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思路可以借鑒,產品怎能抄襲?
抄襲一直是普洱茶市場中的一個頑疾,一款爆火的產品的背后總會迎來許多模仿者。在這些模仿者中,有的抄襲產品名稱、有的抄襲產品本身(原料、工藝等),但不管怎么說這些抄襲還都處于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階段,但最近在市場上卻出現(xiàn)了這樣一款產品,其抄襲的手段之
茶葉中的茅臺,為何遲遲不出現(xiàn)?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中國人從古至今的飲食結構中,茶占據了除一日三餐外最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國飲食的最重要代表之一。然時過境遷,現(xiàn)如今,沏一壺好茶,通常會被定義為廣大中老年群體的嗜好;與之對應的,傳統(tǒng)的中式茶葉,其受歡迎程度不僅比不
高通脹時代一旦來臨大益茶會身價倍增?
最近網上流行這樣一段話:“在一年多的時間里,美國的資產負債表從3萬億擴充到8萬億,可以說是毫無人性的代名詞,也可以說現(xiàn)在的老美已經習慣于內部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寄托于,印刷鈔票,轉移矛盾,來解決問題。對于如此行為,大家戲稱美國正式進入開啟“核動力
?大益茶市波動都有哪些內幕(下)
直到現(xiàn)在很多人對大益集團的盈利存在著嚴重的認知誤區(qū),這里我做一個不太恰當?shù)谋扔鳎?701軒轅號是這幾年大益推出的眾多產品極具代表性的一款,即便是行情比較平淡的當下,一件1701軒轅號也要賣到135萬/件的高價。圖片來源:大益茶倘若大益集團一開
普洱茶投資分析:普洱茶的收藏價值該如何界定
從理論上來說,但凡質量出眾的普洱茶都值得收藏。但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如果要收藏一款普洱茶,除了品質出眾之外,還需要考慮能否在市場當中進行交易。在普洱茶市場中,有個話題一度被視為禁忌,在2015年廣州秋季茶博會上,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幕——一個茶客在一
古樹茶的樹齡越大,品質就越好嗎?
古樹茶,一般指古樹普洱茶,為普洱茶的一個細分市場,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云南普洱茶的最高品質。但古樹茶市場亂象頻發(fā),打著“純料古樹茶”的數(shù)不勝數(shù),幾十塊的古樹茶比比皆是,拍賣價202萬的倚邦“太上皇古樹”,拼多多上9.9元居然就能買到“同款”。因
?大益茶市波動都有哪些內幕(上)
每當茶市劇烈波動的時候,總能看到不少朋友以各種方式來打探所謂的“內幕”,有人是想著出貨止損,也有人是計劃抄底。然后他們總能得到什么“廠家計劃”、“莊家聯(lián)合”、“散戶出逃”之類的消息,結果得到的消息往往都是假消息,錢沒賺到不說,還虧進去不少,當
普洱茶投資分析:“無效庫存”的危害性有多大?
茶商做茶首先要對消費者負責,其次要對自己負責,最后還要對市場負責。對消費者負責是因為茶屬于食品,食品安全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對自己負責,是因為茶商也和絕大部分普通人一樣,上有老下有小,做不好生意是沒辦法養(yǎng)活一家人的。至于對市場負責,則是前兩
蔣文龍:鄉(xiāng)村品牌化勢在必行
每當長假來臨,朋友圈不厭其煩曬出的,都是讓人充滿向往的鄉(xiāng)村生活。在經過工業(yè)化、城市化幾十年的發(fā)展之后,鄉(xiāng)村就這樣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但今非昔比。如果說昔日的鄉(xiāng)村只是村民們生產、生活的場域,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平臺,那么今日的鄉(xiāng)村,則在跟城市比照中
行情持續(xù)調整,心態(tài)很重要!一周熱點行情09.20-09.26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目前的行情仍舊處于下行狀態(tài),整體數(shù)據算不上樂觀,但相較于前陣子的一片綠,現(xiàn)在起碼有幾點紅了,這會不會是行情的轉折點呢?我想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一個問題。數(shù)據來源:大益行情網現(xiàn)在拋貨的忙著拋貨,抄底的忙著抄底,各有各的想法,卻有
茶葉市場,已經沒有人希望茶葉漲價了
9月20日,到茶山收茶的茶商說:今年秋茶的價格,比去年秋茶貴??!茶價又漲了。茶農、茶商,消費者都在茶葉供應鏈上,價格上漲,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對茶價上漲報最大期待的是茶農,茶價上漲5%,本以為能夠以更高的價格賣給茶商。但其實,茶商的腦子永遠不會進
做時間的朋友,普洱茶也講“長期主義”
我們在品鑒或者評價一款茶時,哪些因素最關鍵?香氣、滋味、質地、喉韻?每一泡茶之間的變化?還是湯色、葉底、耐不耐泡?標準和場景不同,答案也就不同。但當我們以時間為主要維度時,對茶的感受和需求是類似的,這就是“長期主義”品鑒觀。-長期主義品鑒觀-
普洱茶投資分析:“古樹茶”的信任危機該如何解除?
當前的古樹茶市場用倆字概括就是“尷尬”。茶商拍著胸脯說自己的產品是古樹茶,當茶客投來懷疑的眼光后,茶商就會很“尷尬”。解釋多了叫做賊心虛,解釋少了或是不解釋,那叫不敢從正面回答。茶客買茶也尷尬,心里對產品有懷疑,詢問茶商那叫信不過,不問就買感
日媒:奶茶在中國“熱”,在日本涼了
對于奶茶,中日兩國民眾的認知完全不同。日本時事通訊社9月26日報道,原題:中國人氣“新式茶”遇到食品衛(wèi)生問題2018年日本出現(xiàn)奶茶熱潮。被譽為“奶茶圣地”的東京都原宿,冒出很多奶茶店,經常能看到年輕人排長龍購買奶茶。但如今,許多店都倒閉了,曾
炒作茶葉能發(fā)大財?血本無歸的時候,悔之晚矣
2021年8月,喜歡炒股的王先生,被芳村茶老板老張帶入了坑。老張說:炒股哪有炒茶賺錢,我有個客戶,2提茶葉,入手十天,馬上出手,賺了5萬多。老張一邊說著,點開某和茶葉網的K線圖,指著一款茶說:一款茶,就相當于你買的一只股票。這種起起伏伏的,入
茶行業(yè)生存法則徹底變了!再不改變,將無茶可賣
2005年,廣東茶商到勐海收茶的時候,原料不夠。茶農說,要不從臨滄給你找一些茶。茶商滿臉嫌棄地看著茶農,仿佛在說:香高水甜的臨滄茶,也算是普洱茶?只是,做茶,終究還是逃不過真香定律。2016年,這個廣東茶商終于跑到勐庫收臨滄茶。相對重口味的版
這年頭,茶葉包裝設計要怎么做?
插畫是包裝設計的一部分,或許以前只是包裝設計師的一廂情愿。但現(xiàn)在,很多品牌也都達成共識。茶葉包裝的更新速度太快了。單一的插圖作為局部的元素點綴,已然成為茶包“大眾臉”,想要脫穎而出,需要設計師發(fā)揮出精湛的功底乘風破浪。畢竟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
茶城水有多深?三言兩語試出道行,不坑你坑誰
一位賣茶多年的老板說:不懂行的話,沒事少去茶城。那里面的水深著呢。很多人以為茶城比茶葉店選擇更多,可以貨比三家,然而,茶城是個真正的江湖啊。不可否認,茶城里大多數(shù)茶商都是實實在在做生意的。但同時,茶城里也是魚龍混雜,還有一群見人說人話,見鬼說
茶農vs茶商!山頭話語權爭奪!茶山輝煌終將過去,誰能笑到最后?
茶山,茶行業(yè)最魔幻的地方。令人迷惑的,不僅是茶山的套路:鮮葉混進名寨,半路玩掉包;或者一個手電筒,偷采了鮮葉。更有,十年名山古樹,茶農與茶商之間的相愛相殺。2011年,茶農家還比較貧困,但為招待茶商,一刀下去,結果了下蛋3年的老母雞,為茶商接
普洱茶,對云南到底意味著什么?
2020年,一位行業(yè)大佬說:在云南,普洱茶不僅僅是茶。但這兩年,茶葉越來越難賣。普洱茶,已經到了不得不轉型的時候,這不僅是普洱茶一個產業(yè),更關系著一方經濟的發(fā)展。2019年,云南三大產業(yè):農業(yè)3037.62億(13.16%),工業(yè)7965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