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總喝茶葉水好嗎

找到約299條結果 (用時 0.019 秒)

為俗人打Call | 普洱茶九款真愛喝法,有沒有你?

怎么喝普洱茶?這還用問,雅人一枚,當然是十八般“道具”齊全,再慢悠悠依次溫壺滌具、投茶、沖茶、分茶,與諸君小口玩味。

?

老舍先生曾經(jīng)說,“有一杯好茶,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焙貌琛⒑盟?、雅器,再配上恰當?shù)男木?,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或許當?shù)闷鹨粋€“好”字。

一個人與一泡茶之間的關系,千變?nèi)f化。除了影響味蕾發(fā)揮的心情,每個人的喝法也不盡相同,燙一點,凉一點;小盞大杯,寬壺窄碗;爽人式“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作人式“欲試點茶三味手,上山親汲云間泉”……可喝茶這件事,對有些人來說,仰起脖子咕咕咕,喝夠、喝得享受,那就是真愛的最高境界。至于茶境中的寂與禪,和TA沒什么關系。

俗人嘛,自有俗人的玩法,一樣玩得別開生面,登峰造極。

01最“濕” 身喝法

故事發(fā)生在高原明珠撫仙湖。雨一直下,茶客和姑娘被困在島上。話說完,水喝完,望著兩只空瓶子,茶客心思一動,湖水泡普洱如何?

那誰誰誰不是說過,酸腐到極致也很動人。后面的故事嘛,你懂的。

最野蠻“撬”餅

02越是得不到,越是心癢癢。當一個美人不得不出此下策,舉著菜刀對準一餅茶“咣咣”砍去時,誰也不會懷疑,當她喝到那一口后,臉上放出的光彩:春風十里不如你呀!

?

03最市井喝法

算不算最俗不好說,但絕對最乏味。出門前,隨意掰一塊熟茶,丟進一個手提式半透明PC杯;沖上開水,朝車上一扔,咣當咣當黑乎乎搖晃一天。這一泡,普洱天下釅,不知老司機咧嘴一笑時,會不會發(fā)現(xiàn)一口白牙全變了色。

?

最套路喝法

04一個蒸茶器,不知把多少人帶到了溝里。普洱茶是活物,反反復復持續(xù)高溫熏蒸茶葉,再把蒸汽凝成的茶湯喝下去。還用說什么嗎?擁有提升氛圍的內(nèi)置炫彩燈蒸茶神器,來一曲《最炫民族風》,絕對棒棒噠!

?

05

最空虛喝法

和懶人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讓他繼續(xù)懶下去。懶得煮水洗壺,懶得慢工細活,怕被蓋碗燙手,于是有了連泡帶喝的飄逸杯。喜歡此法的人,大懶至簡,從不知飄逸是個什么東東。

?

最狂野喝法

06

那邊,作家余秋雨將普洱茶與昆曲、書法一起稱為“舉世獨有的三項文化”;這邊,一大撥創(chuàng)客正在朝普洱茶膏、茶粉里添加一切喜歡:牛奶、蜂蜜、水果、花朵……怎么不加點酒?想讓普洱茶狂躁起來,你高興就好。

?

07

最鬧心喝法

選取或生、或熟、或是生熟混煮辦法,先加涼水,大火煮開,轉小火,出湯。每次要喝的時候,微波爐加熱,或摻入一些開水。如此了無生趣的煮茶,傻傻的分不清喝茶還是喝藥,還有意思嗎?

?

最High喝法

08

喝茶這件安靜的事,偏偏引來一個“我要高飛”。航天員景海鵬如愿成了第一個在太空喝上普洱茶的人,那又如何,憑一人之力拉高普洱茶的海拔?太空里的普洱茶是不是更香醇呢?下次有這種機會,快,帶我一起飛!

?

09

最云南喝法

以前,云南人吃炕茶總與火塘有關?;鹛料Ш?,炕茶成了傳說。最近兩年,電陶爐出現(xiàn),炕茶又流行起來,只不過失去了火塘的炕茶已淪為了一種仿古表演。

不到三年的茶是不是不能煮著喝呢?




《1》


最近在詩經(jīng)里,老遇見那個絕世大美人莊姜。


人家是姜子牙的后代,齊國公主,長得灰?;页;页5蚊?。美到她出嫁的時候,婆家那個國度的老百姓,驚為天人之余,編了一首老長老長的歌謠來贊美她。


《衛(wèi)風*碩人》里,寫她的身份極端尊貴,是“齊候之子,衛(wèi)候之妻,東宮之妹,邢候之姨,譚公維私?!?/p>


翻譯成現(xiàn)代文,意思就是:她是春秋時超級大國齊國的公主,是衛(wèi)國的國君的老婆,是齊國太子的妹妹,是邢國國君的小姨,譚公是她的姐夫。


不但自己長得美,家世還顯赫,一門都是顯貴。


這樣的頂級白富美,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應該是嫁給高富帥,走上人生巔峰,再生個娃當太子,夫唱婦隨,最后成為千尊萬貴的皇太后,了此一生。


像漢朝那個著名的竇漪房一樣。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在《詩經(jīng)》里,我們不無心酸地看到,她的日子過得并不太好。


比如詩經(jīng)《邶風*綠衣》,權威的《毛詩序》就將它認定為是莊姜失寵后所作的怨婦詩。


《邶風*燕燕》,《毛詩序》說它是莊姜在老公死后,送情敵回故國所寫的傷別詩。


連《邶風*日月》,也被《毛詩序》解讀為“衛(wèi)莊姜傷己也。遭州吁之難,傷己不見答于先君,以至困窮之計也?!?/p>


直到《邶風*終風》,后世研究詩經(jīng)的大家們,仍然認為,它是莊姜感傷自己情路坎坷而寫下的哀怨之詩。


隨便算了一下,就有四首怨婦詩,被指認為系莊姜失寵于丈夫衛(wèi)莊公后所做。


更有詳細的索引派扒出,齊國公主莊姜風光大嫁之后,不久,就跟丈夫衛(wèi)莊公鬧掰了。


衛(wèi)莊公冷落了她,開始寵幸起小妾來。分別跟兩個小妾生下了兩個兒子。


諷刺的是,美艷絕倫、又賢惠大度的莊姜,一生無所出。只能在老公死后,受小妾所生的兒子的欺負。


看來,即使生為頂級白富美,身邊的親屬都是各國的頂級掌權者,即使身材高挑容貌美麗得不可方物,性格也溫和,德行也出挑,完美得挑不出一絲毛病,也不能保證,她出嫁后就一定能幸福一生。


絕色美人莊姜,婚后,在短時間的新鮮勁過后,就失了寵。


誰說人美有后臺,就一定能寵冠后宮的?


情商不高,沒手段,娘家再強,也只能落得個秋扇見捐的下場。


比如陳阿嬌。比如衛(wèi)莊姜。





《2》


正常情況下,夫妻之間的互相厭倦,還會有個七年之癢。


再惡的惡侶,也至少有個三年五載的熱乎勁。


像神雕里著名的相看兩厭的夫妻:公孫止和裘千尺。亦有著從相慕,到相戀,到相知,到相交,到相悅,到相惡,到老死不相往來這樣一條拋物線。


然而,到了莊姜這里,她的感情線,卻不按常規(guī)的劇情來走。


她和衛(wèi)莊公之間的這條感情拋物線,特別短,可能一年都沒有挺過,就劃上了句號。


這個實例,再一次說明,愛情的保鮮期,是沒有七年那么長的。


可能三個月,可能半年。比牛奶的保質期還要短。


李敖寫他的愛情關:不愛那么多,只愛一點點。別人的愛情長我的愛情短?!?/p>


這世間,注定薄情濫情的人,比長情多情的人,過得灑脫,過得歡暢。


李太白說:“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span>


時間這個東西,有時候能成為界限,區(qū)別品質的變化。就像食物的保質期。


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時間期限,并不能成為恒定不變的東西,它是可以隨著人的心情變化,而作出調(diào)整和改變的。


它會因人而異,也會因時移則事異。


比如安史一亂,李隆基立刻就犧牲了楊玉環(huán)。


比如清軍兵臨城下,柳如是已經(jīng)走進了深水里,錢謙益卻覺得水太涼,上了岸。不久他率眾肉袒出降了。


比如莊姜的失寵,在那場盛世婚禮后沒多長時間。


比如,今天的文章主題:可以拿來“煮茶”的白茶的期限,也并非一定要三年。





《3》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煮白茶,非老白茶莫屬。


這道理對,也不對。


相較于新白茶而言,老白茶確實更適合煮著喝。


但是,在老白茶和新白茶之間,除了橫梗著一條叫做時間的河,還隔著一種叫做陳白茶的茶。


陳白茶,是村姑陳提出來的概念,是相較于老白茶和新白茶而言的。


之所以會提出這種概念,是因為,福鼎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藥“之說,既然三年以上的白茶可以稱為老白茶,而一年的茶還嫩著算是新白茶,那兩年的白茶呢?


兩年茶齡的白茶,比一年的茶更熟,比三年的茶更鮮,它該歸屬于哪個陣營呢?


難道跟泰山派那個斷了一只手一只腳的玉璣子一樣,沒人要了嗎?


NO。


兩年的白茶,它當然也要有歸屬地才行。


喝過兩年茶齡白茶的人都知道,它的鮮爽度略低于新白茶,它的湯感略稠于新白茶,它的花香略沉于新白茶。然而,它的湯感又不比老白茶醇和,不比老白茶稠滑,不比老白茶渾厚,不比老白茶韻致天成。


既然,它陳舊于新白茶,卻新鮮爽于老白茶,那就叫它做陳白茶吧。


它是新白茶的陳化期,是新白茶到老白茶的陳化陳化階段,是陳白茶尚未到老,僅僅是成年后的樣子——臉上的痘痘消失了,嗓音也漸趨低沉,西裝穿了起來,不再是那個籃球場上足蹬運動鞋的少年。


他從海外歸來,接掌了新項目,招兵買馬,正準備大展拳腳。


成年而尚在立業(yè)。未成家而先治世。


且待它繼續(xù)修練,陳化成俊逸雋永的老白茶吧。




《4》


寒夜初雪,或者華燈初上,煮一壺白茶,暖身暖心,捧一卷書,于燈下看個目眩神馳,那場景想想就美好。


選擇煮茶的白茶時,除了老白茶,亦可以選擇前文提過的陳白茶。


陳白茶,它經(jīng)過了一年的轉化,內(nèi)里的香氣物質,變得較一年前,愈發(fā)的內(nèi)斂而含蓄。


咖啡堿和茶多酚這些容易對味覺形成刺激的物質,也在與空氣中微弱的氧分子的交換過程中,被新生成的絡合物包裹起來,不能再大搖大擺地出現(xiàn)在茶湯里,影響茶湯的口感了。


它們雖然沒減少,也不足以與老白茶的醇厚韻味相媲美,卻不再具有強烈的刺激性,不再讓人難以下咽。


曾經(jīng)的新白茶時期,這些呈苦澀味的物質,會在水沸騰時,水升溫時,受到反復多次極高溫度的刺激,釋放出大量的、超量的苦澀味,影響茶湯的口感,讓一壺原本可以香清甘活的茶湯,變成中藥般的又苦又澀。


喝過之后,讓舌面產(chǎn)生濃烈的苦澀味,生成厚厚的舌苔,像給舌頭穿上了一件厚厚的雨衣,密不透風,還澀苦難耐。


達到兩年茶齡的陳白茶,已經(jīng)變得柔和了,內(nèi)斂了,此時的它,無論是散茶形態(tài),還是餅茶形態(tài),都極適合煮著喝。


在這種杏花春雨的季節(jié),找一個周末,最好有點微雨。


下午的時候,在飄窗上加幾個墊子,人可以靠在上面看風景的那種。


找個舒服的姿勢歪著,穿著家常的罩衫,手上套只翠玉鐲。


頭發(fā)放下來,拿根釵松松綰著,臉就素著,涂點隔離,或者什么都不涂,怎么舒服怎么好。


然后洗壺,燒水,撬茶,水燒開了扔一小撮陳年的白茶進去,等水再沸,就關火。


不必再燜,直接倒到公道杯里。


等這一壺喝干凈,再摻新水,煮一下壺。


喝一杯煮好的陳年白茶,在尚存的鮮爽感里,依舊留存著鮮妍明媚的花香。而因陳化了兩年的緣故,湯水又更加的稠了一些。


這樣的茶湯含在嘴里,便是柔滑細膩,微含著花香,帶著輕熟女的韻致。


在這樣微雨微濕的天氣里,喝一杯香茶,任余韻悠喉,果真是歲月靜好。




《5》


在陳年白茶里,又以立秋壽眉和白露壽眉,最適合煮茶之用。


尤其適合女性茶客,和新手茶客。


立秋壽眉,采于立秋時節(jié)。白露壽眉,采于白露時節(jié)。


立秋壽眉,采摘時尚且經(jīng)歷著秋老虎的炎熱,故而茶葉當中的香氣物質,鮮艷明媚,帶著明顯的甜花香,湯甜,花香足。且湯水較為淳和,咖啡堿和茶多酚的刺激性極弱。


用于煮茶時,豐富的香氣既能融于水,又能揚于空氣中,煮一壺茶,便如同在煮一塊香料,滿鼻滿屋都是花香盈盈,像下了一場花瓣雨,人坐在其中,仿佛置身繁花似錦的樹下,風搖曳間,滿身花香。


還來不及喝一口,便醉了。



而白露壽眉,采摘于白露時節(jié),生在冰火兩重天,白天炎熱而夜里降霜的白露節(jié)氣,日溫高而夜溫低,這種強烈的對比之下,白露茶生出了強勁的內(nèi)質。


在這特殊的氣候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白露茶,花香清幽,藥香沉沉,湯水稠而有勁道綿長,內(nèi)勁比立秋壽眉還要強。


像是化骨綿掌,打在身上的時候沒什么知覺,不久,便感覺五臟俱損。


這白露茶湯,喝在嘴里的時候,也許沒感覺到什么特殊,但咽下后的回甘里,卻能感覺到茶的香氣和滋味,牢牢地霸占住了整個口腔,久久不肯散去。


若拿兩年陳的散白露茶去煮,能聞到極綜合的特殊香氣:在花香的清郁里,夾著藥香的沉郁,似花非花,似藥非藥間,亂人心魂,令人迷醉。


茶湯是清的,亦是淳和的。


因為葉片較厚的原因,湯水比立秋壽眉要厚一點,香氣也要低沉內(nèi)斂一些。


畢竟大了一個月,像姐姐般,老成持重點,也是正常。

?




《6》


煮茶,是件風雅事。


村姑陳的偶象老蘇,喜歡煮茶。


曾經(jīng)被貶官的他,去赴任,什么多余的輜重都扔掉了,除了衣服被褥,就令傭人挑著一擔煮茶工具去上任。


還有一次,被任命為監(jiān)考官,關起來監(jiān)考。鬧騰的老蘇嫌無聊,于是組織起其它監(jiān)考官,一起煮茶為樂。


走到哪里都不忘煮茶,可見愛茶。


今天晚上就煮一壺茶吧,選只陶壺,要吸香就讓它吸一點,反正咱的茶夠香,為了隔空致敬老蘇,權且任性一回。


在陶的古樸里,在2017立秋壽眉的甜花香里,重讀老蘇的文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他這般YY西施,范蠡會打他的吧?


誰寫一部架空小說,把老蘇和老范寫到同時代去,讓他們斗一回,那就精彩了。


喝著茶,村姑陳遙想著那不可知的畫面,不覺醉了。


十年生死兩茫茫,也許,到時候王弗真不認識他了。

廣州人不喝綠茶是真的嗎?

作為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我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在我印象中,廣州一般都不喜歡喝綠茶,但是在網(wǎng)上居然找不到相關的問題。于是我就只好自己正兒八經(jīng)地胡說一通,如果有說錯的,歡迎大家給予指正。(本文3400字,閱讀全文約需5分鐘)

(一)在很小的時候,我就跟父親經(jīng)常到茶樓,八十年代廣州的茶樓很簡樸,茶水案上放有可供自取的茶葉和開水、茶壺,茶葉一般有烏龍、普洱、壽眉這三種。父親說過,普洱比較臟,壽眉比較淡、烏龍口味正相宜,而我小孩子就喝壽眉好了。乃至問及普洱怎么臟,父親說,普洱是用腳踩,然后堆在一起發(fā)酵,弄不好就發(fā)霉。有次他喝普洱,給我聞一下,果然有一股三月天打開衣柜的味道。這個味道就深深印入我腦中,一直都認為普洱(熟)茶是不衛(wèi)生的。

到十歲左右,武俠小說風行,金庸梁羽生小說中涉獵廣泛,經(jīng)常提到各地名茶的,大師們的精彩描寫惹得心里癢癢的,就問老爸“碧螺春”、“龍井”、“馬騮搣”(猴魁)的事情。父親說,那些是綠茶,寒涼,廣州人容易胃寒,不是很喜歡喝綠茶。心里甚是覺得遺憾,總想著有機會要見識一下。但是廣州人容易胃寒不喝綠茶的說法又被父親深深種草了。我家就是芳村的,稍大一點,喜歡騎著單車到處跑。石圍塘以前是給廣鋼囤煤的地方,高架橋下面就是黑黑的煤場,80年代末,開始有人在附近的路邊店鋪賣茶葉,逐漸多了起來,十來家、幾十家、上百家迅速發(fā)展,短短幾年間形成一個具有規(guī)模的集散市場。當時大家都沒什么包裝、品牌概念,基本就是初級農(nóng)產(chǎn)品狀態(tài),偶爾有人把在工業(yè)部得獎的茶用毛筆寫在大紙上掛出來,已經(jīng)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到九十年代開始,石圍塘附近已經(jīng)成為全果最大的茶葉集散地,并慢慢開始細化品類,紅茶、壽眉、烏龍、普洱是最為常見的,后來又有了鐵觀音、西湖龍井、英德綠茶等。西湖龍井是比較名貴的,家里曾經(jīng)有一個扁扁的小鐵盒,上面寫著西湖龍井,只有50克。是當年在名剎任要職的大姑母給我父親的,不知道價值幾何,但在當時肯定不是隨便可以買到的。

(二)年輕人總是放蕩不羈,念書的日子離開了家,就不去關注茶的事情了。后來結交了全國各地的朋友,經(jīng)常有朋友來廣州公干,我和廣州幾個朋友都是以酒相待,有一位青島女士提前聲明了不喝酒,我們倒是愁起來,跑到茶葉市場買了些茶葉來招呼,結果這位朋友給我們一人一份包裝精致的綠茶,并告訴我們要用玻璃杯沖泡。這茶沖泡后,細長的葉片隨水舒展起舞,非常好看。許多年后我才知道這就是小時候曾經(jīng)很向往的名品“馬騮搣(猴魁)”。

雖然猴魁好看,但我總覺得味道太清淡了,可能是習慣了烈酒穿喉的辛辣,已經(jīng)失去了細品清鮮的細膩味覺。

在這次之后,我覺得身在茶城而不識茶,是一件丟人的事情,于是便經(jīng)常到茶城去交朋識友,偷學茶知識。

進入兩千年之后,芳村茶城各種茶輪番熱賣,我都算是比較清楚的,由福建鐵觀音到臺灣高山茶、凍頂烏龍、鳳凰單樅、桐木關金駿眉、冰島、老班章、大紅袍、英紅九號、下關沱、牛蒡、金花茯、柑普茶、小青柑、福鼎白茶、新會陳皮……好不夸張的說,在這里引導全國熱賣的茶估計比你喝過的還多。

但是,有個現(xiàn)象很奇怪,在芳村茶城輪番登場的茶里面,還真沒有綠茶的影子,甚至在茶城成千上萬的商家里,經(jīng)營綠茶的店鋪都是很少的,就是有,都是為了表現(xiàn)得貨品齊全而只有少量貨的。

這個現(xiàn)象就說明了廣東人,至少廣州人是不怎么喜歡綠茶的。店家都是恨不得把廣告送到你面前的,只有接受了老廣對綠茶不感興趣的現(xiàn)實,你才會幾乎看不到綠茶的蹤影。

(三)

還是因為找來找去找不到廣州人不喝綠茶的說法,所以我只好自己想幾個說法出來,看看能不能說服大家,或者讓大家來說服我。

首先是歷史習慣說,廣州號稱千年商都,自漢朝時期已經(jīng)對外貿(mào)易,茶葉和絲綢、陶瓷一起,在宋代成為富國強兵的重要戰(zhàn)略和貿(mào)易物資,向北方換取戰(zhàn)馬,中亞、南亞從海路到廣州中轉,用中亞的乳香、龍涎香、琥珀,東南亞的胡椒、丁香、豆蔻等,與中國的絲綢、茶葉、陶瓷互為交易。在古代航海貿(mào)易是非常依賴洋流和季候風的,一般來說每年來到廣州的船舶都是5-7月乘南風而來,在廣州停泊三個月左右籌辦貨物,9-11月乘北風離開。

絲綢、陶瓷都是可以放的,茶葉在古代不好存放,北宋王安石變法其中一條《通商法》,就是針對茶葉的,原因是王安石在浙江任小吏時,發(fā)現(xiàn)國家??夭枞~獲利的同時,需要承擔因為貯存、中轉造成大量腐爛的損失。王安石的變法只是將這個損失轉嫁到商人頭上,希望以商人高效率的運轉減少損失的發(fā)生,但在北宋茶葉為大團,干燥度不足、工藝沒有進步,效果是不大的。真正改變茶葉命運的是蔡襄,他研發(fā)出小團茶,因為體積小,容易干燥,使得可貯存時間延長。

南宋時期,廣州作為當時三大對外貿(mào)易輸出口之一(杭州、泉州、廣州),雖然不是主要的茶葉口岸,但交易量也是非常大的。大量的茶葉由廣州輸出,新鮮的“蒸青”想都不用想,只能是可以耐存放的團茶,也就是類似于我們現(xiàn)代人看到茶餅、茶磚。這個習慣延續(xù)下來,到現(xiàn)在有上千年歷史了。

第二是口感說,我說廣州人不喝綠茶,是指廣義性的,不是指所有人,因為新廣州人現(xiàn)在數(shù)量上已經(jīng)遠超老廣了,我小時候廣州400萬人口,現(xiàn)在1800萬。所以如果我認知上出現(xiàn)跟不上的,還請諒解。老廣這些年基本是接受口感比較濃的茶,一個是受潮汕人影響、一個是受朋友圈子影響。潮汕人功夫茶天下聞名,最早在茶葉市場經(jīng)營的人里面,十有八九是潮汕人,然后才是福建人,珠三角廣府人。潮汕人以鳳凰單樅獨步天下、福建人帶來的品種很多:鐵觀音、烏龍、大紅袍、白茶、金駿眉、臺灣茶,除了近幾年復興的白茶之外,口感都不能以清淡為賣點。香港人在九十年代搞起了普洱茶,為香港人打理的自然是珠三角的廣府人,天價普洱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話題,但在里面起主導作用的,還是老廣自己。

此外,廣東廣府地區(qū)本地也還有英德紅茶等,雖然影響力有限,但在本土還是有一定市場的。這么多口感稍重的茶占據(jù)市場空間,口感清淡的綠茶所占份額小,也是正?,F(xiàn)象。您在廣州的所有茶葉店鋪,老板都會熱情招呼你,為您泡上一道茶,買不買沒關系,進門就是朋友,這是廣東基本的為商待客之道。但你應該發(fā)覺,幾乎所有老板給您泡的茶,都不會清淡。一則,在廣東如果泡茶清淡,會被嗤笑待客不周,廣州有俗語“淡過貓尿”,就是形容茶水過于清淡的,所以茶老板們寧可多放幾克茶葉,也不愿意客人有這份感覺。那么長期下來,大家的口味就越求越重了。大家在這世上都是俗人,實在很難去品味綠茶那份清純了。

第三是胃寒說,廣州人包括幾乎所有廣府人,整天掛在嘴邊的就是“濕熱”、“濕滯”、“熱氣”;廣州人有全國著名的“涼茶”,涼茶是干什么用的?清熱和祛濕用的。自古以來嶺南為濕熱瘴氣之地,寒字不太挨邊,所以我一直認為廣州人胃寒不喝綠茶是不靠譜的。菊花在廣州流行了幾十年,要說寒,綠茶還比不上,但是有一點不能忽略:喝菊花的訴求是明確的,就是為了降火清熱;而綠茶的寒,沒人當它是藥,既然不是藥,那么一聽寒的肯定不是好東西,這是心理暗示起到了一定作用。

(四)

在全國的各大地區(qū)茶行當中,綠茶以各產(chǎn)區(qū)中心大城市批發(fā)市場為主,除了品牌產(chǎn)品之外,基本上產(chǎn)品覆蓋范圍大部分依舊是產(chǎn)區(qū)城市,小部分是“兄弟產(chǎn)區(qū)”互換,銷售上有一個“有效半徑”,長江流域沿途的省份,都有綠茶產(chǎn)區(qū),貴州、兩廣、福建也有產(chǎn)區(qū),“有效半徑”模式也同樣通用。各產(chǎn)區(qū)之間的品質其實沒有天囊之別的差距,各地按照頂尖標準挑選的名茶都是片區(qū)品牌的標桿,退而求其次的也都差不多。同樣品質的產(chǎn)品,在產(chǎn)區(qū)本地供銷平衡的情況下,沒必要向外低價輸出。很多時候向外輸出會比本地銷售更低價,這在茶葉、海鮮行當時很常見的。

在廣州的綠茶不多,呈兩個極端狀態(tài),高端的品牌很貴,低端的散茶很便宜。高端的好理解,上面應該說明白了,春茶茶青貴、各環(huán)節(jié)需要利潤,附加值肯定是需要高端需求人士買單的。那么很便宜的散茶怎么來呢?大家別忘了前面說的,夏茶茶青可以低到3元,甚至更低,那么按照公式計算,這些產(chǎn)品的市場終端價,是在60塊左右。這個量有多大?很大。這些產(chǎn)品怎么辦,留在產(chǎn)區(qū)銷售勢必造成惡性循環(huán),那就拿到其他產(chǎn)區(qū)去搞亂別人的市場。對,就是這么干的。

廣州市場是一個吞吐量很大的市場,而且成立最早、品種最多、經(jīng)驗豐富,在綠茶需求量并不大的情況下,這種銷售期短、風險系數(shù)大、中檔品質貨源沒保障的產(chǎn)品,基本沒有商家會力出擊。

老豆教落吾巖飲(沒有歷史感)、性價比不對頭、存放不了、不對口味,這些所有作用疊加起來,也許就成為了廣州人不喝綠茶的梗。

來源:寶福林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287條結果 (用時 0.009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2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