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爾雅?釋木》里最早出現(xiàn)茶樹的文字記載,到上古神話里神農(nóng)氏把茶當做醫(yī)藥使用,中國作為茶的發(fā)源地,對茶的發(fā)現(xiàn)及利用至今已超過四千多年。
中國地大物博,茶葉種類繁多,在飲茶活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種以茶代禮的風俗,不同地區(qū)也隨之孕育出獨具特色的飲茶方式。
潮汕工夫茶
工夫茶流行于廣東潮汕地區(qū)、福建閩南地區(qū),“茶三酒四游玩二”這句諺語就是對當?shù)厝藷釔埏嫴璧恼鎸崒懻?。早起泡上一壺茶,倦意一掃而光,午后以茶會友,圍桌閑談近況。對他們來說,飲茶不單單是為了解渴,更是一種文化傳承。
圖片來源/卓淳歌曲《工夫茶》MV
安化狀元茶
湖南省安化一帶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竹陽坡上竹陽亭,竹陽亭里煎茶滾。趕考學子喝一碗,金榜題名躍龍門。”故事說的是清光緒年間,一位舉子上京赴考途經(jīng)竹陽坡時暈倒,茶亭主人取出茶葉泡給他喝,舉子進京考中狀元,前來致謝揮毫寫下了“狀元茶”三字,茶亭主人便把字貼在茶亭里,“狀元茶”因此得名。如今,很多高考生考前會去竹陽坡茶亭喝茶,希望討金榜提名的好彩頭。
成都蓋碗茶
蓋碗茶盛行于清代,如今是成都、昆明等巴蜀地區(qū)茶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茶器由茶蓋、茶碗和茶船子三部分組成,將茶葉放入碗中,加入熱水沖泡,蓋好碗蓋,以待飲用。蓋碗茶雅俗共賞,無論是在人聲鼎沸的茶鋪,或是在別致典雅的茶室,捧一盞蓋碗茶,用茶蓋輕撥茶湯,閑適之感撲面而來。
圖片來源/紀錄片《我的城》
北京大碗茶
大碗茶流行于我國北方漢族居住地區(qū),尤其是北京,早年間大碗茶是沿街挑擔叫賣,后來變成了簡易的茶攤售賣。大碗茶的做法是選用性價比高的花茶,將清水直接注入大茶桶煎熬,然后用大碗盛好,茶客多是普通百姓或者路過行人。
圖片來源/電影《北京大碗茶》
廣西打油茶
打油茶亦稱“吃豆茶”,是廣西、湖南、貴州等地侗族、瑤族人民待客的傳統(tǒng)飲品。做法是先將茶葉炒熱,再與茶油、姜、蒜翻炒,加入清水煮開,用木槌把茶葉舂碎,過濾好的茶湯搭配炸黃豆、炒花生、糍粑等佐料,就成了一碗濃香可口的打油茶。
圖片來源/風味星球
廣州早茶
廣州早茶可追溯到清朝咸豐年間,早茶不僅僅是茶,還包括各式精美可口的點心。廣州人品茶一般分為早、中、晚三次,最為講究的當屬早茶,清晨起床,拎份報紙,到茶樓點“一盅兩件”,就是老羊城人愜意一天的開始。問位點茶、揭蓋加水、扣指茶禮……看似隨性的早茶,也有一套的專屬茶桌禮節(jié)。
圖片來源/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廣東擂茶
擂茶是客家人的傳統(tǒng)美食,起源說法很多,目前公認的說法是源于廣東揭西縣南關(guān)城一位名叫何婆售賣的街邊小吃。擂茶一般以大米、花生、芝麻、綠豆、茶葉、生姜等為原料,用擂缽搗爛成糊狀,沖開水和勻飲用,茶湯濃郁,鮮香回甘。
圖片來源/紀錄片《風味原產(chǎn)地·潮汕》
無錫元寶茶
“放炮開門灶未殘,喝杯元寶合家歡。”元寶茶源于江南無錫一帶的農(nóng)村地區(qū),春節(jié)期間,用青橄欖泡茶招待客人,不僅表達了主人好客之心,還可以去膩消食。青橄欖兩頭尖,形狀如元寶,故用橄欖泡的茶稱為元寶茶。
看了這些地方飲茶方式,茶友們最喜歡哪一種呢?
來源:墨 茶悅世界,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