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入貢皇室而名聲大噪,加之唐宋之間的五代十國時期出現(xiàn)了毛文錫的《茶譜》等著作的記述,到宋代,蒙頂山茶已成天下名茶。當時,由于雅州(今四川省雅安市)蒙頂山和北宋東都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距離遙遠,且蜀道艱難,正所謂“積雪猶封蒙頂樹,驚雷未發(fā)建溪春”(歐陽修《和原父揚州六題·時會堂二首之一》)。雖然和北苑建茶(宋代為福建建州建安縣,今為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的北苑鳳凰山一帶為主體的產(chǎn)茶區(qū))相比失去了先機,但絲毫沒有動搖蒙頂山茶在文人茶客生活中的影響力,朝堂上出現(xiàn)了像歐陽修、陸游、梅堯臣等許多力挺蒙頂山茶的有話語權(quán)的官員詩人,他們的詩文洋溢著蒙頂山茶悠悠的香氣。文壇領(lǐng)袖、文學巨匠蘇洵、蘇軾、蘇轍 “三蘇父子”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一、“三蘇父子”與雷簡夫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舉足輕重。而其中占有三席的“三蘇父子” 更是以其杰出的文學成就震爍當世,彪炳史冊。三者的關(guān)系是: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這三位大名鼎鼎的詩文家,究竟與雅安和蒙頂山茶有著怎樣的深厚的淵源呢?這還得歸結(jié)于一位“伯樂”,他就是時任雅州太守雷簡夫。如果沒有這個“伯樂”的傾力舉薦,可能就沒有后來“三蘇父子”的脫穎而出,成就“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千古佳話和日后的飛黃騰達以及名垂千秋。
蘇洵(公元1009年—1066年),字明允,號老泉,北宋文學家,擅長于散文,尤其擅長政論。據(jù)《宋史·蘇洵傳》載,蘇洵“年二十七始發(fā)憤為學,歲余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于是焚所常為文,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jīng),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shù)千言?!蓖砟觌m已絕意于功名,但為了不使兩個兒子“復為湮淪棄置之人”,遂于嘉祐元年(1056年)春天攜文數(shù)篇,帶著兩個兒子從家鄉(xiāng)眉州(今四川眉山市)出發(fā),前往毗鄰的雅州,拜謁了時任太守雷簡夫。時年,蘇洵四十八歲,蘇軾二十一歲,蘇轍十八歲。雷簡夫讀了蘇洵所呈宏文后,大為奇之,于是向自己的頂頭上司、時鎮(zhèn)守益州的戶部侍郎張方平推薦,被任為郡之學官。而雷簡夫認為蘇洵有治理天下的雄略大才,以區(qū)區(qū)學官任之,頗有小用之嫌,遂復上書張方平,稱其“《洪范論》有王佐才,《史論》有良史才”,督促其再向朝廷推薦。未果,雷簡夫又修書給當時的文壇領(lǐng)袖、大名鼎鼎的翰林學士歐陽修,與《岳陽樓記》的作者范仲淹共御西夏、后來位居丞相的韓琦等大力推薦。在此期間,“三蘇父子”客居雅安多日,可謂是入鄉(xiāng)隨俗,對雅安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作了詳細了解,為今后寫下諸多與雅安和蒙頂山茶相關(guān)的詩文積累了情感。在雷簡夫的鼎力推薦下,同年三月,“三蘇父子”離鄉(xiāng)入京,拜謁了歐陽修和韓琦。二人“見其文善之”,于是向朝廷大力舉薦,“三蘇父子”聲名才開始初顯于世。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四月,蘇洵之妻程氏病故,“三蘇父子”返家赴喪,但朝廷是否起用他們,仍意欲未決。誠恐朝廷擢才不力的雷簡夫竟親自進京拜謁朝廷重臣,多方舉薦,四處呼吁。十一月,“三蘇父子”再次入京,次年蘇軾、蘇轍參加了秘閣制科考試,名列金榜,名震京師。宋代,兄弟同時應制科而登科者,唯有蘇軾兄弟。但當時由于蘇軾兄弟二人抨擊時政言辭過于激烈,朝廷幾欲不用,雷簡夫又托好友司馬光為之力爭,始得其脫免棄置之危。直到嘉祐六年(1061年),朝廷才任命蘇洵(時年52歲)為霸州文安縣主簿(相當于現(xiàn)在的科級干部),編纂禮書,可謂大器晚成,后做過試秘書省校書郎等幕職,直到宋神宗去世前不久才委任績溪(今屬安徽)縣令。同期,蘇軾被任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蘇轍被任為試秘書省校書郎充商州軍事推官。此時,蘇軾倆兄弟才真正步入仕途,才居其位,可謂少年得志。自雷簡夫始薦“三蘇父子”到蘇軾兩兄弟擔任一官半職,歷時六年有余,時間之久,波折之多,而雷簡夫推薦不休,足見其薦才之心切,實屬難得。而“三蘇父子”也不負眾望,日后成為北宋文壇上的三顆巨星,在詩詞文賦諸方面均有極高的成就,成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文學革新的主將。蘇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謚法》三卷,均與《宋史本傳》并傳于世;蘇轍著有《欒城集》等九十六卷;蘇軾著有《東坡七集》一百一十卷。
今天,我們一提到“三蘇”,自然會想到他們是文學家。其實,“三蘇”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僅在文學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學史、藝術(shù)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其實,“三蘇父子”的性格、政治態(tài)度、學術(shù)思想及文學風格的差異都很大,蘇轍政治主張的激烈、學術(shù)思想的復雜都超過了蘇軾。而蘇軾尤以豐富且多樣的創(chuàng)作實踐,繼承發(fā)揚了歐陽修等人的事業(yè)和成就,完成文學革新運動,奠定了北宋文學,其貢獻更大,影響更深遠。
雷簡夫(1001年—1067年),字太簡,同州合陽(今陜西合陽縣)人?!端问贰酚袀鳌W畛蹼[居不仕,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因樞密使杜衍的推薦以秘書省校書郎,代理秦州(今甘肅省天水市))判官,后又擔任過坊州(今黃陵)、簡州 (今四川簡陽) 知州,張方平鎮(zhèn)守成都時,推薦其為雅州知州。嘉祐二年(1057年)為辰(今湖南省懷化市)、澧州(僅湖南省常德市)安撫使。入為鹽鐵判官,出知虢(河南省靈寶市)、同(陜西省渭南市)二州,累遷尚書職方員外郎。蘇洵《雷太簡墓銘》、《東都事略》卷四三、《宋史》卷二七八有傳。
《宋史》記述了雷簡夫博學多才,特別善于為人處事,久處官場,認識的上方官吏、文人頗多,與同時代的歐陽修、司馬光、梅堯臣、韓琦、王安石等宋代名士情誼深厚,其文治武功、清正廉潔,從他結(jié)交的好友詩文中可見一斑。他一生最大功績有兩點:一是治理“三白渠”(涇惠渠),建樹水利,發(fā)展農(nóng)業(yè),造福百姓;二是舉薦“三蘇父子”,慧眼識才,使之名垂史冊!在今天的四川省雅安市和陜西省合陽縣、耀州區(qū)等地都有史志與豐碑紀念這位“伯樂”。
雷簡夫在雅州任職期間,一心想要振興蒙頂茶,他認為蒙頂茶上貢受挫是品質(zhì)下降的原因,于是親自督促茶葉采制,送到都官員外郎梅堯臣處,希望由此重新打開蒙頂茶進貢的通道。梅堯臣《得雷太簡自制蒙頂茶》中這樣描述:“陸羽舊茶經(jīng),一意重蒙頂。比來唯建溪,團片敵湯餅。顧渚及陽羨,又復下越茗。近來江國人,鷹爪夸雙井。凡今天下品,非此不覽省。蜀荈久無味,聲名謾馳騁。因雷與改造,帶露摘牙穎。自煮至揉焙,入碾只俄頃。湯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初分翰林公,豈數(shù)博士冷。醉來不知惜,悔許已向醒。重思朋友義,果決在勇猛。倏然乃以贈,蠟囊收細梗。吁嗟茗與鞭,二物誠不幸。我貧事事無,得之似贅癭?!?雷簡夫?qū)φ衽d蒙頂茶付出了很大努力,因此,雅安當?shù)乩习傩諏ζ渥鸪缬屑?。雖其在雅州任期不長,但老百姓評價極高。蒙頂山天蓋寺重建時,就把雷簡夫塑像列于茶祖吳理真后側(cè)左邊(茶圣陸羽在右邊),供人們朝拜瞻仰,以表尊重。
二、蘇軾與蒙頂山茶的情愫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 蘇仙”,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先后在鳳翔(陜西省寶雞市)、杭州(浙江省杭州市)、密州(山東省濰坊諸城)、徐州(江蘇省徐州市)、湖州(浙江省湖州市)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湖北省黃岡市)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安徽省阜陽市)、揚州(江蘇省揚州市)、定州(河北省定州市)等地,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惠州(廣東省惠州市)、儋州(海南省儋州市)。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江蘇省常州市)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有《東坡全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談到宋代的茶客,自然少不了蘇軾。在北宋的文壇上,嗜茶之人非常多,但比較后就會發(fā)現(xiàn),沒有誰能夠像蘇軾那樣在品茶、烹茶、種茶上更在行。對于茶,蘇軾不僅非常在行,而且還精通茶道,對茶的歷史和茶的養(yǎng)生作用都很有研究。此外,他還寫下了不少歌詠茶的詩詞。
蘇軾一生坎坷,幾乎都是在貶謫中度過的。但是,正是這種貶謫的生涯,使他有比其他人多得多的機會品嘗各種佳茗。正如他所說:“我官于南今幾時,嘗盡溪茶與山茗”。在杭州,他喝過白云茶;在湖州,他飲過顧渚紫筍茶;在紹興,他品過日鑄雪芽;在涪州,他嘗過月兔茶;在修水,他煮過雙井茶;在陽新,他烹過桃花茶;在海南,他煎過大葉茶和紅碎茶;在峨眉,他沏過毛峰茶;在蒙頂山,他泡過蒙頂山茶……在品評盡了天下名茶后,蘇軾感嘆道:“從來佳茗似佳人”蘇軾從茶文化的故鄉(xiāng)四川走出去后,從政、飲茶、作詩、作畫一路流離,與其他宋代文人一起,把中國茶文化推向了高峰。
蘇軾的詠茶詩盡情表露了其超凡脫俗的曠達情懷,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追求清淡閑適的生活;二是表達以茶會友的真情;三是寄寓以茶養(yǎng)生的情趣;四是抒發(fā)失意遣愁的人生感慨。這里,我們對其留下的與蒙頂山茶有關(guān)的兩首詩歌,進行逐一賞析。
(一)《試院煎茶》:蒙茸出磨細珠落
《試院煎茶》是蘇軾寫蒙頂山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詩,為當年入京參加應試之時所寫。全文為:“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zhuǎn)繞甌飛雪輕。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fā)新泉。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我今貧病長苦饑,分無玉碗捧蛾眉。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從“磚爐石銚行相隨”來看,蘇軾非常愛茶,連煮茶的工具都隨身攜帶。從“蒙茸出磨細珠落”的“蒙茸”來看,蘇軾在試院煎的茶應是從蜀中帶去的蒙頂山茶。柔軟的蒙頂山茶茸毛滿布,細末如珠,如飛雪般紛紛下落,正好煎煮。所謂西蜀煎茶法,是茶湯中佐以姜鹽,煎出的茶口味與其它地方有所不同,從而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茶事。與被視作“古法”的煎茶相比,點茶是宋代另一種最流行飲茶方式,算得上是飲茶中的時尚,多用于宴會,包括家宴,也包括多人雅集。點茶與煎茶最大的不同是茶葉磨成細末之后無需煎煮,而是將茶末調(diào)制成膏狀置茶盞中,用沸水沖點。點茶者以觀看沸水沖點之后的茶湯紋路、茶花咬盞的形態(tài)等為樂。
當時,除了雷太守外,在朝堂之上,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自始至終力挺蒙頂山茶,使得蒙頂山茶一度活躍在北宋文人茶客的詩篇中,他便是身為四朝宰相的文彥博(時人尊稱文潞公)。梅堯臣、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都曾與他同朝為官,文彥博歷仕五十年來,在茶文化高度發(fā)達的宋代,可謂遍嘗天下好茶,卻始終對蒙頂山茶情有獨鐘,并常以西蜀古法親手煎茶,一時間引發(fā)朝臣仿效,成為宋代文人追求曠達的象征。
蘇軾的這首《試院煎茶》稱道了蜀地煎茶的雅趣與高妙,從初沸的茶水、蒙頂茶煎煮的形態(tài)到煎茶和飲茶的器具,都進行了惟妙惟肖的描繪。
(二)《寄蔡子華》:白魚紫筍不論錢
蘇軾故鄉(xiāng)眉州與雅州很近,走到北門,便可見碧水滔滔的青衣江;放眼眺望,云里霧里是蒙山。前面已有記述,蘇軾對1056年隨蘇洵到雅州拜謁雷簡夫之行,印象深刻,揮之不去。那時的蘇軾胸懷大志,朝君王安天下,鴻鵠志高遠。光陰似箭,一晃三十五年過去了,宋哲宗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因遭遇新舊兩黨夾擊,蘇軾只得自請杭州,出任杭州知州。他客居江南,常年未歸,思鄉(xiāng)之情尤濃。春天的杭州,水光瀲滟,堤桃岸柳,鳥語花香,美景無限。乘畫舫,飽覽湖光山色,游正濃,忽憶友人蔡子華索要詩文,多次書信相催。低頭沉思,撫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對西蜀故土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對青衣江白魚、紫筍的回味躍然于心,他端起茶杯,蒙頂山茶清香四溢,久藏心底的雅州情結(jié),隨《寄蔡子華》詩噴涌而出:“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fā)白,猶作江南未歸客。江南春盡水如天,腸斷西湖春水船。想見青衣江畔路,白魚紫筍不論錢。霜髯三老如霜檜,舊交零落今誰在。莫従唐舉問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p>
人在江南,轉(zhuǎn)眼之間,鬢發(fā)染霜。千里江南,西湖腸斷。想見青衣江畔路,白魚紫筍不論錢。詩中白魚,即丙穴魚,產(chǎn)于青衣江,肉嫩味鮮。早在唐代,杜甫就寫下“魚知丙穴由來美”詩句,稱其天下美味。至于紫筍,陸游詩句中多次提及,盛贊其美。似乎意猶未盡,又在詩后附文解釋:紫筍,蒙頂之上者,其味尤重。
從詩文中,可以看到詩人為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幅畫卷:桃花汛起,青衣水漲,人歡魚躍,江上漁舟點點;蒙山聳翠,茶園嫩綠,村姑采茶,笑語五峰回旋。白魚美,紫筍香,青衣江邊小路上,漁翁叫賣,茶農(nóng)吆喝,一派春光入畫來。佳肴香茗,人們顧不上講價,爭相搶購,熱鬧非常。美哉白魚,美哉紫筍。時過境遷,西子湖上,追憶過往,往事歷歷在目。蘇軾詩意豁然開朗,留下青衣江畔那永遠的春天,留下對白魚、紫筍茶永久的懷念。
三、蘇轍與蒙頂山茶的情愫
蘇轍(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自號潁濱遺老。北宋文學家。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蘇轍登進士第,初授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今陜西省商縣)軍事推官。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留守推官。宋哲宗即位后,入朝歷官右司諫、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副宰相)。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因上書諫事而被落職知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蔡京掌權(quán)時,再降朝請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許州(今河南省許昌市)。政和二年(1112年),蘇轍去世,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謚“文定”。
蘇轍一生的政績主要表現(xiàn)在元祐年間,由一個小小的縣令升至副宰相,比蘇軾的官位高。蘇轍的政治態(tài)度及其詩文風格深受其兄蘇軾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著有《詩集傳》、《春秋集解》、《論語拾遺》、《道德經(jīng)解》、《欒城集》,曾自撰《潁濱遺老傳》,《全宋詩》錄有其詩。他一生愛好品茗,創(chuàng)作了《和子瞻煎茶》、《蜀井》、《次韻子瞻道中見寄》等二十一首茶詩,其中兩首和蒙頂山茶相關(guān)。
(一)《和子瞻煎茶》:煎茶舊法出西蜀
蘇轍與蘇軾可稱之為文壇連璧。與蘇軾一樣,因少時雅州之行的情結(jié),故其詩文中對蒙頂山茶也有涉及。他有一首與蘇軾相和之詩,名叫《和子瞻煎茶》,此詩乃是蘇轍和蘇軾《試院煎茶》詩。全詩為:“年來病懶百不堪,未廢飲食求芳甘。煎茶舊法出西蜀,水聲火候猶能諳。相傳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君不見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又不見北方俚人茗飲無不有,鹽酪椒姜夸滿口。我今倦游思故鄉(xiāng),不學南方與北方。銅鐺得火蚯蚓叫,匙腳旋轉(zhuǎn)秋螢光。何時茅檐歸去炙背讀文字,遣兒折取枯竹女煎湯?!?/p>
這首詩詠及三種煎茶法:一種是“西蜀法”,“相傳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一種是“北方法”,“北方茗飲無不有,鹽酪椒姜夸滿口”;還有詩人自用的“煎茶法”,“銅鐺得火蚯蚓叫,匙腳旋轉(zhuǎn)秋螢光”。該詩不但寫了四川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煎茶之不同,而且從中看出,宋代蜀中文人對古法煎茶可謂情有獨鐘。從中可見蘇轍對煎茶頗有心得,也道出了燒水的重要和古人對燒水沸騰次數(shù)的重視程度。
(二)《次韻子瞻道中見寄》:西信近得蒙山茗
蘇轍在路途中收到兄長蘇軾寄來的詩作,當下作《次韻子瞻道中見寄》,暢敘兄弟之情,并提及蒙頂山茶。全文為:“兄詩有味刻雋永,和者僅同如畫影。短篇泉冽不容挹,長韻風吹忽千頃。經(jīng)年淮海定成集,走書道路未遑請。相思半夜發(fā)清唱,醉墨平明照東省。南來應帶蜀岡泉,西信近得蒙山茗。出郊一飯歡有余,去歲此時初到潁?!痹娭?,作為弟弟的蘇轍,對遠在潁州的哥哥充滿思念之情,蜀岡泉、蒙山茗都成了寄托兄弟相思之情的載體。
可以說,“三蘇父子”是將蒙頂山茶傳播到天涯海角分量最重的歷史文化名人。
作者簡介
陳開義,男,45歲,現(xiàn)任四川省雅安市茶辦副主任。先后在《中華茶文化》、《茶博覽》、《茶周刊》、《中國茶葉市場》、《中國茶業(yè)》、《走遍中國》、《星星詩刊》、《四川日報》、《四川農(nóng)村日報》、《四川人大權(quán)力報》、《四川政協(xié)報》、《調(diào)查與決策》、《四川三農(nóng)》、《農(nóng)村建設(shè)》、《四川茶葉》、《四川省情》、《四川文學》、《四川旅游》、《四川文藝》、《縣域經(jīng)濟》、《茶緣》、《四川水利報》和今日頭條、北京茶葉網(wǎng)、亞太茶業(yè)網(wǎng)、茗邊、茶旅世界等50余家媒體發(fā)表各類文章400多篇(件)。參與主編名山抗震救災專著《撼魂》,參與編輯《茶祖故里行》、《吳之英評傳》、《豐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選《蒙山雅韻》、《蒙山春來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頂山》、《二郎山》等專輯,著有個人文集《杯中歲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級征文比賽中獲獎,先后參與主編《蒙頂山茶文化讀本》、《蒙頂山叢譚》》等茶文化書籍,主編名山區(qū)文藝刊物《蒙頂山》和《雅安日報.今日名山》蒙頂文苑文藝副刊和編輯《蒙頂山茶》?,F(xiàn)為雅安市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雅安市茶業(yè)協(xié)會和茶葉學會常務(wù)理事、吳理真茶文化研究院副院長。