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倉央嘉措有一經典名言: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看似有點無奈,還有點彷徨。
許多網友一看到這句詩,有了不一樣的心情。
你一個和尚,想得還挺多!
這個社會非常有意思,凡事必然要講雙贏,做事一定要一箭雙雕。哪里有這么多好的事情呢?一方多,另一方必然就少。要找一個平衡點,需大智慧。
然,就是這個和尚,卻禪悟到許多真理。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道理相通。
一款白茶,需要歷經多少坎坷才能成為老白茶?
這中間,不僅僅是保存多年這么簡單。在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地方,白茶要經受各類考驗,逐步陳化,從而蛻變出全然不同的一面。
對待這類老白茶,人們的態(tài)度也很奇幻。
一類,非最老的白茶不買。
另一類,則看中白茶的品質,不在乎年份是否最老。
作為萬千茶友之一,我們在選購白茶時,該如何抉擇,是選年份,還是看品質?是否只要是老白茶,就一定是好白茶?
2
老白茶,就一定是好白茶?
未必!
白茶的年份,只是年齡的一種劃分,只要存放年齡不低于三年,均可劃分到老茶行列。年份,就像是一個門檻,一個要求不怎么高的門檻,只要跨過時間線,任何一款白茶,都能叫做老白茶。
只是,這中間的品質卻是參差不齊。
“老”,只規(guī)定了年份,卻無法約定品質。
若是不懂老白茶的選購方法,未必能遇到品質突出的老白茶,甚至還會買到品質普通的一類。
如之前的老人碰瓷、扶不起,都讓人不禁感慨:現(xiàn)在的老人,怎么都這樣啊。
其實,并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在白茶中,也是如此。
有的茶友購買老白茶,發(fā)現(xiàn)其品質并沒有想象中那般優(yōu)質,香氣也乏善可陳,缺少香味,陳香、藥香、棗香等多元化的香氣并未出現(xiàn)在杯蓋上,也未融于水中,喝起來茶湯清淡,滋味普通。甚至于有些白茶,它的茶湯還比較單薄。
這是一款即沒有香氣,又沒有滋味的老白茶。
茶友發(fā)自肺腑感慨一句:老白茶怎么都這樣啊,不好喝。
其實,并非老白茶品質不好,也不是所有老白茶缺少香氣與滋味,只是茶友們尚未掌握白茶購買的精髓,還未挑選到品質好的老白茶,才會有此感慨。
要如何才能購買到優(yōu)質的老白茶?
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什么樣的老白茶才會擁有越老越好的品質特點。
3
什么樣的白茶,符合越老越好的要求?
老而彌堅,對白茶的原料、工藝、保存等都有限定。
原料上,要求白茶的內在物質足夠豐富。物質充足,是白茶陳化的動力。
內在物質存量,像是糧倉一樣的存在。
糧倉建造的大,倉內囤積的谷物、糧食多,這樣能夠食用的時間長。如果糧倉建造得小,糧食存量少,自然能使用的時間短。
內質豐富的白茶,相當于大糧倉的作用。可支撐起長時間的陳化進程,而內質相對貧乏的白茶,物質少,后期的陳化效果自然會受影響。
故而,茶友們在日常挑選白茶時,為了能讓白茶更好的陳化,最好是選購原料好的白茶。
在相同的產區(qū)內,通常海拔高的茶園在物質積累上,擁有先天的優(yōu)勢。
較高海拔,環(huán)境較優(yōu)質,白茶能夠積累較為豐富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是老白茶品質的保障,是能讓白茶實現(xiàn)越老越好的最大動因。
工藝上,自然是要遵循傳統(tǒng)工藝,萎凋、干燥一道工序都不能少。
并且能根據天氣情況,控制好茶青萎凋的進程,讓白茶的內在物質得以最全面的保留,如此才不會浪費中的內在物質。
有的白茶,它在制作時,沒有掌握好萎凋的厚度,將茶青高高的堆疊在一起,導致白茶茶青出現(xiàn)了渥堆的情況,使得茶葉的內在物質被大量消耗,自然會導致后期的陳化進度被拖累,勢必影響白茶的陳化進程。
只有懂得充分調動白茶的優(yōu)勢,利用工藝的特性,將內在物質最大程度地保留下來,才能讓白茶有機會實現(xiàn)越老越好。
最后,還不能忽視保存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
若是保存被忽視,導致茶葉吸收空氣中大量的水汽,異味等,將會大大阻礙白茶的陳化進程,也無法實現(xiàn)越老越好的目的。
簡而言之一句話,原料好,工藝好,保存好,白茶才有可能實現(xiàn)越老越好的可能性。
4
購買老白茶,是看年份老,還是看品質好?
最完美的答案,自然是年份又老,品質又好。
只是這樣的白茶,往往是鳳毛麟角,可遇而不可強求。
滿足年份老的同時,還擁有高品質,這樣的白茶,價格自然不菲。甚至于是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tài),被藏家們仔細收藏,并不輕易啟封包裝。
若是年份與品質兩難全的情況下,建議大家在購買老白茶時,側重于品質,而非盲目追崇年份老。
盲目追求年份老的白茶,很有可能會陷入怪圈,甚至于還容易被年份蒙蔽雙眼,要是運氣背一些,還容易與做舊茶正面交鋒,最后落得個茶財兩空。
現(xiàn)在一些打著老白茶招牌的做舊茶,它的年份足以讓你動心,動輒就是十年、八年的老白茶,甚至還會遇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茶。
這種茶,可以用耄耋老形容它,這樣的老白茶,自然讓人蠢蠢欲動。
但這種垂垂老矣的白茶,年份卻未必是真實,甚至是做舊而來。
所謂做舊,用的是渥堆或者是高溫烤干方式,讓白茶樣貌看著有老態(tài)。
做舊的茶,從工藝角度而言,徹底違背白茶的萎凋、文火烘干的原則,都算不上真正的白茶工藝。
做舊的茶,從飲用角度出發(fā),其內在物質被大量透支,大部分損耗,已經不再好喝,甚至還會產生負面的喝茶情緒。
做舊的茶,自足于長期保存的角度,已經徹底失去競賽資格,無內在物質的白茶,還如何實現(xiàn)越老越好的愿望?
真正購買的智慧是:不必購買年份過老的白茶,而是要側重于品質好。
如我們可購買準三年的老白茶,只要它的品質足夠好,我們也能在自己的手上再存放個兩三年,以變成更老的白茶。這類品質有保障的白茶,也能實現(xiàn)越老越好的目的。
5
買老白茶,是注重年份,還是品質?
答案其實并不讓人糾結。
作為愛茶者,我們應當重視白茶的品質,年份這事兒,只要耐著性子,等上三年,就能實現(xiàn)。但品質這事兒,卻是與生俱來,并且還需要通過后天修煉。
在有條件,有機緣的情況下,我們自然是要選擇年份老,品質又好的白茶才行。
若是無條件遇到這樣的優(yōu)質老白茶,那我們還是側重于白茶的品質,舍棄老茶的年份。
年份誠可貴,品質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