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回南天,古人告訴你如何存茶
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備戰(zhàn)回南天,古人告訴你如何存茶

最讓人期待的春天,總是伴隨著潮濕。

春天的氣息剛剛到來,回南天也已開始出現(xiàn)在兩廣等南方地區(qū),東部地區(qū)很快也會迎來回潮天氣。

這種連空氣都能擰出水的天氣,對茶友家中的存茶是不太友好的。室內濕度過高,茶葉容易吸取過多的水分而發(fā)霉,影響品質和口感。

現(xiàn)在有抽濕機和空調等電器設備,可以用現(xiàn)代化的手段來保存室內的濕度。那在沒有這些高科技加持的古代,古人又是怎樣讓他們寶貴的茶葉度過回南天的呢?

1

前人存茶會“育”茶

陸羽在《茶經(jīng)》中曾記載了一樣工具叫作“育”,這個“育”,就是古時候最早用來存茶的專業(yè)工具。

《茶經(jīng)》中對“育”的描述有原文如下:“育,以木制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塘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

從“育”的整體結構上來說,它是用木頭做架子,用竹子編織,外部糊上紙,有可以開關的門,分為兩層,一般上層放茶,下層用專門的容器放熱量的碳灰。

在這個半封閉的環(huán)境里(存茶時“育”的門要打開一扇),用碳灰的熱量可以對茶進行長時間的烘烤。如遇上江南的梅雨季節(jié),就要(加大火力)把碳灰換成碳火。

用微弱無焰的火烘茶,這是一種低溫長烘用以防潮的方法。

《茶經(jīng)》對“育”的原注為:“育,以其藏養(yǎng)為名”,這說明“育”不僅僅是用來藏茶(存茶),還可以用來養(yǎng)茶。

這種藏茶,不僅可以防潮,保證茶葉不變質;還在育養(yǎng)于藏的過程中,提高了茶葉的品質。

從這個小小的工具中,就可以看到古人對茶深刻的理解和高超的智慧。

2

唐人藏茶很多元

唐代專門貯藏茶葉的器具有很多。《茶經(jīng)》中提到的有“紙囊”(以特制的白色厚剡藤紙縫制處夾縫,把烤好的茶放在里面,可以保持茶的清香)、“羅”(對碾碎的茶末進行篩選的篩子)、“合”(是貯藏細篩過后茶末的盒子)和茶籠等。

▲唐代"紙囊"形狀

唐代的茶葉以餅茶為主,餅容易受潮,所以要先用紙或者葉來包裝好,放在茶籠中,掛在高處,通風防潮,飲用時取出。陸羽《茶經(jīng)》中提到的盛放餅茶的茶器具是用竹篾等編制的,但是法門寺出土的全套茶具中的茶籠是用金銀制成,盡顯貴族氣質。

▲法門寺地宮出土唐代鎏金銀茶籠

唐代韓琬的《御史臺記》寫道:“貯于陶器,以防暑濕?!?/p>

說明唐代有用陶器貯藏茶葉,這種陶器也稱為“茶罌”,其形“為鼓腹平底,瓶頸為長方形、平口”。一般用來裝散茶或者末茶。

▲唐代青瓷褐彩云紋蓋罌

3

宋人存茶有講究

宋代延續(xù)了唐代一些茶的保存方式,更為講究。

例如蔡襄的《茶錄》記載:“故收藏之家,以箬葉封裹入瓿中,兩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體溫。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籠盛之置高處,不近濕氣?!彼稳说牟枞~貯藏方式通常是將茶放到茶瓿中復烘后,用箬籠收藏,放置高處。這種藏茶器,在普通人家一般是用木盒、陶罐盛茶,富貴人家則喜用銀盒裝茶。

▲被南宋審安老人命名為“韋鴻臚”的茶籠

趙希鵠在《調燮類編》中則談到:“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燒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實。每用,撥灰開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再無蒸灰?!?/p>

即先將茶葉放入瓶子里,以十斤為量;然后每年燒大量稻草成灰,填入桶內;將茶瓶放在桶中,四周被草灰覆蓋填埋;喝的時候,撥灰開瓶,取茶少許;取完茶后,再保持原狀。

雖然感覺這樣的茶葉罐像是巨型“皮蛋”,但四周覆蓋的稻草灰確實可以充當去濕防潮劑的作用,隔絕和吸收了外部多余的水分,茶葉保鮮效果應該還是不錯的。

▲宋·劉松年《攆茶圖》(局部)

4

明人存茶像今人

明代是所有朝代里關于茶葉的專著最多的時代,有關茶葉保存的記載也很多?;首又鞕嗨恫枳V》是現(xiàn)存最早的明代茶書,其中關于藏茶的方法基本都是前代的延續(xù)。

明代的聞龍于《茶箋》中曾寫:“茶之味清,而性易移,藏法喜溫燥而惡冷濕,喜清涼而惡蒸郁,喜清獨而忌香臭。”

這段話寫到了茶的重要品性,叫“性易移”,所謂性易移是指茶葉的品質非常容易因為外界的條件改變。其中提到影響存茶品質的三大因素,分別是溫度、濕度與異味。

在藏茶方面,屠隆絕對是個老司機,他藏茶有一套秘笈:

“茶宜箬葉而畏香藥,喜溫燥而忌冷濕。故收藏之家,先于清明時收買箬葉,揀其最青者,預焙極燥,以竹絲編之,每四片編為一塊聽用。又買宜興新堅大罌,可容茶十斤以上者,洗凈焙干聽用。山中焙茶回,復焙一番。去其茶子、老葉枯焦者及梗屑。以大盆埋伏生炭,覆以灶中,敲細赤火,既不生煙,又不易過。置茶焙下焙之,約以二斤作一焙。別用炭火入大爐內,將罌懸架其上,至燥極而止。以編箬襯于罌底,茶燥者,扇冷方先入罌。茶之燥,以拈起即成末為驗。隨焙隨入,既滿,又以箬葉覆于罌上,每茶一斤,約用箬葉二兩??谟贸甙思埍涸锓夤蹋s六七層,壓以方厚白木板一塊,亦取焙燥者。然后于向明凈室高閣之。用時以新燥宜興小瓶取出,約可受四五兩,隨即包整。夏至后三日再焙一次,秋分后三日又焙一次,一陽后三日又焙之,連山中共五焙,直至交新,色味如一。應中用淺,更以燥箬葉貯之,則久而不(沾濕)又法:以中壇盛茶,十斤一瓶。每瓶燒稻草灰入于大桶,將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以灰筑實。每用拔開瓶,取茶些少,仍復覆灰,再無蒸壞。次年換灰。又法:空樓中懸架,將茶瓶口朝下放,不蒸。緣蒸氣自天而下也?!?/p>

明代紫砂茶具開始興起,藏茶又怎能少得了這位重量級選手的身影。

張德謙《茶經(jīng)》說:“瓶或杭州或宜興所出,寬大而厚實者,貯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減香氣?!?/p>

高元濬《茶乘》云:“藏茶莫美于沙瓶,若用饒器,恐易生潤?!?/p>

許次紓《茶疏》曰:“收藏宜用瓷翁,大容一二十斤,四圍厚箬?!?/p>

可見,紫砂茶瓶及瓷瓶作為一種藏茶神器,在明人茶生活中得到廣泛使用。此后直到今天,這類陶瓷茶瓶也很深受愛茶人的親睞。

▲明代“茶”字款紫砂茶葉罐

除了陶瓷材質,明代茶葉罐還有金屬材質的,以錫制最為常見。

馮可賓《岕茶箋》:“近有以夾口錫器貯茶者,更燥更密。蓋磁壇,猶有微透風,不如錫者堅固也?!?/p>

程用賓《茶錄》:“盒,以錫為之,徑三寸,高四寸,以貯茶時用也?!?/p>

他們提到的錫制茶罐,直到現(xiàn)代,依然是很多茶商茶友藏茶的好物之選。

▲清·錫制詩文人物茶葉罐

雖然古代科技、條件對比現(xiàn)代是落后的,但從古人存茶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來古人對于茶的熱愛,繁瑣卻細致入微。

當然,前朝歷代的這些茶葉貯藏方法都是針對小批量、短時間的藏茶需求的。因為當時茶葉生產(chǎn)能力遠不及現(xiàn)代,在供不應求的年代,茶葉大多數(shù)都被喝掉了,也很少能有被大量長期儲藏的機會。

來源:茶館網(wǎng)

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