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知識

茶葉的別名,你還知道幾個?(下)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對茶也有不同的情感,給茶賦予了很多美名雅稱,這些都是中國茶文化中的寶貴財富。來看看有沒有你知道的別名?滌煩子唐代施肩吾《句》說:“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喝茶只有兩個動作,拿

常識
24閱讀
·
2022年11月1日 03:04

宋代茶文化的幽雅精致 (二)

上篇我們介紹了宋代茶文化的(一),接下來我們將繼續(xù)對宋代的茶會、茶宴進行簡單介紹。“(二)“酒瀾更喜團茶苦”,宴飲雅集高會群賢茶會、茶宴始自中晚唐。至宋代,茶宴在寺院愈加普遍,興起了極具宋代特色的宴飲雅集,把酒、茶、湯與歌舞結合,所謂“茶香酒

文化
22閱讀
·
2022年11月1日 03:03

品評白茶香氣的17個專業(yè)術語

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葉種類也是名目繁多,每種茶有每種茶的香氣、口味,評審時也有專業(yè)的術語,白茶也不例外。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白茶審評時,關于香氣的專業(yè)術語~01毫香是福鼎白茶的特殊香氣,指幼嫩的白毫的香味,如白毫銀針的香氣是毫香蜜韻。02鮮濃香氣

常識
16閱讀
·
2022年11月1日 03:02

古老中國茶的現(xiàn)代表達 —— 新式茶館 tea'stone 特色解析(三)

新式茶館tea'stone的特色解析系列推出以來,得到了很多茶友和關注。第一期我們討論了tea'stone的品牌調(diào)性,第二期我們闡述了它的經(jīng)營特色,今天是tea'stone特色解析的最后一個部分,讓我們來看看tea'stone是如何打造自己的

經(jīng)營
30閱讀
·
2022年11月1日 02:23

中國唯一正宗六堡茶產(chǎn)地——梧州巡禮

“一片葉子,成就了一個產(chǎn)業(yè),富裕了一方百姓”。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梧州六堡茶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從銷路單一的“僑銷茶”發(fā)展為“暢銷茶”,呈現(xiàn)產(chǎn)銷兩旺、量價齊升、加快發(fā)展良好勢頭,承載縷縷茶香的千年“茶船古道”,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活力。憑借紅濃

產(chǎn)地
5閱讀
·
2022年11月1日 02:17

十一月 新開始!閑適之余,泡上一杯茶

十一月第一天,遇見茶,遇見一個開始……“茶本無心,知之者予之”。遇見茶就遇見一個世界,一杯茶里泡著清風明月。品茶能品出如此境界確實是高。也只有愛茶、嗜好茶的人才能有此深刻體會吧!閑適之余,泡上一杯茶,看茶葉在杯中慢慢的伸展,舞動著它優(yōu)美的舞姿

文化
7閱讀
·
2022年11月1日 01:42

冬管剪影, 茶園秋冬管理培訓忙

好茶是種出來的,好茶也是管出來的,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其中冬管尤為重要,冬管管得好,來年品質(zhì)好。時下,貴州各地正在按部就班開展茶園冬管,一起來看看吧。黔南茶園冬管培訓忙近日,黔南州茶園秋冬管護現(xiàn)場培訓已陸續(xù)在全州茶產(chǎn)業(yè)重點縣(市)召開

技術
3閱讀
·
2022年11月1日 01:26

茶葉數(shù)字化加工研究現(xiàn)狀

近年來,茶葉加工基礎理論研究日漸深入,關鍵工序的工藝特性及在制品理化特征等日益明晰;利用光譜技術、電化學技術、機器視覺技術、電子鼻、電子舌等高新技術手段反映茶葉品質(zhì)質(zhì)量的技術方法不斷進步;促使茶葉加工技術水平朝著數(shù)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大步邁進。

技術
12閱讀
·
2022年10月31日 08:18

英國人“泡”在一杯茶中享受自然

人,天性就是離不開大自然,總是要親近大自然。茶,源于自然,歸于自然。17世紀茶葉進入英國,英國人將其視為珍寶,從一開始對茶葉健康功效的追逐,到逐漸發(fā)現(xiàn)茶能帶給人們自然的屬性。英國人熱衷于營造戶外飲茶的環(huán)境氛圍,享受著有益身心的休閑活動,體會著

文化
10閱讀
·
2022年10月31日 03:01

六堡茶入門:全面了解六堡茶的產(chǎn)地明細

了解六堡茶的產(chǎn)地,有助于對六堡茶文化的領會。在平時的選茶過程中,也可作為一個參考的因素,是六堡茶入門的一個知識點。六堡茶因產(chǎn)于廣西梧州蒼梧縣六堡鎮(zhèn)而得名,和中國的許多茶類一樣,是一個地方性產(chǎn)品。據(jù)史料分析,六堡茶有著1500多年的產(chǎn)制歷史,可

產(chǎn)地
59閱讀
·
2022年10月31日 01:52

青春無悔,歲月成金 :《流金歲月——大益八十年》新書發(fā)售

《流金歲月——大益八十年》主編吳遠之大益智庫出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歷經(jīng)兩年的精心編撰,由吳遠之先生主編、首部真實記錄了大益八十年滄海巨變的著作《流金歲月——大益八十年》于日前正式出版發(fā)行。本書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融

書籍
24閱讀
·
2022年10月31日 01:41

茶藝之美,四重境界,你在第幾重?

“境”作為中國古典美學范疇,歷來受到文學家和藝術家的高度重視。人們普遍認為品茶是詩意的生活方式,所以極重意境。茶藝特別強調(diào)造境,要求做到環(huán)境美、意境美、人境美和心境美。茶藝之·環(huán)境美茶藝中所謂的環(huán)境,即品茗場所,它包括外部環(huán)境和內(nèi)部環(huán)境。外部

茶藝
38閱讀
·
2022年10月31日 01:30

以茶見人品,一杯茶懂一個人

當一個人與一款茶“初識”的時候,他們之間打開了一種微妙的領域。茶的滋味與韻味呈現(xiàn)給茶人,人們一步步接近茶葉的本質(zhì)。如遇摯友,相談甚歡。品茶,是一種優(yōu)雅的生活態(tài)度,專業(yè)領域來看,也是一項技術活,接地氣一點,就是會不會喝茶,能不能喝懂茶。所以有時

文化
18閱讀
·
2022年10月31日 01:18

泥爐煎茶,漫煮清雅!一起來看看古人是如何煎茶的?

煎茶盛行于中晚唐,后逐漸沒落,直至南宋晚期消亡。唐初,民間喜歡將桂皮、胡椒、陳皮、蔥姜、薄荷、茱萸等與茶葉混合熬煮成茶飲。“茶圣”陸羽提倡品飲茶的本味,稱這種一鍋亂燉的茶湯為“斯溝渠間棄水耳”,也就是臭水溝里的廢水。于是,他總結了前人的飲茶之

茶藝
34閱讀
·
2022年10月30日 09:52

福鼎白茶:高山白茶和平地白茶的最大差別

高山茶究竟有什么好處?與平地茶又有何差別呢?一起來看看。所謂高山茶與平地茶,是根據(jù)白茶樹所處地理位置的海拔來區(qū)分。高山白茶一般指產(chǎn)自海拔600米以上的茶葉,地處人煙稀少的高山之上。平地茶,相對于高山茶而言,特指那些產(chǎn)自平地或低海拔地區(qū)的茶葉,

常識
32閱讀
·
2022年10月30日 09:02

?如果茶有脾性,應該是什么樣?

茶也有自己的脾性,有的茶青春年少、恣意張揚,有的茶風華正茂、內(nèi)斂沉穩(wěn),有的茶歲月靜好、豁達淡然。綠茶:春水煎茶,最是一年春好處綠茶屬于不發(fā)酵茶,清湯綠葉,講究一個“鮮”字。綠茶對保存的要求很高,一般來說,原料越嫩的綠茶需用冰箱保存,若保存不當

文化
23閱讀
·
2022年10月30日 08:57

感受茶深奧的神秘之美

干凈之心,品飲佳茗,一身清,一生輕。喝茶不難,難的是喝茶的人要投入十分的專注和感情。遇到不懂之味,細細感受,腦海中搜索一個貼近的詞語,將它從茫茫茶海拉到你的身邊;遇到不解之惑,虛心請教老茶客,鉆研知識,感受茶深奧的神秘之美。【何為“回甘”】顧

文化
8閱讀
·
2022年10月30日 06:04

?茶香繚繞 一種難以言說的恬然

萬籟俱寂的夜晚,獨坐書房,在橘黃色的燈光下,一手捧書,一手端茶,感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閑適的人,所有俗世紅塵的紛紛擾擾在這一刻與我全不相干。茶香繚繞,帶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恬然,庸俗如我,亦覺分外清爽,頃刻間整個人都變得高雅起來。一撮葉,仿佛一世

文化
15閱讀
·
2022年10月30日 03:50

老徐鑒茶:800年古樹茶滋味如何?茶香好,茶味薄,品質(zhì)不行?

今天品鑒的茶樣來自于昆明茶友寄,包裹里有兩個茶樣:800年古樹茶和500年古樹茶。紙條上寫:徐老師,您好,這兩款茶是一個保山朋友帶給我的,據(jù)說都是百年以上的古茶樹,采摘自保山的古茶園,請您幫忙品鑒看看是否值得收藏存放?謝謝。在這和大家說一下,

鑒賞
32閱讀
·
2022年10月30日 03:15

成都茶館“喝茶免費不要錢”,一年盈利150萬,套路太牛了

茶館喝茶免費不要錢,一年反倒凈賺150萬,老板這一招的賺錢邏輯,絕對顛覆你的三觀。不管你是做餐飲、賣衣服還是開超市、擺地攤,你同樣可以借鑒這個方法,多的不說,每個月多賺個三五萬都是順便的事,比你辛辛苦苦靠體力賺錢輕松高效得多。故事背景:賺錢難

經(jīng)營
43閱讀
·
2022年10月30日 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