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750/030/0.jpg)
近日,劉亦菲主演的《夢(mèng)華錄》開播
給我們展示了一場(chǎng)
美輪美奐的宋代茶文化盛景
神仙姐姐在劇中飾演茶坊娘子趙盼兒
用一手宋代咖啡拉花“茶百戲”驚艷全場(chǎng)
以別致的茶具“十二先生”
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
通過“御用茶具”營(yíng)造的氛圍感名動(dòng)?xùn)|京
從茶藝、茶的品類、茶具
無(wú)一不處處透漏著雅致
宋代咖啡拉花—茶百戲
茶百戲,又稱分茶、水丹青。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750/033/1.gif)
茶百戲源于唐朝,盛行于宋代,是文人墨客、士大夫之間非常推崇的一種茶文化藝術(shù)。
宋代陶谷《荈茗錄》記載:“茶百戲……近世有下湯運(yùn)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
茶百戲是以研膏茶和水為原料,通過注湯和茶勺攪動(dòng)等方法,使茶湯表面幻變出圖案。茶百戲圖案種類繁多,動(dòng)物、花卉、山水、人物皆可繪制。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750/031/2.jpg)
歷代名人如宋人歐陽(yáng)修、胡銓、周必大、楊萬(wàn)里、白玉蟾、朱熹的父親朱松等,也甚愛分茶,留下許多點(diǎn)茶、分茶詩(shī)詞歌賦,但茶百戲至清代后幾近失傳。
有官職的茶具—十二先生
提及“十二先生”,想必很多壺友以為是指十二個(gè)歷史人物,其實(shí)不然,“十二先生”是指一套茶具。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750/032/3.jpg)
茶文化始于唐朝,興于宋代。宋人飲茶是極為講究的雅事,在飲茶茶具上大有文章。
比如《夢(mèng)華錄》中,趙盼兒的拿手絕活“茶百戲”,為了做好“茶百戲”,便需要各種點(diǎn)茶工具。
南宋審安老人以點(diǎn)茶步驟的順序,在《茶具圖贊》一書中,把茶具稱之為“十二先生”,分別賜以姓、名、字、號(hào),并按照宋代的官制授以職銜。
分別是韋鴻臚、石轉(zhuǎn)運(yùn)、漆雕密閣、 陶寶文、湯提點(diǎn)、竺副師、胡員外、羅樞密、 木待制、 金法曹、宗從事、司職方等“十二先生”。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750/034/4.jpg)
茶器美學(xué)代表—建盞、青瓷
劇中多次出現(xiàn)“十二先生”之一的陶寶文—建盞。
建盞,即建窯燒制的黑釉茶器,是黑瓷的代表之一,亦是中國(guó)宋朝八大名瓷之一,在宋朝時(shí)是皇家御用茶器。其釉色純正,又富有變化,能形成自然斑紋。
建盞原產(chǎn)于建寧府甌寧縣,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福建建陽(yáng);而盞的意思是淺又小的杯子,根據(jù)它的外形,故稱為“建盞”。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750/035/5.jpg)
用建盞飲茶,有蓄熱保溫、軟化水質(zhì)的作用。建盞的器型特殊,有利于保留茶湯溫度,保持茶湯的風(fēng)味與口感;其次建盞有活水、軟水的作用,可以讓茶湯更加順口,擁有極致的順滑甘甜。
深色的茶盞能夠突顯茶色的白,更有助于顯示茶百戲的圖案,于是在北宋斗茶的盛行之下,建盞也隨之備受推崇。
除了建盞,劇中的青瓷杯,也是不容錯(cuò)過的茶具代表。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750/036/6.jpg)
青瓷杯似玉非玉而勝玉。
以瓷質(zhì)細(xì)膩、線條流暢、造型端莊、色澤純潔著稱于世。深受古今文人雅士的鐘愛。
《欽流齋說瓷》中記:“古瓷尚青,凡綠也、藍(lán)也。皆以青括之,陸羽品茶,青碗為上。東坡吟詩(shī),青碗浮香?!?/p>
青瓷杯氣質(zhì)高雅、溫潤(rùn)如玉,倒入不同的茶湯會(huì)呈現(xiàn)不同韻味,和不同的茶就會(huì)有不同的感受,茶湯與瓷玉交融,美不勝收。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750/037/7.jpg)
由此可見
茶具對(duì)于飲茶體驗(yàn)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那么假如趙盼兒生活在現(xiàn)代
在紫砂壺中會(huì)更青睞什么壺型呢?
適合神仙姐姐的紫砂壺
西施壺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750/038/8.jpg)
作為東京絕色,
很容易將趙盼兒與紫砂壺中
最經(jīng)典、曼妙的“西施壺”相比擬
西施壺的壺身圓潤(rùn)
壺型窈窕,壺肩勻亭
好似古典美人,自然舒展
在實(shí)用的基礎(chǔ)上
達(dá)到了極致的觀賞效果
花塑器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750/039/9.jpg)
紫砂壺中的“花塑器”
跳脫出原本嚴(yán)謹(jǐn)、規(guī)整的圓形、方形
可為花鳥魚蟲等自然景象
立意靈動(dòng)鮮活、妙趣橫生
自由揮灑,同時(shí)又體現(xiàn)生活趣味
一如趙盼兒
思亭壺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750/040/10.jpg)
手中無(wú)梨式,難以言茗事
由梨型演化而來(lái)的思亭壺
形制清雅、雅韻十足
美不僅在形式
更在于韻味
意境的詩(shī)意表達(dá)
給予內(nèi)心平靜、喜悅的感受
![](https://oss.puercn.com/fit/800/800/we/0/chayou/entry_photos/000/750/041/11.jpg)
如今,飲茶已然發(fā)展成一種文化
純手工燒制的紫砂壺
滿足品茶滿滿的儀式感
在閑暇的午后
手持茶具泡一壺香茶
感受指尖這份厚重的茗香。
來(lái)源: 紫砂壺鑒賞與收藏秘籍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qǐng)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