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文化的新變(一)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茶具文化的新變(一)

中國陶瓷藝術與茶葉同時傳到國外后,卻發(fā)生了茶具外表的“形”與文化內在的“質”的變化。

今天與您分享的是余悅所撰寫的《茶趣異彩·中國茶的外傳與外國茶事》(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中第五章的內容。

中國品茗藝術歷來重視茶具,早在陸羽時就精心設計了適于烹茶、品飲的二十四器,用器的過程便是享受制湯、造華的過程。中國古代茶具不是為繁復而繁復,主要是表達一定的思想觀念。即使是小小的蓋碗茶杯,茶蓋在上謂之“天”,茶托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是為“人”,包含古代哲人“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道理。

中國的茶壺、茶杯首先由荷蘭船只載運茶葉時帶去的,后來成為荷、英、法、德等國的藍本。1650年荷蘭德爾夫著名陶工啟賽首先模仿中國的樣式,制造涂錫釉而有花飾的茶具,叫“法揚”,類似中國青白瓷器。坯身是用淡黃色的泥土制成,于第一次燒后即浸入的白色的錫釉中。底彩繪后,敷一層透明鋁釉,再燒第二次。約至17世紀中葉,出現成套茶具。法國、德國一些制造“法揚”的人,常常把自己的產品冒充為中國的茶具。18世紀中葉,丹麥、瑞典、挪威的陶工繼續(xù)制造“法揚”。這種早期的歐洲茶壺,現在保存尚多。

1710年德國邁森著名陶工坡特澤制成與中國、日本不同的真磁茶壺茶杯,稱為德列斯登瓷器,其工廠直至1863年還存在。1761年,普魯士腓德烈大帝自邁森招雇工人,在柏林設立皇家瓷器廠?,F在柏林出產的瓷器,類似邁森的產品。荷蘭、丹麥和瑞典所制造的成套茶具,都屬“德國式”。法國則生產特殊的半透明珠璃瓷器。文生有幾家瓷器工廠大規(guī)模仿制日本伊萬里茶具,后來茶具的外觀和式樣都有所發(fā)展。塞佛爾瓷器以底色馳名,有深藍、玫瑰、豆綠、蘋果綠等色。

來源:世界茶文化圖書館,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