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炒殺青 普洱茶的生死線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鍋炒殺青 普洱茶的生死線

想收獲一份真正的好茶,所不能缺少的要素最起碼就包括了原料、工藝兩個方面。在這個過程中,諸多細節(jié)的慢慢積累,讓一顆鮮嫩茶芽慢慢轉變成為了我們所熟悉的普洱茶。

在普洱茶初制工藝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殺青環(huán)節(jié)堪稱具有“生死線”般的重要性。為什么這么說呢?

只要曾經到訪過普洱茶初制所,一定會對初制所里傾斜放置的鐵鍋印象深刻。傳統(tǒng)的普洱茶制作工藝就是利用鍋炒來進行鮮葉的手工殺青,這樣的做法到目前仍然被大規(guī)模沿用,特別是對一些較為珍貴的原料,更需要手工進行殺青的工藝控制。

新鮮的茶葉中含有多種酶類物質,若不利用高溫去抑制它們的活性,它們就會與鮮葉中的葉綠素與茶多酚等物質發(fā)生酶促氧化反應。比如綠茶的高溫殺青工藝,就要通過高溫破壞鮮葉中酶的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葉綠素等發(fā)生酶促氧化,盡可能地保留綠茶中的葉綠素,更避免其產生前發(fā)酵。通常,酶在35~45℃時最為活躍,在60~82℃之間仍能適應,只是會較為鈍化,但超過82℃甚至達到100℃時,這些酶就會被徹底“滅活”。通常綠茶的殺青溫度要達到100℃以上,會破壞葉綠素的酶類物質基本被殺死,因此喝綠茶的時候,我們仍然能看到綠葉鮮嫩的顏色。

而對于普洱茶來說,其核心價值之一在于其陳化潛力,作為一款普洱茶,它必須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所以在殺青環(huán)節(jié)保護普洱茶中的活性物質不被破壞、殺死,就成了普洱茶工藝的關鍵。因此,鍋炒殺青時葉面溫度不能超過80℃,這就是普洱茶殺青的“生死線”,超過太多,酶的蛋白分子結構會遭到不可逆的破壞,那么這些葉子就失去了后期陳化的未來。

殺青環(huán)節(jié)的另一個目的是消除一些低沸點的芳香類物質,通常這些芳香類物質都會導致茶葉不好的風味出現(xiàn),比如青葉醇、青葉醛等,會帶來不好的青臭味。在殺青的過程中,鮮葉的水分也進一步得到蒸發(fā),茶葉茶梗會變得更軟、更有韌性,方便下一步進行揉捻。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fā)展,在普洱茶的生產之中,也有采用機器滾筒殺青或機器朝天鍋殺青等非人工的方式,其優(yōu)點在于殺青能夠更加快速,效率是手工鍋炒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但它最大不足是溫度容易偏高,導致茶葉葉面溫度超過80℃,所以對于機器殺青的溫度控制就顯得更加重要。

殺青不當會產生的問題

對普洱茶殺青工藝的掌握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殺青的時間長短也要根據不同老嫩程度的原料特色進行調整,翻炒不宜過快,否則難以達到一定的溫度,也不能讓某一部分原料長期接觸溫度極高的鍋底,造成受熱不均,更不能高溫長炒,殺滅茶葉活性。

殺青環(huán)節(jié)若掌握不當,會對加工原料產生不可逆的破壞性。我們也經常會看到一些優(yōu)質的茶葉因為殺青工藝的不當而造成了種種問題。

第一,殺青不足。有的人為了避免殺青時間過長,造成高溫滅活,就縮短了殺青時間,或是在翻炒時受熱不均,造成較薄的葉片快速炒熟,而粗老的茶梗還未“斷生”。這就會導致茶葉會在后續(xù)的工藝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生酶促氧化,產生紅葉、紅梗?;蚴侨粤粲辛钊瞬粣偟那嗖菸丁?/p>

殺青過度,溫度過高。溫度過高,不僅會殺滅茶葉活性物質,也會導致茶葉被炒糊,產生焦糊味,或是出現(xiàn)綠茶才會有的豆香、板栗香等香氣特征。

過低溫度下的長時間殺青、悶黃。如果殺青過程中鍋溫過低,低于酶類物質鈍化的溫度范圍,那么就無法達到抑制酶促反應的目的,繼續(xù)增加在此溫度下的殺青,會加速酶促反應,導致后續(xù)環(huán)節(jié)繼續(xù)“發(fā)酵”,同時也會產生茶黃素,導致紅梗黃葉。這樣的茶葉在新茶階段可能就會湯色黃亮,有花香,但已不是真正意義上有陳化價值的普洱茶了。另外,有的人為了降低新茶的苦澀度、收斂性,會對殺青完成的茶葉進行“悶黃”,即不揉捻,直接堆積在一起,讓它在濕熱條件下進行一定程度的氧化反應,讓茶葉內含物質快速轉化,悶黃后的葉片偏黃,個別部分可能紅變。這樣制成的新茶毫不苦澀,蜜香明顯,但仍然喪失了陳化的未來,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普洱茶。

原文刊載《普洱》雜志

2022年4月刊

作者丨王婭然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