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常識

鐵觀音的小包裝,為什么是8克左右一泡呢?

茶葉的包裝有很多種,比如龍井茶,多是一斤2袋,用紙包好的。福鼎白茶的包裝種類多,有壓制成餅,或者散裝的。唯獨鐵觀音比較特別,比如鐵觀音一般都用真空袋的小包裝,每個真空袋的重量大概在8克左右,那為什么會是8克,而不是10克,或者6克呢?8克鐵觀

常識
24閱讀
·
2022年9月1日 01:14

茶知識:輝煌的普洱貢茶

歷史上,隨著茶葉生產的發(fā)展,歷代統(tǒng)治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稱之為“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貢茶作為一種制度,于西周時已確立。貢茶的發(fā)展歷史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早在周武王伐紂之時,巴蜀地區(qū)的“茶、蜜、靈龜……皆納貢”。

常識
26閱讀
·
2022年8月31日 03:07

古代與茶有關的“工作崗位”都叫啥?

茶界有很多專業(yè)性的工作職稱。例如,能掌控制茶技術的“制茶師”;能以感官評鑒茶葉制成品質量與特性的“評茶師”;能有效控制茶湯濃度與茶性的“泡茶師”……而古代也有與茶相關的稱謂和名號。茶人茶人是對茶有一定認識,且精通茶儀式的人。茶人對茶的認識不單

常識
17閱讀
·
2022年8月31日 02:55

李桂榮說茶之布朗山茶:至剛至苦,至純至味

布朗山,位于西版納勐??h,屬勐海茶山里的“重中之重”,有“普洱茶第一名山”之譽。其中鼎鼎大名的班章5寨(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壩卡囡、壩卡竜),包括賀開等片區(qū)皆屬于布朗山系。常言道,不到長城非好漢。說到普洱茶,則應是“不飲布朗非好饕”。布朗

常識
29閱讀
·
2022年8月29日 08:58

李桂榮說茶之南糯山古茶:苦中帶細,細中帶潤,香氣持久

南糯山,位于勐??h與景洪市交界地帶。平均海拔1400米-1600米,屬(新)六大茶山之一,有勐海明珠之稱,被譽為全球古茶第一山。據統(tǒng)計,整個南糯山,現(xiàn)存大約有30多個寨子,古茶園面積達萬畝以上,可利用的古茶原料資源不可謂不豐富。像半坡老寨這些

常識
21閱讀
·
2022年8月29日 08:48

2分鐘,帶你讀懂茶中“五味”來源!

人生如茶,各有五味。大家可能都知道人生五味是酸、甜、苦、辣、咸,那你知道茶的五味分別是什么嗎?茶的五味主要指苦、澀、鮮、甜、酸,那么,茶湯為何會呈現(xiàn)這五種味道呢?其實,茶湯滋味主要是茶葉內含的各種物質綜合作用的結果,下面我們分別了解下這“五味

常識
50閱讀
·
2022年8月28日 08:57

茶知識 :徐霞客對云茶的推廣及對無量山的錯失

徐霞客道途遙遠險阻是古人到云南游歷的障礙,但徐霞客是個例外。在他60多萬字的《徐霞客游記》中,《滇游日記》有25萬多字,居各省之冠。這是徐霞客游歷最遠、內容最多的紀錄,使他成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的云南行本來與茶葉關系不大,不是他記錄

常識
23閱讀
·
2022年8月27日 02:25

茶樹的伏旱、春旱、冬旱

茶樹旱害是指在長期無雨或少雨的情況下,茶樹體內水分虧缺、生理代謝失調而形成的危害,其癥狀為芽葉生長受阻,冠面葉片出現(xiàn)紅焦斑,界線分明,發(fā)生部位不一。在夏秋交替時節(jié),熱量充足,植株蒸騰蒸發(fā)旺盛,持續(xù)的高溫天氣或少雨的情況下,需謹防茶樹旱害帶來的

常識
18閱讀
·
2022年8月26日 06:52

老徐談茶:想知道茶氣到底是什么嗎?從這四方面來了解它!

最近有茶友在頭條留言讓我聊一聊茶氣,我們其它的后臺剛好也收到了一些類似的問題,咱們今天就用一期節(jié)目來回答一下這些茶友的問題。有關茶氣的解釋有很多,有的說是茶的香氣,有的說是茶湯入口后在口腔和鼻腔中來回流動的這種韻味,還有的人說這種是心理反應等

常識
56閱讀
·
2022年8月25日 09:47

關于茶的20個冷知識,最后一個99%的人不懂!

有些人剛開始喝茶的時候,看到“大紅袍”幾個字,就誤以為是紅茶,其實應該是烏龍茶才對。類似這樣的茶葉常識還有不少,今天就來“冷”你一下!安吉白茶是綠茶,不是白茶安吉白茶名字雖然帶“白”字,卻是實實在在的綠茶,因為茶的分類是按照加工工藝來算的。那

常識
74閱讀
·
2022年8月25日 07:34

用心鑒別,可千萬別冤枉了茶的苦澀!

很多人喝茶,僅憑一口,就妄下定論。入口苦澀,他就覺得這不是好茶。事實上,懂茶的人往往不會憑借茶的苦澀度來判斷茶的好壞。茶的苦澀味只不過是茶的一種本味,從來都存在,但從來都不是唯一或者一直存在。茶葉的苦味物質主要有:咖啡堿、可可堿、茶葉堿、花青

常識
28閱讀
·
2022年8月24日 03:13

用心鑒別,可千萬別冤枉了茶的苦澀!

很多人喝茶,僅憑一口,就妄下定論。入口苦澀,他就覺得這不是好茶。事實上,懂茶的人往往不會憑借茶的苦澀度來判斷茶的好壞。茶的苦澀味只不過是茶的一種本味,從來都存在,但從來都不是唯一或者一直存在。茶葉的苦味物質主要有:咖啡堿、可可堿、茶葉堿、花青

常識
10閱讀
·
2022年8月24日 01:35

弄懂六堡茶的陳化日期和生產日期

夏天喝六堡茶消暑祛濕在購買我們六堡茶之后,細心茶友一定會注意到茶葉的包裝上寫有兩個日期,有“陳化起始日期”與“生產日期”、有“生產日期”與“包裝日期”等,雖然組合上有所不同,但一定是兩個。那為什么六堡茶的包裝會出現(xiàn)兩個日期的組合呢?這是六堡茶

常識
31閱讀
·
2022年8月23日 03:12

茶知識:樊綽對云茶的貢獻

樊綽生平不詳,僅能從《蠻書》和《資治通鑒》中約略知一二。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蔡襲代替王寬為安南經略使。其時樊綽為安南從事,是蔡襲的幕僚。咸通四年二月初七日,南詔攻陷交趾,蔡襲全家和隨從70余人戰(zhàn)死。樊綽長男樊韜及家屬奴婢14人也一并陷

常識
17閱讀
·
2022年8月22日 09:33

洪普號喝茶小知識第17期:越好的茶葉,越耐泡?

悠悠歲月,川流不息。時間都將慢慢的到來和過去,我們永遠也抓不住時間的流沙,但是我們能夠利用時間做一些能夠一直流傳的事跡和產物,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千年之前就一直流傳下來的物質,比如茶葉就是一種,能泡20泡,味道還很濃的茶,嘉雯是沒見過,但耐泡度

常識
17閱讀
·
2022年8月22日 07:41

如何讀懂一份茶園土壤檢測報告?

土壤是茶樹生長的基礎,茶樹生長好壞直接取決于土壤條件。隨著茶葉經濟效益越來越好,茶農科學種茶意識增強,測土配方技術用于指導茶園施肥效果明顯。但一份檢測單位出具的茶園土壤檢測報告還是需要通過專業(yè)人員解讀才能明白,因此有必要普及一下茶園土壤pH值

常識
25閱讀
·
2022年8月20日 06:59

細軟滑厚薄利,普洱茶的湯感該如何感受?

形容一款普洱茶的口感時,我們除了用苦、澀、酸、甜、鮮滋味描述外,也常常會用到湯感來描述。那么什么是普洱茶的湯感呢,這些湯感又和什么因素有著關聯(lián)?普洱茶的湯感普洱茶的湯感,是指除滋味和韻味之外,普洱茶茶湯在口腔中所引起的各種觸感,是品普洱茶的一

常識
43閱讀
·
2022年8月20日 06:43

細軟滑厚薄利,普洱茶的湯感該如何感受?

形容一款普洱茶的口感時,我們除了用苦、澀、酸、甜、鮮滋味描述外,也常常會用到湯感來描述。那么什么是普洱茶的湯感呢,這些湯感又和什么因素有著關聯(lián)?普洱茶的湯感普洱茶的湯感,是指除滋味和韻味之外,普洱茶茶湯在口腔中所引起的各種觸感,是品普洱茶的一

常識
17閱讀
·
2022年8月20日 06:37

白露茶VS.寒露茶,哪個更好喝?

最近,有茶友發(fā)出疑問:“秋茶是什么啊?好喝嗎?”今天,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小編就和大家講一講秋茶的小知識。茶葉依據采摘的時間,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古語有云:“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秋茶為什么好喝?秋天雨量少

常識
24閱讀
·
2022年8月20日 06:34

茶園的分類與分級

今天我們來講茶園的分類和分級。有時候有些茶人看到一些概念會覺得大驚小怪,其實這些并不是突發(fā)奇想一拍腦袋的想法,這其實是非常基本的,非常順理成章的邏輯。我們看葡萄酒、咖啡、甚至印度斯里蘭卡的紅茶,都能看到對品種的關注,同時也能看到一個非常重要的

常識
57閱讀
·
2022年8月20日 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