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汪寅仙

找到約105條結(jié)果 (用時 0.008 秒)

汪寅仙最美斑竹紫砂

《上新了·故宮》首播,帶我們探尋乾隆秘密花園,倦勤齋中大面積用金絲楠木雕琢的斑竹裝飾,讓人嘆為觀止,那你是否知道紫砂大師的斑竹紫砂,亦是高妙無雙,讓我們一起走進汪寅仙大師最美斑竹紫砂。

▲倦勤齋內(nèi)景

鳴蟬斑竹

圓竹段壺身,采用傾斜的曲線,提梁把手為雙枝交叉,又富于變化,其竹稍延長線化于壺身竹節(jié)之中,以明接手法處理,清秀挺拔。一段三節(jié)彎竹為流,似嵌于壺身。

以陶刻刻畫出斑駁竹之傷痕,以泥繪螺旋紋飾壺,跳躍出一個個紫紅色的斑點,猶如湘妃竹,不僅打破單色的沉悶,而且平添一段人文故事。

蓋面修竹以正、側(cè)、反、殘、嫩等姿態(tài)為之。壺紐為一墨綠色的鳴蟬,鳴于高枝,是為點睛之筆。整器柔中帶韌,動勢逼人,使此壺增加輕盈之感,自然之風。

蟬衣斑竹

青葉蟬斑竹

斑竹,又稱淚竹 、湘竹、湘妃竹,竹節(jié)間有點點如淚痕的斑痕, 色澤清晰。根據(jù)色澤和淚痕形狀,可分為麻淚、羅淚、白淚和血淚。

《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為零陵。”

舜南巡狩,死于九嶷后,娥皇、女英二妃聞訊,悲痛欲絕,決意溯湘水親到九嶷山尋找舜的墳墓。來到九嶷山,沿大紫荊河而上,循小紫荊河而下,且行且泣,這天她們來到三峰石,看到了一座高大的墳墓,墓周長滿了荊竹。

當?shù)氐泥l(xiāng)親告訴她們,這就是舜的陵墓。二妃悲慟,抱著荊竹哭了七天七夜,淚盡成血,斑斑點點落在九嶷山荊竹上,竹竿上便呈現(xiàn)出點點淚斑,有褐色的、有白的、還有血紅血紅的,是兩位妃子眼中流出來的血淚染成的。

二妃以手拭淚抹竹,將帶血的手指羅紋印在竹枝上,所以有的斑竹上像印有指紋。二妃歸途中痛不欲生,投湘江而死,成為湘水之神。

陶緣仙蹤永追懷

? ? 和藹可親:汪老師的待人處世

展紙思人,此刻竟然要提筆為汪老師寫追念文,不禁悲從中來,幾度停筆……

想到2018年1月初趕赴上海探病,竟是與汪老師的最后一面……

回憶起我經(jīng)由宜興紫砂而與汪老師結(jié)下的陶緣,要從1986年從臺灣藝專畢業(yè)展說起,當時我基于對茶藝的熱愛,以手拉坯茶具作為畢業(yè)作品,當時還得到臺灣現(xiàn)代陶藝之父林葆家恩師的稱贊;而后進入社會工作,冥冥中似有安排,我輾轉(zhuǎn)進入到以報導宜興紫砂陶藝為主的《壺中天地》雜志社工作,擔任美術編輯與攝影工作,有機會經(jīng)??吹酵衾蠋煹淖髌?,那些素雅卻又多姿的造形,讓喜愛陶藝的我深覺不可思議,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1991年初我離開雜志社,5月初至宜興,想要為這些制作紫砂壺的陶藝家們寫一本采訪書。未久,在夏俊偉老師的引薦下,終于親自看到仰慕已久的汪寅仙老師,記得那是位于紫砂研究所的工作室,汪老師正在修整梅樁壺生胚,她把手中的工作停了下來,很親切地跟我寒暄,當了解我此行計劃,對紫砂廠的工藝家們做自傳式的系統(tǒng)采訪,她也很客氣地告知我說:“有任何的需求,都可以隨時約時間來做訪談。就在5月至6月初,我在宜興紫砂廠長達一個月的采訪過程中,陸陸續(xù)續(xù)的多次訪談,對汪老師作品有了深入了解,對之后寫作《唐人工藝?紫砂陶藝》這本書幫助良多。


仙桃提梁壺 汪寅仙 制


汪老師待人親切,之后我在2005年編寫《當代紫砂名陶錄》時,汪老師考慮我的人身安全,特地為我找了一街之隔的小戶民宿,每天早上要我去她家吃早飯。如今每見此書,汪老師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心緒翻攪,久久難平。

?

道法創(chuàng)新:作品形制面貌多元

汪老師投身紫砂藝術天地凡六十余寒暑,成就斐然,有目共睹。她天資聰穎,手巧心細,積極進取,又得遇數(shù)位名師先后教誨,將所學所得融會貫通,創(chuàng)作出許許多多深獲好評的佳作。1996年冬,汪寅仙榮獲紫砂陶藝的最高殊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肯定了她長期以來的努力。

汪老師作品多元,有茶具、咖啡具、酒具、壺、盆、瓶、文房珍玩等,尤以花貨見長,她對花貨制作工藝、理論頗有見地,壺形精壯老練,氣勢橫生,將自然生態(tài)的美縮化入壺,自然生氣的骨力、文雅的氣質(zhì)、飽滿的精神,形神氣態(tài)無一不精,是收藏家們心中的夢幻逸品,賞玩再三,愛不釋手。亦曾發(fā)表《紫砂塑器花貨》《花貨的造型藝術及工藝技法》《淺談紫砂花貨藝術的魅力》……等多篇文章,供同儕切磋、后輩、愛壺人們學習。

1995-1997年間,汪老師委托我為她編輯《汪寅仙紫砂作品集》,將四十余載歷年作品與創(chuàng)作理念匯集成冊,以傳承給后輩。得此殊榮,不敢不盡力,然而,實踐的過程是十分繁雜而充滿挑戰(zhàn)。因汪老師勤于創(chuàng)作,成果豐碩,品類極眾,然每個品類的制量卻極少,有的甚至僅創(chuàng)作一、二件而已!經(jīng)三年余兩岸的來往奔波,排除一切困難,向收藏家們借出藏品拍照制版;而極少數(shù)不知所蹤,緣慳一面者,則以設計圖稿權(quán)充。汪老師看到我投入的心力,屢屢慰勉贊賞了我的執(zhí)著與耐心。


九頭高壽梅樁套壺 汪寅仙 制

?

心懷大愛:捐贈“千禧壺”義賣

1999年的一個秋夜,地動天搖的數(shù)十秒,多少臺灣人的命運就此改變。當九二一大地震發(fā)生時,我與外子正要前往參加南京博物院的新館的開幕典禮,而丁山的朋友們紛紛表示關心。

我們立即在旅館內(nèi)苦思企劃,希望為臺灣中部的同胞盡一份棉薄之力。在宜興紫砂工藝廠及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陶藝專業(yè)委員會的大力援助下,發(fā)起《有壺同享?有難同當—兩岸紫砂茗壺賑災義賣會》。而汪老師心系受難者,義不容辭的捐出千禧壺。

千禧壺是汪老師為千禧年特別設計,壺上書畫由當時任南京博物院院長徐湖平先生刻印,壺形上,運用各種圓曲線,造形圓潤、飽滿,泥料不鋪砂,有千禧年圓滿順利的吉祥寓意。壺鈕造型特殊,一枝獨秀,令人驚艷,兼具美觀與實用性。作品“圓、穩(wěn)、勻、正”,柔中寓剛,柔剛相濟,汪老師一共制作兩件,一件展在南京博物館,一件則是捐給《有壺同享?有難同當—兩岸紫砂茗壺賑災義賣會》。

而在蔣蓉、汪寅仙老師等人率先捐贈下,宜興當?shù)氐墓に嚰覀兗娂婍憫鑹亓x舉,義賣所得,悉數(shù)捐贈給埔里基督教醫(yī)院,供包扎、購買醫(yī)療用品專款專用。當時臺灣中部地區(qū)乍逢苦難,驚惶失措,在一片嘆息哀哭中,汪寅仙老師等宜興陶藝家們的大愛,不啻為帶來希望的一線曙光。

?

永遠感念

汪老師畢生致力求索,其工藝成就眾人有目共睹,自不待言。今年年初,汪老師因病突然離世,不僅是愛壺人痛失英才的遺憾,也是宜興紫砂發(fā)展史上的一筆感嘆,至于行業(yè)內(nèi)與汪老師認識、相知的我們,更是凄凄于一位親切可敬的長輩不再。

千言萬語終難,紙短情長,懷念無限!


(本文作者系臺北唐人工藝出版社社長)


文:黃怡嘉

圖文刊登于《紫砂匯》

第二十一期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北京紫砂匯: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太平橋大街8-31號(金融街全國政協(xié)東門對面)

電話:010-59352533


南京紫砂匯:

地址:南京市揚子江大道222號萬景園11棟

電話:025-86271552


上海浦西紫砂匯: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qū)欽州路231弄2樓

電話:021-33562858


上海浦東紫砂匯: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楊高中路2433號聯(lián)洋星座A棟

電話:021-68755116


蘇州紫砂匯:

地址: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東延路50號

電話:15006219927


濰坊紫砂匯: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qū)金馬路金福苑C區(qū)綜合樓9號

電話:0536-8253560


北大后E紫砂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27號(北大博雅1898)

電話:13706151898 ? ?


南京機場紫砂匯:

地址: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貴賓B區(qū)

電話:13961589333


生態(tài)園紫砂匯:

地址:宜興市湖滏鎮(zhèn)陽羨茶文化生態(tài)園

電話:0510-81791888


?

讀壺 | 悅目 | 問道 | 賞心

配壺蓋真的很難,看看顧、何、汪三位大師如何讓古壺重生!

紫砂壺界有這樣一句話“寧做三把壺,不配一個蓋”,因為泥料的調(diào)配、窯溫與燒法都會對壺的品相有影響,而燒成后的收縮率也有不同。


再者,紫砂礦脈的泥性都不盡相同,既要配出原作的泥、款、功,又要體現(xiàn)作品的形、神、氣,絕不是捏幾把砂土那么簡單的事。從泥料顏色、質(zhì)地,器形協(xié)調(diào)、氣韻,再到燒制的收縮等,非經(jīng)驗卓著、技藝絕倫者不能為。



今天我們來看,顧景舟、何道洪、汪寅仙三位大師,為精品古器配制的絕佳壺蓋,再現(xiàn)古壺豐姿與神韻。


顧景舟


顧景舟為多把古壺配制過壺蓋,最著名的有三把,即唐國新收藏的邵大亨德鐘壺,申錫制、瞿子冶銘段泥石瓢壺,乾隆御制描金扁圓壺。


1.邵大亨德鐘壺




▲顧景舟所配壺蓋,蓋內(nèi)題刻:“辛未夏日 配制大亨壺蓋 時年七十又七”。


▲顧景舟測繪圖


顧景舟的忘年交,唐國新1988年春去黃山游玩,碰到一把蓋子破損的,邵大亨紫砂壺,當即花80元買下。


回去后直奔顧老家中,顧景舟只看了一眼便斷定是真品,接著顧景舟笑言:“我來配個蓋吧!” 于是完整的大亨德鐘壺重現(xiàn)。


2.子冶銘段泥石瓢





▲顧景舟配蓋,在壺蓋內(nèi)側(cè)刻有:“壬申仲夏為子冶壺配蓋”,加“景舟”印記。壬申為1992年。



3.乾隆御制描金壺




▲大清乾隆年制



▲顧景舟配蓋,在壺蓋內(nèi)側(cè)以泥繪寫:“癸酉秋月配蓋”,加“景舟”印記。癸酉為1993年。


何道洪


何道洪配乾隆時期邵春元款堆泥壺




▲邵春元制



▲何道洪配蓋,在壺蓋內(nèi)鈐蓋:“何”、“道洪”印款。癸酉為1993年。


汪寅仙


1.乾隆御題詩山水人物紋闊底壺




▲汪寅仙配蓋,蓋內(nèi)刻有“丁亥配蓋,汪寅仙”字樣,鈐有“寅仙”印。


2.澹然齋款宮燈壺



▲汪寅仙配蓋,蓋內(nèi)鈐“汪”、“寅仙”、“寅仙”3個章款,蓋墻鈐“壬辰年寅仙配蓋”。


紫砂精品古壺,存世稀少,神品大器之作更是鳳毛麟角,如果它們壺蓋殘破、缺失,將會是莫大的遺憾。


幸運的是,紫砂大師們畢工窮智,憑對泥性、造型等的準確把握與領悟,配制形神俱佳的壺蓋,使顏色、顆粒質(zhì)感、形狀、大小尺寸等和諧一致,使古壺重生,再現(xiàn)奪人的豐姿與氣韻。

找到約105條結(jié)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