑茶和安茶,長江流域的綠茶,福建和臺灣的烏龍茶——各自都有自己的特性和專門的飲用方式,更沒有一種茶道能一統(tǒng)天下。但正因為這種多元,才使中國茶的飲用方式有了更多值得去探詢的空間。

我們從歷史和現(xiàn)實兩條路徑,去追尋中國茶道的軌跡,期待能給今天想恢復茶道的茶人們以一份扎實的材料。

在歷史中探尋茶道

首先我們向歷史尋找茶道。根據(jù)學者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巴蜀先民們以其邊緣的優(yōu)勢,將茶葉原料利用傳統(tǒng)和制藥技術結合起來,為世界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茶葉飲料,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就是基于當時的社會心理。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餅茶的加工已經(jīng)成熟,而且有采茶早晚之別,甚至已經(jīng)有意識地去苛求泡茶的水質,并且有相配合的茶果,也有了飲茶禮儀。雖然飲茶局限于江南諸地,但是魏晉南北朝是茶文化的創(chuàng)立期,與醞釀期的秦漢比,已經(jīng)在短時間內成為可以與酒精飲料抗衡的最有影響力的飲料。

陸羽的《茶經(jīng)》充分說明了唐時茶的流行。此書不僅使陸羽成為茶圣,更記載了完整的飲茶過程,包括茶樹的天然性狀、茶葉的采集、如何精制、茶具的使用和規(guī)制、泡茶法和飲用法。因為這本經(jīng)典,使唐朝的飲茶脫離了早期不完善狀態(tài),成為風靡全國的飲料。當時的士人們以能辨別出陸羽所泡的茶為自豪。陸羽把飲茶從日常生活中提拔了出來,成為精神領域的享受。

唐朝時候,飲用茶有嚴格的步驟,這些通過陸羽的《茶經(jīng)》就可以復原,隨著從法門寺等處大量出土文物中的茶具的存在,使唐代飲茶方式越來越清晰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

到了宋代,抹茶飲用進入了黃金時代,按照岡倉天心的說法,茶飲不再僅僅是一種詩意的消遣,而成為自我實現(xiàn)的方式,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影響,人們開始在永恒的變化中追尋永生。蘇東坡甚至說:茶的至美至純好像一個道德衛(wèi)士,可以使他抵御墮落的侵蝕。除了文人階層,宋代的禪院也大量飲用末茶,他們認定這種飲料可以幫助他們修行,這和唐代寺廟如出一轍,只不過,他們飲用的是散茶磨成末,并非用珍貴的團餅。這種方法直接流傳到了日本,開啟了日本的茶道之路。

盡管現(xiàn)在日本保存的主要抹茶道流派是以千利休為代表的千家流派,但是宋朝就傳入的許多飲用茶的方式,還是可以在日本找到。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學長(校長)熊倉功夫告訴我,最開始流傳到日本的團茶、磚茶可能被放棄了,因為可能不太適應島國人民喜歡新鮮自然口味的習俗,但是散茶的綠色很快征服了日本。在靜岡的東福寺,包括傳說中榮西禪師的祖庭京都的建仁寺,都保留了傳統(tǒng)自宋傳入的飲茶方式,這些方式里,最能體現(xiàn)的是宋代僧人和文人是如何飲用抹茶的?!皼]有士大夫階層的繁文縟節(jié),但還是能從這里面能展現(xiàn)宋時風貌,這絕對不是日本的發(fā)明。”

而包括工藝品、藝術品在內的大量與茶有關的宋器物,更是被大量進口。據(jù)專家考證,南宋時期,寧波、杭州和福州都是運輸宋茶器的重要港口,其中數(shù)目最多的是龍泉窯?,F(xiàn)今日本各大美術館、寺廟中都藏有豐富的中國書畫、陶瓷,許多都是當時流去的。最近打撈的韓國沉船“新安號”上有上萬件瓷器,不少是日本各寺廟在中國定做的瓷器。所以,在日本既可以從活的各個流派中看到宋茶道依稀的影子,也可以從文物中去細細鉆研宋茶道的精華。

到了明代,中國茶的飲用方法隨著散茶流行進入了新時代,制茶不再繁雜,飲茶卻發(fā)展出新的要求,以文人為主的階層創(chuàng)造了紫砂壺為主的飲茶器具,改變了茶碗大小,推出了小很多的茶杯與茶盅?,F(xiàn)在福建人還是沿用了明舊習,稱茶杯為茶甌。

文人重雅趣,于是把飲茶空間盡量雅致化,花木、盆景、雅石、茶果等要求均出現(xiàn),茶道的文藝復興開始了,而這套飲用方式盡管有了朝代的數(shù)次更迭,但是并沒有死亡,無論在清代貴族階層的社會生活圖景中,還是民國時期江南人家的品飲中,都頑固地存在下來。因為飲用散茶的茶制沒有改變,這套飲茶方式也沒有改變,只不過今天的我們已經(jīng)沒有明人的雅致文化,所以喝得更粗枝大葉罷了。

我們希望能完整地呈現(xiàn)出中國茶道宋與明兩個盛世的狀態(tài),所以通過專家約稿和專訪的方式,對這部分作充分述說。

向現(xiàn)實中尋找:日本與臺灣

在日本的古董市場上搜尋茶器,是臺灣茶人30年前就發(fā)起的,現(xiàn)在大陸茶人步其后塵,紛紛去日本掃貨。我們的追尋路線并不如此,光靠物質積累,很難完成茶道的積累,我們變化了自己的尋訪方向,去寺廟,去千家流派,包括現(xiàn)在著名的茶人那里尋訪,呈現(xiàn)了一部分日本茶道的現(xiàn)狀,其實是為完成回答這個問題:日本茶道與中國茶道的淵源,日本茶道如何自立,它對于今天中國茶道的借鑒意義。

我們采訪了高山寺,這里是榮西帶回茶種的分種地之一,現(xiàn)在是日本最古老、最著名的茶園,神奇的是,這里的茶園不用管理,只靠宇治的茶農每年六次來幫忙就可維持。這里的茶葉,現(xiàn)在是日本最重要的茶人的使用專利,基本不在市場流傳,是最名貴的日本茶。這似乎再次驗證了古老的中國茶道對外輻射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們在京都尋訪了各個千家流派,千利休去世后,他的學生和弟子嚴格保持了他所傳下的草庵茶道,雖然這是完全日本審美化的茶道,但其點茶方式,還是繼承了宋茶道。熊倉功夫說,千利休在審美上,發(fā)展出日本自己的侘茶方式,將日本器物之美的概念推廣到大眾中,但并不意味著他的點茶方式是日本的。“那里保存了大量的宋代點茶方式,還有宋代器物的翻版,并不是因為日本仿造了許多器物,這些器物就日本了,因為它的源流還在那里?!彼?,當茶筅、建水、茶勺、水取等我們在宋代茶書中經(jīng)??吹降拿恳詫嵨镄螒B(tài)呈現(xiàn)的時候,中國茶道可借鑒的地方也就出現(xiàn)了。

除了茶器物,日本保存下來的大量茶室,包括當代建筑大師隈研吾創(chuàng)建的各個茶室都可以對中國茶道形成影響,環(huán)境的優(yōu)美、飲茶時的心境、整個茶室空間的陳設,包括茶人應該如何插花,在日本都有固定的體系和完整的傳承,我們采訪了大量細節(jié),不是希望國內茶人們照搬,而是希望這背后的美學觀念和飲茶觀念,可以影響到當下的國人。

除了日本,臺灣地區(qū)是我們尋訪的另一重要目的地。過去大陸茶人對臺灣茶道多有誤解,覺得是從日本抄襲的,事實絕非如此。臺灣最初研習茶道的時候,并沒有宗師可以尋找,他們的基礎是潮汕工夫茶,那是明清茶道在中國邊緣地區(qū)的留存。臺灣茶人去日本尋找的是中國茶道的遺產(chǎn),其中包括空間、茶具和喝茶的心境,明代大量出口日本的紫砂壺具輪珠大量回流臺灣,成為茶人必備之物,而茶杯托等已經(jīng)在大陸消失的茶具,也開始大量回購,重新出現(xiàn)在臺灣茶人的茶席上。

這些是道具的完成,臺灣茶人最大的努力,還在于他們努力翻閱中國古代茶書,尋找到自己的茶空間構造。一開始臺灣的公共茶空間就走蘇州園林風格,慢慢地,有舞臺經(jīng)驗、畫廊經(jīng)驗和深厚學養(yǎng)的茶人都進入改造過程中,使臺灣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真正具備中國古老文化特點的新老茶空間。解致璋的清香齋、周瑜的紫藤廬、何健的冶堂、林炳輝的食養(yǎng)山房都是如此,結合了宋、明文人的審美,使它們已經(jīng)成為臺灣最具吸引力的新空間。拿食養(yǎng)山房為例,需要提前預訂一個月,才能有機會去那里享受一杯茶。

臺灣茶道的最大吸引力,在于這些茶道的鉆研者都是文人出身,他們的興趣在于建設臺灣茶道,雖然現(xiàn)在以茶道為基業(yè),但并不追求謀利,他們的風格影響了臺灣茶界。在臺灣,一位茶課老師,絕對不會出售茶具和茶葉給你,這是與目前大陸茶界的紛亂局面不同之處。

不過,臺灣茶道的局限性也很明顯,因為其基礎,是以清香烏龍茶為根基發(fā)展起來的,所以他們所鉆研的泡法、器物的使用,很可能都只適合于那個體系,并不適應于大陸博大的茶葉世界。

臺灣茶道的鉆研者之一李曙韻去年到大陸發(fā)展,因為她覺得,未來的茶道,還是會在大陸崛起,因為這里有豐厚空間?!盁o論是與茶有關的物的世界還是人的世界,都太廣闊了?!彼诖箨懶麻_的茶空間還是叫“晚香”,想承載的是嶄新變化中的大陸的茶道文化。

尾聲:中國茶道的復興?

曾經(jīng)有學者研究過,日本茶道之所以留存,是因為日本人有戀物的習慣。因為國土資源的匱乏,所以在千利休時代人們就發(fā)現(xiàn),無法在日本大規(guī)模使用“唐物”,也無法像豐臣秀吉一樣用黃金去建造自己的茶室空間,而應該重新認識物,有意突出物的靈魂世界。千利休去世的時候,做了一柄竹茶勺送給他的弟子,這茶勺被取名為“淚”,物與人結合為一,迄今為止,許多日本茶道中人的器物是需要代代相傳的,很多人一生中只使用一個茶碗??墒侵袊厝徊煌?,我們并不珍惜自己的茶道具,總是隨著飲茶方式的更迭而拋棄。

臺灣茶人的做法是,開始重新建立對物的依賴。這種依賴,并不是去追尋古董,或者購買名物,你可以用自己的手和竹木碰撞,做一個茶匙,一柄茶則,甚至去燒一個自己的杯子,這種重新建立起來的對物的喜愛,可以使人們更深地進入到茶的世界,這是一個人與物不分離的世界。

但是僅有對物的依靠還是不夠,喝茶并不是獨自一人的世界,即使是明代茶人拒絕眾飲的情況下,還是要求二三人對酌。臺灣的紫藤廬主人周瑜發(fā)明了自己的“正靜清圓”的茶道,他說:“這是我個人對傳統(tǒng)文化,對自然美學的體會實踐,在閩南茶道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具有人格蘊涵的茶道。與日本的茶道‘和寂清靜’相去甚遠,我覺得這是很中國的茶道?!?/p>

周瑜對中國文化深入研究后覺得,中國茶道絕不應該照搬日本。就拿“寂”來說,他們要的是寂滅是佛教思想,中國茶道里其實沒有這個東西。中國茶道,追求的是另一種愉悅,喝了茶,身體清了,精神松快了,茶友互相溝通,大家共同有機會享受這泡茶。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販夫走卒,通過茶可以領悟到自然之美好,也能領悟到茶世界如何抵抗外界喧囂,這是周瑜所追求的中國茶道境界。

事實上,每個茶人都可以創(chuàng)造中國自己的茶道。在日本,我們反復征詢每一位茶人:中國的茶道能復興嗎?有兩位的回答特別讓我印象深刻。一位是熊倉功夫,他說,日本茶道是從規(guī)矩到心,你每日要按時做各種事情,奉行茶道的時候要一絲不茍,最后可能修行成功,成就了自己的茶道。而中國正相反,中國茶道是從心到規(guī)矩,是心里想明白了,再隨手做出各種動作,這個特別難。但是,“并不意味著中國不可能復興茶道,你們有大量的茶種、有無比豐富的茶器、有那么輝煌的歷史,這個心的完成,只是時間的事情”。另一位回答我的,是京都建仁寺的方丈云林院宗碩,他說:“茶道在人類歷史上的輝煌可能都是瞬間的,像你們唐、宋時期的茶道,我們的千利休茶道,但是櫻花不也是這樣嗎?一年365天都不開放,只有10天燦爛無比。當然可以期待中國茶道的再次復興,因為土壤在那里。”

來源:茶貴人

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蔡瀾痛批中國茶道,嚇得國人都不敢喝茶了?

蔡瀾祖籍廣東潮州、出生于新加坡、留學日本、后在香港發(fā)展電影和寫作事業(yè),被譽為“才子”、“食神”、“老頑童”。

金庸曾這樣評價過蔡瀾:于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是第一流的通達。雖魏晉風流,猶有不及。

生活中的蔡瀾,不僅對吃頗有研究,更是愛茶成癡,但一說起“中國茶道”,他卻是一肚子的火。

什么是喝茶的精神?

臺灣人,發(fā)明出所謂的“中國茶道”來。最令人討厭了。

茶壺、茶杯之外還來一個“聞杯”。把茶倒在里面,一定要強迫你來聞一聞。你聞、我聞、阿貓阿狗聞。聞的時候禁不住噴幾口氣。那個聞杯有多少細菌、有多臟,你知道不知道?

現(xiàn)在,連內地也把這一套學去,到處看到茶館中有少女表演。固定的手勢還不算,口中念念有詞,說來說去都是一泡什么、二泡什么、三泡什么的陳腔濫語。好好一個女子,變成俗不可耐的丫頭。

臺灣茶道哪來?臺灣被日本殖民統(tǒng)治了50年,日本人有些什么,臺灣就想要有些什么;蘿卜頭有日本茶道,臺灣就要有中國茶道。把不必要的動作硬硬加在一起,就是中國茶道了,笑掉大牙。

真正最早的中國茶道,的確就是日本那一套。他們完全將陸羽的《茶經(jīng)》搬了過去。不過我們嫌煩,將它優(yōu)化簡化,日本人還是保留罷了?,F(xiàn)在臺灣人又從那學回來。

唉,羞死人也。

如果要有茶道,也只止于像潮州工夫茶或文人茶那樣。別以為有什么繁節(jié),其實只是把茶的味道完全泡出來的基本功罷了。

一些喝茶喝得走火人魔的人,用一個鐘計算茶葉應該泡多少分多少秒,這也都是違反了喝茶的精神。

什么是喝茶的精神?何謂茶道?答案很清楚,舒服就是。

茶是應該輕輕松松之下請客或自用的。你習慣了怎么泡,就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喝。管他媽的三七二十一。

純樸自然,一個“真”字就跑出來了。

真情流露,就有禪昧。有禪味,道即生。

喝茶,就是這么簡單。簡單,就是道。

喝茶,不要規(guī)矩,要真性情

有人問我:茶或咖啡,選一樣,你選茶還是咖啡?

我回答:當然是茶。我對飲食,非常忠心,喜歡茶就不肯花精神研究咖啡。

翻看雜物,發(fā)現(xiàn)家中茶葉:普洱、鐵觀音、龍井、大紅袍、大吉嶺、錫蘭、富遜、靜崗綠茶和茶道粉末,加上自己調配的,應該這一生一世,飲不完吧。

茶的樂趣,自小養(yǎng)成。家父是茶癡,一早叫我們四兄弟和姐姐到家中花園去。向著花朵,用手指輕彈瓣上的露水,每人一小碟,集中之后滾水沏茶的印象猶深。

喝茶,形式上要簡潔,但心境和情趣卻可以燦爛。讀一讀古人的茶詩就知道。好茶配好詩,才完美。

白居易說:

坐酌泠泠水,看蒸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杜甫的有:

寒夜客來茶當酒,黃泥小爐火初紅;

從前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蘇軾的《望江南》: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茶的好對聯(lián)有:

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塵中吃苦茶。

將酒和茶糅和得最好的還是蘇東坡的:

宛如銀河下九天,

鋼斧劈開山骨髓,

輕鉤釣出老龍涎,

烹茶可供西天佛,

把酒能邀北海仙。

還有個長聯(lián)說得精辟:

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喝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簡單,就是茶道,人生也是如此

人要任性,但是也要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既可以大膽去做,又可以從心所欲不逾矩,一定要有自己把日子過好的能力,在最想做事情的時候,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有時候,我們會問人生如意義到底是什么呢?

其實,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jīng)驗,死而無憾, 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義,和喝茶一樣,一點也不復雜。

人生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活得快樂。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快樂。種花、養(yǎng)鳥、喝茶、逛書局、去樂器店等等,都是讓我們活得一天比一天好的學校。

我們要過的生活,應該是讓自己快樂的生活。注意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小小的快樂,就能讓我們享受不盡。喝茶也是如此。

以上來源:蔡瀾《不過任性過生活》

古域有話說:

網(wǎng)絡上,蔡瀾先生的觀點一出來就兩邊倒,總體上還是支持的比較多,說明這說出了大多數(shù)人的心聲。

喝茶,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歡。

喝茶,一為了解渴,二為了健康,最主要的還是自己喜歡,想喝就喝,不想喝就換別的飲料。

口渴了牛飲,一杯下肚,分外舒服,心情好了,爐火慢煮,追求愜意。每一種都是生活方式,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根據(jù)不同的場景,自己開心就好。

牛飲的人沒必要指責:明明就是一個空杯子,偏要左轉三圈夸它好,右轉三圈還夸他好。研究茶道的人也不用說:牛飲低端,不懂茶。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年齡不同,閱歷不同,不必強求。

茶葉店里20歲的茶藝師碰到40多歲的老茶鬼,兩人在一起聊茶,說的津津有味。

茶藝小姐姐只想把茶泡好,老茶鬼卻大說特說茶道,張口人生感悟,閉口大道至簡,聽得茶藝小姐姐一臉懵,只能陪著說禪茶一味,其實,小姐姐心里也不明白什么叫禪茶一味。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方式,中年人有中年人的道理,這沒有對錯,年齡不同而已。

20歲的小姐姐沒必要像40歲的人一樣捧著一杯茶大談人生道理,20歲有20歲的樣子,閱歷沒到,沒有太多人生感悟,那就多做少說,泡茶就泡茶,不僅泡的美,還要泡的好喝。

等到了40歲,經(jīng)歷人生的磨練與苦痛,跌倒之后再爬起來,不用人教,也能放下繁華。這其實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一種遵循人性的自然發(fā)展。

茶道,是自己悟出來的。

道是一個人的內在修養(yǎng),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四個字概括,就是“適合時宜”。

你不是蔡瀾,我也不是蔡瀾,就算蔡瀾文字多么的精辟,感悟多么的深刻,那僅代表他的立場與觀點。

各人的經(jīng)歷,感知、年齡、背景、學識、經(jīng)驗、情感、智力等因素不同,各人的認知體悟自然不同。

所以,我們自己的眼耳鼻舌是別人無法體感的,你不是他,焉知他?他不是你,何來感知?如此,又何必去計較和分辨呢?

一杯茶,怎么理解都行,有的人為了喝,有的人當成情感的寄托,為了爭一個“茶道”,爭一個誰更懂茶,弄得面紅耳赤,這又何必呢?

蔡瀾先生是真性情的人,喜歡隨性、舒服地喝茶,更看不慣有些人用茶來裝神弄鬼,才一頓怒批。

日本人學習唐朝人喝茶,并把茶道裝點稱貴族的標配,臺灣人學習日本茶道,再被大陸吹上神壇,都是特定時期文化缺失的背景下,對文化的殷切期盼,隨著多遠文化的產(chǎn)生,這種情況自然也就逐漸消失。

世間的事,總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我們可以笑談,也可以批判,有人愿意演,就有人愿意看。人生一場,來過看過,一笑而過。

與其爭對錯,不如和蔡瀾一樣,隨性舒服地喝茶去吧!

另:2020年春茶已經(jīng)倒計,千里之外的你不上茶山,春茶行情也不能錯過,古域為你準備

來源:網(wǎng)茶會習茶社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茶道文化之研究

(《吃茶去》雜志)中國民間有句俗話,叫“淺茶滿酒”,主人待客時茶要淺倒、酒要滿杯,客人飲茶要細品慢咽。這樣的平常生活場景中就包含了中國茶道的一個基本精神取向:在閑中返隱并取樂。中國古代文化是在本土自生式緩慢生長出來的,茶文化更是在從容、閑散的生活處境中孕育出來的,所以,中國茶道在品茗論茶時延長了個人獨處或者與友人相處的時間,同時也放大了狹小場所(茶室)的空間意義,強調細細品味杯中茶湯,同時把玩手中器皿、與周遭環(huán)境共處同安,在場者的內心交流無需言語,僅僅因為共處一室、共飲一壺茶而得以完成。傳統(tǒng)中國茶道提出的四境說對此有較好的揭示,本文將進一步對此作出現(xiàn)代詮釋。

一、 中國文化傳統(tǒng)孕育下的中國茶道

關于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內容及其特征的討論,可謂汗牛充棟,學者們提出了許多富有啟發(fā)的觀點,這樣的討論還將繼續(xù)下去,因為中國文化傳統(tǒng)是流動的、生生不息的,對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認識就不會停止。本文的重點不是闡述中國文化的歷史發(fā)展或者其中各個有機組成部分,而在于概要說明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總體結構。筆者認為,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總體結構是“一體兩用”,即以儒釋道一體為骨架,中醫(yī)和茶道構成其兩翼,這兩翼是儒釋道之體的巧妙運用和成功滲透。對傳統(tǒng)中國人來說,中醫(yī)醫(yī)身、茶道修心,身心和合及其價值追求都體現(xiàn)在儒釋道一體的學統(tǒng)上。早在魏晉之時三教合流的傾向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隋唐產(chǎn)生了眾多三教合流的文化成果,如建筑風格、學術教義、生活樣式等,中國茶道就是代表性的重要產(chǎn)物。

飲茶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在中國何時出現(xiàn)的呢?郝懿行在《證俗文》中提到,“考茗飲之法始于漢末,而已萌芽于前漢,然其飲法未聞,或曰為餅咀食之,逮東漢末蜀吳之人始造茗飲?!边@是有關中國人將“茶事”作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事件的較早記載。此時,茶事已經(jīng)脫離初期的藥用、食用階段,進入到飲用的階段。即便進入到飲用階段,飲用方式也在不斷變化,隋唐時的煎茶(煮茶時要添加一些佐料,如鹽、香料等)到宋代的點茶(茶要烘烤并碾成粉末,倒入熱湯時還要不斷擊攪),明代時放棄餅茶、團茶改用散茶,出現(xiàn)了泡茶這樣的飲法,這種飲用方式能夠完好地再現(xiàn)茶的本味、茶湯的本色,大為流行并一直沿用至今。我國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如云南、四川、貴州、湖南等地還留有食用式飲茶法,宋代的抹茶和點茶法傳入了朝鮮和日本,成為了他們的代表性文化傳統(tǒng),在中國大陸則因泡茶法的一統(tǒng)天下而被遺忘。

“茶”原本有多個同義字,包括荼、槚、蔎、茗、荈等,最后統(tǒng)一定為“茶”字,根本原因是“茶”的字形最接近中國文化傳統(tǒng)所設定的天地人關系的構想?!安琛保捌渥?,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陸羽《茶經(jīng)》)其義為“人在草木間”。蒼天之下,人為萬物之靈長,敬天盡地利以利人。茶本為自然界一介植物,被人發(fā)現(xiàn)、采用、加工,茶從萬物中脫穎而出,成為人的寵愛;同時,人因茶而獲益、滿足,茶所集納的日月精華、水汽凝結和山岳含育均被人做出了極大開發(fā),人成為茶的受益者。

應當承認,至今仍然有學者明確反對“中國茶道”的提法,認為中國只有茶文化(包括茶俗、茶禮、茶藝等事業(yè))、茶產(chǎn)業(yè)(包括茶葉生產(chǎn)、制作、貿易等活動),但始終沒有發(fā)展出系統(tǒng)、嚴謹?shù)摹安璧馈?。不可否認,中國歷史上并不存在完整的茶道理論,也無明確的茶道流派傳承,但這只能說明中國茶道有其特殊性。決定是否有茶道的關鍵是有無對茶事活動所內含的精神性價值(與人相關)和思想性價值(與知識相關)做出有意識的總結或概括。有無總結是一回事,總結的深淺、廣窄是另一回事。通過飲茶獲得身心安寧、精神愉悅并對此做出思想升華,這顯然不再是生理活動,它已經(jīng)進入到自我實現(xiàn)的境地,肯定這一內容就可以視為茶道,關于這方面認識的總結就是茶道研究。將茶的生命比擬人生,將飲茶體悟引向對自然萬象、宇宙世代的洞察,并將之理解為天道、真理的具體化,這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對茶的總體性把握。許多文人、僧人、思想家對此都留下了富有啟迪的獨特見解、深刻體悟,如陸羽、蘇軾、朱熹、周作人、林語堂等。茶道廣泛存在于文學作品、畫作之中,并對中國陶瓷工藝、美學設計等產(chǎn)生了持久的影響。筆者之所以主張中國茶道真正形成于宋代而非唐代其原因就在于唐代的飲茶活動還有著濃厚的、與物的深切關聯(lián),這直接干擾并降低了有關茶的超越性思考。宋代就所有不同,閑適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格物致知理論的興起,為茶道的提出分別提供了現(xiàn)實的和思想的雙重鋪墊。

從字義上說,茶道意指基于茶自身的性質而淬煉出的精神世界。茶自身的性質首先是它的自然屬性和對人身心的益處,在此之上關于茶所展開的情感投射和意識升華才進入到人所創(chuàng)造出的精神世界。人類文明構建了諸多包含信仰、文學、哲學、藝術之內的精神世界,中國文化傳統(tǒng)所推崇的精神世界主要體現(xiàn)在樂生、天命、義理等重要命題上,茶道正是以茶為載體在品茗中以茶說事、以茶喻理、以茶論道。從與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關聯(lián)角度上看,中國茶道的具體內容可以表達為如下三個方面,即閑、隱、樂。三者統(tǒng)一到人,媒介是茶?!伴e”是中國茶道的心理基礎,“隱”是中國茶道的社會主張,“樂”是中國茶道的價值追求,就三者的內在關系來講,“閑”是前提條件,“隱”和“樂”是刻意營造或試圖表達的精神狀態(tài)。

“閑”在中國文化中有多重含義,負面的是指不事稼穡、游手好閑、吃閑飯;正面的是指從容、優(yōu)裕、散淡、豁達,正面的含義中既包括品質方面,也包括生活方式。與茶道關聯(lián)的“閑”顯然是指后者。“閑”就是有工夫,并且肯在茶上下工夫,茶因閑得以成就,閑因茶得以充實。時間上的閑只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心理上、精神上的閑,要點在于一種生活態(tài)度,即從容應對,等閑看過苦難滄桑、視榮辱或聲譽為身外物,置之度外,心中只有茶,將我融于茶,將茶化作我。這樣的“閑”正是精神成長、自我發(fā)掘和自由意志伸張所必備的思想品質,得閑之真諦的人才會在意向內觀照,求取獨立的個體我。

從價值論上說,“隱”的消極含義是保全其身,明哲保身;“隱”的積極含義則是脫俗、淡泊、精儉、潔身自好,這不是被動的退讓、逃避,而是在知其不可為或者無力改換他人/社會時、仍然頑強保留自身的處世原則、固守內心的道德律,這是以一己之力抗爭凡俗世界、庸常大眾的隨波逐流,不做犬儒,放棄世常的名利而求取個人的精神圓滿。如范仲淹所言,“居廟堂之上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身”。因此,茶道中的“隱”揭示的是茶人飲者在生活、社會中如何立身的大問題,隱后返本,身處鬧市求心安,身處高位知進退,隱與顯是一對相互依托的對立統(tǒng)一,隱后再顯的是本真的我,不忘初心,為人處世不忘己身。“隱”要有強大的內心支持才可持久,避喧囂而處落寞,離繁華而安清貧,這非一般人可為。陸羽在《茶經(jīng)》里說,“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彼皇钦f喝茶后,人就自動獲得了“精行儉德”,相反,那些本就“精行儉德之人”是最宜飲茶的,陸羽的意思十分明了,那就是人選擇了茶,茶的德行是人的德性之外顯,飲者之品性投射到茶這一實物上。禪茶一味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立言的,佛家弟子之所以選擇茶來解經(jīng)悟道其緣由也基于此。

“樂”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主張,甚至也可以說是它的一大特點??鬃釉裕爸邩匪?,仁者樂山”,孟子提出“與民同樂”,《太平經(jīng)》云:“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蔽鞣秸苋颂岢隽说赂R恢拢袊幕瘋鹘y(tǒng)更加傾心于“德樂合一”,如助人為樂、樂于助人、樂善好施,都是將行善、助人與快樂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的快樂是一種因所認同的價值得到實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內心愉悅,是一種精神快樂,體現(xiàn)了“眾樂樂”般的精神快感?!皹贰笔怪袊璧烂黠@有別于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生發(fā)于佛教寺院,最初由出家人闡發(fā)和傳承,以后形成的茶道流派“三千家”,也嚴格維護了師徒授受關系,具有高度的封閉性,因此屬于小眾文化或雅文化,在其精神內涵上突出的是施茶、吃茶過程中的寂、靜、敬的成分,走向了純粹形式化的理念體悟。中國茶道之樂重申了對此世的投入和對人身處其中境遇的關切,因此,中國茶道具有更加平實的表現(xiàn)形式和更加生活化的現(xiàn)實關懷。無數(shù)的歷史事件表明,無論身處何種情境下,多數(shù)中國人都易于快速接受現(xiàn)狀,這與中國茶道乃至中國文化中的樂觀主義是分不開的。

二、 茶道四境說的提出

馮友蘭先生認為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主題是人生哲學,中國哲學精神也脫離不開對人/人事/人情的考量。他還根據(jù)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基本立場概括出四種人生境界,分別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前兩種境界都是非哲學的,只有后兩種境界與哲學有關,并且是哲學關注的對象,馮先生還指出,只有借助哲學的反思省察,人生才能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馮友蘭先生所概括的境界說看似是對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歸結,其實是接受了西學影響、采納西方哲學的范疇體系的嘗試,例如,馮先生所講的“自然”就不是儒家的原初含義,同樣,他明確地劃分出可以成為哲學對象和不可以成為哲學對象兩種不同的層次,這也是有別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注重“世間道”的做法。中國茶道無法劃入馮先生的哲學對象之中,因為它不是形而上學的觀念構建,沒有正面回答知識論問題,它只與日用生活相關,只在民間風俗和日用生活中尋找意義,卻力圖將日常事件變?yōu)榍槿?、樂事,從而獲得恒久性。

然而,傳統(tǒng)中國茶道也講境界,很早就提出了四境說,分別是:物境、藝境、人境、心境,并認為四境俱美才是至上狀態(tài)。明代的書畫家徐渭(1521—1593)被世人稱為“茶癡”,他最明確提出了宜茶境界說,認為物境、藝境、人境、心境俱美者乃宜茶最高境界。物境指飲茶的環(huán)境,主要指不是人為建造的居室、樓宇,而是自然天成、幽靜清雅的場所,如竹海、梅林、泉邊、湖畔等;藝境指使用器具的造型、沖泡或飲用之法的得體、撫琴弄簫的聲樂等共同構成的雅致脫俗的氛圍;人境則指嘉賓來客與主人的融洽關系,專心于飲茶,彼此聲氣相投、趣味相和;心境指在飲茶中忘卻世間萬象,人與茶、茶與人合二為一,一心悟道,由此求得心胸的物我兩忘、豁然開朗。

茶道四境之間并非簡單的高低替代關系,相反,四境是相互補充、缺一不可的連帶關系。物境和藝境提供了實體性基礎,人境提供了人際交往溝通的條件,心境則受到前三者的引導,反過來又純化、提升前三者的存在方式。宋人提出的飲茶“三點”——飲茶環(huán)境、水質和茶具、品飲者的修養(yǎng)三個方面,講的是同一個道理,也可用看做是茶道四境說的前身。

茶道四境界不是人生境界,也非道德境界,它只是對生活情趣的關注,在匆忙、庸常的日常生活中尋找情投意合的同道,在刻意營造出的人為環(huán)境中折射當事人的思緒和體悟,這就是生活的閑、人生的隱和現(xiàn)世的樂。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1597—1679)有句名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辈璧浪木吃趨T乏經(jīng)濟時代顯得有些鋪張或矯情,對俗世凡眾來說它顯得過于高格調和雅致,通常會被不諳茶道的人視為“茶疵”、“飲癖”,然而,恰恰是這些對茶情有獨鐘、不改初衷的人成就了茶道,使茶事成為風雅,使茶人有了品味。

中國傳統(tǒng)茶道的四境說所講的茶道不是在用時間來衡量,相反,只在乎空間,中國人喝茶可以從早到晚,時間似乎停滯了,時間的意義消逝了,重要的是喝的什么茶、用的什么茶具、所處怎樣的環(huán)境和心境,這些都是空間要素。中國茶道弱化了時間維度,突出了空間維度,飲者或主賓飲者們共處的空間性存在的屬性得到充分闡發(fā)。中國茶分產(chǎn)地、產(chǎn)區(qū);但各地的飲茶方式也有地區(qū)差別,茶室、茶館的陳設在理念上大多刻意濾去了時間的向量。據(jù)說真正諳茶者在頭三杯不事任何言語,靜靜品茶,全身心關乎茶主泡茶的一舉一動,用心體會茶湯之味、茶器之美、茶藝之精、茶席之雅,等等。品茶過程中茶者(包括茶人、茶客、茶主)的思想溝通不是靠語言傳遞,而是靠共感,情感共鳴,這樣的情感分享與特定的場景及其要素相匹配,它是以彼此共在、身心在場為其表現(xiàn)形式的。西方人則非常不同,他們用時間來度量茶,喝的是晨茶、上午茶、下午茶、晚茶,茶就像鐘表一樣提示人正處于作業(yè)或行為的某個階段,所凸顯的是茶外之人的所作所為。茶只是工具性存在,茶為人所用,僅此而已。

令人遺憾的是,茶道四境雖然關涉空間,但只是十分狹小的范圍,往往只是設茶席、茶會的那塊空間,或者僅僅關聯(lián)案桌、茶幾的空間。飲茶者之外,即便在同一室內(如茶室、茶館)仍然可能垃圾遍地。中國茶道只提供了十分有限的悟道體驗,卻沒有成功擴展、延伸開來,成為“新民”乃至“新生活”的源頭動力。蔡元培在寫于1916年的《華工學校講義》中說道:“華人素以不潔聞于世界:體不常浴,衣不時浣,咯痰于地,拭涕于袖,道路不加灑掃,廁所任其熏蒸,飲用之水,不加滲漉,傳染之病,不知隔離。小之損一身之康強,大之釀一方之疫癘?!蓖萍杭叭?、由此及彼這些中國文化傳統(tǒng)倡導的“類推”在茶道中未被生根、發(fā)揚。中國茶道創(chuàng)造的潔凈世界只局限于當事人的精神領域,卻可能無涉于周遭環(huán)境,更未激發(fā)出行動的意志。中國士大夫階層的“坐而論道”、缺乏行動力的劣根性也大抵與此相關。

中國茶道具體內容——閑隱樂——正是通過“四境”得到充分體現(xiàn)的。茶道的物境在于野趣、雅致,在世間卻又脫俗清新,這就是閑和隱;茶道的藝境強調合于時令,契合儀規(guī),烘托出寂靜、清和的空間,這就是閑和樂;茶道的人境突出的是同坐茶席中人一期一會,以情相交,以茶傳情,這就是得一知己而足矣的至樂;茶道的心境關注當事人反躬自省,向內心觀照,以茶喻人生、事業(yè),滌除內心的不滿、怨恨,成就自性的伸張,這就是“大隱隱于市”的真諦??梢哉f,茶道四境說從不同角度全面解讀、深化了中國茶道。

換句話說,中國茶道雖然也強調由茶及道、茶中見道,但并不追求道外世界。一句話,中國茶道的本質是道茶一體。日本茶道援佛入道,突出了“孤”、“寂”、“清”的品味;中國茶道引儒入道,強調的是“閑”、“隱”、“樂”。中國茶文化在唐代興起時就是雅俗共賞,宋代出現(xiàn)茶道時,也是同時存在士大夫、寺院、宮廷、世家、平民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而且佛門、道觀、儒家的祠堂、學堂、孔廟等都依據(jù)各自有關天、人、物的理念預設而發(fā)展出了不同的茶禮、茶藝乃至各自有別的茶道。茶文化流布廣泛,是因為吃茶人都接受了其中的樂趣。周作人曾在《喝茶》一文中有極好的概括,“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忙里偷閑,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xiàn)世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敝袊璧谰哂猩钋械默F(xiàn)實關懷,本著及物、依人、樂生的原則將茶道落腳在生活情趣上。

三、 茶道四境說的現(xiàn)代詮釋

新中國建立后,全面開展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傳播了社會主義新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同時對中國自古以來形成的傳統(tǒng)文化的諸多具體形式都做出了徹底否定,既根除了封建制度的社會基礎,也對民眾一般日常生活產(chǎn)生了巨大沖擊,其間茶道研究、茶文化樣式幾乎停滯,僅僅保留了單純物質性內容的茶葉種植、加工、買賣,因為茶葉是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出口創(chuàng)匯產(chǎn)品。然而,飲茶、品茶的過程而產(chǎn)生的悠閑生活方式,散淡人生態(tài)度和追求精致、雅致、品味生活的志趣都被無情掃除,茶文化不再傳承,茶道研究被迫中止。

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也給中國茶文化復興創(chuàng)造了條件。許多地方政府大力發(fā)展茶葉貿易,鼓勵圍繞茶葉而進行的各類文化事業(yè),各地紛紛成立了茶協(xié)會,茶館也雨后春筍般繁榮起來,茶事活動頻繁,并且參考和吸收臺灣經(jīng)驗,開發(fā)出各種茶藝表演,茶事相關的茶產(chǎn)業(yè),如茶服、茶器、茶具、香、古樂器、國畫等都得到了蓬勃發(fā)展。最重要的是,人們對茶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顯著變化,開始賦予茶各種積極、正面的價值。飲茶者(無論是在自家獨斟自飲還是與人同泡茶館)都不再被視為游手好閑的人,相反,經(jīng)常被看做是有品位的風雅之士。

期間也出現(xiàn)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xiàn)象,例如奢靡之風盛行,茶的包裝過于精美,造成大量垃圾,增加了環(huán)境負擔;茶具和茶器過于昂貴,離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遠;茶藝表演出現(xiàn)了許多不雅或庸俗內容,沖淡了飲茶本身的樂趣。更為嚴重的是,一些茶生產(chǎn)商、經(jīng)銷商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使用過多的化肥和殺蟲劑,加工過程中添加了過多干擾茶性的有害物質,這些行為導致許多種類茶葉品質的退化,這種殺雞取卵、急功近利的行為完全違背了傳統(tǒng)茶人應有的職業(yè)操守,也與茶道追求格格不入。

當代中國茶道所處的時代場景已經(jīng)大大不同于古代。在匱乏經(jīng)濟時代,茶仍是稀缺品,好茶或上等茶更是珍稀品,只有殷實之家方可享受,一般平民百姓買茶只是備著待客之用,平時是消受不起的。而殷實之家大多受過良好教育,識書達理,品茶論道、鑒茶賦詩等都只是士大夫、文人之間雅致生活的追求。雖然只有占總人口極少數(shù)的人飲茶,但他們大多是知識的擁有者和思想的創(chuàng)造者,他們不僅維持了茶文化,也推動了茶道的傳承和深化。然而,今日的中國人大多可以消費得起茶葉,茶葉的供應源源不斷,茶葉的種類層出不窮,飲茶的方式不斷翻新,茶真正成為粗茶淡飯般日常和廉價,飲茶者可能是每個人,即任何一個“涂之人”,此時,茶道何存?跨越全部階層、通用于所有人群的茶道是否還有存在的可能?

飲茶成本的降低和飲茶程序的簡化,茶日益向民間普及,中國傳統(tǒng)的文人茶文化逐漸被平民茶文化取代,平民茶文化是否可以延續(xù)傳統(tǒng)中國茶道呢?筆者認為,中國茶道所主張的閑隱樂三種精神不僅仍然具有意義,而且在今日獲得實現(xiàn)變得更加可能,主要得益于物質手段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解放出來,閑暇時間增加,可支配的財富也極大增加,度閑和求樂變得唾手可得。然而,發(fā)達的物質生活和快餐化消費也使時間碎片化,精致生活追求變得局促和難覓,普遍的煩悶和躁動緊壓了人的精神生長的空間,在豐裕時代如何安頓心靈、為我們的精神向往提供場所?這是今日茶人所要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

這就必須強化茶道中的四境功夫。返歸自然,按物之本性行事,順物理盡物力。茶本是自然一物,飲茶之益來自于茶性的最佳發(fā)揮,茶道的初心就是保持對茶性的尊重。茶道四境必須依此茶性自然主義原則加以展開。藝境雖是人所造環(huán)境,也應以模仿自然、接近自然為原則,將藝境融于物境之中,飲茶者無論身處何處其心境和人境都應返璞歸真。質言之,雖然心境重在個人獨處的內心觀照,人境強調以敬待人求得聲氣相投,但人境的出發(fā)點是心境,有獨立人格和自處自律的人才會與人平和相處,茶道四境其實就可以化約為二境:物境和心境。茶人的舉手投足是自身心境的外化,所使用的器具、營造的環(huán)境皆由心性外發(fā),洞察物之本性以盡物力,對茶事中的一切皆抱持恭敬、謙和的態(tài)度。二境皆出于一心:這就是奉茶之心,易言之,敬茶之心。

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主張在俗世生活中返本歸真,在庸常世界中尋找優(yōu)雅品位。在此,重要的不是茶、茶具或茶室,而是茶人,或者說是飲者在品茗中全身心投入所獲得的自悟自省。道在茶中,悟道就在品茗的過程中。物鏡、藝境、人境都不需刻意選擇,隨遇而安,因為象由心生,心境才是根本。在當代,拜市場經(jīng)濟和技術革新之所賜,茶相關的器具極大豐富、陳設越加奢華,茶室隨處可見,茶葉唾手可得,然而,這些都是可有可無的,外殼,真正有意義的是飲茶者求放心,將心安置于事關大問題的事物上,用宏大敘事去除生活中的繁雜,用普遍價值提升人生的關切,飲茶讓人安靜下來,生起敬意,卸去多余的欲望和無謂的沖動,一句話,品茶就是赴一場心靈之約,從這個角度上看,茶道四境可以成為今天中國人的信仰依托。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雜志;作者:董鵬(陜西安康)】

找到約198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8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