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題目下方的紫砂空間,一鍵關(guān)注本賬號
西施壺,顧名思義:應(yīng)該和西施一樣美,或者說這種壺的靈感來源于西施:壺嘴便是西施的口,壺的身體則剛好是壺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纖細(xì)的腰姿。“西施壺”,完整的稱呼應(yīng)該是“西施乳壺”,簡稱“西施”或“西施乳”。這個壺型在紫砂壺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記載的,而且,最早做這個壺型的,當(dāng)屬徐友泉大師。
朱勤勇 · 倒把西施壺
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壺,文旦壺中的格調(diào)高雅者,原先叫西施乳,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確實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采用截蓋式,壺底近底處內(nèi)收,一捺底,后人覺“西施乳”不雅,改稱“倒把西施壺”。
王寅春 · 朱泥小品倒把西施
首創(chuàng)者徐友泉,明末清初吳梅鼎給了徐友泉極高的評價,稱“若夫綜古今而合度,極變化以從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吳梅鼎之所以為世人所識,實在是因為寫了一篇千五百字的《陽羨茗壺賦》。吳氏曾祖是明正德進(jìn)士吳頤山,正德進(jìn)士何許人也,不太清楚,只是他的家童名聲太盛,叫“供春”。
呂堯臣 · 西施壺
吳頤山少時在宜興金沙寺讀書,家童供春服侍少主的同時,據(jù)說偷學(xué)了寺僧制壺,不經(jīng)意間,成了紫砂壺史上的鼻祖。然后經(jīng)歷了趙梁、董翰、元暢、時朋“四大名家”,然后是時鵬之子時大彬一家獨大,時大彬有一高足,就是徐友泉了。而吳梅鼎的父親和徐友泉交好,并請其到家中研制紫砂壺,成就了一段佳話。吳梅鼎更是耳濡目染,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如時之粗”時,他不知道,紫砂史冊上,已經(jīng)有了他濃重的一筆。
吳力群· 西施壺
徐友泉做西施壺的說法,其實源自明末時人吳梅鼎的那篇激情飛揚、文采橫溢的《陽羨名壺賦》。吳梅鼎出自官宦世家,在紫砂壺歷史上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其曾祖吳仕,字克學(xué)、一字頤山,號拳石,江蘇宜興人,明正德甲戌(1514年)進(jìn)士,官至四川參政。號稱紫砂壺鼻祖的供春,就是吳頤山少年讀書時的家童。吳頤山少年時曾到宜興金山寺閉門讀書,家童供春在服侍少主的同時,偷學(xué)金山寺僧制作紫砂壺的技藝,不經(jīng)意當(dāng)中一個不小心就成了中國紫砂壺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代祖師。吳梅鼎的父親,更是把徐友泉請到自己的家中為其研制紫砂壺。由此可見,吳梅鼎一家祖孫幾代與紫砂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正是由于這種長遠(yuǎn)的家學(xué)之源以及深厚的紫砂學(xué)識造詣,那篇空前絕后的《陽羨名壺賦》才讓他寫的是那么的情真意切、多姿多彩!尤其對于徐友泉更是濃墨重彩,大加贊許,甚至用“技而進(jìn)乎道”來肯定友泉的功力。
文中說:“若夫綜古今而合度,極變化以從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接著,吳梅鼎談到其父與友泉的關(guān)系,“緬稽先子,與彼同時”,并提到他父親請徐友泉來家做壺,“爰開尊而設(shè)館,令效技以呈奇”,而徐友泉在他家做壺是相當(dāng)認(rèn)真的,“每窮年而累月,期竭智以殫思”,正是由于徐友泉的殫精竭慮、一絲不茍,加上他的紫砂功力,做出了許多作品,吳梅鼎寫道:“爾其為制也,象云罍兮作鼎,陳螭觶兮揚杯。仿漢室之瓶,則丹砂沁采,刻桑門之帽,則蓮葉檠臺。卣號提梁,膩于雕漆,君名苦節(jié),蓋已霞堆。裁扇面之形,觚棱峭厲,卷席方之角,宛轉(zhuǎn)瀠洄。 誥寶臨函,恍紫庭之寶現(xiàn),圓珠在掌,知合浦之珠回。至于摹形象體,殫精畢異。韻敵美人,格高西子;腰洵約素昭青鏡之菱花,肩果削成采金塘之蓮蒂。菊入手而 凝芳,荷無心而出水。芝蘭之秀,秀色可餐,竹節(jié)之清,清貞莫比。銳欖核兮幽芳,實瓜瓠兮渾麗?;蛴哔庳S隆,或徑寸而平砥,或分蕉而蟬翼,或柄云而索耳, 或番象與鯊皮,或天雞與篆珥。”此中提到的一大堆名詞,都是形形色色的紫砂壺款名,其中“美人”、“西子”指的就是美人肩、西施乳。
吳梅鼎的父親與徐友泉這么相熟,梅鼎本人年幼時必定和徐友泉過從甚密,說不定徐大師在做壺時順手丟一塊泥巴讓小梅鼎玩玩,那也是人之常情、順理成章的事。因此,吳梅鼎記述徐友泉摹形象體、殫精畢異而作美人肩、西施乳,專家認(rèn)為當(dāng)可采信。
馬璟輝 · 西施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