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茶氣”

氣,原是一個哲學概念,指構成天地萬物初,始的最基本的物質。天地宇宙之間,凡有生命都必有“氣”,氣論貫串著中國傳統(tǒng)藝術和人物品藻的始終。

1什么是茶氣?

關于茶氣的理解,可謂眾說紛紜。茶氣,從醫(yī)學生理角度去窺探茶氣, 實質是茶之所以為茶的物質基礎在進入人體后引起的藥理作用與人的精神活動相結合的綜合作用。我們形容茶氣,往往用“茶氣足不足”、“茶氣正不正”、“茶氣厚不厚”等詞語形容。

?茶有“三氣”

有人認為,茶有“三氣”,即“地氣”、“茶氣”、“人氣”。

?一曰:“地氣”,乃茶之本味,一款茶的山場環(huán)境,決定了它具備什么樣的特質。

二曰:“茶氣”,這就是茶所具有的能量,茶氣足的茶,必是好茶。“茶氣”又有別于“茶味”,“茶氣”是一種抽象無形的,需要用心才能感受到,而“茶味”是一種具體的味覺。

三曰“人氣”,即喝茶的人所形成的氣場,可能因為大家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人氣”也會相異,因此,相同的茶,對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經(jīng)驗,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歷史,不同的見證。

以身品茶,感應茶氣

茶氣不只是以口鼻欣賞,而是以身體感知。這一點,練氣功者、中醫(yī)、出家人和不嗜葷腥的最容易感受,茶氣歸肺經(jīng)脾經(jīng),品飲時,丹田手足微微生熱發(fā)汗,甚至有如練氣功時得氣的感覺,這似乎從中醫(yī)理論更能解釋清楚。

茶氣是無形的,然而茶氣也是客觀存在的,有經(jīng)驗的人都有體會。如果從中醫(yī)學的角度來看,飲茶有行散的作用,散來自于辛,辛則散,散則行,行則血脈通,這就是氣通。有形的茶,通過無形的氣,進入人體內(nèi)部,運行于經(jīng)絡之中、作用于人體相關部位,而引起的人體知覺的變化。一般來說,由這種知覺的變化大小,來確定茶氣的強弱。如果茶氣達到了一定強度感覺,促使人體微循環(huán)運轉得以改善,從而使得人除能夠感受到強勁口腔感覺外,還能感受到熱氣在體內(nèi)溫流、激蕩升騰、毛孔松馳微張、微汗、排氣等身體感覺,并在品飲后有一種浸沐在愉悅輕松、飄然安舒的意境感受中,這說明茶氣很強;相反,如果喝茶品茗時上述感受不強烈則說明茶氣弱。品飲茶氣飽滿的茶,能使體氣通順,反映出人身體的微循環(huán)正常運轉起來了??梢钥闯?,飲老茶對人體的健康所起的作用非同尋常。

越是自然狀態(tài)下的茶,其對人體經(jīng)絡的滲透力就越強。滲透力越強的物質,越容易令人產(chǎn)生更加深入和持續(xù)的感覺。老茶,野生茶,古喬木或老樅,巖石土壤孕育的茶樹是比較容易感應到茶氣的,人工培育的平地茶較弱,施加農(nóng)藥和使用添加劑的茶幾乎是無茶氣的。

2為何感應不到茶氣?

茶氣是品茶中重要的一環(huán),老茶客喝到好茶常會發(fā)表高見說這款茶茶氣豐厚,喝完全身通暢,

而新茶客一頭霧水之時,心想:“到底哪里有氣???怎么感覺不到?”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1、缺乏引導初入茶界的茶友,對茶敏感度很高,但是沒有遇到善于引導的老茶友,沒有機會體驗到茶氣的奧妙。

2、體內(nèi)循環(huán)不佳。現(xiàn)代人大部分都存在亞健康問題,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不好,氣的循環(huán)也不佳,身上的氣被堵住了,自然體驗不到茶氣的存在。

3、飲食問題。現(xiàn)代人的飲食,重口味、油炸、加上各式各樣的化學食品添加劑、肉品的抗生素、蔬菜的農(nóng)藥殘留等,使得身體的敏感度節(jié)節(jié)下降。

4、培育過程中參雜添加物。不論是種植過程中使用農(nóng)藥化肥,還是制作過程中添加化學添加劑,這類茶是無茶氣可言的,喝了甚至可能會引起鎖喉、胸悶、頭暈、身體不適等情況。

5、造不精無好茶。制茶工藝博大精深,尤其是青茶的制作技藝,工藝不到位,茶葉的微量元素、礦物質、茶多酚等物質沒有轉化到位,是不容易充分感應到茶的香氣、茶湯的飽滿度和茶的韻味。

3如何感應茶氣?

“茶氣的體驗,通常宜在晴天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進行,其實正值兩餐之間,眾人行談之際,其時氣候不寒不熱,人也正好不饑不飽,飲道通暢,耗蓄平衡,此時飲茶,體驗最接近客觀,也最契合養(yǎng)身之道。茶氣隨熱而發(fā),因此要熱飲,以不燙為度,濃淡適宜。”茶越自然,其氣越正。真正能夠體驗到茶氣本身的人,其身體經(jīng)絡必是通透無阻的,這樣的身體,就像一個透明隧道,借用喜茶者一句話“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同一道茶,不同的時間、天氣、環(huán)境、心情,乃至不同的體質和身體對茶氣的感應,每個人對茶氣的反應不同,或許,這就是人與茶的緣份吧。用心喝茶,認真、執(zhí)著,方能體會微妙的茶中氣韻!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