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中國碗泡法

找到約289條結果 (用時 0.011 秒)

碗泡法,違反泡茶的科學性

近年來出現的碗泡法,在一只大碗中泡茶,然后用勺舀到茶杯中飲用,既缺乏歷史的繼承,也離科學性甚遠,是茶藝的倒退,下面茲論之。


違反泡茶的科學性


·加速茶湯的氧化和香氣的散失


在茶葉審評中,濕評四因子:滋味、香氣、湯色、葉底,首先看湯色,其次是聞香氣。因為茶湯中的多酚類物質及其氧化產物容易氧化變色。茶湯變色,不僅是觀察湯色不準確,也會影響到茶湯滋味。芳香物質易揮發(fā)散失,器口越大散失越快。古人早就認識此點,所以在正式場合,都用茶壺、蓋杯來泡茶。因為有蓋,可以隔絕空氣,避免茶湯快速氧化和芳香物質的揮發(fā),同時也可以起到保溫作用。


在工夫茶中,盡管投葉量大,茶葉脹滿茶壺須借渣匙撥出,也不用大口壺,就是盡可能減少茶湯與空氣的接觸。碗泡,口大,與空氣接觸面大,加速了茶湯的氧化和香氣的散失,非常不科學。

·各杯茶湯濃度不勻


分茶時,要求各杯茶湯濃度一致。在通常的壺泡(蓋碗泡)中,因分出湯速度快,前后杯之間的濃度相近。在工夫茶中,特別采取“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來解決茶湯濃度不勻問題。當代,臺灣茶界發(fā)明了公道杯(勻杯),徹底解決了茶湯濃度不勻的問題。碗泡,因茶葉浮于碗中,用勺分取茶湯時不得不小心翼翼,撇開茶葉,所以分茶用時較長,造成前后杯茶湯濃度差異較大。


·杯中茶湯溫涼


碗泡,即便事先溫杯,由于碗厚口大,茶湯散熱快,加之分茶時間長,也導致最終分到杯中的茶湯變涼。分茶的勺要與杯配套,舀一勺恰好一盞,一次成功。勺比盞大,多余的茶湯要倒回茶碗;勺比盞小,至少兩次才舀好。這樣反復傾倒,容易使茶湯冷卻。茶湯冷涼,違背茶湯熱飲的原則。


·第二道茶后無法泡出最佳狀態(tài)


碗泡,碗里茶湯無法分盡,總有余湯,且越來越涼。等到泡第二道茶時,即便用100度開水,沖入涼茶湯后,水溫也達不到90度,甚至只有60、70度。如此溫度,泡不出高質量的茶湯。本來,第二道的茶湯質量一般最好。結果,在碗泡下,卻無法泡出最佳狀態(tài)。


缺乏歷史的繼承


中國歷代習茶技法,在唐代以前是以煮茶法為主。煮茶法源于茶的食用和藥用,但由于長時間煮、熬,茶湯滋味欠佳。晉唐時期,煎茶興起。由于煎茶時煎煮時間很短,且用末茶,茶湯品質得以提高。煎茶是對煮茶的改革,是一類特殊的煮茶。煎茶流行于中晚唐,延續(xù)到宋;煎茶是以茶入沸水(水沸后下末茶),那么以沸水入茶(先置末茶后加沸水)也應該可行,于是發(fā)明了點茶法。點茶肈起于唐末五代,流行宋元,延續(xù)到明朝前期;明代中葉,泡茶法興起,取代了點茶法。在點茶法中,略去調膏、擊拂,便形成了末茶的沖泡,將末茶改為散茶,就形成了甌盞“撮泡”。唐代有“痷茶”,納茶于瓶、缶中,以沸水淹泡。


用瓶、缶泡茶時斟茶不便,后來改用有柄有流的壺來泡茶,斟茶方便,也不燙手,從而形成壺泡法。泡茶法有兩大系統(tǒng),一是壺泡,分斟到茶杯中飲用。二是甌盞撮泡,直接持甌盞飲用。民國以前,壺泡是主流。從壺泡演變出小壺泡、小杯飲的“工夫茶”法,后來又發(fā)展出以蓋碗代壺,以及一些壺的變式泡法。撮泡在當代比較流行,從無蓋、無柄甌盞發(fā)展到有蓋、有柄杯盞,材質也多樣化。

宋元點茶的場合,有時遇到集會人多,于是在大茶甌中點茶,然后用勺分到小茶盞中飲用。點茶用粉茶,茶葉內含物易溶于水,點一盞茶也就數十秒時間,最多不過一二分鐘。茶甌又事先“熁盞令熱”,從而得以保持茶湯溫度。而且點茶只是一次性,不像后來泡茶的泡多道。在大茶甌中點茶然后分到小茶盞中飲用也是權宜之計,常規(guī)是在小茶盞中點茶,直接持盞飲用。


反觀近年出現的碗泡,無歷史繼承,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可謂無中生有。


創(chuàng)新離不開科學與繼承


創(chuàng)新不是獵奇,獵奇的東西往往是曇花一現,因為它不符合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歷史上,潮汕人用小蓋碗代替小茶壺,革新傳統(tǒng)的工夫茶,創(chuàng)出“潮汕工夫茶”;當代,臺灣人發(fā)明公道杯(勻杯)、聞香杯,創(chuàng)出“臺式工夫茶”。他們的成功,得益于在對傳統(tǒng)工夫茶的繼承的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反觀碗泡,繼承的是什么?



茶藝要與時俱進,我們不反對創(chuàng)新,而且鼓勵創(chuàng)新茶藝。但是無論怎樣創(chuàng)新,最終都要落實到泡好一壺(盞)茶上。而要泡好一壺(盞)茶,則要講究科學泡茶。科學泡茶是茶藝的基本要求,以盡可能地把茶的品質特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茶藝的創(chuàng)新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在繼承以前茶藝優(yōu)秀成果的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是推陳出新。繼承不是因循守舊、亦步亦趣,而是批判性地繼承、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沒有繼承,茶藝就缺少豐富、厚重的文化積淀。碗泡既無繼承,也不科學。


碗泡是茶藝的倒退


泡茶是在痷茶、點茶基礎上的發(fā)展,習茶技藝的發(fā)展總是后來居上,以科學取代不科學。茶壺、蓋碗價廉易得,即便是古代的平民百姓,也絕不會用大碗來泡茶。用大碗泡茶,既是對茶葉的不愛惜(糟蹋茶葉),也是對客人的不尊重(茶湯質量低)。


茶藝是飲茶的藝術,是對日常生活中飲茶的藝術化提升,所以對它的要求遠高于日常生活中的飲茶。在茶藝館、茶藝演示中,茶藝處在很重要的位置,茶藝技藝要有較高的水準。要精益求精,不能馬虎。日常生活中的飲茶對茶湯質量的要求不像茶藝那樣嚴苛,所以習見用敞口杯來直接泡飲。即使用敞口杯,杯口也遠較碗口小。


茶藝技藝優(yōu)劣與否,檢驗的重要標準是看茶湯的質量。茶湯質量是茶藝的靈魂,是優(yōu)秀茶藝的必要條件。相較壺泡茶藝,碗泡法很難泡出高質量的茶湯,也無壺泡的簡便。就茶藝的發(fā)展而言,碗泡是一種倒退。

【六堡茶學堂】悶泡法及其他沖泡方法

我們六堡茶常見的沖泡方式有:沖泡法、悶泡(焗)法、煮茶法~茶友可根據不同年份六堡茶的特點、不同場景,選擇適合自己沖泡的方式。

茶葉的沖泡,一般只要備具、備茶、備水,經沸水沖泡即可飲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發(fā)揮出來,沖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據茶的不同特性,應用不同的沖泡技藝和方法才能達到。

? ? ?中國古人曾認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yǎng)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yǎng)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朝盧仝的《七碗茶歌》也對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span>

根據古人的描述唐朝人飲茶用碗,在豪飲的同時也需要配備大量的茶水,悶泡和煮茶方法是比較符合當時的需求。


? ? ?在漫長的茶飲文化發(fā)展中,六堡茶根據南方的地域和生活習慣,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沖泡方法(悶泡法),也稱為焗茶法,在今天,我們仍可以看到在大部分的鄉(xiāng)鎮(zhèn)農家里,依舊是使用暖水瓶悶茶、大壺煮茶的方法。簡單而實用。隨手抓一把六堡茶,撒進茶筒里,悶過后的茶湯香稠味厚,隔夜不餿。特別是新茶,悶泡過的茶湯苦澀味會明顯減少,口感變得醇厚柔滑,茶香濃郁,回甘明顯,茶湯顏色明顯比沖泡法的紅、濃。

六堡鎮(zhèn)的農家依舊在使用這種簡單便捷的暖水瓶悶泡方法,我們現在可以選擇一個保溫杯投放適量茶葉加上沸水悶泡即可。

一壺茶按個人喜好放一把茶葉,開水沖開悶泡10分鐘即可(一般茶水比例為1:150)

六堡鎮(zhèn)的農戶更喜歡用暖水瓶沖泡陳年的霜降老茶婆



沖泡法與悶泡法的茶湯對比

悶泡法特點:操作簡單,尤其適合陳年六堡茶,悶泡的六堡老茶會非常醇滑

六堡茶的其他沖泡方法

1、沖泡法

特點:能較好的保存六堡茶的香氣和陳味,適合沖泡陳茶、傳統(tǒng)工藝的老茶。

備具:茶壺(紫砂壺、坭興壺、建水壺)或蓋碗一個(蓋碗不吸味,可泡出茶葉的真實口感,適合試茶時使用)。

備水:純凈水、礦泉水為上。

沖泡方法:

·溫壺:用燒開的清水洗滌茶具,提高茶具的溫度;

·?投茶:一般250ml的水,現代工藝六堡茶可投茶10g,古法六堡茶投6-7g即可。

·潤茶:用沸水潤洗兩遍,要求快速(作用一是去掉六堡茶的浮沫;二是醒茶,利于茶性更好的展現);

·第三泡開始飲用,沖泡過程中,根據茶湯的顏色來控制沖泡的時間,調節(jié)茶湯的濃度。

2、煮茶法

特點:適合傳統(tǒng)六堡陳茶、老茶婆或蓋碗未泡透的老茶。

備具:陶壺一個。

備水:純凈水、礦泉水為上。

煮茶方法:

·?煮水:將清水倒入清潔好的陶壺中,煮沸;

·備查:根據陶壺的大小備查,茶水比約為1:50,潤洗后置入壺中。

·小火煮10-20分鐘,停火悶5-10分鐘,即可飲用;

·飲至約1/3處,續(xù)水再煮,茶盡其味。

煮茶可以釋放更多抗癌物質


科學家發(fā)現,用壺煮制的茶水更有利于健康。與簡單的在盛有沸水的杯子里泡茶相比,煮茶水的方法可以釋放出更多的抗癌化學物質。阿伯丁郡洛維特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fā)現,茶葉在壺中煮沸5分鐘,抗氧化劑的濃度達到最高峰??寡趸瘎┠芪张c癌癥和心臟病有關的有害自由基。

?

科學家讓一些參與者飲用在壺中泡制長達10分鐘的六堡茶,然后對他們血液中的多酚(植物自然產生的抗氧化劑)水平進行檢測。他們發(fā)現那些飲用泡制5分鐘的茶水的人比飲用泡制10分鐘的茶水的人血液中的抗氧化劑水平高60%。泡制3分鐘和5分鐘的茶水中的抗氧化劑水平的差異是30%

?

參加試驗者飲用一小時在壺中泡制5分鐘的茶水后,血流中的抗氧化劑水平上升了45%。茶葉在壺中泡制更長時間并沒產生更多的有益成分。他們還發(fā)現向茶水中添加牛奶不會影響茶的抗氧化劑成分。

茶的飲法演變

唐陸羽《茶經》稱:“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縱觀幾千年的飲茶史,總體發(fā)展過程是由混飲走向清飲、由實用走向實用與藝術并行。中國民族眾多,地域遼闊,自古至今,茶飲的存在可謂豐富多彩,其核心包括兩方面,即茶的飲食方法和沖泡方法。

茶的飲食方法

茶的飲食方法大致有三類。

食用法。較早的以茶當菜,如戰(zhàn)國時期晏嬰的“茗菜”,在如今云南等少數民族如哈尼族、基諾族等的“涼拌茶”“鹽腌茶”,浙江的“青豆茶”等吃法中,仍可見其遺俗。另外,與谷物類糧食一起煮或沖,稱之為羹煮法的,如魏晉、唐代的“茶粥”及元代的“玉磨茶”等。這種“半流質”的形態(tài),以“飲而食”為主流的方式存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當代,以健康理念為先導,茶的食用形式的內容又有不少新的開拓,如“抹茶蛋糕”“茶香月餅”“茶葉口香糖”“茶酒”等。

混飲法。即加入茶以外的植物一起飲用的方式。如三國“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芼之”(張揖《廣雅》),唐代尚存的陸羽所謂“痷茶”及加有其他調味料的混飲。當代,如桂花龍井、玫瑰紅茶、陳皮普洱等,均屬此類?;祜嫹ㄍ鶐в小八幱谩钡暮圹E。

清飲法。即不加其他物質,單純品飲茶湯。這是自唐代以來直到當代最主流的一種方式。雖然清飲只用茶葉,但其具體品飲方式卻是非常豐富多彩,如唐代的煮茶法,宋元的點茶法,明清到當代的泡茶法。三者又衍生出各自的風格與品味方式,富有生動的娛樂性和鮮明的時代性。

茶的沖泡方法

從茶的沖泡方法來看,主要有煎煮法、沖點法和撮泡法三大類主流方式,但三大類主流方式并不因朝代不同而有截然分割,而是并行不悖,只不過因茶品、社會階層、使用目的以及地域、民族的飲用習慣不同而呈現出主次關系、抑揚關系和消長關系。

△煮茶圖 [明] 丁云鵬

煎煮法。煎煮法可能與茶的藥用和混飲法有關,應是比較古老的一種飲茶方式。到了唐代,煎煮法大多用于清飲,并逐漸形成具有一定程式和高標準、嚴要求的典型茶道。如唐代陸羽《茶經》所述,有炙茶、碾茶、過篩、煮水、投茶、育華、分酌等程序。陸羽全面總結和改進了以往的飲茶方式,把煮茶過程中的細節(jié),如怎樣調味、如何測溫等作了相應規(guī)定。更重要的是,《茶經》把煎煮茶湯視為一個“系統(tǒng)工程”,對與此相關的水源、燃料、器物,以及對茶湯的質量把控方式都作了明確規(guī)定。自陸羽著述了《茶經》以后,“茶道大行”,人們不僅知道了怎么生產茶,也知道了如何煎煮、品飲和欣賞到一碗高質量的茶。如此,大大促進了飲茶者的驟增,使茶成為“比屋之飲”,在促進了茶藝的多元化發(fā)展的同時,又反推了茶葉生產進一步向高質量發(fā)展。

△(南宋)劉松年:攆茶圖

沖點法。沖點法主要用于清飲。沖點法可視為“煎煮法”的簡化版,主要過程與煮茶法相類似,區(qū)別是不用茶釜先燒水再下“茶末”煮,而是直接在碗里用沸水沖“茶粉”而飲食之。沖點法雖起于晚唐,但以宋代最典型,簡稱“點茶”,如蔡襄《茶錄》、趙佶《大觀茶論》等的記敘。宋代的點茶、斗茶與分茶,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點茶茶湯表面形成豐富的泡沫,要求潔白而持久,因此具有一定的品鑒價值。斗茶是一種以點茶方法進行的技能競賽活動,既有一定的功利性,同時也是一種清雅的時尚。由實用到藝術的性質轉換,以高超的調膏、注湯、茶筅擊拂技藝,使茶湯幻化出繪畫或書法等物象或意象。這種活動在宋代被稱為沖點法 “茶百戲”“湯戲”“分茶”。宋代的點茶法是日本茶道的源頭。

撮泡法。又稱為“瀹(yuè)泡法”。明代茶葉制造上不再先將茶搗碎壓餅,而以散茶原葉為主,品飲上推崇茶的天然之味。因此,在品飲方式上有較大改變,突出表現在飲茶改“點茶法”為“撮泡法”。撮、泡二字,高度概括了這種泡茶程序的簡便性。其快捷的手法,帶來了茶的真香、真味、真色的自然呈現,因而很快受到品茶者的歡迎,直到今日,撮泡法仍然是主流。

資料來源:中國茶葉學會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280條結果 (用時 0.006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9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