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jī)訪問 手機(jī)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文化

藏茶:茶馬古道上的千年回響

“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這句廣為流傳的茶諺是藏族人重視飲茶的明證。但少有人知的是,藏茶并不產(chǎn)自西藏,而是來自四川雅安,已有1300多年歷史。3月下旬,位于橫斷山脈東麓、四川盆地西緣的雅安已開始采摘春茶。這里年均降雨

文化
13閱讀
·
2023年3月26日 06:16

那些年我們走過的茶山,你還記得嗎?

2009年《普洱》雜志首創(chuàng)“茶山行”的概念2010年開始帶著許多讀者第一次走進(jìn)云南的茶山尋找長山大水間云南茶的風(fēng)姿我們探訪過景邁山、困鹿山、易武、老班章、冰島等名山名寨也帶領(lǐng)大家涉足過那些小而美的產(chǎn)區(qū)我們還展開了各種形式品鑒、交流與學(xué)習(xí)這一座

文化
8閱讀
·
2023年3月26日 01:31

漢藏茶飲與茶馬互市

普洱茶自帶一種行走的屬性,它有筋骨,有韌性,也有耐性,在千萬里的路途中,在數(shù)十年、上百年的時間里,一直向著遠(yuǎn)方延展。曾經(jīng)有這樣一條繁盛的商道,它由狹長綿延的小徑、跨越激流的吊橋以及一個又一個潛藏著故事的馬店驛站組成,如今它淹沒于長山大水之間,

文化
11閱讀
·
2023年3月25日 01:44

與一盞清茶相對,可洗去浮塵

每日從紛繁中抽身,品生活的香。置于閑暇,與一盞清茶相對而坐。嗅著那淡雅的清香,看著那漸漸舒緩的葉片,在純凈的水中浮沉,舒展,然后綻放,歸于平淡。茶,可洗去浮塵,過濾心情,可以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拉得更緊密,拉得更透徹,不為塵世的一切所蠱惑,只追

文化
5閱讀
·
2023年3月24日 02:31

古茶山的自然密碼

能在春季踏上奔赴茶山的列車,對于茶人來說是一種幸福,意味著我們通過眼前的一杯茶,與整個山河大地緊密相連。這種踏實的感覺總是令人心動。茶山,究竟有怎樣的秘密,能讓這么多人如此癡迷呢?不妨讓我們看看這潛藏在茶山上的自然密碼吧。春季里來上茶山,春茶

文化
5閱讀
·
2023年3月24日 01:01

喝茶 生命的意義在于有滋有味

春來,且與好茶相遇。飲茶,是品賞茶的美感,烹茶飲茶是一種生活的藝術(shù)。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飲茶是生活愛好,也可以是生活儀式感。而茶帶給我們的妙處,大抵是可以從中品出人生百態(tài)。那么,喝茶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呢?柴米油鹽

文化
20閱讀
·
2023年3月23日 06:34

能夠雅俗共賞的,依舊是茶

生活,可以琴棋書畫詩酒茶,亦可柴米油鹽醬醋茶。一個恬靜淡雅,一個閑話家常。但能夠雅俗共賞的,依舊是茶。僧人吃茶,品的是禪。匹夫吃茶,飲的是味。一者養(yǎng)心,一者養(yǎng)身,無論益心或是適口,只要喜愛便是好茶。中國自古便被稱作“禮儀之邦”,以茶待客,以茶

文化
5閱讀
·
2023年3月23日 03:11

“三茶統(tǒng)籌”之茶文化

兩年前的今天,“三茶統(tǒng)籌”發(fā)展理念應(yīng)勢而生:雖疫情困頓,華茶生長在萬里河山;兩年前的今天,“三茶統(tǒng)籌”發(fā)展理念因時而生:但春早人勤,春茶飄香于神州大地。兩年后的今天,“三茶統(tǒng)籌”發(fā)展理念貫徹深入:終疫情消散,又一年春茶昂揚(yáng)回歸;兩年后的今天,

文化
16閱讀
·
2023年3月23日 01:29

古茶山的自然密碼

能在春季踏上奔赴茶山的列車,對于茶人來說是一種幸福,意味著我們通過眼前的一杯茶,與整個山河大地緊密相連。這種踏實的感覺總是令人心動。茶山,究竟有怎樣的秘密,能讓這么多人如此癡迷呢?不妨讓我們看看這潛藏在茶山上的自然密碼吧。春季里來上茶山,春茶

文化
9閱讀
·
2023年3月22日 09:07

品茶,如識茶與識人的過程

識人如品茶,初聞淡雅,再品甘甜,清了淡了,便看出真假。是故禪茶一味,猶讓喜茶的人癡迷,在幽幽幻境中,品出清香,品出甘苦,也品出一個清涼的人生。人與人之間,若能如山澗小溪,相伴青山草木悠悠,清澈見底、細(xì)膩綿長,多好!茶乃草木,因人而茗。無人,草

文化
12閱讀
·
2023年3月22日 07:50

茶打動我的,是無聲的陪伴

但凡茗茶,一泡苦澀,二泡甘香,三泡濃沉,四泡清洌,五泡清淡。誠似人生五種,年少青澀,青春芳醇,中年沉重,壯年回香,老年無味。對于無茶不歡的人來說,喝茶已不再僅是取解渴之功效,而是在品茗過程中,觀內(nèi)心、觀人生,看茶之百態(tài),品人生百味。喝茶,喝的

文化
12閱讀
·
2023年3月22日 07:46

一個日本人,漂洋過海尋找六堡茶之旅

中日關(guān)系自古以來都有不少的硝煙彌漫或者劍拔弩張,但時至今日,時間留下的沉淀,也讓我們看到了中日文化交流上的花火和色彩。在這其中,茶葉文化的“輸出”與“回流”每次都能引發(fā)業(yè)內(nèi)重視,猶記得上世紀(jì)80~90年代,幾波日本人不斷前往廣西梧州,都是為了

文化
12閱讀
·
2023年3月22日 07:18

品飲一杯茶 猶如生命般成長

相對于時間,我們只是過客,相對于地球,我們只是塵埃,相對于宇宙,我們什么也不是。人生,空手而來,必然空手而歸。屬于自己的風(fēng)景,從來不曾錯過;不是自己的風(fēng)景,永遠(yuǎn)只是路過。天地太大,人太渺小,不是每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都能擁有。在你我的時間盡頭,一切

文化
6閱讀
·
2023年3月22日 03:23

春分已至,多飲“春分茶”,順應(yīng)時節(jié)開好春

春分,是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此時,晝夜平分、寒暑平衡,意味著春天從此進(jìn)入了風(fēng)和日麗的階段,自然萬物生長茂盛,到處洋溢著勃勃生機(jī)的景象。常言道:“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不少人認(rèn)為,春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民間節(jié)日。所以,在這天一直都盛行著很

文化
11閱讀
·
2023年3月21日 02:04

宋代點(diǎn)茶⑤《夢華錄》技術(shù)指導(dǎo)章志峰詳解茶百戲

宋代點(diǎn)茶2022年,電視劇《夢華錄》熱播,一時間把人們拉回宋朝,掀起了一股宋代點(diǎn)茶熱潮。劇中出現(xiàn)了北苑貢茶、青鳳髓、紫蘇飲子、靈隱佛茶、十二先生、茶百戲,光這些名字就足以令人心馳神往。為了幫助茶文化愛好者了解宋代點(diǎn)茶的方方面面,中華合作時報·

文化
7閱讀
·
2023年3月20日 06:45

坐下來喝一茶,在平淡中品味生活

心靜之時最愛品茶,閑來泡上一杯清茶,讓身心充分浸泡在幽幽的茶香之中,仿佛時間都已停止。百姓喝茶是一種需要,和尚飲茶是一種禪,道士品茶是一種道,而文人飲茶則是一種文化。對于我來說,不敢以文人雅士自居,但飲茶已經(jīng)融入了我的生活。品茶是快樂是消遣是

文化
7閱讀
·
2023年3月20日 03:25

老茶蔸說茶之十:茶之俗(中1)邵陽茶俗之城步“打油茶”

邵陽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除漢族外,尚有39個少數(shù)民族。其中萬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瑤族、回族、侗族。人數(shù)較少的民族有:土家族、壯族、仫佬族、滿族、布依族、拉祜族、黎族、彝族、白族、佤族、哈尼族、傣族、水族、高山族、蒙古族、藏族、布朗族、

文化
14閱讀
·
2023年3月20日 01:49

在兩廣地區(qū)的飲茶文化中,六堡茶扮演了什么角色?

歷經(jīng)數(shù)百年變遷,“茶船古道”已不僅僅是六堡茶走向世界的一條大走廊,更成為了重要的文明文化傳播古道。在這條古道上,茶文化、商貿(mào)文化、碼頭文化、風(fēng)俗文化……各種跨地域跨領(lǐng)域的文化相互交匯、激烈碰撞,最后融為一體。時光飛逝,白駒過隙。發(fā)達(dá)的現(xiàn)代立體

文化
4閱讀
·
2023年3月20日 01:47

茶,是生活的美學(xué)

茶,始于草木,而后為飲,它是東方人最詩意的日常。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為口腹之用,琴棋書畫詩酒茶,是為精神之需。茶與器的碰撞,延伸為中國人的生命之詩,或質(zhì)樸、或沖淡、或溫潤。幾席之間,或懸書法,或置瓶花,佐以賞石,配以雅玩,那便是中國人生命里的清

文化
5閱讀
·
2023年3月20日 01:30

一杯茶一座城,武夷茶韻百世流芳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雙重遺產(chǎn)地,這里風(fēng)光秀麗,山清水秀,是大自然的瑰寶,更是全世界人民的重要財富。但武夷山的魅力不光只是美景,還有舉世聞名的武夷茶。只要來到武夷山,你就會發(fā)現(xiàn)武夷山人在茶余飯后,會見親朋好友,都喜歡泡上一壺武夷茶來細(xì)細(xì)品

文化
6閱讀
·
2023年3月18日 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