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名字的由來

  烏龍茶,介于不發(fā)酵茶(綠茶)與全發(fā)酵茶(紅茶)之間的半發(fā)酵茶,香氣高、滋味濃,所以融合了兩者的特長,而有香氣高雅濃郁、口感甘潤濃醇的特點。目前世界上,以臺灣所生產的包種茶與白毫烏龍最受贊賞,那大家知道烏龍茶的由來嗎?相關的介紹如下!
烏龍茶名字的由來
  烏龍茶起源地
 
  關于烏龍茶的起源,清布衣文士王草堂在其《茶說》作了詳細記載:“武夷茶采后,以竹筐(當為篩字),架于風日中,名曰曬青,俟其青色漸收,然后再加炒焙。陽羨山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羅、龍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純。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紅半青。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攤,攤而扌鹿(搖之意),香氣越發(fā)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復揀去其中老葉、枝蒂,使之一色。”此文被當時(1717-1720年)在崇安縣(1989年改名武夷山市,下同)為令的陸廷燦編入其《續(xù)茶經(jīng)》。
 
  為什么烏龍茶起源地于福建
 
  無論是最早記載的唐代“請雷而摘,拜水而和”的武夷“晚甘侯”,還是元代四曲皇家御茶園制作的武夷貢品“石乳”,均為蒸青團茶或餅茶。由于團、餅茶經(jīng)蒸搗不能很好地保持茶葉的自然風味,且制做、飲用程序繁冗,既不能滿足世人品飲的要求,又影響茶葉發(fā)展。因此,明洪武年間,朝廷頒令罷龍團,改制散茶。此當是綠茶,其制作工藝較之團、餅茶有了大簡化,只要經(jīng)過殺青——揉捻——干燥。但散茶茶青采摘細嫩尖小,不經(jīng)萎凋,主要工序在殺青,即將茶葉放入紅鍋熱炒,用以蒸發(fā)水份,破壞酶的活性,產生香氣,雖然保持茶葉自然真味,但缺乏熟香濃醇。
烏龍茶名字的由來
  烏龍茶的制作步驟
 
  1、萎凋
 
  分日光萎凋和室內萎凋兩種。日光萎凋又稱曬青,讓鮮葉散發(fā)部分水分,使葉內物質適度轉化,達到適宜的發(fā)酵程度;室內萎凋又稱涼青,讓鮮葉在室內自然萎凋,也是烏龍茶萎凋中常見的一種方法。
 
  2、搖青
 
  是烏龍茶(青茶)做青的關鍵。將萎凋后的茶葉經(jīng)過4~5次不等的搖青過程,使鮮葉發(fā)生一系列生物化學變化,形成烏龍茶葉底獨特的“綠葉紅鑲邊”特點,以及烏龍茶獨特的芳香。
 
  3、炒青
 
  以炒青機破壞茶中的茶酵素,防止葉子繼續(xù)變紅,使茶中的青味消退,茶香浮現(xiàn)。
 
  4、揉捻
 
  屬造型步驟,即將茶葉制成球形或條索形,形成烏龍茶的外形結構。
 
  5、烘焙
 
  即干燥,去除多余水分和苦澀味,焙至茶梗手折斷脆,氣味清純,使茶香高醇。
 
  烏龍茶的種類
 
  1、福建烏龍茶
 
  產于福建武夷山一帶的巖茶,馳名中外。武夷巖茶外形勻整,壯結卷曲,色澤青翠潤亮,葉背呈蛙皮狀沙粒白點,沖泡后湯色較深,葉底、葉緣顯朱紅,中央呈淺綠色,紅綠映襯,形成奇特的“綠葉鑲紅邊”。安溪鐵觀音,是烏龍茶類的最杰出代表,外形卷曲,色澤砂綠,沖泡后散發(fā)出獨特的蘭花香氣。
 
  2、廣東烏龍茶
 
  主產于廣東潮汕地區(qū),加工方法源于福建武夷山。它具有丟然的花香,卷曲緊結而肥壯的條索,色潤澤青褐而牽紅線,湯色黃艷帶綠,滋味鮮爽濃郁且甘醇,葉底“綠葉鑲紅邊”,耐沖泡,連沖十余次,香氣仍然溢于杯外,甘味久存,真味不減。
烏龍茶名字的由來
  3、臺灣烏龍茶
 
  產于臺灣島,是自福建安溪移植而來,依據(jù)其發(fā)酵程度不同,可分為輕發(fā)酵烏龍茶、中發(fā)酵烏龍茶和重發(fā)酵烏龍茶蘭類。凍頂烏龍茶俗稱凍頂茶,是臺灣知名度極高的茶’,以青心烏龍為原料制成。成品外形呈半球形彎曲狀,色澤墨綠油潤,有天然的清香味。
 
  總之,烏龍茶是世界三大茶類之一,起源于福建崇安武夷山。”并于2002年初揮毫題寫“烏龍茶故鄉(xiāng)武夷山”。

責編: liuzhiyan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