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文化

中瑞茶葉貿(mào)易史“哥德堡號”茶船傳奇

瑞典東印度公司設立于1731年,至1806年基本停止業(yè)務;在這75年中共有35艘135次航行,其中專程來華的航行達132次之多;其運輸?shù)呢浳镏?,茶葉始終是兩國貿(mào)易中的最大宗物品,而武夷茶與徽州茶所占比重最大。往來于古代海上茶葉之路的瑞典航船,

文化
143閱讀
·
2021年9月9日 06:01

一茶入心,悠然自得

禪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一葉茶,融水之潤、木之萃、土之靈、金之性、火之光,有著一種平心靜氣、清曠自若的淡泊,永遠保持著一種與世無爭的境界。浮生若茶。我們何嘗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運又何嘗不是一壺溫水或熾熱的沸水呢?茶葉因為沸水才釋

文化
98閱讀
·
2021年9月9日 01:36

秋天,是一個品茶的季節(jié)

秋天,是一個品茶的季節(jié)。茶事里,總是有許多心情際遇,往日的思緒,人間的緣分,紛紛擾擾,總能在茶里浸潤,散漫開來。品茶如同品人生,先苦后甜,先淡后濃,然后至淡而意盡。圖片秋色中一杯清茶,沉積著生命的況味,如同秋日深沉的氣質一般,甘甜清香融進了身

文化
83閱讀
·
2021年9月9日 01:15

代先隆||中華蒙山派茶技“鳳舞十八式”新解

中華蒙山派茶技“龍行十八式”以剛勁為主,不適合女子修煉。2001年至2002年著名茶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中華蒙山派創(chuàng)始人成先勤等在“龍行十八式”的基礎上發(fā)掘、整理出了一套適合女性表演的長嘴壺茶技——“鳳舞十八式”。前期,筆者結合《易經(jīng)·

文化
621閱讀
·
2021年9月8日 10:11

網(wǎng)聚云南 相約COP15:一葉千年 赴一場云南茶香之旅

景邁山上古茶樹。普洱市委宣傳部供圖云南是“世界茶樹博物館”“茶文化歷史博物館”,擁有1700多年歷史的古老茶區(qū),是世界公認的普洱茶發(fā)祥地之一,這里的世居民族群眾本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林間開墾和林下種植技術,使古茶林不

文化
38閱讀
·
2021年9月8日 09:21

記憶深處的童年烙印—煙熏茶

惠子的煙熏茶//正宗、老味道、懷念//寧鄉(xiāng)茶人惠子在尋找幼年時外婆做的煙熏茶,特別是尋找那種正宗、老味道,帶著外婆做茶的那種味道。她找到了溈山茶業(yè),并找到了那種久違的傳統(tǒng)正宗的煙熏茶味道。下文便是惠子關于外婆、煙熏茶、媽媽等童年的回憶錄,分享

文化
73閱讀
·
2021年9月8日 07:21

閑暇之時,獨與茶坐

很多人都在喝茶,但每個人喝到的滋味不同。有人在喝風雅,有人在喝交際,有人在喝養(yǎng)生美容,這些都是茶的基本功用,大抵是自己愿意的就好。閑暇之時,我還是更愿意分隔出有限的時間獨與茶坐,考量天氣和身體狀況選用適宜的茶,遺落在桌面席布上的零星茶葉也會輕

文化
78閱讀
·
2021年9月8日 03:39

傳承保護非遺“活化石”,杜甫草堂開啟新篇章

濟世中藥傳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深蘊清雅川茶展華夏非遺歷史之綿厚藥香茶味,千秋不散傳承非遺,盡在草堂“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承載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令其生生不息。傳統(tǒng)醫(yī)藥與川茶作為我國非遺的重要組成部

文化
51閱讀
·
2021年9月8日 02:33

茶意之境知多少?

喝茶開始我們每個人都走在一個個茶的意境中那么,你到底是在哪個層面呢?第一層不茶不茶就是根本不喝茶。茶,現(xiàn)已被奉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又為國飲,且有保健之功效,不喝者(除因客觀條件不能喝者)實在可惜。第二層厭茶雖能喝,但是不喜歡喝茶。不喜歡喝茶

文化
60閱讀
·
2021年9月8日 02:15

還有3天,這部在積慶里紅茶谷取景拍攝的電影將全國上映了!

好消息!大家期待已久的一部在英德積慶里紅茶谷取景拍攝并由多位香港老戲骨參演的電影——《非常·主播》將于9月10日在全國上映了!>>真實故事改編,致敬鄉(xiāng)村新聞官<<《非常·主播》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鄉(xiāng)村振興局、中

文化
35閱讀
·
2021年9月8日 01:58

布置茶席,一切從心

煮雪烹茶問茶味,大抵是愛茶之人每到凜冬都心心念念之事。林清玄在《煮雪》中寫,傳說在北極的人因為天寒地凍,一開口說話就結成冰雪,對方聽不見,只好回家慢慢地烤來聽,故事美的動人心魄。這冬日里的茶想必也是如此,待沸水發(fā)出噗噗聲,茶葉上下翻卷,便能聽

文化
37閱讀
·
2021年9月8日 01:14

魯史古鎮(zhèn):在茶馬古道上撿拾遺忘的歲月

魯史古稱“阿魯司”,最早見于《徐霞客游記》,樓梯街入口石碑上有1639年徐霞客游阿魯司的摘錄。彝族是這兒的土著民族,阿魯為彝語,有馬幫經(jīng)常出入的小城鎮(zhèn)之意,司是地方行政管理機構。1598年成立阿魯司衙,是明順寧府設在江北(永新、魯史、詩禮、新

文化
56閱讀
·
2021年9月7日 06:46

寧洱:茶馬古道 歲月相輝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是普洱市下轄縣之一,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為滇南要沖與思茅、墨江江城、景谷、鎮(zhèn)沅五個區(qū)(縣)山水相連,轄區(qū)面積3670平方公里,寧洱原名普洱,幾經(jīng)更名后為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名茶、名道、名碑、名人是寧洱的四大文化品牌

文化
61閱讀
·
2021年9月7日 04:02

福鼎白茶往事:黃崗記憶

六十一年前,全國茶葉生產(chǎn)現(xiàn)場會在福鼎磻溪黃崗村召開,來自農(nóng)業(yè)部和全國各地的茶葉專家領導蒞臨黃崗參觀指導。為迎接這次高規(guī)格的茶葉現(xiàn)場會,磻溪建了一座小水電站為黃崗供電,修一條簡易公路通往黃崗,在黃崗村建茶葉初制廠。今年已九十二歲高齡的高麟溢老人

文化
60閱讀
·
2021年9月7日 02:05

蒙古人的鄉(xiāng)愁在一碗奶茶里

千里萬里的距離,在走進氈房的那一霎,阿媽煮的奶茶,妻子煮的奶茶,記憶與現(xiàn)實的重疊,木碗中熱氣騰騰的醇香就是家。生活在牧區(qū),逐水草而居,四季輪回里,草原上處處為家。爺爺放牧的草原,父親放牧的草原,自己放牧的草原有可能相距千里萬里。夜幕黃昏,氈房

文化
33閱讀
·
2021年9月7日 02:02

一杯茶,就可靜心

一直覺得,生活不能只包含工作,放松的時間一樣重要。腳步過快的人生,像是不停奔跑的馬車,永遠在向著終點前進,卻在不知不覺中錯過了太多的風景。人生的步伐,偶爾需要慢下來,用心體會沿途的風景,收獲不一樣的精彩。生活只需要擁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顆

文化
61閱讀
·
2021年9月7日 01:26

英國下午茶的鼻祖

要說起英國下午茶的起源之地,不得不提及英國倫敦向北100公里的一處地方——貝德???。在這里,有一座擁有著400多年傳承歷史的貝德福公爵府邸,如今這里也被稱作沃本修道院。在沃本修道院,最為著名的要數(shù)第七代傳人弗蘭西斯?貝德福的夫人安娜?瑪利亞創(chuàng)

文化
75閱讀
·
2021年9月6日 07:35

茶之魅,不止于茶,還有器具

我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茶文化源遠流長。種茶、制茶、飲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愛茶之人更能深刻地感受茶的魅力,賦予茶更深層次的內涵。晚飯過后,拿出一包茶,小心翼翼地放進茶壺中,倒入熱水,靜坐茶臺旁,聞著飄浮在空氣中淡淡的茶香,整個人仿佛沉醉于仙境???/p>

文化
70閱讀
·
2021年9月6日 07:21

普洱茶故事:六大茶山奇葩縣長鄧大治

民國二年(1913年),柯樹勛在普思沿邊設立行政區(qū),倚邦、易武等五大茶山屬第六行政區(qū),攸樂山因是車里宣慰使私莊,屬車里第一行政區(qū)。這是五大茶山統(tǒng)一的時期。1927年,普洱道尹徐為光在普思沿邊改設縣治,第六行政區(qū)改為象明縣,1929年象明縣撤銷

文化
73閱讀
·
2021年9月6日 03:49

普洱茶歷史:石屏商號與六大茶山 ——袁嘉猷倡建小河底河橋

石屏縣現(xiàn)隸屬云南省紅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湖光山色,地杰人靈。明清兩代石屏出過638個舉人、77個進士、15個翰林,其中有云南唯一經(jīng)濟特科狀元袁嘉谷。有人贊石屏是“山川東迤無雙境、文學南滇第一州”。石屏人不但重教興文,其開拓蠻荒經(jīng)商致富的精神

文化
99閱讀
·
2021年9月6日 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