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之韻
品
1月23日,15度,昆明似乎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提前進入了春天,在場各位的厚重大棉襖突然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品鑒會如期舉行,今天沙龍品鑒的是一生一熟兩款茶。

6次出水
樣1為生茶,干茶條索緊結,6泡湯色淺黃明亮,顏色變化較平均。第一泡入口有令人驚訝的柔順口感,茶湯在口腔中有淡淡的苦澀,但化得快。香氣高揚,葉底有淡淡的清香。

樣2的熟茶湯色沒要達到紅濃,但依然明亮。湯感的順滑綿柔,喝第一口腦中就想起了那句廣告詞:“此刻盡絲滑”。葉底香氣干凈令人愉悅,是木質香和陳香的完美融合。

3次開湯
3次開湯的目的是把一款茶的滋味全部釋放出來,小的瑕疵也會被放大。
5分鐘悶泡后的樣1滋味濃強飽滿,澀味顯,可以感受到豐富的內含物,葉底有一股草地剛被修剪后的清新香氣。
樣2湯色褐紅明亮,悶泡后滋味依然十分干凈甜滑,香氣純正無雜味。

分享交流
在分享階段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贊揚了這兩款茶滋味都很棒,輕柔口感和較高的甜度深得人心。有位小伙伴根據葉底微微的豆香味猜測這兩款茶可能來自于臨滄,因為臨滄地區(qū)的勐庫大葉種殺青時會產生這特殊的香氣。在座的聽后都拿著蓋碗想聞聞看到底什么是“豆香”。


答案公布
這兩款茶是六大茶山的定制茶一生一熟“韻·云南”。茶餅上的確寫著產地:云南臨滄。但十分令人意外的,這兩款茶是在臨滄壓制,原料其實來自于勐海巴達片區(qū)。
這兩款定制茶是針對版納茶倉的游客而做的特別定制款。版納茶倉是六大茶山位于景洪的占地60畝的云南最大原產地倉儲機構。這里不僅是普洱茶對外宣傳的文化窗口,每年還接待無數茶葉愛好者體驗普洱茶制作全過程。據介紹,這兩款茶非常受到游客歡迎。


這里就引發(fā)出了兩點思考:
1、消費者是需要被引導的
當有小伙伴說出豆香時,在場的許多人才明白過來自己聞見的味道和豆味接近。在消費型社會,茶在多數消費者眼中,或許只有:苦、甜、香,甚至更加簡單的:好喝和不好喝。而面對茶變化多端的滋味和香氣變化,需要有人適度地去引導,引發(fā)聯想,豐富消費者的味覺和嗅覺記憶,從而幫助消費者更清晰找到喜歡的味道。
2、強調原料真的那么重要嗎?
臨滄、巴達產區(qū)的茶其實各自特點明顯,但在盲評的時候也會令人混淆。我們不禁要問,原料真的那么重要嗎?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可能都不知道這兩個地方分別在哪。最終評判一款茶的,滋味依然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