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陶瓷茶葉罐普洱

找到約19條結(jié)果 (用時 0.003 秒)

不同的茶葉應(yīng)該選擇什么樣的茶葉罐來存儲


今天想聊一聊茶葉罐的適配性,茶葉罐雖小,但里面也有大學(xué)問。


在生活之中觀察一下,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茶藝師習(xí)慣性地取茶,會將茶葉罐在茶則上滾動一圈,貼不貼著茶則轉(zhuǎn)動又是另說。


這舉動為何出現(xiàn)?有何深意?之前從未去探究,但了解之后才知是鸚鵡學(xué)舌,只得其形,不解其意。


看過一部時尚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其中時尚主編對女主穿的藍色毛衣作出一番言論,一針見血。



不同的茶葉應(yīng)該怎么存儲,茶葉罐又該如何選擇?


女主以為的自主選擇不過是流行的邊角料,身上的毛衣其實是掌控時尚的人決定的。


不知道這個例子恰不恰當,或許也有些相似之處吧。




中國的茶藝開始復(fù)興很大一部分是學(xué)習(xí)臺灣的茶文化,同時將臺灣飲茶的習(xí)慣帶回大陸,取茶就是其中一個步驟。


臺灣喝什么茶?烏龍,顆粒形居多。


顆粒形的烏龍茶,茶葉罐靠在茶則上,依靠滾動出茶,防止茶葉的掉落是很科學(xué)的做法,但放置在其他品種時還真不一定合適。



茶葉罐的存在是為了存儲茶葉。


如今喝茶,大多數(shù)人在乎茶葉的原料,制作工藝,存儲的問題倒是放置于其后了。


茶葉算是個嬌貴的東西,受不了潮濕,受不了強光,受不了異味,要安置好它還真的需要開辟一方小天地。



為什么小包裝分裝受歡迎,沒有合適的儲存空間存放大件茶葉,大概是很多消費者的痛點。


一年前有朋友送過一些90年代的熟普,最為細嫩的宮廷普洱,舍不得喝放在櫥柜里,最后白白沾染了異味,到現(xiàn)在想想都心疼,才認識到茶葉罐的重要性。




市面上茶葉罐的材質(zhì)很多。


錫罐具有抗氧化能力強、氣密性好、透氧率低、傳導(dǎo)性好、沒有金屬異味等特點,當然價格也最高,但有密閉保鮮、防氧化、阻隔光線、不產(chǎn)生異味之功效,被稱之為“綠色金屬”,是最好的存儲茶葉的材質(zhì)。


瓷罐密封性不錯,對于不能接觸空氣的茶葉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建水紫陶罐和紫砂罐的材質(zhì)具有合適的透氣性,用來存放茶葉,能保持茶葉新鮮,消解揮發(fā)異味。使茶葉變得香醇可口,色澤如新,防強光、防潮濕性能好。


不同的茶葉應(yīng)該怎么存儲,茶葉罐又該如何選擇?


其他陶罐的通透性也不錯,也可作為上述兩種茶葉罐的代替品。


而鐵罐自身易氧化,防潮性能也差,不適合長期的儲存。


紙制包裝,竹制包裝各項指標不優(yōu)質(zhì),因此也不適合長期,迅速把茶喝完使用這類包裝并沒有問題。




儲存用的茶葉罐也分大量存儲與少量存儲,我們這里就分開來說。


大量存儲茶葉,我們根據(jù)茶葉的性質(zhì)來選擇茶葉罐。


不發(fā)酵茶與半發(fā)酵茶,也就是綠茶、烏龍茶、黃茶、白茶制作完成后會持續(xù)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最好使用密閉性較好的茶葉罐。例如錫罐、密封性好的陶瓷罐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里,可能有人會問到,白茶不也和普洱一般需要后期轉(zhuǎn)化嗎?為何要放置在密閉的環(huán)境中,我家白茶餅和普洱茶餅就是放在一起的呢。


插播一個知識點。


白茶的轉(zhuǎn)化來自于內(nèi)在物質(zhì)轉(zhuǎn)化,不需要氧氣的參與,以前白茶壓制成餅未流行時,老白茶就是用袋子扎口放置在罐子中密閉保存的。


不同品種的茶葉不要放置在一個容器之中哦。



像全發(fā)酵茶葉紅茶,內(nèi)在物質(zhì)變化穩(wěn)定,可以用建水紫陶罐、紫砂罐、其他陶罐放置。


黑茶、普洱茶等后期內(nèi)部需要氧氣參與反應(yīng)的茶葉就不能用密封性較好的茶葉罐了,最佳還是建水紫陶罐和紫砂罐,其他號的陶罐也是可以的。


紙質(zhì),木質(zhì),竹制,鐵制等茶葉罐并不適合長期儲存。




少量儲存的茶,我們使用茶葉罐之時更多要考慮到使用性能。


茶席上的小小茶葉罐,一是為了防止反復(fù)開啟大缸使茶葉散了味道,二是起到了醒茶的作用。



醒茶,其實和醒酒一個道理,把茶餅撬碎,于空氣充分接觸之后喚醒沉睡的茶葉,去除異味,使物質(zhì)釋放更充分。


綠茶、黃茶、巖茶、白茶等散葉茶需要大口徑茶葉罐,罐身可以略淺一些,容易將茶葉撥出并不破壞茶葉的完整度。


放置顆粒狀的茶葉,口徑便可以小一些,可以控制出茶量。

茶葉放著放著就壞了,到底問題出在哪?



可能很多茶友都經(jīng)歷過,一袋茶放著放著顏色、香氣、滋味就變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我們都知道,存茶要避光、干燥、密封、陰涼,可是具體用什么來存呢?


今天蜀小信就來講講,不同茶葉罐存茶效果究竟有那些區(qū)別。


瓷罐

瓷的材質(zhì)本身是很致密的,透氣性不高,但瓷罐一般配的是木頭或硅膠蓋子,密閉性不如金屬罐,且要注意蓋子的材質(zhì)是否有異味,瓷罐適宜短期存茶。


陶罐

陶瓷茶葉罐經(jīng)過窯燒,不添加化學(xué)成分,是純天然的茶葉罐,而且避光、防潮,但密封性能一般。所以,陶瓷茶葉罐適合存放需要發(fā)酵的茶葉,如紅茶、普洱,如果要存放綠茶,則要把綠茶放進錫箔袋密封好,再放進去。


鐵罐

鐵罐的密閉性很不錯,尤其是帶下壓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鐵罐必須置于干燥處,避免生銹腐蝕。


錫罐

錫罐是所有藏茶的最佳容器;他隔絕溫度、濕度,能力最強,密閉性也最佳;需要潔凈、干燥環(huán)境,譬如烏龍茶尤其適合用錫器類茶倉儲存。其它如白茶、青茶、黃茶、綠茶,新采摘的新茶,也都很適合使用這種材質(zhì)的茶葉罐。


玻璃罐

玻璃茶葉罐雖然滿足了密封性能好這一點,但是陽光會直射茶葉,會加速茶葉氧化,使茶葉變得黯淡,香氣逐漸消失、口感變差,所以,還是不建議用玻璃罐存茶。


課堂小結(jié):你平時是怎么存茶的?分享一下你的秘訣吧

乾隆皇帝欽定清代宮廷可以喝哪些茶?

粉彩開光乾隆御題詩《雨中煮茶圖》茶壺(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深宮有茶



飲茶起源于中國。至清代,茶葉的種類已經(jīng)相當豐富。觀察留存至今的清宮藏茶,結(jié)合清代檔案記載,可知清宮用茶至少有如下一些:包括碧螺春茶、銀針茶、珠蘭茶、蓮心茶、花香茶、鄭宅芽茶、普洱、仙茶、陪茶、菱角灣茶、觀音茶、巖頂花香茶等。


來源與產(chǎn)地


清宮用茶為各地方進貢而來,其產(chǎn)地與進貢數(shù)量也有規(guī)定。


在清代《內(nèi)務(wù)府奏銷檔》中,有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初二日《呈為各省督撫所進土物清單》,其中詳細記載了當年各省所進土物,以及需要裁剪進貢的數(shù)量。茶葉自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這一記載不僅使我們了解到清宮所用茶葉的來源;由于各種茶葉均是從其原產(chǎn)地直接進貢入宮,因此記載也可以使我們得知各種茶葉的原產(chǎn)地


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初二日?呈為各省督撫所進土物清單(部分)


將檔案與藏品結(jié)合,各種茶葉產(chǎn)地一目了然。


四川


仙茶(故宮博物院藏)


陪茶(故宮博物院藏)


菱角灣茶(故宮博物院藏)


名山茶(故宮博物院藏)


觀音茶(故宮博物院藏)


春茗茶(故宮博物院藏)

安徽


珠蘭茶(故宮博物院藏)


銀針茶(故宮博物院藏)


梅片貢茶(故宮博物院藏)


福建

蓮心尖茶(故宮博物院藏)


蓮心花茶(故宮博物院藏)


蓮心茶(故宮博物院藏)


江西


安遠茶(故宮博物院藏)

江蘇


陽羨茶(故宮博物院藏)

云南


普洱蕋茶(故宮博物院藏)


普洱大團(故宮博物院藏)


普洱中團(故宮博物院藏)


普洱茶餅(故宮博物院藏)


普洱茶膏(故宮博物院藏)


貴州


貴定芽茶(故宮博物院藏)

浙江


龍井芽茶(故宮博物院藏)


龍井(故宮博物院藏)

湖北


通山茶(故宮博物院藏)


陜西

吉利茶(故宮博物院藏)


包裝


現(xiàn)存的清宮茶葉多不是散裝的,不僅如此,不同地方進貢、不同種類的茶葉包裝形式也各有不同。從包裝這個角度再來審視清宮的茶,又是別有一番趣味。


金屬罐裝


八仙茶(故宮博物院藏)


大凸花茶(故宮博物院藏)


金蘭茶(故宮博物院藏)


鶴茶(故宮博物院藏)


菱角灣茶(故宮博物院藏)


小種花香茶(故宮博物院藏)


巖頂花香茶(故宮博物院藏)


蓮心花茶(故宮博物院藏)


龍井(故宮博物院藏)


吉利茶(故宮博物院藏)


三味茶(故宮博物院藏)

瓷罐裝


人參茶膏(故宮博物院藏)

盒裝


珠蘭茶(故宮博物院藏)


武夷茶(故宮博物院藏)


“寶國”烏龍茶(故宮博物院藏)


普洱茶膏(故宮博物院藏)


蓮心尖茶(故宮博物院藏)



茶膏(故宮博物院藏)

紙包裝


永安磚茶(故宮博物院藏)


邛州磚茶(故宮博物院藏)


方茶磚(故宮博物院藏)

筍葉包裝


普洱圓茶餅(故宮博物院藏)


普洱小團(故宮博物院藏)


普洱方茶磚(故宮博物院藏)


傳播與影響


飲茶起源于中國。時至唐宋,茶法已極盛。茶法東傳至日本,得到了繼承與發(fā)揚。到十七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茶葉通過荷蘭傳入了英國。


現(xiàn)存于日本、英國等地的實物與文獻材料清晰地體現(xiàn)出了這種傳播、影響與繼承發(fā)展。


下圖為現(xiàn)藏于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埃爾伯特博物館(V&A)的《村舍老婦備茶圖 》(A Cottage Interior :An Old Woman Preparing Tea)。畫中所顯示出的,是18世紀英國平民階層茶器的使用狀況。



畫中所繪的茶葉罐與中國茶葉罐形制一致:


陽羨茶 三味茶(故宮博物院藏)


貴族在茶器使用上則更為講究。在進口中國茶具的同時,也生產(chǎn)使用自制茶器,其裝飾極具特色,并顯示出貴族式的奢華。觀察其基本形制及質(zhì)地,相比中國的用具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變化。


銀質(zhì)茶罐 約翰內(nèi)斯·范德力利 荷蘭 1716年

(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埃爾伯特博物館藏)


陶瓷茶葉罐 德國梅森瓷廠 德國 約1750年

(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埃爾伯特博物館藏)


琺瑯彩瓷茶葉罐 讓·布歇繪 賽佛爾瓷廠 法國1775年

(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埃爾伯特博物館藏)


軟瓷茶葉罐 英國卡夫尼瓷廠 英國 約1775-1799年

(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埃爾伯特博物館藏)


日本則更是如此。在日本《賣茶翁茶器圖》中,對于錫制茶罐的描繪如下圖所示:



對比故宮藏品,形制幾乎沒有差別。



有趣的是,中國茶葉最初傳入英國,是被當做藥物傳入的;故而會對茶葉的多種“神奇功效”進行描述。

在清宮茶器中,已有類似此種“廣告”性質(zhì)的標簽,同樣對茶葉的藥用功效進行了描述與宣傳:


普洱茶膏


僅作簡單比對,已明顯可見中國茶葉、茶器、茶文化的傳播與影響。雖然現(xiàn)在所見各國飲茶習(xí)慣與茶文化已有所差別,然而追根溯源,可知這種差別是由同源傳播開來后,又結(jié)合各自文化不斷傳承、相繼發(fā)展的結(jié)果。

找到約19條結(jié)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