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知識

宋徽宗:點起中國茶文化最華麗的一朵湯花(上)

北宋大觀年間(1107~1110年),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藝術家皇帝徽宗趙佶穩(wěn)坐江山,那時,他是世界上最令人羨慕的人。在世界上最為富庶,最具文明氣味的這個王朝里,他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并且是最青春,最具藝術氣質的皇帝。這三年,是他從25歲到28歲

文化
12閱讀
·
2022年4月16日 01:47

泡無定法,化繁為簡

茶乃飲品,屬日常生活食品范疇,柴米油鹽醬醋茶才是茶的“家”。沖泡茶葉如同對待日常家中的飯菜一樣,盡可能要生活化,方法上化繁為簡,使人更便捷,更適時喝到茶。重儀式感、情境布局表演式沖泡只適在特定的場合中,與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離。依時而泡,順勢而

沖泡
16閱讀
·
2022年4月16日 01:45

一味一江湖,你杯中的白茶屬于哪個門派?

白茶,不炒不揉,自然日曬,氣質清雅純凈,喝起來像是陽光落入水底的味道。作為中國的六大茶類之一,早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中,就有關于白茶的記載。它身披白毫,如銀似雪,不同的產區(qū),不同的品類,造就不同的滋味。白茶品種眾多,要弄清一款白茶的門派,也就

常識
16閱讀
·
2022年4月16日 01:32

什么樣的紫砂壺適合泡紅茶?

如有條件可以選擇以下紫砂壺型:泥料:紫泥類,紅泥類,降坡泥等泥料壺型:壺身腹部大(考慮紅茶滇紅葉片較大)容量:200毫升以上紅茶屬全發(fā)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fā)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制而成的茶。經常喝不但可以

茶具
34閱讀
·
2022年4月16日 01:23

“唐”“宋”斗茶 “新”“活”高雅

在唐代,晚唐時期,點茶大家蘇廙在《十六湯品》中,提出了點茶法,煮水不用釜而用茶瓶,也稱湯瓶。瓶有嘴,向盞內注開水,一面注水,一面用茶匙擊拂,邊點邊攪,令水和茶彼此交融。這個操作過程,便叫做“點茶”。古代稱沸水為“湯”,以瓶滴注叫“點”,因此,

文化
15閱讀
·
2022年4月16日 01:18

浙江紹興:“御茶古道”茶文化旅游線

2021,共慶建黨百年,紅色精神在中華大地上淵源流傳,在綠意盎然的茶鄉(xiāng),紅色足跡也曾在這片土地綿延,紅色文化在茶鄉(xiāng)早已生根發(fā)芽,同茶鄉(xiāng)一起飄香世界。2021年5月22日浙江杭州舉辦的第三屆茶鄉(xiāng)旅游發(fā)展大會上,中國農業(yè)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yè)委員會

文化
14閱讀
·
2022年4月15日 05:52

普洱應該怎么喝?用哪種紫砂壺更合適?

前幾天有茶友問我:泡普洱要怎么選紫砂壺?我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有關于這一方面的一些常識。壺的容積在這個問題上,大家的看法是比較一致的,泡普洱茶的紫砂壺容積一般要比泡烏龍茶的大。因為云南大葉種茶本身葉片比較大,大一點的壺有利于葉片充分舒展開、內涵物

茶具
49閱讀
·
2022年4月15日 02:31

科普雨前茶

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用細嫩芽尖制成的茶葉稱雨前茶,又叫谷雨茶、二春茶。雨前茶雖不及明前茶(清明前采摘的茶)那么細嫩,但由于這時氣溫高,芽葉生長相對較快,積累的內含物也較豐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鮮濃而耐泡。春季溫度

常識
26閱讀
·
2022年4月15日 02:08

新書:吳遠之先生作品《千山一葉》,破解云南普洱茶密碼

《千山一葉》編著吳遠之、雪歸大益文學院出品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大益商城線上發(fā)售帶你探尋云南普洱茶的種種奧秘日前,由吳遠之先生和雪歸老師編著的《千山一葉》由北京燕山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千山中的一葉,是神奇宏偉的一葉,技藝提升的一葉,滄桑變幻的一葉

書籍
46閱讀
·
2022年4月15日 02:06

黑茶是陳年茶好,還是新茶好?

有人認為,陳年老黑茶有著特殊的滋味,而新的黑茶就澀苦難忍。其實并非如此,新黑茶也有著甘甜香軟的味道。就營養(yǎng)價值而言,新黑茶的營養(yǎng)成分更多。至于市場上價格暴漲的老黑茶,不過是“物以稀為貴”的結果。你是選陳黑茶,還是新黑茶?這當然是見仁見智了。飲

常識
27閱讀
·
2022年4月15日 01:59

茶能泡二十幾泡,究竟哪一泡才最好?

一泡茶,究竟能泡多少道水?綠茶三四道,紅茶四五道,烏龍七泡有余香。普洱能泡二十幾泡。。。那究竟哪一泡最好?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第一泡,“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三泡,“豆蔻梢頭二

喝法
30閱讀
·
2022年4月15日 01:57

一味一江湖,你杯中的白茶屬于哪個門派?

白茶,不炒不揉,自然日曬,氣質清雅純凈,喝起來像是陽光落入水底的味道。作為中國的六大茶類之一,早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中,就有關于白茶的記載。它身披白毫,如銀似雪,不同的產區(qū),不同的品類,造就不同的滋味。白茶品種眾多,要弄清一款白茶的門派,也就

常識
26閱讀
·
2022年4月15日 01:43

天涯更南,五指山間尋古茶

4月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到海南省五指山市先后考察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片區(qū)、水滿鄉(xiāng)毛納村,了解海南保護自然環(huán)境和生物多樣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情況,并在手工茶作坊體驗了五指山水滿大葉種手工綠茶炒茶制茶,并買下了

文化
22閱讀
·
2022年4月15日 01:34

普洱茶曬青毛茶的制作工藝,你知道嗎?

普洱茶的制作工藝可分為兩大環(huán)節(jié):一是初制,二是精制。初制即普洱茶從鮮葉采摘到制作成曬青毛茶;精制即普洱茶從曬青毛茶制作成成品茶(生茶和熟茶)。普洱茶曬青毛茶的制作工藝主要是:鮮葉、攤晾、殺青、揉捻、曬青。春古茶曬青毛茶鮮葉“鮮葉”又叫“茶青”

常識
27閱讀
·
2022年4月15日 01:29

在品茶的點滴間,感受時光帶來的體驗

有時候會覺得,喝茶不但是一種味道,更多的應該是一種心情。是茶、器、空間、聲音、泡茶的動態(tài)整體融合。我們不僅停留在茶與器的小物件上,也注重于環(huán)境的配合,也就是茶室空間。天地方圓間,給自己尋找一個寧靜的空間,沒有什么比這個更重要的。一隅的寧靜,端

文化
20閱讀
·
2022年4月15日 01:22

筍殼、棉紙包裝對普洱茶品質有影響嗎?

提到普洱茶的包裝,大家似乎沒有注意過,殊不知這看似“簡單粗暴”的包裝還有大用處,大家都知道現在普洱茶的包裝分三層,最外面一層是紙箱,中間一層為筍殼或者是牛皮紙袋,最里面一層為棉紙,這是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成品茶的標準包裝方式,那么,為啥普洱茶要

常識
71閱讀
·
2022年4月14日 07:09

國潮當道,以茶的名義!

國潮當道,以茶的名義國潮原本是指由中國本土設計師創(chuàng)立的、帶有鮮明中國文化特色的潮品,后泛化為帶有中國文化、中國元素、中國IP的產品、行為、服務、觀念等等。“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

書籍
32閱讀
·
2022年4月14日 07:04

老白茶存量解析,年份要多老才夠稀缺?

如今陳年老茶升值越來越快,隨著年份增長,價格平均每年增值20%-30%。都知道老白茶少,那么老白茶又為何而少呢?產銷量很低?隨著白茶內銷市場的起步,從2010年左右生產白茶的企業(yè)逐漸增多。然而白茶內銷市場的真正火熱要等到近幾年。根據福鼎市茶業(yè)

常識
59閱讀
·
2022年4月14日 06:32

新手如何快速的學泡茶

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并沒有統(tǒng)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那么新手如何快速的學泡茶?一:溫壺用熱水沖淋茶具,包括壺嘴、壺蓋還有茶杯等,然后再將

沖泡
52閱讀
·
2022年4月14日 03:52

怎樣才能泡出一杯好茶

泡茶是中國人的發(fā)明,是中國茶文化發(fā)展的拐點,帶動了茶具、茶道、茶藝、茶文化的發(fā)展。泡茶講究茶具、用水、水溫、環(huán)境、心境、服裝等。泡茶技術,讓茶飲真正實現普及。第一、潔具溫杯不可少不管泡什么茶,茶壺、杯具都要整潔干凈。避免串味,影響茶的口感。在

沖泡
28閱讀
·
2022年4月14日 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