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武夷巖茶以獨特的“三道火”享有盛名。武夷巖茶的這“三道火”造就了它獨特的香氣、韻味,許多人正因它而喜歡武夷巖茶,那這“火”是如何來的呢??
其實,這三道火就是“初焙”、“復焙”和“燉火”。?
第一道——初焙,俗稱“走水焙”,即茶青炒揉后送至焙間烘焙。在這期間,溫度十分重要,一定要在高溫下快速完成!有經(jīng)驗的制茶師傅會用手背來確定溫度,再將炒揉后的茶索均勻的攤置在篾制焙籠中的竹篩上,然后再將焙籠提放在焙窟上,前后翻炒大約三次。溫度由高向低的焙窟順序后移,直至下焙。這時,茶葉差多有力氣成干,巖茶的第一道火也就完成了。這一道工序,主要是抑制酵素,不讓茶葉過早發(fā)酵,減少芬芳油物質(zhì)的損失。
第二道火——復焙,俗稱“足火”。復焙主要是為了防止茶葉霉變,減少茶葉的苦澀味,提高茶葉的醇厚度,而將揀剔后的茶葉焙至所要求的程度。這時,溫度要比第一道火低,還是以師傅的手感為準,稍有燙熱感即可。同樣是翻動三次,再用手捻茶即刻成沫,說明茶已經(jīng)足火。?
第三道火——燉火。這是在茶在足干的基礎下,進行文火慢焙的過程,是武夷巖茶傳統(tǒng)制作的獨特工藝。茶青好的巖茶有豐富的內(nèi)含物,經(jīng)過低溫慢焙,促進了茶葉內(nèi)含物的再一次的轉化和穩(wěn)定。以火調(diào)香,調(diào)味,茶葉的滋味進一步提高,達到香氣熟化、加深湯色、提高耐泡的程度的效果。燉火的火溫,一般在85℃左右為宜。?
在了解這三道火之后,是不是又一次感受到了武夷巖茶的獨特魅力。下次在品鑒的同時,不妨感受一下這三道火。?
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言論僅代表本人。
本刊轉載文章及圖片非盈利用途,若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