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山邊茶交易史

名山邊茶自東漢始。起初由民間商人與茶戶自行交易。由于青藏高原干燥、高寒、缺氧,藏民飲食以糌粑和牛羊肉為主,缺少蔬菜,而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等,可彌補其飲食結構的不足。雖然涉藏州縣不產茶,但與之毗鄰的雅安、名山等地卻是茶葉之鄉(xiāng),川藏商賈就利用雙方的特產,進行茶葉與馬匹交換的貿易,并逐漸形成規(guī)模。蒙頂山邊茶交易,促進了川藏茶馬古道的形成。唐代,因文成公主進藏,帶進大量茶葉,使得蒙山茶大規(guī)模傳入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很快成為藏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當時,還停留于一般意義的賣茶買馬的商品交換中。

宋代,形成嚴格的“以茶治邊”制度,蒙山茶成為封建王朝治邊政策的承載之物。北宋前期,粗茶通過會川路(由天全碉門至今日的康定)和靈關路(由蘆山的靈關至今日松潘、汶川),暢銷于藏、羌地區(qū)。由于朝廷連年征戰(zhàn),軍需用馬需求量大,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為解決甘肅臨洮、臨夏用兵需馬問題,于成都設置提舉茶馬司,主管“榷茶”(專買專賣)博馬。同年,在名山設立茶馬司并建立買茶場和烘焙作坊。次年,在百丈置買茶場,專門管理“榷茶”事務。名山茶葉大部運往熙(甘肅臨洮)、秦(甘肅天水)地區(qū)官辦賣茶場,與吐蕃易換戰(zhàn)馬,小部分運至黎州(今漢源)與東蠻邛部、川部換取羈縻馬。當時,宋朝廷購馬量很大,僅在黎州買馬場就曾年購五千余匹,最少一年也有兩千余匹,多用蒙山茶換取。因名山茶深受藏族同胞的喜好,神宗元豐四年(1081)7月12日,特詔“專以雅州名山茶為易馬用,不得他用”,并“立為永法”。當時,因“蕃戎嗜名山茶,日不可缺”。兩宋時期茶馬互市的興旺和繁榮,一批又一批運送土特產和茶包的馬幫和背夫們組成的通商隊員,穿梭在川藏線上的山川中,從而形成川藏間互利互惠的商業(yè)交易通道——茶馬古道。明代,沿襲宋代“以茶治邊”制度。初期,實行“官買官銷”政策,運銷辦法有官運和商運。在名山收購的茶葉,由官府組織商人雇請腳夫代運至雅州、天全或打箭爐(今康定),與少數(shù)民族交換馬匹。“以茶治邊”制度直到清代乾隆以后廢止。清代,為滿足少數(shù)民族中貴族、頭人和活佛的需要,在邊銷茶中創(chuàng)制邊銷細茶。川藏茶馬古道沿途高山峻嶺,大河交叉,崇山密林,懸崖峭壁,道路艱險,半年以上都是積雪期,運輸十分艱難。運輸方法,宋時在運輸線上置搬遞鋪,用役兵搬運。明代以后,則由茶商雇請腳夫或馱馬運輸。民國時期,公路修通后,間用人力車輛。

從東漢至名山解放前的近2000年間,名山邊茶均是用腳夫、馱馬接力運送。平凡的背夫們,過險山、涉湍江,用馬幫的馬蹄和背夫的腳步走出一條著名的茶馬古道。這條千年茶馬古道,逶迤于世界屋脊之上,將川、藏地區(qū)緊密相連,成為川藏兩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連接線、保障線、生命線。這條千年茶馬古道,因其迷人的文化底蘊、獨特的自然景觀備受世人關注,是背夫們用生命鋪就的中華民族的脊梁。新中國成立后,名山成為邊茶生產基地之一。1966年,蒙山茶場生產沱茶。1974年,名山茶廠生產康磚茶和金尖茶。其后,邊茶進一步發(fā)展,逐步恢復金尖、金玉、金倉等粗茶(黑茶)并形成毛尖、芽細、芽磚等細茶系列產品。2004年,“金葉巴扎”康磚獲“茶馬古道”首屆全國名優(yōu)邊銷茶金獎。2010年,全縣粗茶產量7930噸。2012年7月“茶馬司遺址”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名山茶馬古道”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方志四川)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