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和溈山毛尖是綠茶嗎

  鐵觀音和溈山毛尖是綠茶嗎?鐵觀音不是綠茶而是烏龍茶的,溈山毛尖也不是綠茶而是黃茶,這點從其制作工藝就知道了。
鐵觀音和溈山毛尖是綠茶嗎
  烏龍茶和黃茶的工藝特點
 
  烏龍茶
 
  烏龍茶制作工藝。制作程序有晾青、搖青、殺青、包揉、揉捻、烘焙。烏龍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為“跳動做青”、“搖動做青”、“做手做青”三個亞類。
 
  綠茶是不發(fā)酵茶,由于其特性決定了它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nèi)的天然物質(zhì)。其中茶多酚、咖啡堿保留了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發(fā)酵類茶等所不及。
 
  黃茶
 
  黃茶屬輕發(fā)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干燥過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促使其多酚葉綠素等物質(zhì)部分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綠茶,其制作過程為:鮮葉、殺青、揉捻、悶黃、干燥。
 
  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悶黃,這是形成黃茶特點的關(guān)鍵,主要做法是將殺青和揉捻后的茶葉用紙包好,或堆積后以濕布蓋之,時間以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熱作用下進行非酶性的自動氧化,形成黃色。
鐵觀音和溈山毛尖是綠茶嗎
  鐵觀音的工藝特點
 
  采制鐵觀音比一般品種要求嚴格而精細。其工序:涼青、曬青、涼青、做青(搖青一攤置)、炒青、揉捻、初培、復(fù)培、復(fù)包揉、文火慢烤、揀簸等工序才制成成品。
 
  采茶:天氣晴朗,午后,茶葉長成半開面,標準:3全葉,1半開葉。為提高工作效率,茶青采到60-65斤帶回家(采茶工少時,采好的茶青不能放太久,要極時帶回家,及時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曬青:采回來的茶青要及曬青,不同天氣、不同茶青、不同制茶師都有不同的要求。天氣過熱的話,要在室內(nèi)曬青。
 
  搖青(分三次,與涼青間隔進行):也稱“做青”,時間一般為2-5分鐘,不同天氣、不同茶青、不同制茶師都有不同的要求。做青是整個制茶過程最關(guān)健的工藝,搖青到位了,炒出來的茶才可能好,當然如果后面的工藝做不到位,做出來的茶也不可能好。
 
  涼青(分三次,與搖青間隔進行):涼好的茶青放入茶青儲藏間。
 
  揀芽:把芽葉等一些影響品質(zhì)的葉子揀掉。制作高檔的茶才要此工藝,不是高檔茶可不要。
 
  炒茶:每次入鍋10斤左右茶青,殺青時間3分鐘左右,溫度300℃左右,關(guān)鍵是茶葉的水份炒得去掉剛好。
 
  摔青:摔打茶葉,使干掉和燒焦的茶葉邊緣、嫩葉脫離,這樣的茶葉成品就不會有紅湯和渾濁。
 
  包揉:包揉、打散、包揉、打散……如此循環(huán),直到茶葉形成合適的條索、外形、色澤、內(nèi)質(zhì),包揉過程不但是成型過程,也有一定程度的發(fā)酵。是茶葉品質(zhì)形成的一個重要階段。
 
  烘干:包揉到一定程度,放烘干機烘干掉部分水分,時間通常在3個小時左右。烘干完成后,就算是成品的毛茶了。
鐵觀音和溈山毛尖是綠茶嗎
  溈山毛尖的工藝特點
 
  鮮葉攤青→殺青→初揉→悶黃→初烘→復(fù)揉→二次悶黃→足烘
 
  攤青:攤放厚度≤10厘米,時間為6小時—8小時;
 
  殺青:溫度為260℃—280℃。要求殺勻殺透,葉色呈暗綠色,手捏略粘手。
 
  悶黃:溫度為38℃—42℃,時間為12分—15分;
 
  初烘:溫度為100℃—120℃,烘至6成干,攤涼;
 
  二次悶黃:溫度為38℃—42℃,時間為8小時—10小時;
 
  足烘:溫度為80℃—90℃,分2次,每次20分。
鐵觀音和溈山毛尖是綠茶嗎
  綜上,鐵觀音是典型的烏龍茶工藝,而溈山毛尖是典型的黃茶工藝,所以鐵觀音屬于烏龍茶,溈山毛尖屬于黃茶。
 
責(zé)編: zhoucuixian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