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中國的茶圣是誰

找到約208條結果 (用時 0.025 秒)

是誰把明前茶捧上神壇

撰文 | 魏水華

頭圖 | 誰最中國

公元十六世紀末的某個春天,廣西布政使許應元的公子、杭州富二代圈子里著名的文藝人許次紓,在他的新書《茶疏》里,對綠茶采茶時節(jié)寫下了這樣的描述:“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p>

這種節(jié)令選擇,與今天老茶客們所青睞的好茶一模一樣:明前味道太淡,谷雨前后,才是綠茶最好的采摘時節(jié)。

若干年后,許公子因為這本《茶疏》名聲大噪,成為繼茶圣陸羽之后,最受人們尊重的茶學理論大師之一。

但奇怪的是,他提出的“清明太早”,卻被后人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最晚從十八世紀起,茶必明前、越早越貴的風氣彌漫在這個國家。淡薄無味的明前茶成了送禮佳品,而愛茶人自己喝的卻是谷雨茶。

究竟是誰,把明前茶捧上了德不配位的神壇。

No.1 壹

在煙、酒、茶、咖啡四大嗜好品中,茶的滋味,是相對單純的。

解構茶葉的滋味,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植物氨基酸帶來鮮味、多酚類物質(zhì)帶來苦澀味、咖啡因和茶堿帶來“上頭”的興奮和愉悅感。

其中,咖啡因和茶堿含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茶葉發(fā)酵度的深淺,以及茶水萃取方式,與節(jié)令相關度不大。真正與季節(jié)高度相關的是茶多酚和氨基酸。

氨基酸主要來源于茶葉在越冬過程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積累。植物的生長主要包括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兩部分,營養(yǎng)生長在前,是植物從空氣、土壤、水中汲取各類養(yǎng)分,并將之變成自身可利用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等物質(zhì);而生殖生長在后,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植物利用將營養(yǎng)生長的物質(zhì),完成發(fā)芽、成長、繁殖等植物生命的一系列變化。

一般說來,茶樹會在環(huán)境溫度較低的冬季,優(yōu)先完成營養(yǎng)生長過程,大量氨基酸被積累在葉片中;而到了天氣暖和之后,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會齊頭并進,葉片生長速度快,纖維多葉片薄,養(yǎng)分積淀不足,此外還有一部分營養(yǎng)被花果吸收,氨基酸含量當然不如開春時豐富。

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這與生長周期長,籽粒在冬天充分灌漿的冬小麥,一定比生長快速的春小麥好吃,是一樣的道理。

而多酚類物質(zhì)恰恰相反,是茶樹生殖生長的副產(chǎn)品。人們常說沒有殺青的茶“有青草味”,這種青草味,正是茶多酚帶來的。而綠茶的清新香味,烏龍茶、紅茶等發(fā)酵茶里馥郁的香味,都來自于多酚類物質(zhì)的氧化、分解和揮發(fā)。

所以,茶葉滋味的高低好壞,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茶氨酸和茶多酚的平衡——前者提供鮮甜的滋味,后者提供一部分的苦澀味和獨特的香味。

但一個悖論是,氨基酸豐富的茶,是越冬之后越早越好;而多酚類物質(zhì)的多寡,則取決于開春之時茶樹的生長狀況,是隨時間增多的風味物質(zhì)。

茶葉采摘的季節(jié)時機,實質(zhì)上是茶氨酸和茶多酚此消彼長之間的,一種獨特的妥協(xié),它隱喻了中國士大夫尊崇的中庸之道。

這是中國成為茶葉誕生和流行地的關鍵性邏輯自洽。

圖源 | @誰最中國

No.2 貳

事實上,歷代的中國茶客,一直在這種妥協(xié)里尋覓最佳的滋味。

陸羽在《茶經(jīng)》里說:“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睋Q算成陽歷,大約3-5月之間,都是值得采茶的季節(jié)。

從四川蒙頂、到浙江紫筍、再到江蘇陽羨,不同海拔的茶區(qū)、不同的茶葉品種,有著不同的生長周期。陸羽提出的三個月理論,事實上是給各地茶葉出芽和熟成程度不同,留出了充足的時間余地。

到了明朝,許次紓所說的“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事實上是站在江浙產(chǎn)茶區(qū)的角度,對《茶經(jīng)》采摘時間的進一步精進和細化。這與明代茶葉的種植和育種水平進一步提高有關,也與炒青綠茶技術的成熟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宋以前有一種比明前茶更早的“社前茶”,社指春社日,是立春后第五個戊日,人們會在當天祭祀土地爺。顧名思義,這種社前茶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于祭祀的。

唐朝李郢的《茶山貢焙歌》中“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極清明宴”說的就是祭祀用的茶,要趕在清明節(jié)前送到京城;歐陽修的茶詩里多次描述茶農(nóng)“喊山”求早茶;《宋史》里則記載了宋徽宗要求各地進貢社前茶的軼事。實質(zhì)上,這是身為農(nóng)耕政權掌舵者的皇權和士大夫,為一年農(nóng)事討個彩頭、求個吉利,祈盼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茶事為農(nóng)事之肇始,農(nóng)事為國事之根本。

自從淮南丐類朱重八登基,詔罷形式大于內(nèi)容的龍團鳳餅之后,以茶祭祀的習俗也漸漸消失。它與今天的明前茶,沒有任何聯(lián)系。

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走向,中國綠茶的采摘時間,將會越來越因地制宜、因種制宜,形成類似于中國各類酒飲釀制的細分。但1644年,多重巧合之下的山海關一役,打斷了文明的進程,也改變了從此之后中國綠茶的命運。

No.3 叁

1751年農(nóng)歷2月,乾隆帝來到杭州,在看到鄉(xiāng)民采茶后,寫下了一首打油詩《觀采茶作歌》:“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騎火品最好。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一試觀其道?!?/p>

作為中國歷史上個人修養(yǎng)最高的帝王之一,乾隆帝精通漢、滿、蒙、藏、維五種不同語系的語言。這首打油詩,他援引了白居易《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里的句子“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盎鹎啊?,指的就是禁火的清明寒食節(jié)令之前。

雖然乾隆熟讀唐詩,但漢語本不是他的母語。他對白居易原詩的理解,出了兩個差錯:詩人寫的是四川茶,而不是江浙茶,兩地的海拔氣候和茶種都有區(qū)別;詩人感謝的是朋友千里寄鵝毛之意,而不是詠贊明前茶多么好喝。

對于習慣喝茶加奶的滿人貴族來說,漢文化清飲茶葉背后的玄機,確實沒有那么容易洞察。

圖源 | @誰最中國

最諷刺的是,在乾隆年間內(nèi)務府造辦處的進貢檔案里,龍井茶的進貢時間其實都不在清明早春,而是農(nóng)歷6月-8月左右,經(jīng)過較晚采收和灰缸儲存熟成的茶葉。

爾后,皇帝本人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他第二、第三次南巡中,分別寫了兩首采茶詩:“雨前價貴雨后賤” “寸芽出自爛石上,時節(jié)焙成谷雨前”。這等于彌補修正他之前對杭州龍井茶不熟悉的錯誤,但“惟有騎火品最好”的句子,已經(jīng)在這十幾年里廣泛傳播并保留下來。因為明前茶本身產(chǎn)量不高,奇貨可居,有了皇帝金口玉言的認可,無數(shù)茶商將錯就錯,跟進炒作。

于是,茶市里彌漫著對“茶貴春早”的攀比和焦慮,在后來的兩百多年里,價格越來越離譜。

一個頗具對照價值的細節(jié)是,在乾隆同時代的日本,一本名為《茶經(jīng)詳說》的風物志里記載了江戶時代日本人對綠茶種植的改良:每年3月茶樹開始萌芽后,為了控制茶芽生長的速度,茶農(nóng)開始用稻草或者寒冷紗覆蓋住茶樹,讓其生長速度緩慢一些,更多地吸收營養(yǎng)增加茶里的滋味濃度。

圖源 | @誰最中國

這種被稱為“覆陰法”種植出來的茶葉,最遲要到每年5月中旬才能完成。還要放在避光、避濕的庫房中一個月以上,讓茶葉褪去火氣才能出售。

雖然承襲唐代蒸青茶之后的數(shù)百年里,日本制茶工藝沒有發(fā)生任何大的改良改進,沒有如中國一樣出現(xiàn)烘青、曬青、炒青的技術迭代。但對小小一片樹葉發(fā)自滋味本源的精益求精,也許已經(jīng)暗喻了后來甲午之勝的結局。

見微知著。

圖源 | @張有鋼

No.4 肆

清中后葉,一項改變茶葉育種技術開始大規(guī)模普及:扦插。

在此之前,所有的茶樹繁育都要依靠異株授粉。打個比方,因為父母親的基因匹配是不穩(wěn)定的,所以授粉得到的下一代茶樹就會發(fā)生不可控的變化。

但扦插完全不同,這實質(zhì)上是同性生殖,某種程度上等于動物的克隆。通過扦插,能把茶樹的某些個體特性穩(wěn)定地繼承下來。

這本是一種培育技術的突破,能夠保存更好的茶葉基因。但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明前茶昂貴的價格,促使茶農(nóng)、茶商借助扦插技術,反復篩選品種,把茶葉的采摘時間進一步提前。

一個典型的,被技術和經(jīng)濟異化了滋味的案例。

1965年,農(nóng)科院茶葉研究所借助扦插技術,培養(yǎng)出了一種產(chǎn)茶量比普通茶樹高30%,出芽采收時間比普通茶樹提前10天以上的龍井茶。因為是60年代培育出的第43代龍井,命名為6043。七十年代后,被簡稱為龍井43號。

1972年起,全浙江范圍內(nèi)的龍井產(chǎn)區(qū)開始全面推廣龍井43號的種植。根據(jù)杭州市西湖街道龍井村的檔案,龍井43號投產(chǎn)后,綜合提早上市和產(chǎn)量增加兩大利好,茶農(nóng)每年的收益可以提高10倍。對農(nóng)戶來說,巨大的利益讓他們紛紛拔掉了種植幾十上百年的老茶樹,改種龍井43號。

更可怕的是,僅僅幾年后,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綠茶區(qū)全面跟進種植龍井43號。綠茶的種群多樣性遭受有史以來最大的浩劫。到今天,不管商標打著西湖龍井、恩施玉露、黃山毛峰或者安吉白茶的綠茶,但凡能在早春第一批上市的,本質(zhì)上都是載種于各地的龍井43號。

其實,明前茶的功能定位也決定了,很少有人會追求一杯茶中細膩內(nèi)斂的美好滋味,而是送禮時的面子和價格。

-END-

在杭州西湖楊公堤畔的西湖國賓館里,有一小片茶園,茶園門口豎著一塊牌子“主席采茶處”。

這是1963年4月28日,毛主席下榻時,親手采過茶的地方。當時接待過主席的楊忠芳回憶,主席曾對國賓館茶園的管理員說:“現(xiàn)在的龍井茶是最好的,你們要管好,不要讓它荒掉”。

可惜的是,如今似乎已經(jīng)沒人能記起主席采茶的日子;相反,一個異族封建帝王,因為文化差異產(chǎn)生的疏漏,卻至今主導著這個國家茶產(chǎn)業(yè)的風潮。

這是一面折射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的鏡子,也是一幅諷喻滑稽世態(tài)的風俗畫。

《書畫里的中國》收官沈鵬題字 陳建斌王剛探尋北宋詠茶之道


領略過《早春圖》里的無限生機,見識過《千里江山圖》中的大美河山,在《張好好詩》中欣賞了女性之美,也在《祭侄文稿》中感受到了至情。由中茶獨家冠名播出的大型書畫文化類慢綜藝《書畫里的中國》迎來第一季收官之作,今晚21點北京衛(wèi)視、北京時間同步播出。作為本季的收官之作,節(jié)目最后,九十高齡的書壇泰斗沈鵬先生作為北京衛(wèi)視《書畫里的中國》節(jié)目總顧問,親筆題字“書畫里的中國”的視頻詳細披露,讓更多朋友一睹書法大師揮毫潑墨的風采。

?

最后一期節(jié)目中,萬壽寺“茶畫會”主人王剛邀請來自己的好友、和珅的“老上級的爸爸”——“雍正”扮演者陳建斌,和自己再品書畫里的茶道。李杰(姝姝)、徐怡恒(嬅嬅)和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溪,中國美術學院現(xiàn)代書法研究中心研究員許力,還有知名評論人石述思,欣賞北宋作品中的茶道文化。

1.jpg

?

從《思詠帖》到《精茶帖》??茶學家蔡襄的詠茶之道

?

飲茶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古代歷來深受文化學者喜愛,茶文化興于唐朝盛于宋朝。在宋代,飲茶之風興于全國,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市井百姓,都把飲茶當成生活的一部分,由此也有了關于龍鳳團茶“前丁后蔡”的說法。作為宋代有名的茶學家,蔡襄留下了很多關于茶文化的作品,如《茶錄》、《思詠帖》和《精茶帖》等。在北京衛(wèi)視《書畫里的中國》第四期節(jié)目中,王剛和閻維文就品賞了蔡襄《思詠帖》中提到的茶文化,本期節(jié)目中,王剛繼續(xù)攜陳建斌,再品蔡襄寫給好友李公瑾的《精茶帖》。

?

在《精茶帖》中,蔡襄提到“精茶數(shù)片”作為送給好友的禮物,一般人會認為僅數(shù)片是否過于寒磣。節(jié)目中王剛也解讀到,北宋時期隨著制茶工藝的精煉,對茶葉的講究也越來越多,精茶數(shù)片在當時已經(jīng)是非常貴重的禮物了。那么這件墨寶與《思詠帖》有何不同?鎖定今晚21點北京衛(wèi)視《書畫里的中國》揭曉答案。

2.jpg

?

陳建斌賞《清明上河圖》趣解“天之美祿” ?書法泰斗沈鵬題字“書畫里的中國”

?

說起雍正,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想起陳建斌的模樣,作為普洱最忠實的愛好者,雍正將普洱列入了貢茶的名單。因此在第一季的收官之作中,雍正的扮演者陳建斌就來到節(jié)目中,邊品嘗中茶普洱,邊欣賞北宋時期的茶文化。在《清明上河圖》中描繪了北宋時期的繁華景象,自然少不了茶館的畫面。但在尋找茶館之時,最先吸引到眾人眼球的,竟是“天之美祿”,陳建斌還趣味調(diào)侃是宋朝的抹茶冰淇淋,而實際上這是北宋時期的酒館。至于當時的茶館則被稱為“腳館”,用以讓過往的行人歇腳喝茶。如果說《清明上河圖》是描繪了宋朝市井平民的茶文化,那宋徽宗的《文會圖》則是貴族文人的茶道聚會,在這幅畫中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茶文化細節(jié)?此外,談到詩歌時,我們知道詩圣杜甫、詩仙李白,那茶圣是誰?茶仙又是誰呢?在最后一期北京衛(wèi)視《書畫里的中國》中,王剛將一一為我們揭曉答案。

3.jpg?


往期節(jié)目片尾時,各位書法名家會為當期節(jié)目主題題字。在第一季的收官之作中,作為北京衛(wèi)視《書畫里的中國》節(jié)目總顧問,書法泰斗沈鵬老先生題字“書畫里的中國”的視頻也在節(jié)目中與觀眾見面,九十歲高齡的沈老先生下筆有神,有力地傳達出節(jié)目的文化底蘊。沈老墨寶堪稱《書畫里的中國》全季點睛之筆,在過往十周七十天里陪伴所有觀眾徜徉于書畫之海,探尋古今傳奇。此外,書畫界諸多名家的參與,讓節(jié)目更添質(zhì)感。胡抗美、劉洪彪、陳振濂等書法名家的加盟,是對節(jié)目形式的高度認可,甚至有些書法名家因行程等原因無法參與,也以自己的形式對節(jié)目表示支持。不知不覺十期節(jié)目迎來最后一期,所有參與節(jié)目的主創(chuàng)人員和專家學者也對節(jié)目表示高度贊美。

?

4.jpg

萬壽寺“茶畫會”主人王剛坦言,以通俗易懂又有趣的形式,把中華文化的瑰寶展現(xiàn)給觀眾尤其青少年是每個電視工作者的責任。在回想這十期的內(nèi)容,最讓王剛感動的是,觀眾跟他說自己是帶著孩子看的節(jié)目。參加過北京衛(wèi)視《書畫里的中國》節(jié)目錄制的文化學者們,也認為節(jié)目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解讀藝術作品,拉近了觀眾與名作之間的距離。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更是直言“《書畫里的中國》以書畫為線索,用書畫勾勒中國歷史,講述中國故事,不僅可以講出中國人獨特的審美情趣,更可以構架出中國人傳承至今的民族精神”。今晚21點鎖定北京衛(wèi)視《書畫里的中國》第一季收官之作,更加深入地了解北宋興盛的茶道文化。

?

?


喝茶的過程

對于茶,我是情有獨鐘的。之前,我對其有很多的比喻,但都過于牽強,或者說是不夠貼切。后來,我想到一個詞,這個詞我認為比較契合、或恰當。最終我就認定它了,這個詞就是情人。

情人一說,是要惹是非的。這里包括外人的狐疑,家人的不解。后來我做了一番斗爭,把這個詞解釋了一下,我說:對于情人我有自已的理解,第一不敢茍同于網(wǎng)絡上的戲言。第二沒有非禮妻子的思想。第三更不會有貪官和巨富們那樣的荒誕行為。這個情人是不排斥妻子的,那種“情”雖然有時也會隱隱的、澀澀的、甜甜的或是酸楚的。但每每都會帶給你許多的感受,即使是相擁一下、相思一下、相視一下,都能留下些許的回味,以及美好的映像。偏偏妻不屑一顧,子懶得一看,不知是怕受到影響,還是不予認可。

好在這是我最后的底線,妻也沒那么認真,只是任我去了,這種結果就讓我有了每次愜意地喝茶過程。不過,我想說明一點的就是,我喝的茶都是春季采摘的綠茶。

綠茶的喝法是有講究的,不應有過多的思量,也不要有位子、票子那樣的聯(lián)想,更不能有“小人與女子難養(yǎng)” 那樣的雜念。我欣賞的是詩人那天講詩歌時,拿一杯綠茶作講解的對象。他說,任何藝術的東西都要留有空間、想象和余地,不要一味地去看它的表象,就像這杯綠茶,在人們的思維習慣中,看到的是已經(jīng)定格的一杯茶,或者是一個盛茶的杯具??稍谠娙说难壑?,它是一個玻璃器皿,是可以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幾葉茶立在杯里,是一種物質(zhì),從表象上去看,它是無語的。而沖入沸水之后,它就產(chǎn)生了化學般的變化,水在慢慢升高,隨之所有的情節(jié)和故事都會一一地展現(xiàn)出來。

這個時候你就去想象,想象的結果它都不會再是一杯普通的茶了,它就有了詩的藝術效果。就像中國京劇里的板和眼、就像中國書法中的韻味、就像中國畫呈現(xiàn)出的水墨浸潤。那種想象可以無限放大,能到何種程度,就看你的感情了。經(jīng)歷越多,感悟越深,知識面越寬泛,想象也就更加豐富。

我感興趣的不是詩人的講解,而是他對茶的聯(lián)想。

茶喝到升華為想象以后,喝起的滋味就有另一番景象了,不再是單一的生津和止渴。于是,我每一次喝茶之前都做了一些準備,比如先洗洗手,除去一切塵世之間的氣味。因為茶是很敏感的,特別是綠茶,哪怕是一星點異味,它都會被感染的。無論是你捧過玫瑰之手,還是握過金錢之手,或者是拿過可能會腐爛變質(zhì)事物之手,都會傳導給茶的,那樣你就再也喝不出它的優(yōu)質(zhì)和本真了。

前些時候,我去了當局長的同學家做客,局長夫人知我喜喝茶,就從冰箱里拿出很高檔的綠茶沖泡于我。我聞了聞就沒再喝,局長夫人用疑惑的目光看我,我說你這茶不是原來的茶了,已混有許多茶以外的其它氣味。

并不是說茶是高貴的別稱,實際上它是很普通的,老百姓的生活日志上都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一說,可見它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了。只是茶有自己的特點,它的特點就是不媚、不俗,不能強加任何別的東西而已。

我喝茶的第二項準備就是洗凈一只杯子,但必須是一只透明的玻璃杯,這樣我看中的是泡茶的過程和茶葉發(fā)生變化的過程。那種變化都在我的視力范圍之內(nèi),因為我把放茶、沖水、看茶、聞香等都納入喝茶的步驟了。所以,一切的準備和操作就成了我喝茶過程中的必修課。

有時,我常常也在想,綠茶是不是一芽精靈,小小的一片葉子,怎么會有那么多情愫呢?在左思右想答不上來的時候,我又在自言自語:也許是我對綠茶產(chǎn)生了情結,這才成為茶的粉絲。

或許珍惜一種事物是有經(jīng)歷以后才有感情的。比如說你親手做出的菜,你親手摘來的水果,你就會有一種食欲或飲欲。在吃和飲的時候你就有了成就感,這與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有異曲同工之妙。我想,茶與我也是有親密接觸之后才成為伙伴的。

可能是我生于茶鄉(xiāng)的緣故,早些時候,單位和友人買茶都會差遣我的。久了,我就成為他們的茶葉大使,同時我與茶的親近感也日益升溫,其中的甘苦也讓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茶往往是生長在深山老林中的,越是高山里的茶,品質(zhì)越好。因為它們吸收的光照、氣息、土壤、水韻更具天然,所以它的風味就更加獨特。這也是我舍近求遠,舍小山尋大山的真正目的。

可尋茶之路是非??部赖?。那次我去東河尋茶,是我一生難忘的事情。車在沒有路的地方停下之后,我沿著一條小河而上,河道不知盤旋了多少次,依然沒有盡頭。望望四周的群山,我開始在心里打起退堂鼓,畢竟是一個人深入大山,雖然前面有傳說中的好茶;雖然有山花、怪石、鳥語相伴,但諸多的未知還是讓我的心緊張起來。

緊張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在一個山坡的拐彎處,我一抬頭突然發(fā)現(xiàn)一條狼就站在那里。當時我和狼都是猝不防地發(fā)現(xiàn)了對方,只是我滿臉驚恐,狼眼露出兇相。與狼對峙,玩的不僅僅是心跳,而且還需要有理智和智慧。我知道,如果在當時逃跑,無疑是就地自殺。結果我就硬著頭皮站在那里,還好我不光看到狼眼里鋒芒畢露,也看到了狼嘴里還叼著一只山雞。我想當時狼對我有兩種想法:一是我是它的下一個獵物,二是我有沒有搶它戰(zhàn)利品的可能。而我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趁狼還沒有下手之前逃離這里。我的心里想著,腿已付諸行動了。我依然面對狼,可腳步則側身慢慢移動。好在狼最終沒有發(fā)動最后的進攻,在確定有一些距離之后,我就撒腿跑了。

那次歷險不僅沒有讓我遠離茶,而是更加親近茶了,這都是因為好茶就在山坳、就在云中、就在采茶姑娘那銀鈴般的笑聲里。

深入茶園之中,既能體會一種氛圍,又能觀看制茶的全過程。采摘、殺青、揉茶、摔條、烘干那一整套流程,讓我享受了一次次的流香過程。當我再也待不住的時候,就隨采茶的山民一起來到茶園,親自采一些新鮮的茶草,然后親自看著把它制作成茶葉。那一刻,我忘記了許多,收獲了許多。

我知道我手中抓的這些茶葉,并不是我親手采摘的那些葉子。但它的條形極像,它的長度、它的飽滿、它的色澤,簡直就像我采的茶葉一模一樣。這種發(fā)現(xiàn),讓我有了倍加親切的感覺。

于是我就坐在一杯剛沖泡的綠茶前,看變化了的茶、水和霧氣。茶一葉一葉地舒展開了,像似一個才睡醒的少女,緩緩地伸展著身姿,朦朧中還帶有些夢意,笑靨里依然存有余味。我不敢去猜想那里面是否還有蟬聲和鳥鳴,是否有杜鵑的聲音。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茶已升華為一種想象,葉已還原了一個本真的自己。

水已不再是一個透明的晶體了,它已著了茶的色調(diào),儼然成了茶的同類。不過透明還是保存著,只是淡綠色的水讓人有了一種欲望。

最歡快的自然是水中的茶葉了,它們跳起了水中的舞蹈,開始時是天鵝舞,隨后是交誼舞和獨舞。它們的舞臺在杯中,它們的世界也在杯中,舞不盡的是風花雪夜,舞不完的是春花秋月。此刻你只顧去欣賞,不用去著急,因為茶葉們一會兒都會平靜下來。

這個時候你會聞到有一股清香彌漫起來,是栗香,也會是蘭草花香。這香是要看茶的產(chǎn)地的,看這些茶是與誰為鄰了。如果茶是長在栗鄉(xiāng),那些爛漫的栗花是不會放過它周圍所有物質(zhì)的,結果茶葉的每一寸光陰都會熏染上栗花的香氣。要是茶生長在山崖或是小溪之畔,就會與蘭草花結為好友的,那樣茶就有了蘭草花的氣味與性情。

最讓人注目的莫過于茶與水交融后所產(chǎn)生的氣體。說是蒸氣,但更像是霧。那些霧裊然上升的形式獨特而多姿,它會在杯口形成一個霧罩,在其上面環(huán)繞成多種狀體,然后淡去在空中。因為有霧的導出,使茶中的香也就飄散開了。

此時我最弄不清的是,這霧是不是那霧鎖茶園的霧。因為那些霧生長在山的半腰,護著山上的茶林,吸納陽光的照射,孕育茶葉的品質(zhì)??梢哉f,它是茶葉的被、茶葉的衫、茶葉的守護神,從而它成全了高山茶那不可取代的特色,也完美了自己多重性格的形象。

我想,但愿這霧是那些山霧的沿續(xù),有了它們才會使綠茶得以圓滿和回歸。

欲,對于普通人來講,它是很難逾越的一道坎。用好了,它是進取的動力,用不好,它就是無形的殺手。曾經(jīng)難填的欲壑,絆倒過許多貪婪者的前蹄。

或許我就在塵世之外,因為我只對一杯綠茶產(chǎn)生了飲的欲望,甚至是渴望。茶以它獨特的品質(zhì)讓我有了好感,有了沖動,親近茶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品一杯香茗,自然想到的是它的好處,無論是口感還是流進心底的過程,都讓我有了超乎尋常的感覺。因為喝茶不單是止渴了,還喝出了對茶熱愛與回味。有了無數(shù)次的沖動后,對茶就有了鑒賞和探究。

能喝上一杯好茶是需要一些構成和條件的。首先,是對水的要求,最好是泉水或溪水,那樣會保持茶的純凈。因為任何污染和滲兌都會降低茶的品質(zhì)。就像夫妻間的愛情,如果有了其他情感的參與,其生活也就剩下過日子和混日子了。

其次是聞香、觀色和品味。聞香就是把杯底用溫水預熱后,放入少許的茶葉,然后聞其香氣,嗅其感覺。因為那些茶不僅能聞出自身的特質(zhì),還能聞出“春茶香,夏茶澀,秋茶好喝摘不得”的民諺來。觀色則是在那銀毫沸騰的綠色世界里觀其湯色,辯其成色。如果是殺青不好,湯則泛青,如果烘制過了,湯會變黃。只有恰到好處的湯色才會添其好感,增其飲欲。

品味一杯上等綠茶是最具誘惑力的。那些茶水還未入口,其香氣已沁入肺腑,留在唇邊的甘甜,說是止渴,不如說是回味,這個時候喝一杯綠茶就是享受了。

喝綠茶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它的醫(yī)用價值。《神農(nóng)本草》上說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還說:茶葉還有消食去膩,利尿止渴,消毒解酒,輕身明目等作用。

茶圣陸羽對喝茶有自己的見解,他說:“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飲食者,食與酒皆精極?!币簿褪钦f,衣食住行都要追求精美的情趣。所以,陸羽把喝茶的過程看作是精神享受的過程,從而賦予喝茶以美學的內(nèi)涵。

陸羽還在他的《茶經(jīng)》里說:茶之為飲,生于名山秀水之間,得天地之精彩,儒家以之養(yǎng)廉,道家以之求靜,佛學以之助禪??梢姴璧奈拿鲀?nèi)在已超出其自己的精神層面。

喝茶的過程其實是一次領悟的過程,也是一次暢想的過程。它不僅能喝出個中的甘苦,也能喝出人生的滋味。

【(摘自2017年《吃茶去》雜志(總第67期);作者:樂祥(河南商城) ,系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找到約194條結果 (用時 0.009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4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