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正巖水仙山場有哪些

找到約13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劉德喜:認識武夷巖茶的“山場魅力”,辨析坑澗茶與崗上茶有何不同?

武夷巖茶自古以來講究“山場”,不同山場環(huán)境下的茶葉,在同樣制作工藝下能夠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品質特征和風格,這就是“山場魅力”。那么“山場魅力”究竟何在,又是如何影響茶葉的品質特征,為何好茶更需具備好山場的前提基礎,好山場條件下的好茶風格為何如此多樣......帶著這一系列山場問題,我們走訪了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劉德喜劉老師,為茶友們一解武夷巖茶“山場魅力”。

 

▲ 劉德喜

 

茶葉加工二級技師,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武夷山市茶葉專家?guī)鞂徳u專家組成員。

 

 

? 林曉東:

劉老師,何為武夷巖茶的“山場”,山場和茶葉品質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 劉德喜:

所謂“山場”,就是茶葉的出身地,山場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不同地點微域小氣候土壤條件。“高山云霧出好茶”就充分地說明了好茶和“山場”的重要關系,而任何一種茶都深受山場的影響,只是相比之下,武夷巖茶受山場的影響更為深遠。

武夷山水秀甲東南,武夷巖茶香遠八方。武夷巖茶的優(yōu)異品質得益于武夷山得天獨厚的丹山碧水、風化礫巖,這決定了茶葉出身的底子,優(yōu)越的出身環(huán)境意味著茶葉底子越厚實。云霧繚繞、澗流淙淙、鳥語花香的生長環(huán)境,加上正巖產地內紫色砂礫巖豐富的礦物質,就必定能孕育出滋味醇厚并具獨特“地域香”的茶葉。

 

 

? 林曉東:

武夷巖茶的“山場”是怎么劃分的?

 

? 劉德喜:

武夷巖茶的“山場文化”豐富復雜,僅從山場劃分就有傳統劃分法一般通行的國標劃分法,這兩種方法在歷史和地域范圍都存在一定不同之處:

 

傳統的武夷山武夷巖茶山場的劃分

 

? 正巖(紫色砂礫巖):

以著名的三坑兩澗(慧苑坑、大坑口、牛欄坑、流香澗、悟源澗)為代表,還有慧苑巖、天心巖、馬頭巖、竹窠、九龍窠、三仰峰、水簾洞等。土壤含砂礫量較多,達24.83~29.47%,土層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氣性好,有利于排水,且?guī)r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擋冷風,谷底滲水細流,周圍植被條件好,形成獨特的正巖茶的“茶土”,土層厚,富鉀、錳,土壤酸度適中,土壤多礫質土壤。

 

? 半巖茶地(紅色硅鋁質土):

分布在青獅巖、碧石巖、燕子窠等,主要是厚層巖紅土,土層較薄,鋁含量較多,鉀含量特少,酸度高,質地較粘重。

 

? 洲茶地(河流沖積黃土):

主要是上述區(qū)域之外的黃壤土茶地及河洲、溪畔沖積土茶地等,范圍較廣泛。

 

 

 現代的武夷山武夷巖茶茶區(qū)的劃分

 

2002年3月,武夷巖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地理區(qū)域界定為武夷山市行政轄區(qū)全部范圍2798平方公里,全市分為名巖區(qū)丹巖區(qū)兩類。名巖區(qū)系指崇陽溪以西、黃柏溪以南,南星公路以北之風景名勝區(qū)內;其余廣大地區(qū)為丹巖區(qū)。

 

 

? 林曉東:

武夷巖茶素有“山場文化”之說,山場類型豐富,請問劉老師,武夷巖茶的“山場”主要有哪些類型呢?

 

? 劉德喜:

武夷山地質構造復雜,不同的地質構造形成了不同的山場類型,除了常見的“99巖”,“72洞”,“36峰”以外,還有不同形態(tài)的“窩”、“坑”、“澗”、“窠”等,而最終不同的山場類型對茶葉品質風格的影響也不同。

 

“坑”

一般有兩個出口,兩面夾山,有多個不同大小面積、不同生態(tài)小環(huán)境組成的區(qū)域。以牛欄坑、倒水坑、慧苑坑等為代表,所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香幽、水醇。

 

“澗”

兩山相夾,常伴有水流,茶樹生長環(huán)境濕潤,遮陰效果佳,溝邊有零散的風化沉積巖。以流香澗、悟源澗等為代表,所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氣幽,香遠而細、水醇,底蘊足。

 

“窠”

類似“坑”,山場面積較小,山場環(huán)境多變,有的伴有水流,有的偏陰涼,有的則都無。以竹窠、九龍窠、燕子窠為代表,所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香幽而細、水醇。

 

“窩”

四周環(huán)山,陰風常拂,面積較小。以云窩等為代表,所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香幽、水醇。

 

“洞”

一般有自己獨特的小氣候,主要通過流動的水和對流空氣來調節(jié),擁有相對恒溫的環(huán)境,較陰涼。以鬼洞、水簾洞、玉華洞等為代表,所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香幽、水醇。

 

“峰”

山場類型多樣,風格也多樣。峰頂的出高香、水甜;峰中央的可做到香水并重;峰底的依據其生態(tài)條件不同可呈現不同的品質。以蓮花峰、馬枕峰等為代表。

 

“巖”

多數光照條件充足,土壤肥沃,供給茶樹生長的營養(yǎng)物質成分豐富。以馬頭巖、碧石巖、佛國巖等為代表,所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高香霸氣、辛辣刺激。

 

 

? 林曉東:

不同“山場”存在不同的自然條件差異,這些差異是如何影響武夷巖茶的品質的?

 

? 劉德喜:

山場對茶葉品質的影響尤為重要,山場因其光照、水分、溫度、植被土壤等條件不同,對茶葉品質的影響也截然不同,最終形成的“山場韻”也各不相同。

 

光照:

茶樹喜光怕曬,喜歡漫射光,這些光照主要影響茶樹碳氮代謝的平衡,進而影響茶葉的香氣類型及滋味特征。一般情況下,多酚類物質(特別是兒茶素)的含量會隨著日照量或者光照強度的增強而增多,使得茶湯收斂性更強;強光條件下,氨基酸特別是茶氨酸易受光分解,使得茶湯的鮮爽度降低。而芳香物質的形成與積累與碳素代謝成正比,因此光照強度、光照量對芳香物質的形成有著積極作用。

 

 

水分:

在水分供應正常的情況下,茶樹中的淀粉含量高,對后期茶葉品質的影響在于茶湯中的甜味明顯;水分缺失,茶樹中的糖類物質一直在分解,阻礙氨基酸的形成,滋味也就欠鮮爽和甜度降低。水分缺失的同時,對于多酚類物質的影響在于兒茶素(形成茶葉滋味濃厚度、收斂性的重要物質)的減少,使得茶葉的口感淡薄、不耐泡。

 

 

土壤:

對于茶葉品質的影響是重中之重。不同的土壤條件中所含有的礦物質元素總類及含量各不相同,對茶樹內含物質的形成,造成茶葉滋味厚薄、香氣類型也不同。

 

 

植被:

對于茶葉內含物質的形成主要起著輔助增強的作用。植被好,覆蓋率高,可以起到保水、改善土壤肥料、生態(tài)調控、遮陰等效果;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茶葉內含物質的形成與積累。此外,茶葉特殊的吸附性可能也會吸收環(huán)境的特殊氣息,形成獨一無二的山場氣息。

 

 

溫度:

一般而言,隨著溫度的升高,糖類物質的積累越多,多酚類物質的積累越多;反之溫度越高,越不利于氨基酸的形成與積累。

 

 

山場韻:

綜合因子影響之下的產物,是茶葉與生俱來的獨有的山場氣息和底蘊。

 

 

? 林曉東:

劉老師,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我能喝出這泡茶是哪個山頭的”,這類“茶界高人”真的存在嗎?

 

? 劉德喜:

在同一制作工藝下,不同區(qū)域的巖茶有著不同區(qū)域的地域特色,例如高山茶有“高山韻”,茶湯甘甜,湯質清純;巖茶有“巖韻”,巖骨花香的特征明顯。但如果說具體喝出是哪個“山頭”的,這微乎其微。

武夷巖茶的“山場文化”復雜,即使是同一片山場,也含有多個不同區(qū)域的不同微氣候,這直接影響茶葉風格的形成。舉例馬頭巖這個山場,據了解,馬頭巖大致東至大王峰,南到天游峰,西達三仰峰,北抵九龍窠大紅袍。武夷巖茶核心產區(qū)代表“三坑兩澗”中的悟源澗正是在馬頭巖上,除此之外,還有蟠龍巖、蟠珠巖、桃樹窠、云峰、金花巖、開山坪、三花石、貓兒石、磊石巖、和崗等等小區(qū)域。可見,僅此一個馬頭巖就含有多個不同的區(qū)域類型,所具的環(huán)境小氣候也各不相同,故所產的茶因其微域小氣候不同,其風格也多樣不一。

所以,具體喝出哪個“山頭”這種情況是相對不實際的,只能說從品飲中去大致判斷產自于什么類型的區(qū)域類型。

 

 

“坑澗茶”風格:

因其兩面夾山,伴有水流,茶樹生長環(huán)境濕潤,日照時間短,又有風化沉積巖的沖積堆。故所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香氣幽而細膩、不張揚,優(yōu)雅穩(wěn)重;茶水醇厚飽滿、甜度佳。

 

“崗上茶”風格:

因其光照充足,水系較少,土壤肥沃,故所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高香型,屬于香艷霸道型,水感辛辣刺激,滋味強烈。

 

 

? 林曉東:

劉老師,相同的制作工藝下,有什么“象征性特征”來說明茶葉出自好山場嗎?

 

? 劉德喜:

這就類似區(qū)分正巖茶與非正巖茶,消費者首先需要具備一定的審評基礎,從滋味和香氣等各方面去判定茶葉是否具備夠硬的山場條件。除此之外,一些出自好山場的茶葉不僅在香氣、滋味上都略勝一籌,茶葉的品質特征還具象征性:

 

“清涼感”:

茶葉品飲后,口腔滋生“清涼”,類似吃了薄荷塘,舌苔、舌尖微帶清涼氣息。

 

“甘洌”:

茶葉品飲后,口腔回甘迅速,舌底鳴泉,口腔具甘甜感和濕潤感。

 

“清幽”:

好山場帶來的山場氣息,飲后如沐春風,又如身在叢林之中,氣息干凈、清涼、幽香。

 

“糯香”:

例如品飲老叢水仙的“粽葉香”,又似“糯香”,一些出自好山場的茶葉,沖泡到后面,也有相似特征,而這種特征不僅是老叢水仙這個品種唯有的,也是一些出自好山場的茶葉的“象征性特征”。

 

 

武夷巖茶的“山場文化”獨具魅力,給茶葉品質增添了不少色彩。但眾所周知,一泡好茶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決定的,具備好的山場的同時,更應具備好的制作工藝,以及茶樹的栽培管理,氣候條件等因素,這是綜合因素影響之下的結果。

非常感謝此次劉德喜劉老師為大家詳解武夷巖茶的“山場魅力”。歡迎茶友在文章下方留言更多關于武夷巖茶的問題。我們將篩選出最優(yōu)質的以及提問人數最多的問題作為我們下期的專訪問答,為茶友們分享更多武夷茶.

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了解武夷巖茶三步驟,定義、山場、巖韻缺一不可!


武夷巖茶身上的包袱,太重了!


尤其是“天價”二字往它身上一壓,仿佛踉蹌了一步。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被放在聚光燈下的武夷巖茶,也有傲嬌的資本。


只要您遇上正宗正巖茶,尤其是正巖核心山場的茶,請注意前提,是正巖、核心山場。


別的不談,光說那溝壑地貌的牛欄坑,就是山場中的扛把子。


最典型的,自然是產自牛欄坑的肉桂,所謂的“天價”茶,牛欄坑肉桂背了一大半的鍋。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牛欄坑的肉桂,就是典型的坑澗茶,香氣細幽,茶湯醇厚,回甘清甜,兩頰生津。


好茶是什么模樣?


正宗的牛欄坑肉桂,會回答。


但要全面了解武夷巖茶,光靠牛欄坑肉桂一種,還不夠!咱們還要了解武夷巖茶還有其他哪些“包袱”。



全面了解武夷巖茶,從名字入手


要了解一個人,首先第一步要做的,自然是獲取名諱,省得下回遇到,不是“哎”,就是“喂”,要么就是“那個誰”。


這得多尷尬。


《詩經》里的男女初遇,不都是要問到對方的姓名才肯作罷么。


采薇這個名字,就得和她的長相匹配,對著采萍叫采薇的名,人家能理你才才奇怪。


故而, 我們要喝懂武夷巖茶,自然要先知道它的基本信息。


關于武夷巖茶,GB/T18745-2006中早已白紙黑字規(guī)定地明明白白:


武夷巖茶是指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所轄行政范圍內,獨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下,選用適宜的茶樹品種,進行繁育和栽培,并用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制作而成,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征的烏龍茶。


一段話,所蘊含的信息不少,來個簡單梳理。


1.產自武夷山市所轄行政范圍內的茶,才有資格叫武夷巖茶


2.借助獨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的茶


3.適合武夷山的環(huán)境進行種植的品種


4.運用武夷巖茶獨有的傳統工藝加工


5.具有巖韻(巖骨花香)的茶


6.烏龍茶


滿足這六個條件,才是根正苗紅的武夷巖茶。



武夷山,就像是烏龍茶的狂歡圣地。


武夷山西北地勢奧,且群峰聳立,能阻擋北部含量的侵襲,氣候溫暖,具有亞熱帶氣候特征。


四條溪流和峰巒、丘陵相互交錯,形成獨特的微域氣候,空氣濕潤,多霧。


在武夷山茶區(qū),大部分地區(qū)的土壤為火山礫石、紅沙巖及頁巖,土壤中還含有許多植被殘體,日益堆積,使得土壤表層腐植層較厚,有機質含量高。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得武夷巖茶品種眾多。


優(yōu)勝劣汰,自然法則。在經年的擇選過程中,武夷巖茶也形成了五大品種派系。


1.大紅袍


2.名叢


3.肉桂


4.水仙


5.奇種


這五大類,是了解武夷巖茶的敲門磚,能按照分類,各個擊破,自然能成為喝武夷巖茶的一把好手。



了解武夷巖茶,不得不知的山場文化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連茶樹的生長環(huán)境,也講究吸引力法則。


在過去,茶農、茶客們依據茶樹生長地的環(huán)境優(yōu)劣,將茶區(qū)做了劃分,來了個排名。


No.1 正巖核心山場


No.2 正巖山場


No.3 半巖山場


No.4 洲茶、外山茶


四個山場劃分,均按照茶區(qū)的溫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條件劃分。


排在第一的,自然是以三坑兩澗為代表的正巖核心山場,這相當于城市里的CBD,所有設施都是頂配版。


生在崖壁上,坑澗里的茶,土壤表層中擁有厚厚一層腐植質,還擁有上者生爛石的特質。


土壤松軟,物質肥厚,營養(yǎng)物質能暢快運輸到茶葉各個部分,從而形成獨特的巖骨花香風味。


加上坑澗當中空氣濕潤,崖壁上源源不斷地滲出水珠,這些水珠從巖壁上滴下,裹挾著礦物質溶于土壤中,好像加了營養(yǎng)液一般。



隨著與核心山場的距離拉大,山場環(huán)境也隨之改變,越遠離核心產區(qū),環(huán)境條件漸漸下降。


漸漸地,武夷巖茶的“生活水平”也開始也下降。


山場小氣候的改變,直接影響巖茶的品質。


這一規(guī)律的發(fā)現,如馬良手中的神筆,將巖茶劃出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在正巖范圍的巖茶,享受著鎂光燈下的榮耀。


外山與洲茶,則要承受更多的考驗。



了解武夷巖茶的山場文化,到底有什么重要的?


一是能方便我們的選購。


正巖茶好,早已成為心照不宣的規(guī)律,買茶時專挑正巖茶入手,能省去不不必要的麻煩。


二是正巖茶才是武夷巖茶的真實水平線。


環(huán)境帶給巖茶的,不僅僅是價格上的變動,還有品質上的影響。


要感受武夷巖茶的真正品質,要找對標桿。


緣木求魚,并不是正確做法。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但對象要選對!


若是以外山茶為標準,不好意思,那您可能永遠無法體會到武夷巖茶的魅力。



了解武夷巖茶,不可錯過“巖骨花香”四個字


深入了解武夷巖茶,還不能錯過巖茶的韻。


巖茶的韻味,最吸引人。


韻味,是個實體嗎?


不!


它就像我們平時所說的氣場、氣質,是一種沒有實體的東西,但它又需要一個載體來傳達。


巖韻的載體,是香氣,也是湯水。


說巖韻,以巖骨花香四個字來形容,最為妥帖。



先來講講花香,這里的花香,是一個代表。在巖茶里,更多時候花香容易出現?;ㄏ悖瑖栏褚饬x上,說的是巖茶的各類香氣。


有巖韻的茶,首先要有清新而層次多變的香氣。


花香(蘭花香、梔子花香、桂花香、玉蘭花香、含笑花香);果香(水蜜桃香、雪梨香、類似干果蜜餞的香);桂皮香;木質香;叢香等,可被清楚捕捉。


其次,它的湯水要擁有內容物,可感受到豐富的滋味變化。


甘醇、綿柔、清甜、順滑、圓潤……各類體會你方唱罷我登場,給味蕾進行一次輪番轟炸。


用前輩們的話說,有巖韻的茶,喝起來可徐徐咀嚼而體貼之。


巖韻,并不縹緲,它有實在的載體,是香氣,也是湯水。


巖韻就像是一塊磁鐵,磁場能量強,能將茶友們牢牢地吸引著。


真正體會過巖韻的茶友,將會身陷其中,不可自拔。



武夷巖茶,作為烏龍茶里的重要分支,角色扮演相當重要。


少了武夷巖茶,烏龍茶怕是會缺了左膀右臂,不再以孔武有力的形象示人。


武夷巖茶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真正體會過武夷巖茶魅力的茶友,可輕松說出答案。


世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憶古人。

徐秋生、王文震武夷山高山生態(tài)茶園的魅力所在

大自然賦予武夷山高山生態(tài)茶園的自然環(huán)境,可謂“得天獨厚”,這里的地力豐沛,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極其適宜茶樹生長。此處所產制的巖茶品質獨特,別有風味,并獨具“高山氣息”,我們稱其茶為“高山茶”。這期的【武夷茶知識頻道】,國家一級制茶技師徐秋生徐老師,福建農林大學茶學碩士王文震王老師,將為茶友們解析高山茶的魅力所在。

徐秋生

國家一級制茶技師、香江茶業(yè)首席制茶師,武夷山市茶葉專家?guī)鞂徳u專家組成員。

1991年到武夷山市巖茶廠學習茶葉管理、生產制作技術,繼承了傳統的武夷巖茶制作工藝。20多年一直從事茶葉管理、茶葉生產加工的工作,經過反復的實踐和經驗累積,對傳統工藝進行科學改良,摸索和總結出一套更適合現代化生產發(fā)展的制作工藝,促使武夷巖茶制作工藝更上一個層次,并被武夷山多家茶廠普遍推廣。

王文震

福建農林大學茶學碩士,國家一級評茶師,高級茶藝師,高級茶葉加工工,制茶助理工程師。

林曉東:

何為“高山茶”?何為武夷山內的“高山茶”?

徐秋生:

“高山茶”范意:“高山茶”是對產自海拔較高的山區(qū)的茶的通稱。有高山,能產茶的地方,都可以有高山茶,至于海拔高度多少才可稱為高山,目前比較沒有確切的定論。一般認為生長于海拔800米以上的茶園所產制的茶葉稱為“高山茶”。

武夷山內的“高山茶”:武夷山的茶園地勢以平原、坑澗、山坳等為主,海拔高度相對較低。而在整個武夷山范圍內,存在一些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地域小氣候盛佳的茶園,其海拔較高(400米以上),晝夜溫差大,適宜茶樹生長。這一高山生態(tài)茶園所產制的茶葉,我們也稱之為“高山茶”,屬于武夷山內的擁有獨特品質的“高山茶”。

林曉東:

武夷山內的高山茶產區(qū)有何地理特征?這些是如何影響茶葉品質的?

徐秋生:

1 濕度高,茶葉的保水度高,持嫩性高,葉底柔嫩肥厚。

2 溫差高,晝夜溫差大,茶樹的生長趨于緩慢,有利于茶葉內含物質的制造和累積,茶葉的芽葉柔軟,葉肉厚實,果膠質含量高,這樣的茶葉制作出來的滋味也會更加豐富醇厚;高山茶產區(qū)的氣溫低,蟲害少,茶樹生長得更為健康。

王文震:

3 云霧多,漫射光增多,有利于茶葉中含氮物質例如茶氨酸等形成,這是形成優(yōu)良香氣滋味的重要條件。

4 平均日照短,導致茶樹芽葉中所含的“兒茶素類”等苦澀成分降低,進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對甘味有貢獻的成分。

5 海拔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茶葉具有獨樹一幟的“高山韻”。

林曉東:

產自高山地帶的茶葉品質好嗎?品質特征是怎樣的?(限武夷山高山茶)

徐秋生:

高山茶的品質特征更多是受地理環(huán)境影響,綜上所述,在這樣優(yōu)等生長環(huán)境下的茶葉品質突出,具體表現為:香高而幽長、味醇而甘洌,擁有獨特的高山氣息。

香氣:往往具有特殊的花香,且香氣馥郁而幽長,細膩且清遠;

滋味:滋味醇厚而細膩,清甜且甘爽,具有特殊的“高山韻”。

林曉東:

武夷山內比較有代表性的高山茶產區(qū)有哪些呢?這些產區(qū)有哪些代表性品種嗎?

徐秋生:

1 正巖范圍內的高山茶產區(qū)代表:三仰峰,海拔高度在700米以上,也是景區(qū)范圍內海拔最高的山場,早期種植的品種有水仙、肉桂等。

2 丹巖范圍內的高山茶產區(qū)代表:吳三地,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上,代表性品種有水仙、老叢水仙、肉桂等;另外還有嵐谷、吳屯,程墩、四新、超天等高山生態(tài)茶園,種植的茶樹品種有水仙、肉桂、黃觀音、金牡丹等品種茶。

3 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桐木關,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是武夷紅茶正山小種的發(fā)源地,以出產正山小種、金駿眉為主。

林曉東:

正巖范圍內的高山茶和非正巖范圍內的高山茶有何區(qū)別?

王文震:

在海拔高度相差不大的基礎上,正巖山場的土壤條件會優(yōu)于非正巖山場。我們知道,正巖的土壤含礫量高,土壤中的礦物元素豐富,周圍的豐富植被補給給土壤的腐蝕質也更為豐富,因此正巖山場的土壤較非正巖的是更為肥厚的,所產制的茶葉滋味也更具“骨鯁”。

王文震:

我們飲用正巖茶有時候會覺得有“顆粒感”,實質上是茶葉滋味厚重和飽滿度高的體現,正巖茶的滋味不僅有厚度,且茶氣足、帶穿透力,而非正巖山場的高山茶表現得更甘醇,滋味細膩、香氣清幽。

非常感謝此次徐秋生徐老師和王文震王老師為大家講解武夷巖茶“高山茶”的學問之處。歡迎茶友在文章下方留言更多關于武夷巖茶的問題。我們將篩選出最優(yōu)質的以及提問人數最多的問題作為我們下期的專訪問答,為茶友們分享更多武夷茶的知識。

找到約13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