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鐵觀音皇家茶禮

找到約10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下一個茶“世遺”會在哪里?

云南景邁山古茶林(圖源:新華網)

這幾天

朋友圈被普洱景邁山瘋狂刷屏了

作為中國第57項世界遺產

全球首個茶文化“世遺”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

其保護管理體系堪稱教科書

是基于充分尊重當地氣候條件

地形特征和動植物種群

實現了對文化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和自然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

亦展現了山地環(huán)境下

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

對自然資源互補性利用的獨創(chuàng)傳統(tǒng)。

村寨與傳統(tǒng)民居建筑

也是世界遺產的重要構成元素(圖源:新華網)

好事成雙,喜事連連

9月18日,農業(yè)農村部公布了

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名單

安徽歙縣梯地茶園系統(tǒng)

福建武夷巖茶文化系統(tǒng)

廣東饒平單叢茶文化系統(tǒng)

廣西蒼梧六堡茶文化系統(tǒng)

四川北川苔子茶復合栽培系統(tǒng)

四川筠連山地茶文化系統(tǒng)

等6處榜上有名!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發(fā)源地

有著數千年的悠久茶史

去年11月

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遺代表項目

另外,

云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tǒng)

福建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tǒng)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tǒng)

為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

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

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上

古茶樹群落、茶文化遺跡

如星辰般散落在各地

其中,有幾處將有望成為

下一個茶“世遺”。

01

茶馬古道:

因茶而興的人類文明通道

云南、四川、西藏

茶馬古道,是由唐代至上世紀50年代初,以云南、四川以及江南產茶地區(qū)為起點,以馬幫運輸和茶葉經營為主要特征。

分別通過秦漢時期的“蜀身毒道”、唐宋以來茶馬互市的“滇藏線”與“川藏線”,以及沿途大大小小蜘蛛網似的支線進入青藏高原,成為從中國西南地區(qū)進入印度等南亞次大陸,進入緬甸等東南亞地區(qū)的交通大動脈,構成一個龐大的交通網絡。

民國時期,茶道古道上背茶的腳夫

這也是一條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人類文明通道。各民族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在這條古道得以不斷交流、融合和發(fā)展。

它綿延千年,既是商貿通道、文化通道,也是政治軍事通道,為人類文明進步發(fā)揮了特殊作用和貢獻,直到二戰(zhàn)時期仍舊發(fā)揮著運送國際援華物資的重要作用。

云南麗江古城(圖源:納西話賨)

2013年12月,云、川、藏三省區(qū)在世界文化遺產、“活著的茶馬古道重鎮(zhèn)”云南麗江古城舉行“茶馬古道滇川藏三省區(qū)申報世界遺產聯席會議”,會議一致通過了由麗江文化研究會起草的《麗江宣言》。

茶馬古道路線圖

02

萬里茶道:

綿亙萬里的世紀大動脈

中國、蒙古、俄羅斯

萬里茶道是17世紀興起的以茶葉為大宗貨物的中蒙俄之間的商貿大通道,被稱為“世紀動脈”。

大約在明崇禎年間,茶葉被作為禮物由沙皇使者帶回圣彼得堡。

另一說認為,1638年,一位俄國貴族從蒙古商人手中購得產自中國武夷山茶葉,將其作為厚禮進獻沙皇,飲茶由此在俄國貴族階層流行起來,并成為一種生活時尚。

武夷山下梅村——萬里茶道起點(木易 攝)

隨著歐洲、俄國及蒙古地區(qū)市場對茶葉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一條起于中國福建武夷山,途經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地及蒙古國烏蘭巴托,至中俄邊境恰克圖后繼續(xù)向西延伸至圣彼得堡以及歐洲各國,全長約14000公里的萬里茶道形成了。

19世紀俄國畫家瓦西里·別洛夫

《在莫斯科附近的梅季希喝茶》(局部,1862年)

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為雙邊貿易提供了制度保障,萬里茶道就此開通。1728年,中俄又簽署了《恰克圖條約》,確定在邊界兩側各設一個貿易圈。此年,沙俄市圈建成,稱“恰克圖”。1730年,中國市圈竣工,稱“買賣城”。

中國的買賣城(上)和沙俄的恰克圖(下)

萬里茶道既是一條商業(yè)貿易之路,也是一條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之路。

藉由萬里茶道上的貿易,不僅進一步提升了中國茶文化、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與傳播力,也大大促進了中原農耕文明與草原游牧文明、中華文明與歐洲文明間的交流。

2019年3月,萬里茶道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萬里茶道路線圖

03

北苑御茶園遺址:

唐宋中國茶文化的縮影

福建

“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尤團鳳餅,名冠天下……”宋徽宗趙佶在其名作《大觀茶論》里盛贊道。

“天下之茶建為最,建之北苑又為最?!?周絳《補茶經》)

“建溪官茶天下絕,香味欲全須小雪?!?陸游《建安雪》)

《宣和北苑貢茶錄》書影

產于福建建州(今福建建甌市)的北苑貢茶,可謂是宋代的“頂流”。

北苑貢茶,唐末始貢,興于兩宋,明初罷貢,歷六朝,入貢的歷史長達400多年。

北苑御焙遺址,作為迄今考古發(fā)現的最高規(guī)格的皇家茶署,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中國唯一一個國保級涉茶遺址。

北苑御焙遺址鑿字巖(摩崖石刻,右圖圖源:拾象)

鑿字巖巖面高3米、長4米、寬2.5米,正面石刻全文為:“建州東,鳳皇山,厥植宜茶,惟北苑。太平興國初,始為御焙。歲貢龍鳳,上柬東宮,西幽、湖南、新會、北溪,屬之十二焙。有署暨亭榭,中曰口堂,堂后坎泉。前引二泉曰龍鳳池。慶歷戊子仲春朔柯適記?!?/p>

公元933年,建州人張廷暉將自家所經營方圓三十里茶園悉獻閩王,由此得名北苑,而他也因此被奉為“茶祖”“茶神”。

北苑茶神祠里供奉的“北苑茶祖”張廷暉像(楊巍 攝)

公元977年,北苑成為大宋御茶園,朝廷派重臣督造,置“龍焙”,造“龍鳳茶”,為“以別庶飲”,鑄龍鳳圈模,“龍鳳團餅”便由此而來。

此后400余年間,北苑貢茶備受帝王貴胄與文人騷客推崇,歐陽修、梅堯臣、范仲淹、蘇軾、黃庭堅、陸游等兩宋文人都為之歌詠吟唱。

北苑貢茶古道

唐代、宋代,分別代表著中國茶文化的兩次高峰,而建州北苑貢茶則是唐宋之際茶文化鼎盛的代表。

宋代的主流飲茶方式從煎茶變?yōu)辄c茶,點茶也隨之傳到了日本列島、朝鮮半島,成就了日本茶道、韓國茶禮。許多日、韓的茶人都紛紛來北苑故地朝圣膜拜。

2011年秋,韓國僧人釋禪慧赴北苑御茶園朝圣,

向鑿字巖奉茶頂禮(楊巍 攝)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與點茶相伴而生的斗茶,更是盛造其極,至今依舊興盛。

距離北苑御茶園遺址不遠處,還有一片百年矮腳烏龍茶園。茶園里的矮腳烏龍,是臺灣青心烏龍的母樹,是閩臺同根同源的又一力證。

見證閩臺同根同源的百年矮腳烏龍茶園(楊巍 攝)

04

涉茶重要農業(yè)遺產:

每一項都是世遺的“潛力股”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并非偶然。因為,普洱市對古茶樹保護與管理,一直都是“優(yōu)等生”。

早在2012年,國家文物局將普洱景邁山古茶林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同年8月,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將“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tǒng)”確定為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GIAHS)保護試點。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與傣族村寨同框(許文舟 攝)

2013年,普洱景邁古茶園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同年5月,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tǒng)被列為首批中國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

大平掌古茶林是景邁村唯一開放展示的古茶林

(圖源:新華社)

與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tǒng)同為全球重要農業(yè)遺產的還有:福建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tǒng)(2014年)、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tǒng)(2022年)。

烈日炎炎,采摘茉莉的花農(圖源:遇見福州)

安溪茶師在進行鐵觀音茶青的萎凋(圖源:華祥苑)

另外,還有20多項的涉茶中國農業(yè)重要遺產,也是未來成為世遺的“潛力股”。其中,安徽黃山、杭州西湖、福建武夷山等地已是世遺,黃山、武夷山還是自然與文化“雙世遺”。

國家農業(yè)農村部公布的七批中國重要農業(yè)遺產中的茶類項目

名錄中,與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tǒng)一樣,云南雙江勐庫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tǒng)、貴州花溪古茶樹與茶文化系統(tǒng)、湖南保靖黃金寨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tǒng),也是以當地古茶樹資源開展申遺。

云南雙江勐庫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tǒng),位于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涉及6個鄉(xiāng)(鎮(zhèn))和2個農場,總面積16萬畝。

系統(tǒng)內1.27萬畝野生古茶樹群落,是目前國內外已發(fā)現海拔最高、密度最大、分布最廣、原生植被保存最為完整的野生古茶樹群落,是茶樹種質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庫,是中國首個以古茶山命名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雙江勐庫冰島村古茶園與古茶樹(張偉峰 攝)

雙江也是全國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共同自治的多民族自治縣,各民族生產生活與茶息息相關,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茶文化。

勐庫冰島村攀在樹上采茶的

少數民族阿媽(圖源:籬笆老寨)

貴州花溪古茶樹與茶文化系統(tǒng),位于貴陽花溪區(qū)西北部的久安鄉(xiāng)。系統(tǒng)內擁有54000余株的古茶樹居群,經專家認證,這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最大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灌木類中小葉種古茶樹居群。

(左)一位國際友人在古茶樹茶王前擺拍

(右)久安古茶樹(肖坤冰 攝)

而且,作為云貴高原的組成部分,與云南山水相連的貴州也是茶樹的發(fā)源地之一,是世界茶樹的故鄉(xiāng)。

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在這里世世代代生活,且以茶為生,他們與古茶樹群和諧共生。

春茶季,久安鄉(xiāng)采茶的苗族姑娘(圖源:@金鈴子)

湖南保靖黃金寨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tǒng),位于保靖縣呂洞山鎮(zhèn)黃金村,七片古茶園里分布著2057株古茶樹。其中,最古老的已有417年的樹齡,是天然的茶樹品種基因寶庫。

保靖黃金茶基地(圖源:新湖南)

無疑,景邁古茶林為歷史悠久的中國茶文化申遺開了一個好頭,也作了一個完美的示范。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茶文化景觀成功晉級世界遺產。

>>>如何成為“世遺”?

凡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項目,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標準方可獲得批準。

01

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天才杰作。

02

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qū)域內,對建筑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zhèn)規(guī)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fā)展產生過大影響。

03

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tǒng)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

04

可作為一種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觀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

05

可作為傳統(tǒng)的人類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轉之變化的影響下變得易于損壞。

06

與具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或現行傳統(tǒng)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聯系。

保存完好的景邁傳統(tǒng)村落(圖源:新華社)

來源:茶道CN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

“茶和天下·雅集”活動暨中摩茶文化展在摩洛哥索維拉啟幕

5月22日,由中國文化和旅游部、摩洛哥青年、文化和新聞部、中國駐摩洛哥大使館主辦,拉巴特中國文化中心、中國茶葉博物館、摩洛哥莫嘎多爾協會共同承辦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動暨中摩茶文化展在摩洛哥多元文化之城索維拉啟幕。中國駐摩洛哥大使李昌林,索維拉市長塔里克、馬拉喀什-薩菲大區(qū)文化廳廳長哈桑、摩洛哥茶和咖啡產業(yè)協會主任埃爾阿扎維、福建省福安市副市長蘭和鳴、中國茶葉博物館副館長晏昕、拉巴特中國文化中心執(zhí)行主任賈李斌等100余名中外嘉賓和當地觀眾出席。

李昌林大使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茶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聯系中國與世界的紐帶。2022年,“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在拉巴特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中國茶文化因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貢獻而獲得的新榮譽。中摩雖相距遙遠,但中國茶葉從索維拉港口來到摩洛哥,走進摩千家萬戶,成為兩國民眾共同喜愛的飲品。今年正值中摩建交65周年,正在籌建中的索維拉中摩茶室和茶博物館項目將有助于推動兩國在文化、經貿等領域的合作。

  

李昌林大使致辭

塔里克市長在致歡迎詞中表示,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成為一種象征、一種文化和傳統(tǒng),在摩洛哥家庭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將全力以赴推進建成中摩茶室和茶博物館項目。

塔里克市長致辭

哈桑廳長表示,茶葉是中摩兩國共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8世紀,中國茶葉正是從索維拉港口進入了摩洛哥,逐步成為該國文化和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次展覽有助于繼續(xù)推動中摩文明互鑒、加深中摩民眾友誼,為未來在該領域的交流創(chuàng)造了更多機會。

哈桑廳長致辭

開幕式上,晏昕副館長代表中國茶葉博物館向索維拉Sidi Mohamed ben abdilah博物館捐贈了兩套中國茶具,待中摩茶室和茶博物館落成后將作為展品收藏。


中國茶葉博物館向索維拉Sidi Mohamed ben abdilah博物館捐贈茶具

本次在索維拉舉行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動暨中摩茶文化展,是借“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際,在“國際茶日”期間舉辦的宣傳推廣中國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活動?;顒臃譃椴栉幕埂⒉柚v座、茶藝展示及品鑒和商務推介等四個板塊,邀請了書畫、古箏、竹編和太極拳等專業(yè)人士現場配合展演活動,使現場嘉賓通過看展、觀畫、聽琴、品茗等方式,深深的感受到中國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場景,近距離感受中國茶文化的無窮魅力和豐富內涵。

中摩茶文化展重點突出兩國茶文化的交融,從中摩茶發(fā)展歷史、茶藝茶俗等角度,展示了茶葉推動兩國文明交往共榮?,F場還展出了30余件中摩茶具和10余種實物茶葉,包括西湖龍井、武夷巖茶、鐵觀音、白毫銀針等不同種類的代表名茶,讓摩洛哥民眾感受到中國豐富多樣的茶品種。

中摩茶文化講座上,晏昕副館長以“中國茶文化歷史”為主題,從茶的起源、茶的飲用方式、茶盞茶具、茶文化形成,以及茶的貿易發(fā)展之路等內容,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中國茶文化。摩洛哥茶和咖啡協會主任埃爾阿扎維則以摩洛哥茶葉起源和發(fā)展為主題做了講座。

開幕式現場的書畫、古箏、太極拳、竹編和茶藝表演等互動環(huán)節(jié),吸引了當地民眾紛紛駐足,沉浸式休驗中摩傳統(tǒng)茶文化。其中,來自四川的茶藝師王霏以獨具特色的長嘴茶壺展示了蒙頂山茶藝絕活——“龍行十八式”,翻轉騰挪、行云流水。一招一式,令人目不暇接,吸引了索維拉市長在現場一試身手。

中國茶葉博物館茶藝師張佳現場進行了西湖茶禮表演,充分詮釋了溫婉、優(yōu)雅的東方茶情調,兩種風格的茶藝表演,一動一靜,彰顯了不同地域的中國茶文化的包容并蓄。

摩方的茶藝師則還原了當地民眾的真實生活場景,展示了摩洛哥南北不同地區(qū)的茶禮茶俗。

古箏演奏者李雨晴身著漢服,以柔和優(yōu)美的經典樂曲為觀眾徐徐展開一幅幅古典畫卷;摩洛哥的歐德琴演奏者且彈且唱,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一收一放的民樂演奏,令現場來賓不經意間踏入了一場穿越時空的美妙之旅。

此外,摩洛哥皇家武術協會會長蔡飛龍在現場教授太極八段錦,道明竹編成都市級非遺傳承人丁春梅展示手工竹編技藝,旅摩華人陳超塵進行書畫表演,讓嘉賓與觀眾沉浸式體驗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除了豐富多彩的表演與互動活動外,福建省福安市的代表團攜帶坦洋功夫茶、中國茶文化國際推廣大使王霏攜帶雅安黑茶、廣元青川白茶,中國茶葉博物館攜帶西湖龍井茶分別在現場進行了商務推介。與此同時,福安市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設立的福安坦洋功夫茶推廣中心正式掛牌運營。

本次展覽將持續(xù)到6月18日,活動受到了摩媒體廣泛關注,李昌林大使現場接受了摩洛哥主流媒體采訪。摩洛哥通訊社(MAP)和CAP24TV等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全程報道。

來源:拉巴特中國文化中心,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金磚“云會晤”,“茶中狀元”大紅袍驚艷世界!

6月23日晚,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主題為“構建高質量伙伴關系,共創(chuàng)全球發(fā)展新時代”。

“茶中狀元”福建大紅袍現身金磚會晤現場,作為“國禮”贈送各國領導人。

本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以視頻方式進行。此前,作為2022年金磚國家主席國,中方已向各金磚國家領導人送去了一個禮賓用品盒。

會晤期間,領導人將使用我們中國的青花琺瑯茶杯。

茶杯里裝的是什么呢?

茶?杯中裝的原來就是在中國外交史上扮演過重要角色的“大紅袍”茶。

“天涯同飲一杯中國茶”

“這次金磚會晤的禮賓用品,同樣凸顯我們國家的東道國地位和熱情友好的態(tài)度。”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司長洪磊介紹,中方在會晤開始之前,已經將禮賓用品禮盒寄至與會各國領導人。

其中包含金磚會徽,體現中國特色的雕花中式花梨木卡托,以及同樣體現中國特色的青花琺瑯茶杯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方還將中國的“茶中狀元”——大紅袍紅茶放置其中,讓外國領導人可以在會晤時,可以“天涯同飲一杯中國茶”。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素喜以茶待客,“茶禮”頻頻出現在各種重要的外交場合。2017年,在金磚國家廈門會晤上,大紅袍、正山小種、鐵觀音、白茶、茉莉花茶五種茶也被作為國禮贈送與會各國領導人。

今年,會場里,屏幕外,伴著悠悠茶香,一個“和”字跨越時空、跨越國界,彰顯著中國傳統(tǒng)待客之道,更傳達著金磚國家合作之道。

“我們希望在這樣一次云端相聚的時候,各國領導人依然能夠感受到中方東道主的熱情”,洪磊說。

從“半壁江山”到“天下第一”

關于大紅袍的傳說,大家最耳熟能詳的部分,除了“學子趕考”和“猴兒采青”的故事,最著名的還是“半壁江山”作為國禮饋贈的佳話。

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毛主席把4兩大紅袍作為珍貴禮物送給尼克松。尼克松有些納悶,對泱泱大國之小氣不免心生疑竇。

毛主席身邊陪著的周總理察覺到尼克松臉上的疑惑,馬上解釋道:“總統(tǒng)先生,主席把‘半壁江山’都送給您了!”

尼克松聽了更加困惑不解:“這是怎么回事?”

于是周總理指著精美罐子中裝著的武夷巖茶大紅袍,對尼克松說:“總統(tǒng)先生,武夷大紅袍是中國歷代皇家貢品,一年總產量只有八兩,主席送您四兩,正好是‘半壁江山’呀!”

尼克松一聽,覺得周總理說話幽默風趣,大家都會心地笑開了。四兩大紅袍茶葉作為國禮,成就了一段大國外交佳話。

毛澤東與尼克松(資料圖)

2006年后大紅袍母樹后也被留養(yǎng)停采和次年大紅袍被國家博物館收藏,則真正讓大家感受到大紅袍于現世所締造的傳奇,這種傳奇絕不亞于古老的傳說和動人的佳話,大紅袍茶葉通過拍賣為世人所稱道之舉,又因此增添了時代的氣息。

2019年7月,在外交部的福建全球推介活動中,作為八閩文化明珠及非遺技藝珍稀代表之一,各類香茗令中外嘉賓深深沉醉。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品鑒了大紅袍,盛贊“大紅袍天下第一”,贏得掌聲陣陣。

△華祥苑中國茶師林藝婷為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敬奉華祥苑國繽茶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品鑒后點贊:“大紅袍,天下第一!”

大紅袍,是個茶葉品種

今天的大紅袍,是由農業(yè)科研人員通過無性繁殖的技術,用九龍窠上的幾株大紅袍為母樹而培育成功的子孫后代。

據1941年林馥泉《武夷巖茶之生產制造及運銷大紅袍記》記載:大紅袍香氣馥郁芬芳,有似桂花香,沖九泡有余香?,F在的大紅袍審評結果與其相似。

為迎合消費者的口感,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商品大紅袍。通俗地說就是拼配大紅袍,選料上考慮有香氣、水韻厚足,穩(wěn)定性強的品種,以大紅袍為基礎,適當拼配其他品種,既保持了大紅袍的原味,又體現巖茶的基本風格。做到“香幽、水厚、韻足、回味好”是拼配大紅袍的整體原則。

大紅袍作為傳說的部分,是她作為文化符號固有的一部分,也是她隨世情變遷,被不斷更新的部分。但無論是固有還是更新部分,大紅袍因傳說而神格化的事實從來未曾改變過。

走向世界的中國茶

2014年3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論述中國與歐洲的關系時指出,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習主席的茶酒巧喻,闡釋了文明的多樣性與包容,也充分彰顯了中國的文化自信。

國有界,茶無界。

英國近代生物化學家、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曾說,“茶是中國繼四大發(fā)明之后,對人類的第五個貢獻。”茶不僅給世人帶來健康,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符號。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徐徐展開的水墨畫卷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茶”字,茶葉紛飛,香襲千年的茶讓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中華茶文化的魅力。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演繹的海上絲綢之路

近幾年來,在“茶敘外交”漸成中國外交禮儀的“新常態(tài)”背景下,茶在許多重大外交場合上頻頻“出鏡”,如杭州G20峰會、金磚國家廈門會晤、中美寶蘊樓茶敘、中越茶敘、中朝茶敘、中英釣魚臺國賓館茶敘、中印武漢東湖茶敘……敬一杯香茗,不只是中國人的待客之道,還是“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中國表達。

2018年2月1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同來華訪問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和丈夫菲利普·梅茶敘

在以中國為代表的多國愛茶人積極倡導下,2019年11月27日,第74屆聯合國大會宣布設立“國際茶日”,時間定為每年5月21日,以贊美茶葉對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價值,這是以中國為主的產茶國家首次成功推動設立的農業(yè)領域國際性節(jié)日。

2019年11月27日,第74屆聯合國大會宣布設立“國際茶日”

2020年5月21日,全球迎來首個“國際茶日”之際,習近平主席發(fā)來的賀信全文

今年5月20日,我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辦“國際茶日”慶?;顒?,秦剛大使夫婦邀請來自美國政界、商界、文化機構等友人,駐美使節(jié)和使節(jié)夫人等近30位嘉賓,共品香茗、共敘友情。茶會上,茉莉花茶、大紅袍和滇紅“三道茶”,讓來賓們體驗了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中國茶和茶文化。

“茶葉深深融入中國人生活,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從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一葉茶,連起了昨天、今天和明天,也連起了中國和世界。國有界,茶無界。全球五大洲20多億愛茶人的杯中,流淌著是源自中國的芳香與雋永。

這杯中國“茶”,真香!

2019年由福建省農業(yè)農村廳、福建日報社首倡主辦,《茶道》《閩聲》雜志全程策劃承辦的“閩茶海絲行”匈牙利站,匈牙利共和國首任總統(tǒng)絮勒什·馬加什認真傾聽福建茶企代表的講解

(上)2016年11月,“閩茶海絲行”印尼站活動期間,兩位客商手拿裝有閩茶的錦袋

(下)2018年9月,“閩茶海絲行”俄羅斯站活動期間,俄羅斯愛茶人們樂品多彩閩茶

來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10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