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怎么描寫古代煮茶

找到約18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上古吃茶唐朝煮茶末,古人喝茶花樣多

“酒旗滴雨村場晚,茶灶炊煙野寺秋?”

古往今來,文人騷客對茶都格外偏愛

飲茶是一件非常雅致的事情

文人們都愿意用茶來標榜自己的風骨

甚至將喝茶視為比吃飯還重要的事情

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古人的那些飲茶趣事吧!

1上古時期:茶是一味藥

上古時期有個見啥吃啥的神農氏,他在嘗百草的時候自然沒有放過茶葉。好奇心爆棚的他發(fā)現(xiàn),這種綠色的小葉片其實是一味良藥,有清熱解毒、提神、醒腦之功效。

于是他拿出自己的小本本,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了下來,后來人們整理《神農本草》時就加上了這句話:“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吃貨的最高境界也就這樣了,只要是看著能吃的,都要吃,畢竟人生苦短嘛。

在神農氏的帶領下,上古時期的人民吃茶的方式非常的粗獷,就是放進嘴里嚼,雖然粗俗,但可以緩解疲勞。這是飲茶的第一形態(tài)。

2春秋時期:茶葉是蔬菜

到了春秋時期,茶有兩中吃法。第一種吃法叫“粥茶法”,粗狂程度不亞于上古吃法,人們將枝條和芽葉從茶樹上摘下,直接放在水中燒煮。煮沸后,將茶湯一飲而盡。后世的楊華在《膳夫經手錄》中寫過:“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粥?!?/span>

這種枝葉混合煮菜湯式的做法,“茶湯”自然非常的苦澀,也被稱為“苦荼”。

另一種吃法稍微含蓄些,便是把茶葉當蔬菜,就像家里經常吃的涼拌菜一樣,配飯吃!

3漢代:茶是一碗粥

到了漢代,社會穩(wěn)定,經濟增長,人民解決了溫飽這個大事,開始向小康邁進。苦茶那么苦,大家肯定喝不慣了,于是就琢磨著怎么改良一下飲茶方式

從古至今,吃貨的力量是不能小覷的,經過多次嘗試改良,吃貨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個極妙的吃茶法,便是在煮茶時,添加“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同煮,依靠這些佐料和刺激性調味品的氣味,來掩蓋茶葉自身的苦澀。

但是究其本質,依然不過是加了調味料的菜湯罷了。這種飲茶方式,和如今的擂茶頗為相似。

在這時,茶已經成為了一種商品,從王褒《僮約》中:“膾魚炰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楊氏擔荷”這兩句話可以看出茶已經成為了富庶人家的消費品。這時候的茶葉是做成餅狀的,喝前先把餅烤紅,再在陶器里搗碎,最后充入沸水,加上蔥姜等調味品。


4魏晉:茶葉被碾成粉末

到了魏晉,人們不再煮完整的茶葉了,而是將其碾成粉末。

晉代的品茶大神杜育,就在《荈賦》中寫下了美輪美奐的句子:“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span>這篇賦是極好的,也是中國茶葉史上第一篇完整地記載茶葉從種植到品飲全過程的作品。文中講從環(huán)境、種植、生長到采摘,講到烹茶、選水、茶具、和飲茶的效用等。

自此,飲茶之風慢慢進入上流社會,士人以飲茶標榜節(jié)儉。東晉名士陸納以儉德稱名,有一天,謝安要來拜訪他,陸納的侄子陸俶覺得自家大人會怠慢客人,于是偷偷地準備了十幾人的大餐。

謝安來了之后,陸納果然只用茶果招待,陸俶很驕傲地端出盛饌珍羞,感覺替叔叔補足了面子。沒想到等謝安走后,陸納抄起大杖便揍熊孩子。邊揍邊斥:“你小子丟自己的臉也就算了,居然玷污你叔叔我的清名?”

局部,小販正在點茶

5唐代:茶道大興盛

到了唐代時,以茶葉粉末煮茶的風俗早已流傳開了。這種飲茶之法,被稱為“末茶法”。從此,飲茶告別了“粥茶法”的年代。

而“末茶法”又一路東渡扶桑,到了日本后,被奉為至寶并一路發(fā)揚光大,稱為“抹茶”。沒錯,你吃的抹茶冰淇淋、抹茶布丁都是這么來的。

唐開元年間,靈巖寺有位老和尚,佛法高深,徒弟很多。大師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修行起來廢寢忘食。晚上不僅不吃飯而且不睡覺,全靠喝茶提神。于是大家都學著老和尚喝茶,從此爭相仿效,逐成風俗。

“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太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恃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逐成風俗?!薄斗馐下勔婁洝?/span>

唐代的茶圣陸羽《茶經》的完稿,才是唐朝飲茶之風盛行的推手,這位才是飲茶史上的絕頂大師。《茶經》中有云:“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span>又說:“碧粉縹塵非末也”??梢姶藭r的茶末雖然已經很細,但還沒到細碎如粉的狀態(tài)。

當時賣茶的人把陸羽奉為神來祭祀,每買十件茶具就送一尊陸羽瓷像。?宋代梅堯臣曾作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事學春茶?!?/span>

陸羽一生嗜茶,潛心鉆研,寫就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言盡茶之原、之法、之具,自此之后,天下益知飲茶矣。他在書中摒棄粥茶法,大力提倡“煎茶”。

所謂“煎茶法”,即先在“風爐”上的茶釜中煮水,待水微沸之后,將碾好的茶末投入釜心之中,隨即用特制的竹筴攪動,等到茶沫滿溢之后,將茶汁酌入茶碗中飲用。煎茶的過程中,還需依照個人口感加鹽調味。

風爐

唐朝時,人們還將茶葉制成茶餅。需要在春季的晴天清晨,趁太陽還沒升起,露水未干之時,采下茶葉,放進專用的甑釜中蒸煮,隨后,將蒸后的茶葉用杵臼搗碎,再把它拍制成團餅焙干,最后將茶餅穿起,封存。

▲制茶

到了晚唐,蘇廙在茶書《十六湯品》提出了“點茶”,與煎茶不同,點茶是向茶盞中的茶末注入沸水,一邊注水一邊擊拂。即用勺筷或竹筅環(huán)回攪拌,使茶末與水溶解并泛起細小的泡沫。

▲劉松年《茗園賭市圖》局部,小販正在點茶

06宋代:點茶技術大飛躍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真正能擔得起風雅二字的,大概只有宋朝。宋代注重“文治”,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高峰期,從宋朝被歐美學者稱為“東方的文藝復興”這一點,足以見得宋朝的人文藝術水平以及宋朝在中國藝術史上的地位。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宋徽宗,茶藝也極其精湛。別人家的皇帝喜歡喝茶,最多讓人進貢茶葉泡來喝下,但宋徽宗卻自己親自參與,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宋朝流行點茶,宋徽宗自學點茶法得意地向大臣們炫耀:“這可是我親手沖泡的茶?!?/span>

宋徽宗在茶這方面的確是有話語權的,癡迷茶葉的宋徽宗針對宋朝的茶葉發(fā)展情況,還專門寫了一本茶學著作《大觀茶論》。詳述茶樹種植、茶葉采制、茶品鑒別,尤其在點茶一事上見解獨特。

這本書不僅大大地促進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使得宋代成為了中國茶文化的重要時期,也讓宋徽宗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立書著作的皇帝。

7明清:大變革,沏泡散茶盛行

到了明朝時,明太祖朱元璋提倡節(jié)儉,否定了奢靡的“點茶法”。他親自下詔,令“罷造龍團,惟芽茶以進”。所謂芽茶,就是指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散茶葉。飲茶進入到了“散茶法”時期,并延續(xù)至今。

直接在壺或盞中沏泡散茶,就成了飲茶的主流形態(tài),也便是我們常說的“泡茶”。

陳師道記載了當時蘇、吳一帶的烹茶法:“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數(shù)沸蟹眼為節(jié),如淡金黃色,香味清馥,過此而色赤不佳矣!”即壺泡法。

而當時杭州一帶的烹茶法與蘇吳略有不同,“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

明清之際,福建、廣東兩省的紅茶、烏龍茶制作工藝逐漸走向成熟,與之相關,東南一帶的飲茶風尚發(fā)展成與烏龍茶香高、醇厚、耐沖泡等特征相適應的傳統(tǒng)工夫茶法。

▲步步驚心 若曦在識茶

清代的宮廷中,則慣于以蓋碗為飲茶之器。蓋碗泡茶便于端接和品飲,故此種方法從宮廷延伸至民間上層社會,一直延續(xù)至民國。

▲步步驚心 蓋碗茶

從魯迅、周作人、張愛玲等民國文化名人的作品中,常??梢钥吹矫鑼懮w碗飲茶的段落。民國之后,社會變遷,滄海桑田,舊時的種種飲茶習慣、范式,一度式微、斷絕。時光流轉,水去云回。
我們尊重原著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lián)系我們刪除

細數(shù)漫談:茶與禪的淵源

佛教是公元前6—5世紀由古代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在今尼泊爾)的王子釋迦牟尼他立的,最初從西域傳入我國。但佛教在我國的正式流傳,還是東漢初年的事情,至魏晉特別是南北朝這一時期才有了較大發(fā)展。不過佛教特別是寺院經濟有突出發(fā)展,還是在隋唐尤其是盛唐時期。

史稱“茶興于唐,盛于宋”。唐朝茶葉的興盛,是在佛教特別是禪宗發(fā)展的基礎上風盛起來的。據(jù)《封氏聞見記》稱,開元中,泰山靈巖寺大興禪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許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禪”是梵語“禪那”的音譯,漢語“修心”或“靜慮”的意思。閉目靜思,極易睡著,所以坐禪唯許飲茶。由上可以清楚看出,正是因為北方禪教的“大興”,促進了北方飲茶的普及;而北方飲茶的普及,又推動了南方茶葉生產,從而也推動了我國整個茶業(yè)的較大發(fā)展。

但這決不是說茶就是在唐開元以后才與佛教相聯(lián)系的,事實上在魏晉甚至更早以前,茶葉就已成為我國僧道修行或修煉時所常用的飲料了,如陸羽在《茶經》中,就多處引述了兩晉和南朝時僧道飲用茶葉的史料。其中引錄的《釋道該說續(xù)名人傳》稱:“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永嘉中過江,遇沈臺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車,飲所飲茶?!庇终摹端武洝贩Q:“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等等。所有這些,都表明在魏晉南北朝時,我國僧道,至少江淮以南寺廟中的僧道,已有尚茶的風氣。不過,也須指出,和茶業(yè)的歷史發(fā)展相聯(lián)系,茶葉的廣泛飲用于佛教僧徒和受佛教的積極影響。還是如上面史料反映的情況那樣,主要是唐朝中期以后的事情。

我國茶與佛教的關系,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關系。佛教特別是禪宗需要茶葉,而這種嗜茶的風尚,又促進了我國茶業(yè)和茶葉文化的發(fā)展。我國禪宗的坐禪,除選擇環(huán)境寂靜處作禪房外,還要求注意五調,即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很明顯,這里聽說的五調,特別是調睡眠,都與飲茶有一事實上的關系,可能也正因為茶對佛教和坐禪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后來有些佛教僧徒,不惜采用編造神話或移花接木的辦法,竭力把茶描寫成是佛祖的恩賜和僧人的功勞。

如關于茶樹的來源,日本民間流傳有這樣一則神話,稱:佛教禪宗的創(chuàng)始人達摩,有一次在坐冥想中突然睡著了,醒來他悔恨不已,一怒之下竟把自己的眼皮割了下來。當他把割下的眼皮擲在地上時,奇跡出現(xiàn)了,在眼皮落處,瞬時長出了一株婆娑大樹。大家在驚奇之余,把樹上的葉片摘下一些煮嘗,一口落肚,精神倍增,睡意頓消,如此就產生了茶這種圣樹和出現(xiàn)了茶這種飲料。那么,我國的茶業(yè)是什么時候又是怎樣濫觴的呢?本世紀30年代,在美國出版的一部《茶葉全書》中,對此也有這樣一段記載,稱中國有一個叫迦羅的僧人,“于魏代由印度研究佛學歸來,攜回茶樹七株,栽培于四川之泯山”。書中把我國的茶樹,隱約說成是由印度引種的,實屬無稽之談。我國清人筆記《隴蜀余聞》記述:蒙山“上清峰,其巔一石,大如數(shù)間屋,有茶七株生石上,無縫罅,云是甘露大師手植”;以及《亦復如是。:名山縣蒙頂,“有茶株……名曰仙茶,云系甘露大師俗性吳所手植者,其種來自西域蒙山的音譯。其實佛教界傳頌的上述這些佛祖、僧人對茶的貢獻,在一定程度上,無非是茶對佛教重要的一種說明。因為眾所周知,茶源于中國,世界各地種茶、制茶、飲茶乃至茶俗等等,都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傳入,在傳播過程中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由于茶葉受到佛教各宗各派的普遍重視,以致在所有名寺大廟中間,不但設有專門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甚至有些法器也用茶來命名,如多數(shù)寺廟的佛殿和法堂中,都設有鐘、鼓,常常鐘鼓長鳴。假如廟中只有一鐘一鼓,一般設在南面,左鐘右鼓。如果設有兩鼓,則兩鼓分設北面的墻角;設在東北角的,叫“法鼓”,設在西北角的,就稱“茶鼓”。很明顯,這“茶鼓”,無疑也是佛教崇尚茶葉的一種信據(jù)。

因為茶和佛教的關系是如此密切,所以,在南方許多寺廟,特別在中唐以后,出現(xiàn)了廟廟種茶、無僧不茶的嗜茶風尚。如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所吟:“山僧后檐茶數(shù)叢,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為客振衣起,自榜芳叢摘鷹嘴。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碧瞥略旱乃虑?、院中、廟后、墻外,往往都種之以茶,自種、自制、自飲。正因為這樣,自唐朝以后,各地寺廟和歷代名僧為我們在史籍中留下了不可勝計的茶史資料。只要對《全唐詩》稍作瀏覽,就能即時勾勒出唐代寺廟飲茶的風尚。如詩僧齊已《聞道林諸友嘗茶因有寄》詩中吟:“槍旗冉冉綠叢園,谷雨初晴葉杜鵑。摘帶岳華蒸曉露,碾和松粉煮春泉?!编嵆苍凇端同L上人》詩中的意境稱:“古殿焚香處,清羸坐石棱。茶煙開瓦雪,鶴跡上潭冰?!眲⒌萌省洞榷魉滤卤苁睢T疲骸吧嫔异o,水淡發(fā)茶香。坐久東樓望,鐘聲振夕陽?!辈芩伞端尴骸芬灿小吧倌暝葡?,禪心夜更閑;煎茶留靜者,靠月坐蒼山”的詩句。從上錄這些史料中,不難看出,唐代寺廟飲茶的時間,從初春到寒冬,終年不轟;在一天中,從早到晚,從日落一直到深夜,所謂“窮日繼夜”。再以飲茶的場合說,如牟融《游報本寺》詩句稱:“茶煙裊籠禪榻,竹影蕭蕭掃么苔”。本嘉祐《同皇甫侍御題薦福寺—公房》詩吟:“虛室獨焚香,林空靜磬長”;“啜茗翻真偈,燃燈繼夕陽。”武元衡《資圣寺賁法師晚春茶會》有“禪庭一雨后,蓮界萬茶中。時節(jié)流芳暮,人天此會同”之句。還有李中《贈上都先業(yè)大師》的“有時乘興尋師去,煮茗同吟到日西”;以及黃滔的“系馬松間不忍歸,數(shù)巡香茗一枰棋”等詩句。都反映了唐朝寺廟中,不只誦經、坐禪、做功時要飲茶,飯店、納涼、休息、吟詩、下棋等各場合,也離不開茶??赡苷且驗檫@樣,唐時趙州高僧從稔禪師,有一句口頭禪,就叫“吃茶去”。有關無關,開口閉口,都是說“吃茶去”。這當然是一典型例子。趙州在北方,北方寺廟中飲茶已如此普遍,其時南方各寺廟中飲茶之盛,由此也可想見了。

這里還要指出,如呂巖《大云寺茶詩》描寫的:“王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我國寺廟不只極重茶葉,需要茶葉,而且也是生產茶葉、研究茶葉和宣傳茶葉的一個中心。也以唐代的情況來說,如所周知,茶圣陸羽就是由寺廟收養(yǎng)長大的,其對茶的最初了解和興趣,也即從寺廟中獲得。和《茶經》差不多同時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對我國茶業(yè)發(fā)展也起到一定作用的《茶歌》,則是陸羽的忘年交詩僧皎然所作。此外,皎然除有大量茶詩傳世外,還曾專門撰寫過《茶訣》一篇,對茶的功能和煮飲藝術,也頗有研究。再如唐代的貢茶院或貢焙,即每年專事督造湖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貢茶的處所(無疑也是當時我國制茶或茶葉生產技術的中心),其地點就設在顧渚“上吉祥院”內。上吉祥院,南朝陳時原建于武康,貞元時為把貢焙附在一個大的寺廟,特把吉祥寺從武康遷建顧渚。

在古代,也只有寺高才有條件研究茶葉、提高品質和宣傳茶葉。因為寺廟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田產,寺僧特別是那些大和尚,不參加生產勞動,他們有時間、有文化來講究茶的采造、品飲藝術和寫作詩以宣傳茶葉文化。所以我國舊時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說。如唐朝李肇《國史補》中提到一些名茶,如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岳州擁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蘄州蘄門團黃等等,其真品就都出之寺廟或寺僧。再如北宋時蘇州西山水月庵的“水月茶”、杭州于潛“天目山茶”、宣州寧國“鴉山茶”、揚州“蜀岡茶”、會稽“日注”、洪州“雙井白芽”等等,或貢或獻,也都是僧道創(chuàng)制和宣布傳出來的珍品。以近代安徽產的一些名茶為例,如“黃山毛峰”,主產黃山松谷庵、吊橋庵和云谷寺一帶;“六安瓜片”,以產于齊云山水井庵處為佳;“霍山黃芽”,產于大陽鄉(xiāng)長嶺庵;休寧松蘿茶,是明時僧人大方首創(chuàng),等等。所有這些,無不表明,由于佛教自身對茶的需用要,在佛教借重和吸收茶葉文化的過程中,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我國乃到世界茶業(yè)的發(fā)展。

【禪茶一味——飲茶與參禪】

茶于佛教的最初關系,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fā)展和制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諦以苦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為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偠灾?,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lián)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坐忘、滌除玄鑒、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五調(調心、調身、 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開創(chuàng)出來的。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fā)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云禪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狈畔乱磺惺欠攀裁茨?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傊硇氖澜缍家畔?。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松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閑,放松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心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

【趙州和尚——吃茶去】

趙州和尚“吃茶去”的故事可謂禪林一則著名公案。

趙州和尚,法名從諗,為唐代著名的禪宗宗師?!俺圆枞ァ边@個公案,說的是有人來參拜趙州和尚,趙州和尚問:“以前來過嗎?”來者說:“來過?!?趙州和尚就說:“吃茶去。”又來一人,趙州和尚問:“以前來過嗎?”回答說:“不曾。” 趙州和尚就說:“吃茶去。”一旁的院主就納悶了,問趙州和尚說:“為什么來過的吃茶去,沒來過的也吃茶去?” 趙州和尚就叫了一聲:“院主!” 院主立刻應聲答應。趙州和尚就說:“吃茶去?!?故事到此,仿佛并不是個完整的了結,反而給人生出更多的疑惑,這也許就是禪學公案的奧妙所在。未來過的人被請去吃茶,來過的也要去吃茶,而那個院主,怎么還要去吃茶呢?

這個公案,柏林禪寺的明海大和尚給出的解釋是,三人均為當下的眾生,全部去吃茶,便是要眾生平等,而這三個人,雖背景不同,且也許性格迥異,但是在那一刻,全部是為“吃茶”一事和趙州和尚進行著對話,因此趙州和尚也就只有回應那個“當下”的問題的職責,這個回應與提問之人的前世、今生和未來,并無關系,只著眼于這個“當下”,便是答案的全部。

活潑潑的當下,生命的正在進行時。

禪,在尊重眾生平等的同時,更是著眼于這個“正在進行時”。生命仿佛流水一般,川流不息,卻又在每一刻,源源不斷地涌現(xiàn)出新意。禪宗那一棒一喝,一段意味,一句不可言說,便是在這個正在進行的時刻,找尋內心和自我。

(來源:天下茶友網)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到大自然去,布席吃茶!趁春未老!

茶席設在哪兒最有feeling?

將茶席設在自然環(huán)境中,和山林融為一體,當是現(xiàn)代茶席的浪漫情懷,是今人設置茶席的最佳選擇。

在大自然中品茗,即是將飲茶的客觀環(huán)境由室內轉到室外,這種轉換與變遷直接關系著茶境的品位。

大自然茶席包括了建筑物、植物、溪山、泉石……茶席充滿敘事能量,并非銳利奇景,而是茶人滿溢生命的氣息,完成大自然茶席創(chuàng)造的驚艷,或只是在茶席上加上一束花草,或是在布滿苔蘚的石塊上“蓋”一座隱士茶席…… 如是便聚成品位寄居的茶席擺置,藝術經驗撼動著獨具的茶席物境美學。

以天地為茶席

茗舍、茶屋、茶亭、茶寮等等,都是文人隱入大自然茶席常提起的。湖州“三癸亭”就是陸羽與詩僧皎然、書法家顏真卿等湖州名士,在大自然中啜茗吟誦的佳處。當時,陸羽與皎然常常相約茶敘, 論詩談禪。

三癸亭

皎然《五言渚山春暮會顧承茗社聯(lián)句效小庚體》聯(lián)句放詩,說著在茗舍中的茶會、聯(lián)詠。茗舍的環(huán)境是崔子向所說“濕苔滑行屐,柔草低藉瑟”,十分幽靜;茗舍的性質是陸士修所說“頗容樵與隱,啟問禪兼律”,宜于隱逸。

張籍在《和左思元郎中秋居十首》中說:“菊地方通屐,茶房不圣階?!?茶室幽潔,自然樸素,藉地而設。

唐人在大自然中設茶席,茶人茶客置身于大自然中,首先和自然景色相融相造?!八陕暲浣柢幈獭?、“竹經青苔舍,茶軒白鳥還”。青苔、竹林,加上飛過的白鳥,大自然茶席讓人潛吟相伴。

曾瑞在《村居》中說:“量力經營,數(shù)間茅屋臨人境。車馬少得安寧。有書堂藥室茶亭,甚齊整?!?書堂、藥室、茶亭三樣都有,山家清事可謂備矣。茶的物境營造著大自然茶席的安寧祥和,才能在平靜田園盡享品茗樂事。

陸樹聲《茶寮記》:“園居蔽小寮于嘯軒埤垣之西,中設茶灶,凡瓢汲罌注濯沸之具,咸庀擇一人稍通茗事者主之,一人佐炊汲,客至則茶煙隱隱起竹外?!?表明舊時茶人會特意經營、選好茶席位置。

茶室境小而景幽

茶室是根據(jù)茶的特性而設計的,要使人感受茶的精神與氛圍。茶室境小而景幽,坐于茶室,身心便自然歸于安寧靜寂。

茶人進入茶室,受特定環(huán)境的影響會更自覺地遵守茶人的言行規(guī)矩,也加深了茶道的氣氛。

茶室布置得精美文雅,有書、畫、插花等可供欣賞,增添了品茗時的美感,這時茶席不再只是茶席,而是品茶的另番天地了。

屠隆《茶說》中專有一條說“茶寮”:“構一斗室,相傍書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專主茶役,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不可廢者。” 反倒是自然景觀中的植物更能增添好滋味。

松竹茶席最合味

選擇什么植物以入茶境,關系著茶境的文化品位和對茶境文化意蘊的理解導向。古代文人對茶境植物的選擇極其精嚴,宜茶的植物主要有竹、松兩種。

歷代的詩文中對竹下品茗設席的描寫特別多:王維“茶香繞竹叢”;錢起“竹下忘言對紫茶”;宋代陸游“手摯風爐竹下來”;宋代張耒“篷山點茶竹陰底”;元代馬祖?!爸裣虏璁T晚步”;明代高啟“竹間風吹煮茗香”。

竹有清香,與茶香相宜?!安柘憷@竹叢”、“竹間風吹煮茗香”,竹下烹茶品茗,茶香飄蕩,文人高山亮節(jié)無竹令人俗的況味自然涌現(xiàn)。

竹之外,古代文人好于松下煮茶。唐人王建“煮茶傍寒松”;宋人陸游“頗憶松下釜”;元人倪云林“兩株松下煮春茶”;明人沈周“細吟滿啜長松下”等,他們選擇松下烹茶品茗,乃受禪茶相通。

松與僧諧音,有著較濃厚的佛教文化背景,于是松下啜茶,體會一種僧境與僧性。蘇軾的“茶筍盡禪味,松杉真法音”,即將茶與禪、松與法音之間的關系做了明確的關聯(lián),對于普遍具有禪悅情懷的文人來說,松下飲茶是魅力的指標。

走到戶外吃茶去

攜帶茶箱茶器到戶外,到一片新綠爛漫的時節(jié)里鋪好茶席,這時可依季節(jié)氣候變化來安排不同茶席。事先準備適宜茶器和茶,赴往自然野趣中,并對每回茶席予以命名,正是現(xiàn)代人的體閑新茶趣。

茶席首重環(huán)境,就是所謂“物境”,亦即茶席的環(huán)境必須區(qū)分出宜用與不宜用,這是古人早已注意到的。

徐渭在《徐文長秘集》中條列出“茶事七式”的情境“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晝清談、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鳥間、宜清流白云、宜綠蘚蒼苔、宜素手汲泉、宜紅妝掃雪、宜船頭吹火、宜竹里飄煙”。

寒宵、松月、花鳥、清流、白云、綠蘚、蒼苔,每兩句一詞,徹底顛覆茶物境衰敗的流失,在寒宵的靜與清流的動,在松月與白云的升起,在綠蘚與蒼苔的二元對立相容,在品茗愉悅邁向表現(xiàn)之途,物境是被善意累積與結合而被期待的,那意味著茶席所要求的機能:在茶人的尋覓后達到一個和諧的氣氛,那就是一種“宜茶”之境。

古人對于宜茶之境有頗高的要求,如心、物、事、時、人等,都是考量是否宜茶的環(huán)境因素。

馮可賓《岕茶箋》中說“無事、佳客、幽坐、吟詠、揮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會心、賞鑒、文童”等境宜茶。

物境自然優(yōu)雅釋放的氣氛,在山之巔、水之涯,在遠山,在近水,對茶人而言,達到大自然茶席的極致,必由心中的精神愉悅貫穿,才能在大自然茶席漫步中獲得茶趣。

展示茶趣的源本是茶席,而在中國事實茶道中卻很少涉及茶席。關于茶席、時序與自然相貼近的規(guī)則記述不多,反而是求諸于野的日本已有相當規(guī)制。

大自然茶席怎么布?

水源,在戶外取水,若有井水或山泉水將為首選。水對茶而言,是精茗蘊香,借水而發(fā),無水不可論茶。

火源,在戶外煮水,帶來炭在郊野煮水,可利用泥爐,或可取廢木燒水,然煙味竄水味易損茶?,F(xiàn)代人過野趣生活,露營的配套煮水器,可移動而方便地使用,煮水最應體味陸羽所說的水要嫩,不宜老。

大自然茶席首重攜帶茶器的方便與安全,另就水源與火源的準備都要做好規(guī)劃。

用蓋杯品茗,最得真味。蓋杯一式三件,蓋杯泡法四步驟:溫杯、置茶、注水、浸泡、注茶。

蓋杯應根據(jù)不同茶類作相應調整,這是要注意的地方。蓋杯方便攜帶,可放入棉包壺巾內,以防碰撞受損。另,品茗杯宜小,薄胎瓷杯掛香高,在野外與自然山林清新空氣中更傳真味。

來源:茶道CN

如有侵權 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18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