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詠茶十二韻賞析

找到約10條結(jié)果 (用時 0.005 秒)

潤元昌:谷雨滿目青蔥景,甘霖潤人心

  春來春去夏欲至

  又是一年谷雨時

  谷雨

  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

  雨生萬物 欣欣向榮

  五谷百果乃登

  水草豐茂的季節(jié)就要到來了

  此時,宜春耕春種

  谷雨時節(jié),樂趣頗多

  吃香椿、走谷雨、賞花、祭海、祭祀文祖?zhèn)}頡,還有摘谷雨茶!

  谷雨茶,即雨前茶,是谷雨時節(jié)采制的春茶,其與明前茶都是茶中上品。

  不同茶類采摘時間有所不同,有些貴在明前,如綠茶、白茶之類,有些貴在雨前,有如生長環(huán)境海拔高的普洱茶之類等。

  谷雨茶除了嫩芽(蓮心)外,還有一芽一葉嫩葉,泡在水里葉如旗、芽如槍,被稱為旗槍;一芽兩葉嫩葉,兩片葉如鳥雀之喙,中間伸出的小芽如舌,被稱為雀舌。

  南方谷雨有摘茶習俗,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這天不管是什么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谷雨茶詩賞析

  【因新茶知谷雨】

  春日

  [宋]陸游

  春來日日困春酲,徂歲如馳得我驚。

  山寺饋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記清明。

  登階勃窣晨雞老,侵路縱橫野草生。

  堪嘆筋骸猶健在,強隨丁壯事深耕。

  【谷雨茶事,山野春事】

  谷雨

  [明]方太古

  春事闌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細細風雙蝶,林外時時雨一鳩。

  碧海丹丘無鶴駕,綠蓑青笠有漁舟。

  塵埃漫笑浮生夢,峴首于今薄試游。

  和汝南秀才游凈土見寄

 ?。鬯危堇钐摷?/p>

  長松系馬駐吟鞭,水殿沈檀一樹煙。

  苔破閑階幽鳥立,草芳深院老僧眠。

  桃花欲放條風后,茶蕊新供谷雨前。

  衰會賞詩多狎客,我無岐路近神仙。

  田家春日

  [宋]黃彥平

  遲日芳眾草,微風被野田。

  荒山有吠犬,窮屋亦炊煙,

  花已清明近,茶將谷雨前。

  供輸了官事,粗糲任吾年。

  茶園十二韻

 ?。鬯危萃跤韨?/p>

  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

  蔽芾余千本,青蔥共一園。

  芽新?lián)卫先~,土軟迸深根。

  舌小侔黃雀,毛獰摘綠猿。

  出蒸香更別,入焙火微溫。

  采近桐華節(jié),生無谷雨痕。

  緘縢防遠道,進獻趁頭番。

  待破華胥夢,先經(jīng)閶闔門。

  汲泉鳴玉甃,開宴壓瑤罇。

  茂育知天意,甄收荷主恩。

  沃心同直諫,苦口類嘉言。

  未復金鑾召,年年奉至尊。

  (滑動查看全詩)

  閑游

 ?。鬯危蓐懹?/p>

  過盡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

  清明漿美村村賣,谷雨茶香院院夸。

  果臥幽窗身化蝶,醉題素壁字棲鴉。

  夕陽不盡青鞋興,小立風前鬢腳斜。

  【谷雨茶俊美】

  春日即事

 ?。鬯危輨⑦^

  久客無人問所須,小窗翻得逐癡愚。

  黃昏以后酒三盞,白日之間飯兩盂。

  谷雨筍茶俱俊美,條風杞菊競甘腴。

  先賢且謂可行樂,況是平生山澤癯。

  【谷雨采茶,其時最中】

  《茶疏》

  許次紓

  “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

  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

  若肯再遲一二日期,待其氣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p>

  《茶錄》

  張源

  采茶之候,貴及其時,太早則味不全,遲則神散。

  以谷雨前五日為上,后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

  【谷雨宜贈新茶】

  謝中上人寄茶

  [唐]齊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

  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谷雨宜飲新茗】

  陽羨雜詠十九首·茗坡

 ?。厶疲?陸希聲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谷雨

 ?。矍澹萼嵃鍢?/p>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jié)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幾枝新葉蕭蕭竹,數(shù)筆橫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嘗茶次寄越僧靈皎

  [宋]林逋

  白云峰下兩槍新,膩綠長鮮谷雨春。

  靜試恰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

  瓶懸金粉師應(yīng)有,筯點瓊花我自珍。

  清話幾時搔首后,愿和松色勸三巡。

  嘗新茶

 ?。鬯危萃跹?/p>

  僧催坐夏麥留寒,吳人未御絺绤單。

  溪云谷雨作昏翳,思假快飲消沈煩。

  商人遠處抱珪璧,千里來從建溪側(cè)。

  報云蟄戶起驚雷,鞭走龍蛇鬼神力。

  色新茗嫩取相宜,留得一年春雪白。

  先修天貢奉珍團,次向人間散春色。

  僧作虛白無埃塵,碾寬羅細杯勺勻。

  寒泉一種已清絕,況此靈品天香新。

  人間富貴有除折,靜中此味真殊絕。

  誰言僧飯獨蕭條,勝處誰容較優(yōu)劣。

  謝張和仲老寶云茶

 ?。鬯危萃趿?/p>

  故人有意真憐我,靈荈封題寄蓽門。

  與療文園消渴病,還招楚客獨醒魂。

  烹來似帶吳云腳,摘處塵無谷雨痕。

  果肯同嘗竹林下,寒泉應(yīng)有惠山存。

  聞道林諸友嘗茶因有寄

  [唐] 齊己

  槍旗冉冉綠叢園,谷雨初晴叫杜鵑。

  摘帶岳華蒸曉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夢惜藏巖里,白硾封題寄火前。

  應(yīng)念苦吟耽睡起,不堪無過夕陽天。

  嘗新茶呈圣俞

  [宋]歐陽修

  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

  人情好先務(wù)取勝,百物貴早相矜夸。

  年窮臘盡春欲動,蟄雷未起驅(qū)龍蛇。

  夜聞?chuàng)艄臐M山谷,千人助叫聲喊呀。

  萬木寒癡睡不醒,惟有此樹先萌芽。

  乃知此為最靈物,宜其獨得天地之英華。

  終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圓復窊。

  鄙哉谷雨槍與旗,多不足貴如刈麻。

  建安太守急寄我,香蒻包裹封題斜。

  泉甘器潔天色好,坐中揀擇客亦嘉。

  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來遠從天涯。

  停匙側(cè)盞試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可憐俗夫把金錠,猛火炙背如蝦蟇。

  由來真物有真賞,坐逢詩老頻咨嗟。

  須臾共起索酒飲,何異奏雅終淫哇。

  好雨潤物,好茶消渴、更潤人心

  谷雨時節(jié),泡碗甘霖正嘗新

名人與茶 | 古代州官縣官與蒙頂山茶(上)

  蒙頂山茶自古就被視為茶中珍品,自唐至清,一直是貢茶,其聲名遠揚使之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和中央官職、地方官職人員吟頌的對象。蒙頂山茶作為貢茶,除成為歷代皇帝、宰相和尚書吟誦的對象外,也有一部分州官(“知府”)和縣官(“知縣”)等基層官員因在四川、雅安或在名山執(zhí)政,親自參與貢茶采制等茶事活動,或有緣品到或在古籍中讀到蒙頂山茶,故而對其情有獨鐘,寫下一些膾炙人口的詩句。

  一、孫楚與蒙頂山茶

 ?。ㄒ唬?span>生平與成就

  孫楚(220年-293年),字子荊,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遙縣西北)人,西晉官員、文學家,史稱其“才藻卓絕,爽邁不群”。出身于官宦世家,為曹魏驃騎將軍孫資之孫、南陽太守孫宏之子。年四十余始參鎮(zhèn)東軍事,遷著作郎、參石苞驃騎軍事,官終馮翊(轄境相當于今陜西韓城、黃龍以南,白水、蒲城以東和渭河以北地區(qū))太守,卒于任上。孫楚富文才,能詩賦,代表作有:《征西官屬送于陟陽候作詩》《出歌·茱萸出芳樹顛》《答弘農(nóng)故吏民詩》《會王侍中座上詩》《除婦服詩》《太仆座上詩》等。明人輯有《孫馮翊集》傳世?!稌x書》有傳。

 ?。ǘ?span>《出歌》賞析

  孫楚著有一首《出歌》,是我國第一首歌詠茶的詩。該詩盛贊巴蜀(包括蒙頂山)出產(chǎn)最優(yōu)質(zhì)的茶葉,表明制茶、飲茶的習俗源自巴蜀而漸及全國。

  全文為:“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

  歌,是古體詩體裁的一種,最先為漢樂府中民歌詩題,其詩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句法往往長短參差,富于變化。

  這首詩的大意是:芳香的茱萸生長在樹梢之巔,鮮肥的鯉魚產(chǎn)在洛水深淵。雪白的食鹽產(chǎn)在山西,美味的豆豉出自山東。姜、桂、茶、茗產(chǎn)在巴蜀,椒、橘、木蘭出自高山。蓼蘇長在溝渠旁邊,白米出自良田中間。

  二、鄭谷與蒙頂山茶

 ?。ㄒ唬?span>生平與成就

  鄭谷(約851年-910年),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區(qū))人,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其父鄭史、兄鄭啟,均為唐代詩人。受父兄熏陶,鄭谷七歲能詩,“自騎竹之年則有賦詠”。當時著名詩人、詩論家司空圖“見而奇之,拊其背曰:當為一代風騷主”。及冠,應(yīng)進士舉,凡十六年不第。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年),考中進士,官至都官郎中(相當于現(xiàn)在的正處級),人稱“鄭都官”。曾經(jīng)寫過鷓鴣詩,廣為流傳,很出名,因此又稱“鄭鷓鴣”?!度圃姟肥珍浧湓?27首。存有《云臺編》。

 ?。ǘ?span>《蜀中三首》賞析

  鄭谷寫有《蜀中三首》,其中第二首道出了人們對蒙頂山茶的美好印象。全詩為:“夜無多雨曉生塵,草色嵐光日日新。蒙頂茶畦千點露,浣花箋紙一溪春。揚雄宅在唯喬木,杜甫臺荒絕舊鄰。卻共海棠花有約,數(shù)年留滯不歸人?!?/p>

  該詩構(gòu)思巧妙,從側(cè)面烘托蒙頂山茶:早春晴朗,山色秀麗,蒙頂茶園,露珠泛光。由此聯(lián)想到浣花溪邊女詩人薛濤的詩箋、大文豪揚雄的故宅以及大詩人杜甫的遭遇,一連串古蜀文壇往事,逝者如斯夫!盡管唐朝到唐僖宗在位時已是氣數(shù)殆盡,大廈將傾,但蒙頂山茶依然春雨帶露,草色嵐光、鮮美清新,令人傾心。

  三、楊曄與蒙頂山茶

  楊曄,生卒年不詳,曾任巢縣(今安徽省巢湖市)令,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寫成烹飪書、茶書《膳夫經(jīng)手錄》。原書四卷,今僅存一卷?,F(xiàn)存《膳夫經(jīng)手錄》全文近1500字,無目次或門類標目,分豆類、蔬菜、禽、羊、魚、肉類及水果、茶等。其中只有“茶”的內(nèi)容很詳細,分產(chǎn)地、銷區(qū)、品質(zhì)優(yōu)劣等內(nèi)容,與《茶經(jīng)》、《茶錄》等有同樣的考證和研究價值。

  “茶”部分全文內(nèi)容為:“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煑是為茗粥。至開元、天寶之間,稍有茶,至德、大歷遂多,建中已后盛矣。茗絲鹽鐵,管摧存焉。今江夏以東,淮海之南,皆有之。今畧舉其尤處,別為二品總焉。新安茶,今蜀茶也。與蒙頂不遠,但多而不精,地亦不下,故析而言之,猶必以首冠。諸茶春時所在吃之,皆好。及將至他處,水土不同,或滋味殊于出處。惟蜀茶,南走百越,北臨五湖,皆自固其芳香,滋味不變。由此重之,自谷雨已后,歲取數(shù)百斤,散落東下,其為功德也。如此饒州浮梁茶,今關(guān)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也。其于濟人百倍于蜀茶,然味不長于蜀茶。蘄州茶、鄂州茶、至德茶,已上三處出處者,并方斤厚片,自陳蔡已北,幽并已南,人皆尚之。其濟生、收藏、摧稅,又倍于浮梁矣。衡州衡山團餅而巨串,歲收千萬。自瀟湘達于五嶺,皆仰給焉。其先春好者,在湘東,皆味好。及至滋味悉變,雖遠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功亦不細。潭州茶、陽團茶粗惡、渠江薄片茶由油苦硬、江陵南木香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已上四處,悉皆味短而韻卑。惟江陵、襄陽,皆數(shù)千里食之。其他不足記也。建州大團,狀類紫筍,又若今之大膠片。每一軸十斤余,將取之,必以刀刮,然后能破。味極苦,唯廣陵、山陽兩地人好尚之,不知其所以然也,或曰療頭痛未詳已上以多為貴。蒙頂自此以降言少而精者,始蜀茶,得名蒙頂,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頂,是以蒙頂前后之人競栽茶,以規(guī)厚利。不數(shù)十年間,遂新安草市,歲出千萬斤。雖非蒙頂,亦希顏之徒。今真蒙頂,有鷹嘴牙白茶供堂,亦未嘗得。其上者,其難得也。如此又嘗見書,品論展陸筆工,以為無等可居第一蒙頂之列。茶間展陸之論,又不足論也。

  湖顧渚,湖南紫筍茶,自蒙頂之外,無出其右者。陜州茱萸簝,得名近,自長慶稍稍重之,亦顧渚之流也。自是碧澗茶、明月茶、陜中香山茶,皆出其下。夷陵又近有小江源茶,雖所出至少,又勝于茱萸簝矣。舒州天柱茶,雖不峻拔遒勁,亦甚甘香芳美,可重也。岳州浥湖所出亦少,其好者,可企于茱萸簝。此種茶,惟有異,唯宜江水煎得,井水煎即赤色而無味。蘄州蘄水團黃團薄餅,每斤至百余斤,率不甚麄?cè)酰溆新断?,片尤小而味甚美。壽州霍山小團,其絕好者,止于漢,美所闕著,馨花穎脫。睦州鳩坑茶,味薄,研膏絕勝霍山者。福州生黃茶,不知在彼味峭。上下及至嶺北,與香山明月為上下也。崇州宜興茶,多而不精,與鄂州團黃為列。宣州鶴山茶,亦天柱之亞也。東川昌明茶,與新安含膏爭其上下。歙州、婺州、祁門,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雜木葉,自梁宋幽并間,人皆尚之。賦稅所入,商賈所赍,數(shù)千里不絕于道路。其先春含膏亦在,顧渚茶品之亞列,祁門所出方茶,川源制度畧同差小耳。

  唐代開創(chuàng)了蒙頂茶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蒙頂茶因入貢京師而譽滿天下,身價也因此而倍增,達官貴人不惜重金爭相購買,昂貴異常?!笆癫璧妹身?,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當時名山農(nóng)民種茶的積極性受到極大刺激?!笆且悦缮较群笾烁傇圆?,以規(guī)厚利,不數(shù)十年間,遂斯安草市,歲出千萬斤”,可謂盛況空前。由此可見當時蒙頂茶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成了蜀茶的代表和象征。

  四、崔道融與蒙頂山茶

  (一)生平與成就

  崔道融,生卒年待考,自號“東甌散人”,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唐代詩人。乾寧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縣令,早年曾游歷陜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為右補闕。與司空圖、方干為詩友,人稱“江陵才子”。存有《申唐詩》3卷、《東浮集》9卷。《全唐詩》錄存其詩近80首。

  (二)《謝朱常侍寄貺蜀茶剡紙二首》賞析

  崔道融寫有《謝朱常侍寄貺蜀茶剡紙二首》詩一首,對蜀茶(蒙頂山茶)贊賞有加。

  全文為:“瑟瑟香塵瑟瑟泉,驚風驟雨起爐煙。一甌解卻山中醉,便覺身輕欲上天。”

  這首詩第一句形容茶葉和水的色澤,第二句形容煎茶時水沸騰的聲音,第三、四句講茶的功效:它可醒酒,也可使人神清氣爽,飄飄欲仙。

  五、雷簡夫與蒙頂山茶

 ?。ㄒ唬?span>生平與成就

  雷簡夫(1001年—1067年),字太簡,同州合陽(今陜西合陽縣)人。最初隱居不仕,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因樞密使杜衍的推薦以秘書省校書郎,代理秦州(今甘肅天水))判官,后又擔任過坊州(今陜西黃陵)、簡州(今四川簡陽)知州,張方平鎮(zhèn)守成都時,推薦其為雅州(今四川雅安)知州。嘉祐二年(1057年)為辰(今湖南懷化)、澧州(今湖南常德)安撫使。入為鹽鐵判官,出知虢(河南靈寶)、同(陜西渭南)二州,累遷尚書職方員外郎。蘇洵《雷太簡墓銘》、《宋史》卷二七八等有傳。

  《宋史》記述了雷簡夫博學多才,特別善于為人處事,久處官場,認識的上方官吏、文人頗多,與同時代的歐陽修、司馬光、梅堯臣、韓琦、王安石等宋代名士情誼深厚,其文治武功、清正廉潔,從他結(jié)交的好友詩文中可見一斑。雷簡夫一生最大的功績是任雅州知府時,慧眼識才,因向成都太守張方平、當朝宰相韓琦和當朝翰林學士、文壇權(quán)威歐陽修舉薦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使“三蘇父子”同榜進士及第轟動京師而名聞天下。在今天的四川省雅安市和陜西省合陽縣、耀州區(qū)等地都有史志與豐碑紀念這位“伯樂”。

  宋仁宗時期,雷簡夫任雅州知府,他管轄下的蒙頂山,是盛產(chǎn)茶葉的名山。當時宋王朝對茶葉實行官營?!安桉R互市”是當時的國策,名山是宋王朝與西北貿(mào)易的茶產(chǎn)地,當時全國貿(mào)易的茶葉半數(shù)產(chǎn)自名山,因此在名山設(shè)立了專管茶葉收購、轉(zhuǎn)運的衙門—茶監(jiān)(正七品銜)。因為是國策,每年邊銷茶產(chǎn)量必須保證完成,但對久負盛名的蒙頂細茶生產(chǎn)重視不夠,導致品質(zhì)下降。雷簡夫一心想要重振蒙頂貢茶,恢復其歷史聲譽。他微服出訪,幾上蒙頂山,遍尋制茶高手,終于找到了恢復歷史名茶的制茶工藝,發(fā)展了唐代久享盛譽的“蒙頂先春”的制作工藝,制作出沖泡發(fā)聲的散芽茶,即蒙頂山名茶“玉葉長春”和“萬春銀葉”。他曾親自督促茶葉采制并急送在京為官的好友梅堯臣,希望重新打開蒙頂山茶進貢的通道。梅堯臣品嘗此茶后大加贊賞,特寫《得雷太簡自制蒙頂茶》一詩答謝,并將此茶分送京城各名流,蒙頂山茶從此又聲名大振。

  梅堯臣在詩中這樣描述:“陸羽舊茶經(jīng),一意重蒙頂。比來唯建溪,團片敵湯餅。顧渚及陽羨,又復下越茗。近來江國人,鷹爪夸雙井。凡今天下品,非此不覽省。蜀荈久無味,聲名謾馳騁。因雷與改造,帶露摘牙穎。自煮至揉焙,入碾只俄頃。湯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初分翰林公,豈數(shù)博士冷。醉來不知惜,悔許已向醒。重思朋友義,果決在勇猛。倏然乃以贈,蠟?zāi)沂占毠?。吁嗟茗與鞭,二物誠不幸。我貧事事無,得之似贅癭?!?/p>

  雷簡夫在雅州任期不長,但對振興蒙頂山茶付出了很大努力,當?shù)乩习傩諏ζ渥鸪缬屑印V亟身斏教焐w寺時,當?shù)厝司桶牙缀喎蛩芟窳杏诓枳鎱抢碚婧髠?cè)左邊(茶圣陸羽在右邊),供人們朝拜瞻仰,以表尊重。

  六、吳中復與蒙頂山茶

 ?。ㄒ唬?span>生平與成就

  吳中復(1011年-1079年),字仲庶,興國軍永興縣(今湖北通山縣)人,北宋仁宗、神宗兩朝名臣、詩人。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先后任四川昭信尉、嘉州峨眉縣(今四川樂山峨眉山市)知縣、潭州(今湖南長沙)通判、監(jiān)察御使、殿中侍御使、戶部副使、右司諫、同知諫院兼都水監(jiān)等職。他亢直敢言,不畏權(quán)貴,先后彈劾當朝宰相梁適、劉沆,仁宗嘉其淸廉剛直、風節(jié)峻厲,“飛白‘鐵御史’三字以賜”,“時號為鐵面御史”。吳中復能詩、善書,與歐陽修、梅堯臣、王安石、司馬光等當時的“大家”唱和交游,王安石、司馬光、曾鞏等都有贈詩。王安石稱他:“才高明主眷方深,屬郡聞風自革心”;司馬光稱他為“賢侯”;曾鞏則稱他:“瑣闈廷閣腹心臣,籍甚聲華動縉紳。藥石言行天下雨,袴襦恩達國中春”,可見其聲聞很好。《全宋詩》錄其詩24首、句3則。

 ?。ǘ?span>《謝惠茶》詩賞析

  吳中復寫有一首《謝惠茶》,對蒙頂山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大為贊賞。全詩為:“我聞蒙山之巔多秀嶺,煙巖抱合五峰頂。岷峨氣象壓西垂,惡草不生生菽茗。”

  吳中復任峨眉知縣時,對峨眉山茶了如指掌。友人贈送的蒙頂山茶,引起詩人的無限感慨。天下名山何其多,蒙頂山、峨眉山是近鄰,兩山相似甚多,二山并頌,震人耳目。該詩最后兩句突出主題,兩山地理位置、茶葉、宗教都是西垂之首。兩山區(qū)域民風淳樸,惡草不生,只產(chǎn)香茗。這首七絕樸素精煉,突出了蒙頂山秀麗、神秘、厚重、盛產(chǎn)名茶的特點,詩短意濃,回味深遠。

  陳開義,男,46歲,現(xiàn)任四川省雅安市茶辦副主任。先后在《中華茶文化》、《茶博覽》、《茶周刊》、《中國茶葉市場》、《中國茶業(yè)》、《走遍中國》、《星星詩刊》、《四川日報》、《四川農(nóng)村日報》、《四川人大權(quán)力報》、《四川政協(xié)報》、《調(diào)查與決策》、《四川三農(nóng)》、《農(nóng)村建設(shè)》、《四川茶葉》、《四川省情》、《四川文學》、《四川旅游》、《四川文藝》、《縣域經(jīng)濟》、《茶緣》、《四川水利報》、天天快報和今日頭條、北京茶葉網(wǎng)、亞太茶業(yè)網(wǎng)、鳳凰網(wǎng)四川、中華名茶網(wǎng)、茗邊、手機搜狐網(wǎng)、手機新浪網(wǎng)、新茶網(wǎng)、茶旅世界等50余家媒體發(fā)表各類文章400多篇(件)。參與主編名山抗震救災(zāi)專著《撼魂》,參與編輯《茶祖故里行》、《吳之英評傳》、《豐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選《蒙山雅韻》、《蒙山春來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頂山》、《二郎山》等專輯,著有個人文集《杯中歲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級征文比賽中獲獎,先后參與主編《蒙頂山茶文化讀本》、《蒙頂山叢譚》》等茶文化書籍,主編名山區(qū)文藝刊物《蒙頂山》和《雅安日報.今日名山》蒙頂文苑文藝副刊和編輯《蒙頂山茶》。

名人與茶 | 古代州官縣官與蒙頂山茶(上)

蒙頂山茶自古就被視為茶中珍品,自唐至清,一直是貢茶,其聲名遠揚使之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和中央官職、地方官職人員吟頌的對象。蒙頂山茶作為貢茶,除成為歷代皇帝、宰相和尚書吟誦的對象外,也有一部分州官(“知府”)和縣官(“知縣”)等基層官員因在四川、雅安或在名山執(zhí)政,親自參與貢茶采制等茶事活動,或有緣品到或在古籍中讀到蒙頂山茶,故而對其情有獨鐘,寫下一些膾炙人口的詩句。

  一、孫楚與蒙頂山茶

 ?。ㄒ唬?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font-size: inherit; line-height: inherit; font-family: inherit; vertical-align: inherit;">生平與成就

  孫楚(220年-293年),字子荊,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遙縣西北)人,西晉官員、文學家,史稱其“才藻卓絕,爽邁不群”。出身于官宦世家,為曹魏驃騎將軍孫資之孫、南陽太守孫宏之子。年四十余始參鎮(zhèn)東軍事,遷著作郎、參石苞驃騎軍事,官終馮翊(轄境相當于今陜西韓城、黃龍以南,白水、蒲城以東和渭河以北地區(qū))太守,卒于任上。孫楚富文才,能詩賦,代表作有:《征西官屬送于陟陽候作詩》《出歌·茱萸出芳樹顛》《答弘農(nóng)故吏民詩》《會王侍中座上詩》《除婦服詩》《太仆座上詩》等。明人輯有《孫馮翊集》傳世?!稌x書》有傳。

  (二)《出歌》賞析

  孫楚著有一首《出歌》,是我國第一首歌詠茶的詩。該詩盛贊巴蜀(包括蒙頂山)出產(chǎn)最優(yōu)質(zhì)的茶葉,表明制茶、飲茶的習俗源自巴蜀而漸及全國。

  全文為:“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p>

  歌,是古體詩體裁的一種,最先為漢樂府中民歌詩題,其詩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句法往往長短參差,富于變化。

  這首詩的大意是:芳香的茱萸生長在樹梢之巔,鮮肥的鯉魚產(chǎn)在洛水深淵。雪白的食鹽產(chǎn)在山西,美味的豆豉出自山東。姜、桂、茶、茗產(chǎn)在巴蜀,椒、橘、木蘭出自高山。蓼蘇長在溝渠旁邊,白米出自良田中間。

  二、鄭谷與蒙頂山茶

  (一)生平與成就

  鄭谷(約851年-910年),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區(qū))人,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其父鄭史、兄鄭啟,均為唐代詩人。受父兄熏陶,鄭谷七歲能詩,“自騎竹之年則有賦詠”。當時著名詩人、詩論家司空圖“見而奇之,拊其背曰:當為一代風騷主”。及冠,應(yīng)進士舉,凡十六年不第。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年),考中進士,官至都官郎中(相當于現(xiàn)在的正處級),人稱“鄭都官”。曾經(jīng)寫過鷓鴣詩,廣為流傳,很出名,因此又稱“鄭鷓鴣”?!度圃姟肥珍浧湓?27首。存有《云臺編》。

 ?。ǘ?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font-size: inherit; line-height: inherit; font-family: inherit; vertical-align: inherit;">《蜀中三首》賞析

  鄭谷寫有《蜀中三首》,其中第二首道出了人們對蒙頂山茶的美好印象。全詩為:“夜無多雨曉生塵,草色嵐光日日新。蒙頂茶畦千點露,浣花箋紙一溪春。揚雄宅在唯喬木,杜甫臺荒絕舊鄰。卻共海棠花有約,數(shù)年留滯不歸人?!?/p>

  該詩構(gòu)思巧妙,從側(cè)面烘托蒙頂山茶:早春晴朗,山色秀麗,蒙頂茶園,露珠泛光。由此聯(lián)想到浣花溪邊女詩人薛濤的詩箋、大文豪揚雄的故宅以及大詩人杜甫的遭遇,一連串古蜀文壇往事,逝者如斯夫!盡管唐朝到唐僖宗在位時已是氣數(shù)殆盡,大廈將傾,但蒙頂山茶依然春雨帶露,草色嵐光、鮮美清新,令人傾心。

  三、楊曄與蒙頂山茶

  楊曄,生卒年不詳,曾任巢縣(今安徽省巢湖市)令,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寫成烹飪書、茶書《膳夫經(jīng)手錄》。原書四卷,今僅存一卷?,F(xiàn)存《膳夫經(jīng)手錄》全文近1500字,無目次或門類標目,分豆類、蔬菜、禽、羊、魚、肉類及水果、茶等。其中只有“茶”的內(nèi)容很詳細,分產(chǎn)地、銷區(qū)、品質(zhì)優(yōu)劣等內(nèi)容,與《茶經(jīng)》、《茶錄》等有同樣的考證和研究價值。

  “茶”部分全文內(nèi)容為:“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煑是為茗粥。至開元、天寶之間,稍有茶,至德、大歷遂多,建中已后盛矣。茗絲鹽鐵,管摧存焉。今江夏以東,淮海之南,皆有之。今畧舉其尤處,別為二品總焉。新安茶,今蜀茶也。與蒙頂不遠,但多而不精,地亦不下,故析而言之,猶必以首冠。諸茶春時所在吃之,皆好。及將至他處,水土不同,或滋味殊于出處。惟蜀茶,南走百越,北臨五湖,皆自固其芳香,滋味不變。由此重之,自谷雨已后,歲取數(shù)百斤,散落東下,其為功德也。如此饒州浮梁茶,今關(guān)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也。其于濟人百倍于蜀茶,然味不長于蜀茶。蘄州茶、鄂州茶、至德茶,已上三處出處者,并方斤厚片,自陳蔡已北,幽并已南,人皆尚之。其濟生、收藏、摧稅,又倍于浮梁矣。衡州衡山團餅而巨串,歲收千萬。自瀟湘達于五嶺,皆仰給焉。其先春好者,在湘東,皆味好。及至滋味悉變,雖遠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功亦不細。潭州茶、陽團茶粗惡、渠江薄片茶由油苦硬、江陵南木香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已上四處,悉皆味短而韻卑。惟江陵、襄陽,皆數(shù)千里食之。其他不足記也。建州大團,狀類紫筍,又若今之大膠片。每一軸十斤余,將取之,必以刀刮,然后能破。味極苦,唯廣陵、山陽兩地人好尚之,不知其所以然也,或曰療頭痛未詳已上以多為貴。蒙頂自此以降言少而精者,始蜀茶,得名蒙頂,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頂,是以蒙頂前后之人競栽茶,以規(guī)厚利。不數(shù)十年間,遂新安草市,歲出千萬斤。雖非蒙頂,亦希顏之徒。今真蒙頂,有鷹嘴牙白茶供堂,亦未嘗得。其上者,其難得也。如此又嘗見書,品論展陸筆工,以為無等可居第一蒙頂之列。茶間展陸之論,又不足論也。

  湖顧渚,湖南紫筍茶,自蒙頂之外,無出其右者。陜州茱萸簝,得名近,自長慶稍稍重之,亦顧渚之流也。自是碧澗茶、明月茶、陜中香山茶,皆出其下。夷陵又近有小江源茶,雖所出至少,又勝于茱萸簝矣。舒州天柱茶,雖不峻拔遒勁,亦甚甘香芳美,可重也。岳州浥湖所出亦少,其好者,可企于茱萸簝。此種茶,惟有異,唯宜江水煎得,井水煎即赤色而無味。蘄州蘄水團黃團薄餅,每斤至百余斤,率不甚麄?cè)酰溆新断?,片尤小而味甚美。壽州霍山小團,其絕好者,止于漢,美所闕著,馨花穎脫。睦州鳩坑茶,味薄,研膏絕勝霍山者。福州生黃茶,不知在彼味峭。上下及至嶺北,與香山明月為上下也。崇州宜興茶,多而不精,與鄂州團黃為列。宣州鶴山茶,亦天柱之亞也。東川昌明茶,與新安含膏爭其上下。歙州、婺州、祁門,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雜木葉,自梁宋幽并間,人皆尚之。賦稅所入,商賈所赍,數(shù)千里不絕于道路。其先春含膏亦在,顧渚茶品之亞列,祁門所出方茶,川源制度畧同差小耳。

  唐代開創(chuàng)了蒙頂茶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蒙頂茶因入貢京師而譽滿天下,身價也因此而倍增,達官貴人不惜重金爭相購買,昂貴異常?!笆癫璧妹身?,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當時名山農(nóng)民種茶的積極性受到極大刺激。“是以蒙山先后之人競栽茶,以規(guī)厚利,不數(shù)十年間,遂斯安草市,歲出千萬斤”,可謂盛況空前。由此可見當時蒙頂茶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成了蜀茶的代表和象征。

  四、崔道融與蒙頂山茶

  (一)生平與成就

  崔道融,生卒年待考,自號“東甌散人”,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唐代詩人。乾寧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縣令,早年曾游歷陜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為右補闕。與司空圖、方干為詩友,人稱“江陵才子”。存有《申唐詩》3卷、《東浮集》9卷?!度圃姟蜂洿嫫湓娊?0首。

  (二)《謝朱常侍寄貺蜀茶剡紙二首》賞析

  崔道融寫有《謝朱常侍寄貺蜀茶剡紙二首》詩一首,對蜀茶(蒙頂山茶)贊賞有加。

  全文為:“瑟瑟香塵瑟瑟泉,驚風驟雨起爐煙。一甌解卻山中醉,便覺身輕欲上天?!?/p>

  這首詩第一句形容茶葉和水的色澤,第二句形容煎茶時水沸騰的聲音,第三、四句講茶的功效:它可醒酒,也可使人神清氣爽,飄飄欲仙。

  五、雷簡夫與蒙頂山茶

 ?。ㄒ唬?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font-size: inherit; line-height: inherit; font-family: inherit; vertical-align: inherit;">生平與成就

  雷簡夫(1001年—1067年),字太簡,同州合陽(今陜西合陽縣)人。最初隱居不仕,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因樞密使杜衍的推薦以秘書省校書郎,代理秦州(今甘肅天水))判官,后又擔任過坊州(今陜西黃陵)、簡州(今四川簡陽)知州,張方平鎮(zhèn)守成都時,推薦其為雅州(今四川雅安)知州。嘉祐二年(1057年)為辰(今湖南懷化)、澧州(今湖南常德)安撫使。入為鹽鐵判官,出知虢(河南靈寶)、同(陜西渭南)二州,累遷尚書職方員外郎。蘇洵《雷太簡墓銘》、《宋史》卷二七八等有傳。

  《宋史》記述了雷簡夫博學多才,特別善于為人處事,久處官場,認識的上方官吏、文人頗多,與同時代的歐陽修、司馬光、梅堯臣、韓琦、王安石等宋代名士情誼深厚,其文治武功、清正廉潔,從他結(jié)交的好友詩文中可見一斑。雷簡夫一生最大的功績是任雅州知府時,慧眼識才,因向成都太守張方平、當朝宰相韓琦和當朝翰林學士、文壇權(quán)威歐陽修舉薦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使“三蘇父子”同榜進士及第轟動京師而名聞天下。在今天的四川省雅安市和陜西省合陽縣、耀州區(qū)等地都有史志與豐碑紀念這位“伯樂”。

  宋仁宗時期,雷簡夫任雅州知府,他管轄下的蒙頂山,是盛產(chǎn)茶葉的名山。當時宋王朝對茶葉實行官營?!安桉R互市”是當時的國策,名山是宋王朝與西北貿(mào)易的茶產(chǎn)地,當時全國貿(mào)易的茶葉半數(shù)產(chǎn)自名山,因此在名山設(shè)立了專管茶葉收購、轉(zhuǎn)運的衙門—茶監(jiān)(正七品銜)。因為是國策,每年邊銷茶產(chǎn)量必須保證完成,但對久負盛名的蒙頂細茶生產(chǎn)重視不夠,導致品質(zhì)下降。雷簡夫一心想要重振蒙頂貢茶,恢復其歷史聲譽。他微服出訪,幾上蒙頂山,遍尋制茶高手,終于找到了恢復歷史名茶的制茶工藝,發(fā)展了唐代久享盛譽的“蒙頂先春”的制作工藝,制作出沖泡發(fā)聲的散芽茶,即蒙頂山名茶“玉葉長春”和“萬春銀葉”。他曾親自督促茶葉采制并急送在京為官的好友梅堯臣,希望重新打開蒙頂山茶進貢的通道。梅堯臣品嘗此茶后大加贊賞,特寫《得雷太簡自制蒙頂茶》一詩答謝,并將此茶分送京城各名流,蒙頂山茶從此又聲名大振。

  梅堯臣在詩中這樣描述:“陸羽舊茶經(jīng),一意重蒙頂。比來唯建溪,團片敵湯餅。顧渚及陽羨,又復下越茗。近來江國人,鷹爪夸雙井。凡今天下品,非此不覽省。蜀荈久無味,聲名謾馳騁。因雷與改造,帶露摘牙穎。自煮至揉焙,入碾只俄頃。湯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初分翰林公,豈數(shù)博士冷。醉來不知惜,悔許已向醒。重思朋友義,果決在勇猛。倏然乃以贈,蠟?zāi)沂占毠?。吁嗟茗與鞭,二物誠不幸。我貧事事無,得之似贅癭?!?/p>

  雷簡夫在雅州任期不長,但對振興蒙頂山茶付出了很大努力,當?shù)乩习傩諏ζ渥鸪缬屑?。重建蒙頂山天蓋寺時,當?shù)厝司桶牙缀喎蛩芟窳杏诓枳鎱抢碚婧髠?cè)左邊(茶圣陸羽在右邊),供人們朝拜瞻仰,以表尊重。

  六、吳中復與蒙頂山茶

 ?。ㄒ唬?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font-size: inherit; line-height: inherit; font-family: inherit; vertical-align: inherit;">生平與成就

  吳中復(1011年-1079年),字仲庶,興國軍永興縣(今湖北通山縣)人,北宋仁宗、神宗兩朝名臣、詩人。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先后任四川昭信尉、嘉州峨眉縣(今四川樂山峨眉山市)知縣、潭州(今湖南長沙)通判、監(jiān)察御使、殿中侍御使、戶部副使、右司諫、同知諫院兼都水監(jiān)等職。他亢直敢言,不畏權(quán)貴,先后彈劾當朝宰相梁適、劉沆,仁宗嘉其淸廉剛直、風節(jié)峻厲,“飛白‘鐵御史’三字以賜”,“時號為鐵面御史”。吳中復能詩、善書,與歐陽修、梅堯臣、王安石、司馬光等當時的“大家”唱和交游,王安石、司馬光、曾鞏等都有贈詩。王安石稱他:“才高明主眷方深,屬郡聞風自革心”;司馬光稱他為“賢侯”;曾鞏則稱他:“瑣闈廷閣腹心臣,籍甚聲華動縉紳。藥石言行天下雨,袴襦恩達國中春”,可見其聲聞很好?!度卧姟蜂浧湓?4首、句3則。

 ?。ǘ?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font-size: inherit; line-height: inherit; font-family: inherit; vertical-align: inherit;">《謝惠茶》詩賞析

  吳中復寫有一首《謝惠茶》,對蒙頂山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大為贊賞。全詩為:“我聞蒙山之巔多秀嶺,煙巖抱合五峰頂。岷峨氣象壓西垂,惡草不生生菽茗?!?/p>

  吳中復任峨眉知縣時,對峨眉山茶了如指掌。友人贈送的蒙頂山茶,引起詩人的無限感慨。天下名山何其多,蒙頂山、峨眉山是近鄰,兩山相似甚多,二山并頌,震人耳目。該詩最后兩句突出主題,兩山地理位置、茶葉、宗教都是西垂之首。兩山區(qū)域民風淳樸,惡草不生,只產(chǎn)香茗。這首七絕樸素精煉,突出了蒙頂山秀麗、神秘、厚重、盛產(chǎn)名茶的特點,詩短意濃,回味深遠。

  陳開義,男,46歲,現(xiàn)任四川省雅安市茶辦副主任。先后在《中華茶文化》、《茶博覽》、《茶周刊》、《中國茶葉市場》、《中國茶業(yè)》、《走遍中國》、《星星詩刊》、《四川日報》、《四川農(nóng)村日報》、《四川人大權(quán)力報》、《四川政協(xié)報》、《調(diào)查與決策》、《四川三農(nóng)》、《農(nóng)村建設(shè)》、《四川茶葉》、《四川省情》、《四川文學》、《四川旅游》、《四川文藝》、《縣域經(jīng)濟》、《茶緣》、《四川水利報》、天天快報和今日頭條、北京茶葉網(wǎng)、亞太茶業(yè)網(wǎng)、鳳凰網(wǎng)四川、中華名茶網(wǎng)、茗邊、手機搜狐網(wǎng)、手機新浪網(wǎng)、新茶網(wǎng)、茶旅世界等50余家媒體發(fā)表各類文章400多篇(件)。參與主編名山抗震救災(zāi)專著《撼魂》,參與編輯《茶祖故里行》、《吳之英評傳》、《豐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選《蒙山雅韻》、《蒙山春來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頂山》、《二郎山》等專輯,著有個人文集《杯中歲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級征文比賽中獲獎,先后參與主編《蒙頂山茶文化讀本》、《蒙頂山叢譚》》等茶文化書籍,主編名山區(qū)文藝刊物《蒙頂山》和《雅安日報.今日名山》蒙頂文苑文藝副刊和編輯《蒙頂山茶》。

找到約10條結(jié)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相關(guān)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