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
說到普洱茶歷史,總離不開聊到易武。易武是古六茶山一員,曾有六大茶山易武占一山半的說法。這種說法更多是過去易武茶莊的后人回憶記錄編寫,從其中透漏出易武當時的繁榮。

易武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區(qū),種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濮人(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種茶。

易武古茶山位于西雙版納勐臘縣易武鄉(xiāng),坐落于古六大茶山的東部。緊靠中老邊境,面積約750平方公里,它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臘茶山在內(nèi)。

以易武正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易武七村包括:曼灑村、曼秀村、落水洞村、麻黑村、高山村、三合社村、易比村。
易武八寨包括:倮德寨、新寨、舊廟寨、大寨、張家灣寨、丁家寨(漢)、丁家寨(瑤)、刮風寨。

清末,倚邦茶山衰落,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成為古六大茶山之首,也成為古六大茶山中最熱鬧繁華的茶馬古鎮(zhèn)和茶葉加工、集散中心。

乾隆年間,隨大量漢人涌來此處,商客馬幫絡繹不絕,易武現(xiàn)興盛之勢。
至清嘉慶、道光年間,易武所產(chǎn)普洱茶就源源不斷地由騾馬隊運出,到達康藏地區(qū),部分運銷印度、尼泊爾等國,這里,是滇藏茶馬古道的起點。
同興號、宋聘號、同昌號、車順號、同慶號、泰來祥號;福元昌號、同泰昌號……普洱茶歷史上著名的一些茶莊曾于清末在此名燥一時。
普洱茶的號級茶時代也由清末走向巔峰。

當時從易武出發(fā)的八條茶馬古道路線:
1.易武--老撾烏得--沙里--越南莫邊府--海防上船--香港
2.易武--烏得--越南孟得--老街上火車--河內(nèi)--海防上船--香港
3.易武--尚勇--老撾南塔--萬象--越南勐萊
4.易武--勐辛--勐百察--泰國米賽
5.易武--江城--元江--石屏
6.易武--江城--陽武--昆明
7.易武--思茅--景谷--大理--中甸
8.易武--緬甸景棟上火車--仰光上船--印度加爾各答上火車--印度邊界大吉嶺--拉薩
數(shù)據(jù)來源于《易武與古六茶山》
后來抗戰(zhàn)爆發(fā),易武茶莊倒閉,茶農(nóng)流散,南京政府在佛海(今勐海縣)建立茶葉中心,易武日漸沒落,只剩一些古老的房子訴說當年的故事。

隨著改革開放,邊疆與外界的交流增多,來自全國各地的茶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到易武考察古六茶山。易武這個飽經(jīng)風雨的古老茶山又重新走上了復興之路。
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巔茶為了還原純粹的易武味道,顯現(xiàn)皇家貢茶的本色風采!曾經(jīng)出品過2017易武八寨這款產(chǎn)品。

糅合了云南西雙版納州易武鄉(xiāng)七村八寨原生態(tài)喬木古樹曬青毛茶。以巔茶普洱生茶“簇茶”技藝,手工古法石磨壓制,釋放古樹之精華。
還有2019有易原料也是使用三年、五年、十年之間的易武古樹原料拼配而成。

以十年易武老料為主,陳化程度剛剛好,宛若儀態(tài)萬千的皇后,閱歷豐富,風采迷人。加入三年、五年的原料拼配使得口感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